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监管仓库 退税:【转】 静------------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26:05
发表于:2010-11-30 19:37 | 分类:心灵感悟 阅读:(2) 评论:(0)
­
也许是性格使然,从心底里厌烦浮躁的喧闹,一直喜欢的两个字“静”和“悟”让我总是显得不和群,我不善于表达自己,对于理解我的人也深藏于心底,默默的感动,感谢人生必需经历的心理挣扎!现在的我心胸放开了很多,我可以“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也能够“ 以超然,静观喧嚣之美”其实最美在心 ,闲情间,心自飞扬。。。我会 在自己的天空中,不卑不亢,韬晦养光,我会努力煽动绿色的翅膀,自由的翱翔,我要在自己的空间学习,我还要以我的微薄之力带动朋友们和我一同去欣赏他人的智慧,改正自己的不足。(这也是合众文集对任何人开放的本意。) 有人在骂环境不好,人心不古,可是我们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君子从善,从真,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读正书,品正文,坚持正思,正见。。。不被外人干扰,努力回复自己的正言,正行,修养自身,由内而外,微笑待人,正道的坚持,会让环境也随时间变得越来越好!源芝祝福每一人。。。
时间宝贵,下边来欣赏作品。。。

【滋润心灵】心之所安文字来源于静湖
',1)">
许多年前,古罗马奥勒留告诉人们: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那么,你不断地使自己做这种隐退吧,更新你自己吧,让你的原则是简单而又基本的,这样,一旦你要诉诸它们,它们就足以完全地净化心灵,使你排除所有的不满而重返家园。当心灵一旦使自己与身体分开,发现了它自己的力量,它就不论是在平缓还是在激烈的活动中,都不会使自己与呼吸相混,最终使你自己安静。
­
也是许多年前,中国的庄子告诉人们:水的本性,没有杂质就清,不加抚动就平,堵塞就不能流动,也不能清。人的精神四通八达,到处流荡,无所不至。纯粹朴素的道,只是守着精神,就像形体也化为了精神,合而为一。所以说,朴素,就是不含杂质;纯真,就是不损害精神。能够体会纯真和朴素的人,叫做真人。
­
生活状况的全部区别依赖于心灵。如果一个人能完全主宰它自己的气质,就一定宁愿具有沉着冷静的品格。因为命运的好坏,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何况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敏感的人尝到欢乐的机会就一定少于感受痛苦的机会。所以,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就在于——凡事不为己甚。
­
 ',2)">
情感的宁静才是真正的歇息。静则清,清生凉,清凉使人不浮燥。心欲静,则思愈深,笔愈纯,意愈远,清静便成了清雅。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非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文字来源男人是船,图片来源网络
这么久,一个人很安静, 安静成了习惯,也让自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多少个夜晚,自己关上门窗,隔开尘世的干扰,将自己淹没在清寂的空间,在属于自己的文字中游走。这其间的韵味,用一句话是难以诠释的。让心安静下来,有一种贴心暖胃的舒适,时而如诗,灵动飘逸,婉约柔美;时而如画,水墨淡彩,养眼润心。时而如茶,碧澈通透,清香宜人。时而如歌,宛转悠扬,直抵心扉。就这样安静的欣赏,远离尘世的喧嚣,避开嘈杂的人海,漫赏云卷云舒,放飞自己的心灵,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人安静独处的静美随之而来,贫穷也富有,寂寞也开心
安静是一种情调,与心念有关,随温暖同在。伫立在无声的空旷中,感受一份清灵。让心灵远离尘嚣纷乱的世界,欣赏自然带给我的乐趣,静静的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让馨香在柴米油盐的烟火中升腾,让快乐在自己的文字间传递,让心儿随着自己无边的思绪飘飞。此刻,这个世界完全属于自己,于是自己也拥有了整个世界。

安静是一种心境,可以捧一品香茗,在香茗的缭绕中慵懒的翻阅一本好书,让自己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中,去书中解读关于生活、关于情感的文字。此刻自己卸掉了生活的面具,返璞归真,是自己久蓄于心的一份无法表达的甜蜜。
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底蕴,是源自心灵深处的蛊惑,有着不能言语的魅力。安静的时候,播放轻缓的温柔的小夜曲,静静的赖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只让自己沉浸在难得营造出的氛围里,让身心此刻回归本真,默默的享受音乐带给我的心灵的栖息,让音乐来诠释自己对浪漫的渴求。

安静也是一种气息,不要与谁为伴,让自己背上简单的行囊,到向往已久地方去行走。享受户外的自在逍遥,如孩童般的滚过一片青青的草地,找寻回儿时的天真与顽皮,让孤独的内心得到释放的快乐。闲庭信步的时光,和自己的影子对话,让生活简单快乐,让这阳光完完全全的照亮自己那些想喊、没有喊出的日子,体验那种绝顶美妙的时刻。
当安静成为一种习惯,自己就能感受属于自己空间的美好。无论生活多么繁重,自己都会在尘世的喧嚣中找到这份不可多得的静,给自己疲惫的心灵片刻小憩,让自己属于自己,让自己解剖自己,让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做回自己……
安静是一种美好的真实,独处是一种真实的美好。
',3)">

八风不动
文字来源于空灵,
宋朝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 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 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偈云:「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 即批「放屁」二字 , 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 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禅师对他说:「从诗偈中看, 你修养很高, 既已八风吹不动, 怎又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 默然无语, 自叹修养不及禅师。(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

八风
1 、称: 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 随时随地对你拥护, 给你赞美, 给你欢喜。
2 、讥: 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 随便议论你的长短, 给你生气, 给你烦恼。
3 、毁: 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 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 给你打击, 给你阻难。
4 、誉: 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 称你是圣贤再世, 给你捧场, 给你得意。
5 、利: 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 有的作礼品赠到, 给你受利, 给你利益。
6 、衰: 减损所有, 破坏所得, 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 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 给你贫困, 给你衰微。
7 、苦: 身遭侵害, 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 恶的境界折磨身心, 给你艰难, 给你逼迫。
8 、乐: 随心所欲, 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 感情上的满足, 给你欢欣, 给你快乐。
以上所说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 能够吹动人的身心, 当我们逢到顺境的时候, 就欢喜快乐,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 就苦恼愁怅, 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 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 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 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 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 人若是为「衰苦」所折, 人就会为衰苦打倒。八风, 这可怕的境界, 若能如如不动, 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 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广州法性寺留下一宗公案。原来,寺外竖的旗竿上,挂了一面长幡,风吹幡动,引起两个和尚对缘起究竟的争辩:
“看!风在飘动!”
“咄!这不是风飘动,是幡在动!”
“是风动!没有风,幡不会飘,幡因风而显,主因是风,是风动!”
“不不!是幡动!没有旗动,又怎么知道有风?风因旗幡而显,旗幡是主,应是幡动!”
慧能大师当机立断,一声断喝:“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
苏东坡也是如此。由于他心动,嗔恨心即起,怨气难平,心里总不舒服在折磨着他,这才气势汹汹不由自主地过江来找禅师评说。其实,“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苏东坡被名相所粘,便生烦恼,系缚自心也难得安祥自在。人若“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则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不管在任何境遇都能保持快乐的身心。那么,心如明镜,虽外在境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若如此,还有什么迷惑烦恼可以染着我们呢?
《金刚经》中告诫我们说:“须菩提,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若如此,于无念中不为外物所动,即使摔碎一块价值连城的璧玉也无所谓,心无所住,心住心位如如不动,便轻安自在潇洒,这样是何等的难!像六祖所说的那样,“无一切心”,没有长期的渐修是不可能的。能够不断地除去旧习气,无打骂仇恨之心,无营求贪得之心,无嫉妒求胜心,无忧饥冻心,无恐人轻贱心,“损之又损”,这是修道;能够做到违境、顺境都无贪、嗔、爱、恶之情,于一切都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使得道,得平常心之道。若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利害得失,无论事态如何演变,都不会使人心灵受伤害。无心者,则八风不能动也。

有人曾问达摩祖师到震旦(中国)做什么?他说:“来寻找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好一个不受人惑、不为心动的人!天下之大,能有几人?达摩祖师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二祖慧可,将心法传授与他。现代人为形役使,为物牵绊,为性困囿,喜怒哀乐,升降沉浮,变幻的只是命运,是心境;人对荣华富贵,名闻利养,拼命追求,苦心劳神,不知疲倦,而孔子弟子颜回,堪称乐知天命的典范。颜回住在一个破巷的贫民窟里,贫穷得吃饭无碗,而用一个竹筒当碗;饮水无杯,而用一个瓢当杯;睡觉无枕头,而用手臂弯曲当枕头。这种情况下,若是一般人,那早已不堪其忧了,而颜回却安贫乐道,悠然自得。这位大学者不为外尘诸境迷惑,而轻安自在,处处安祥自在,这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平常心,无念心。视外境为幻相,保持心的清静,清澈无碍,真如自在,这便是佛。
我们很羡慕苏东坡“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其实,只要每个人都以一颗平常心处世,一无所住,亦不住于“不住”,方契自性之体,不为外尘诸境所动,才能时时无碍,处处自在,事理双通,进入“平常”的世界。“平常”不是指外面的改变,而是说不论碰到任何情况,自己的心性都能不动如一。黄檗希运禅师曾如是说:“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潇洒的人生。
当然了, 这么不被人扰也不扰人的境界很难做到, 但是, 至少可以尝试 去逼近它。

佛是指觉者,智者,我们所指的佛通俗的说是指觉悟了的人!它是对自己良心的交代。。。。
佛家妙语四句文字来源,茶韵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个故事大意是这么说的: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这黄金山里就多了几跟白骨。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宝贵的,健康没了,生命没了,一切的存在还有多少意义呢?
“身体是1,其他是0”

佛家妙语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古人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修已知你,你却不知修”

佛家妙语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家妙语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心出世,行入世”

禅【图文:网络     编辑:不卑不亢】 禅是一种梵语义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    
如今很多人在研究禅文化,或者在坐禅,
在那些心神合一,没有杂念的思维转换中,

我们与其读禅,不如说在读我们自己,读我们的本色。
一个人敢于剖析与反省自己,
在很多时候成了一种品质,也成为一种遗憾。

与其是在禅室听师傅跟你讲解悟道,
不如说你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的调试与修行。

静是我喜欢的一种状态,也是我热爱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只有真正的心静下来,才有可能做好任何事情。
而在那些耕耘与付出中,也许我们看不到开始与结束,

还有那些漫长无边的结果,但是只有我们真正的做到
“以静制动”才有可能,赢取成功。
有时禅学与儒学有相通或者相近的地方。
同样是心平气和,人淡如菊,豁达睿智的状态,
只是其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

就如淡雅需要修行,平和是需要历练,心需要静,
而不是起伏,豁达需要开阔与开通,而不是所谓的表演。
当今的杂乱为禅文化,开启了新的一片,
有更多的人都加入禅的意境中,

去感受浮躁过后的身心清爽,去体会喧闹以外的静。
静是一种状态,心无他念,为了一个定点的毅力而专注,
就如棋盘里的黑白,在禅中的生命犹如浅浅的湖水,
看似波澜不惊,却又跌宕起伏。

只是在那些余波中,可以让我们看到的画卷,除了水墨以外,
还有一种人生的境界。
每个人的生命开始,抛开出生环境不说,起点与终点都是相同的。

禅有很多波段,就像阶梯的步伐,
每一步看似悠闲,其实走的路途并非平坦,
在波折崎岖中,禅里面的道,在某个时候是需要通灵的。

在禅里如果做不到灵与诚是很难感知生命,
更无法治愈那种欲望背后的狂躁。
读禅如读道,道里的语句,就如坐禅时的思考。

生命的禅缘,就如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与相知,然而再到别离或者永远。
人生的遗憾残缺也如禅,只有心灵的看透看淡,学会了遗忘与释怀,
在我们的心中才会有解脱。
人生如禅,看似平淡,禅如人生,却无法拒绝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