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8.5三维视图:电影课讲记:《罗生门》——没有真相的东方社会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31:47

电影课讲记:《罗生门》——没有真相的东方社会特征:

(2011-10-08 10:25:12) 转载

只愿意看到自己心中框定“事实”的大众心理,人人都在扮演别人设定的“完美身份”角色;临死也不愿意面对真实自我的人性特征

                                              整理记录今日学堂白易

 

一:讲记序言:

   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人都是“自欺 欺人 被人欺”的。

   记得100年前一个在中国很久的西方人写的一本关于中国人书籍中,说过他在中国一天之内听到的谎言,就超过他在西方一年听到的谎言。似乎在东方社会中,“欺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国人这么喜欢说谎呢?张校长原来说过:很多中国人的脑袋长在屁股上。意思就是:中国人根本不关注真相和事实到底是什么,只忙于根据自己的利益和角色,自己的位置来“确定真相”,“站稳立场”。这种评价虽然不雅,但是不断地被大量的网络狂热分子和一些来校长博客上留言的“异议者”所证实。这些人往往对张校长关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和犯下各种错误的言论,以及对美国人,日本人有些正面评价的例子表示极大的不满,觉得这些说法“严重伤害了他们以及中国人民的感情”等等,质问校长‘还是不是中国人',甚至会评价校长是“愤青和偏激”。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去研究和考证校长说的是不是事实呢?因为如果说的是事实,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愤青”和偏激;难道像官方媒体一样,把残酷的事实掩盖成歌舞升平的自我麻醉,才叫“中庸和温和”吗?还是中国人一直认为自欺欺人是一种美德?

    校长其实在博客上提到的很多国民劣根性已经很“收敛温和”了,在我们内部的日常教学讨论中,他会说出一些人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历史资料来,让我们都很吃惊,但是他在博客中却不会去触及这些过分残酷的,荒诞愚蠢的历史。我在想: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了解呢?同时,校长常常对一些来并不是诚心“求教”的人,也不多说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为什么不“认真帮助他们”呢?

    这一次上完【罗生门】的电影课后,突然明白了别人为什么攻击校长陈述的事实“偏激”了:因为很多人其实只希望知道自己心中的“真相”,他们其实活在自己概念的想象世界中。他们会拒绝和自动过滤与自己心中的价值理解结构不符合的事实。同时,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扮演别人眼里的完美角色,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些人都是不会关注真正“事实”的,他们只关注自己心中的“感觉”好不好。校长很理解人性的这个缺陷,因此别人无法接受的事实,他也就不提了。这也是尊重别人保持愚痴权力的表现吧?校长根本不愿意与不肯尊重事实的人多来往,也讨厌一些“膜拜”他的人;这大约就是道家的修行境界:做一个“真人”---真实的人;

    做真人其实并不难,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真人”;儿童们就很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真实地表达他们的一切。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中长大以后,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假人”呢?我们都在表演,把别人喜欢看的样子表演给别人看。同时我们也要求别人表演:按照我们选择的,喜欢看的剧本演给给我们看。如果别人没有按照我们写的剧本去“演戏”,我们就会“很受伤”(比如很多家长就是天天在逼孩子们去演家长们写的完美版剧本),甚至于我们政府的最高领导,被人称为“明星”的,其实是因为他必须去演出“人民”喜欢看的某种样子来,而不是做真正“引导人民前进”的领导。这是多么滑稽的世界呀。

 

二:电影【罗生门】,一堂人性和人际关系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的身体、思维、心理和行为模式都健康地成长后顺利融入社会。了解学堂的人知道,学堂教育的特色和长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是人性的互动和应用结果,要教育学生真正理解和懂得人际关系,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解读人性。因为一个真正懂得人性的人,不可能不懂人际关系,不可能不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和互动沟通能力。

    张校长曾说过,人性与人际关系课程价值极高,远胜过于一张博士文凭,一个人一生中应当不断地学习。上个学期宋老师为一班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理论解读、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人性的深处来理解人心和人类行为,课程既深入又实用有趣,深受学生们欢迎。这个学期由于宋老师全身心投入幼儿特别实验班,不再为一班开设人性与人际关系课程,这个主题放在了张校长为一班系统讲解的电影课中。

    今天的电影课欣赏的是一部日本影片【罗生门】——由一桩命案引发的人性剖析,主题就是人性与人际关系。鉴于本次讲解的影片是围绕着一桩各说各有理的案件来展开,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堂电影课,我先简要介绍故事概要、提出思考问题,让大家对情节有一定了解,再给出本次电影课的线索(思维导图)。建议大家先阅读故事概要和思维导图,然后带着问题边看电影边做思考:

A、故事概要:一事真荒唐,人人述断肠

和尚、樵夫和乞丐三人在罗生门下避雨,他们聊到了刚刚发生的一件命案。武士与妻子在森林里行走,被强盗撞见,女子的美貌引起了强盗歹意,强盗强暴了女子,武士惨死。然而,官府断案时证人们却是各持一词:

1、樵夫说他只看见武士的尸体,并没有看到过程。

2、强盗说,他被女人的美所吸引,女人很轻易地顺从了并喜欢上了他,强盗遵照女人的意愿,与武士艰苦地决斗,最终勇敢地杀死了武士。

3、女人则说,自己遭凌辱后,被武士所厌弃,后昏倒,等醒来后武士已死。

4、武士的灵魂则借一个巫婆的身体,控诉妻子的不忠和狠毒,使他万分绝望,然后他是剖腹自杀的。

    这是一桩奇怪的案子,每个当事人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说的版本里都看似可信,细细思考来也都有疑惑之处,这些疑惑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案件的真相?人们为什么要隐瞒真相?人性是什么?如果理解了人性,我们应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互动和应用好人性,培养好人际关系?

B、思维导图

   人性如水:少数蒸腾上升,多数甘于堕落

   “女人爱利用眼泪来愚弄众人,她们甚至愚弄她们自己”

   谎言静心包裹真相无须

   人性善变:唯与呵,其相去几何

   人性因“相”:因相而生,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三:人性如水:少数蒸腾上升,多数甘于堕落

    影片放映前,张校长问大家“上个学期学过了人性与人际关系课,你们说说人性是什么?”

小寒:“人性就是指每个人的性格,包含了很多方面。”

小如:“贪婪,自私。”

张校长:“你们说到了一方面,但还都不够完整。用‘人性如水’来阐释人性会更全面一些。水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大家回答道:“水往下流。”

张校长:“是的。人性像水一样,趋向于堕落。

    穿一件普通衣服就可以舒适、暖和,而很多人要穿很贵的名牌;花几十上百块可以住一个干净安全的旅馆,可有人非要花上万元住总统套房;吃最简单的食物就是最健康的,足够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但超市里充斥着大量昂贵的垃圾食品;餐馆里售卖着许多有毒的饭菜,人们还要花很多钱去吃得不亦乐乎。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们国家在‘吃’这一项上就花了七千亿元,同时又总嚷嚷着没钱投入教育,我国的教育投入是全世界投入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也就是好事没什么人做,而坏事,甚至是对自己危害很大的事,人们却总是抢着去做。”

    小璐、小慧等补充说道:“水也有往上走的”。

    张校长点头道:“是的,水被烧起来或者被丢到沙漠上时就会往上‘走’,升华到高高的云端。但极大多数水都往下堕落了,只有极少数的水蒸腾上升。就像人一样,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人随波逐流,少数人升华向上。

    今天赏析日本影片【罗生门】,这是揭示人性的一部电影。有些西方人看这个电影时觉得情节和内容有点古怪,难以理解;但东方人却普遍觉得很正常,因为电影所揭示的人性普遍存在于东方,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心和交往模式。”

 

    影片开始播放。滂沱大雨,满眼苍凉,破败、萧条的一座城门在风雨当中飘摇,这是京都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城门——罗生门。僧人、樵夫、乞丐三人聚集在这里避雨。

    张校长按了暂停键,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历史背景知识:“罗生门也叫罗城门,是通往京都外城的城门,曾经非常繁荣和豪华,但是因为灾难和京都的堕落而破败。

    日本的京都是模仿中国唐代的建筑建造的。现在中国国内已经很难找到唐代的正宗建筑,但是京都仍到处是唐代的木质建筑群。原因在于日本人学东西是踏踏实实地是学别人的精华,而中国人学东西总是会变味。日本人不仅善于学习新东西,同时也很善于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传统;可是中国人固然也创造了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更善于破坏。因此我们的文物古迹,除了一些毁不掉的东西外(石头青铜)外,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留下来了。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和中国同时派留学生去英国学政治管理、去德国学军事技术。日本当时很穷、留学生们都刻苦的学习,这些留学生中,就有后来力主对华作战的总理伊藤博文;相反地,中国当时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留学生有的很努力进取,但大部分都是在混日子,也得不到重用。伊藤博文有一个中国同学叫做严复,据说留学时严复的成绩比伊藤博文还要好,但是严复回国后没有得到重用,因为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没能得到清朝政府认可的‘国家统一文凭’,因此他只能做个福州船政学堂的教员,写写文章,翻译几本书;更可悲的是这些文章和书都没什么人看,因为中国人闭关锁国,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对外来的新东西都不愿意去了解。

    伊藤博文与严复的境遇大大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人与日本人国运的不同。日本人尊重知识和文化,也尊重学习了这些真东西真本事的人。因此伊藤博文回国后就成为了明治维新的功臣之首,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成为列强之一。中日对留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对外来思想的开放与封闭,自以为是与愿意面对真实世界的不同心态,直接导致一个国家迅猛发展、一个国家快速堕落。甲午战争开战时中国舰队的数量和配置超过日本舰队很多,但却输得很惨,只经过一战后主力就被彻底摧毁;战争中尚存不少中国舰队都慌乱地逃到大连港,被日本海军封堵堵在港口内,后全部被缴获,大大壮大了日本海军的实力,让日本从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这正是人性向上蒸腾和向下堕落的不同选择,带来的国民命运的不同。”

 

    介绍了历史文化背景后,张校长让学生们静心体会影片开始至今数分钟内,破败城门和滂沱大雨带来的意象:

    京都的外城居然如此残破,代表衰败的现实;但也处处彰显出曾经的辉煌,比如那些巨大的柱子、宽敞的大厅;导演有意用水的泛滥来代表堕落的人性和时代,在平淡之中,表现出了不平淡,显示出他的文化修为很高。两周前我们讲解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导演花了巨资把电影拍得很辉煌气派,但内涵和思想远远不如低成本的电影【罗生门】这些简单的镜头。这代表日本人很了解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因此很可能日本人学到的才是最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影片继续播放,樵夫自言自语:“我真是不明白,一点都不明白、、、、、、简直闹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乞丐再三追问下,樵夫讲了如下一件事:三天前樵夫进山去砍柴,在山里看到一具武士尸体,他赶紧去衙门报官。随着樵夫开始讲述他的经历,此时响起了异国情调的,节奏感鲜明、穿插着鼓声的背景音乐。

    张校长按下暂停键,问道:“背景音乐是哪个国家的?”

    学生们推测道:“中国古代的。”“西方的。”

    张校长告诉大家:“这一段音乐,是西方音乐;但是节奏主题是采用阿拉伯音乐的风格,作曲者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名是【天方夜谭交响组曲】的序曲部分。这一段音乐,就代表皇后舍赫拉查德在讲述:‘从前呀,有这样一个故事、、、、、、’,也就是开始讲天方夜谭般奇特的故事了。暗示这个故事可能是很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未必是真的。”

    学生们恍然大悟,听了张校长的介绍,才知道音乐用在此处是指樵夫现在说的东西太奇特、不可信。光音乐这个细节,就展示出了导演的文化功底和独具匠心以及对东西方文化的修养和理解。

    张校长继续道:“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有艺术水平。到目前为止电影才播放了十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发现这位日本导演既对水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很了解,又很了解西方的文化,东方阿拉伯文化特征等等。日本一直是认真地学习西方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文化和艺术,哲学等,而不是只关注西方先进的物质文化。

    日本索尼公司的总裁盛田昭夫在比你们年龄还小的时候,就经常在家里欣赏音乐。他的母亲非常喜爱西方的古典音乐,他经常和母亲一起听欧洲大师们的音乐、欣赏高雅的音乐会和歌剧。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长大后盛田昭夫开办了著名的有文化底蕴的索尼公司,他为公司取的名字也很有内涵,SONY是由拉丁文的“SONUS”(声音)和英语的“SONNY”(聪明可爱的小孩)两词合并而成。索尼公司总部在美国,拍的电影很西方化、西方人乐于接受,这代表日本人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学西方最经典的东西学得很彻底;而中国人擅长的是却是直接搬用物质的东西,文化也只会吸收垃圾文化,像酒吧、性开放等。以后的电影课我会带你们欣赏高雅音乐,听盛田昭夫的妈妈喜欢的那类西方歌剧等音乐,让你们有机会接触深度的西方文化精髓,而不是只会听西方流行歌曲这种给低层次人听的东西。”

 

    樵夫继续讲述他的经历:三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树丛里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他吓坏了,赶快就近报了官,被传到了纠察使署。他陈诉的样子和内容,都像我们展示他是一个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农民形象。

    樵夫把他在官府时讲述的内容说完后,张校长按下暂停键,问学生:“樵夫说的故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小瑾:“有,他说他是第一个看到尸体的,他为什么这么肯定?”

    小如:“樵夫说他看见了一顶女人的帽子、一具男人的尸体以及一个小盒子,看到帽子很正常,但是他说自己一看到尸体就吓跑了赶快去报官,居然这时候还能看到一个盒子,以及清楚地说明盒子内衬的颜色等等。这点不太正常。”

    张校长:“是的,他怎么就能确定自己是第一个看到尸体的人?惊慌失措时怎么还能注意到路边的一些小东西?镜头展现的内容跟他说的东西有矛盾,也就是说他背后定有隐情。”

    张校长将电影倒回樵夫在衙门里供词的场景:“倒回来来再看在官府里招供时的镜头,樵夫说话眼神飘忽,不时地仰头低头,这就代表他在掩饰什么东西,隐瞒了一些事实。观察人,就要观察这些细节,特别是观察其矛盾之处。不要被他表现出来老实巴交的样子所迷惑。”

 

    和尚也来到衙门证词,他是在三天前见到了死者的,当时男子牵着一匹马从他身边走过,马上坐着他的妻子,和尚感叹道:“人的生命既像少年一样真实,又像晨露一样虚幻,他这样死太可耻了。”

    张校长:“晨露是指树叶上亮晶晶的一棵露珠,在白天很快就会消失掉。和尚为什么这样说?难道被杀就很可耻的吗?”

    小慧、小宗道:“和尚觉得死的那个人其实还可以做很多贡献。”

    小如:“补充一点,和尚说这个人带着弓箭,这个人可能是习武的,也就是说习武的人死了很可惜。”

    张校长:“是的,死者是个武士。武士在日本是上流阶层,你们看过【杀死比尔】就知道,武士的训练很严格。日本武士在荒郊野外居然稀里糊涂地死掉,第一,很可能他没有捍卫作为武士的荣誉;第二,你的生命如此年轻身体如此壮实,但是没能把生命拿来做有价值的事情,而是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在树林中。人生用这种方式来“完成”是最没有价值的,所以和尚叹息武士的死很可耻。”

    影片继续播放。当地的大盗多襄丸似乎是喝了山沟里的泉水中了毒从马上掉下来,因此官府公差不费吹灰之力抓到了他。多襄丸作恶多端,被抓住肯定难逃一死,他知道自己死到临头了,就很爽快地承认了武士就是被他杀死了。

    张校长:“刚才大家发现了樵夫说的故事里有矛盾和漏洞,现在抓到了强盗,也许听了强盗这个当事人的叙说后,我们会更了解真相。”

    强盗供述:他在山路边歇凉,武士和他妻子一起经过。武士看到外表粗鲁穿着破烂的多襄丸躺在路边,心里起了戒心。此时影片特写武士用眼神和多襄丸交流,通过对视后他们传递了很多信息。

    张校长按了暂停键:“他们在用眼睛说什么?”

    换成是中国人,很可能就必须用语言和情绪来交流:武士会严肃地问‘你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居心?’,强盗回答:‘我什么也不做’。武士说‘那你就走开’或者‘我们走吧’。从这个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人为何很吵闹、话很多,总在不停地阐述和表达,因为中国人不会关注细节。而日本人普遍都很静、善于观察细节,即使是强盗。你们要学会培养这样的“慧”——善于从非语言的表情、动作中发现背后传递的信息,这才是聪明人。”

    强盗继续讲述:如果不是一阵微风,掀开了女子的面纱,看到女子的花容月貌后,他不由自主地想要占有这个美丽的女人,才生了歹心的,但也没有打算杀人。他将武士骗上山,发动了突然袭击,绊倒武士将其捆绑在树上;跑回山下骗女子说她丈夫突发急病,拉着女子跑到武士身边,并当着武士的面侮辱了她,起初女子顽强地反抗,拿出护身的短刀来拼命攻击强盗,但是强盗武功高,身子很灵活,她根本没有能力伤到强盗,最后力气不支倒地。强盗就乘机抱住了她,强行亲她;她却很奇怪地改变了敌意的态度,居然主动地迎合,顺从了强盗。强盗既遂所欲,想要离开,女子想要跟他走,对他说:“我不能在两个男人的面前出丑,你们两人必须有一个死。”勇敢的强盗于是接受了这个挑战,挑断捆绑武士的绳子,武士也很勇敢,立即拔剑应战,经过20多个回合的精彩打斗,武士绊倒在树丛里,强盗抓住这个时机杀死了武士,最终获胜。接着官员问多襄丸那个女子的下落,多襄丸有些不情愿地回答说:他打完后,就发现女子不见了。可能是打斗太激烈,因此吓跑了。

    张校长:“强盗的故事说完了。他说‘反正我知道我是要死的,所以把实情说出来。’你们觉得他讲的是实情吗?”

    学生们纷纷点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家觉得一个快被处死的强盗说的话可信度还比较高。

    张校长笑道:“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他的说法中有什么漏洞呢?”

    学生们陷入思考当中。

    小瑾:“这个武士有点差劲,但连个强盗也打不过。”

    张校长:“强盗说了他们两人打得很激烈,而且武士是因为绊到树丛中才输的,所以小瑾你说的这一点并不算漏洞。

    从强盗的描述中,我们感觉到首先他很勇敢,他知道武士很厉害依然愿意和武士公平决斗,同时也很有义气,第三他对女子很有情,似乎很能得女子的青睐,符合“英雄爱美女,美女也爱英雄”的逻辑。到你们觉得这个人怎样?还不错吧?”

    学生们点头,但回想起多襄丸打斗时常大叫大跳,又补充道“但是这个人有点疯癫。”

    张校长:“疯得这么让人眼花缭乱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多襄丸打斗时乱叫,把对方弄得很紧张,因此自己得到了很好的机会。他看来可能是个很聪明的男人,也许脑子比武士还强一些,他有情调很有趣,而武士呆头呆脑的。当然,他毕竟是强盗,修养差一些,脾气坏一些很正常。

    中国一直以来就有强盗,离我们这里40多公里的地方原来也有强盗,那里是狭窄的山路,抢来往行人的方法叫做‘打闷棍’:强盗在山路旁一个高的石头上站着,待有人从石头下的路走过就一闷棍打下去,然后把东西抢走。被打的人有的死了有的瘫痪了。这些强盗用这种背后偷偷下手的方式劫财,你们觉得这种强盗怎么样?

    学生们纷纷摇头,说和多襄丸比起来“打闷棍”的强盗太没技术水平了。

    张校长:“但是强盗讲的故事里仍然有漏洞,而且他无法解释已经钟情于他的女子怎么会消失不见了。其一,按照强盗的武术水平而言,应该很容易找到这个弱女子;其二,强盗本来就是为了这个女人而来的,好不容易作战胜出了,而且现在女人身边已经没有保护了,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女人?”

    学生们同意张校长的分析,都认为女子不见了这个问题无法解释,无法解释的地方一定存在不正常。但是大家想了一会也没有思考出答案。

    张校长提醒大家换位思考:“在座的各位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女性,你不见了可能是什么原因?”

    “趁他们打架赶紧跑走逃掉。”有学生说。

     马上有学生反问 “要逃跑为什么不骑马走呢?”

     小瑞:“也许是她要去山下找马,但是迷路了。”

     小儒:“她去找马,但是没有人牵马所以她不会骑。”

     张校长:“恩,你们说的有可能。

     小如回答道:“补充一个漏洞,强盗时说忘记拿了一把镶着珍珠的名贵匕首,但是砍柴的人没有提到过这把匕首。”

    张校长点头道:“强盗的本性是要么劫财,要么劫色。他杀了武士后要打扫战场是很容易的事,为什么没有把这个珍贵的匕首拿走?”

    小如:“可能是因为樵夫来了。”

    张校长:“强盗会害怕樵夫吗?他这么勇敢,功夫又高,樵夫拿着斧头打得过他吗?”

    学生:“或者是女子把匕首带走了。”

    张校长:“理由不错。如果这样,他就更应该去找这个女子了。人生路不熟的一个女子在山里面带了珍贵的东西逃走了,强盗如果尽力去找,很可能是找得到的;他供词里为什么说自己不去找,而且好像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找那个女子?另外,他既想要女人,又要想要匕首,为什么不想办法兼得两者?难道他不贪财吗?可是他在官府陈述时,却非常后悔忘记了那把匕首,只是把武士的刀拿去换了酒喝。你们是不是觉得强盗讲的故事也存在问题?”

    学生们纷纷点头。

    张校长继续分析:“再联系强盗之前说女子似乎喜欢上他,因此主动顺从了他;女子果真喜欢上了强盗,为什么不和强盗走?就算她喜欢强盗,愿意跟强盗走,又何必要求强盗要公平决斗,以至于强盗杀死了自己丈夫呢?要是喜欢丈夫就和丈夫在一起,要是觉得自己失身了,可以跟强盗走,或者自杀?为什么都没有出现?被打斗吓跑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刚才与强盗搏斗很勇敢,明知不敌还舍命一斗,不像害怕的人。因此这里有明显的矛盾。”

   “是很奇怪。”通过张校长的引导,学生们思考后认识到强盗说的故事的确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的疑点和悖误。大家陷入思考和讨论当中,还是不得要领。于是一番讨论后,一致同意说要搞清楚真相,就必须找到女子才行。因为强盗的表现基本正常,但是她的表现太离谱了,很像很神经一样。

 

四:“女人爱利用眼泪来愚弄众人,她们甚至愚弄她们自己”

    女子出场在官府作证了;【一千零一夜】的背景音乐又一次响起。女子一出现,就悲惨地痛哭,一副楚楚可怜的,无助的弱女子角色。她在官府泣诉:强盗凌辱了她之后,就哈哈大笑,然后就溜之大吉了。她很委屈地跪在丈夫面前痛哭,丈夫却一言不发,用冷酷和鄙夷的眼神盯着她,令她战栗。女人苦苦哀求请丈夫原谅,他始终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冷酷的眼光直诛女人的心。看来自己失身于强盗这件事情,丈夫完全不能原谅,让她万念俱灰;因此女子很绝望,从地上拾回反抗强盗时掉落下来的匕首,割断捆绑武士的绳子,并递匕首给他,宁愿他杀了失节的自己。可是丈夫仍旧眼光如冰,一动也不动,也不理她。她绝望之下就昏了过去,醒来后却看到丈夫已死去,胸口插着那把匕首。女子说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离开了树林,等清醒过来,发现自己站在山脚下的一个池塘边。

    张校长按下暂停键:“女子的故事讲述完了。从她的故事中看出她和强盗之间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打斗,她并没有机会展示出勇敢的一面;强盗也没有展示出什么情意。女子的故事可以解释强盗为什么要撒谎——强盗并没有杀武士,但是为什么自己承认杀人呢?难道不怕因此加重罪行吗?也可能他因为其他事情已经是死罪了,与其死去,不如把自己包装得厉害点,说自己杀死了武士。也就是说多襄丸无非是个好色的、死要面子的强盗。”

   “我们来思考下武士是怎么死的,有三种可能性:

    1、强盗杀的;但为什么女子不告诉官府呢?为什么要为强盗隐瞒呢?如果是因为她爱上了强盗而隐瞒事实为什么她不和强盗走呢?这合逻辑吗?

    2、武士自杀的。可能是女子昏过去了,她丈夫无法接受自己没能保护妻子或者自己妻子失身这个事实,他想捍卫武士的荣耀,因此选择了自杀。

    3、这个女子杀的,但她为什么要杀她丈夫?”

    联系起强盗很可能因为爱面子说了谎,而日本武士很看重身份和荣誉,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因此丧失了荣誉,因此选择了自杀也很正常。加上这个女子看起来柔弱无助,非常可怜地大哭的样子,学生们倾向于认为:武士是自杀而亡。也就是说,孩子们倾向于认为这个女子说的是事实。

    张校长:“你们能够发现女子讲的故事哪里有不对劲的?”

    小儒:“她说昏倒了醒来后就到河边了。”

    张校长:“女人经常会做一些动不动就昏倒了的怪事。可能她受了打击后昏头昏脑就跑到了河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小蓝:“砍柴的人说在树丛中看见尸体,但是女子说武士被困在一颗树上。”

    张校长:“女子提到她把武士的绳子割断了,说不定武士走到树丛那里再自杀的。”

    小如:“那匕首呢?”

    张校长:“女子没有说拿走了,还说死的时候匕首在尸体上,说不定后来匕首被樵夫悄悄拿走了呢?”

    小宗:“如果是男的自杀,地上有一顶被踩过的武士帽。作为武士他应该把帽子捡起来。”

    张校长:“也许是在跑的过程中武士帽就掉了呢?”

    张校长继续说道:“现在我觉得女子说的故事很符合常识、更可信一些。第一,符合女子的柔弱无助;第二,符合那个社会男人的准则,男人觉得自己的女人要保持贞节,不能接受她被强盗侮辱,女子也愿意承担自己的荣誉,如果丈夫不接受我那么就请把我杀了吧。

    武士的荣誉受到了极大伤害,他无法接受妻子被当着他的面侮辱了,但他没有条件和能力杀那个强盗;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去杀自己的妻子,可能是他爱妻子,也可能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因此他不愿意杀可怜的妻子,宁可选择自杀来捍卫荣誉。

    在女子讲述的这个版本中,女人是一个温柔的、无助的角色;武士尊重的是标准的儒家原则,女子要三从四德、男子要勇敢捍卫荣誉。西方女子受到侮辱,丈夫不会生妻子的气,只会恨那个强盗,而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些女子的贞洁受到侮辱时,她们会用跳井等方式自杀,因为她们要维护儒家的女子身份,日本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小儒:“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个强盗不抢走这个女子?”

    张校长:“大多数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是只要占有了就对她不再感兴趣。好色的强盗多半也是如此。”

    小蓝:“但是强盗在公堂的上的表现更正常一些,这个女子总有些不正常。”

    张校长点头道:“小蓝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女子说的故事,虽然逻辑上很完善,但是强盗在公堂上提到女子和匕首时有强烈的情绪,强盗说的话可能是假的,但情绪却一定是真的,很难掩饰。强盗的表现说明:一方面他对女子是舍不得放手的,另一方面,他对没有拿那把匕首感到很懊悔,他可能更贪财一些。因此强盗不太可能像是女子故事中那个完事后就潇洒地走掉的人。尽管女子说得故事逻辑很圆满,一直在柔弱地哭泣,但可能她也在说谎。而且她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用昏过去了,什么都不知道来掩饰。因此值得怀疑。

    在这里,郑重提醒在座各位男生,第一,女人是这个世界上的说谎高手。影片中女子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让人信服,但有疑惑的地方她就用软弱来带过,比如武士怎么死的她不知道,因为她昏过去了。第二,女人是世界上最会演戏的动物。这个女子在公堂上供词时哭的很厉害,演的很逼真。女人在男人面前哭的时候,男人要加倍小心,男人哭的时候一般说的话是真实的,而女人哭的时候却不一定在说真话,反而是他们要说一个大假话,用来操纵男人的工具。眼泪是女人最有力的武器。

    学生们听了张校长的分析后,思考起整个故事情节,纷纷说道:“强盗表现得比女人更真实一些”“这个女人很古怪,尽管她的话语很完善。”

    张校长:“是的,强盗看样子的确在吹牛,但是他的情绪更真实。他不会是女子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潇洒走掉的样子。那么强盗是怎样走掉的?武士是怎样死的?女子这么柔弱无助常常昏倒的没脑子样子,怎么可能会逃离心手狠的强盗手掌心呢?”

    大家陷入思考当中。

    张校长继续说道:“这个案子该如何破下去呢?刚才你们说:要找到女人就可以搞清楚问题了,但现在却发现问题更多了。现在该怎么办?官府估计和你们一样糊涂,已经不知道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了;将死之人不能相信,女人看来也不能相信,死人可以相信吗?”

   “如果能让那个武士来证明就好了。那可以问问死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西方的方法是死了可以验尸,东方的话则是进行灵魂沟通,古代中国人和日本人都用过这种方法,请一些能够灵魂附体的人代替灵魂来表达死者的想法。”

 

五:已死武士的证言:这个女人居然是个最恶毒最无情的女人

    影片继续播放,官府请巫婆使用招魂术,让武士的灵魂附身来诉说事实真相:武士的灵魂来说:多囊丸将女人强奸后,又说好话引诱她随他而去;女子很愿意跟随强盗而去,但是却像是疯了一样,突然转身停下来,恶狠狠地指着丈夫说:她可以跟强盗走,但是要求强盗必须先把丈夫杀了。这种女人实在是太绝情,太可怕,太恶毒了。毕竟夫妻一场,他落难了不管,要跟强盗走也就罢了;居然不肯放过自己的丈夫,实在太恶毒了。

     强盗多囊丸也大吃一惊,看到这个女子是如此的丑陋和恶毒,就改变了带她走的主意;他一把将她掀倒在地,反问武士要他如何处置这个恶毒的女人,如果武士想取她性命,他愿意替武士出手。如果他不忍心杀他,想要放了她,他也听从他的意愿。因为强盗很讲义气,武士从心底里宽恕了强盗。但是一时也不忍心下手杀掉这个坏女人;女人一看男人们都看透了她,为了保命,就趁机慌忙逃走,强盗追之不及,回转来割断武士身上的绳索,也悻悻然走了。妻子的背叛和狠毒,使武士痛不欲生,他伤痛欲绝地拾起匕首,含恨自尽了。

    张校长按下暂停键:“听了死人说的话后,你们是不是觉得真相大白啦?武士突然发现自己深深爱着的妻子竟然这么狠毒,而且自己也很窝囊,万念俱灰他选择自杀也很正常,匕首被樵夫拿走了,因此没有找到。女子跑了,强盗走了。强盗为什么不去找女人呢?很简单,因为这个女人貌美心毒,强盗当然也不想要;而且武士也没有要他杀这个女人,因此强盗不想提这个女人好像就有道理了;从武士的表述中,看来女子才是最邪恶的;而女子的故事中,却说她最无辜的;你们同意武士的故事,还是女子的讲述呢?”

    学生们纷纷觉得武士的故事版本更可信一些;在可信度上强盗排第二,女人说的最不可信。

    张校长:“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和前面的故事联系起来,武士的版本有没有问题?”

    小磊:“为什么强盗抓不住那个女性呢?很奇怪”

    小如:“搜搜看,匕首是不是真的在樵夫那里。”

    小静:“樵夫说武士是被剑杀死的,他怎么知道是被剑杀死不是匕首?”

    张校长:你们很聪明,找到了关键点。在讲到武士说的版本时,影片上樵夫看起来很不自在,远远地走到一旁,说明他有内疚的心。也许是樵夫撒谎了,好让别人不知道匕首是他贪财拿走的。如果樵夫说的是假话,那武士说的就是真话了。但是樵夫为什么要撒谎呢?”

    大家思考后不得其解,张校长继续放映影片。

    樵夫说道:“不对!不对!那汉子的胸口上没插着什么短刀,他是被长剑给刺死的。”僧人很敏锐地意识到:樵夫一定是整个事情的目击者,追问让樵夫说出当时的真相。

 

六、谎言是精心包裹的完美故事 真相却是不加修饰的正常故事

    这一次樵夫只好讲出他当时看到的整个过程:和其他人讲述故事都有天方夜谭的背景音乐不同,樵夫叙述故事时,是完全的同期自然声。也许是因为只有真相才是最原生、最不需加任何修饰的。

    樵夫开始叙述,影片播放到强盗强迫女子后,跪下来对女子说了一大通甜言蜜语,并软硬兼施地要求女子跟他走,否则就杀了她。

    张校长暂停播放影片,说道:“强盗正在对女子进行爱情表白,如果他是真心的,这样的表白感人吗?”

    学生:“感人,但是不敢相信”。

    张校长:“请注意影片的时代背景:强盗在女人面前这样卑躬屈膝的样子,已经违背了一个“男人”,特别是“强悍男人”的荣誉形象。这里已经与上面故事中每个人都很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情况开始出现不一致的地方了;这也是本片最发人深省的地方。

    在儒家思想和男人至上,女人毫无地位的日本,女人像一个物件一样,甚至可以作为礼物随兴送给别人。假设你是这个女子,出现了一个对你情深意切、勇猛有力的强盗。他此刻向你下跪,一般来说儒家社会男人的膝盖只能归天跪地跪父母不能跪女人的;但他却说:因为他太爱你了,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甚至是做杂货商或苦力等。这些都是完全让一个强盗丧失自尊的事情,但只要你喜欢、你高兴就好。只要你嫁给他,这样的男人应该挺好的吧?”

    学生们点头同意,只是担心:万一强盗虚情假意怎么办?

    不过好像也没有办法,因为强盗说:如果女人不答应的话,他“没有办法,只好杀掉她”,看来她毫无自主决策的机会,她似乎只能选择顺从。

    影片继续播放。面对强盗的要求,女人回答说“我怎么能够说出那样的话呢?你们两个决斗来决定吧。”于是她站起来,拿起匕首割开了武士身上的绳子。这就是表示:作为一个没有资格选择的女子,她只能选择由强者来决定命运。

    张校长:“她此刻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她真的很喜欢强盗的话,这时候表示面对死亡威胁,“无奈”地表示同意,就完事了;没有人能够指责她。她让强盗满意了,也未必会杀丈夫,大家都好了。”

    但是,她却奇怪其选择了要让强盗和丈夫决斗,为什么呢?显然,如果她选择了跟丈夫,强盗就要杀她。而且很可能恼羞成怒,把她丈夫也一起杀了。你们认为她现在要求决斗这个决策怎么样?”

    学生们:“比较好。”

    张校长:为什么?

    小瑾:“不论是哪个男人得到她或者失去她,都不会让另一个男人感到不舒服。”

    张校长:“小瑾说得很好。这说明女子愿意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她可以选择马上死去,但是不够明智,她现在用一种聪明的方式给三方机会,让自己处在一个被动地被选择的状态。并且她还主动地把丈夫的绳子解开了,在男人的版本中女人很邪恶,在女人的版本中她很柔弱,在第四方的版本中她显然很聪明,但是是一种柔弱的聪明。女人就应该像樵夫目睹的这样,可以哭,可以扮柔弱,但内心要做到非常清醒和理性。”

    张校长:“其实选择决斗,是表面上的公平;实际上看得出来该女子是偏心于自己丈夫的;因为如果她的心真的是在强盗身上,她根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这证明强盗说的故事中她心里暗中喜欢和迎合强盗是假的,是强盗自恋和吹嘘的;同时也证明和尚看到的镜头是对的,她与丈夫情投意合的样子不是假的。但是她如果公开表示心向着丈夫,强盗一定会杀掉她和丈夫。因此她就很聪明地弄了这个“公平决斗”的方案出来,给自己一个回到丈夫身边的机会。同时也给被暗算的武士丈夫一个报仇和证明自己荣誉的机会,也许她相信自己的武士丈夫是有能力打败强盗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只好认命了。这是不是很聪明?让每一个人都恰如其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影片继续播放,可武士却出乎意料地说他不愿意决斗,说“这个女人已经失身了,因此对他来说已经毫无价值。他根本就对这种女人不感兴趣;强盗喜欢就直接把她带走好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他的马,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个女人决斗”。

    女人对此非常吃惊,强盗也一改刚才对女人的山盟海誓,觉得连自己的手下败将都没有兴趣的女人,他也失去了兴趣,打算走人。

    张校长:“在武士讲述的版本中,他是一个情深意切,愿意捍卫自己荣誉的人;但在第四方的版本中,他表现却是一个很在乎自己面子的,无情的男人。现在这个女子该怎么办呢?你们来给她出出主意。”

    小寒:“既然给了丈夫机会他不要,那就跟强盗吧。”

    影片继续播放,电影中女人果然扭头看向强盗。

    张校长:“她的想法和你一样,望向强盗,眼神在说‘那么请你要我吧’。

    现在该男生来回答了,假设你是强盗,之前你说很爱这个女子、希望她能跟着你。你可以选择和武士来决斗,但有风险,输赢还不一定;现在武士不和你决斗了,你可以选择直接把女子带走。你该怎么做?”

    男生们纷纷说道:“要决斗,否则感觉得到这个女子太容易了。”“杀了那个武士,因为他要面子没荣誉,活在世上浪费粮食。”

    听了男生们的回答,大家哈哈大笑。张校长笑着点评道:“你们都是一群勇敢的强盗。我们来看看多襄丸这个强盗如何选择。”

 

七:人性善变:唯与呵,其相去几何

    影片继续播放,强盗一改刚才的多情样子,对女子大声呵斥“别跟着我!”“女人就是这么没出息!”

    张校长:“前几分钟对这个女子好得不得了,现在又这样恶狠狠的态度。这是为什么?”

    小静:“刚开始是强盗主动争取希望女子跟着他,而现在是武士不要女子了,她于是不得不跟着强盗。强盗心里感到像捡到别人踢的皮球,觉得没有面子。也就不愿意要她了。”

    张校长点头道:“很好。强盗的表现就是【道德经】中‘唯与呵,其相去几何’。把你抬到天上的人,可能就是把你踩到地下的人;这就是人性。当男人觉得女人是奖品时,他就要好好努力争取;当女人是被抛弃的时候,男人就对你没什么兴趣,这是男人的竞争本性。所以男人一般不会要没人要的女人,女人一般也愿意假装所有人都在追她的样子。”

    听到校长的分析后,女同学们说道:“男人的本性太可怕了。”

    张校长:“男人好像就是这样的哟,你们女生说怎么办?嫁不嫁?”

    小慧、小如说:“那长大后我就不嫁人了。”

    小瑾:“我要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让他发现。”

    张校长笑道:“小瑾的回答比小慧、小如要理智些。如果女性因为这个原因不嫁,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男人可嫁了。男同学们同意吗?”

    男生纷纷点头。

    张校长:“不过女性也别感到气愤,你们也一样。没人要的男人你们会要吗?”

    一班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发现了张校长的提问中可能存在漏洞或者“埋伏”。(学堂要求学生们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都要谨慎小心、逻辑严密,从而发现并改进自己的思维盲区,思维不清晰、思考不深入的学生常常会跳进老师事先挖好的“坑”。这就是思维教育之“慎思”和“明辨”。一班的学生经过大量的思维训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家长们反映这些孩子提的问题常常可以难倒大人、对问题的回答深度也让长辈经常惊叹不已。)学生们集体反问张校长:“是指中国的女人不要的男人吗?那我们不能说要与不要,因为中国的女人绝大部分都很奇怪、很有问题。”

    张校长笑道:“好吧,那把这个问题改一下,绝大多数正常女性不愿意要的男人,你们中有谁会要吗?”

    女生们集体说不要。

    张校长:“这不就是人性吗?你们跟男人也一样德性嘛。一个没有男人要的女人,男人不会要;一个没有女人要的男人,女人也不会要。

    中国的女人们老问丈夫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喜欢我什么?’‘我老了,你还喜欢吗?’‘我丑,我笨了你喜欢吗?’往往男人刚开始一直回答我喜欢喜欢,最后男人被问烦了,大声说‘你没有半点好处,我还喜欢你干嘛!’”

    学生们回想起从电影里、课堂上、生活中知道的一些类似例子,哈哈地大笑起来。

    张校长继续说道:“作为感情关系中的一方,不能要求另一方对你无条件的爱,你差的要命,别人凭什么要和你在一起呢?

    所以你们不能做没人要的女人,你们必须成为男人心中的女人,如果你是一个差劲的女人,那么只有低档的男人来找你;对于男性也一样,要做一个优秀的男人,女人不喜欢懦弱无能的男人。无论嫁娶都必须要符合对方的价值观,是他(她)欣赏的那个类型。这就是世界的游戏规则,是优胜劣汰的标志。

    这种人性在电影里面很夸张地表现出来了。女子显然不是没有人要的人,只是她的丈夫不要她了。可能她丈夫心中的规则是无法接受女人被玷污,也可能是别的原因比如她丈夫很懦弱、胆小地不敢决斗,何况他刚被强盗打败了,因此他想与其我又被打败不如装成英雄,找个很光彩的理由,逃避和强盗的生死决斗,什么荣誉尊严都可以丢一边去。因此他不惜牺牲和羞辱自己的女人,来彰显自己的“荣誉”,其实是假装的面子”

    学生们纷纷点头,同意有这种可能。

    张校长:“强盗的叙述里,提到女子甘心顺从于他,我们从樵夫的讲述里能看出强盗在撒谎。女子说‘我怎么可能说出那样的话呢?’意思是指跟谁走这种事情怎么能由我一个女子来决定,她在恪守作为女人的准则。

    你们还能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强盗在说谎,女子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对他产生了感情吗?”

    小如:“樵夫讲述道强盗刚开始是跪下去求她跟随自己。”

    小慧:“这个女人一直哭,如果她真喜欢上了强盗就不会哭。”

    张校长:“很好。如果这个女的真喜欢上了强盗,那么强盗就不需要哀求她半天要跟着自己走,而且女子一直很委屈地哭泣代表她并不情愿。

    强盗说谎因为强盗要面子,一个貌美的女子甘心地跟着他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而他现在竟然对女人凶狠呵斥,这个女人真是可怜啊。”

 

八、人性因“相”而生:每个人都活在社会给自己选定的角色游戏中

    影片继续播放,此时武士与侮辱了他的强盗居然完全站在了一起,也很无情地吼女子:“哭得再怎么可怜,也没有人再上你的当了!”,还说她应该自杀的,不应该没脸没皮地活下来;强盗假装大度地说“别这样骂女人,女人本来就是天生的弱者”,意思就是女人本来就是没有尊严,也不应要求她们有尊严的。因为日本的观念里面,荣誉和责任是上级的武士才有的优秀品质,下等人不配有,因此也没有必要自杀,只能任人宰割;这两个占有了她的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都在无情地羞辱这个女人。她面对这样意想不到的局面,无助地伏在地上痛哭;然后突然站起来狂笑道,你们男人才是真正的弱者。

    张校长按下暂停键:“女子说得对啊。第一,夺走丈夫荣誉的人,不是我这个妻子,而是你没有本事保护自己的女人;如果你要捍卫荣誉,你应该去杀掉强盗,然后再杀了我来捍卫你的荣誉;而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软弱和畏惧,把责任推到一个无辜的女人身上;

    影片继续播放,女人对强盗大声呵斥:“我还以为有名的强盗多襄丸多了不起,原来也是窝囊废。你们当武士的,当强盗的,都不是东西。”。

    在女人义正词严的指责下,两个男人实在拉不下面子,被一个女人剥皮厉声痛骂,却哑口无言。

    张校长:“此时女子还是不是她故事里说到的很淑女、很无助甚至有点愚蠢的身份?”

    学生们:“不是。”

    张校长:“之前的角色,是男人社会的人们要求她扮演的“弱女子”角色。有句话说女人就要傻些男人才喜欢。影片到目前为止,这个女子受到了过多的刺激有才暴露出她很勇敢,而且很聪明的本性。她之前愿意装傻,而不是处处扮演一个母狮子,因为那是社会加给她的规矩和身份,但实际上她是个很聪慧很明白的人。这就叫做‘舍己从人’。真正的好女人就应当具备这种智慧。

    提醒在座各位女孩子,男人喜欢傻女人,但你只能装傻,而不能真傻;要真傻那你的生活肯定会悲惨极了。

    被女人大骂的两个男人决定决斗,来捍卫自己的荣誉了。他们的确进行了一场比武,但与强盗原来吹嘘的高水平决斗不同,而是一场及其丢人的,比街头混混打架更可笑的“比武”。

    影片继续播放,女人停止喊叫,在特写镜头上可以看到女人表情很惊讶。镜头转移到两个男人身上,女人惊讶的原因由此而见:两个男人拿着剑全身在哆嗦发抖。他们连剑都握不紧,每当偶然地触到对方时都是心惊肉跳地逃开。这场虚张声势充满了喜剧的周旋,双方都狼狈不堪,最终武士被树枝绊倒,多襄丸侥幸地杀死武士告终。而强盗多襄丸获得“胜利”,哆哆嗦嗦地走到女人身边想要领取“奖品”,但是女人实在不愿意跟这种名不符实,连女人都不如的男人在一起。因此倒连连退和拒绝,强盗要去拿刀,女人赶快逃走了。强盗也筋疲力尽地呆坐在地上,女子趁机逃走了,他一瘸一拐地追不上。

    学生们看着这两个懦弱无比的男人,大笑不已。

    张校长:“请注意,女子之前和多襄丸勇猛地打过一架哦。虽然技术不咋样,起码很勇敢;但是两个男人和强盗故事里的战上20几个回合的英勇角色差得也太远了。樵夫的叙述是不是解决了之前三个版本故事里女子怎么会逃走这个最大漏洞?因为强盗刚打完仗,另外他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吓得不轻,狼狈不堪站都站不稳,所以追不上女子。”

    张校长继续说道:“你们刚才听到强盗说的故事时觉得有道理,听到女人说的又觉得女子版本有道理,听到死人说的,又否定了前两者;觉得武士的话更合理,经分析后又觉得樵夫讲述的才是真相。为什么他们活人、要死了的人、死人都坚持要说谎到底?”

    学生们想起一句俗语,纷纷说起来“因为人都是‘死要面子’的!”

    张校长呵呵笑道:“是啊。强盗要捍卫自己作为强盗的面子——可以杀人,可以放火,可以好色,可以破坏社会规则;但是强盗必须要勇敢、要技术高强、有能耐。”

    丈夫和强盗都让女人失望,但她的供词里,并没有攻击这两个男人,没有说他们糟糕和窝囊。女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理由和眼泪去编一个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她一直在掩盖自己的聪明?”

    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性的深层剖析,对于12岁左右的学生们有很大的难度,学生们思考了一会没想出答案。

    张校长:“你们要学会这样的思考方式:如果顺着一个事情正想想不出来答案,不妨换个方向反向思考试试。如果她说实话那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别人会不相信。”

    张校长:“是的。真相是女子最厉害、最勇敢、最能捍卫自己的荣誉,她拿着匕首和强盗拼命时、她啐那个强盗时表现出了真正的刚烈;武士代表的是日本的高层阶级,强盗是最不讲规矩的阶层,但是强盗不讲强盗的规矩,武士也不讲武士的规矩,反而女人愿意用死捍卫了日本人的最高价值——荣誉。也用智慧来解决困难的问题;这个真相,作为瞧不起女人的日本男人世界,人们会相信和接受吗?

    女子表现出了男人没有的智慧,她在说话时做了充分的权衡:既然世界接受不了真相,那就讲能被他们能够接受的故事,让大家都有面子好了。武士是因为情真意切,捍卫荣誉而死;强盗是一个做事不讲规则的大坏蛋;女人是世界上最柔弱最无助也最没有骨气的人群。因此,女人的故事,最符合世人的期待,也最没有漏洞”

 

    张校长继续讲解道:“四个版本的故事都讲完了。强盗讲的故事符合强盗世界的角色认定,女人、死人讲的故事也很符合他们自己身份的认定。他们三个讲的故事都是很完美、很符合他们立场的情节,虽然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两个男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掩饰真相,女人更多的,是为了符合世界的角色游戏规则和世人的面子而掩饰真相。所有涉及事件的当事人,都因为“面子”和“角色扮演”的问题,而不肯承认事实和真相。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旁观者(樵夫),又因为一点点的个人利益,而选择了保持沉默。因此让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就变成了很离奇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怪事情。

    从这里面我们要学会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每个人都一定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也就是‘相’上来考虑问题;每个人心中的真相,只是他认为“应该是这样”的真相,并不一定就是世界的真相。很多人认为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真的,这是很蠢的表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因相而生”,这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人性是善还是恶,但是你要做个心中有数的人,而不是个不会思考的,轻易信任别人口头所说的大傻瓜,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和判断问题。特别在东方社会里面,面子和角色问题,利益问题,会把真相完全地掩盖掉。”

    不知不觉四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由于时间的原因,影片还有一小段没有播放完,张校长介绍了电影的剩下内容:讲完故事的三人循着哭声发现一个弃婴。乞丐剥去了包裹孩子的布衫,樵夫与其争执,乞丐质问樵夫是贼偏喊捉贼,因为是樵夫拿走了那把值钱匕首,正因为如此,樵夫才不愿意在公堂上讲出真相;因此,看来老实巴交的樵夫也是很有心机的,也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樵夫收养了弃婴,僧人恢复了对人的信任。雨过天晴,樵夫抱着婴儿向夕阳深处走去。这真是一个发人深醒的故事。

     

    我已亲历了三次张校长为一班上的电影课。学堂的电影课不是简单地把电影看完了事,而是利用这种有趣的视听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影片内容,体会其文化艺术价值,针对影片不断地提问,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今天对人性深入剖析的电影课也是如此。利用别人花多少亿元投资的电影来讲课,生动且形象。想象很多家长和学校只会利用一些几百年前的教学手段如“绘本”,课本,教材等等来“教育”,把电影和纪录片这种很有深度的东西仅仅作为“娱乐”来使用,是不是入宝山而空回呢?其实,对于“有心”的人来说,处处都是教材。这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今日学堂“没有教材,没有大纲”的教学原则的原因吧?

    这堂课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让旁听的我不由得感叹:自己读到博士,这20多年的读书生涯里,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人性,也因现在有机会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而深感幸运。其实不光是电影课,学堂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到学堂来访过的企业老总、政府官员、武术高手、外国友人们都称赞学堂孩子和一般学校的学生比起来更为活泼大方,更加灵动,孩子们能很快与来访的朋友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并大胆又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核心——“思维和心理行为教育”的体现。这是体制内学校填鸭式教育法毒害出来的学生所远不能及的。学堂教给学生的东西远比一张博士文凭重要得多!

 更多电影课记录点击以下记录 电影课讲记:《风月俏佳人》---底层社会与上流阶层的荣誉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课讲记

 

学堂电影课记录--为什么你要选择做精英和领袖…

 

今日学堂电影课示例:抓住流光掠影中一闪而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