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管员工作岗位说明书: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01:37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来源:齐鲁晚报时间:2011年05月18日点击率:165字号:大 中 小

孩子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家长平时尤其不能放过每一个生活细节,因为孩子的良好品行和生活习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一个个细节逐渐积聚而成。比如,在玩的时候,方策常常喜欢把玩具扔到地上。每当这时,家长不但不会帮她捡起来,而且还要求她自己去捡,原因很简单,自己扔的必须自己捡起来。她把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弄乱了,家长也很少帮助她整理,总是让她自己收拾。家长给她讲道理:自己的玩具和图书要自己收拾,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我们把它与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培育孩子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感到如果让孩子习惯于大人的这种精心呵护,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如何解决。

十个月左右的时候,方策开始蹒跚学步。方策姥姥说这个孩子太不稳当,从不四平八稳地走路,总是踮着脚尖向前跑。方策舅妈说,那时,在方策的姥姥家常常是先听到方策的声音,人没进屋,鞋先飞了进来,然后再看,孩子十有八九是趴在门外。方策常常是在奔跑中失去平衡,摔的跟头不计其数,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方策每一次跌倒,我们总是要求她自己爬起来。有时候,她自己跌痛了,就趴在地上一边大声啼哭,一边抬头望着家长,等待大人来扶她、哄她。我们觉得,如果家长去扶、去哄,那就意味着她的每一次跌倒都需要我们去扶、去哄,孩子跌倒了就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她趴着不起来,我们也不去理她。时间长了,方策再跌倒了就马上爬起来,而且满不在乎,因为她知道,自己跌倒了就得爬起来,家长不会来扶,更不会来哄她。这时候我们常常会夸奖一句:真棒。时间长了,方策也为自己能很快爬起来感到很骄傲,一边起身一边说“真棒”。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路要自己走,家长不可能会陪伴她一辈子。

一天晚上,在姥姥家,奔跑中的方策一头撞到了暖气片上,脑门上撞出两道深深的口子,鲜血淋漓。在医院处置时,医生要对伤口施行缝合手术,在场的方策姨父不同意,认为这样会给孩子的脸上留下两道疤痕,建议对伤口施行黏合。医生说:“可以,但你能保证在处置伤口时孩子不哭不闹吗?”黏合后的伤口很容易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被挣开。于是,姨父开始做方策的工作,他告诉方策,在医生处置伤口时要勇敢,疼也不能哭,一哭伤口就会挣开,不但伤口长不好,而且将来脸上还会留下伤疤。方策含着泪点头答应,让姨父抱着,忍着疼痛,任由医生处理伤口和上药包扎。包完伤口,不无夸张地说,从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女孩,真勇敢。面对周围的一片赞扬声,方策不仅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勇敢”和“懂事”的含义,而且实实在在地对自己的行为负了一次责任。

培养孩子无小事,生活中的琐碎事,都是孩子成长的经历,会成为孩子的个性、习惯以及心理经验。爱孩子,要懂得怎么爱,不能让孩子习惯于大人的精心呵护,这样她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如何解决。孩子的路要自己走,父母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对自己负责,是保证孩子幸福的前提。

有责任感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有责任感才能敢担当、自律、守信用、忠实于信念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