兰州市二甲医院大全:周韶华:超越心理时空 贯注浩然之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1:14:17


——周韶华接受新华网独家采访畅谈创新中国画创作

气势派艺术大师周韶华先生

专访视频回放 请点击观看

    新华网武汉11月9日电 11月7日上午,被称为气势派开宗创派者和理论建树者、已经78岁高龄的周韶华先生,百忙之中接受了新华网的独家专访。访谈中周韶华先生就创新中国画创作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说,没有宏大气势不能展现民族精神。美术不是照相,要超越时空、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连成一片。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仅要有技艺,更重要的是理念,是哲学思考。以下为访谈实录。

周韶华与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刘思扬交流

    气势最能表现中华民族精神

    新华网 周老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也非常欢迎您八艺节期间做客新华网。您是气势派的创始者和理论建树者,能否简单地给我们阐述一下气势派的精髓?

    周韶华 为什么想到气势两个字,我认为气势最能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民族的凝聚力、它的集体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就是一种气势的力量,我们称它为浩然之气。这个气就是一种生命的最高表现。中国的古代,特别是北宋山水画,以范宽为代表,他画的《溪山行旅图》,整幅画画得顶天立地,一座大山用气势控制画面,表现一统江山的宏伟气象。作为山水画,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你的画没有一种生气、气势,就不能展示伟大民族的民族精神。所以我画山水画一开始就着眼于正气、气势。正气、气势是生命力的最高表现,我的追求就是这样。

    我作品的最初是《大河寻源》,创作这个是刚刚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由于十年动乱,国家的经济到了一种崩溃的边缘,非常需要呼唤民族的大灵魂,需要呼唤一种正气的民族精神。所以我决定以黄河为母体来进行创作,因为黄河文化是从三皇五帝以来,历代中国帝王置都都在黄河流域,那么寻找民族的这种精神之源应该是到黄河。到了黄河壶口瀑布,看到20多米的落差,那种汹涌澎湃的力量、气势,过去,光未然看了以后产生了黄河大合唱,我到了壶口瀑布以后灵感是汹涌澎湃,迸发了一种意念,一定要搞一个新型的黄河大合唱,呼唤民族大灵魂,所以气势派的产生基本上是从我的《大河寻源》开始形成的。那个时候,中国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我的作品评价就是一个造型性的黄河大合唱,那么以前是音乐的大合唱,我的《大河寻源》是造型性的大合唱,这个大合唱就是一种民族气势,就是一种气势派形象化的表现。后来中央美院老教授邵大箴先生给我写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画的革新家周韶华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是他提出来的。

周韶华与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冯诚在一起

楚文化表现的是人类对文化的一种理想

    新华网 我们去年在北京湖北文化周参观过您的《荆楚狂歌》画展。您在展前自白中写道,以往的《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是对古代黄河文化的体验,而《荆楚狂歌》则是对古代长江文化的追慕。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有什么差异,您怎样评价长江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周韶华 我的体会是,黄河文化主要是讲阳刚之美,是讲崇高美,讲浩然之气的美。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美学思想就是崇尚浩然之气,整个黄河文化最初也是浩然之气。我到楚地来有58年了,从解放武汉我就留在湖北了,对长江文化可以说是耳濡目染,很早就有这种创作欲望。但是长江文化真要把握它我还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我的心愿是一定要搞长江文化,所以当时《大河寻源》创作结束以后我说:我一生要以三大战役来了此一生。第一大战役是黄河,第二大战役是长江,第三大战役是大海。因为我是出生在大海边。这个话出口之后我就要认真来实现自己的诺言。长江不是对地理地貌来进行解说,解说电视片有一个《话说长江》,它是从地理地貌、人文历史上来解说长江,而我就要表现长江的文化。长江文化基本上有三大代表,一个是荆楚文化,一个是吴越文化,一个是巴蜀文化。在这三大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荆楚文化,荆楚文化除了大哲学家老子、庄子,文学家屈原、宋玉,还有楚国文物留下的楚文化遗产,辉煌灿烂。

    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非常大的区别在于,长江文化是讲精神型,他的时空概念是一种心理结构,心理时空、精神时空,与天地同流,它不是物理型的时空。其他的绘画基本上是展现的客观对象,但是荆楚文化就是天地人合,人和天没有多远的距离,人和自然界的万物就象兄弟姊妹一样,交融在一起。楚国春秋时期,哪怕是一件很小的青铜器、漆器,上面的图案都是行云流水的,都是通向天界的。自己手上拿的东西都是跟天地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它是超越时空。超越时空就是心理时空,不是物理时空,想象的自由,天上、地下、人间,万物跟人都是交融在一起的。它的思维空间,它的诗歌的空间非常开阔,宽阔无比,没有界限,想象自由。留下的遗产,特别是在当代,楚文化表现的是人类对文化的一种理想,创作的作品也是一种理想文化。我感到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就创作了《荆楚狂歌》。狂歌就是历史的韵味和历史的魅力非常强。过去李白的诗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个"楚狂人",它不像孔丘的东西是非常面对现实的。楚文化主要是想象、理想、人的自由、人的生命,这些更高一层的东西。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在去年,因为迎接八艺节,湖北首先要在北京举行文化周,文化造势,来显示我们湖北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实力,在北京推出了我们的表演节目,也推出了我的画展《荆楚狂歌》,我现在这个展览就是对去年北京的作品加以压缩形成的。

    周韶华与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冯诚(左)、分社常务副总编唐卫彬(右)交谈,拟为分社题词“亲近生活,勿忘人民”

没有因为自己立过一等功而感到有什么了不起

    新华网 我们知道,您12岁就参加了革命。您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能否给我们回顾一下那段战争经历?

    周韶华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我内心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立过一等功而感到有什么了不起。我这50多年来,我的同事大家都不知道,我从来也不跟别人说,因为我一想起这件事情以后,我就感到非常难过。跟我一起战斗的同志,很多人都牺牲了(声音哽咽--编注),牺牲的人非常多,我们这个团最后剩下的没有几个人。

    新华网 我们提这个问题可能勾起了您对战争年代的回忆和对战友的思念。您已经近80高龄,您创作一幅144×165cm的大作品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周韶华 时间没有一定,有时作品的难度很大,需要反复来完成。开始,作品的大构图、大结构画起来比较快,一层一层深入,要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就会看出一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调整,最后加工完成的时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这段时间不是就这么等着来完成这个作品的,中间交叉也有很多作品。所以要隔一段时间来看,当时自己看的时候也许不是很清醒的。具体动笔画的时间不是很多,主要是要酝酿,考虑通体,怎么来统揽全局,每个部分表现得要和谐、要平衡,最后看这个画的整体感是不是统一,画里面每个东西在里头是不是和谐。和谐就是它的着色要适当、适度。如果过多了,在这个地方它单独调出来会凹凸不平,跟主要的东西平分秋色,把一幅画都削弱了,最后要解决平衡、调和、和谐、统一之间的整体关系。

周韶华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右为主持人谢新

我的孩子个个爱,个个都是宝贝

    新华网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您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70多次,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次?

    周韶华 我的作品每一个展览都是有它自己的个性,都有它自己的专题,每一个展览都不重复,不仅是题材不重复,形式、手法也不重复,所以我很难说哪一个最好,哪一个不好。就像弟兄几个,他是老大,他是老三,出生顺序不同,应该说每一个就是每一个。不像有些人画的东西,一辈子就是一个。我的理念是:这一个就是这一个,那一个就是那一个,专题性很强。比如《梦溯仰韶》就是表现的仰韶文化,《汉唐雄风》表现的就是汉唐文化,汉唐文化跨度很大,一千年。这一千年当中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非常大,光辉点在汉代和唐代,是最高峰,是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这个容量是非常大的,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就非常动脑筋的。我就抓他重点的部分,进行再创造,而不是去重复它。所以我不能说哪一个最好,哪一个不好,不好我就不展览了。我的孩子个个爱,个个都是宝贝。

新华社电视记者全程参与采访

画家的画笔跟文笔两支笔要互动

    新华网 您是一位充满创作激情的画家,也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您曾经提出过"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全新创作理念,您认为创新在画家成功的道路中占有什么地位?

    周韶华 一个艺术家最起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他的艺术,最重要的是他的理念,他得有他的美学思想,有他的哲学思考。我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我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理清楚,创作完了以后,我还要进行总结,再把他上升到理论上来。我一向主张画家的画笔跟文笔两支笔要互动。就是双轨同步,好比两个车轮,这个车是个独轮车它就不稳定,是个双轮车它就稳定了。要双轨同步。两个轮子,一个是理论思考,一个是创作实践。我的话有自己的理论根据,我的理论根据也是总结了前人的,总结了中国和西方的。不是光用个大笔在画,而不进行思考。"全方位观照"的提出,是在83年、84年的时候,"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也大致在这个时间。这个时间中国美术走向了一个新思潮,叫"美术新潮"。这个"美术新潮"应该有一种理论的支持,这个时候我写了我全部文章中最重要的两篇文章。

    我今天画的楚文化的东西也有很多跟"全方位观照"相通的东西。就是艺术思维它上能通天,下能入地,天上、地下、人间要连成一片,过去、现在、未来也要连接。如果不能这样思考,就很难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艺术家的实践,他是过去的连接,他要创造当代的东西,对未来还要有启发作用。他的实践就不是这一小段,这一小段跟过去的东西要包容起来,现在的有些东西要传承下来。那么你现在创作的成果,将来对后人还应该有所启发,有所启迪。全方位观照 ,就是这个意思。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线,天上、地下、人间连成一片。这个思维的空间、视角的空间是海阔天空的。这样才能搞成一个当代的很好的艺术。这是全方位观照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提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呢?明朝以后,特别是清朝以来,中国的文化路子越走越窄,就只看他所模仿的对象,他连宋都不在乎了,基本上都是按元、明、清的套路来搞。有些画家还是非常有天才的,但都是小修小改,没有一个突出个性的面貌改换,没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他的思维空间里,把中国古代上下5000年忘记了。5000年伟大的文化不得了,仰韶文化延续了4000年,青铜文化夏、商、周三代,时间也不短;先秦、汉唐,中国的文化简直不得了。但是文化他全忘光了,完全把它丢了。他只讲元、明、清。

    我就跟他提出一个相反的东西,反向思维。要把古代的东西接上来,隔代遗传。我下放的时候,在农村种地,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再好的良种,你不进行新的选择,良种会变为劣种,良种也要不断地来培植,它也是隔代遗传,老是用这个种子就不行。现在小麦杂交,科学家讲得非常好,在原来的基础上搞顶多小增产,不可能大增产。水稻杂交后变成那么高产量,它也是隔代遗传。我下放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东西。我下放的郧阳山区,土地非常贫瘠,三天不下雨,那个苞谷子就"挂白旗"了,靠天收。肥料问题,水流问题,良种问题,良种很重要,但那时候就苦于没有良种,不是隔代遗传,代代总是种这个粮食,良种变成了劣种,所以要隔代遗传。

周老一句风趣的“很好看”把主持人逗乐了

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文化

    新华网 您刚才谈到的这些理论,都涉及到了创作上的创新。您对构建文化创作创新的环境有什么建议?

    周韶华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好表现就是创造性,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甚至是会被灭亡的民族。有的民族过去也有很好的文化,但没有被很好地来理解它、接受它、继承它。比如说巴比伦文化。所以创新首先要有创造意识,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要把美术当作文化来看待,它是一个文化载体,不是只把那个东西画下来就行了,那是匠人之事,不是艺术家之事。艺术家之事它是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应该是超越时空的,它追求一种精神境界,追求一种文化境界。最近我的好几篇文章都强调,画家要很好地学习文化。我们中国画是一个文化载体,不是在那个地方光跟你照相,光是解释一个客观事物。中国的文化是非常丰厚的。但为什么把文化问题提到这么重要的地位呢,就是我们的文化丢失很多了,可以说现在这一两代人是文化缺失,传统的很多东西休止于文革。由于文革十年的大破坏,这代人可以说对中国的经典他们都没有读过,中国的文化都没有很好地学习,应该很好地学习中国的经典,学习国学,懂得中国的文化,你的艺术才能做得好。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文化,要有文化理想,要搞理想文化,这样中国画才能提升。你没有这个东西,中国画就根本没法提升。特别现在十七大强调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为什么要这样搞呢,我们要经历世世代代,文化跟不上去,文化落后,软件工程不行,这个民族就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你看现在有的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很,但是他的文化实际上是不行的,他带有很多非人性的东西、兽性的东西、不是文化的东西。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别人,都是没有深厚文化的一种表现。

周韶华为新华社湖北分社题词

年轻人要很好地学习民族文化

    新华网 作为艺术大师,以您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您对后来者有什么告诫和建议?

    周韶华 首先我不能说是大师,大师一个时代恐怕最多只有三四个,不可能那么多。我只能说自己有几十年的经历,我很快就进入80岁了。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我们很多新的创造发明,青年人起来了。我这次看嫦娥奔月,那个班子里头有很多年轻人的面孔,当然起骨干作用的有几位老科学家,但是大多数都是很年轻的。要是没有这一代人起来,我们中国的科学进步就非常难了。因为他们有的作古了,有的现在年岁很高,你叫他们搞那么复杂的计算任务、设计任务非常困难,要靠年轻人。

    我们要建设中国的文化大厦,要搞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是靠年轻人。年轻人现在有很多很优秀的人才,当然他们现在就是我前面说的,要很好地学习民族文化。不但是要学习民族文化,我们还要学习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因为我们是地球人,地球上人类创造的东西很多、很丰富,他们有优秀的好东西,我们绝对不要有狭隘的民族心理,我们要很好地去借鉴,很好地向他们学习。

    (摄影 肖进安 徐志丹 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