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道铁门安装:1-2 刘少奇和他的六位妻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41:17
刘少奇和他的六位妻子    文 / 王先金
1-2刘少奇和他的六位妻子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和他妻子的问题,成了攻击和打倒刘少奇的武器。在江青等人的授意下,有关刘少奇和妻子问题的传单在全国满天飞,许多小报上都刊载了有关文章。下面我们就把刘少奇和他的六位妻子的情况作一下介绍。
1936年初,刘少奇赴任北方局,中共中央交给他一些金制首饰,作为重振白区工作的经费。从瓦窑堡行至关中地区,随行的妻子谢飞为携带和使用方便,在金匠铺将这些手“手镯、戒子、耳环之类的小物件,打成5大件:一对金镯子、一个鞋拔子、一个金项圈、一个皮带圈,还有三个小金戒子,总重约一斤多。”
到达天津后,这些金器存在花旗银行。而动用经费,只有分别掌管钥匙和存折的谢飞与刘少奇的秘书林枫两个同去,才取得出来。由于随时可能发生事件,身上经常备有一些应变、应急的东西,这是战争环境和地下工作的一般常规。
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却因此对刘少奇进行了栽赃诬陷。
刘少奇确实结过六次婚。
周氏,刘少奇的第一个妻子。他19岁在宁乡读中学那年,母亲为拴住已许身革命、走得离家越来越远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农家姑娘。刘母以病重为由骗得儿子回家,而儿子踏入家门的却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讲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重返娘家的劝告,唯一要求,刘少奇在将来有儿子时,送给她一个养老。刘少奇深深地同情这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把自己名下的30亩地划给周氏,后来并实践诺言,将自己与何葆贞所生长子刘允斌,也托给了周氏。
何葆贞,刘少奇的第二位妻子。1902年生于湖南道州,1922年加入青年团,这年秋天,经杨开慧介绍,刘少奇与何葆贞相识。其时,为学潮被开除的何葆贞正与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住在一块儿。24岁的刘少奇与何葆贞互相看见第一眼时,两人有了好感。
1923年春,何葆贞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刘少奇一起到安源工作,4月中旬和刘少奇在安源结婚。
1924年5月何葆贞生下儿子刘允斌,1927年何葆贞在武汉生下女儿刘爱琴,1930年春刘少奇奉命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何葆贞在这里生下二儿子刘允若。
1924年旧历年底,刘允斌被六伯刘云庭接回湖南农村老家。1927年大革命失败,刘少奇和何葆贞向江西转移,只好将襁褓中的女儿刘爱琴寄养在汉口的一位工人家里。1932年冬天,刘少奇再次从上海迁往江西,不得不与妻儿告别,没想到,这次离别却成了永别。1933年3月底,一群特务包围了何葆贞的住处,她被捕了,虽经严刑拷打和多次审讯,她坚称自己是教师,未暴露身份,被判15年徒刑。三个多月后从上海押往南京模范监狱。同室难友有帅孟奇、耿建华、夏之栩等人。1934年秋,因一难友经不住严刑逼供,供出了何葆贞的身份。这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何葆贞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
谢飞,原名谢琼香,刘少奇的第三位妻子。1913年2月3日她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渔民的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谢飞与毛泽东的第三位妻子贺子珍竟也有相似之处。闯荡过大海与闯荡过大山的两个女人,几乎一样的干练、爽快、直性子。
1927年底,广州起义失败。此后,广东的形势越来越险恶。谢琼香的家乡被国民党反动派占领,她的全家人受到通缉。谢琼香转移到当时的省委所在地香港,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谢琼香到香港后,假扮为一位姓宋的女同志的表妹,在其家中干家务。这个“家”,实际上是中共广东省委的秘密开会地点。琼香的真正任务是站岗、放哨,保证机关的安全。她年纪虽小,却机敏聪颖,干得不错。
1930年春天,越南共产党人胡志明受共产国际的委派来到新加坡,在这里成立了安南、马来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谢琼香受中*党组织的委派,转到胡志明领导的马共中央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工作。
1932年2月,谢琼香奉调回国,到福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迁往江西瑞金,谢琼香被选调担任国家保卫局机要员。
1934年红军要长征了,经过严格挑选,谢琼香成了三十名被允许参加长征的女战士之一。她所在的休养连,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和老弱病残组成的集体,徐特立、董必武、成仿吾等老同志,都被编在这个队伍。
快过大渡河时,谢琼香由于过度劳累加上适应不了气候,不幸独个儿掉队了。但她咬着牙关,硬是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往前挪。过铁索桥时,她感觉浑身发烫,头晕目眩。她手抓铁索,冒着随时可能跌入湍流的危险,终于一步一步爬了过来。等她赶上部队时,已经是宿营两个多小时之后了。
第二天,谢琼香发着高烧,她只好将背包交给一个民夫,自己柱着棍子跟随部队继续前进。不料中途遭到敌机轰炸,民夫不见了,她的背包也丢了。寒冷难挨的夜间,红军战士们头顶苍天露宿山野。对于疾病未愈又丢失了御寒衣物的琼香来说,这漫漫长夜更是难挨。贺子珍有一条毛毯,常让琼香跟她挤在一起。但贺子珍刚负了伤,毛毯又小,琼香怕碰到她的伤口总是不肯......
长征途中要过草地了,由于休养连需要携带伤病员的口粮和运输各种物资,任务十分繁重,她们觉得还是要申请增加一个挑夫,谢琼香约了另外三个女红军,找到负责后勤的刘少奇,要求给一个民夫挑行李。这一次她与刘少奇是既见面,又讲话了。
过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大家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没有好受的时候。更怕人的是脚下的泥淖,一不小心陷了进去,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谢琼香和同志们凭着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算坚持了下来,终于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万里长征。
到了瓦窑堡,谢琼香的工农检查部与刘少奇的工会工作相关,联系自然多,请教自然多,争论自然多。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以后,1935年10月,经邓颖超撮合,二十三岁的谢琼香和刘少奇结为夫妇。之后,她改名为谢飞了。
两个月之后,谢飞随刘少奇秘密来到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的所在地天津,从事地下工作。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书记。北方局的其他负责同志有彭真、林枫等人。
在革命的斗争实践中,谢飞深深感到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她要求到延安中央党校和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3月,谢飞随刘少奇回到延安后,进入延安中央学校学习。
这时,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和她哥哥刘允斌被党组织接到了延安,谢飞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他们。
1939年1月刘少奇到河南中原局工作时,谢飞没有同行,因为她正在中央党校学习。
1939年4月,因为中原局急需干部,谢飞随中央派往中原工作的干部队伍一同来到河南中原局所在地竹沟,并担任中原局秘书。
当谢飞穿上新四军军装奔赴华中抗日前线时,她已经是一名相当精明干练的女干部了。她曾在鄂豫皖区党委与郑位三、张劲夫一起工作。后来又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与刘少奇在一起工作。
1940年,有一次,谢飞坐小船渡过长江去执行任务,到了苏南地区。由于敌人扫荡,交通中断,她被滚滚的长江隔在南岸,无法返回大本营,从此失去了与刘少奇的联系。
当时,江南地区正需要干部,谢飞便留下来,担任了中共余上县(余姚与上虞两个县)委书记兼新四军独立营政委。因为营长有病,部队实际上由谢飞指挥。她领导这支六百多人的部队,先后与日寇和伪军战斗二十余次,经常打胜仗,最多一次歼敌三百多人。她身穿新四军的灰色制服,腰挎驳壳枪,英姿飒爽,当地群众亲切地誉称她为“谢团长”。老年谢飞
抗战胜利后,谢飞所领导的独立营被编入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后改编为第二十军。她本人则留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曾任区党校校长、华东妇女联合会常委兼组织部长。
1952年9月,谢飞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四年后毕业,组织上调她担任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组织和红卫兵逼她写“揭发”刘少奇的材料,她没有写过一个字,也没有说过一句贬损刘少奇的话。因此她被批斗和关押了六年。打倒“四人帮”后,谢飞终于得到平反和恢复公职。她后来没有结婚,和在公安部工作的养子谢冰生活在一起,安享幸福的晚年。
王前,刘少奇的第四位妻子。她与刘少奇生有一子一女。这次婚姻无疑是一次悲剧。一个建筑工人与一个售货员的家庭故事,同样可能在一个党的领袖与一个新四军护士的家里发生。这次婚变,后来被江青利用,成为严重贬损刘少奇人格形象的一个源头。当江青与王前出于不同的用心,又一同阴毒地教唆已经成年的女儿来作践刘少奇之后,刘少奇忿忿地说道,在他一生中,对他身心伤害最多、最深、最卑污的就是曾任他妻子的这个女人!王前与刘少奇所生的女儿,写了那张糟糕的大字报。刘少奇与王前离婚前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带着儿女。人们时常见他吃饭的时候,端着大碗,轮流向女儿、儿子两张圆圆的小嘴里,一勺一勺喂食的情景。这样长大的女儿,是不可能不知道她父亲的真正形象的。那张大字报贴出后不久,她便再次叛逆,彻底走向了一条逃避那个时代的道路。
王健,刘少奇的第五任妻子。朱德与夫人康克清出于关爱刘少奇,并基于王前的情况,一心想为刘少奇找一个人品娴淑、禀性文静的伴侣,使刘少奇的儿女有所依,身体有所养,“后方”有所安。恰巧,在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就有那么一位,这便是王健。王健不爱说话,不爱谈笑,从不与人脸红,性格与刘少奇十分近似。朱德夫妇满以为他们成全了一桩美事,但谁也不会想到,某些健康的因素,也会使婚姻无法成活。这段关系几天就结束了。
刘少奇非常体谅、周到地将王健托付给自己的老部下、老战友林枫、郭明秋夫妇,把她送到东北一个著名的疗养胜地,还请王健的姐姐陪伴着。
王光美,刘少奇的第六任妻子,也是最后一任妻子。王光美上高中时,是闻名北平的“数学三王”中的女王;当她的四妹、五妹都投身革命,参加了共产党时,她仍在信奉“科学救国”,在偶然被北平地下党组织推荐,成为“军调小组”中共方面的英语翻译时,她仍抱着借机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去美国求学打下基础的念头。“军调”事业夭折,一方面为逃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一方面因与共产党员共事产生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党的兴趣,她到了延安。因为她的专长,她被安排在中央军委外事部门。因为工作性质,她不难见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领袖。土改当中,她的科学梦想与美国梦想,才被共产主义理想所替代。土改任务结束,回到军委岗位不久,在朱德夫妇等同志的撮合下,王光美与刘少奇结婚了。
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她体会过无尚的光荣,也为此坐了12年牢房。无论刘少奇的处境多么险恶,她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丈夫,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感情。
“文革”前夕,王光美随刘少奇出访四国,穿过旗袍,戴过项链。
王光美几次陪同刘少奇出国访问,基本上是中式布衣。1963年这次,因为是出访非社会主义国家,礼宾司的同志要求王光美与陈毅夫人张茜,自备旗袍。
王光美到了上海,见到江青。从未以正式身份出过国的江青,很快把话题转到王光美要出访的服装问题上,并非常专业地指点要选什么颜色,要裁什么式样,穿上之后要增加什么点缀。王光美听得很认真。
王光美真的做衣服时,当然不会照着江青的每一句话下剪子。这便是为何江青在向红卫兵控诉王光美穿旗袍时,还鬼火乱冒地喊:“我叫她不要穿短袖的,她偏不听”的缘故。说这话时,江青居然淌了眼泪。
1963年,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她身穿中式旗袍,让她的曼妙身材大放光彩,加上她的优雅风度,倾倒当地男女。一些海外媒体称王光美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
王光美陪同刘少奇访问缅甸时,不慎在海边嬉水时那串礼宾司借给她的、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项链断了。奈温闻讯,不但调来一个连的卫兵下海去摸,他自己也跟着乱摸,刘少奇无论如何都挡他不住。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一颗也没有捞上来。奈温当即命令取来一串缅甸特产的、亦十分名贵的红宝石项链,并说:“我知道共产党不讲送礼,但中国的珍珠是掉进缅甸的海里的,我们应当赔。何况,红宝石,是我们国家的光荣。”
对这串美妙绝伦的红宝石项链,王光美爱不释手,当天的晚宴上便戴上了它,宾主皆欢。也仅仅戴了这一次,回国便上交了。这串本不该给王光美以灾难的项链,至今仍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
坚贞的妻子
刘少奇比王光美大23岁,有过五次婚姻,生了五个小孩子。
王光美为什么会选择刘少奇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她曾经解释,她对刘少奇是“从敬重、同情到好感,再到恋爱”的。她在北平与地下党接触的时候,就拜读过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的理论水平让她敬佩不已。后来到延安、再到西柏坡,多次近距离接触,她发现生活中的刘少奇婚姻不幸,生活无人照顾,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刘少奇虽然年纪大一点,但外表俊朗,而且待人忠诚,让王光美颇有好感。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共同理想。刘少奇王光美
1948年8月,王光美和刘少奇在西柏坡举行了婚礼。婚后,王光美先后生了四个儿女,加上刘少奇前妻的几个孩子,组成了一个拥有十多个成员的大家庭。作为一家之母,王光美贤慧开明,疼爱孩子,对刘少奇前妻所生的子女,更是视同已出,给予了无私的母爱。
在文革中,刘少奇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陷害、攻击,人身安全难保,为防不测,刘少奇曾劝说王光美和他划清界限,带着孩子们离开中南海。王光美断然拒绝。因为对丈夫的坚贞,王光美遭受了无尽的厄运。文革不久,她便被关进了秦城监狱,一关就是12年。
1980年上半年,刘少奇终于得到彻底平反。追悼大会的前几天,王光美带着子女们来到刘少奇度过生命最后一刻的河南开封,亲手将丈夫的骨灰盒捧回北京。
追悼大会后,她遵照丈夫的遗愿,和子女们一起,亲手将丈夫的骨灰撒入大海。此刻,王光美喊着少奇的名字,失声痛哭。这一悲恸欲绝的镜头,曾让无数国人落泪。
刘少奇当了一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两任共和国主席,历史未能给他以机会,使他成为盛世明君,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好在历史不会忘记他,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对于刘少奇来说,真是:成也毛泽东,败也毛泽东!
王光美在文革中所受的磨难和屈辱,超出了常人的忍受力,但她坚强地挺住了,并有尊严地活了下来。
1967年,造反派在清华大学召开万人大会,批斗王光美。他们强行给她穿上出访东南亚时穿的旗袍,还给她挂上用乒乓球做的“项链”。面对如此羞辱,王光美没有屈服,而且头脑清醒地阐述历史,为刘少奇辩护。
1978年12月22日,被关了12年之久的王光美终于获释出狱。王光美捐出50万元给幸福工程
经历了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饱尝12年漫长的冤屈,王光美如果怨恨甚至追究曾经迫害他们的某个人,谁都可以理解。然而,晚年的她选择了宽容。
刘少奇与前妻的女儿刘涛在文革中被江青一伙利用,卷入政治漩涡,曾经写过“揭发”刘少奇的大字报。文革后,刘涛向后母忏悔,王光美最终原谅并重新接纳了她。
刘少奇是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而王光美的蒙冤则是江青一伙陷害的直接结果。林彪曾批示枪毙王光美,是毛泽东批示“刀下留人”,救了王光美一命。
王光美晚年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
2006年深秋,王光美因病在北京去世,走完了浸润着美丽与艰辛、掺杂着传奇与悲壮的85年人生之路。
刘少奇的子女
刘少奇的第一个妻子周氏,没有生育;
第二个妻子何宝珍,生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诺两子一女;
第三个妻子谢非没有留下子女;
第四个妻子王前,生刘涛、刘允真一子一女;
第五个妻子王建,结婚半年便离婚;
第六个妻子便是王光美。
内中,刘少奇的第四位妻子王前离婚后,跟聂真结婚。聂真之妹,即聂元梓,“文化大革命”中的“明星”,江青手下的“大将”。
王光美和刘少奇结婚后,翌年生刘平平,此后又生刘源源、刘亭亭和刘小小(即刘潇潇)。王光美性格温和,不像江青那样倔烈,她善于使这个由多位母亲生育的多子女(同父异母)的家庭和谐幸福,视刘少奇几位前妻所生子女如同己生。
刘少奇与何葆珍生的三个孩子,他们是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
早在1939年,刘允斌和刘爱琴就被送到苏联。50年代中期,毛毛(刘允若)中学毕业后,也被送到苏联深造。偏偏刘少奇和何葆珍的这三个儿女,都在异国他乡坠入爱河。
第一个为跨国婚姻付出情感代价的是刘爱琴。在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刘爱琴与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伊巴露丽的外甥费尔南多相识,并献上自己初开的情窦。
然而刘少奇却认为她的婚姻是不妥当的。费尔南多虽然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但他来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度。刘少奇要求女儿一切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实际上就是要求她不能再和丈夫生活在一起。刘爱琴屈服了,这对青年夫妇就这样被活活拆散了。
关于刘允斌的婚姻悲剧,刘允斌曾对刘少奇的机要秘书刘振德说过:“我们的离婚是迫不得已的,我们之间感情上没有丝毫的裂痕,我们分手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要坚持回祖国工作。这种生离死别给双方心灵上造成的折磨是多么残酷呀……”
刘允斌在“文革”中不堪凌辱,42岁时卧轨自杀。
1939年周恩来到苏联疗伤时,有高岗之子高毅、陈昌浩之子陈祖涛、陈伯达之子陈小达、刘少奇的子女刘允斌和刘爱琴以及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等一起跟着去了苏联,在第二国际儿童院读书。这六个孩子有三个没有善终,除刘允斌外,陈小达因工作、婚姻受到挫折无人交流,26岁时卧轨自杀;孙维世则被送进监狱,活活打死,年仅47岁。
经受心灵折磨的其实并非只有刘允斌和他的苏联夫人玛拉,要孩子作出艰难选择的父亲刘少奇,其内心首先要经历一番苦涩。
在苏联留学期间,刘允若与一位叫丽达的苏联姑娘相识而坠入爱河。而他们的恋情,偏偏伴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矛盾和敌对与日俱增。
鉴于中苏关系的转恶,刘少奇要刘允若慎重考虑恋爱婚姻问题,终止和丽达的关系,但处于热恋中的人都是盲目的,不遵从理智的忠告。
眼看着刘少奇和毛毛父子俩的对峙,王光美心中非常焦虑。她深知丈夫的政治抉择是不可改变的,但作为继母,她对失去生母的孩子,更希望施予尽可能多的关爱。
刘少奇不得已的选择,给儿子毛毛带来的情感损伤,始终让王光美牵念,凡是能做到的她都不遗余力,以使毛毛获得情感补偿。可毛毛的婚姻之事格外蹉跎,因此刘少奇内心一直存在着一个结。1954年刘少奇与家人在北戴河海滨
刘少奇和王前生有一子一女,“文革”中此女受江青的唆使,贴出了一张令刘少奇伤心的大字报,与父亲决裂了。
刘少奇和王光美生的孩子有涛涛、丁丁、平平、源源、亭亭。
刘涛上大学时,和当时多数领袖的孩子一样,被动员选择理工科,她进了清华大学的自动控制专业。但是刘涛对自控专业兴趣不大,她比较喜欢文学和历史,加之身体不太好,一度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因此刘涛提出要转学别的专业,但刘少奇不同意,他觉得不应稍遇挫折就退缩。然而在一次和毛泽东相遇时,刘涛将自己的这些情况和想法,毫无顾忌讲了出来。刘少奇和失散多年的子女在延安团聚
一向比较关爱孩子的毛泽东,听了刘涛的诉说后,就给王光美写了一封信,认为让孩子学习她感兴趣的东西或许好些。
附录:毛泽东批“刀下留人”
林彪下令判处王光美死刑立即执行,毛泽东批“刀下留人”
1991年7月7日,我出差北京时,正值她从外地回京,便去拜访她。
她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那年七十大寿,看上去仍非常敏捷,步态轻盈。时值盛暑,她理着短发。虽然白发不少,但她不染发。她爽快、直率,谈笑风生,心态依然年轻。
她拿出一本英文版精装书THELONGMARCH—THEUNTOLDSTORY(即《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扉页上有作者题签。那是作者——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送给她的,征求她的意见。书上夹着许多回形针,那是她的阅读记号。
王光美出身名门。父亲王治昌,字槐青,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回国后在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任工商司长,还曾出使英国、美国。
王槐青曾两度丧妻,有过三次婚姻,三位夫人生下十一个子女:前两位夫人生三子,即长子王光德,次子王光琦,三子王光超。王槐青第二次续弦,夫人名叫董洁如,她生下八个子女,即王光杰、王光复、王光英、王光美、王光中、王光正、王光和、王光平。内中王光英,在王槐青出使英国时出生,王光美则在王槐青出使美国时出生。
王家子女中,王光杰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时,结识了中*党员姚依林。姚依林是“一二九”学生运动领导者之一,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受姚依林影响,王光杰投身于“一二九”运动。1938年5月,王光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姚依林在1936年后,出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1938年9月,姚依林安排王光杰在天津英租界伊甸园建立秘密地下机关,设置电台。为了掩护秘密工作,姚依林调来一位女中*党员,和王光杰装扮成夫妻,住在那里。这位女党员名叫王新,1936年11月16日加入中共,比王光杰还早。
不料,弄假成真,这对假夫妻朝夕相处,产生爱慕之情。经中共地下组织批准,他俩于1938年12月26日正式结婚。这么一来,在王槐青子女婿媳之中,有了两位中*党员。
王光杰和王新在家中产生影响,使王光超、王光美、王光和、王光平都倾向中共,有的参加了中共地下工作。在王槐青子女之中,也有倒向国民党的,如王光复报考了国民党空军航校。
王光美考入辅仁大学。1945年,她在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获科学硕士学位。经王光杰、王新介绍,崔月犁结识了王光美。崔月犁是中共北平市委负责人之一(后来在1982年4月至1987年3月任卫生部部长)。
1945年12月,美国政府派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居中”调解国共军事冲突。
于是,在重庆成立了国、共、美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三人小组”,即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不久,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由国民党代表邓介民,共产党代表叶剑英和美国代表饶伯森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需要翻译,经中共北平市委刘仁指示,崔月犁通知王光美,调她去那里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虽然这时王光美尚不是中*党员)。
1946年8月,马歇尔的“调处”宣告失败。王光美赴延安。
1948年,王光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刘少奇结婚。对于刘少奇来说,这是他的第五次婚姻:
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何宝珍,生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诺两子一女;
第二个妻子谢非没有留下子女;
第三个妻子王前,生刘涛、刘允真一子一女;
第四个妻子王建,结婚半年便离婚;
第五个妻子便是王光美。
内中,刘少奇的第三位妻子王前离婚后,跟聂真结婚。聂真之妹,即聂元梓,“文化大革命”中的“明星”,江青手下的“大将”。
王光美和刘少奇结婚后,翌年生刘平平,此后又生刘源源、刘亭亭和刘小小(即刘潇潇)。王光美性格温和,不像江青那样倔烈,她善于使这个由多位母亲生育的多子女(同父异母)的家庭和谐幸福,视刘少奇几位前妻所生子女如同己生。
解放后,王光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担任刘少奇秘书。
王光美对我说,红军长征时,她还不过是个学生而已,但《长征》一书多处涉及少奇同志,她尽自己间接所知的情况对书中有关少奇同志的史实加以校核,转告作者,以求在再版时改正讹误。
她说起刘少奇,总是称刘少奇为“少奇同志”。她说,少奇本名刘绍选,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缘故,他有二十多个化名、笔名,“少奇”原本是他的一个笔名。他用得较多的化名是“胡服”。后来,竟以笔名“少奇”传世,而他的本名反而鲜为人知。少奇同志参加过长征,而且担任“筹粮委员会主任”——这也是鲜为人知的。那时,粮食是头等重要的。党中央要少奇同志出任“筹粮委员会主任”,为的是替全军筹集粮食,确保红军顺利长征。
她拿出《刘少奇画册》说道,由于白区工作时不可能拍照,长征途中又没有条件拍照,那一段时间少奇同志的照片很少。直到进入延安,才有一些照片。少奇同志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工作担子又很重,所以在1948年,少奇同志的体重只有四十八公斤!长期的艰辛困苦,使他患了胃病。
她说,少奇同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喜欢思索。他的眉间有很深的川字纹。他陷入沉思时,就皱起眉头。他不像毛主席那样幽默,爱开玩笑,但他也不是不苟言笑的人。他有时也会大笑,但不会像周总理那样仰天大笑。他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人。一旦考虑成熟了,他在会议上会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路线斗争中,他的态度历来是鲜明的。他作报告前,大都事先拟好提纲,但讲话时并不照本宣科,往往会阐述许多新的见解。正因为这样,他在历次重要会议上所作的讲话记录稿和他会前亲笔所写的发言稿,都收入了他的文集。
她说起现在的电影里,一出现刘少奇,便是皱着眉头在那里吸烟。她指了指屋里的一张照片说:“这张流传很广的照片上,正巧他在吸烟,演员们都按这张照片上的姿势,学他吸烟的样子。”不过,他也并非一开会就吸烟,不必老是塑造他的“吸烟形象”。不要简单地模仿他的某些动作,要着重表现出他的气质。他深沉,不轻易说话,但一旦说话,他的见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性格温和,没有大幅度的动作,塑造他的形象相对来说比较难一些——不过,不能老是皱眉头,老是抽烟。
王光美比江青小七岁,她不如江青之处,是她的入党时间比江青晚了十五年,论革命资历比江青差。
然而,在1962年9月,当印尼总统苏加诺挽着夫人的粉臂款款步下舷梯,踏上北京机场时,作为外交礼节,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前去迎接。9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夫妇和苏加诺夫妇在一起的照片。翌日,又登载了王光美和苏加诺夫人在一起的照片。
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出访印尼同总统苏加诺夫妇交谈,王光美的旗袍与项链以及良好外交口碑,都使江青发疯。
江青看着《人民日报》,怒火中烧。她,作为“第一夫人”,从未在《人民日报》上露过面。她极力要求“战胜”王光美。
终于,她得到毛泽东的允许,第一次以毛泽东夫人的身份,参加会见贵宾——苏加诺总统和夫人。这样,毛泽东、江青和苏加诺夫妇的照片,醒目地出现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众多的中国读者,头一次从《人民日报》见到了江青的照片。
江青一直嫉妒着王光美,特别是王光美作为刘少奇夫人,一次次出访:
1963年4月12日至20日,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访问印尼;1963年4月20日至26日,访问缅甸;1963年5月1日至5月6日,访问柬埔寨;1966年3月26日至3月31日,访问巴基斯坦;1966年4月4日至4月8日,访问阿富汗;1966年4月17日至4月19日,访问缅甸。
这六次出访,使王光美名声大振。拍电影,上电视,各报、各电台竞相报道,尤其是印尼街头,出现巨幅王光美画像……
江青的心中不是个滋味儿。中国的“第一夫人”明明是她,可是王光美却四面风光,在海外出尽“第一夫人”的风头。尤其是王光美英语精熟,又擅长交际,海外声誉颇佳。
江青决心要与王光美比高低。江青在《人民日报》上以毛泽东夫人身份出现在与外国贵宾的合影中,是这种比高低的初次尝试。江青在上海搞《纪要》,借毛泽东的支持和声望,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下达全党!
“文化大革命”,使天平朝江青倾斜:江青崛起而为“中央首长”,王光美则随刘少奇一落千丈。
江青终于借助红卫兵揪斗王光美,使王光美受到凌辱。
王光美说,在“文化大革命”中,专案组混在红卫兵之中前来刘宅抄家,那抄家的“水平”很高,抄走了刘少奇的全部手稿。原本是为打倒刘少奇提供“炮弹”,如今却为编选刘少奇文集提供了完整的资料。历史如此始料不及,完全超出了当年专案组们的意料,仿佛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王光美的母校辅仁大学,原本是意大利罗马教廷在中国开办的辅仁社,建校于1925年。辅仁社是大学预科,后来改为辅仁大学,开设文理、教育二院。
审查王光美,使辅仁大学一下子变成了“热点”。1967年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承祚和妻子袁绍英突然遭到拘捕,其原因是杨承祚原是辅仁大学教授,跟王光美有点瓜葛。
拘捕杨承祚夫妇是“先斩后奏”的。拘捕之后,“王光美专案组”于1967年7月18日向戚本禹、江青递交了报告。
戚本禹在7月19日批:“此事重要,应送江青同志批准执行。”
同日,江青批:“照办。”
同日,戚本禹又批:“立即执行。”
于是,杨承祚夫妇成了重要案犯,受到“王光美专案组”的反复审问。
杨承祚夫妇是怎么忽地遭捕?内中的瓜葛,不过是如此而已:王光美在辅仁大学读书时,跟杨承祚妻子袁绍英的妹妹熟悉,也就常去杨家。袁绍英的弟弟袁绍文,在美国从事航空工业研究。
在“王光美专案组”的眼里,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条线索,因为航空工业即“军工工业”,在美国从事“军工”研究那就很可能是“美国特务”。倘若袁绍文是“美国特务”,杨承祚夫妇理所当然也可能是“美国特务”。王光美常去杨家,可能是前去“交换情报”,加入了“美国特务组织”!何况,在辅仁大学发生过特务情报案。
依据这般荒唐的推理,杨承祚夫妇成了“要犯”!
“王光美专案组”逼着杨承祚承认自己是“美国特务”,接着,再供认王光美是“美国特务”。1967年9月7日,“王光美专案组”给谢富治、江青的报告中写道:
“遵示,我们加强了对王光美特务问题的审查工作,昨天对美特务杨承祚进行突击审讯。杨犯进一步交代了王光美与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情报关系。”
江青看了报告,批道:“富治同志:请提醒专案的同志,杨承祚可能不单纯是一个美国特务,应多想想,再进行调查研究。”
江青“启发”专案组“多想想”,杨承祚还可能是“日本特务”、“国民党特务”!照此推理,王光美也可能是“三料特务”——“美、日、蒋特务”!
杨承祚经受不了百般折磨,终于死于狱中。
江青把王光美打成了“大特务”。中共“九大”之后,林彪下令判处王光美死刑,要“立即执行”。
判决书送到毛泽东那里,他批了“刀下留人”四个字,才算保住王光美一命!
1972年8月18日,王光美子女刘平平、刘源源、刘亭亭第一次获准去监狱见妈妈。这时,王光美在狱中已被关押五年。见面时,他们惊呆了,因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母亲王光美如此这般:
“五年不见,妈妈已经瘦弱不堪,满头灰白头发,连腰也伸不直,穿着一身旧军装染的黑衣,神情麻木、迟钝……”
历史终于翻过苦难的一页。
在王光美家的玻璃书柜里放着整套的马克思、列宁著作,毛泽东著作,鲁迅全集。王光美说,少奇同志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在发还的抄家物资之中,书是最主要的“物资”。最近,子女要从国外回来,王光美不得不把许多暂时不用的书堆放在走廊上。
王光美健谈、开朗,身体已经复原,不日又将离京。我很庆幸当她在家小住时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