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台展示柜冷藏:五、佛教教育之入門-─《地藏經》:(一)大圓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8:40:45
五、佛教教育之入門-─《地藏經》
(一)大圓滿
佛家的教學目的、方針我們知道了,再要說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
說的法。佛說什麼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後來學生將
其記錄下來,就是現在的經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
大乘佛法啓蒙的經典就是《地藏經》,此為初學入門一年級的教科
書。這層真實義在《地藏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但它不
是用言語而說的,用放光來表示。世尊在此法會上,一開始就放大光
明,放無量的光明。經文上記載有:「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
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一直到大讚歎光明雲。」
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種,而是代表無量無邊。因為中國人一
般認為從一到十,十是一個圓滿的數位,這和《無量壽經》裡講無量
的意思完全相同;《無量壽經》講的無量就是《地藏經》講的圓滿。圓
滿講了十個,無量只講一個壽。
諸位要曉得,不單單是無量壽,一切都無量,一切無量中壽命為
第一,諸位試想:你有無量的田園、無量的金銀財寶,如果沒有壽命,
誰去享受?所以,淨宗用一個字「壽」來代表一切無量,而《地藏經》
裡就用十種光明雲來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無盡的宇宙人生都
給我們說明了。
佛究竟依據什麼給我們講經說法、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一就是「大圓滿光明雲」。密宗講的大圓滿就是顯宗講的「真如自
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圓滿。真心、第一義諦,都是顯示大圓滿的意思;
下面接著舉出九種都是說明大圓滿。給你講慈悲,慈悲是圓滿的;給
你講智慧,智慧是圓滿的。樣樣圓滿、事事圓滿,無一事不圓滿,這
才是大圓滿。大圓滿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從此地給我們說出無
量無邊的經典,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說的一切皆是我們本來
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沒有說別人,
皆是說我們自己。所以,此教育與一般教育的確不同,這是與我們自
己切身相關的。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一言
以蔽之,就是為我們說大圓滿法。
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為的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
使他們勤苦工作,早出晚歸?我想大家都能答出,是名利。利比名還
重,假如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分錢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
自然就懈怠、懶散,不肯工作。所以,社會運作的動力根源就是利,
其次就是名。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們還要辛
苦,比我們還要努力,在那裡認真教學,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這個
力量就是第二句講的大慈悲光明雲。
諸位想想,做母親的對於她的孩子,特別是嬰兒,照顧得無微不
至,她為的是什麼?她是為名、還是為利?她什麼都不為,是出自於
內心的愛護,此愛心就是慈悲心。佛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種
慈愛是平等的、是沒有任何條件的,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力量永恒的
在推動著諸佛菩薩,無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
以,在大圓滿光明雲之後,就說出大慈悲光明雲。
我們學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勸導別人修行,這就是弘法利生。
將佛法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是什麼力量?也是慈悲的動力,
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為名去講經,為自己的知名度;或為利,
講一部經要收多少錢,就大錯特錯,完全不是佛法,與佛法的根本精
神完全相違背。佛法自行化他沒有任何條件;佛法流通,亦復如是。
再看現代印的經書,往往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是生意
買賣,不是利生流通。別人送我佛書,我首先看看版權頁,如果有這
八個字,我就不看了。問我為何不看?真善知識為利益眾生,必定不
要版權,歡迎翻印。心量大,報恩慈濟心切,心行相應的,其言語文
字才可做後學參考;心量窄小,名利沒有放下的人,焉能寫出好文章,
又如何能說出大圓滿,何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
錯誤的。所以,佛門裡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化眾
生的兩大原則。後來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與正
說恰好相反。原因何在?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慈悲就是禍害,
方便就是下流。因此,接著就講「智慧大圓滿」,大圓滿的智慧流出大
圓滿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種種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
悲的力量在推動,如此才能幫助無盡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第四句講「大般若光明雲」,圓滿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別何在?
《大般若經》說得很明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般若;無
所不知是智慧。換言之,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
度來觀察這兩個名詞,我們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說明宇宙現象
的這種智慧,稱為智慧;能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稱為般若。般若
智慧能斷無明煩惱,稱為「根本智」;能解釋宇宙萬有現象,稱為「後
得智」。
諸位要知道,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裡生起來的。如果自己對於整個
宇宙的大圓滿,不能徹底證得,如何能說得出來?修行人證得的是般
若波羅蜜。像中國的禪宗不是單講六度裡的第五度-禪定波羅蜜,而
是講般若波羅蜜。在《壇經》中,六祖惠能大師教大家總念「摩訶般
若波羅蜜多」,可見禪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禪定。
般若、智慧;一個是講智慧之體,一個是講智慧之作用;一個是
「無知」,一個是「無所不知」。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無知的般若才
能斷煩惱、破無明。無明、煩惱破盡,就證得自性的大圓滿,恢復自
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
明雲,含有如此深的意義。這兩種智慧(智慧與般若),都是前面教學
目的中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智慧是從何而來的?是我們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現在
沒有了,到哪裡去了?佛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
覺悟智慧就恢復。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破迷,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
圓滿智慧?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禪定,《地藏經》上稱為「大三昧光
明雲」。三昧是梵語,譯作「正受」,就是禪定的意思。
佛法講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行為實在太多了,豈能說得盡!所以,佛法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
類:「一、是身體所造作的身業行為;二、是言語所造作的口業行為;
三、是起心動念,意業行為」。行為無論有多少,總不出這三個範圍,
所以稱為「三業行為」。思想錯誤、見解錯誤、言語錯了、動作錯了,
這就是錯誤的行為;把一切錯誤修正過來才是修行。
三業行為的修正,要以心為主,禪宗講:「修行要從根本修。」何
謂根本?心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我們的言行一定正;心
不正,就是想學也學不像,很容易被人識破,所以要從心地修起。三
昧就是心定。佛法講行門是無量無邊,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
門是門道),這許多方法、門道都是修定。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禪宗才修
定,其實哪個宗派不修定?只是不稱為禪定而已。淨宗「一心不亂」
就是禪定;教下修「止觀」,止觀就是禪;密宗是「三密相應」,相應
就是禪。
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門裡用的名稱雖然不一樣,實際上所說
的是同一件事。所以,「法門平等、殊途同歸、並無高下」,哪一種方
法我用得很習慣、用得很自在、很順利,我就用哪個方法。佛法修學
最關鍵的,就是「一門深入」,不要學很多法門,法門學多就會産生迷
惑,反而不容易成就,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三昧是佛家修學的
樞紐。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般若智慧是從
禪定中生出來的,這是自性本定,稱為大三昧光明雲。
十種光明雲,前面一半是講原理,後面一半是講原則。原理就是
佛說法所根據的原理,為我們說出來,後面講原則。第一是「大吉祥
光明雲」。吉祥是什麼意思?凡是我們本分應該得到的,我獲得了,這
是吉祥;不該得到的我得到了,就是不吉祥。這是吉祥的一般定義。
它在此地的含意是非常之深。盡虛空遍法界,無論是理論,還是現象,
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切萬事萬物的受用,也是我們應該要得到的,
這稱為大吉祥。例如:一心念佛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
的依正莊嚴,是你應該享受的。你要是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
依正莊嚴,也是你應當享受的,這是吉祥的本意。
此地佛應機說法,就是最吉祥。佛說法,第一絕對不違背真理,
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能違背;第二還要適合眾生的程度。假
如不合乎程度,或程度淺,講得太深他聽不懂,亦是枉然,這就不是
吉祥;如果程度深,講得太淺,他聽起來沒味道,也是不吉祥。所以,
「契機契理」的說法是最吉祥的。佛沒有白說,我們沒有白聽,真正
得到真實利益,此為最吉祥,這是大吉祥,是圓滿的吉祥。
其次講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機契理,要適合眾生的根機。我
們現前大眾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財富、智慧、健康、
長壽,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希望得到的,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這些東
西給我們,而讓我們學佛,我們就會掉頭而去。眼前所想的都得不到,
說來生來世得大福報,這太渺茫了!什麼時候能享受到?所以,眼前
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們自然會相信將來有更大的福報,這才講得
通。好像開花、結果一樣,現在花開得美好,我們才會相信將來果實
一定結得好;若是現在花都不開,說將來會結好果實,我們當然不能
相信。所以,吉祥之後,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如何才能得到?福德
是果報,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
佛教講「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才是真實的。諸佛成佛
之後,他還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去修福,因為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
一個人雖會說法,大家看他沒有福,就不會相信他;如果說這大福德
是我修行得來的,別人見到很羡慕,自然就會跟他學。所以,有智慧
還要有福德才能度眾生。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三
學是屬於功德。這是佛法真正要教給我們的,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標準,我們要
依靠一個標準,此標準就是大皈依。大皈依不是平常講的皈依佛法僧
三寶;大皈依是皈依大圓滿的自性,是圓滿的自性三寶。最後是「讚
歎」,讚歎實在講就是教化眾生。讚歎自性圓滿的功德,讚歎自性無量
的功德。佛教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要證得圓滿的自性。禪宗常說: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大圓滿的自性。佛法所教,
佛法所學,皆以此為目標、以此為方向。
以上所說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開端世尊放光,光中包
含無量無邊的意趣,這裡略說十種(十是代表圓滿的意思)。這一段經
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籠統念過,不曉得這其中的密意。不僅是《地藏
經》依此而說,佛所說無量無盡的經論,無一不是從「大圓滿」流露
而宣說出來。所以,前五句是大圓滿的自性,後五句是自性的起用,
也就是大圓滿的作用。這是佛陀教學的依據。在大乘經典裡,像這樣
的經文佛時常說,有時候用言語說,有時候用放光來表示。我們不可
以不知道。知道這些,讀經就會很有味道。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记《认识佛教》)
(欢迎转载!请勿随意评论,因果自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