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仓库电气要求:“民国邮票”的鉴赏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3:59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从此开始了中华民国邮政时期。民国邮票是中华邮政于1912年至1949年9月间发行的邮票,其间共发行了62套普通邮票、29套纪念邮票、3套特种邮票、5套快信邮票、7套航空邮票、13套欠资邮票、3套附捐邮票、1套挂号邮票、5套包裹邮票及2套军事邮票,另由于部分地区币制不同还发行一些限地区使用的邮票和地区加盖邮票,约共130套,由中华民国中央邮政部门统一印发,邮政标志为“中华民国邮政”。民国邮票的发行历经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历史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民国邮票一时间赶印不及,对辛亥革命怀敌视态度的时任法籍邮政总办帛黎(Theophile Piry)便在清代蟠龙邮票和欠资票上分别加盖“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三个系列字样暂用。其中前两个加盖之含义欠妥,遭各界反对,故发行量极少,目前已很难觅。15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的蟠龙邮票中,有4种面值的于1912年1月30日在福州首发,同期发行的还有6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的蓝色欠资邮票(有2种棕色的未发行)。是年2月24日,迫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强压,该总办又以“省费”为籍在已加盖“临时中立”的票品上补盖“中华民国”四字,成极不贴切的“临时中立中华民国”加盖字样,于该年3月20日起在南京、汉口、长沙三地发行,仅售出8种蟠龙加盖邮票,余下7种及欠资邮票并未发行。后由于孙中山先生亲自出面干预抗议,终使加盖宋体和楷体的“中华民国”字样的蟠龙邮票和欠资邮票得以出现。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年4月5日,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政权,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迁都北京,孙中山主持设计的邮票未能发行,几经周折方于是年12月14日同时发行了两套民国最早的纪念邮票“光复纪念”和“共和纪念”,主图分别为孙中山、袁世凯像。其刷色、齿孔、票幅、纸质、印版都相同,面值皆为1分至5元,一套12枚,反映了南北双方的斗争和妥协。次年5月5日起,正式印制的普通邮票1套19枚和8枚欠资邮票开始发行,半分至1角票的主图为帆船,1角以上至5角票为农获,1元至20元票为牌坊,习称“帆船票”,该套邮票的发行使用长达20余年。该时期出现的新票种还有:最早的公事邮票(发行于1915年,在“限新省贴用”帆船票上以齿针打孔凿出“公文贴用”字样);最早的附捐邮票(发行于1920年,在帆船上加盖 “附收”等字样);最早的航空邮票(发行于1921年,以驶过长城上空的双翼单引擎飞机为主图,机尾有五色旗标志)。所谓之“民国四珍”邮票都出现在这时期内,此四珍分别为:
  1、“宫门倒”中心图案牌坊倒印;
  2、1915年“限新省贴用”原票误为“限省新贴用”;
  3、1923年北京老版帆船3分改作2分倒盖;
  4、1925年北京新版帆船4分改作3分倒盖。

  在军阀割据时期,由于各地币值不同,汇费高,实际差价大,邮政当局为防止用大量购买邮票代替汇款,发行了许多加盖“限××省贴用”字样的邮票。新疆省的统治者甚至仅拥有几架小型教练机就自办了“航空公司”,1932年至1933年间用木戳在原有已加盖“限新省贴用”字样的邮票上再加盖“航空”两个红字。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套地方航空邮票,发行量很小,是国内外集邮者瞩目的珍品。

  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年北伐战争后,中华邮政的领导权归于南京国民政府。1931年起开始发行孙中山像普通邮票,该票延续发行了近20年,近20版,形成系列,其套数、种数之多,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中亦属罕见。1932年起又发行以邓铿、陈其美、廖促恺、朱执信、宋教仁、黄兴像为主图的“烈士”普通邮票系列。另有9套纪念邮票、3套航空邮票及附捐、欠资、快信等邮票也在此期间发行了,这些邮票多在北平和伦敦印制。1935年,国民党政府改币制,邮票面值从而由银元计值改为法币计值。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间,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移至重庆,间发行有30套邮票,其中主要以孙中山像为图案的普通邮票13套(有一套为辛亥革命烈士像、一套为邮政储金图);纪念邮票6套;欠资邮票4套;特种、附捐、航空、快信、挂号、包裹、军邮邮票各为一套。
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共发行了23套邮票,其中12套普通邮票、包裹邮票和欠资邮票各3套、特种邮票和航空邮票各2套、1套附捐邮票。
  1935年以后的15年,由于战争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邮资屡调,邮票的印制发行也是困难重重,故而多次发行加盖改值邮票,一些地区只好发行“暂作”、“改作”等加盖字样的邮票,如下对该时期邮票发行的特点作出了概括:
  1、 邮资不断提高,1937年国内平信为5分,1948年竟增至15000元,于1949年不得不又改以银元计算;
  2、 邮资不断变化,邮票面值一改再改,使刚印好的邮票就不适用,改值邮票大量出现,后来不得不发行无面值的单位邮票和基数邮票;
  3、 发行高面值邮票,1948年单枚邮票的最高面值达法币500万元,包裹邮票的最高面值达1000万元;
  4、 国币加盖、金圆加盖、银圆加盖,反映了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币制变动;
  5、 国民党政府灭亡前夕,财经完全崩溃,不得不发行单位邮票和基数邮票。

  抗战时期的民国邮票多在香港、重庆及南平印刷,还有些印自美国。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票种有:1941年的快信邮票和挂号邮票、1944年的包裹邮票。



区分民国邮票之版别

  版别区分是收集民国邮票的基本,没能掌握的话势必造成收集的困难。其版别最多当属孙中山像普通邮票,以其正票来计,不同的版别大致有17个,其量虽众,然图案相似者甚少。伦敦版单圈、双圈之分,即是青天白日徽间两距离较小的同心圈则为双圈,余者便为单圈。香港中华版与大东版稍要复杂,(1)“分票”中相同面值的有5分和8分,中华版的“伍”字最末一笔与单人旁之一竖不连,而大东版则相连;(2)“角票”中面值相同的仅有1角,中华版的“角”字最末一笔较短,大东版则较长之;(3)“圆票”的辨别为:中华版的“圆”字中的“贝”右侧一竖与下面一点不相连,而大东版则连之。百城一版乃仿香港版,因其翻制母模技术较差,而致所印之邮票较模糊,一看便知。然百城二版是用中信版原模印制的,其党徽左侧勾花内有一空心“C”(叁元票是在右侧)。
  烈士普票分北平版和香港商务版,其版别特征在“政”字上。北平版的“政”字第三笔与第六笔不连,商务版则相连——此即所谓之“政字相连”与“政字不连”。商务版另发行有一套水印邮票,易分辨。
  航空邮票中图案相似者仅有首版航空与二版航空、三版航空与香港版。首版航空票之图案上的飞机尾部为北洋政府的三色旗,而二版航空则改成了青天白日徽。三版航空邮票中的“票”字左侧一点与其上方一横及右侧一钩均相连,而香港版航空邮票均断开,且香港版另有一套水印邮票,易分辨。
  帆船邮票贯穿于民国初期,共三版:伦敦版、北京老版和北京新版。北京新版最易分辨,仅与前两版相似。其“分票”铭记框下无流苏,“角票”之面值下有水珠,“圆票”之中心图案为彩色。伦敦版和北京老版稍难分辨,伦敦版“分票”帆船桅杆顶上的旗较长,北京老版则较短。,伦敦版“角票”中的“邮”字第一笔与上面的弧框相连,北京老版则不连。伦敦版“圆票”中的“圆”字右边一竖较直,北京老版则略显弯曲。



民国邮票识伪

  民国邮票的赝品众多,皆因民国初期及40年代后期的民国邮票过于频繁地加盖,伪品便顺势而大量出现,主要有臆造和伪造两大类赝品:
  臆造——例如,曾出现过1912年在汉口加盖的“临时中立加中华民国”二分邮票,实际从未发行过,纯属臆造。
  伪造——造伪加盖邮票比较容易,因为木戳、胶戳随处可刻,兼且加印采用铅字排版,较易弄虚作假。因此,加盖票中赝品甚多,从“临时中立”直到新中国的加字邮票中均有伪盖品。
  识别伪盖票的主要办法是与真品进行细致对比,包括纸质、刷色、图纹、笔划、印色等,经细致入微的观察,方能找出细小的差异和各种漏洞。



民国邮票之珍稀

  民国邮票历尽了纷争战乱的年代,且不论那世所瞩目的几大珍邮孤品,中华大地上存在了数十年的磨难历史,便足以让大部分的民国邮票消殆遗尽,流传至今的微量邮品则有力地鉴证了历史。文化大革命期间,民国邮票必然处于严格清查处理之列,集邮业务全面停办后,由邮电部军管会作出决定,库存的258万枚92种民国邮票除认为有政治问题的尽被销毁外,其余的每种仅留一大张,余下也尽皆毁。到了今天,民国邮票倍受中外集邮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一种高值的收藏品,它是东方古国的一段辛酸血泪史的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