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下作业安全距离:主流媒体的宝贵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6:14
孙子夜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20 版)

《中国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高建国著;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笔者作为新闻人20余年,从来没想到用文化视角去解读党报。有这种感觉,源于高建国教授近期出版的《中国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苏州日报〉的文化解构》一书。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文化敏感”,他把这种“文化敏感”化作一种“文化视角”,用来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的生存状态,填补了我国传媒研究的一个空白。
作为中国主流报纸的代表,党报是政党的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政治性;党报要通过新闻报道来传播政治理念,又有它特殊的传播规律;党报的社会性也一直引人关注。如果立足于这几点来研究党报,很容易出成果。然而,高建国却用文化学的思维来研究主流报纸,显得与众不同。
文化是一个人文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经济概念。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高建国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用独特视角对党报的文化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全书脉络清晰,章节环扣,以党报作为研究重点,以连续7年获得10个“中国新闻奖”的苏州日报作为案例,分别从党报的文化精神、文化使命、文化选择、文化转化、人本追求、崇文情怀等方面加以阐述,把文化与党报的融合关系条分缕析地展现出来,让研究变得深刻而出彩。它启示我们,文化为传媒提供了最广阔、最丰富的源泉。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它远古的文化遗迹、近代的文化景观、当代蓬勃发展的各类文化景象以及当地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是《苏州日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作者跟踪《苏州日报》的各类报道,历时5年,披沙拣金,选取了大量生动翔实的传媒案例,包括新闻和版面设计,加以比较梳理、归纳引用,叙述解剖行云流水,评点论理有条不紊,从中寻找和总结中国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及规律。本书的论述旁征博引,既以中国传媒现状为背景,又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国际传媒发展的最新动态作参照,理论与实证互补,加重了全书的学术分量,也开阔了读者的文化视野。从文化视角观照主流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是很艰辛的工作,唯其如此,才显得格外有意义。破解了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对更多主流媒体可以起到引导和启示作用。
读此书感到,重视文化是传媒业规律决定的,不论经济如何发展,文化始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如何做大报业、启迪民智,如何引导舆论、贴近群众,如何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可读性、导向性,用文化视角破解中国主流报纸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更是弘扬文化的自觉。本书作者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秉承了这种责任,使党报的“文化力”转化成“影响力”得到了生动诠释,可以说为中国主流新闻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