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耐火等级标准:中国一些富豪暴富的速度令人生疑 暴富流程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6:50
        为了避免“仇富心态”之嫌疑,我在文章标题上做了一些“手脚”,即在“中国富豪”之间特意加上了“一些”这两个字。

  这是当今国情的使然

  的确,中国一些富豪暴富的速度实在是怪怪的,一不靠办企业,二不靠科学技术,三也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价格双轨制”而实施“官倒”的好时机,四,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富豪的出身也不是“名门望族”,

  有的基本上还是一个不懂计算机、不懂外语的“新文盲”,从一穷二白起家,然而就硬是在短短几年、十几年中,成为几亿、几十亿的富翁,譬如,那个被称谓“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就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私企业主,但却能在地产和金融圈子内呼风唤雨……这类富翁的“财富(原始)积累”速度真比火箭登月还快,真能活活气死世界上那些靠真本领富起来的有钱人。

  若再进一步用“三个代表”思想与其相对照,就更是南辕北辙了。这些富豪的暴富沾不上先进生产力的任何一点边,他们的暴富过程亦没有任何先进文化的内涵,更为致命的是他们所伤害的则是社会的利益、广大人民的利益……对这类富翁的暴富,难道不该怀疑吗?

  有的人对这些“富豪”赞不绝口:说他们不仅聪明、能力强、运气好,而且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过,依我这个研究国民心态几十年的心理学工作者来说,这些心理品质常人也能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则是:拥有冒坐班房、掉脑袋的心态!反正自己是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若一无所有离去,也没赔什么,然世上的荣华富贵享受着了,也算是赚了,活着了,够本了……说真的,若是将马克思所说的“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这段话用到这类“冒险家”身上,是一点都不会错的。其实,何只是“300%的利润”呢?简直就是“∞”(无穷大)。

  总之,这类“冒险家”创造的暴富“奇迹”,是值得怀疑的。

  暴富流程图

  应该承认,中国一些富豪暴富是有“诀窍”的。

  什么“诀窍”?研究腐败多年,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秘密,依我现在看来,这个“诀窍”,说深也不深,说浅也不浅,还蛮管用,“效率”极高。

  对这一“诀窍”,中国的学者是这样总结的:“暴富操作流程图”:“制定圈地计划→摆平土地批租方→最低首付资金→取得可套取银行贷款的土地手续→用承建单位资金做到正负零→搞定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基本完成收益周期。”这一“暴富操作流程图”,学术味太强,一般老百姓真还看不懂。于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对它作了通俗的解释:有些人根本没钱,但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将要收购的国有资产作为事先和约抵押给银行,然后由银行给出现金流转给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而收购者本人一分不出。他不承担任何风险,成功地一夜之间就成为富豪。这种做法的荒唐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没有用个人的资本参与市场和协议收购的竞标,而是用银行的钱来购买国有资产,然后变成自己的。

  我认为,这一解释还不够白,还需要作更“俗”的注解,于是,到了我的嘴里,就不那么好听了,这就是,这类商人极能抓住两种类型的官:一种是地方上握有“资源绝对支配权”的“父母官”,一种是口袋里装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金钱的“银行官”,然后在“市场——资源——金钱”三者之间进行“资本运作”(这是说得好听一点的说法,说得难听一点就叫“空手倒”)。

  “资本运作”需要钱,然而房地产商哪儿来的钱?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又从哪儿来去找钱?于是,精明的商人将眼睛盯住银行家,攻关的目标自然成了银行家。然而,商人们的这种“用小钱换取大钱,用担保换担保”只能骗得过管钱的、精明的银行家?怎么将银行家们搞掂,就成了商人们的一门深奥的学问。于是,银行家们自然就成为房地产商和批发土地官员“共富的对象”,成为“利益共同体”中的一员。银行家一摆平,钱就滚滚而来,据学者的计算,房地产项目中有超过70%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行。

  以上就是中国一些富豪暴富的“诀窍”。所以一位经济学家就说:“中国的富豪们在短时间内积累数亿元的财富,在世界资本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原始积累大都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而他们只需十几年甚至几年便可完成!”

  权力腐败、土地商、大富豪

  那么,这批不怕“坐班房、掉脑袋”心态的商人是怎么能抓住这两种类型的官?

  实在简单得很,就是用腐败两字:贪财的就给钱,贪色的就给女人,贪权的就用钱去为他们买官,总之,不适时机地抓住这些当官者的“爱好”,恰到好处地满足他们的欲望。手段呢?谈不上什么手段的,“不择手段”也行,只要能达到目的。目标呢?在“‘富豪’—‘父母官’—‘银行官’”三者之间建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形成既得利益的“铁三角”。所以,大凡“富豪”的背后都有当地最有权势的“父母官”护着,有最有钱的“银行官”撑着。用我们学者的话来说,组成了在本地一呼百应的、最有权势的“既得利益小集团”。

共 3 页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