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ktv酒吧招聘男公关:"静"是一个幸福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4:21
"静"是一个幸福的人生         静是一切人生智慧的源头,心静则明,心躁则暗。成功者静气也,失败者躁气也。人无静则躁,天下事往往就坏在急躁二字。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大概是每一位失败者的深层原因。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一语道破问题的根本。没有急躁冒进,肆意妄为的人不遭遇挫折,祸害自身的。惟独静定才能给我们的心境带来喜悦,使我们进入宁静空灵,安乐祥和的境界。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静观天地,品位人生,每多感触。世间的很多道理,都是需要阅历来沉淀的。年轻的时候往往不懂事,我们内心浮燥,好大喜功,恨不得一夜功成名就。顺境时则志得意满,内心骄傲,目空一切;遇挫时,则萎靡失落,意志消沉,一厥不振。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经过人生挫折的磨砺,心态才渐趋平和沉稳,才真切体味到“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从而生出一种 安然恬静,宠辱不惊,任其自然的宁静心境。           

        一些稍懂得西学皮毛的人批评“静”为消极,强调世界只有在“动”中才能发展。然而,否定“静”而一味强调“动”者,其实不懂静之妙用与动的哲学。事实上,静为阴,动为阳,动静合一,阴阳一体,动与静是不可割裂分离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常说无中生有,静极生动,静的目的是动,是走向善端。故庄子曰:“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动静之关系与阴阳关系同体,阴阳互生故而动静互补。动生静,静生动,动动静静实际上包含在一起,所以动即为静,静即为动。

        还有,在中国文化中, 静从来就不是单指外在的形式,它更多的是内在修为境界体现,是指精神上的恬淡安宁 。老子曰“静为躁君”,在这儿,静与躁是对立的。静是要否定动吗?非也,静不但不否定动,而且还促进动,它否定的只 躁动 。

        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对静定的缺失,从来就不缺乏躁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奔波忙碌,追名逐利,流浪生死,从未停歇。我们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一心向外追逐,心在得失毁誉间跌宕沉浮,片刻不得安静。殊不知这一切往往都是在“瞎忙”。仔细想想,我们人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用在了解决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矛盾和是非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明白“动之徐生”的道理,缺乏静中妙动的智慧。动中存静,才是妙动,真动;动中失静,便是躁动,乱动。老子告诉我们要“安以动之徐生”,此处的“动”,不是盲从乱动,不是浊世中人随波逐流的动,不是“举世多从忙里错”的乱动。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

       关于静的学问,儒家《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禅宗则以“禅”示人,禅,乃“静虑”之意也。道家亦强调“致虚极,守静笃。”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于定静安虑之中求结果,要完全心平气和,顺其自然而为,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冶然自得,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冒进冲动。须知 世间之事,从来都是欲速不达,物极必反。你急切地想要得到它,它却离你很远。当你的心趋于平静,淡然,冷静理智的洞察自身及周边的一切,寻找健康和正确的方向时,它就会来到你的身边。一个人如果有了急于求成的心态(有时候甚至自己还不察觉),无论你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学子;还是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社会成功人士;这种心态都必然会使你最终走向毁灭。“安以动之徐生”是人生至理,小至个人的修身,大至天下的治理,莫不如此。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即是此意。清末朝鲜传奇商人林尚沃穷尽一生,始悟出“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之商道。其中“财上平如水”一句与“安以动之徐生”可谓异曲同工,其中深意和智慧,值得我们玩味一辈子。

       每临大事而有静气,于外界激烈碰撞中,于各种人生逆境中,仍能持静者方为真静。“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古往今来,多少豪杰之士,将处变不惊,镇定持重,从容自若视为修养的重要内容。孔子一行困于陈蔡之间的野地里七天七夜,断粮缺水,弟子病倒,愁云一片,人心惶惶,怨声四起。而孔子依旧淡定从容,“讲诵弦歌不衰”。此为仁者之静;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八十七万大军南下,意图灭晋。胡马临江,京师震恐,人心惶惶。东晋的总指挥谢安,率八万大军迎战10倍于己的前秦大军。压力空前,却始终从容自若,不动如山。淝水大战,两军对垒,前方战报传来,谢安正与人对弈,他看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了坐榻上。面色如常,别人小心问起,淡然道: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而后对弈至局终。李白诗赞:“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此为将帅之静。静为天下之本,"识得静者,无我为镜,镜能照人,也能鉴物。"夫得静者,可以知远近,通古今,察日月之行,明阴阳之变。

       气沉不下去则浮,心静不下来则躁,人若浮躁,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还能成什么事?!“静”字功夫最要紧,说到根本,首先要气下沉,然后心才安静;心要安静,然后神才凝聚。心静神凝,则通达一切,圆融无碍。鬼谷子云,“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然而,常人之“气”浮而不沉,都聚在心窝处,也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气壅胸际”。因七情六欲,辛勤劳作之故,此气滞而不通,郁结在胸中,常常自觉胸闷,俗话所说的“心里堵了个大疙瘩”,即是此种心气上浮之症状的表象说法。古人则从雅的一面说胸中有“块垒”难消。那么如何才能使气沉下来?方法只有一个:无为。譬如,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此即老子所言“浊以静之徐清”。具体而言,就是静其身如山岳,澄其心如秋水,胸中之气自然如水中浊物沉淀一样,渐渐下沉至丹田(小腹)了。这里的关键是,身体要端正放松,胸际要自然舒展,空空洞洞,虚灵开阔。一定要打开心胸,空洞其心,则自觉有物通过,沛然下降至丹田,久之小腹必然感到充实温暖。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又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仙学真诠》云:“所谓凝神者,盖息念而返神于心耳,神返于心,而不外驰,则气返于身,渐渐沉入气穴去矣。”

       气沉丹田则心意安定,此时人会变得特别“沉着”,特别“沉得住气”,一切可喜,可怨,可怒,可怕之外界刺激,均不足于动其心。此时人“心放在肚子里”,沉稳不乱,常处于泰然自若之境,而不会“提心吊胆”地“把心提到嗓子眼”去面对可怕之事;也不会“(心)气一下直冲顶梁门”,“气堵脖梗子”的去应对可怒之事。谦谦君子,休休有容,真正使心态如水一样平和宁静。当年禅宗二祖曾问:“如何是安心法门?”事实上,当我们心烦意乱,无法安心之时,皆是心气上浮,沉不下去之时,故“致虚守静,凝神调息”,即是安心法门。儒家有“静坐”,“心斋”一说;禅宗有坐禅听息之法;道家有内丹修炼之密。无论是那一种方法,都讲究凝神静气,使气下沉。但人们往往不懂其法,不得要领。这里有一个奥秘,一般修炼家都强调要全身放松,竖直脊梁,面部含笑。惜世人只重面部微笑,却不知修道之士更须胸口微笑,胸口微笑则舒展张开,即心胸洞开,所谓空洞其心,使气顺畅,上下通达。此即“虚其心”也,而心胸洞开自然气沉丹田,腹部充实,“虚其心”的结果便是“实其腹”,当年老子早已将这一秘诀说出。人人皆知“静”字要紧,然真正知道如何”静“下来的人却极少,正应了那句古话,“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焉!”

       吕坤曾言:“静”之一字,十二时离不了,一刻没有便会混乱。门尽日开关,而“枢常静”;面孔尽日往返,而“镜常静”;人尽日应酬,而“心常静”。惟独有“静”才能制动。假如随波逐流,随着动而动,所要做的事情就一定没有什么结果。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如果不保持平静的心境,所做的梦就会乱七八糟。把意念沉静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世间之人,常带着个浮躁心观察事物,以萎靡的情绪去做事,就这样糊涂的虚度了一生。故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叮咛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子亦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定静安虑,圣人胸中无一刻不如此,吾辈亦当静而行之。拥有了宁静,立于人群,则静若处子;行于世中 ,则稳如磐石。其势若山,其态如水,宠辱不惊,风雨不惧,淡定从容,任其自然,万物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