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校长怎样“换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07:40

一、知教师所想

    校长要多和教师们接触,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制订学校政策时、在实际工作中从教师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但不少校长往往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和机会同教师接近。事实上,同教师接触并不一定要作多少充分的准备,那样教师反而不太适应。校长与教师的接触大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如:课间休息时聊聊教师子女的学习成绩,一块吃饭时间询问一下家中情况,体育锻炼时关心一下教师的父母、征求一下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等。越在这个时候,教师越能倾其所想,道出实情。

    二、赏教师所长

    心理学认为,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希望被人欣赏、肯定的心理欲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会大大激发他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教师管理中,校长也要常常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对待教师取得的成绩,看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地、适度地加以赞赏和肯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上”:对教师好的表现要“看在眼里(上)、记在心上、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绝不能视而不见。校长只有赏其所长,才能彰显教师的个人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三、除教师所疑

    由于目前我国的领导体制尚不够完善,民主监督有待加强,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个别单位的“一把手”确实存在违法乱纪现象,这一切都容易让教师对学校的工作尤其是对一些敏感性强的事情产生怀疑。如不能及时排除教师心中的疑虑,校长在教师心目中就没什么信度可言,也肯定会给学校的其他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校长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公开化”。比如,评职、评优、评先等工作,学校先草拟方案交给教师们讨论,然后集体定稿并发到教师手中;参评人员上报的材料公开展出,严格按积分方案由教师参加的领导小组进行量化积分,再把积分结果公布出去让老师们监督;最后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这样一来,即使评不上的教师也心服口服,没有杂音。

    四、容教师之过

    虽说教师们大都受过正规教育,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世无完人,偶犯“条律”也在所难免。作为校长不要纠缠不放,更不能无原则地加以放大,上纲上线。否则,不仅不利于学校的工作,反而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容人之量,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下结论。即使需要批评也要就事论事,有根有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五、帮教师所难

    在现实生活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教师也不例外。有了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期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年轻教师刚毕业,经济不宽裕又面临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大家小家都要顾;老年教师身体渐渐衰老,易患疾病。一校之长同社会的接触毕竟要广些,如果教师的家人需要住院偏又床位紧张,你能去帮助解决;教师购房需要贷款你去跑跑银行;教师子女入学困难你去加以协调;教师的家属下岗没有工作你去主动帮忙联系;教师家中急需用钱而又一时筹措不到,你去想法帮他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