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房设计要求: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之由来 - fyfuji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08:14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东简介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省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山东省省会为济南市,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邹县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这里还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山东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由于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鲁国和齐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山东因而简称“鲁”或“齐鲁”。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山东人具有勤劳、朴 

实、重情义、守信用的传统美德,向以不怕困难、不甘落后、吃苦耐劳、勤俭努力而为世人称道。 

  

     

山东省是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点约493处,古建筑、古遗址1.3万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9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山东旅游独特的风格。 

  

  目前,全省360多处旅游景点,基本形成了6大旅游区: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曲阜圣地之旅);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梁山、阳谷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故里,儒家学说的发祥地,孔庙,孔府,孔林规模宏大,文物荟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雄伟壮丽的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象征着中华之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自然文 化遗产”。 

  山东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风光绮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前海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鱼果之乡”烟台,“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 

  

  山东中部,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世界风筝都”潍坊的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石家庄民俗旅游等卓有特色。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古齐国都城淄博,拥有齐国故城遗址,东周殉马坑,齐长城遗址等古迹。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山东570公里汇入渤海,黄河入海口自然风光壮丽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梁山水泊遗址,菏泽的牡丹,聊城的光岳楼,铁塔,德州的苏禄王墓,枣庄万亩石榴,徽山湖十万亩荷花以及古运河游等也都各具特色。 

  

  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山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同时,还开发了常年可以参加的孔子家乡修学旅游、穆斯林旅游、徐福东渡游、农家民俗旅游、书法旅游、烹饪旅游、中医康复旅游、朝圣旅游等三十多个专项旅游活动,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简介 

  

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东部,通称山西高原。春秋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453年,赵、魏、韩三分晋国,故又别称“三晋”。东以太行山与河北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倚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南与河南接壤。 

  

  山西历史悠久,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风彩。山西芮城西侯波文化遗址,襄汾了村文化遗址,沁水下川文化遗址,分别代表了黄河中游旧石器时代初期、中期、晚期的文化遗存。从襄汾的陶寺遗址、夏县禹王城和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成为山西最早的文化艺术品。春秋时代,山西不仅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构建筑基本形制已经确力而且壁画成为古代宫廷、庙堂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佛教文化的盛行和气候、地理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山西古寺庙的保存超过了国内许多省份。石塔、石雕制品、石窟造像、象征着、反映着山西各种时代的文化发展水平、艺术发展成就,更深刻地展示着文化的结晶。云冈石窟、大龙山石窟都体现着北魏时代及隋唐文化的源流。宋(辽、金)、元时期山西文化的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展示得颇为充分。殿宇、寺塔、楼间、桥梁等建筑的造型及琉璃、雕刻、彩画等建筑装饰,日趋成熟。颇为闻名的太原晋相圣母殿.保留着宋代的形制、结构,体现着当时文化发展的一定水准。这个时期的壁画艺术,足山西寺观壁画的鼎盛时期,遗迹遍布山西各地。繁峙县岩山寺金代壁画与芮城水乐宫元代壁画,成为中原地区壁画的代表作品。山西境内众多的古代彩塑作品,以太原晋词圣母殿的宋代彩塑为代表,成为展示宋代彩塑艺术水准的代表作。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的辽代三十一尊塑像,包 

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合掌露齿菩萨,成为反映辽代彩塑水准的珍品。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先祖,华夏文明的开创者神农氏炎帝、轩辕黄帝及其之后的尧、舜、禹都曾以山西南部人称河东一带为活动中心。到如今,人皆知晓的古代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足见当时山西文化的发达与繁荣。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中期,晋商文化又兴盛起来。这种商业文明带来的商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国金融业的雏形、中国最早的银行家的出现。在山西晋中的祁县、太谷、平遥,出现了一批具有实力的、辐射全国甚至世界的金融实力人物。以平遥“中国第一票”票号掌柜雷履泰为代表,形成了晋商文化的文化圈,其影响越过了一个世纪。如今,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平遥、祁县便是这种代表与象征。 

  

  山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境内名山有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北武当山和工老峰,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大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56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小沟小溪,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大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孟县万花洞、玉华 

洞、忻州禹十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人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定冠山顶似冠首;三台山的中台颀广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构筑了娘于关、雁门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和娘子关瀑布。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冲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近、现代的人民革命斗争,也为山西留下了众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遗迹和胜地。 

  

     

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建筑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山西还有着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是黄河文化的一种反映。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战平陆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情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义风习、民间工艺和文化娱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简介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又被称为“中州”、“中原”,简称“豫”。它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界于北纬31°23′与36°22′,东经110°21′与116°39′之间。 

  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耕地1.1亿亩,人口9315万人,主要有汉、回、蒙古、满等民族,现辖16个省辖市,2个地区,省会郑州市。 

  河南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的1500多条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沿太行山东麓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大型“地下水库”之称。 

  河南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空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简介 

  

简称冀,位于北京周边,因处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辖11地级市(石家庄、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沧州、衡水)、23县级市、109县、6自治县。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6484万。古为燕赵之地,故文物古迹颇丰。河北的山、海、川、高原、盆地等地形地貌齐全。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承德、保定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先秦至明代长城多经本省,更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承德避暑山庄,有气势宏伟、石雕精美的清东、西陵,有以出土金镂玉衣而闻名世界的满城汉墓群,还有南、北乡堂山、苍岩山桥楼殿等宗教遗存。赵州桥在世界桥梁上地位显著,沧州铁狮子列入“中国之最”。邯郸是赵国文化的中心,有业台、回车巷、学步桥等。现代 

革命史迹则有西柏坡革命纪念馆等。自然旅游资源有秦皇岛、北戴河一直延伸到昌黎黄金海岸的海水浴场,木兰以冈丘起伏、草茂花繁成为清代皇家秋尔习武的围场。 

  

  河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种类繁多,分部广,矿产储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植物资源有3000多种,除农作物和果树外,药用植物10000多种,木材植物100多种; 

在河北省的动物资源中,家养畜禽约有100多种。全省拥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137种。河北省总耕地面积6493.7千公顷,是全国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河北工业以煤炭、纺织、冶金、建材为主。重工业实力雄厚。 

  

  祁州(今安国)称“药州”,每年举行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衡水老白干、沙城乾白葡萄酒、邯郸业台大曲等均为佳酿。唐山有“北方瓷都”之称,其“骨灰瓷”独放异彩。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简介 

  

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又因境内湘江流贯南北而历称湘。全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划分为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省会长沙市。现有人口6251万。湖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绝大多数为汉族,此外还有土家、苗、侗、瑶、回等50个少数民族。 

  

  湖南地形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位于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为省内最高点,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拨大都在50米以下。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严寒期短,年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无霜期270~310天。年日照1300~1900小时。 

  

  湖南资源丰富,物产丰饶,被称为“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旅游胜地”。全省拥有耕地4968万亩,全国耕地面积的3.5%。拥有森林面积1.8亿多亩。其中经济林3200多万亩。竹林850多万亩,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并 

率先跨入全国消灭宜林荒山省市行列。林木畜积量2亿立方米。 

  

  湖南境内河流纵横密布,大小河流5431条,以湘、资、沅、澧四条水系较大,河流可通航里程1.5万余公里,内河航线贯通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全省水能蕴藏量为1532万干瓦,可开发的约占70%。位于北部的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洪水期最大面积3900平方公里。它接纳四水,吞吐长江。为中国重要淡水养殖基地之—。 

  

  湖南矿产丰富,矿种齐全。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产中,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已探明储量的91种,其中51种居全国前10位。钨、锑、铋、重金石、海泡石、萤石、高岭土等居全国首位。且钨、锑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炭储量为中国长江以南较多的省份之—。 

  

  湖南动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据不完全统计,哺乳类有70种,鸟类310种,爬行类70多种,鱼类16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二级保护动物28种,三级保护动物49种。 

  

    湖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山水风 

光秀丽,旅游资源独特。省会长沙是—座有三干多年历史的名城,全省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有10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体的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景点1360多处,形成“东—线,西—片”的格局。“西一片”以自然风景资源为主,有武陵源、猛洞河、吉首—凤凰、桃花源4个旅游风景区;“东一线”以四干年楚文化为主,文物古迹众多,以岳阳、长沙、南岳为重点,包括郴州、宁远—九嶷山、永州—浯溪、岳阳(岳阳楼、洞庭湖)、衡阳—南岳、长沙—韶山6个旅游风景区。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53处。中国五岳之一的衡山、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的岳阳楼(洞庭湖),被列入《世界自然遣产名录》的武陵源(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被称为“天下第—漂”的猛洞河等自然保护区钦誉中外,为人瞩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故乡——韶山,近年开辟了滴水洞景区,韶山观日阁,毛泽东诗词碑林,前往多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简介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四川省,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介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东西长约750公里,南北宽约49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5719万。有土家、苗、回、侗、满、壮、蒙古等4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72%;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集中分布在鄂西南地区。全省辖4地区,1自治州,9地级市,22县级市,45县,2自治县和1省辖林区。省会武汉市,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淀积,于漫漫的春秋岁月里闪烁,地灵人杰,物产丰饶,文化灿烂,景色优美,是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长江孕育荆楚,自然装扮湖北。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荆楚大地,滋润着这片沃土。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其“水乡泽国”的绮丽景色。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使湖北的自然资源异彩纷呈,各显生机。许多景观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三峡、武汉东湖、武当山、大洪山、襄樊古隆中、通山九宫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钟祥市大口、当阳市玉泉寺、宜昌市大老岭、兴山县龙门河、襄阳县鹿门寺、谷城县薤山、武汉九峰山、神农架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农架、长江新螺段及天鹅洲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武当山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长江三峡、黄鹤楼、葛州坝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尤其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跨湖北、四川两省,全长201公里,其中湖北占140公里,被海内外游客誉为“山水画廊”和“黄金水道”。 

  

     

文化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人类的大智大勇、辛勤耕耘给湖北大地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人类文化遗址、古塔石窟、古城旧址、古墓皇陵、古代建筑、宝刹通观、名人故里、摩崖石刻,应有尽有,不胜枚举。全省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5处。发掘于枣阳市的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将中国文明上溯了1000年。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屈原出于于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堪称古代世界青铜冶炼技术顶峰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地城就出土于荆楚大地。工艺精湛的战国漆绘、木雕制品和古代丝绸大都出土于荆州江陵。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故里、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及武术和湖北汉文化代表——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樊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根基厚实,茶文化、药文化、鱼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各显异彩。 

  

     湖北处 

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向内陆推进的交叉部位。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日益优化的外部环境,为湖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加快开放,三峡大坝工程的加紧建设,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区域化合作、全方位开放,尤其是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来培植和发展,对旅游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武汉天河机场的通航及其国际空港地位的增强,宜黄(宜昌——黄石)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三峡机场竣工通航,以及京珠(北京——珠海)和两黄(黄州——黄梅)高速公路的兴建,将大大改善旅游的交通问题,增强湖北立体交通的区位优势。 

  

     

高坝显现奇观,三峡风情犹存。三峡大坝蓄水后,三峡旅游向何处去,令世界关注。国家权威部门的研究结论表明,那时的三峡库区景观依然雄伟,峡感犹在,风情犹存。三峡工程蓄水后,在重庆和三斗坪之间,长江干流水位最大抬升可达110米,受淹没的自然人文景观共计39处,约占三峡库区旅游景区总数的13%,一些重要景色不会有大的改观。瞿塘峡仍具雄伟之势,巫峡巫山十二峰依旧雄姿美态,西陵峡险峡减弱,但秀姿可人,并有堪称“世界奇观”的三峡大坝弥补其缺憾。三峡精华犹在,库区更添秀色,仍是海内外游客的理想去处。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 东 简 

广东省简称粤,省名由广南东路简称而来。位于中国的南部,五岭山脉以南。陆域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相接,南面是南海。广东海岸线曲折,大陆岸线有4314公里(香港、澳门地区未计入)岛岸线总长4135公里,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广东沿海岛屿众多,有810多个沿海岛屿(香港、澳门地区未计入)和南海诸岛。 

  广东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份。北回归线横穿广东省大陆中部,广东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高温多雨,是全国光、热、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 

  广东省地处著名的南岭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泛。凡口铅锌矿、大宝山铜铅锌铁多金属矿、云浮硫铁矿、石碌铁矿、羊角岭水晶矿,属我国著名的大型矿。广东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广东省会广州市是一座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名番禺,又称楚庭,羊城,穗城。传说古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衔着谷穗,降临楚庭,把谷穗赠给百姓,祝这里“永无饥荒”现在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象征。广州是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革命历史纪念地主要有: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山纪念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花县太平天国洪秀全故居等。名胜古迹主要有:五仙观、镇海楼、象岗山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和花塔、怀圣寺和光塔、南海神庙等。广州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因而广州又素以“花城”著称。广州市的市花是“红棉”。 

  广州的自然条件优越,特产资源丰富。广州是“水果之乡”。此外,矿产、水力、林木等资源也很丰富。 

  广州是我国著名的沿海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又是我国南方陆、海、空交通运输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具有现代化的各种设备,可通国内大城市京、津、沪、杭、桂林、昆明、哈尔滨、兰州等地;国外有直达曼谷和马尼拉的航线。通往香港的航线可与国外各地的航线相接。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广州港货运码头。陆运方面有公路直通全省和桂、湘、赣等地。铁路则有京广、广深、广茂等线路通往各地。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体育中心,集中了著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体育场地—天河体育中心,已成为广州一大景观。 

  广州毗邻港澳,华侨众多,与海外有着传统的、密切的联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州为配合外贸、旅游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兴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东方宾馆等豪华宾馆、酒店。1984年广州在黄浦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几年来,吸收外资,引起技术成效显著。1988年广州在天河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新技术产业区。创办以对外经济为导向,以新技术、高技术产品为龙头的科技企业。广州市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中心,而且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必将带动全省,乃至史弟省市的经济发展。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广 西 简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区名由广南西路简称而来。地处我国的南疆,南濒北部湾,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北靠贵州,西接云南,西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南部,是全国纬度最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总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低山、丘陵是广西地形的特点。山脉最明显的特征是呈弧形,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命名为“广西弧”。 

主要由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九万大山、大苗山、大瑶山、大明山等组成。广西丘陵面积25000多平方公里,以桂南分布最多,土层深厚,水热条件好,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场所。广西河流总长度为34000公里,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的水系。 

  广西境内石灰地层分布很广,岩深地貌多奇峰异洞,风景优美秀丽。其中以桂林、阳朔一带尤为突出,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给广西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南宁市是自治区首府,又是一座具有典型南亚热带景观的“绿色城市”。古称邕州,秦属桂林郡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设晋兴郡,郡治在南宁,南宁从此建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南宁开始成为广西政治和军事中心。民国初年(公元1912--1936年)桂系军政府将广西省会从桂林移驻南宁。1949年12月4日解放,为广西首府。 

  南宁市是广西新兴工业城市之一。建国以来逐步兴建起食品、轻纺、冶金、电力、煤炭、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等工业体系。交通发达,有湘桂铁路通过,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湛江、衡阳、贵阳等大城市。公路四通八达。水运条件优越,设南宁港,沿邕江、郁江、左江、右江、右直达龙津、百色、贵县、梧州、广州等港。建南宁机场,民航班机可直达北京、广州、昆明、桂林、北海等地南宁盆地属桂西南农业经济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甘蔗、花生、烟草、麻类、生猪、八角、茴香以及各类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南宁市是广西教育科学文化中心,有广西大学等23所高等院校,有广西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的科研机构以及全区最大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场、医院和新闻广播出版机构。南宁是广西五大旅游区之一。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简介

位于祖国的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省区界线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东西最长相距930公里;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南至东宁县南端,南北最长距离为1120公里。地域辽阔,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北部的夏至前后可以看见北极光,东部的乌苏里镇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西部约有2000多公里省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在南部约有1300多公里省界与吉林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2万平方公里(包括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地区的1.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9%,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黑龙江省系由省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清朝建国初期定名为黑龙江。黑龙江省版图状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形象地反映了她富饶美丽的风貌。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几乎等于朝鲜和罗马尼亚领土之和。在地质历史时期,多次大地构造运动使黑龙江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态经历了反复的塑造,到新生代的燕山运动时期才基本奠定了今天的地貌基础。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和漫长地质时期内外自然力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黑龙江省今天基本相对稳定而又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

  黑龙江省冬季受蒙古高压带的影响,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的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全省气候呈观明 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这种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受地理纬度、地形地貌、距海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日照、气温、降水、温度、风等气候要素上,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的区域分布规律。

  黑龙江省区内的植物按世界植物区系的划分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欧亚森林植物亚区、欧亚草原亚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植物。根据目前的调查,共有183种、737属、2200种(其中有1763种为种子植物)。在全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就有107科、636属、1746种;裸子植物3科、6属、17种。这些种植物又属于长白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蒙古植物区系(分布在松嫩平原),这些植物类型的地貌景观主要表现是森林植被、森林草原植被、草原草甸植被,这是黑龙江省的自然植被基础。

  动物资源也是一项较重要的生物资源,黑龙江省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动物群及种类也多种多样。在动物区系上基本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还有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动物群,地理分布上分成大兴安岭亚区、长白亚区、松嫩平原亚区。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98种,其中两栖类11种,爬行类14种,鸟类374种,哺乳类97种,这些野生动物有32种列为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占全国145种保护动物的22·8%,其中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16种,三类保护动物10种。黑龙江省的野生动 物具有大型种类多,季节性、耐寒性强,经济价值大三个特点。

  矿产资源在全国可算是名列前茅。在世界已知的160种矿产中,有150种,已找到11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铁、铜、锌、铅、钨等45种矿产中,储量列居全国前三名的有8种,列居前十名的有28种。在石油、石墨、砂金、矽线石、铸石、玄武岩和钾长石等18种优势矿产中,此六项储量都居全国之首。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二万年以前黑龙江省就有社会氏族,在松花江、嫩江和牡丹江一带,从事原始狩猎、捕鱼和放牧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发展了一定规模的农业;“善骑射,喜耕耘,好渔猎”的女真族在阿什河一带建立了以耕种为主的定居生活;17~18世纪,汉民移至黑龙江在呼兰河平原大规模开垦农田,多以松嫩平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的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黑龙江省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强力开发建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工业生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及乡镇企业为骨干,以石油、煤炭、森林、机械和食品等产业群为特征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全省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陆、水、空、地下运输并行,人、机、运、修配套的综合运输网,舒适、先进、大功率的运输工具逐年增加,客货运量成倍增长,为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祖国边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贡献。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简介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 

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 

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 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 

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 

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 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 

西、左北平郡。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 

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 

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 

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 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 

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简介 

  

浙江滨临东海,西接安徽、江西,北与江苏、上海相邻,南同福建相依。因其境内第一大河——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一省之名。 

  浙江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地区多为海拔千米以上的群山,龙泉市境内的凤阳山主峰-黄茅峰,海拔高度1921米,为全省第一峰。中部则以丘陵为主,大大小小的盆地错落其间。东北部是富饶的冲击平原。地势缓平,土层深厚,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浙江面积在80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0多个,横亘浙江南中部的金衡盆地是最大的盆地,亦是浙江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浙江是祖国大陆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陆地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但其实却是一个陆地窄而海域辽阔的省份。其海岸线长度总计6486公里,并拥有22.27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约为陆地面积的二倍。它东临东海,海洋资源富庶,不仅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东海的大陆架还蕴有油气资 

源,海岸带还可开发旅游资源。 

  

  浙江复杂多样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衍。该省的植物种类极为丰富,资源多达30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行列的就有银杏、冷杉、百山祖冷杉等45种。浙江的毛竹资源更占全国总资源的六分之一。安吉的竹种植园有200余种竹子,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竹类种植园。浙江的动物资源亦很繁多,共有兽类80余种,鸟类300余种。现全省有天目山、凤阳山、古田山、乌岩岭四个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以及九龙山、百山祖、龙王山、龙塘山、尹家村等5个省级保护区。 

  

  浙江气候宜人,水秀山青,文化悠久,自古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共有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11个名士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双龙、仙都等11个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数量列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5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省会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多年来,浙江省在重点开发杭州风景名胜区的同时,致力于开发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逐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全省旅游网络,形成了浙东水乡佛国游、浙南奇山秀水游、浙西名山名水游、浙北丝绸古镇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浙江的特色旅游比较发达。钱江观潮、书法、垂钓、气功保健、古民居观赏、佛教朝拜、道教养生、生态考察、“农家乐”、“渔家乐”之旅等多项具有浓郁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西湖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绍兴国际书法节、舟山国际沙雕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简介 

  

因天柱山旧称皖山而得其简称“皖”,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建省,是取历史上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命名。位于我国东南部,处于华东腹地,距东海300公里。省域东西最大距离约45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70公里,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安徽东靠江苏省,西连湖北省,南与浙江省,江西省为邻,北与山东省,河南省接壤. 

  安徽历史悠久。和县陶店镇汪家山龙潭洞里发掘出三、四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猿人骨化石,被命名为“和县猿人”,同时证明早在三、四十万年前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就有古人类活动。根据《左传》的记载:夏禹曾在涂山(今怀远的当涂)大会诸候,说明安徽早就是个著名的历史名地了。1912年安徽分芜湖、安庆、淮泗3道,领60县,省府驻安庆;1928年废道;1932年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62县;1949年4月21日后,设皖北行署;同年5月设皖南行署;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黄山、安庆、淮南、淮北、蚌埠9个地级市,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宣城、惠湖、池州7个地区,63个县和9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省会设在合肥市。 

  

  安徽省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主要分属大别山山系、黄山山系和天目山山系 

,海拔高度约在500-1900米之间。大别山系位于江淮之间、跨皖鄂豫省、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内,最高峰海拔1700米左右。黄山山系位于省境江南地区中部,为世界著名自然风景区,古人早就有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最高峰海拔近1900米;天目山山系位于省境南缘,为皖浙两省界山;大别山以东的江淮丘陵,海拔多在100米—200米之间,最高峰不超过400米,低处为海拔10—30米的起伏不定。 

  

  境内河流自北向南分属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新安江位于省境南部,发源于休宁县内,为浙江省钱塘江正源,向东经新安江水库流入钱塘江,境内流长240公里,流域面积6400平方公里,支流多为源短流急的山溪性河流。全省有大小河流200多条,大小湖泊500多个,大小水库5000多座。位于省境中部的巢湖,是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平均水深1—3米,常年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水质优良,适合各类淡水动、植物生长。位于皖南的太平湖,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面积90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可以作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安徽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烟叶、花生、油菜籽等;茶叶以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敬亭绿雪等闻名于世;境内的江河湖泊,盛产淡水鱼、虾、蟹、贝 

类及各种水生植物,其中,长江鲥鱼,巢湖银鱼最为著名;森林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火炬松、泡桐、毛竹、油桐、油茶、板栗、核桃、栎、漆、橡、棕等;干鲜水果中的歙县三潭批杷、砀山酥梨、怀远石榴,宣城水东蜜枣等在省内外素享盛誉。 

  

  安徽传统的工艺品种类繁多,如宣纸、歙砚、徽墨等历史悠久,是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安徽旅游资源众多,有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近200处。风景奇绝的黄山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有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古称“南岳”的天柱山、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等名山。还有战国时期的古城寿春(即今寿县县城)、灵璧虞姬墓、乌江项羽祠、唐代诗人刘禹锡以《陋室铭》而闻名的“陋室”、保存在和县历阳镇上以李白《赠汪伦》诗而闻名的泾县桃花潭、宋代名臣包拯的故乡合肥有后人建造的包公祠、包公墓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于凤阳建造的中都城遗址和明皇陵及皇陵碑,另外安庆市有太平天国英王府,毫州有曹操宗族墓群和华佗庵,歙县有许国石坊和棠樾牌坊群等。 

  

  安徽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名人辈出,星转斗移,改革开放给安徽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安徽省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笑迎天下客,广结世界朋友。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简介 

  

江苏简称苏。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纵贯全省南北。全省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左右,有汉、回、满等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密的省份。省会南京。 

  

  江苏历史悠久。春战秋国时分别属吴、楚等国地,汉时属徐、杨二州,元属河南和江浙中书省,明直隶南京,清置江苏省。长江以北称苏北,长江以南称苏南。江苏省是我国地势最低平的省份。全省十之八、九为平原。苏南太湖、苏北洪泽湖周围水网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江苏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劳力充裕,商品经济发达。盛产稻、麦、棉、蚕、鱼等,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江苏交通发达。长江航线和京沪铁路干线在南京交汇,内河航运密如蜘蛛网,航空线路发展十分迅速。 

  江苏名城众多。建城历史大多已有1500年左右。其中南京、镇江、常熟、徐州、淮安、扬州、苏州等已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遍布全省,是中国旅游业比较发达的省区之一。风景名胜主要有太湖、南京钟山、中山陵、雨花台、扬州瘦西湖、苏州拙政园、虎丘、无锡鼋头渚、镇江三山、宜兴三奇、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等. 

福建:以福州、建州(建瓯)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简介 

  

简称“闽”,地处祖国的东南,素有“东南山区”之称。她西负武夷山脉,东临大海巨涛,与祖国的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境内群山连绵,林海广袤,海岸曲折,良港众多,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加上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美丽的自然风光,使福建成为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旅游地区。 

  

  福建是中国最早对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因此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厦门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厦门、福州被定为台湾同时“落地签注”的口岸,同时又是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试点口岸。 

  

  全省森林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首位。武夷山、龙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龙栖山、建鸥万木林等自然保护区都保存有连片的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世 

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福建都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另外,福建还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福建木偶戏颇负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泉州“提线木偶戏”为最。 

福建的饮食独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闽南菜力代表的闽菜,是全国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闽菜精品“佛跳墙”、“鸡汤永海蚌”等,列为国宴佳看。福建还有品类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伎伎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福建盛产荔枝、龙眼、批把、香蕉、柑桔等。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谢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誉。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福州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等。 

  

  福建省内群山连绵,海岸曲折,气候温和湿润,青山绿水,四季如春,加之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使福建成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简介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古为雍、梁二州地,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置陇西郡,西部属月氐,汉为凉州,元属甘肃和陕西行省,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甘肃。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又简称陇。 

  

  现辖2自治州、7地区、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4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3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345万(1949年 

968万人),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省会在兰州。 

  

  甘肃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会地带,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乌鞘岭以西、北 

山和祁连山间为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甘肃是一个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狭长型省份,东西长达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最窄处仅25公里,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甘肃地形似哑铃形,全省有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北山山地六大地形区。气候从东南到西北,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河西走廊降水稀少。 

  

  兰州周围盛产白兰瓜,有瓜果城之称;天水苹果、庆阳黄花菜、文县花椒等都很有名;甘南高原是重要牧区;白龙江流域是重要林区;陇南山区产岷县当归、丈县 

党参等地道药材,有千年药乡之称。 

  

  甘肃矿藏、水力资源丰富,已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机械、毛纺织和核工业基地之一。金川大型多金属共生镍矿、皋兰铜矿、白银铝厂、兰州石油化工及其设备、毛纺、阿干镇煤矿、玉门油矿、天水电讯器材、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均很有名。甘肃传统手工艺品有临洮仿古地毯、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等。 

  

  重要城市有省会、工业交通中心兰州,兰州是陇海、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和成兰、西兰等公路的交点,又是甘肃民航中心,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兰州有民航线通酒泉、西宁、乌鲁木齐、 

北京、上海等地、陕甘交通要地天水,长庆油田所在地西峰、河西走廊古城和新兴工业基地张掖(古甘州)、酒泉(古肃州)、嘉峪关等。文物古迹以长达1600千米的汉唐之路为代表,有敦煌石窟、长城嘉峪关、兰州五泉山、白塔山,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榆中兴隆山、张掖大佛寺等。甘肃不仅有迷人的青山秀水、高山草原、大漠戈壁,更有雄浑的黄土高坡、丹霞奇观、冰川雪山;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浓郁,魅力独具。 

  

  甘肃之旅,可以漫游丝绸古道,重返历史长河。在传统旅游线路中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都以各地城市为依托,散布在丝绸古道沿线。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简介 

  

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1万年前这里即有人类,春秋战国为楚国地,秦属九江,汉为扬州地。唐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为政区原始名。宋为两路,元为江西行省。明朝置江西布政使司,清朝为江西省。 

  

  江西省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土地分布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素称。现有人口四千多万 

,其中汉族占99.93%,少数民族中仅畲族构成群居规模。 

  

  全省设7个省辖市(南昌,九江,萍乡,景镇镇,鹰谭,新余,赣州),4个地区 (上饶,宜春,抚州,吉安)计70个县,14个县级 

市,15个市辖区。省会设在南昌市。 

  

  江西历史悠久,向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昌盛之地 

”和“文章节义之邦”。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诞生。这里有江南第一名楼--腾王阁,还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故居及其书画陈列室。 

  

  珍禽王国--鄱阳湖位于江西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可以观赏的白鹤2800多只,其它多种候鸟达四万多只。 

    庐山不仅是避暑胜地,而且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迹。冬天的“立体雪景”也美不胜收。 

  

  景德镇素以“瓷都”闻名于世。景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畅销海内外。古窑遗迹保存完好,古陶瓷博览区仍保持着明、清时期官窑古作坊,年产传统瓷60多万件,为商务和旅游者所青睐。 

  

    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奇峰秀出,丹崖连绵,碧 

水泛舟,风景如画;世外桃源井冈山是鲜为人知的风景区,保持着大自然的恬静和清新。 

  

  江西南部重镇赣州,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风犹存。 

  

  江西还是个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省份,特别是在现代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中,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而彪炳史册。中国GCD老一辈的革命家和领导人,有多数都曾在江西从事过多年的革命工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举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征…… 

  

  江西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源,是进行观光旅游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佳地。

北京简介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四周被河北省围着,东南和天津市相接。北京面积16808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左右。她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枢纽,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战国时的燕赵悲歌、到秦时的天下一统,从唐代安史之乱,到蒙古铁骑南下;经历过明朝的繁华兴盛,也目睹了过清末的盛极而衰;作为我们泱泱大国几百年的都城,北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大气,严肃,正统而又不失闲适,清雅。这就是老北京的风情。 

意大利年轻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书中对这里人民文明富足的生活以及城市何等美丽的赞美,千百年来不知诱发过多少人对于东方——这座文明古都的神思遐想。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新北京十六景之首。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有宫室9999间,是中外游客游北京必游之地。长城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是从月球上 

唯一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一座建筑物。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余千米(合一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颐和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云居寺是世界上石刻经卷最多的寺庙。  

  

老北京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京城风格。尽管现代、气派已给北京城增添了无限的摩登气息,但只要您深入、深入、再深入,老北京的道地京味依然风味犹存。京剧、相声、茶馆、胡同、四合院、天桥、庙会等等,如深深长巷里竹杖轻轻敲在青青石板上的笃笃声,唤起您对久远过去的无限遐思。寻觅京城久已远去的足音,探访依稀存在的古迹,请您轻轻感受。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世界上。 

上海:“上海”地名的由来:

  

唐宋时期,上海旧城厢一带是个渔村,在它的东面有两条河注入东北方的华亭海(今高桥、长江口一带)。东面一条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渔村的一条叫上海浦,渔村即以此为名,叫上海。

“沪”的由来

今上海的西部地区,在元古时代(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吴淞口下游一带居住,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扈”的捕鱼的工具。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后,把这一带地方叫“沪”。

“申”和“黄浦”

传说上海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是春申君黄歇的封邑,为了纪念他,把这里的一条河(今黄浦江龙华至松江河段)叫黄歇浦,又叫“黄浦”。这一片陆地叫“申”。

上海简介 

  

上海虽然尚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上海是新中国的“窗口”,4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及海内外来华投资的热点;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还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外滩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瞩目……,上海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 

  清晨,一轮红日从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上升起;海关的钟声划破新外滩的宁静;滨江大道上晨炼的人们以及跳交谊舞的男女正跃跃欲试……与那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横空出世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让您感受到现代城市交通的崭新一页;那龙腾虎跃、构架未来的浦东新区、虹桥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及这些热土上所创造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夜幕降临,您不妨登上黄埔江边高耸入云的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极目远眺,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近处,南京路上的霓红灯宛如一条五光十色的灯河,这里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滩的游轮码头登上豪华的浦江游轮,在夜幕中,游戈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东方明珠"、外滩之间,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画中行"的意境。这就是上海的都市风光,这就是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黄浦江畔,从外白渡桥出发,沿宽阔的中山东一路往南,直抵延安东路。此时,黄浦江拍岸的涛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不绝于耳,数 

十座巍峨的大厦绵延起伏。这就是闻明世界的外滩。 

--徜徉于滨江大道上,您会发现哥特式的尖顶和古希腊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阳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那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十幢巍峨大厦沉浸在灯的海洋里,一座座晶莹剔透如水下宫殿。临江远眺,整个外滩建筑群璀灿夺目、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响、恢宏壮阔的交响史诗。外滩的建筑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万国建筑博览"--外滩,可谓当之无愧。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是大自然的杰作。上海的自然景观大致可分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岛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云间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黄埔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的一项特色旅游。"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淀山湖风景区,而"岛之旅"则是指崇明、长兴、横沙、金山等众岛屿。 

  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GCD的诞生地。许多震动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处处为您讲述着一个个使人永不忘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观和纪念地。在上海,每到秋祭,纷至沓来的人们在这里祭祀先烈、缅怀革命历史,已成为了一种风俗。 

  大上海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是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这里荟萃多少风云人物,散落在上海各处的不同住宅建筑,由于其主人的非同寻常,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这里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孙中山、宋庆龄、鲁讯等故居,会使您产生抚今追昔的深沉遐思,这里还有无数个达官贵人的住宅,探访一下李鸿章、蒋介石等人的公馆,可以联 

想起主人那段显赫的发迹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着1700多年的传播发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随着近代都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结合丰富多彩,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上海的宗教建筑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个角落。它们各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炯异、装饰典雅而著称中外。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名刹-龙华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闻名中外的玉佛寺、现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于佘山顶上,宛如中世纪欧洲古城堡的圣母大教堂……,无一不展示着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韵。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近代城市,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一百多幢优秀的园林建筑。我们向您推荐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厢四条"一日游"黄金线:到嘉定可浏览唐代南翔寺经幢、南朝砖塔、宋代孔庙、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会对唐代青龙塔、宋代普济桥、元代放生桥、清代曲水园和万寿塔感兴趣;宋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宋朝方塔、护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会令您流连忘返;步入南市老称厢,则置身于代表明清风格的古城墙、豫园、文庙、三山会馆、书隐楼之中……物换星移千百年,这些古老的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但它们仍以各自的魅力,成为上海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上海在长达近 

200年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种人文社会资源,仅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就有几十处;上海还是一个都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都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建筑景观,被称为全国第一街的南京路商业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虹桥开发区的建立,使上海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内环线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铁的贯通。上海的都市景观呈现五彩缤纷的新气象。 

天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天津简介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面积1.1万平方公里。天津现辖十三个区,五个县。天津毗邻首都北京,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元朝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 

  

  明成祖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迁都北京,作为北京沿海水陆交通的枢纽和漕运的咽喉,天津地位更加重要。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天津的基本格局。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物资丰富贸易活跃的天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随着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18世纪初,由于埠际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办理汇兑业务的钱庄,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作为护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洋楼密布,至今仍成为天津的建筑特色之一。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天津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天津的市花月季,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现栽培的月季品种有1万个以上,为一个庞大的杂交类群,依其株态和花的特性可分为五大类: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聚花月季、攀缘月季、微型月季。月季花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最适22~25℃。天津素称“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最久。南运河、子牙河沿岸是重要产区。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1984年根据市民评选结果,市园林局、园林学会推荐,市十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批准定为天津市市花。1991年统计全市栽植月季达187.77万株,约600个品种,有月季园七处,月季路八条,集成“中环彩练”为津门十景之一。199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改为举办市花节------“天津月季花节”。 

重庆:“重庆”的由来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 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巴”之称谓 

  巴人的祖先起源于湖南北部洞庭湖一带,以后迁往江汉平原,再西移至重庆地区和大巴山与汉水之间,从古即有“巴人半楚”之说,从出土墓葬看,巴人以巨蛇、白虎为图腾崇拜。

  “巴”之称谓,民间相传是由地貌形势而生。据《巴县志》载:“巴之得名以阆白二水曲折如巴字”。最初的“巴”既是地名,又是族名。

重庆称为“渝”的由来 

  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

  周慎靓王(前316年),秦来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侯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重庆简介 

  

重庆市区以山城都市风貌、革命纪念地、抗战文化史迹、城市园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风光为特色,是集观光、游乐、会议、展览、度假、购物、美食等为一体的旅游中心。重庆因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6℃,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盛夏最高气温可达38℃至39℃。冬春多浓雾,年平均雾日100--150天,有“雾都”之称,顿时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被称为“山城”、“火炉”、和“雾都”。 

  

  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重庆古称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抗战时期,重庆曾为国民政府陪都。建国初期,重庆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 

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撤销原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 

  

  重庆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全市幅原面积8.2万平方公里,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的43个区市县。1996年末全市总人口3022.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67万人,占总人口的80.91%,非农业人口577.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5.72%,主要聚居在重庆市的东南地区。 

  

  重庆终年和风轻拂,林木葱翠,山水竣秀。市区高阜园林,别具风格。枇杷山公园耸峙居中,是了望全市,欣赏重庆夜景的最佳处。被誉为“山城花冠”的南山公园,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四季飘香;其中黄山,别墅幢幢,多是“陪都”遗址。市郊南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温汤宜人(38°),岩壑幽深,景色迷人;四面山自然风景区,配置成趣,尽人揣猜,移步异景, 

游人恍若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 驱车大足,唐末两宋以来的五万多躯摩岩石刻雕像,足饱眼福。 

  

  陪都遗迹:重庆,由于它在我国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这里成为战时中国的陪都。现有辛亥革命先烈纪念碑,邹容和邹容烈士纪念碑,第一张《重庆日报》、张培爵烈士和他的纪念碑,杨公和“三.三一”惨案殉难烈士纪念碑与大型浮雕,张自忠将军墓,冯玉祥及其故居,马寅初和寅初亭。卢作孚和民生公司、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新华日报》旧址、宋庆龄旧居、郭沫若旧居、老舍旧居、林园、黄山蒋介石官邸、孙科旧居─圆庐、宋子文公馆、孔祥熙官邸、“二陈”南山别墅等等。 

  

  由重庆乘船顺流东下,可饱览川江的小山城长寿,巴国古都涪陵,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丰都;登上拔江耸翠的叠楼石宝寨,立祠江边的云阳张桓侯廊等风物文绩,再经蜀后先主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进入夔门,就可以尽情地欣赏“长江小三峡”和 “长江三峡”的风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