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壳管理网站:山东寺庙 第三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27:00
     山东寺庙 第三辑    
      浮来山定林寺          “浮来山”又称“福来山”,素以天宫赐福于此山而著称。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跑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大雄宝殿建筑雄伟,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明朗,典雅大方,颇具北方古建筑风格,定林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循迹之地,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勰校经楼位于定林寺的中院,门匾镌刻有郭沫若手书“校经楼”三字,据《南史》记载,此楼为刘勰校经藏书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陈列着《文心雕龙》的各种古代和当代研究文献及纪念文库。出定林寺山门南走不远,但见一片怪石,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在怪石丛中,树荫处,建有“文心亭”,由郭沫若亲自命名,并题字,以纪念《文心雕龙》藏书1460周年。


   云龙崖:越沟壑,穿蓁莽,便到飞来峰东麓的“云龙崖”南北走向,长100米,高2—3米,象一条人工绣成的腰带束在飞来峰上,这些天然形成的图案,如乌云叠涌,蛟龙厮缠,蜿蜒凹凸错落有致,在杂树掩映下,远望如似有龙舞飞动之态,蔚为石中之奇观。    浮来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境内。浮来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是我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主要景观有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刘勰校经楼、千年古观—朝阳观、世界之最檀根王、文心亭、清泉峡、卧龙泉、莒子墓等。其中的定林寺是我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距今4000多年的银杏树,为天下第一银杏树。    据史料记载,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始建于晋,开山祖僧是竺法汰和僧远。据传过去在浮来山的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前后两面的楹联就是对这一历史掌故的记载与诠释。牌坊正面的楹联是:“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其背面的对联是:“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由此可见,竺法汰和另一位叫僧远的禅师就是定林寺的最早住持。据《重修莒志》卷四十六,坛庙下篇记载:从竺法汰和僧远再往后数,能见之经传并有所建树的还有随代仁寿中岁奉敕自长安送舍利于莒州定林寺的“昙观”长老;南朝萧梁时从南定林寺回祖籍莒地浮来山隐居校经的“慧地”刘勰;宋代靖康年间修造三门石柱的僧道“英建”;嘉靖年间铸造十九尊铁佛、新建毗庐阁的名僧“了礽”;清康熙年间募修天王殿重修泰山行宫为碧霞元君再塑金身的“宏恪”;重修地藏王祠的“继荣”;还有清同治年间的定林寺住持“隆济”等。莒地僧侣,皆为禅宗临济派别支。隆济是佛成的师傅,他为同治年间修复定林寺做出过重要贡献。据传,同治初年,定林寺遭到严重破坏,急待修复而又确少钱款。同治二年,一位在兰山、沂州剿杀幅、捻的干员长庚(旗人)兼任莒州正堂(《重修莒志》卷四十八长庚亲笔写的碑记中有‘余于同治甲子五月间,暑兰山令蒹摄莒篆'的记载)。公元1864年5月长庚到定林寺参禅拜佛。隆济住持就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了拨款修庙的要求。长庚借故推辞。可是当这位渴望升官的长庚听说定林寺香火特别灵验后,就当着众僧之面向神佛起誓许愿:“如果佛祖显灵,能叫我升为省官,我长某保证大修定林寺。”结果事有凑巧,不足一年,长庚果然被提升为山东省按察使。然而他却没能及时还愿。隆济就坐在省布政司门前敲木鱼化缘,力促长庚“还愿”。长庚惧怕神威,只好实践了诺言,拨银五千两,命当任知州陈兆庆负责监管于同治十三年重新修复了定林寺。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浮来山是莒文化的发源地,刘勰校经楼闻名遐迩,为海内外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位于校经楼后是三教堂,是定林寺的第三进院落,是院内的主体建筑,三教是指儒、道、佛三教,殿堂内原供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像,现辟为《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专题陈列室。 浮来山风景区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 有定林寺、校经楼、银杏树、清泉峡、怪石峪、仙书石、莒子墓和啁鸡岩八大景观,有救生泉、卧龙泉等三大名泉。 千年古刹定林寺,为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晚年北归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山东十大魅力景点之首——“福山寿地”莒县浮来山又添奇景,一条长达6米、干粗0.8米的“千年树龙”亮相,令前来观看的游客叹为观止、拍手惊奇。新发现的“千年树龙”给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浮来山又披上一层神秘面纱,也使浮来山的魅力进一步增加。据收藏者介绍,“千年树龙”生长 于浮来山西麓,树种为曲树,距今已近千年,挖掘前原树主干已被伐去。“千年树龙”的发现纯属偶然。当地一位老农在山上植树,不经意间发现在乱石缝中生长的树根酷似巨莽盘卧其中,于是约上9位同伴花了7天7夜时间才将此“千年树龙”挖掘而出。该“千年树龙”有三奇,一是此根弯曲有度,未经雕饰,形似卧龙,惟妙惟肖;二是树龙比主干还粗;三是主干仅生一龙根,且斜向生长形成树龙。该“千年树龙”与2004年在浮来山发现的“天然寿龟”相映成趣。“天然寿龟”为4亿年前喀斯特地貌岩石,是经海水冲刷天然形成,现伏于浮来八景之一的清泉峡内,面向东方,有“神龟探海”之势,形态极其逼真。 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该树当时已成浓荫,成为名树。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树现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经国家林业部专家鉴定,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此古银杏历尽沧桑,有诗曰: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顺治年间莒州太守陈全国立石碑题诗曰: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巳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桓台华严寺      桓台北依黄河,地处鲁中地区,建制于金末,清代以前为济南府新城县。据新城县志载:坐落于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的千年古刹华严寺建自隋代。桓台县历代建有佛寺十二,以高楼华严寺最为著名,当时规模宏大,金佛高耸,殿宇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佛号、殊胜庄严,是黄河下游一带享有盛名的佛教圣地。华严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有关史料记载,明?成化、嘉靖、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地方民众多次修缮和复建,由于年久时长,现已难窥其貌,重修前的建筑遗存已不是隋唐时代的原制,而是明清重修后的旧观。

    修前的华严寺成南北向,有三进院落组成。台壁用青砖砌成,青色石条压顶,正中有九级台阶,登上台阶即山门一间,山门檐下悬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华严寺”三个颜体大字。由山门里行是天王殿,硬是过厅三间。过天王殿是第二进院落,雄踞于露台上的大雄宝殿是华严寺的主体建筑,整体为木制结构,阔5间,进深3间,五脊攒尖顶,绿色琉璃瓦,二龙戏珠大脊。大雄宝殿前左右各有配殿五间,硬山式台梁结构,青砖瓦,前出厦。大雄宝殿后是第三进院落,建有观音殿三间,结构与配殿相同,只是高了点。观音殿前左、右各有三间低矮的土抷草屋,是僧人们居住的地方。春露秋霜,寒往暑来,华严寺在经历了兴衰荣枯后,原华严塔、藏经楼、讲经堂、念佛堂、客堂、僧舍、厢房及附属配殿,门前大影壁、放生池、亭榭长廊等建筑已荡然无存。

    华严寺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得体,参差有致。这次重修前,尚存的大雄宝殿、观音殿、殿前东西配殿。虽然面貌残破,但苍老中仍不脱华严璀璨的气象,其文物价值极高,1984年华严寺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寺作为桓台历史上12座佛寺的唯一幸存者,清末有诗云:“金秋水畔华严寺,连亘荒村一带斜。云锁空廊闻吠犬,树封古殿宿昏鸦。苍松骨瘦寒龙月,石碣苔皴碎结花。危塔曾闻高百尺,千秋遗迹没烟霞。”此诗是华严寺在清末已是一派荒芜景象的写照。建国后,古刹又经历了诸多的政治风云,历经沧桑,饱经风雨的洗礼,而主体建筑尚存,虽残垣断壁,仅占三亩地皮,此乃已是不幸中的有幸。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又唤醒了沉睡中的古刹。       
   邹平唐李庵       唐李庵是长白山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庙群,位于会仙山峰北双顶山半,邹平县城西南十五里之外的鲁家村西里许。这里果树满坡,松柏桧常青,沿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几重山崖之后,方见万绿丛中有飞檐斗拱隐现。虽无钟钹鼓罄之音,已令人顿觉渐如尘世之外。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820平方米。主建筑是大雄宝殿,共一层三大间。中间墙上彩绘巨龙一条,前旧供释迦牟尼贴金塑像。两侧及东西山墙上彩绘佛祖收降六耳弥猴等佛教故事。据山东省考古人员鉴定,内中有明代壁画多幅,至今仍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为罕见的艺术真品。环释迦牟尼像旧为四大金刚及十八罗汉塑像,今皆不存。殿外廊之左右墙上彩绘门神各一,大门之上栏板上有清代彩绘的传说故事。门楣上悬“福利恒沙”四个大字,左右楹联已在文化革命时代被铲除。    《邹平县志》载:相传古有唐李二仙,修真于此山,故名唐李庵。约建于金元年间。山门东面墙上镶嵌二通石碑,一为明隆庆元年十一月,邹平人张应贞撰写的《重修唐李庵记》;另一为康熙十年青城人董朱衮撰文《重修唐李庵碑记》。山门西面墙上亦有古碑二通,分别是嘉庆十一年成瓘所撰《重修唐李庵之碑》,及道光二十五年邹平人石显文所写《唐李庵碑记》。石碑背面皆正楷阴刻着重修时捐资人的姓名及出资数目。    唐李庵,据碑记记载,其最早的一次重建是在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大殿、屋脊、檐角均饰有双龙和吻兽,内部绘有钟馗捉鬼、菩萨像、唐三藏取经、八仙人物、哪吒闹海、彩色神仙飞升图、墨色老虎、竹子、彩色三国演义故事,以及墨色山水。人物画等大量壁画。庵内还有有明隆庆元年至清道光年间增修唐李庵石碑4座,丁香、柏树数株和一株相传有500年树龄的文冠果树一株。         唐李庵风景区占地1338亩,集风景观光、佛教拜祀、文化探寻等功能于一体,历史悠久、小巧玲珑、曲径通幽、文脉昌盛。寺庙主体建筑有大殿及东西配殿,庙南建有兴林塔,其中东西配殿梁柱上有明代四爪飞龙彩绘,国内罕见。寺院东植有文冠果树一株,树龄已逾千年;寺院南侧有350年树龄“法师手植桧”及500多年树龄的“女菩萨丁香树”。寺院两侧建有梁漱溟纪念馆及乡贤名人书画展厅,保存有珍贵的文字及图片等历史资料。        
   淄川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淄川区磁村镇驻地磁村,寺名从《华严经》而来。据史载,建于隋朝,该寺原来规模宏大,为三进寺院,寺前立有数十丈高的古塔,名“隋文塔”,至明万历初年,寺被毁。现存寺的基址高出地面2米,南北长120米,东西宽50米,前殿为四天王殿,已毁。只存有正殿和百子殿。正殿为大雄宝殿,5间,系砖木结构,飞檐斗拱,瓴瓦单檐,顶覆绿色琉璃瓦(现大部换为红瓦)。殿长26米,进深10米,高17米,内有合抱圆木柱8根。殿内横梁立柱上彩绘祥云蛟龙,瑶草琼花,至今仍可见。殿前东西两厢房尚好。后为百子殿,亦为砖木结构,木椽单檐。 
      枣庄青檀寺       青檀寺寺院由大殿、配房、长亭组成。大殿内供有三世佛,铜面金身,法颜慈样。寺内有口千余年银杏,雌雄同株,至今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口“龙窟泉”,水质清冽,甘甜醇厚,为泡茶之佳品。青檀寺,以寺内数十棵千年古檀而闻名,该寺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原名为云峰寺,座落在楚、汉两山峡谷之中,因山谷中长满青檀树后改名为青檀寺。如今经过修复、完善的青檀寺,为鲁南地区香火最旺盛、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名刹圣地。到青檀寺游览,一是观赏千年古檀;二是朝佛,领略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生长在青檀幽谷中的数十棵千年古檀,由于饱经风霜,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沧桑雕塑成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而寺院内的千年银杏,雌雄连理,荫遮庙宇,古意盎然,使这座佛家寺院多了一缕人间烟火和文化张力。

  据《峄县志.山川》卷记述:“城西七里曰青檀山,亦名云峰山,旧有云峰寺,唐时立,今圮。与汉王山对峙,高峻相亚。青檀寺在北岩下,为邑八景之一‘青檀秋色’。檀皆生石上,枝干盘曲如虬龙,数百年物也。寺后为‘金界’楼,世传岳武穆曾驻兵于此,不可考……” 青檀寺以寺内树十棵千年古檀而闻名,该寺原名云峰寺,坐落在楚、汉两山峡谷中,因峡谷中长满青檀树,后改名为青檀寺。现在的青檀寺是86年在原址重建的。檀树是一种名贵树木,落叶乔木,有青檀、黄檀、红檀等种类,叶为卵形,因果实长有圆形的翅,所以人们又叫它摇钱树。穿过冠世榴园大门牌坊,来到青檀寺牌坊入口处,牌坊白墙红柱黄瓦重檐,黑色的匾牌上书“青檀秋色”四个金字,柱联曰:“露见山翠栖影,风闻寺香钟声”。       青檀寺位于峄城西3.5公里,楚、汉两山的窄谷中,始建于唐代,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寺院由大殿、配房、长亭组成。大殿内供有三世佛,铜面金身,法颜慈样。寺内有口千余年银杏,雌雄同株,至今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口“龙窟泉”,水质清冽,甘甜醇厚,为泡茶之佳品。寺的峡谷内,山径深瓷,东西侧山崖陡峭,怪石峨峋,棵棵古老茂密、形态各异的青擅树,宛如座座大景,分布在谷中,更增添了寺院的神秘感。       这座千年古寺在明朝曾修复过一次,虽然几历战火,但始终钟声不断,烟火未绝。 如今寺内,经过重新修复后,楼廊殿堂,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光彩夺目。大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三世金身佛像: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像、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西边配殿供奉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大势至观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 殿前左侧有生长千年的银杏树,雌雄连理,参天古木至今干壮叶茂,荫遮庙宇,古意盎然。        右侧有泉井一眼,经年流水不息,外溢入溪,井边立着明清时青檀诗社的文人留下的碑碣,铭记着古寺的历史变迁。左右两翼为游廊,可供游客小憩。殿后岳飞在长期的征战中曾患眼疾,路过此地,择此幽静山涧疗养疾愈返军,抗击金兵,大振环宇,西山崖还有岳飞剑刻“还我河山”遗迹,往上去有岳飞养眼楼,始建于宋代,楼内塑有岳飞坐像。有气吞山河之势,游人到此无不那肃然起敬。       岳飞养眼楼后面藏王宫,有一天然裂隙洞里,洞长97米,内存有像旋天窗四处。分支洞穴七处,洞内钟乳石遍布。有地藏菩萨殿、“苍桑正道”等场景,成为青檀寺的一景。
      青檀寺不论是“孔雀开屏”,还是“怀中抱子”,都一例地将根植于岩隙之中,扭曲,顿挫。有的随岩隙负势而上,有的顺岩石就坡而下,且都在岩隙外堆积成或粗、或细地曲曲折折的瘤根,让人自然的想起盘龙的样子。虽然岩隙中不可能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但粗壮曲折的枝干却一例的,是如盖的青枝绿叶,密密的遮一团凉荫荫的浓翳,让人走进去有两袖生风的感觉……就在这青檀与石榴树的层层护卫中,青檀寺像大画家笔下的点睛之笔,使整个的石榴园,整个的山谷,顿添精神。一千多年的银杏树,在中国算不上希奇,但像青檀寺中的银杏树,恐怕算得上中国的一绝,大自然的绝世精品。一雄一雌的两棵,如今已是密不可分。如不经人指点,不听人讲解,你很难想到,也绝难看出,他们是两棵树的“合二为一”。千余年的风霜雪雨,锤炼了他们,更考验了他们。他们在这相处、相识、相知之中,逐渐地认同、肯定、接受了对方,将自己地一切都给予了对方,同时也全部地接纳了对方,从身体到精神。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今天,都在向万丈红尘中的男男女女昭示着“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       著名辞赋家韩邦亭先生创作的《青檀山赋》
    游古峄于旧里,望楚汉之秋山。经逶迤之鸿路,修静志于云边。寻胜迹于寒草,瞻古木之倚天。骚客纷来,踏芳阶之苔色;清荫自储,隐佛殿于重峦。名始云峰,传千古之香火;树生石麓,听万壑之管弦。冠盖停留,觉太宇之荡荡;香风起落,共碧溪而潺潺。   林木傲世长立,游子称奇;遒枝交相错落,我辈流连。岁月宜琢,笑看苍龙探海;天姿无语,复有玉女争妍。幽人低吟,诗采流落青谷;樵子慢过,村讴响彻流泉。至若西风送爽,秋色斑斓;白霜似雪,百卉凋残。青檀雄踞石根,势入云表;祥光映照仙府,意出尘寰。银杏飞黄,阅往来之人事;丹枫如火,耀红霞于佛檐。三色生辉,入湖波之潋滟;六合同语,听钟鼓于清源。    树绕层崖,连飘摇之幡影;身临宝刹,求真谛于经函。远离尘嚣,悟三界之广大;自得静谧,渺六度于善缘。风吹化境,实相无边;佛云自在,觉悟流传。真语初惊僧梦,珠柱闲动俗颜。帝乡雍隔,慈悲堪昭感应;金身肃穆,宝月普照慈帆。     出寺而行,穿牵襟之灌木;徙倚金界,思武穆之雄谈。盛世歌飞,筑冲天之奇塔;江湖意远,羡妙想之悠然。试登浮屠,心驰龙马;风生巾袖,梯作螺旋。至绝顶而四望,阡陌曲折;瞰风物于七级,河水蜿蜒。沃野生金,笛响牛背;平畴覆绿,词出稼轩。圣区比邻,察万类之端绪;宿心所尚,寄乡情于炊烟。    鲁地酒薄,举芳盅以同乐;群匹共论,喜飞舞之青帘。世人何求?逐名利而怀禄;青衿无虑,耕辞藻于心田。啼鸟皆是胜友,征尘无碍樽前。惜辞客以吟咏,倚碧树而盘桓。且呈四宝,舞天香于翰墨;聊为一赋,彰惊世之奇观。诗曰:翠色迷夕梵,青檀自古栽。俗心皆道场,净土本尘埃。野老吃茶去,山僧戴月来。香云飘善路,对水纵吟怀。            
赤山法华院 
张店兴国寺 
周村明教寺 
枣庄龙泉寺 
烟水迷蒙雪山寺 
宁阳灵山寺 
蓬莱阁弥陀寺  人间仙境蓬莱阁  
蓬莱阁三清殿  
肥城牛山寺王母殿 
 
法云古刹正觉寺 
东阿关山净觉寺 
枣庄山亭灵泉寺 
沂源南麻神清宫 
章丘兴国寺 
  青州驼山吴天宫       昊天宫建于何时没有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修复昊天宫碑林时,发现了元代《重修驼山昊天宫记》石碑,据此推算,昊天宫的历史至少已有七百多年了。据历代碑刻记载,自元初至清末都曾修葺过昊天宫,宫内建有“昊天上帝祠”。“昊天上帝”系“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的简称,是总执天道的最高神灵,如同人间的皇帝。现今昊天宫的规模,是1986年重修形成的,南北长15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有玉皇殿、七宝阁、东西配殿、戏楼等建筑。             山门为两层城门楼式建筑,正面一层拱门之上建有二层阁楼,上书昊天宫匾额。内侧二层则是慈航殿所在,供奉的是佛道都有的观世音。中轴线上大殿为玉皇殿,玉皇殿左侧是供有斗母娘娘的斗母宫。        元代建筑七宝阁。七宝阁为石质无梁双拱格式建筑,结构奇特,建筑风格别致,历经几百年战火与风雨仍保存至今,据说目前国内类似建筑仅存三处。七宝阁分为上下两层,下面为老君殿,上面则为道教主殿三清殿,供奉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较为典型的传统道教建筑。             
华不注山华阳宫 
昆嵛山混元殿 
昆山道派发祥地——云光洞 
长清五峰山道观 
新泰白马山石城寺 
沂源栖真观 
昆嵛山东华宫 
 
银杏飘香于姑庵 
深山古刹淄川青云寺 
      临清大宁寺位于临清市先锋街,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1522—1566)、万历四十七年(1619)及清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全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原有山门、钟鼓楼、佛殿、戏楼、大雄宝殿、迦蓝殿,五进庙宇,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禅堂、斋室等,是“壮丽甲于诸刹”的建筑群。现仅存大雄宝殿。历史上大宁寺同静宁寺、天宁寺、满宁寺并称为“临清四大寺”。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积440平方米。明、次间前后建有四柱三楹檐廊,檐廊硬山卷棚顶与主殿相连,成勾连搭式。殿中原塑有释迦牟尼佛像,还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佛像。殿外现存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大宁寺稳长老重修大雄宝殿碑记》等三通碑碣及经幢,碑文中记有当时“环四周为市廛,金银钱布,贝玉珠玑堆积如山”的民间商业繁荣景象。《临清州志》中多处载有谢榛、朱彝尊等人吟诵游览该寺的诗篇。          南山华严世界位于南山大佛广场东北侧,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于2008年底开始施工建设,2009的9月中旬完工。主要建设“五方五佛殿”、“药王颂动感音乐广场”、“转经回廊”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南山旅游景区再添宗教文化胜景,进一步增加南山宗教文化氛围和内涵。 1、五方五佛殿:中间大殿供奉毗卢遮那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弥勒菩萨,其余四个圆殿分别塑东方世界阿閦佛、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南方世界宝生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均采用锻铜贴金工艺。 2、“药师颂”动感音乐喷泉:雕塑主体取“药师佛”之形象,面相慈善,仪态庄严,总高度19.6米。右手执药丸,左手胸前捧药钵。“药师佛”在场景静态时隐于莲花瓣内,当莲花瓣展开时,佛像缓缓升起,继而旋转。底座为十二生肖守护神,又名十二神将,周围八尊菩萨为《药王经》中的八大菩萨,共同组成了而神圣的药师经变图。整组雕塑集灯光喷泉、开合、升降、转动、音乐、电脑控制于一体,气势恢宏,震撼心灵。 3、转经回廊:由108只转经筒组成,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祈福专用的法器,转经一周等于读诵经文一遍,功德无量。如果您有诚意则可以转经一周,寓意诵读了百遍经文,功德百倍、福寿延年。           南山禅寺前身是黄县境内(今龙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禅寺-石泉寺,据《县志》记载:佛教唐时传入,“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村必有庙。境内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创建于唐贞观年间。” 999年为发展旅游业,对石泉寺进行重修,改名为“南山禅寺”,重修后的南山禅寺复旧貌,换新颜,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进入山门中路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东路有钟楼、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楼、祖师殿、 西方三圣殿、普贤殿。       南山大佛释迦牟尼坐佛造像,选材锡青铜铸造,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堪称目前世界第一大铜铸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殿和佛教历史博物馆。南山大佛熔古今中外佛像铸造艺术的精华,使古老的青铜铸造艺术和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展现了佛教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功德堂是铭记善信捐建佛、寺功德的殿堂,南山禅寺大德法师还定期为功德主祈福,殿内镶有31块包含124个佛陀故事的紫金铜雕工艺壁画万佛殿内陈列供奉着9999尊、栩栩如生的铜制金身小佛像,与南山大佛共成万尊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建于南山大佛基座内,总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殿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影响,营造出一个意蕴空灵、禅意独具的佛教文化空间。馆内还珍藏和陈列着价值连城有关佛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珍品。         南山玉佛殿整体为一座金胎合曼的药师坛城。药师如来是佛教中消灾、延寿、增福、生财,既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身体康宁,又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东方佛国之主。 南山玉佛殿由玉佛大殿、药师坛城、舍利殿组成,玉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药师如来,像高13.66米,重达660余吨。为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玉佛造像,药师玉佛周围供奉不同颜色的药师六如来像,与玉佛共同构成药师经法上称的药师七佛。药师坛城由金刚成身会大曼荼罗和胎藏界大曼荼罗两座立体坛城组成。舍利殿内殿示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的佛教文物千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供奉在金舍利塔内的佛牙舍利和供奉在玉舍利塔内的高僧舍利,被佛教界视为稀世珍宝而虔诚供奉。来为主尊而建的金胎合曼药师坛城是人们修证药师忏法,求长寿,求富贵、求安康的理想之所,佛偈有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名遂所求皆如意。如能以虔诚之心,崇敬供养礼拜药师玉佛及药师坛城。定能增福添寿、合家平安。南山大佛、药师玉佛开光后迎来了无数中外游客,所到之人无不为其言大,肃慕而振惊、振憾,无不感慨,拜佛到南山心与天地宽。       南山道院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东路有三星殿、关圣殿、元辰宫、财神殿、塔院、通玄阁至庆寿宫;中路有影壁、望鹤楼、三皇阁、圣母殿至庆寿宫;西路有八景宫、医圣苑、徐公祠至庆寿宫。13组建筑依山就势,若隐若现,25处殿堂楼阁、20处塔廊亭榭气势宏伟,古朴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韵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静,妩媚秀丽。    
六工山麓建福寺 
凤凰山碧霞元君行宫 
腊山庙宇群 
五阳山古庙群 
五莲山光明寺 
薛城元都观 
元君下庙灵应宫 
平度千佛阁 
莱阳九峰山黄金庵 
阳谷海会寺 
周村千佛阁 
博山白石洞古庙群 
博山红门庙 
东明县庄子观 
淄川罗村莲花庵 
元君中庙红门宫 
   惠民省村泰山行宫          省屯泰山行宫为明代建筑,俗称泰山奶奶庙,位于惠民县城北6公里,此建筑为双顶坡、硬山式、飞檐挑角,斗拱歇山,主脊饰二龙戏珠,五脊六兽,两端大吻朝前,顶面以琉璃瓦覆盖,两山墙上部有彩色琉璃砖浮雕,龙凤、人物、神兽、亭阁等,均活跃生动。室内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据考,此处原为前后两院,院内有前后大殿、东西厢房、钟鼓二楼,殿内泥塑神像栩栩如生,曾一度香火甚盛。现仅留此殿,其余早已坍塌、拆除。为保护这一历史文物,1986年省政府拨款维修已近原状,对研究明代建筑和当地的道教发展,均有重要价值。   有神话传说,泰山神东岳大帝的长女碧霞元君,被称为泰山奶奶,她每年都下山一趟,巡视人间,惩恶扬善,为黎民消灾除难。为便于泰山奶奶下山后在人间留居,不少地方都为她修建了行宫,即名泰山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