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分贝是噪声较大吗: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50:1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历经时间较长,根据文学发展的特点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二)即唐宋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三)即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前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脉络的梳理,后者是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二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体系。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学习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二、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分析作品。规定阅读的作品要读懂,读熟。优秀的诗歌、短文,要求能背诵。

    三、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性素质课程,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就是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因此需要长期不懈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有较大收获。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中文专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课程;是分量最重、历时最长、内容最丰富,课时量最大的课程。学习中文如果不学习古代文学是很难想像的。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进而通过文学这个窗口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是通过作品的阅读、分析,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方法,提到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培养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内容;能解读并背诵一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文学的起源和上古歌谣

1、文学艺术的起源

最早的文学类型:原始诗歌和上古神话是最早出现的两种文学类型,它们最初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行的,从产生的先后说,诗歌应更早于神话。

文学艺术起源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游戏说;心灵表现表现说,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

2、上古歌谣

上古歌谣是指在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的诗歌,它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二、 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中国古代神话过早消亡,其原因在于:神话在流传过程中被改造为历史;同时那些“言不雅驯”的神话被而摒弃了。少量神化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文献中。

 

第二章《诗经》

一、《诗经》概说

《诗经》产生的地域、时代。《诗经》的分类: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

四家诗:指鲁、齐、韩、毛四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鲁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二、《诗经》的内容

1、祭祖颂歌:《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2、农事诗:《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三、燕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

四、战争徭役诗

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般被称为“王事”。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由于周人重农尊亲,所以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如《小雅·采薇》《秦风·无衣》、《大雅·常武》《大雅·江汉》。

   五、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如《周南·关睢》、《邶风·静女》、《郑风·子衿》、《郑风·出其东门》、《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卫风·氓》和《邶风·谷风》等。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的运用

    赋、比、兴的运用,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2、四言句式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

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

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

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3、重章叠句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苡》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莒的整个过程。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一、《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作者鲁国史官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必阝之战、鞍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的城濮之战。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左传》有些描写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如晋文公、楚灵王等。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如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

 

  二、《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

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以记言为主,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

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旨

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

《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饰,颇有气势。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的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

某个人的言行,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主要表现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既有讲权术谋诈,图个人功名利禄的朝秦暮楚之徒,也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之士(《赵策三》)。《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

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

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

节之士如鲁仲连、颜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

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

子使荆轲刺秦王、《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3、《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

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4、《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 “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4、多用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

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

 

一、《论语》的文学价值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2、《论语》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3、《论语》多用语气词,含蓄蕴藉,形成迂徐婉转的语言风格。

二、《墨子》的文学价值:

墨子提倡质朴和实用,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墨子》一书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非攻》篇,条理清楚,有说服力。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

三、《孟子》的文学价值

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1、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孟子》散文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2、《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

四、《庄子》的文学价值

《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

2、《庄子》的文章又富于抒情性。如果说《孟子》的感情是在清楚的逻辑表达下运行的,那么《庄子》的感情,却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如《至乐》写庄子对髑髅的一连串发问,便是充满了人生的伤感。

3、《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五、《荀子》文章的特点

 《荀子》书中的文章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荀子》中还有一组称为《赋篇》的文章、共有《礼》、《知》、《云》、《蚕》、《箴》五篇。形式为问答体,在体制上,《赋篇》也是汉赋的渊源之一。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间歌谣形式表达他的政治思想。

六、韩非文章的特点

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第五章 楚辞

 

一、屈原的作品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离骚》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篇,侧重于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述现实的情况;后半篇则着重表现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并主要通过幻想方式。

《九章》由九篇作品组成:《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的内容都与屈原的身世有关,这与《离骚》相似。但每一篇的篇幅较《离骚》短得多;所涉及的事实是生活中具体的片断,不像《离骚》是综合性的自叙;使用的手法以纪实为主,较少采用幻想的表现。

《九歌》、《招魂》、《天问》三部作品,都不直接涉及屈原本人的生活经历。前二种与楚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有密切关系,后一种却是对神话传说和社会历史的质疑。但这三部作品,又从各方面曲折地反映了屈原的个性和思想情感,同时也是研究楚文化的基本材料。

二、屈原作品的艺术特点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代文学

 

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文学上没有什么发展,“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值得赞赏的是他的《谏逐客书》。他的另一篇奏议《论督责书》文风峭刻而缺乏文采。

此外还有秦代泰山、琅邪的几处刻石文,没有什么文学价值。

 

第二章 汉代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概念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二、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成就

第一,汉乐府民歌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如《妇病行》、《东门行》、《艳歌行》、《十五从军征》

第二,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可以说完全是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汉乐府民歌表现战争、表现爱情,乃至表现乡愁,都尽量地释放情感。如《战城南》、《上邪》、《有所思》

第四,汉乐府民歌中,不少作品表现了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汉代两首流行的丧歌《薤露》和《蒿里》,就是这样的作品

   第五,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杂言体和五言体。其整个趋势,则是整齐的五言体越来越占优势。

 

第三章 汉代的文人五言诗

一、东汉时产生了第一首纯粹的文人五言诗——班固的《咏史》。

二、苏李诗

《文选》收入题为苏武所作五言诗四首及李陵所作五言诗三首,一般称为“苏李诗”。苏李诗显然是东汉人所作,附会为苏武、李陵相别而作。从总的内容看,像是居者行者的赠答之诗。比较而言,苏武诗四首比李陵诗三首显得朴拙繁复,可能时代较早。

三、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的概念:《文选》收录了汉代文人五言诗19首,后人遂以“古诗十九首”称之。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古诗十九首内容:关注个体价值;袒露从政心理;抒写羁旅之苦。流露厌世情绪。。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汉代文学尚未进入自觉阶段,文人无意为诗,其于诗歌创作,大抵有感而发,不事雕琢,所以,从整体来看,《古诗十九首》具有天然混成的艺术风格。巧用起兴发端、抒情委曲宛转;物我互化笔法、情景交融境界;用语浅近平淡、寄意新警深迥。

第四章 汉代赋体文学

 

一、汉赋的概念

赋是战国末年兴起的一种文体,它有如诗歌,讲求声韵和谐和与形式的整饬,又如散文,句型自由,无格律的严格限制;它既是书面的文学,又能诉诸口诵;它既能状物叙事,又宜于抒情说理。兼具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间综合性文体。

二、汉赋的发展及流变

赋是两汉极盛的文体,它的发展,按时间先后,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1、汉初(高祖至武帝初年)骚体赋时期:骚体赋是以骚体句式写成的赋。汉初赋体尚未大盛,文人多依傍楚辞体制写作。这一时期的作家有陆贾、贾谊、枚乘、严忌、淮南王刘安及门客。

2、西汉中后期,汉大赋全盛时期:西汉中后期是汉赋的全盛时期,又称汉大赋时期。这一时期著名的赋作家有数十人,其中成就尤为突出的是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等。汉代大赋的突出特点是,散文化倾向严重,尚铺排、叙述,辞藻华丽。

3、东汉抒情小赋时期:东汉是抒情小赋初起并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王粲等、祢衡。抒情小赋的特点是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

第五章《史记》和《汉书》

 

一、 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的一生是为《史记》的一生。从主观条件来看: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事业理想方面受家庭环境和父亲的影响;中青年时代,有过三次大的漫游,开阔了眼界并采集了大量资料;遭受李陵之祸又使他看透可世态炎凉,对上层统治者的刻薄寡恩有了清醒的认识。从客观条件看,汉代注重文化上的建树,朝廷大收典籍,为编纂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从社会发展看,西汉统一大帝国的建立,中国大一统的局面才算巩固下来。对以往的历史做全面总结的要求也就提出来了。一种通古今之变的新体裁的历史著作,也就应时代要求而出现了。

二、《史记》的内容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组成。《史记》的创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进步倾向: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如《汉高祖本纪》、《今上本纪》;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如赞颂陈胜、吴广起义,对项羽的赞美与同情;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魏公子列传》;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

三、《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从司马迁开始,采取以写人物为中心即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这样就更能充分、更集中地刻画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命运。这就使《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具有浓重的文学特征。

1、善于抓住人物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作者是抓住了他一生中的三件事来表现的,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突出了他的悲剧性性格。

2、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常用“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如《项羽本纪》,为不损害他的英雄性格,把他许多政治、军事上的错误(匹夫之勇、迁逐义帝、失天下之心、妇人之仁)放在《淮阴侯列传》中去写。

3、《史记》善于通过一些细节琐事展示人物性格,看似闲笔,但却起着重要作用。《李将军列传》:中石没镞、射阔狭以饮、杀霸陵尉《淮阴侯列传》:出人胯下,不乘一时之怒而惹灾祸,表现他阔大和善于忍小辱而图大谋的性格。

4、语言个性化。

四、《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一、建安文学的概念

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19),但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通常是从黄巾起义算起,即184年前后到魏明帝景初末年(239),包括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建安文学的特征具体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王粲,孔融,陈琳,应瑒,刘桢,徐干,阮禹)、蔡琰。

二、曹氏父子

1、曹操的文学成就:建安诗人以乐府古题写时事,曹操是开创者。曹操的四言诗如《短歌行》、《观沧海》等,已脱出“《诗》三百”的束缚,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曹操的五言诗大都有感于时事而作,由于诗人是历史旋涡中心人物,这类诗篇又大都具有“诗史”的性质,如《露行》、《蒿里行》写汉末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乱历史,史家实录与诗人性情萃于一篇。曹操诗歌的风格: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操诗歌在汉魏文学的转折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曹操的散文也很有特色,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2、曹丕的《典论·论文》和《又与吴质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专论。曹丕将事功与文学并重,认为两者都可以获得人生的不朽,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曹丕的诗,多以乐府写游子行役、思妇别愁,如四言《黎阳作》二首、杂言《陌上桑》抒写征人行军之苦。曹丕的《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虽属代言之作,但所言离别之苦,凄婉动人,可见诗人生逢乱世,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曹丕诗歌的风格:《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3、曹植:曹植的诗歌以曹丕即位(200年,曹植29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①前期:曹植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在曹操的影响下,从年轻时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加上他才华横溢,受到曹操的荫护,这样就养成了他放任不羁,恃才傲物的个性。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便表现为豪放俊逸的少年意气。《赠王粲》、《送应氏》、《白马篇》、《名都篇》。

②后期: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更加上一分罹害的恐惧,这使得他后期的诗歌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是“骨气奇高,辞才华茂”,即热情激荡,表现力强。描写细致,辞藻华丽,对偶工整,音律铿锵。他把五言诗的艺术提高到更高的地步。

三、建安七子

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 王粲,孔融,陈琳,应瑒,刘桢,徐干,阮禹。七子除孔融外,行迹大抵相似。成就最高的是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四、蔡琰诗

蔡琰诗今存三首,五言体《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五言《悲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

阅读作品:《短歌行》、《蒿里行》、《燕歌行》、《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名都篇》、五言体《悲愤诗》。

 

第二章 正始文学

 

 

一、正始文学的兴起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曹睿死,齐王曹芳即位,改元正始(240),从正始10年到甘露五年(260)。玄学的普及使老庄哲学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完成了它对于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它对于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和文学的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魏晋风度和正始之音由是而兴。这时期的著名作家是竹林七贤: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仲(阮籍、嵇康、刘令、王戎、阮咸、向秀,山涛)(《世说新语·文学注引》)

二、阮籍和他的《咏怀》八十二首

儒家信仰与老庄思想在阮籍身上的统一,形成了他“外坦荡而内淳至”的性格特点。八十二首《咏怀诗》就是内心苦闷宣泄。《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非常广泛,其主题不止咏怀,举凡咏史、游仙、招隐、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都能在《咏怀诗》中见到。阮籍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从而形成隐晦曲折的遥深的艺术风格。但就诗歌的精神而言,与诗骚精神一脉相承。

三、嵇康的诗文

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突出,嵇康的文章的代表作为《与山巨源绝交书》,反映出嵇康挺秀特出的个性襟怀。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幽愤诗》风格爽利、清峻。《赠秀才入军》中所言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理想人格的写照。

 

第三章 太康文学

 

太康作家(太康魏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傅玄而外,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钟嵘《诗品序》),陆机最负盛名。

一、傅玄与张华

1、傅玄《苦相篇》写色衰见逐的弃妇,善于描摹神情;《秦女休行》写烈女复仇故事,生动而有气势,只是主题流于说教。

2、张华有《鹪鹩赋》一篇,本庄周之意,言位尊而险,无用安处的道理。其诗大抵模仿前人,如《轻薄篇》、《游侠篇》学曹植《名都篇》、《白马篇》,《杂诗》学阮籍《咏怀》;《情诗》学《十九首》,内容不是全无创新,但因排比对偶,堆砌典故,雕琢辞藻,后人评价褒贬不一。

二、陆机与潘岳

1、陆机以亡国之臣入洛,又才高自负,热衷功名,仕于乱朝,不免为时人所忌。许多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的忧惧之情、难言之隐。陆机的诗歌今存100多首。大都是模仿乐府、古诗之作。内容与形式,皆少创新。

《门又车马客行》写吴亡之痛,《猛虎行》、《赴洛道中作》写人生之艰难,进退之犹豫,《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写故人之阻隔,心境之索寞,《君子行》写自己既热衷于仕进,又惧怕政局的翻覆,都能真切地传达出他由吴入晋后的处境和心情。这些诗歌多情景相生,显示了自曹植以来,自然景物渐入诗坛的历史趋势。如《赴道洛中作》

陆机又有赋体论文的《文赋》对文学功能、艺术灵感、艺术构思、文质关系、文体分类、文体特征乃至具体的文学技法,均有论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2、潘岳长于哀诔:《金鹿哀辞》、《泽兰哀辞》、《马汧督诔》情文并茂,皆是传世之作。潘岳的诗大都绮密肤浅,唯《悼亡诗》三首纪念亡妻逝世周年,明净疏畅。后人《悼亡》之作,实由此而兴。

三、左思

太康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左思,穷十年之功撰《三都赋》,洛阳纸贵。但成就最高的是《咏史》。左思《咏史》名为咏史,实为咏怀。诗歌饱含激情,气势雄健,慷慨淋漓。

四、南渡诗人

1、刘琨:刘琨的诗不多,四言《答卢谌》抒写家国之恨,五言《扶风歌》、《重赠卢谌》写志士的艰危处境,英雄的末路悲哀,慷慨悲凉,皆有为而发者。因时代和处境使然,刘琨的诗不独有建安风骨,而别有一种悲凉之气。

2、郭璞:南渡后,郭璞深感世路坎坷,祸福难测,又目睹晋室豪族争权夺利,不思北伐,乃作《游仙》以明志。《游仙》的形式,虽源自汉代乐府,但其忧心时事的精神与隐而不显的风格,却源字《离骚》与《咏怀》。《游仙》诗形象鲜明,造语奇丽,名为游仙,实为咏怀。在东晋诗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自《游仙》出,后之诗人取其谈玄而遗其取象,东晋诗坛玄歌大盛,可视作对《游仙》的消极发展。

阅读作品:《苦相篇》、《轻薄篇》、《赴道洛中作》、《猛虎行》、《悼亡诗》、《咏史诗》、《重赠卢谌》、《游仙》。

 

第四章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诗歌的内容

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陶渊明在田园诗中,还歌咏了劳动生活。这些诗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归园田居》 陶渊明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这些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制。《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1、陶诗的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

2、陶诗的诗一显著特色是情、景、理的交融。诗中,往往将诗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意境。如《饮酒》之五。

3、陶诗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是努力寻求精当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钟嵘《诗品》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第五章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

 

谢灵运和陶渊明差不多同时。但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当时并无影响,谢灵运则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

    与陶渊明的诗歌相比,谢灵运的诗歌特点更为明显:陶渊明写意,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些都体现了谢诗典型的风格。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第六章 鲍照和《拟行路难》十八首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及文学创作与二人有很大不同。鲍照“才秀人微,取湮(yān)当代”。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

鲍照的诗歌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充满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息。如《拟行路难》其四、《拟行路难》其六。其诗歌的艺术风格杜甫《春日忆李白》:“俊逸鲍参军。”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以及风格特征,得益于汉魏乐府的艺术经验。两者结合形成他豪放俊逸、奇矫凌厉的诗歌风格。

鲍照还是第一个创作七言歌行的作家。

 

第七章 谢朓和永明体

 

一、永明体

永明体即所谓新体诗,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诗体产生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永明是齐武帝年号483-493),所以又称永明体。

    大略地说,永明新体诗的声律要求,以五言诗的两句为一基本单位,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其余类推。另外又要求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上的毛病,即“八病”之说。

 二、谢朓和他的新体诗

谢朓的诗歌大都以写景见长,善于从寻常景物中发现新鲜动人的美感,构造清丽的意象,令读者觉得亲切。在写作方法上,也不像谢灵运那样一一纪述游历过程,寓目成句、随意铺排,而更多地对自然景物作选择、提炼,重新加以安排,从而摆脱了过去文人诗常见的冗长、深芜的弊病。所用的辞语,既是精炼的、诗化的,却又浅近易解。这就容易达到他所提出的“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要求。

    严羽《沧浪诗话》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这除了声律的因

素之外,还因为诗歌的语言经过长期探索、磨炼,到了谢朓时更加纯熟了。

 

第八章 庾信

 

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第九章 南北朝民歌

 
一、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集中于写男女之情,并且绝大多数以女子的口吻,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爱慕相思。它所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的,而极少有伦理因素的考虑。从表现的情绪来说,南朝民歌中欢娱之辞所占比例很小,其基调是哀伤的。南朝民歌的语言,是出语天然,明朗而又巧妙。多用双关隐语、比喻和象征手法。

  二、北朝民歌

  北朝的民歌,与南朝民歌风格迥异,足可分庭抗礼。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最显著的特色。这和北方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南朝民歌是城市中的歌,北朝民歌题材多样,如战争生活、北地风光,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自然就有一种不同于南方歌谣的气象。将北朝民歌与南朝民歌相比较,可以大略概括如下:在感情表现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少有南方民歌那种婉转缠绵的情调;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没有南方民歌那样华美的文辞、精致的手法,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在诗歌形式上,也以五言四句体式占优势,约为百分之六十。其余多为整齐的七言、四言诗,杂言体较少。《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一向被认为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