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购买保税区内货物:技术分析中的六大重要现象之时间与空间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55:57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现象
  
  在股票市场中,“时间与空间现象”是市场本身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股价的波动运行,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组成。在股价的产生变化中,时间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与股价同时以具体的数据来显示的;股价的波动发展,就自然的会产生一种直观的“空间”数据。进而,“股价、时间与空间”合为一体,再加上“换手量”这个使股价产生波动的能量源泉,以及数据化的各种衍生的股价K线系统,均线系统,指标系统等,共同组合成了我们目前每天可以直观看到的“股票交易系统图”。在这个融合了各个系统为一体的“股票交易系统图”上,如果你将所有的内容还原来看,都是一组组数据“以点连成线或衍生成个体形态来形成的”。这些一组组数据中,本身就体现着每一组数据的“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
  可以这样讲:“换手交易量、股价、时间、空间”是形成“股票交易系统”四大根源性重要数据元素。是客观的、物质的属性。其它技术元素和技术数据值都是从这“四大根源性数据元素”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来的。同时也是为这“四大根源性数据元素”服务或进行诠释的。
  前面从原始状态方面讲了“时间与空间”的重要性。下面则主要从实战方面出发,具体讲一下在技术分析中“时间与空间现象”:
  一.“时间”在技术分析中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了,“时间”是与“股价”同时产生的。“股价”的原始状态只是一个点,“时间”也是一个点,“股价”不断的产生、不断的产生......就自然形成“线”状态的波动性运行。“时间”的运行却不是波动性的,而是以“直线状态”与“股价”同体运行的。
  “同体运行”,就是对股市中的“时间”状态的最具体表现。这是股市中“时间”的一个特性。
  不只是“股价”,这个市场中的所有其它的元素和数据,都是与时间“同体运行”的。所以,在技术分析中,分析任何元素和数据,甚至基本面和消息面的元素与数据,都无法把“时间”这个根源性元素抛在一边的。
  “时间”自身都是具有“时效性质”的。所以,时间的“时效性”也是一个特性。我们都知道,现实中,过了这一秒,这一秒就成为过去了。但在股市技术分析中,有一个现象是,“时间”除了带有现实性质的“时效性”外,还具有一种模糊的“区域时间时效性”,这种“时间”特性的体现是在已经产生的某一“时间点”起,可以前,后扩展延伸,形成一片相互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时效性区域”。在这个“时间区域”中,股价和一些量(比如沉淀筹码)都表现出某种“时间上的滞留效应”。所以,也都属于技术分析中“时间的有效范围”。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掌握了股价的某一个点或某一天的客观数据表现,而不能掌握股价某一区域内的客观数据表现,是无法整体理解这某一点、或某一天股价的股价变化的“前因”的,那么,对于股价的波动“后果”也就不能够有更准确的把握。
  (加:比如,均线系统对股价的时效性反映就是一种很具体的表现形式。5日线反映的是5个交易日中以收盘价为基础计算数据的换手筹码的平均值价格。因此,今天的5日线价格,不仅包括今天的收盘价数据值,也包含了前4个交易日的收盘平均值价格的。在“时间”这个概念上来讲,前几个交易日中的换手筹码价格,到今天还在市场中对筹码的换手价格,以及多空双方对目前股价的合理性评估,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一种股价所特有的“时效性”具体反映。进而,以前交易日现成的换手量,也具有这样的“时效性”特点。只是,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换手成交量,等,在“时效性”的长短上有区别而已,比如,5日均线,就是5个交易日周期的“时效性”影响,你想看到更长一点的,那可以是21日的,或是48日的,或是576天的。均线的参数大小,其实主要反映的就是某个均线周期的“时效性”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
  “时间”在技术分析中的另一个重要性,就是在股市中的股价波动运行中,有很多规律性现象都是与各种时间周期性密切相联系的。包括“神秘数字”的应用,就离不开“时间周期性”。还有股价波动中的攻击动作的速度、连续性,以及交易量相互对抗中的筹码换手、沉淀,包括空间性的拓展、延伸、转换等等,都是无法与“时间”分割开来的。
二.技术分析中的“时间”
  在技术分析中,主要是以“分时图”开始,再到“分钟图”、“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季线图”、“半年图”、“年图”等这些直观的“技术运行图”为基础,结合基本面、市场环境、消息面等方面影响因素,再运用各种分析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的。下面,就主要讲一下各个周期性图表在技术分析中的一些要点和方法。
  (加:下面讲的知识点,重点是在于,在我们做实盘分析时,具有“时间周期”特性的各个图表之间,它们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关系?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是什么?在作技术分析时如何来抓住每个图上的技术重点?等等,这些方面来讲的。所以,不是简单的讲这些图表。)
  1.“分时图”:(例图P010)
  分时图-----是目前股市交易系统图里最小交易单位(1分钟)形成的股价波动图。它不同于其他“技术运行图”,不是以“K线”形式来记录股价的波动运行。而是以很直观、简单的“股价波动线”来记录股价交易轨迹。它是以1分钟里最后一笔交易价格的收结价格为一个价格点,电脑自动的把这些价格点同前一分钟的价格点连成线来记录股价的微观波动轨迹。每分钟的换手成交量和资金量是用“线柱”来记录的,记录的是每分钟里的累积成交量和成交资金结果。
  要了解掌握直观的每时每刻动态的股价换手交易波动变化,就必须始终注意着每一笔和每一分钟的股价与交易换手量的波动变化。这就是常讲的“盯盘”。
  一般“盯盘”的重点:
  由于实盘操作的需要,在进行“买、卖”操作前后,必须对股价短时间内的市场换手状态、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主力控盘动作的主要表现、各种盘面攻防技巧的应用、一些影响股价出现方向性变化的交易量,包括开盘、收盘、当天最高价、最低价产生时的市场影响、股价盘中的急拉急打现象、股价与均价线(盘中黄线)之间的相互距离价差变化等等,都需要在股价和换手量实时的波动变化中,不断的进行分析、修正、并做出迅速的正确判断。
  时间的“时效性”体现,在这些实时的盘面分析中,就是不但要注意当天的盘中实时变化,还要和以前的盘面变化结合起来分析、判断。包括从这个最小时间单位的“分时图”到其他各“分钟图”、“日、周、等图”综合起来分析判断。才能够对实际操作中的最佳时机点,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2.“成交明细表”:(例图P011)
  成交明细表:一般设在“F1”里。它是把当天每一笔的交易换手(时间、价格、成交量)如实的记录成表。但一般每天的“成交明细”在第二天就看不到了。因为次日开盘前,电脑会在初始化时,自动消掉前一天的“成交明细”数据。
  成交明细表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大家在盘中或盘后复查当天的每一笔交易而设的。这样,对重新复盘当天的交易变化轨迹是一种补充。(因为分时图是按每分钟最后交易的一笔价格点来形成每一分钟的价格点和每分钟累积换手成交量的,不能够记录一分钟里每一笔的交易情况。“成交明细表”则补充了分时图的这个缺点。)
  将“分时图”和“成交明细表”结合起来看,应该成为每天对所操作和关注的股票进行“复盘”的最基本的微观分析基础资料。最主要的是可以补充分时图里没有表现出来的某些密集换手的分钟时间里“隐藏”者的重要换手信息。比如:通常讲的“掩护性换手单”(就是在一分钟内的某一、两个价格点上,大单买后,小单打回;或大单卖后,小单顶回等等。)在“分时图”中每分钟过后就难以表露出来。加:但你当天盘中、盘后,是可以用“成交明细表”的每单记录的特点,比如结合对照当天5分钟图上的某个5分钟异常换手K线进行“还原”当时的真实换手场景的。假设,在当天的14点25分---30分之间的5分钟K线是一根高开低收的大阴线,并伴随着比较大的换手成交量柱,如按正常的一般看法,均会认为是一根有大单筹码卖出的一根5分钟K线。但当你在对照“成交明细表”来找到14点25分到30分之间的所有换手成交记录后,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你发现,在这5分钟里的换手中,在高开后,有好几个单子是主动型买进的大单,但之后,连续有很多小单是以卖出为主的,所以,造成这根5分钟K线收盘在低位,而成为了一根换手量很大的阴线了。
  这就是“掩护性换手单”做盘在技术图表上制造“卖出假象”的具体手法之一。除非你当时在盘中盯着判看到了。否则,你只有通过“成交明细表”来“还原”当时那5分钟大量换手的真实表现是卖?还是买了?
   就是这样,也不能够就说明“成交明细表”里的每一笔成交单都是真实的买卖意愿的反应,为什么?因为现在很多操盘手都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利用我国集合成交中“三优先(价格优先、时间有限、数量优先)”原则,结合发出指令到交易所是有个时间差的,虽然很短,但可以用多台电脑同时报价,但不同数量,的前后微小时间差,来形成一笔合计的成交单子。而这个单子中包含着不同的买卖单,比如:电脑显示出来的是一笔1025手的成交单,但其中包含的是一个1000换手的买单,和一个25手的卖单。最后电脑显示出来的1025手的这笔单子是卖单(绿色的)。这就是所谓常讲的“假单”、或“假卖单”。但一般大部分的人是很难看出来的。隐蔽性很强。这里多讲一句:由于这类型的隐蔽手法的混淆在实盘换手中,因此,不管是那一种换手数据的累积记录,都很难剔除出来这种单子。那么,你在使用任何一种的关于“筹码数据”、“资金换手”、“成交量进出”等等这些方面的信息、软件时,思维中都要清楚-----可以作为分析参考,但不能够太“迷信”!因为这些手法对一个操盘手来讲,是基本功。
  还有换手成交量的变化,在分时图的每分钟过后,只是以“柱体”形式进行每分钟的累积性记录,如果在这一分钟里,出现密集的大单换手成交,其中的主动性买单或卖单那个多,就难以了解了。只有通过“成交明细表”中的每一笔记录来补充了解。(当然,成交明细里的每笔交易记录有时也不是最真实的反映,因为主力操盘手是可以应用目前电脑自动“撮合”中的一些缺点,在某笔成交单“做手脚”,把买单“变”为卖单成交显示,或把卖单变成买单成交显示。很简单-----利用手快和电脑的时间差,用不同的电脑同时挂单成交,一个单是大的卖单,一个是小的买单,同一个价格,电脑最终显示本笔成交的却是“大买单”。)只要用心盯盘,看多了,就会看出来很多这些操盘手的“诡计”了。
  最后,要讲一点:很多人太过于专注的只是一昧盯着看分时图,而且钻进这些细节变化里“跳不出来”,就会有点“走火入魔”了。因为“分时图”和“成交明细表”只是微观的股价和换手量的波动变化。要全面的掌握股价的波动轨迹,不能够只是钻在微观里分析。而是先从微观开始,一步步从小到大的从当时当天拓展开来,分析到一个波段、一个阶段,一个趋势的整体性波动运行变化。这样,才可以更为科学的、客观的、准确的来做出操作性判断。
  3.“5分钟图”:(例图P012)
  前面讲的“分时图”和“成交明细表”的分析重点方法,主要只是盘中价、量即时波动方面的。而从“5分钟图”开始,才真正进入到“综合技术形态”方面的分析之中。
  “5分钟图”是以“K线形态”记录股价波动轨迹的,换手量还是以“柱体”方式记录的,最大的不同是开始以“色差”来体现股价的“上攻、收盘”或“下跌、收盘”。而成交量和成交资金的“色差”反映是跟随股价K线的“色差”来决定的。(就是K线红,量柱红,K线绿,量柱也绿。这也是为了统一,直观的方便。)
  “5分钟图”的时间“时效性”表现形式就比较多了,有“K线、均线、量、指标等”。特别是在技术分析中,对“时效性区域”的把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每一根股价波动的“K线”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一定要有“以点带面,以面确点”的立体思维来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这样讲:每一根“K线”的产生都于前面的短时间里的“K线组合”波动轨迹、以及更大面积的“K线形态”波动运行趋势连为一体的。只有把这些时效区域里形成的“股价”轨迹用各种科学理论的方法或分段、或成片的分析才更能够贴近股价波动的真实状态。当然,还要把量、均线、指标,市场的环境、基本面,消息等多种因素也结合起来。
  在分析“5分钟图”中有一个现象,要注意一下:就是由于“每5分钟形成一根K线”,每天4小时240分钟,会形成48根5分钟K线。分析时,要更注重多根“5分钟K线”组合形成的股价或换手量的波动变化。如果仅仅只是以某单根K线来判断,往往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多根的K线组合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个技术动作(比如探底或冲顶)都会反复的出现几次来完成,和“日线等大图”相比,动作的频繁度是很高的。就象我在“背离现象”里讲过的,“5分钟图”要反复出现几次“背离现象”,才会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背离形态”。这就象钟表里的“齿轮配合原理”,小的“齿轮”要转很多圈,大的“齿轮”才转一圈。所以,特别是在实盘中分析“5分钟图”里的某些技术动作时,不能够急于下结论,而是要等到整个技术形态完成后,并且被更长的时间周期图上出现确认动作信号时,才可以下结论做判断。这个很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加:比如:某股在5分钟上形成了一个双顶背离形态之后,此时,一般均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下打动作出现,但这个下打的动作的支撑位置不仅在5分钟图上进行分析确立,同时还需要在15分钟、30分钟、甚至在60分钟上均要进行分析确立,这样做分析的目的一个是为了确认5分钟上的双顶背离现象造成的下跌动作是否会造成对15分钟、30分钟等形成共同“破位”性质的危害?再一个也是确认5分钟上的这个顶背离之后的下跌动作是一种整体攻击动作中的“技术修复性”行为,还是具有波段性见顶初期的技术信号?这些判断,不能够仅仅依靠5分钟图这个单个周期图来进行分析判断,而必须同时将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其他周期图结合起来一起来确认和分析、判断,才会更准确。同样的,在15分钟上、30分钟、60分钟等图上如果出现迷信的技术顶底变化信号,也需要结合其他周期图来一起分析、确认、判断才可以。
  总之,“5分钟图”上的股价变化也属于微观的状态的,它的波动变化还是比较快和频繁的。必须用更大的时间区域来统一起来分析做出确认性的判断。所以,从“5分钟图”看起,下一步就是扩展到“15分钟图”。

4.“15分钟图”:(例图P013)
  前面讲的“5分钟图”只是很多技术形态组合动作的开始,而“15分钟图”可以从再大一些的区域来反映这些技术动作对整体技术形态是否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对“5分钟图”的技术动作信号的一个确认。
  “15分钟图”----在每天4小时里产生16根K线。比起“5分钟图”的每天48根K线要少很多。单从K线形态角度来讲,稳定性和确认性要比“5分钟图”高一些的。那为什么不用10分钟图或20分钟图呢?我也不知道。但我是从“交易时间”这个方面来估计,原因可能是从大到小平均分拆推算下来的原因。因为每天我们的交易时间是4个小时,从“时间”的固有特点分拆的话,4个小时可以分拆为两半,所以,就有了上午交易2小时,下午交易2小时。4小时还可以分拆为4个1小时,每小时是60分钟(就是60分钟图)。每个小时又可以分拆为两半(就是两个30分钟,就有了“30分钟图”—)。而每30分钟又可以分拆为两半(就是两个15分钟,就有了“15分钟图”)。30分钟也可以分拆为3个10分钟。但目前大多数证券软件中多用的是“15分钟图”,“10分钟”和“120分钟图”在有些软件里有。但大多数没有。我们就以主要的多数应用图为主来讲。这里磨点嘴皮讲各个“分钟图”的划分来源,并不是废话。因为在技术分析中,必须清楚的了解这些带有重要特点的“时间划分图”的来源和图与图之间的“时间的不同区域”。才会在结合起来的技术分析中,考虑到全面的时间的连贯性,特别是股价变化的连贯性反映的总体形态和技术动作的“连锁反应”。同一个技术动作,由于不同的时间区域划分来表现,往往会形成各自不同的形态表现特点。而分析这些不同的时间图的目的,就是“从不同之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出来。”这样,才会从整体上分析判断出股价目前的波动意图和将要发展的方向。
  “时效性”在“15分钟图”里的表现区域就会比“5分钟图”里大的多,特别是实盘中,“15分钟图”稳定性高一些,就“省略”了很多“5分钟图”里哪些过多的反复波动动作。对股价的运行轨迹看起来更为清晰些。而且结合多天以来的整体运行状态,可以从较大的“时间区域”来把握和确认“5分钟图”里的新动向对整个股价运行形态的影响大小。
  那是不是可以不用看“5分钟图”而直接看“15分钟图”呢?不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5分钟图”是股价以K线形态表现图里最小的图。(由于1分钟图和3分钟图只是有些软件中有,这里就只讲大多数软件中的。)而一般K线变化组合(从扭转动作上讲)中3根K线形成一个扭转动作占大多数的量。而3个5分钟K线刚好可以完成一个最小的扭转动作,刚好3个5分钟K线形成一根15分钟K线。就需要把“5分钟图”和“15分钟图”两者结合起来看、分析。才可以更为准确的抓住一些最先开始的技术动作的变化。所以,不能单独的分析某一个“分钟图”。而是要结合起来看。在分钟图中的时间划分上,从5分钟到15分钟有一个“时间区域的跳跃现象”存在。就更要相结合的分析才对。

5.“30分钟图”:(例图P014)
  分析完“5分钟图”上的初始变化(相对的讲)。再通过“15分钟图”上的变化和K线确认,以及对“15分钟图”上整体形态的影响演化。还是不能够对某个技术动作的变化对整体股价的波动运行的影响演化下判断。那么,再扩展开一步。延伸分析“30分钟图”。
  “30分钟图”是关键的技术运行图。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很多情况下股价的“微幅波动动作”到了“30分钟图”里,都被“消化”掉了。而不能够对“30分钟图”上的整体运行趋势形态产生大的影响。加:但如果5分钟、15分钟图上出现的某个顶底扭转动作信号也影响到了30分钟图上,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一点----这个顶底扭转信号将会对短线的整体股价运行方向产生重要影响了!同时,这种由小变大的扭转动作如果在30分钟图上只是产生了一个高点顶、或低点底的话,这种顶底信号还只是一种攻击途中的停顿性、整固性的动作;但如果在30分钟图上已经演化为一个顶背离(或底背离)形态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警惕的技术变化信号了。在实战中,日线上出现的比较迅即的顶或底(就是尖顶或尖底)时,往往60分钟上的顶、底背离现象并不明显,但30分钟上的顶、底背离现象却是比较明显和清楚的。这一点,也说明:30分钟上出现的顶底背离现象的重要性要比其他周期图上的相对是最早可以作为技术分析时,得以判断确认的一种扭转信号。30分钟图里每天交易会产生8根K线。“过滤”了当天很多的“微幅波动动作”后,形成的这8根K线从更大的形态上来看,稳定性则更高了。加:这里还有一个时间现象,需要讲一下:由于30分钟图上每天只产生8根K线,而一般情况下,顶背离和底背离现象的技术演变动作至少也需要十根以上的K线来完成整个背离动作的。因此,30分钟图上一般情况下,单天里是很难现成一个完整的顶底背离形态动作的,至少需要1天半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在实战中注意一下这个时间段的掌握,对操作节奏的把握比较重要。30分钟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把前面各“分钟图”里比较大的技术动作,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技术动作,都表现出来了。这就为我们更好的分析把握那些足以能够对股价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或扭转变化的信号引起重视。也进一步确认了前面“分钟图”里反复出现的一些技术动作信号中处于主导性力量的对比结果。这些信号会不会继续持续的出现?以至于影响到更大的技术形态和时间区域呢?还需要再进一步扩展开来看。就自然的要看“60分钟图”上的反应了。
  6.“60分钟图”:(例图P015)
  如果讲“30分钟图”是“过滤掉”那些股价细微波动的动作,而留下了持续性比较长,主导性力量比较明显的信号的话。那么,“60分钟图”就是进一步确认和反应这些主导性力量占优的信号的更关键的图了。
  “60分钟图”有一个特点,凡是被“60分钟图”上确认的技术动作或者扭转性信号。必然会在“日线图”上产生重要影响。60分钟图里每天交易4个小时,产生4根60分钟K线。而这4根K线的技术信号变化,就会形成当天的“日线图”上的一根K线上的具体形态。简单的讲:如果这4根K线中,多方力量占据主导力量,那么,日线当天收阳的概率就很大,如果是空方占据了主导力量,当天日K线收阴的可能就很大。进而影响到整体“日线图”上的形态和趋势变化。如果“60分钟图”的技术形态已经出现扭转性的迹象。基本上就可以做出短线的股价方向性的分析和判断,实战实盘操作中,也可以通过“60分钟”明显的扭转性信号,来进行操作决定。比如,“60分钟图”上已经出现股价攻击乏力,冲击出现背离顶(底)信号,均线技术支撑或压制,指标发出买、卖信号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为实盘操作决定的技术依据,而且也会比较的及时。熟练的运用以后,是可以达到扩大利润空间或者缩小损失幅度的实际利润影响的效果的。比如,介入时价格点位较低,卖出时价格点位较高。分析时间上也可以提前一步确认出一些技术动作对“日线图”上的整体运行状态的影响。
  加:实战中,30分钟上出现的明显技术扭转动作信号,是需要与60分钟图上的运行变化相互结合来做最初步的操作决定的。比如:是否可以决定买卖?股价短线是否有见顶、见底的初步信号了?上攻中短线的压力位、支撑位判断?下跌中的支撑位、反弹压力位判断?等等,相比日线图来在具体的点位、股价位置上均更要精确一些。如果在配合30分、60分上的一些指标(比如BOLL、TOW、EXPMA等),以及画出切线、压力趋势线、和具有中期以上参数的均线系统等,在寻找短线压力、支撑区域和位置时,都是很实用、并准确性比较高的。还有,用30分钟和60分钟图上的成交量的整体变化(持续放大、持续缩小、压价堆量等)来掌控短线量能的释放、蓄势、背离等现象,也是能够早一步发现股价滞涨、上攻乏力、杀跌缩手、多方蓄势、空方发力、观望盘增多、等等很多盘面资金博弈信息的。实战中可以多摸索应用各种测算手段来做,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以上的4个“分钟图”里,其实每个图都有自己的“使命特点”。
  “5分钟图”是K线系统图中最小的单位图,往往也是股价技术形态变化中的初始起点图。
  “15分钟图”是“初次过滤”股价“微幅波动动作”和延续确认“5分钟图”里重复出现的技术动作信号的重要一个环节图。
  “30分钟图”是“强化过滤”股价“微幅波动动作”和延续确认前面“分钟图”里持续时间比较长,能够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可能发生扭转性变化信号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图。
  “60分钟图”是能够作为操作判断并且直接影响到“日线图”形态的重要性图。但如果只依据“60分钟图”来做操作决定,有一个缺点无法回避----就是只能是做短线的操作决定,而不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做出是阶段性的买、卖操作?还是中期性的买、卖操作决定?还是属于大趋势性的买、卖操作决定。这些判断,就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股价波动形态和趋势了。所以,下一步,怎样判断这里的操作决定应该是属于哪一类“时间区域性质”的?就要再进一步扩展开,来看“日线图”了。这在技术分析中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7.“日线图”:(例图P016)
  “日线图”是人们最常关注,也是股价技术运行图中处于标准地位的技术分析图。因为从交易所的交易结算时间单位来讲,是以每一个交易日(天)来做为基本交易结算单位的。以“日线图”为标准点,向前推延就进入“分钟图”、等小的时间周期图;而向后推延,就进入“周线图”、“月线图”等大的时间周期图。也可以这样讲:日线图是标准交易技术分析图,而其它的时间周期图均为衍生性质的交易技术分析图。从即时交易的实际来讲,“分时图”是和“日线图”形成一体的标准交易图。只是在技术分析方面来讲,多以“日线图”为主,而把“分时图”作为一种日线图的实盘配属图。
  分析“日线图”的一些重点:
  A.先确定当天的股价K线的性质----就是,当天的K线是属于攻击性的,还是属于震荡性的;是属于蓄势性的,还是属于释放性的。
  B.确定当天股价K线和近期K线组合的关系-----就是,当天的K线与近期其它K线形成的组合状态是属于哪一种技术动作。是某一个技术动作的延续,还是某一个技术动作的扭转性动作。
  C.判断目前的技术动作处于这个波段趋势的哪一个环节和位置。也就是目前本波段运行到了哪个阶段性的环节处。比如:是本波段初期的攻击环节,还是本波段攻击中的一个整理、震荡、修复环节,还是加速冲击的环节,还是处于加速攻击之后的波段顶部(或底部)构筑环节等。
  D.更大一点时间区域的判断,目前的这个波段是处于什么性质的浪型中运行,处于这个性质的浪型中的哪个部位。
  分析判断以上这些具体的问题,当然不能够只单依靠股价K线,还要结合“日线图”上的均线系统的运行状态,空间幅度的扩展状态和预期,换手量系统的变化状态,指标系统的演化状态,目前所处的时间周期等。这些都只是从技术方面来分析判断的,再加上宏观政策背景方面,公司基本面,市场资金流动,市场消息面,市场心理面,等等综合起来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双向梳理,才可以基本准确的判断和确定出每一个的具体位置来,从而确定出目前当天的技术动作的意图和下一步的股价波动方向。
  那么,“日线图”上的每一根股价K线是不是都必须这样来做分析呢?理论上是需要这样的,但实际中,大可不必每天如此做,因为,股价不是在延续着前面的方向和技术动作,就是出现扭转性的方向改变和技术动作的切换。只要每当发生一次股价方向扭转信号或技术动作发生切换信号的时候,重新全面的做一次分析判断就可以。在股价波动方向、技术动作,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信号的情况下,只要每天密切注意,有没有这些方面的变化信号就可以了。
  8.“周线图”:(例图P017)
  “周线图”也很重要。原因就是“60分钟图”、“日线图”、“周线图”这三个周期图相互内在的联系非常紧密。彼此都可以产生直接的相互确认影响。从而对股价的波动方向和运行状态的技术分析判断形成重要的技术支点。“周线图”的动作比较“日线图”要缓慢一些。但当“周线图”上股价运行方向确定之后,往往在一个时间区域里会反向的制约和影响到“日线图”上股价总体运行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具有方向性扭转动作方面的。
  “周线图”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基本上只反映波段性的状态。对于比较小的阶段性的股价变化,反映的不是很明显。所以,这种对攻击状态的相对稳定性反映会对“日线图”上股价短时间里的阶段性波动影响进行“过滤”,从而稳定了股价的方向性判断。不能小看这个特点,它往往会用事实来纠正我们一般会经常犯的“因小失大”的错误判断。
  9.“月线图”、“季线图”、“半年图”、“年线图”:(例图P018)
  这几种技术运行图的应用,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股市的初期时间,在这些“周期图”方面的技术数据还产生的不多。从技术分析方面讲,参考数据和积累资料也不多。现在更多的只是一种参考性的股价波动范围和时间区域性分析。“月线图”更多的是把握股价整体运行形态的多空趋势性方向的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