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c1电流表15a:像凡高那样死后成名的科学家 - 孟德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23:22

 



 

 

可能源于自己做事时的散漫和粗心,我对孟德尔这位做事细致认真的业务科学家充满了敬意。他是《百人榜》中我翻阅最多的一位。

作为遗传学基本原理的发现者,孟德尔的生平广为人知。因此,麦克·哈特在《百人榜》中对孟德尔的生平仅做了简略的介绍,而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对其研究活动和实验成果的评述上。但从这些不多的笔墨中透露出的几个细节仍能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

“1850年,牧师孟德尔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因生物学和地质学得分太低而未能通过”。由此我们知道,至少在十九世纪中叶,奥匈帝国就有了规范和良好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这样一种制度的存在对教育事业的基础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幸运的是,孟德尔虽然没有通过考试,但他所在的修道院院长仍派他去维也纳大学学习,如果孟德尔去维也纳大学是为了钻研神学,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位修道院院长选派孟德尔去学习深造的理由和动机了,而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所学的专业却恰恰是与神学相左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敬的身影。

1856年到1865年,孟德尔在布尔诺现代中等学校任自然学科的代课老师。在此期间,孟德尔完成了著名的豌豆培育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孟德尔定律。1865年,孟德尔把他的实验结果形成论文提交到布尔诺自然历史学会的《学报》上发表。虽然孟德尔的这个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论文随着《学报》这份普通的学术刊物进入了欧洲各地的主要图书馆,并被编入了相应学科的论文目录。正是由于十九世纪欧洲完备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制度,规范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方法,为三十多年后孟德尔的成就为人发现和承认打下了基础。

1900年,来自荷兰、德国和奥地利的三位科学家通过各自的植物学实验,分别独立发现了孟德尔定律。这三位科学家在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前都研究了相关文献,又非常巧地都看到了孟德尔三十多年前发表在《学报》上的那篇论文;他们“每个人都仔细引述了孟德尔的论文并陈述他们自己的工作确认了孟德尔的结论”,也由此确立了孟德尔遗传学基本原理发现者的地位。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经过艰辛努力有所发现后还有勇气承认别人做得比自己好,做得比自己早,而在这里是三位科学家同时引述并确认了另一位前者的成就,这个举动令人敬佩,特别是在时常听说学术界剽窃克隆他人研究成果和论文消息的今天就更为难得了。

我们喜欢比较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热衷于寻找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得出的结论也是五花八门,有思想论、地域论、战争论、气候论、人种论等等,不一而足,莫衷一是。我觉得在可能存在的众多因素中,西方人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探索精神,对科学家的尊重,合理的科学研究制度和系统而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等等才是构筑西方文明大厦的最坚实的基础。写到这里我想起过去看过的一份资料中介绍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在那些荒凉的边疆小镇不仅建有西部片中热闹的旅馆和酒吧,还会设立很多小图书馆,为人们阅读报纸和书刊提供方便条件。无论当时那些小图书馆的规模有多么小,藏书又是多么少,可是谁又能否认这些小镇图书馆与强大的现代美国的之间的必然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