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有哪些: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深化纳税评估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30:15

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深化纳税评估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总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广东地税一直致力于智能评估和智能选案系统研发,以依托已有信息平台加快管理应用型业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海量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税收数据更加全面的电子采集,税收信息更加深度的集约应用,税源管理更加精准的综合把握。尤其是,2005年下半年,在总局有关司局的直接指导下,我局利用总局纳税评估模型研究小组设计开发的一套纳税评估经济数学模型,在广东国税、佛山国税强有力的支持配合下,在佛山进行了模型评估试点,试点工作按智能化评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形式开展。
一、评估过程
(一)评估对象选取

为了集中攻关,试点主要围绕管理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的商贸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展开。具体评估对象的选取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开展:
1.数据准备
我们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型的中类直接从“大集中”系统和佛山国税CTAIS系统中抽取2611户企业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税收申报数据,通过转换、清理、校核、汇总计算得到满足模型测试的数据。
2.数据评价。
数据评价是对申报数据进行数理逻辑和经营情况判断。经评价,共查出639户存在数据逻辑错误的纳税户,并按户归集错误形成申报评价报告。随后,由主管税收管理员开展纳税辅导和错误纠正。由于纠错费时较多,为了保证按时完成试点工作,我们仅选择了经过数据清洗处理后数据质量符合模型分析需求的1972户企业作为评估对象。
3.启动模型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部分的工作由计算机负责。在1972户纳税人数据导入模型库后,先由模型通过自学习辨识出符合本地情况的参数,接着系统自动逐一给出模型评估结果:偷税数额和税负差异度。
4.确定评估对象
在模型定量分析结果出来后,我们根据估算的偷税嫌疑数额,将1972户纳税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嫌疑四档,并根据估算数额大小、主管机关和备查企业数量三个条件选择下户调查备查对象,从129户被估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选取了31户疑点纳税人作为下户调查备查对象。
(二)评估分析
评估分析是在下户检查前对疑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和申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确定主要疑点方向,修正系统估算误差。在确定了备查对象后,市稽查局从各区抽调业务骨干在市局专业骨干的带领下,对备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申报表进行初步分析,撰写评估分析报告,列出报表存在的、值得调查的问题,为约谈举证和实地核查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完整的评估分析底稿。
(三)国地税联合下户调查
11月下旬,成立佛山市国、地税联合工作组,由国、地税根据各自管辖权限对31户商贸企业2004年度纳税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为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纳税人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国地税采取了联合下户调查。其中,佛山市局抽调80人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保证了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评估结果处理
通过下户调查和立案稽查,调增业务收入或应纳税所得额的有20户,占总核查户数的65%。总调增业务收入3,600万元、所得额1276万元,查补税款合计570万元。12户问题明显的企业被立案稽查,其中,佛山X陶瓷公司在评估分析时发现存在主营业务成本偏高,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经核查该公司申报业务收入不到6亿元而其在银行的收款记录却高达27亿元;南海X燃料公司在评估分析时发现其待摊费用科目异常,经核查该公司被查出滞留票3000多万元。
二、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试点工作,在评估分析和下户调查环节使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借鉴和运用了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方法和指标。不同的是,在确定对象环节使用了经济和数学模型估算纳税人纳税能力,并用以测算纳税人偷税嫌疑,进而按测算的偷税嫌疑数额进行评估对象的选择,使评估工作进入了较指标评估更高一层的模型评估阶段。
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提取数据,构造一套能将企业生产经营和价值形成过程与税收政策规定有机结合的系统方法,建成纳税评估方法库,把实际纳税评估经验成果提炼设计成“疑点分析专家系统”,也就是核心评估模型库。
主要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
——企业生产函数模型。根据企业实际运营资本、人力资源投入,估算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也就是估算出税基。
——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上一个时期的成本和销售、合同、费用必然影响下一个时期的相应项目,从而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推算本期的相应的成本、费用、销售、库存等数据。
——交叉计量模型。根据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比率关系,各期之间必然维持其基本逻辑关系,据以重新推算企业的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
——投入产出(货币)模型。根据企业的基本能源、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费用等数据,推算企业的销售、存货以及其它的财务数据和纳税申报数据。

以上四个模型的数据处理是海量计算,需要大量先进算法支持,主要用到神经元网络如BP(Back Propagation)网络,聚类分类如ID3算法、CART算法、C4.5算法,金融工程的VAR方法等。

简要的分析过程是:首先,通过采用神经元网络算法快速得到三个不同企业财务报表,模拟和重构企业的经营过程。接着,通过风险分析算法对企业财务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推导出一张符合特征的财务数据报表,所有数据都是估算出的期望值。从理论上是最接近企业真实情况财务数据。然后,基于这套报表按相应的计税方法计算出企业的理论应纳税数据,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申报数据进行比较,评价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同时,按照差额绝对值和相对值大小对纳税人进行排序,将最不守法的纳税人找出来,对其采取评估约谈、下户调查或实施税务稽查等管理措施。
三、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按智能评估思路组织的模型评估。通过这次纳税评估模型的实地测试,我们发现:
1.智能化评估是纳税评估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搞好纳税评估工作,需要注意点和面的结合。点的评估分析流程必须靠人工分析来完成,是电脑无法取代的。至于面的分析,在单一指标分析阶段,评估人员利用手工计算方式勉强可以完成,然而,进入多项指标综合评估和模型评估阶段,评估人员利用手工计算方式是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所涉的海量数据计算的,在计算机系统普遍应用的今天,这也是没必要的。
2.申报数据评价和审核是智能评估必要的环节
纳税人申报数据在申报、采集、保存、移库和补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垃圾数据”,会对模型的运算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例如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X钢铁贸易有限公司2004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1,946,508元,但由于其10月份的利润表申报的主营业务收入本月为3,005,959.91元,主营业务成本为9,976.35元,销售毛利高达99.67%,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却多达2,953,916.76元(纳税人在制表时填错了科目),导致模型估算其增值税偷漏税额达153,068,000元,税负差异度高达479.14%,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要评好税,先要管好数。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前置流程,评价和审核数据质量,解决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问题。
3.指标分析是纳税评估业务必要组成部分,是模型分析的补充
模型分析的结果没有直接指明疑点纳税人有问题的会计科目,分析的过程也不宜用来推导疑点科目,因此,有必要利用指标分析来补充模型分析的这点不足。在讨论时,我们发现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有效纠正指标分析的偏差。模型分析确定的疑点纳税人的疑点指标基本就是问题存在的主要方向。
4.评估评析(人机结合分析,或称案头分析)是纳税评估业务不可或缺的步骤
要把模型或指标分析结果运用到约谈或检查工作中,就需要把计算机的分析结果和财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确定主要的疑点方向。由于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依赖计算机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需要由熟悉业务、行业经营特征和企业经营情况的业务人员来完成。此外,计算机无论是用模型分析还是用指标分析来处理海量的数据,都会有一些系统误差。熟悉评估业务和企业情况的人员可以通过人工分析,对这些误差进行调整。


5.
纳税评估必须与税务稽查工作相衔接

由于纳税评估的法律层次较低,合法检查手段有限,所以对于发现的大案要案必须将相关的疑点、资料一起移交稽查部门立案,同时必须完善评估检查过程的取证手段,以求提高纳税评估的效力和稽查工作的效率。

6.
需要对纳税评估业务人员实行能级管理

纳税评估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业务系统,包含宏观分析、微观分析、人机结合分析与一般的账务分析(实地检查)。各环节操作人员需要的人员专业技能和水平差异很大,有些环节还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能完成。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能级管理制度体系对评估人员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内容包括建立考级、培训、考核、奖惩和薪酬等。


              评估软件亮红灯
层层深入评税款


——某冷拔特异钢管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一、内容提要
某冷拔特异钢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生产经营冷拔钢管,型材,钢模的制造,加工及销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经营规模增长较快,特别是2004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535万元,比03年增长了44%,在本地区同行业中处于老大地位,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税种主要有城建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种以及综合基金 (地方政府规定征收的三项基金等当时按照销售收入的0.625%征收)。2005年5月,无锡市惠山地税局第二税务分局利用纳税评估软件选中该公司,派小丁和小王两位同志对其实施评估,在规定的任务完成期限内处理完毕,督促公司自查补交税款及基金5.6万元,帮助公司及时纠正了税收违法行为,堵住税款流失的漏洞,提升了地税服务形象,同时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该行业经营情况,为今后开展同类评估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无锡市惠山地税局积极响应,创新方法,在上级局的指导下研究开发了一套纳税评估软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逐步完善。利用分析公式(数学模型)对纳税人的申报的信息以及其他外部信息进行自动分析比对,从而筛选出异常纳税人,推送给纳税评估人员实施评估
2、对象筛选
2005年5月份,无锡市惠山地税局第二税务分局将纳税评估软件中反映出的“红色”预警等级的纳税人列入《纳税评估清册》,某冷拔特异钢管有限公司由于2004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负担率”、“管理费用率”、“城建税”、“印花税”、“综合基金”等指标与评估软件中反映的行业均值或计税依据差异较大而被列入其中。软件中反映的“红色” 预警等级指标如下:
内容
项目

2004年本期值

 

与计税依据比

 

与行业均指比

 

所得税负担率

37.4%

 

 

41%

 

管理费用率

1.04%

 

 

0.98

 

城建税

51150.83

 

53936.15

 

 

印花税

10524.42

 

10605.30

 

 

综合基金

219258.54

 

220943.82

 

 



根据以上情况将其列为纳税评估对象,分配评估任务,指定评估人员,对其进行评估。
3、案头分析基础
数据类型:征管系统基础数据(税收征收数据、鉴定、税源信息等)、财务数据、外部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征管系统基础数据由征管系统自动导入;财务数据是与税收高度相关的数据,由纳税人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录入;外部相关数据主要是国税等相关部门数据,通过信息交换机制采集。
4、指标选择与分析
评估人员对该公司2003、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年报表及附报表数据进一步比较分析:
所属期
财务指标

2003

 

2004

 

增减比

 

收入总额

24470353

 

35351011.40

 

44%

 

其中:主营收入

24242567

 

35081367.91

 


45%

 


其他业务收入

227786

 

269643.49

 

18%

 

产品销售成本

22338478

 

32832613.27

 

47%

 

销售税金及附加

309258.54

 

501952.56

 

62%

 

主营业务利润

1594830.46

 

1746802.08

 

10%

 

管理费用

208056

 

368848.62

 

77%

 

财务费用

184383

 

216541.60

 

17%

 

利润总额

255680

 

318560.6

 

24.6%

 

应纳税所得额

314282

 

361287.88

 

15%

 

缴纳企业所得税

103713

 

119225

 

15%

 

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

17%

 

15%

 

-2%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

6.5%

 

6.83%

 

0.33%

 

所得税负担率

40.6%

 

37.4%

 

-7.9%

 

城建税占销售比重

0.15%

 

0.14%

 

-1%

 

印花税负担率

0.03%

 

0.0298%

 

-0.0002%

 

综合基金负担率

0.625%

 

0.62%

 

-0.005%

 

5、发现疑点
初步分析发现疑点:
1、企业04年收入总额较03年增长44%,成本增长达47%,管理费用增长达77%,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仅10%,应纳税所得额04年同比增长只有15%,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同比2%的负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同比只有0.33%的微增长,所得税负担率7.9%的负增长,怀疑企业可能存在多结转成本、费用的情况
2、根据税管员平时对该企业掌握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边角废料收入。在企业04年主营业务收入较03年增长45%的情况下,废料收入应该也会相应增加,但04年废料收入仅同比增长18%,怀疑企业可能存在少计废料收入的情况。
3、各税费同比负担率均下降,与评估软件反映的各税种申报与计税依据不符的情况相印证,说明企业存在城建税、印花税、综合基金等税种存在未如实申报的可能;
针对初步分析产生的疑点,评估人员进一步审阅企业成本核算备案资料,03、04年每月申报资料、财务报表及各类附报资料,进一步全面分析,疑点进一步深入和扩大:
 1.生产废料测算差异大

根据日常申报资料反映企业主要原料为各种规格钢管,按吨位进出每月盘点,经审核汇总企业按月上报的材料和产成品附报资料,企业04年领用钢管5797吨,共生产产成品5366吨。按照税管员掌握的行业经营情况来看,该行业一般废料率约占材料的6%-7%之间,企业材料领用前需经酸洗,酸洗材料折率约需2%左右。依此测算该企业04年材料酸洗后实际可用于成才的材料为5797*(1-2%)=5681吨,成材率5366/5681*100%=94%,企业应有废料5681*(1-94%)=341吨,而04年开票废料277吨(04年初无废料结存),差异达341-277=64吨。

2.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各月变化大
企业03、04年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按月增减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该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增减变化比例不一致,相对数额出入较大,特别是1月和12月两个月,进一步证实该企业收入与成本核算上有问题。(见下表)


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增长对比表
单位:万元

年度

月份

2003

 

2004

 

增长比

 

销售收入

 

销售

 

成本

 

销售

 

收入

 

销售

 

成本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1

 

210

 

189

 

345

 

330

 

增长64%

 

增长75%

 

12

 

287

 

258

 

306

 

251

 

增长6.6%

 

降低2.7%

 

1-12

 

2447

 

2234

 

3535

 

3283

 

增长44%

 

增长47%

 

3. 管理费用率与行业对比差异大
将企业管理费用与行业指标比对发现,04年企业管理费用率1.04%,行业均值为0.98%左右。(见下表)
管理费用与辖区内同行业企业对比表
单位:万元

年度

企业

2003

 

2004

 

增长比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

某冷拔特异钢管有限公司

 

21

 

0.86%

 

37

 

1.04%

 

增长76%

 

增长0.18%

 

某满君冷拔钢管公司

 

16

 

0.87%

 

29

 

0.97%

 

增长81%

 

增长0.1%

 

某一达精密冷拔钢管公司

 

24

 

0.85%

 

44

 

0.95%

 

增长83%

 

增长0.1%

 

4.申报情况与计税依据核对差异大
(1)征管系统基础信息反映该企业房屋为租赁使用,财务报表中反映04年新增固定资产-房产原值25204.35元,而征管系统中未有房产税申报记录。
(2)审核企业上报的04年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应有职工9人达到起征点,应申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660元,而企业仅申报3人240元税款,存在差异。
(3)按照印花税随销售收入核定征收的规定,04年企业购销合同印花税应缴35351011.40*0.03%=10605.30元,企业申报缴纳印花税10524.42元,存在差异。
(4)纳税评估软件反映按照计税依据(通过国地税信息交换机制获取的国税征收两税)计算,企业城建税应申报53936.15元,而企业申报入库51150.83元,存在差异。
(5)04年企业综合基金应缴35351011.40*0.625%=220943.82元,企业申报缴纳综合基金219258.54元,存在差异。
5、可能存在支付利息支出未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审阅资产负债表发现企业非金融机构借款04年底较年初减少10万元,而企业未有利息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可能存在应扣未扣或已扣未缴的情况。
(二)约谈举证


针对案头评估发现的疑点,评估人员对该企业发出<<询问核实通知书>>,通知约谈,次日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主办前来约谈,并主动带来了相关帐簿凭证资料。评估人员与其分析疑点并针对疑点进行相关政策宣传辅导,在约谈过程中企业反映和证实了以下情况:

1、在接到<<询问核实通知书>>后企业已经进行了内部调查,关于废料管理方面,企业废料管理原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较规范,后04年管理人员有变动,新来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薄弱,部分通过现金交易直接进行了销售,纳入私囊,而作为企业管理层,也未对废料销售的管理引起重视。核实现金销售废料20.4吨,不含税价款价值30600元。
2在存货成本核算上采用加权平均法,但是实际核算并不规范,有时采取了“倒扎”和“估算”的方法进行核算。经审核企业产成品月度盘点表和“产成品”账户取得数据,04年初“产成品”账户余额716033.86元,数量74.81吨,全年生产5366吨,计金额33012445.75元,其加权平均产成品成本价为6199.17元/吨,企业04年销售产成品5285吨,应结转产品销售成本32762613.45元,与实际结转销售成本差异为32832613.27-32762613.45=69999.82元,应调增04年应纳税所得。
3报表反映“固定资产”原值1674373.96元,其中04年新增房产原值25204.35元是年初投入使用的自建简易仓库,未申报房产税。另外经自查,由于会计人员疏忽,企业分类折旧6月未扣残值计提,折旧多计提了229.68元。
4、由于会计人员疏忽,10月份计提工资1200元/人,按计提的工资额计提14%的福利费和2%的工会费。未按计税工资的标准960元/人进行纳税调增,另有年终结余未发放完的工资未调增,共计应调增工资费用25007元,应调增14%福利费3500.98元,2%工会费500.14元;。“管理费用”列支企业所得税6528.02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法人代表手机一部2750元,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14864.74元。“制造费用”中列支职工(驾驶员)补贴3514.70元。
5印花税、综合基金等主要由于企业未将“其他业务收入”记入计税依据造成少申报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漏报6人
6、04年6月偿还个人集资借款10万元,年利率6%,同时支付集资利息6000元,在帐务处理中有关财务人员将利息支出记入“应付账款”账户,未申报扣缴利息支出的个人所得税。
7企业城建税申报的差异是完全是由于2004年城建税税率政策发生变化造成的。(1-4月税率为5%,5月开始适用7%的税率)。
(三)评估处理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和约谈情况,基本可以认定:该企业多转产品销售成本,少计废料收入以及多列企业经营费用,同时涉及多个税种未如实足额申报的事实。据此评估人员制作《纳税评估报告》,作出差异符合性结论,填制《纳税评估建议书》建议企业进行自查申报。2日后,该企业提交了自查申报表,同时向分局评估人员提供了向国税补申报相关增值税的报表和税票。经评估人员审核后,申报补缴了以下税款
1.企业所得税
调增应纳税所得157695.08元,所得税税率33%,补交企业所得税157695.08*33%=52039.38元。
2.个人所得税
补交利息个人所得税6000*20%=1200元,补交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420元。
3. 城建税
补交企业城建税30600(不含税价款)*17%*7%=364.14元
4.房产税
补交房产税25204.35*70%*1.2%=211.72元。
5.印花税
补交印花税(35351011.4+30600)*0.03%-10524.42=90.06元。
6.综合基金
补交综合基金(35351011.4+30600)*0.625%-219258.54=1876.53元
  以上六项合计补交税款54325.30元,综合基金1876.53元,同时补缴相应税收滞纳金。

评估人员对企业自查自纠后的情况,再次进行分析印证:
1、自纠后企业所得税负担率=(119225+52039.38)/(318560.6+30600+69999.82)=171264.38/419160.42=40.86%,与评估软件反映的行业均值基本相符。
2、自纠后管理费用率=(368848.62-列支的企业所得税6528.02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法人代表手机一部2750元-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14864.74)/(主营业务收入35081367.91+其他业务收入269643.49+30600)=0.97%,与评估软件反映的行业均值基本相符。
评估人员针对企业涉及的帐务处理进行了细致的辅导,辅导企业做好相应调账分录,规范企业帐务处理
多计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
229.68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9.68元

社保个人负担费用列支管理费用:
借:其它应收款
14864.74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864.74元

固定资产(手机)入账费用:
借:固定资产
275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750元

多转产品销售成本:
借:产成品
69999.82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9999.82元

废料收入未记账:
借:现金
306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6153.85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4446.15元

未扣缴个人所得税(利息、工资):
借:其它应收款
162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1620元

补申报所得税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2039.38元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52039.38元


城建税
364.14元;印花税
90.06元;房产税
211.72元;综合基金
1876.53元在2005年度税前扣除。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贷方余额结转“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1958.71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1958.71元

(四)评估建议
  1、应对企业加强日常税收政策辅导。由本案例看出,企业财务人员在有关一些费用、税金的列支、成本准确核算等方面存在许多细小的问题,主要由于企业财务人员政策掌握的不够和疏漏导致,因此我们税务部门应注重对企业的日常辅导,加强提醒服务,并且要做好后续跟踪管理,不仅能为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升我们的服务形象,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征管质量。
2、应深入企业加强调查研究。税管员应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纳税人的基本经营情况和掌握行业特点,及时发现管户的异常动态,提高日常纳税评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应加强业务锻炼,提高纳税评估效率。纳税评估软件的应用为本次纳税评估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是关键还要结合进一步全面分析才发现更深、更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估软件功能,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评估人员业务技能,提高全面分析的能力,才能使纳税评估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案例点评:
本案例评估为日常评估,评估税种为所有涉及税种,评估对象为工业企业,询问核实的方式为当面约谈,评估结论为差异符合性结论。
1、本案例纳税评估人员能应用评估软件提供评估的线索科学确定评估对象,并能充分调阅征管系统信息,组合税收和财务指标,运用同期比对、同行业比对等方法层层深入比对分析,发现疑点问题。
2、评估人员能进行多税种全面评估分析,不放过一个疑点,并在约谈中针对性的进行政策辅导,使企业自我对照,使疑点逐个得到证实或排除,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体现了评估人员的强烈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评估人员能按规定的纳税评估程序,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充分体现了纳税评估的地位和特点。
4、本案中最大的特点是评估人员能够把纳税评估和宣传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做到事中政策宣传,而且能做好事后的帐务辅导,切实为纳税人解决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