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我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榕树下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0:50:47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诗是出自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其意义我理解为:真正弄懂了世上的任何一件事情本质,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任一人情世故处理的和谐、圆融,就是一篇美丽的文章。作者曹雪芹用这种精辟的哲理性的语言概述,说明了所刻画的小说人物贾政的处世哲学,其实也真正反映了他的内心观点,反映了作者不偏颇的思维特性,科学的哲学概述……这种观点影响深刻,至今也是部分人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支柱!(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世事洞明皆学问。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地球为什么是椭圆的,人为何是高级动物而不是猪和狗,我们为什么要吃饭……这些貌似简单的东西,若真要让你说出个一二三来,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若只是钻研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再搭上我们的青春乃至我们的生命,那么我就肯定相信,你会在这个行业,这一领域有所成就的,

怕就怕的是博而不精,知之而不甚懂,似是而非,对科学的概念模糊,缺乏钻研之精神,这对科学不利,也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个大的环境内我们只能突出选择很少的事情去做,而且要能不厌其烦的去做,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则做不好;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长期注重数学研算,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才在数学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水稻专家袁隆平、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等等都是立足岗位、面临自己的课题而坚持底下最终取得成功的……从以上几个名人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科学家、工人、还是农民只要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反观我们现在的年青人,学生也好、干部也罢当然还有农民和工人,他们在不去看自身的素质如何,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的科学知识,就开始讨论起什么社会的不公了,没有地方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了,以至于不好好工作和学习,整日唉声叹息,被抑郁的情感溢于言表,让人看着就着急,其实你要问他:“你想干什么,你又会干什么?”他又珍话可说了……

受“世事洞明皆学问”观点的启发,我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不好工作,那么他在其它的岗位上也不见得有什么成就,因为他不爱惜自己的工作,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关键在于他不能认真对待身边的事物,用消积的方面去耗费青春,虽然说有“人挪活,树挪死”之说,我想对于这样的人也未必有用。何况,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竞争的社会,你所理想衷爱的职业,不一定你就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争取得到这个职业,以至于社会上很多人干着自己并不愿意干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年青人就不能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而是把心思放在怎样尽快地适应所做的工作,努力地把份内的工作做好,为集体作出应有的贡献,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况而今社会何止是三百六十行呢!

“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这句话给人一种很圆滑世故的感觉,但是在古今往来的社会中,还就是这个真理,作者绝非“空穴来风”的瞎说,而是在经历社会的磨历之后,而用心打造的语言。何尝不是这么回事呢!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唯一的高级动物,政治关系、金钱关系;美与丑、善与恶等等归根到底还不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是若真正想做到人情练达,绝非一日之功可成的,这不仅需要一个人品德优良、心胸开阔,而且还需要你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因为真正的人情练达不只是圆滑世故,更多的是为人不卑不亢、品性优良,以至于你的朋友喜欢你,你的对手也喜欢你,甚至连你的敌人也佩服你,这才达到一点人情练达的味道。上面所说做人不卑不亢、品性优良,这就需要一个人的私欲不能过多,知识渊博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所以这一切都是很难做到的,能做到一时到还可以,难就难在你能否一生一世都这么的让人喜欢、佩服。所以我觉得你如果想做到人情练达,你就得持之以恒地去学习,理论的和非理论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做到通晓古今,虽然说这在于一般人是无法做得到的,但只要你有寓公移山般的精神,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做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或者是政治上的领导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深负哲理性的名言,是一笔宝贵的修身养性的精神财富,所以朋友们,尤其是年青的朋友,当你心灰意懒、精神颓废时;当你心高气傲但自叹命簿时,想想这句话,鼓励鼓励自己,相信你一定能度过道道难关,走上正规而健康的生活轨道;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上,平和你的心态,干好你现在的职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自己在取得事业上的一定成功的时候,你的社会地位、人际交往也必将会有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