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cad平面图:“订单式培养”能否叫开就业之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9:56: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第一天去上班就被头儿骂了,真是丢人,刚开始进入工作角色时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都是看着别人去做,然后偷偷地学习,那段日子很难熬。”从河北一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小郑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还是很发怵。
小郑3个月前进入北京一家地产公司的人事部门工作,结果第一天就因为写错公文格式而被上司训斥了一顿,“人家问我大学都学什么去了,连这种基本工作都不会做,但我们在学校真的很少练习这些应用性的东西。我觉得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好像与实际工作一点儿都不沾边,倒是在工作中学到的比在大学中学到的要多。”
很多毕业生因为实践能力缺乏而难以就业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在抱怨“打着灯笼也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劳动力过剩和短缺两种极端同时在就业市场出现。
高校现行教育模式遭遇市场拷问
“高校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脱节,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却无法适应企业一个普通员工的角色,这已经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北京和君成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培训部总监王辉说。
王辉表示,作为一家为企业提供培训的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刚刚跨出校门进入企业的新人,其中很多人不具备胜任本职位的基本能力,“一边是企业空缺职位,另一边是毕业生很难胜任这些职位,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高校教育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结构性矛盾,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缺少实用技能的培养,学校不了解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忽视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就业而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这就导致学生工作后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目前风头正健的80后企业家之一、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戴志康,谈起自己从重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半路“逃跑”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太落后于当下的科技发展。在招聘新人时,戴志康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毕业生实践能力太差,“许多学计算机专业的人连一些基本的操作都完成不好,一些毕业生甚至不会使用Word的高级功能,不能熟练操作Excel。我认为这和大学的教育模式有直接关系,一是教育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太脱节了,所学的很多东西落后于时代发展;二是难、偏的东西太多,学生只能为了考试硬学下来,一考完就都忘了,其实很多应用方面的东西根本没有那么难。”
北京尚德智业教育咨询中心的人力资源专家惠鹏也表示,在培训新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尤其在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的IT业等新兴行业,这种脱节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拿出很高的成本来培训招来的大学毕业生,这也是很多企业不喜欢用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应届毕业生很容易接受企业价值观的灌输,这是他们的优势,但如果他们连基本的实践技能都没有,需要企业重新花钱来教本应该在大学里就学完的东西,企业就不会在乎这个优势了。”
“订单式培养”使教学与实习同步完成
当发现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不受市场欢迎时,有些高校(主要是高职院校)选择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石家庄某职业学院是一所大专层次的省属普通高校,但2005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并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上百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人才输送关系。“我们的法宝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王主任说,“学校根据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开展了订单式教育,主要做法是:一、学院和企业共同签订用人供求合同,在当年招生时按企业要求、企业所需专业招生,实施定向培养;二、对于已入校的学生,吸引企业进校召开人才招聘会,面试通过后,再编班实行针对性教学;三、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企业参与实训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校企业充分利用了双方的优质资源:学校在企业建立起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计划完全按企业生产规律来制定,学校安排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一线,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专项技能指导,同时有目的地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对企业来说,学校为企业的及时用人提供了保证,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王主任说。
对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校不少同学都表示对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很有帮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三年级学生王昊,已经多次在与学校签有协议的企业中实习,“我学的专业实践性很强,不到企业去实习,就不知道自己差距有多大,自己还有哪些东西急需弥补,实习后我对于未来就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受益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仅仅是学生,很多老师也从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这种举措中获益不少。该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董老师说:“我们这个专业要求老师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又要全面地了解医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开发、工艺工程设计、经营、管理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特点,如果连我们老师都不了解,上课纯理论化、形式化,那就很枯燥,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业肯定成问题。学校与企业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双方一旦合作,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订单式培养”不要搞成微观培养
作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也引起了一些相关人士的疑问。
北京润生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毅当过老师,一直比较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他担心“订单”培养出的人才功能太单一,离开了对口企业很难生存,“这种培养方式对企业当然好,但对学生呢?如果高校只是针对某一企业来培养人才,学生们走出校门恐怕只能进入这个企业从事某一环节的工作。毕竟,现在的企业更需要的还是复合型的人才。”
经常参与企业新人培训工作的王辉也建议,高校还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如果愿意多和企业接触,了解某一行业的发展,然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一些职业能力,这样是有效的。如果只是迎合某些企业而改变几门课程设置,我认为并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子波认为,不要把“订单式培养”搞成微观培养,“我认为不要针对某个企业,而是要针对整个行业进行‘订单式培养’,高校应该分析某一行业的状况,找到行业的标准,能够科学准确地分析出这种行业的需求。比如说,我这有4000名毕业生,要找300家企业,我并不是要把他们分别安排到每个企业中去,我们要做到的是使学生们在这个行业里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只能适应某一个企业,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成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