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事达指纹锁是那里的:解读《人鱼小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17:04
解读《人鱼小姐》 2008-08-26 11:57

中央电视台三度热播的韩国电视剧《人鱼小姐》,是一部诞生于二十一世纪初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演绎了女作家殷雅俐瑛的复仇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她和报业公子李朱旺之间的爱情悲喜剧,有力的揭露了当代韩国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的冲突、抗争和阶级矛盾,表达了被压迫人民追求正义、渴望自由的进步精神。

一、《人鱼小姐》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对于朝鲜半岛是一个灾难的时代,这个世纪的上半叶,日本占领了朝鲜,作为它在东亚扩张的殖民地。日本战败以后,朝鲜民族被冷战分成两半。韩国作为西方势力的前线,在经济和军事上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随着西方阵营的胜利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这种经济的成长是以对外的屈辱和对内的铁腕政策为代价的,原来的封建势力伴随着军事独裁和金融财阀,盘根错节的统治着韩国社会。

     随着冷战的结束,二十世纪末在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这是美帝国主义操纵金融势力对国际经济的一次洗牌,韩国被抛在了一边,破产、失业、减薪席卷着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剧中人物雅俐瑛和朱旺生活的年代,韩国的贫富分化程度高进一步提高,失业率高涨,社会面临着严重的金权腐败问题,几任民选总统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炫都有亲信或家属涉及金权丑闻。社会矛盾激化,学生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同时,多年来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斗争的结果,使人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追求公平、民主,重视平民大众文化的进步思潮在韩国的知识分子中广为传播。作为传统封建结构的底层的女性,女权意识和女性工会也在兴起。《人鱼小姐》虽然是一部隶属于私营电视台,有着商业目的电视剧,但这些思想意识都在剧中有所反映。

二、复仇女神——雅俐瑛分析

     剧中的女主角雅俐瑛,是全剧的灵魂人物。她本来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为父亲殷振燮的婚外情,母女被抛弃。事实真如殷振燮和沈秀贞所说的,两情相悦,爱到无法分开吗?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婚姻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实力分配,家庭双方的阶级利益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借助婚姻来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殷振燮选择沈秀贞,除了美貌和地位以外,还有沈秀贞家庭的财富和未来的锦绣前程的吸引。他们的婚姻更像一项成功的生意。谁又知道,这高台之下,几多夯土;笋衣之内,几多腐蛀。

     抛妻弃女,在一个还留有“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封建传统的等级社会里,对于雅俐瑛母女来说就是灾难。然而,她们顽强的生活下来了。虽然母女俩一直在社会的底层艰苦的生活,期间又经历了弟弟的惨死、母亲的失明。这些,都没有改变母女俩善良的本性和顽强的意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雅俐瑛没有像剥削阶级所认定的那样,因为贫穷而粗俗低贱,她终于成长为一个美丽善良又多才多艺的作家。她顽强如斗士,举纸笔为戈矛;她本色如平民,以大众为素描;她勤奋不息,奉敬业为信条;她不计个人得失,负苦难为背包,她至柔至善,象披着洁白的鹅毛,她优雅慧黠,拿才艺作寂寞的调料,她守着妈妈生活,用欢笑忘记辛劳。这样一个独立、自尊又聪颖、善良的复仇形象,是以往电视剧中没有出现过的。有人感叹她过于完美,为尘世所不容,但放大到每个局部,她又显得真实自然。她的身上,寄托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理想和智慧。

     雅俐瑛的复仇,是人们争议最多的地方。这种复仇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积极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如雅俐瑛在当初自杀未遂的时候所说的:“该下地狱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这是强者的声音,它由一个弱女子喊出,就更显得响亮。另一方面,这种个人复仇也是消极盲目的,它的情绪多于理性,除了短暂的快感,不能带来真正有意义的收获,这和雅俐瑛的善良正直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当她的复仇愈接近成功的时候,她愈加感到失落和不安;当她的复仇成功以后,她反倒进退失据,变得软弱自责。怨怨相报何时了,雅俐瑛的局限在于,她把自己的苦难简单的归因于个人行为,没有认识到产生它的社会根源。纵然一个殷振燮遭到了惩罚,千百个殷振燮还会出现,而雅俐瑛自己的复仇,也在种下仇恨的种子。真正的复仇,不是只去释放个人的愤怒,也不单凭唤起人性的觉醒,而是整个社会实现进步和解放。这只有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私有制,人人友爱、世界大同的那一天才能彻底成功。

    剧作家构造这个复仇的主线,在艺术上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剖开了这个披着脉脉面纱的社会,让我们看到各个阶级的人物,或者富丽堂皇,或者贫贱卑微,他们在生活、利益、情感面前的真实表演。有一些看惯家庭剧、偶像剧的观众,不适应雅俐瑛的复仇形象,认为如果她更温柔贤淑才更理想。殊不知关爱和复仇,正如火与冰,光与影一样互为一体,是人性的两极,是雅俐瑛鲜明棱角的不同侧面。雅俐瑛这个人物之所以打动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就在于她把人性中不同方向上的张力发挥到了极致,爱憎分明,亦柔亦刚,敢做敢当,她的形象触动了人们在现实中压埋已久的心弦。
  
二、博爱的救赎者——李朱旺分析

     勤奋正派,受过良好教育,爱好高尔夫球和骑马,宽厚又风度翩翩,这样的李朱旺在上流社会中也是理想的白马王子。尽管出生传统的富贵家庭,他却拥有开明的观念,也敢于追求个人幸福。有人指责朱旺性格犹豫,用情不专。其实从本意上看,他和殷芮莹分手,更多的来自对包办婚姻的背叛;和白秀林的会面,也是出于对女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是西方独立、自由、博爱意识在韩国的发展。剧作家选择这个人物作为男主角,是有深意的。他是封建传统和现代观念的结合体,代表了韩国上层社会推崇的道德楷模,朱旺对雅俐瑛的爱情,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希望用爱来救赎仇恨,用“博爱”的价值观念化解调和阶级矛盾的努力。和出身下层的雅俐瑛对应,李朱旺是一个上层社会的理想人物,尽管也有观众认为和雅俐瑛相比,他资质平平,但这未必是缺点。他性格中的宽容和柔韧,也是良好成长环境培养出的人格。看得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有偏爱的。

     其实,不独朱旺如此,他父亲报社社长李成秀,剧作家刻画的一个老诚睿智的上层大亨,也对雅俐瑛和赵秀娥这样的下层人物颇有赏识。而从雅俐瑛在妈妈去世后对朱旺的依赖,赵秀娥从不掩饰对李朱旺家庭的好感,足以看出剧作者还是对这种阶级和解抱有很大幻想和希望的。

    孔子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然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来自他推行的封建礼教。在男尊女卑封建社会,女子被禁锢在家庭内部,无才便是德,她们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这样的环境和地位,怎么可能像君子那样谈枰论道?琴实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贵为锦衣玉食的社长夫人,精神世界和社会视野却狭小得可怜,和朱旺爸斗争时,她的资本就是“我为你生了个儿子”。琴实罗嫁给李成秀,未尝没有辛酸屈辱的时候,但雅俐瑛进入他们家庭后,她又以自己的地位压迫雅俐瑛。这让我们想起《红楼梦》里明争暗斗的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她们的少女时代,可能也像黛玉、宝钗、湘云那样纯真烂漫,但地位和环境使她们扭曲异化。可怕可悲的封建社会啊!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取材大众、服务社会的作家,正是雅俐瑛独立的基石。

     先代父母受过,稀里糊涂的成为姐姐复仇对象而被男友抛弃,又经历坎坷结婚却不能生育,殷芮莹的命运令很多观众同情、叹息。她的确曾经骄横任性,但当她得知真相以后的坦诚和大度也光彩照人。这样看来,剧作者最后对她不能生育的安排显得很残酷,但这残酷作为一种寓意却耐人寻味。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时候说:“他看到了他所心爱的贵族不可避免的灭亡,不得不把他们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人鱼小姐》的作者想必也经历了类似的思考,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作为剥削者后代的象征,最终是会被历史潮流拒绝的。但殷芮莹经过这些风霜变迁,人性中那一片的真诚的火种,还会长传人间。

四、芸芸众生的浮世绘

     《人鱼小姐》的描写对象,主要集中在几个人物上,因为复仇的对象是社会上层,剧中经常出现的也是豪华雅致的场景。这固然是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局限。但是我们还是在绵长的画幕中,感受到了韩国社会的脉络呼吸。

     从剧中不难看出,虽然主要人物都显得彬彬有礼,但这种礼貌客气是以鲜明的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下属对于上司,年幼对于年长,妻子对于丈夫,都是难以逾越的。而没有关系和社会资源,想脱离这个等级社会独立发展,就算有资金也困难重重。殷振燮后来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子。剧中曾有一幕,报社里新来的毕业生工作不力,竟然被前辈责令到门口举手罚站。剧中的富裕家庭都有仆人,那些仆人是完全听任主人调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看不到个性的面孔。唯一有点性格的仆人东俊妈,也和报社有密切关系的工人贵族。琴实罗和婆婆去拜访雅俐瑛家,居然感叹从来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也可看出社会贫富分化差距之大,固滞时间之久。维持这个等级制度的外衣,就是名誉、脸面的光鲜和完整,贵者恒贵,贱者恒贱。所以,殷振燮会一直隐瞒离异再婚的经历;瑞莹被退婚后在国内很难立足;而朱旺家则对雅俐瑛的过去耿耿于怀。

     与此对照的,是热烈直率的劳动阶层。传统的礼仪教化,也在这里体现出了真正的活力和价值。还记得母女俩相依为命的马浦小区创新公寓吗?邻里的关系和谐友善,难怪雅俐瑛的妈妈如此习惯这里的生活。还记得《爱的喜悦》剧组里那两个打赌的配角演员吗?还有那个热心给朱旺介绍鱼胆酒的出租车司机,那个给雅俐瑛敲鼓伴奏的乐手,这些闪亮一现的小角色,也让人感到真实和温馨。

     大概是题材所限,剧中很少出现政治性的话题。韩国社会常见的劳资纠纷和罢工,也仅仅由朱旺间接的提及一次。但还是可以找到管中窥豹的视角。剧作家多次借雅俐瑛之口,有意无意的指出电视台对雇员和作家的不公,一般是两种方式:一是增加工作量,延长劳动时间;还有就是更改工作内容,变相增加工作负担。而主动权完全由资方掌控,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人员精密的实施,让劳动者只能被动接受,无从协商选择。马克思指出,“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即使我们聪明博学如雅俐瑛那样,也要无奈的面对这社会的冷酷现实吧。

     那么,博爱的救赎能否成功?两位主角能否携手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电视剧的结局是模糊的,这是作者内心的疑惑和矛盾的体现。剧作家可能也对他们的恋情报有赏悦之心,不惜倾注笔墨,但同时也意识到,两者间存在的差异和鸿沟。朱旺对雅俐瑛,可能欣赏有之,怜惜有之,热忱有之,但他并不能真正的读懂雅俐瑛;雅俐瑛对于朱旺,可能愧疚有之,感激有之,怀念有之,但她并不能真正的遵循朱旺的轨迹。虽然《人鱼》的着眼点只是在于个人生活的悲欢离合,但恋情背后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差异,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我们会在第五节再做详细的讨论。

三、不同的女性形象

     “三个女人一台戏”,作为以家庭题材为主的生活剧,女性在《人鱼小姐》占了大半个荧屏。下面让我们闪入波光粼粼的《人鱼》世界,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对照一下几个主要的女性角色:来自劳动阶级的韩景惠、赵秀娥、雅俐瑛;来自剥削阶级的琴实罗、沈秀贞、殷芮莹。

     剧作者并没有据此把人物简单的道德化、脸谱化,而是赋予这些人物真情实感和复杂的关系冲突。在剧中,雅俐瑛也不时和妈妈争执;赵秀娥一面和富贵人家和气生财,一面也在为自己的儿女处心积虑;琴实罗和婆婆相敬如宾,在家里也不失妇道本分;沈秀贞有独立的职业,家庭观念很现代,她对殷芮莹,也体现出了伟大的母爱。但我们看到,这两组人的最大差别,是对于生活和他人的态度,前者直面坎坷和风雨的洗炼,眼界开阔,主动积极,显得生机勃勃;后者总是沉浸于已有的荣华富贵,目光短浅,保守自私,总是怨天尤人。毛泽东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看到她们,你不能不承认,劳动人民才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力。

     作为阶级斗争的暴力形式,赵秀娥和沈秀贞,在剧中有过多次冲突和斗殴。如果说他们的女儿间的冲突还只是小孩子的闹剧,那这两位长辈的战斗,就是社会冲突在个人关系上的投影。剧中在马琳是否可以选择雅俐瑛做老师的争论里,赵秀娥和沈秀贞曾有一段精彩的对白。通过这段对白,我们可以领略不同阶级的人物各自真实的内心和风貌。沈秀贞的飞扬跋扈和尖酸阴暗,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压迫姿态;而赵秀娥的不卑不亢和坦然自信,是一种被压迫者正气凛然的反抗气概。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鱼小姐》中还用很多时间表现了韩国人普通生活的一面。在这部刻画复仇和爱情的电视剧中,加进了很大一部分轻松诙谐的内容。像马俊兄妹,李社长夫妇之间的插科打诨,调皮的妹妹,生气的哥哥,无可奈何的妈妈,急躁又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老是受气却暗地里做小动作的妻子,好像就是生活中邻家发生的轶闻趣事。剧中还出现了丰富的韩式菜肴,各种生活保健常识,催眠术,瑜伽气功,真像一本小的韩国社会百科全书。这里剧作者和演职员表现出了宽宏的取材背景和深厚的创作表演功力,他们着眼苍生,重视平常百姓的生活点滴,终于集腋成裘,蔚为大观。

     应当指出,因为商业因素的需要,剧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雅俐瑛的衣着款式总在日夜不停的更换,比如续集部分的冗长拖沓,不合情理的宇宙集团公子,以及对因果报应的过分渲染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但瑕不掩瑜,这部作品起笔细腻,小中见大,高雅中见平凡,表现出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洞察力,这正是韩流今天在中国风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比中国的电视剧,却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辉煌、苦难和伤痕里自言自语,令人汗颜。王朔曾经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所能产生的艺术基本上都是腐朽的,他们可以学习最新的,但精神世界永远浸泡、沉醉在过去的繁华旧梦之中。”这的确是一针见血的批评。

五、结局与主题的探索

     《人鱼小姐》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又如何看待它的结局?当观众看完漫漫长剧,心中总会怅然若失的思考着这些问题。

     剧名《人鱼小姐》是一个有艺术力量的名字。“人鱼”既是雅俐瑛笔名“殷娥”的韩语谐音,又是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美人鱼公主。美人鱼生活在水下的世界,她为了爱情来到岸上,也随着王子的幸福而化成了泡沫。电视剧中,雅俐瑛是来自社会下层的人鱼,无论是为了复仇还是爱情,她承受着欢乐和痛苦,走进了报社公子朱旺的家庭,得到了幸福。但这种幸福也会化成泡沫,因为他们并不是来自同一个世界,正如人和人鱼。

     虽然因为一续再续,最后的情节生硬不尽合理,但这大概就是编剧构思结尾时的本意。无论雅俐瑛最后生死如何,都不会是圆满的结局。很多观众不能够接受这样残酷的安排,纷纷精心构思出各自的续集。但是观众的心情不能替代剧中的韩国社会,我们不妨从现实的常理分析,有三点值得注意:

     1. 雅俐瑛的独立性。雅俐瑛是一个有独立事业和个性的人,她不可能过着琴夫人那样养尊处优的生活。剧中雅俐瑛有两个好友,贤洙在巴黎,圣美后来也出国留学,她们才是雅俐瑛真正的影子。
     2. 朱旺的未来。朱旺能够自主选择婚姻,比他爸爸进步。但他也会成为未来太阳日报的李社长,这也是他的人生目标。
     3. 他们家庭在未来面临的社会环境。白秀林是会将事情闹大的。对妹妹的报复已经被媒体热炒,这次又搭上宇宙集团的公子。今后作为太阳日报的夫人,雅俐瑛如何面对上流社会?如何培养美旺?如何继续自己的事业?

     豪门一入深似海。只要朱旺还要继承家族的传统,他和雅俐瑛的独立就难免出现冲突;只要朱旺还会成为未来的报业大亨、社会名流,雅俐瑛就不能够摆脱传统女性的地位;只要流言和议论还笼罩太阳日报的大楼,雅俐瑛在这个家庭就难以得到真正的谅解;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着苦难、默默劳作和朴实的真诚,雅俐瑛的内心就永远属于那一边。有的观众在续集里认为,这些都可以化解,朱旺家会抛弃成见,开明的对待雅俐瑛。但试想,以朱旺家的地位和环境,如何能拥有普通平民的视角、情感?特别是贵族公子李朱旺,毫不知情的卷入一场复仇斗争,又因为爱情宽容和接受了雅俐瑛,在豪门世家的角度,这几近于王子选择灰姑娘的童话。他不可能再完美了。作为上流社会的男人,爱情总会褪色,他难道没有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事业规划?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社会矛盾存在,两人就难以做到同心同德。雅俐瑛坚决的离婚,与其说是自责,不如说是对婚姻未来的否定。

     还有的观众在续集里,要雅俐瑛在白发苍苍,阖家幸福的时候,为当年的复仇做刻骨铭心的忏悔。我们必须指出,这种设计是有悖于人物性格和阶级感情的。雅俐瑛有对复仇感到歉意和后悔的时候,但她的复仇,和她当年和妈妈一起的艰辛、顽强、热情一样,是同属于那个社会的烙印,是人生的记号。雅俐瑛如果在以后的婚姻中感到幸福,那也只是贵妇人的满足,这种满足和她灵魂深处的痛苦、坚强、欢乐和解放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雅俐瑛无须忏悔,苦难与仇恨的风浪,终将随着社会潮流的前进而衰退。

     我徘徊在黄昏的海岸上
     看到海面泛起金光
     那是美人鱼的腾跃激起波浪
     映出她清靓的脸庞

     不要问她利剑为何带着锋芒
     要问苦难和压迫为何总能逞强
     不要问她篝火为何又在燃烧
     要问黑暗和寒冷为何还笼罩四方

     不要问她眼中为何含满泪水
     要问这双眼见过多少沧桑
     不要问泪水为何晶莹清凉
     要问她来自多深的海洋

     不要问她今夜是否离去
     要问明天人间是否会迎来太阳
     不要问她明天是否醒来
     要问今夜的你是否会随着理想飞翔

     我徘徊在黄昏的海岸上
     感叹人生日短梦长
     不要问她是否完美辉煌
     她已经够鲜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