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眼器规范:美日医药政策对A股投资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1:49:53

  美日医药政策对A股投资的启示 2011年10月17日

        截至9月30日,医药板块指数在A股所有板块中跌幅位列前五,跌幅达到22.29%。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朝阳行业的跌幅如此之大?除估值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因素?
  股市具有前瞻性,是对基本面的反映,今年A股医药板块的走势反映的是市场对中国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疑虑和担忧:中国医药行业是走日本模式还是美国模式?过去20年美国医药板块表现突出,超额收益巨大,而日本医药板块跑输全球,这两国医药板块的走势反映的是日本和美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差异。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在10%以上。日本虽然在1990年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其医药市场规模却止步不前,1996年至2000年的绝对规模逐年下降,直到2000年后才重回增长态势,到2008年才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
  导致日本和美国股市医药行业板块走势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美、日两国政府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医药生物产业政策方向。美国将医药生物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在加大产业扶持的同时,以高药价激发产业的创新活力。日本将生物医药更多地当作民生工程,把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作为首要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药价管制,不断地降低药品价格,牺牲了产业发展的动力。
  日本是全球药价管制最严格的国家。从1988年开始,日本对所有医保用药实行每两年一次的价格调整,降价幅度在4%至10%,平均降幅约6%。日本的新药定价政策同样严苛,创新药价格仅为发达国家的2/3。日本通过严格的药品降价获得了巨大的民生成就:药品支出占医疗总支出比重从90年代的23%下降到2000年前后的18%,医疗用药的平均进销差价率从1986年的23%下降到2004年的6.3%。降价牺牲了医药行业增长,这个过程导致了惨烈的淘汰整合,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在此期间,70%的日本处方药企业倒闭或被兼并。
  与日本相反,美国的药品价格政策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商业谈判完成,对于创新药的定价没有限制,因此美国的专利药价格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创新药的高回报激发了企业研发新药的热情。美国目前在研新药数量超过3000个,占世界在研新药总数的44.4%。美国因此出现了辉瑞、强生、惠氏、雅培、礼来等多家世界原研药巨擘。
  中国在人口结构、医保政策、药价政策等各方面都与日本惊人的相似。首先,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老龄化进程初期,未来20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医疗需求将迎来稳定较快增长。其次,我国政府管控药价的意图非常明确,已经实施了28次政策性药品降价。
  投资者不必忧心中国的医药行业会复制日本医药行业。中国的医药行业可能既不走日本模式,也不走美国模式,而是走有中国特色的模式。中国的药品价格虽然一直在下降,但降价规模远远小于日本。中国历次药品降价的范围平均为100多种,远远小于日本的13000种,降价虽然会成为中国医药股投资的压制因素,但不会像日本那么明显。中国也象美国一样鼓励新药创新,"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等政策表明我国对医药创新持鼓励态度,保留了中国医药产业靠创新转型的希望。
  中国医药行业目前处在需求增长、价格管控和鼓励创新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状况下,投资更为复杂。从美日经验来看,规避降价、寻找创新是确定的思路。创新药企业能够通过持续推出高毛利新药抵抗降价的压力,能够通过将新药国际化以获得增量市场,这是同时具有成长性和高弹性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