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怎样安装iso: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六)(附答案和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47:15
  

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六)(附答案和译文)

    三、阅读下列文言选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范增论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苏轼文集》)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夺其权                稍:稍微

    B、独恨其不蚤耳             恨:遗憾

    C、而擢以为上将             擢:提拔

    D、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私:暗中勾结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吾尝终日而思矣

    B、而擢以为上将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书记载刘邦采用陈平的离间之计,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疑忌之心,削弱了范增的兵权。但苏轼认为,项羽对范增的疑忌在受到离间前就已经存在。

    B、苏轼认为义帝心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从他专派刘邦入关、识别提拔卿子冠军等事情上可以看出。因此从项羽杀卿子冠军,就可以预见他必将杀义帝。

    C、苏轼认为,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楚怀王孙心为义帝,但诸侯的背叛也由此而起,所以项羽不得不杀了义帝。

    D、苏轼既批评了范增未能及时离开项羽反而想依靠项羽来成就功名的浅陋,也肯定了他在项氏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认他确实是人中豪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上面文言材料中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分)

    译文:                                                                     

   (2)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3分)

    译文:                                                                     

   (3)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4分)

    译文:                                                                     

   

    附答案:

    8、A , 9、B , 10、C。

    11、(1)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忌的君主呢?(3分)

   (2)不采纳他的意见,却杀掉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3分)

   (3)替范增出谋的人,都说能除掉羽的,就除掉,不能除掉的,就应离开他,不果断怎么能是大丈夫?(4分)

    译文:

      汉王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了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同汉王有勾结,逐步削弱了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体己定,君王你自己去办吧,请将这把老骨头赏我回乡里去吧。”范增回去,没走到彭城,恶疮发作而死
  苏轼说:范增离开是好事。如果不走,项羽必然杀他,只恨他不早一点走呢。那么范增因为什么事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刘邦)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掉了天下,到那个时候才离开吗?答:不对。范增想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分;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因为这事离开呢?《易经》上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微迹,大概算是神明吧!”诗经》上说:“看那下雪,先像结的是细小的雪珠。”范增离开,应当早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涉得到百姓拥护,是因为假托了项燕、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而立义帝,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难道只是楚国的盛衰?也是范增跟他同一祸福呀。没有义帝死了而范增能长期活着的。项羽杀卿子冠军,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原因。难道一定要等陈平来离间吗?物体必定是先腐败,然后才有虫生出来。人必定是先有疑心,然后才有谗言进入。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评议义帝为天下的贤君。单派沛公进入关中,不派项羽;从众人中赏识卿子冠军,提升为上将。不贤明能做到这样吗?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一定不能忍受。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这是不等聪明人指点就知道的。范增起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中途项羽杀了他,并非范增的本意;那岂止不是他本意,还定会尽力谏争,不听项羽的。不信他的话而杀掉他所立的君主,项羽怀疑范增,定是从此开始了。当项羽杀卿子冠军时,范增跟项羽并肩服事于义帝,君臣的区分还没确定。为范增设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不能就离开他,岂不是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年已七十,合得来,就留下,不合就离开。不在这时弄明离与留的利害分别,而想靠项羽成就功名,浅陋啊!
  虽然这样,但范增,是高帝刘邦所畏怕的。范增不离开,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
    评点:

    楚汉战争时,刘邦的谋士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谋臣范增的关系,使得范增离开项羽。本文就是对这件史事展开的一篇评论。文章以范增为例,论证封建士大夫应掌握处世原则和进退时机。虽见解新颖,但多有臆测。
  就文章写作而言,作者先简述范增离开项羽的事实经过;接着就在赞同范增应该离开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然后就义帝、范增、卿子冠军三人的关系,推论项羽杀义帝是疑心范增的根源;最后批评范增没有适时退身。这种论述有事实,有设想;有正写,有反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多方论证,起伏跌宕;加之语言的简明畅达,使其文章逻辑性和论辩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