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派衣柜环保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写作突破序列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55:37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写作突破序列训练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

每年的高考都会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宇间,孕育着明年的嫣然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1.  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2008年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八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八份,分别是上海以他(她)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  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如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  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考生自由驰骋。

4.  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与全国的整体风格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续性更为明显,纵观近两年的考题,上海、江苏等地采用的均为命题作文,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海南等地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四川、山东仍然采用话题作文,其他考区则年年有所变化。从要求上看,有些考区特色鲜明,如湖南卷连续多年对文体都提出强制性要求,浙江卷近三年的考题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些考题或在题目中、或在材料中、或在要求中蕴含着情感

二 2010年高考作文预测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是前提,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

1.  内容:关注生活

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10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  题型:稳中求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应多关注命题作文。

3.  要求:限制增加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2008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起笔以描述的笔调再现作文题中细雨闲花两句诗的意境。绵绵纷纷扬扬散落悄然飘落等词语细腻而动态地刻画出了的情态,很有生活情味。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

点评:此段由描述、发问、议论抒情的笔触转向关于时间历史的联想,用隆隆辗过来形容无声时间的消逝,很有创意。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点评:笔锋一转,由物而史而诗而人而事,简言永贞革新失败,宕开一笔,又生新意,颇耐读者寻思。少时……”之句的引用,显示出厚实的积累和功底。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走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点评:追叙往事,将人物的品格及所作所为与细雨那滋润万物的作用相融合,之后再简述人物功勋,将其点化为绮丽的风景”,意蕴又生。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

点评:评述人物,段中的带罪化为滋润等文辞,既有凄婉,更有赞叹,令读者心扉颤动。细雨……浸润……”之句升华文意,点石成金。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此三小节引述历史事件、古人诗句,以简洁之描述生动再现勇于牺牲自我、保卫国家的昭君那撼古动今的壮丽之举,闲花落地……更护花这一赞颂之辞与上述细雨人物柳子厚的赞语细雨湿衣……显芳华相呼应,既是对材料中原诗句的巧妙化用,又是作者情动于衷的抒写,感人肺腑。

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闲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点评:此段文辞简练,顺理成章,揭示哲理,意蕴无穷。两个字和两个字,将细雨闲花的美好品质和奉献精神扼要品评,热情地讴歌了它们永恒的魅力,又与上文构成一唱三叹的韵味。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

点评:将两个字并举,以对偶式的整饬文辞来收束全文,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有余音绕梁之奇。

总评:这篇考场作文,至少有这样一些优点:

1题目鲜亮,吸引读者的眼光,冲击读者的视觉。一个字巧连万物,将二者间的生命关系动态地揭示出来;一个字,妙接满天,让人顿时嗅到了浓郁的芬芳。

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自然融合。时而精当地描述(如开头),时而恰当议论、抒情(如第一段的两个君不见),时而简洁叙述(别长安,出潼关),将细雨闲花浸润万物显芳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品格展露于笔端,令读者不得不为之赞叹。

3文辞优雅,语句感人。光是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闲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一句,就将全文主旨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1.  2009·江苏英豪)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第四是有金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拨:本则材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次,是概说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从第二句到最后是以澳大利亚人来举例,具体谈他们对财富的看法。题意不难概括:写出对财富的看法,写出你认为什么是财富即可。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自然界中,一丝青芽,一声蛙鸣,那是春天的到来;一场大雨,一声雷鸣,那是夏天的讯息;一丝凉风,一叶飘零,那是秋天的象征。同样万物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特性,如鱼翔浅底,驼走大漠,虎啸山岭,雁排长空等;而当今社会,张扬个性也是时代的需要,正因为有了个性,才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创造。

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必受材料的限制,只要围绕话题展开即可。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800字以上。

点拨:这是一道概念类的话题作文,命题比较明确,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但是,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写作时只要能贴近个性来写就是符合题意的。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可以发现生活中的个性比比皆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自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牡丹之华贵、兰草之清幽,水滴折射出七彩的阳光,清泉滋润着一方的热土,万事万物都在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本色。同是诗,山水诗清新淡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幽充满禅意;边塞诗苍凉悲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读来荡气回肠,不同的流派使文学异彩纷呈。同是诗人,李白豪迈奔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潇洒个性一览无余;杜甫沉郁顿挫——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忧民情怀了然于胸。不同的风格使诗坛的双子星座光照千古,熠熠发光。同是词,豪放派意境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婉约派缠绵多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红颜拍板,低吟残月晓风,不同的风格使宋词百花竞放。所以,同学们要尽量拓展自己的思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挖掘话题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一定会写出佳作!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二

——点石成金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因为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字数等。要使所写的文章符合题意,就要对作文题面的每个字、词、符号、图表等仔细品读,细心揣摩,全面审核和理解其含义,正确地把握命题意图,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确立中心意旨。

一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要求我们吃透标题的含义,把握住标题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是指文题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如《学海无边苦作舟》、《学海无边勤作舟》、《学海无边乐作舟》等一组题目,这些题目很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细微的区别就在这些题眼;抓住题眼,就可以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写出不同的文章。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  文字型材料一般可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思考:一是问为什么;二是通过材料的核心要素来回答为什么;三是看影射什么。

2.  漫画型材料一般可按下面四步来进行思考:一是看画面内容;二是看画中语言;三是找画面与画题相统一的内涵;四是看与现实生活中哪方面有联系,找准分析角度。

三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既要紧扣话题,又要紧扣材料。只扣材料不管话题,就会信马由缰,写出的作文似是而非;只扣话题不扣材料,就会把话题作文写成命题作文,写出的作文与要求若即若离。

【例1】(2008·山东高考)请根据话题,分析其中最好的立意角度。

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

点评: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文题。该话题的核心事物是二者之间形成的对应关系,春来草自青的这种对应关系,又构成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所以,要真正确切地理解题意,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从正、反两面立意。春来草自青的正命题,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规律,服从事物本性,反对人为强行,反对主观臆断,克服强求、勉强做事等,采用这些内容作为诠释这句话的内涵、注脚,属于正面立意。如有位考生这样写: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假说因太过悖逆牛顿经典力学而广遭非议。他并不是一遭打击就举白旗投降之人,却为此屏气敛声,等待时机的到来。当年轻的爱因斯坦揭竿而起的时候,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再次广泛传播自己的学说。最终时间证明了他等待的价值,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构建起当今物理学的基石,更构筑了现代电子行业的大厦。作者通过这些事实,充分证明等待也是一种智慧的正面立意。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来思考。将春来草自青反其意而为之,即春来草未必青。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理,采用反弹琵琶——从反面立意,也是作文创新的方法之一。

第二,抓住话题中的关键字,发掘深刻的含义。这里的,是自然、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等意思。而相呼应。的必然结果,的必然条件。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从忧患始,难望事业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揠苗助长要不得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万事皆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等。符合题意,写时就得心应手了。如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一只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那人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这个例子说明好心反而帮了倒忙。可见,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磨炼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因此,生物圈中的这一现象符合春来草自青的道理。

总之,在把握了基本含义后,还应该由此生发开去,揭示出其中的象征义,由实及虚、由此及彼、托物言志。将抽象理解为外部客观的事物,而把看成主体事物,即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话题采用抒情散文的体裁比较好写一些。

【例2 请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其中的立意角度。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 …… 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点拨:这是新材料作文,只不过它选择的材料不一般,像首散文诗。因为材料像一首散文诗,不是一篇小故事,故而较难把握,难度更大,审题立意的任务更艰巨。

对于这种新材料作文,破解程序跟上面所说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时候,要抓住散文诗的特点来分析。

材料第一部分是三个排比句,描述了人生旅途中的三种情况。第二部分是概述,说因为岁月流逝,对过去的这三种情况有了新的感悟。由此推导出的主题是:岁月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了。

根据这个主题,我们一般可以把材料中的三种情况当作三个侧面,即地方事情朋友。如写农村老家,儿时去过几次,不感觉到什么留恋,但读到高中,繁嚣的城市生活使自己感悟到了它的清新、和谐、纯朴。又如写自己曾几次迷恋上网与父母争吵,长大了才体悟到父母的苦心和自己的荒谬。又如与朋友几次交往之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角度最好选择个人(即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择一种或数种情况为论据,阐明岁月会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的道理。

【例3】观察漫画,请分析其寓意和写作立意。

 

点拨:漫画作文审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观察构图,二是思考寓意。

观察构图要注意以下内容:漫画的形象(人、物)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静止、运动);漫画的布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理清漫画所有的内容,理清是单幅漫画还是连环漫画,若是多幅漫画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漫画的细节: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漫画人物的语言,漫画的题目。

在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思考漫画的寓意了。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

漫画中一只公鸡伸长脖子、张开嘴高声鸣叫,画面左方中间一轮红日已升起一半,画面左上方有一行小字:我不叫太阳就不出来。画面左下方一行大字:鸡贵有自知之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生活中的某些人,可见画的是鸡批评的是人。我们可以参考的立意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狂妄与冷静、表象与实质等。

 

1.  2009·四川眉山)请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其中的立意角度。

西方哲人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有人说这话是针对西方的树叶说的。对中国人来说,说世界上很少有两片不相同的树叶才比较合适。

点拨:材料的中心在怎么看待西方人眼中的不同与中国人眼中的不同,这两者之间没有所谓真正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需要辩证的分析。学生可以选择的立意点是很多的,对可赞可批,对不同也是如此,或者对这段话本身也可以不赞成。选材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如教育的问题,怎样认识自己的问题,从众心理的问题、中西文化传统以及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问题等等。

2.  请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其中的立意角度。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点拨: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的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苦、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青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如爱迪生)

因此我们要学会忘却过去,关闭身后的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起点,这样将会青春永驻,充满活力,将会迎来新的成功。

 

        在这则材料中,身后的门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生活,关掉身后的门意味着忘记过去,让一切重新开始。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立意:关上身后的门,才可以更专注地走前方的路;放下昨天的包袱,才可以轻装前进;悔恨昨天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把目光投向今天或明天才有更美好的未来;让每天都成为新的起点(或开端),把每天当作新生命的开始,会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把过去的事忘记,做好现在的我,不浪费现在我的时间,才能创造未来我的幸福。

行文时,如果写成议论文,要注意落脚现实,回归自我或自我群体;如果写成记叙文,不能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叙写前人或旁人的生活,最好将自己渗入其中,写出自己特有的感悟。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入笔,无论运用什么文体,对生命或生活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3.  试分析作文走在路上一题的立意角度。

点拨:既可以是本义上的路,又可以是通往理想之路、生活之路,还可以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走在路上,重心在,强调过程重于结果,贵在参与,重在实践,贵在追求,贵在奋斗不息。

最佳立意:

(1)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肯走路的人永远也达不到目标,不敢走路的人永远欣赏不到远方的风景。

(2)只要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即使永远达不到目标,也是可贵的。

(3)不要因为有坎坷就裹足不前,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止步不前,要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4)既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又不要贪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走路。

(5)不要总是低头走路,要经常抬头看路、回头看路,要经常清除掉鞋里的沙子

4. 2009·河北衡水)请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其中的立意角度。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点拨: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词语为做功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可以拟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生命》、《播种·丰收》等题目。

此类题目应防止以下误区:

(1)对所给名言断章取义,要么谈付出,要么谈收获,要么谈高度,要么谈抛物线,不能揭示名言背后的含义。

(2)写文章虽然兼顾了做功高度,但未能明白二者实际上暗含了前提结果的关系。

(3)完全抛弃名言,另起炉灶。

5.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1)(2009·湖南长郡)阅读下面材料,以心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

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颤抖,太想走好钢丝的脚在颤抖,太想赢的心在颤抖。人都有这么一个弱点:当对某一件事过于重视时,心里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我们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的失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点拨:许多失败,看似偶然失手,其实是必然的。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心态和情绪的人,纵极富才华,在人生的关口处,却注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应将心放宽些,不要惧怕失败,不要总觉得自己输不起。始终保持一颗平和、淡定之心,竭尽全力追求成功,但不要将成功看作自己唯一的归宿,要敢于为失败做一份心理准备。

把心台筑高些,目光放远一些吧。不要过分地看重一次的成败,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要让目的颤抖断送了我们的成功,以一颗平常心冷静、沉着的迎接挑战,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不带一丝遗憾,斗志昂扬地继续我们的人生之路。

(2)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点拨: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三

——凤头豹尾

 

好的开头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令人钟情。倘若人云亦云,看了开头便知结尾,自然会影响作文得高分。精美的开篇有三点共性:一是,要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二是,主要指技巧美,如设置悬念、用典故、引名言、反弹法等等;三是。开头仿若爆竹,结尾当如撞钟。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之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文章会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

(一)开头技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 巧用题记展才情

题记放在正文之前,位置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住阅读者的心,那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往往能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

2. 设置疑问增悬念

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先安排一个意料之外的情节,开篇荡起波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设疑发问,制造悬念,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为赢得高分奠定基础。

3. 运用修辞添气势

综合运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开头,或议论点题,或抒情展开,能收到文采飞扬的效果。这种方法最为常见,也最受阅卷老师欢迎。

4. 引用名言显深刻

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流行歌曲、精妙诗文导入,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有突兀、峥嵘、高远之感,此类开篇观点鲜明,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5. 落笔含情拨心弦

开头不先接触文章主要内容,而是描绘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以此定下感情基调,并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二)结尾篇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 亮出高见尽展思想美

有了文章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以其意味厚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结尾方式,对于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发掘生活深层内核与思考人生的审美价值,可谓两全其美。

2.  敞开心扉尽展情感美

文章当是有情物,佳作须得动人心。正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优秀作者总是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结尾处,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蓄,应该抓住最后的时机,外现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艺术的张力。

3.  欲言又止尽展余韵美

文章结尾处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他们的阅读情绪,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作品。这是一种美妙的结尾方式。

4.  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此时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转折、戛然而止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新奇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5.  呼应开篇尽显结构美

如果考虑到文章的完整严密,可以有意识地照应开头。这种照应可以表现为内容上的小结,也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回应,可以表现为手法上的配合。虽是三言两语,不过要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这些方法虽是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一个缩影,但切忌生搬硬套。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要学会在这些死方法中求新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真正进入文章无法的自由境地。

【例1】《感动》

感动是一块蘸满高尚情操的海绵,倘你愿挤,你生命的夹层中会留下光辉的一笔;感动是一粒表面布满灰尘的水晶,若你愿擦,你的生命将被它的光照得充满活力;感动是一支先人遗留的生花妙笔,倘你愿画,它会助你画出奇特的世界,生命的光环。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用三个比喻指出感动的性质,接着从各个不同方面对感动进行诠释,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特别是穿插比喻的论证,增加了论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2】《走近宋江》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

点评:文章用典型事例表现了宋江的仁义并给予高度评价,并扼腕叹息宋江的愚忠与梁山好汉的凋零,分析有理有据,论断有度有节。

【例3】《转折》

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有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

点评:这段开头先以曲径、电影类比,然后提出生活中的转折,使人对表达的观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例4】《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里,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的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的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点评:运用拟人、排比句开头,生动活泼而又句式整齐,有韵律,有气势,能给人以美感。

【例5】《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点评:回扣主题是结尾的重要法宝,本文结尾虽是三言两语,但却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例6】《做真正的自己》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点评:本文结尾运用比喻紧扣主题,生动形象,语言精美,既能增加文章的亮色,又能启迪人们的心灵。

1.  下面是《父亲》一文的几个开头设计,请选出不太好的一项()

A.  我的父亲是电器工程师,在家里也要摆弄他的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东西,经常拆拆装装,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到处是零配件:桌子上、地上、甚至床上也是。有时人睡到半夜,常被身上的一个遗忘的螺钉戳得哇哇叫,母亲多次向父亲提出严厉的抗议,父亲总是说:千万别动,我正在创新呢!

B.  父亲,当我以这两个有些学生的字称呼您时,我的心更加沉重;在这安静的考场,想到了您,我直想哭。

C.  总有一天,那段流动的岁月,会幻化成一只漂亮的乌篷船,我将立在船头,为深爱着自己的父亲,撒一路深红色的花瓣……

D.  读过茅盾的《风景谈》,我联想到这样一道特别的风景:年轻的父亲身前,是一盏精制的小灯,深蓝色的底座,用透明玻璃和海蓝色玻璃相间贴合而成的灯柱,正六边形的白色棱台灯帽,点缀蓝花朵朵,玲珑,雅致。柔和的杏黄色跳映在父亲脸上,一张清瘦俊秀的脸,他点燃香烟,吸一口,高直的鼻梁上喷发出两道青雾,一股熏熟的暖香散发开来,渗透在光里,渐渐烟头上的灰多了,手动一动就要掉在地上,父亲的目光停留在桌上的一大堆图纸上。

点拨:A开头缺乏新意,叙述比较零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将开头末一句做适当修改放在段首,然后再来讲述父亲的故事,将会使文章出彩很多。

2.  下面是《说新》的开头设计,请选出比较新颖的开头()

A.  说到新,清朝康有为有句话: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这在道理上说起来,人人都会颔首称是;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因循守旧的传统习惯势力却总是十分强大的。还有这个康有为,后来却成了顽固的保皇党。可见,虽然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但要革故鼎新,绝非易事,创新的道路上处处有艰难险阻。求新,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B.  人们写文章要求新意,穿衣服要图新式,吃东西须新鲜,文艺舞台上有新星,往往体现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意愿和心境,一种向往和追求。然而,的东西就一定值得称颂吗?

C.  翻开书目,查一下新的条目,总脱不了这句话:跟旧相反。同样,在人们的头脑中要布新,就要除旧;有革新派,自然就有守旧派。于是自然而然地把新和旧对立起来。似乎是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的。殊不知它们还存在着辩证关系中的另一个侧面,这就是新的事物都是从旧的事物中脱胎而来的。

D.  喜新厌旧,历来是一句贬义的成语。然而,曾经轰动一时的话剧《魔方》中,有一段台词,那是一个当代开拓型的大学生的独白:我们八十年代的青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喜新厌旧!一语既出,震惊四座。不料,稍稍停顿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当然,爱人和文物除外。从而赢来了观众一阵哄笑。可是在笑过之后回味一下,人们不仅有些迷惘:这是在标新立异呢,还是当今的一种新的观念?

点拨:D比较新颖,因为它从人们熟知的一句成语入手,通过一个冷幽默引发人们深刻地思考。

3.根据下面材料和要求作文。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要求:文体不限,文字在800字左右。

点拨: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四

——匠心独运

 

    从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有创新条目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构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新颖,又要巧妙。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注意作文的布局谋篇。

(一)考场作文构思技巧

1.  引申变异式构思

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

2.  逆向反弹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

3.  标新立异式构思

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一般考生只能靠船下篙,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人云亦云。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

4.  避实就虚式构思

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能出新意。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考场作文如同观山,只有当你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构思谋篇时,你的文章才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

(二)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

1. 结构冗长繁杂,层次不清

文章必有形态。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就是结构与语言。结构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据材料主题需要,安排恰当结构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结构使文章思路外现,主题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2. 文章结构单一,八股化,程式化

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

3. 文章无序,杂乱无章

文章结构应如《左传·昭公四年》所说,要四季分明,互为承接,即要有机相连、逻辑推进。而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布局意识,没有段与句意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骨骼健全,匀称有序。

【例1(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从命题意图来看,在话题作文渐微,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者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应对心理。就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本身来看,显然又契合了传统的文以传道的创作观。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题。题目带着感动出发2007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样是带有诗意的表述,尽管文题已经说明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显然不适合写议论文,而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或者干脆写诗歌。

 

        带着感动出发,首先将其分解为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带着什么出发?感动:带着感动去干吗?出发:既然有出发,那就有目的,去干什么。所以具体的作文落脚点应当在感动,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了;写作的重心在于出发去干什么,可就此展开。

本题考生在结构上容易犯三种错误:

一是互不联属两张皮现象,即割裂感动出发关系,人为地将文章结构简化为两段;

二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

三是习惯用三段论及八股模式。这也限制了考生思想及思维的发展与开凿。

【例2】(2008·广东卷)请以不要轻易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点评:该题切合选拔考试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但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的象征意义;不要轻易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永不放弃,一个是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因此,该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故既非全然否定,也非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该题具有浓烈的时代感。中国近期对待汶川大地震外来援助都不是轻易说

本题没有限制文体,但诗歌除外。选择记叙文将比较容易扣题,但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容易流于俗浅低幼化。写议论文则需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合适的,不仅要写出自信,更重要的是突出自我,写出对待世界的姿态与方式。

本题往往易落入下列两种俗套:一是一件事情、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一次遭受磨难与挫折的经历;二是将话题转化为谨慎理性,然后大谈理性的好处;或者即使能设立分论点,但缺少议论层次,也会陷入第一分论点第二分论点中心总论点的泥潭。

【例3】(2009·北京联考)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点评:本题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体现考试与评卷的公正性;从命题内容看,考题关注自我生活与个性成长,极具时代感,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

要扣住动力行文。只要是能够触及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能够激发自己进取,促使自己提高的对象,均可成为写作内容。如,亲人、师生、好友,伟人与英雄、诗词与名著,荣誉与挫折等;值得注意的是,填入的这些写作对象并不是我们写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写作对象,展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动力。

文章布局谋篇应将动力巧妙体现。因为本题在结构上最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内容空洞导致结构呆板,单一,没有变化,缺少波澜;二是文章主要段落是对内容的叙述,有场面,没有细节,缺乏画面感。

【例4】(2008·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点评:湖北卷今年的命题作文材料简洁,启发性强,重在引导考生进行内心反省。 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首先要做好转换,将其转换为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其次,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中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要会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再次,抓住关键,三个如何对待就是最好的命题思维方向;最后,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我们写作时在结构上常常会出现的错误包括:①丢弃我们所擅长与熟练的散文,特别是抒情文体,将我们情感不加选择地倾泻,导致文章结构冗繁;②往往丢弃我们所擅长的日记体书信体场景式等结构形式,热衷于什么求证式病理报告式辩论式等时尚结构模块;③对于叙述过分钟爱,对于描写则明显冷漠。

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有享受与感受之别。品尝人头马、身着皮尔卡丹、足蹬莱尔斯丹、肩挎路易威登……只能叫做享受。仅仅靠一副嘴巴和一副下水、一身皮囊就够了。很简单。

能够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的色彩,能够感受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宇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漠漠夜空中星星的细语,能够感受到遥远地平线的蠕动,能够感受到我们平常忽略的、淡漠的、遗失的、阔别久远的、隔膜已深的另一番景致,另一番心境。那或许是久违的一份浪漫、一份诗意、一种刺激、一样怀念、一重思悟。感受,靠的是我们的心。

请以享受与感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点拨:享受感受是两种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审题时应抓住实质,即,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这里,感受享受是关键词,感受侧重于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与交会,而享受则侧重于对物质的体验与品味,要点则是写出独特心灵感受及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其次,选材要本着熟悉的陌生原则去挖掘生活,探求生活真谛。再次,语言表达要富有个性,或生动,或形象,或幽默,或优美。

每个人对享受感受的理解不同,享受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追逐物质的丰盈,有人则追求精神上满足;有人认为快乐才是享受,有人认为工作才是幸福。感受,才能在枯水时想到春潮涨涌中飘来的红帆船;感受寒冷冬天,就感受到春天不会遥远。反之,看齐白石画的虾,就想到宴席桌上的烹炸大虾;看到凡·高的向日葵,就想到口中的傻子瓜子……享受,带有明显的欲望。

2.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柯勒惠支的版画《母亲们》:一群目光惊恐的母亲牢牢地拥成一团,她们相互偎依彼此保护,臂弯下是同样极度恐惧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减少摩擦。

拥抱运动是印度最著名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紧紧的拥抱由于政府开发而即将被砍伐的树木,用自己的身体抵抗刀斧,对破坏环境者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点拨:审读此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的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的举动,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社会自我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的差异。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五

——文采飞扬

 

《考试说明》在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里都对语言提出了要求。其中,通顺流畅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生动形象有文采是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锤炼作文的语言,力争使我们的作文文采飞扬,充满诗意,富有意蕴。考生在运用语言方面,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使他们在通顺的基础上所展示的各种语言风采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语言的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作文功底的深浅。同样的意思,天才说出来和蠢才说出来,韵致就大不相同。优秀的高考作文,应是语言的艺术品。

(一)描摹诗情画意,叩动评卷老师的心灵

1.   使语言具有画面感

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我们写作记叙文,若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我们的作文就可以在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

2.   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就是说,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流畅自由。读了有流动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

3.  使语言具有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载着深长的意蕴。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

(二)注重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议论文分数

1. 长句与短句相结合

一般地,议论文中有长句子可使文章表达更严密。但是,句子长,修饰成分多,往往会顾此失彼,以致句子或成了结构上的病句,或因修饰不当而发生逻辑错误。考生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尤其容易出现此类错误。我们建议,对复杂的句意,我们可以用几个句子分别表达。当然,如果我们训练有素,运用长句是能增添议论的色彩和力度的。所以,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应注意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这样还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变化而形成跌宕之美。

2.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应该富有思辨性。它文采斐然,但不能华而不实;它材料充实,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在议论文中,我们学习运用概括性语言与具象性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议论语言更有思辨的力度。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关键是方法与技巧。只要平时多读多练,你的语言就会灵韵飞动。

【例1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点评:这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得不到回应时的,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和孩子般笑容的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之风景画。

这段文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语言质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优势是作者观察并体验到爷爷奶奶生活中天天发生的最能体现深挚情爱的场景,将其典型的语言和形态再现出来,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画面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仔细想想,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就难于上青天呢?

【例2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点评:这是2008年江苏高考某考生题为《好奇心》作文中开头部分的文字。它描绘出一派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段文句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也就是说用词十分稳当,你看,露水”“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声响像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就会,泡桐花娇羞在里面等,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地刻画出一幅晨景图;这段文字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句,有拟人、排比句,有对称句,有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3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膛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点评:读完这段文字,一种深挚绵长的幸福情味荡漾在我们的心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润和谐,还有那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句子则为我们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1.  请试评点下面作文的亮点。

与妻书

亲爱的老婆:

你是否已经过了那座拥挤的奈何桥?你是否已经喝了那碗能忘却前世的孟婆汤?你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们那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的约定?你是否已经想不起那个深爱着你的我?

老婆,过去失约的经常是我,有多少次,我答应你一起过春节,但是一个电话便让我踏上了部队的列车。我知道,你很难过。有时候,你也会哭,也会跟我闹。但是擦干了眼泪,你还会放我走,因为你明白,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这都是你要接受的现实。

老婆,但这次,是你失约了!我们约定一生一世,白头偕老,但是,你走了,为了保护你的两名学生,你走了,并且带着我们还未出生的孩子。你是勇敢的,也是伟大的,所有人都这样夸你。但是,只有我明白,危难关头,你根本没有想过勇敢和伟大,你只知道,保护孩子是你的天职。

老婆,在天堂,你还好吗?那里应该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许不久,我就会来找你,但是到那时,老婆,你还认识我吗?老婆,在天堂,你看到了吗?我领着我的士兵奔赴在前往汶川的道路上。大雨算什么!泥石流算什么!地动山摇又算什么!我们身后是13亿人民的力量,我们前方是灾区父老的期待!我们不是说过,一个小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是爱的海洋;一次天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变得可以承担;所以艰难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老婆,你有没有看到,我们抬着受伤的孩子跋涉在危机四伏的山路上。你有没有看到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掩埋后,那个从废墟中爬出的孩子明澈的眼?老婆,这些你都看到了吗?

老婆,不要怪我没有去找你。作为老师,保护学生是你的职责;作为军人,克服一切困难抢救人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废墟中伸出的那些无力的手,看到水泥板缝隙中那些渴望生存的眼,我们还能怎样?我们要救!我们要坚强,我们都不能放弃!

老婆,在天堂,你是不是在领着那群孩子在做游戏?告诉孩子们,没有危险了,不用操心明天还要收作业,可以安心自由地玩了。

老婆,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爸爸是一名军人!老婆,你一定要记得我的样子,因为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永远爱你的老公

点评:                                                                                                            

点拨:悲壮,是一种极高的美学境界!一个世纪前,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这样一篇融战士豪情与儿女私情为一体的感人佳作。如今,考场上的这篇《与妻书》分明又让我们在泪光中感觉到了心底涌动的豪情!

文章将读者的视线直接引向地震发生后最令人感动的两个群体:军人和教师。文章讴歌了教师舍身保护学生的勇敢精神,赞颂了军人一切为人民的奉献精神,昂扬的激情催人奋发。而文章又以夫妻之间的诸多生活细节,甚至是哭闹,真实地表现出他们的深挚感情。这种缠绵的夫妻之爱与人民之爱相辉映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文章的语言流畅老练,表情达意准确到位,让人几乎不敢相信出自高三学生之手!

2.  请试评点下面作文的语言亮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是害怕枪打出头鸟,几千年来,我们多惯于谨守中庸之道。我们的脑筋被传统和习惯紧紧地绑住,看问题力求合乎大众眼光,论事情千万不敢离经叛道,这种标准化的思维给过我们所谓的安宁与平静,却也给了我们老套与滞后。科技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相信千万人都和我一样在想,我们是该给脑筋松绑了,该换换眼光,换换角度,换换思维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创新才有不同。

有位学者曾出过这样一道题:

四个图形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迟疑不决,不敢开口;有人说是第四个。其实,这四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为正确的答案,只是回答的角度和标准不同罢了。简单的问题,多彩的答案,告诉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哲理:看问题是可以换个角度、换种眼光的。

换角度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对于个人来讲,只有换角度,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精彩;只有换角度,才能化矛盾为和谐。或许母亲的唠叨常常让你心烦,但如果你能从中体会到母爱的无微不至,这种唠叨不也是爱的乐音吗?失败了,我们常常心灰意冷,但如果你记着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不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吗?用心品味,生活本来就有滋有味。

换角度,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智慧,对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来说,就是动力之源。香港、澳门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是邓小平同志换角度的思维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使久别家门的孩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换角度,是一种财富,是一种勇敢。当前,西部大进军的口号震天响,许多人头脑一热,就要赶去西部淘金,以为还没有开发就已经遍地黄金了。对风险估计不够,对困难认识不足。这时,不乏明智人换了角度看问题,提出西部热中的冷思考,为西部进军热打上镇静剂,为春风再度玉门关做了保障。换角度,说来容易做来难。第一个实行变法的商鞅被五马分尸,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死后仍不得安宁。可见,要写出个就要饱蘸心血和汗水,就要有迎接困难甚至献出生命的准备。因为国家需要创新,时代需要创新!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创新才有不同,只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

点拨:读完全文,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同学积累的词语之丰富,语言文字的功底之深厚。在文中,他(或她)灵活、巧妙地利用汉语的音律,讲究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句式的长短变化,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例如:谨守中庸离经叛道该换换眼光,换换角度,换换思维简单的问题,多彩的答案心灰意冷等等,这些平仄相拗、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的词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位同学不仅准确地运用了顶针这种修辞手法,讲究平仄相拗,还注意讲求押韵,这样,就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具有文学性。读完本文,我们仿佛觉得不是在诵读一篇散文,而是在吟诵一首优美的诗歌,在欣赏一曲旋律优美的乐曲!

3. 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拨:本题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重点题目,它本身没有太多限制,学生可充分调动自己知识库中的素材和语言进行材料的组织,评价的重点在于文采的高低。作文中可做以下引导:

你可以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找一般的人,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的寻找,它注重的是寻找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找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友情、亲情、真理、奥秘……它更多的是注重寻找的过程。

语言示例:

(1)追寻不曾拥有的。寻找成了一种向往、追求、进取,为了渴望而探索。人的一生是个找寻的过程,郑和斩风破浪,找到了异域的文明;哥伦布不畏险阻,开阔了既有的视野;布鲁诺用生命寻找到了真理,杨利伟用忠诚和勇气找到中国的地位和尊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找回曾经拥有的。寻根,寻找是一种呼唤、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坚守、一种珍藏。

(3)寻找得到的已非自己曾经的追求。  寻找自我,学会放弃,找准自己的位置。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追寻是获得的前提,踏破铁鞋才能得来全不费工夫。最美好的就在身边。熟悉的地方就有风景。生活不一定在别处。

(5)每天寻找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追求成熟,却失去了童真;追求知识的富有,却失去了过去的单纯…… 寻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是我们寻找的本身就带着的思考,体现的人生的境界。寻找中把握拥有,且行且珍惜。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找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六

——量体裁衣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点对文体要求有进一步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一)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体

1.  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

主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如果你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如果你平时喜欢古今诗词,有较强的炼字炼意能力和音韵知识,就可以写一首诗;如果你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也完全可以写一篇说明文。

2.  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

材料是作文写作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材料的话,即使自己偏好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如写议论文,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整一、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

3.  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

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不妨去选择那些比较冷僻的文体,比如小小说、寓言、童话、戏剧、小品等,或创造类文体,如套用应用文体、移植专业文体、自创无名文体,这样,你的文章也许会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从而获得高分。

(二)文体分类及掌握要领

1.  记叙文的写作要领

(1)明确记叙的六个要素。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

(2)处理好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中心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材料是用来表达中心的具体事物。中心是从具体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中心一经确定,又对材料起领率、制约作用。记叙文的材料必须反映一个中心。

(3)选材、剪材得当,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无论来自现实生活还是杜撰虚构,都必须是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叫人信服的。要选择自己最熟悉、亲自经历,最真实可靠,最典型,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材料的详略处理要依据中心的需要。

(4)线索要清楚,安排好顺序和结构。要有清楚的线索贯穿文章之中,记叙的顺序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而定,结构上注意安排好开头、结尾、过渡、伏笔、照应等。

(5)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求记叙描写具体,辅之以抒情、议论。议论能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中心,并注意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2.  议论文的写作要领

(1)开门见山,开篇迅速入题。议论文的开头应如凤头,小而好看,即三言两语,摆出观点,以引发读者的喜爱和思考。

(2)想表达什么——具体明确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明确是以正确为前提的。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观点,如果是话题作文要把宽泛的话题具体到一个点上,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3)用什么表达——内容充实,论证合理。中心论点明确后,再确立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证。通常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因果论证法等。议论文的写作重点放在谈为什么上,即要善于做事理分析,说理辩证透彻;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有一定的根据,要善于从古今中外选取有说服力的事例来摆事实,讲道理。说理、举例要与时俱进,要有新鲜感。要善于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

(4)合理使用结构形式。议论文一般使用并列,递进式、对比式、总分式几种结构形式进行论证。考生应根据论点的特点及自己的写作需要选取论证结构形式,也可以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结构形式。

(5)注意结尾回应题目,总结全文。好的结尾是短而有力,既照应了中心,回应了题目,使全文浑然一体,又能给人以深深的思考,留下回味的空间,收到非凡的成效

【例1】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学生在议论文体写作风行的时下,不能忘记叙事能力、感悟能力和情感张力的孕育;在应试范本操练蔚然成风下,不能忘记写些有感而发的随笔,从而我手写我心;在经典素材梳理归纳的同时,不能忘记向生活的腹地出发,俯拾优质的素材。

【例2】请以不要轻易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评: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从题目的内容看,行文构思的范围是不要说’”的内容,而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把握轻易一词的内涵,应该说该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创新思维。考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自身的经历作记叙文,使文章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也可以列举名人事例、热点事件以议论文的形式作文。在论证方式上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例3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都与好奇心相关联。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点评:从文体上看,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好写,人人都有好奇心,这就避免了选材的雷同或行文的撞车。当然,本题目也适合写幻想、童话、小说、戏剧等体裁,从而在最大意义上拓展考生的写作空间,多角度展示考生的写作才能。从考生审题的角度考虑,命题指向明确,在提示语中悄悄点明了写作线索: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是暗示考生写自己的生活,这是记叙类文体的最佳切入角度;而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都与好奇心相关联这句话则暗示了考生要从思辨的角度展开论证,这是写作议论类文体的最佳角度。同时,合起来看,则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在好奇心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词语的关系上做文章,当然,此题在貌似容易的背后,又隐含着一些选拔性考试必备的深度和难度。比如,考生在写作中不能泛泛而谈,像流水账般记叙自己生命中某些时段的不同的好奇心,应该侧重于好奇心对人的重要影响来写;又如,可能有的考生在写议论文中,陷入盲目探讨哲学理论的误区,大谈特谈好奇心的方方面面,从而造成中心涣散。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蹲下去,请蹲下去,细细观察一棵草,哪怕是一棵最平常、最弱小的草。

草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与生命相对,你不再是观察草,而是面对着另一个生命,交流、领悟;草也不再是观察你,草面对着你这庞大而复杂的另一生命,将自由地显示出自己的全部尊严、省悟与憧憬。

蹲下去,请蹲下去……

要求:读了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

点拨:虽然写作提示中有文体自选的规定,但读了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这一句话要求我们阐述自己对生命的关爱。 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记叙文将自己的生活中的感想与材料中的主题统一,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想通过哲理化散文展示给读者。同样,我们可以将感想浓缩成一个观点,通过议论文进行论证。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铁凝在《闲话做人》一文中说:做人并非指曲意逢迎他人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容洒脱;既不是唯唯诺诺,也不是有意与他人闹别扭。正如同攻击有时不是勇敢,沉默也并不意味着懦弱……”

你认为应该如何做人?你是怎样做人的?写出你的见解或经历。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②不少于800; ④不得抄袭。

点拨:以上材料要求阐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本文的核心在于人生的艺术,重点落在自我见解与经历两个方面,所以文章要求暗含着两种文体。 一种是记叙文,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感悟人生的艺术,一种是议论文,阐述自己的人生态度。一定注意把握合适的度,不能过于偏激。

写作突破序列训练之七

——妙手回春

 

高考作文存在的失误,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  审题不准。不少考生误以为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其结果是偏离话题。

2.  概念不清。由于不明白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主旨,重则另立新意,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3.  材路不广。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来转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4.  立意不高。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5.  扣题不紧。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旨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6.  文体不明。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

7.  书写不佳。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三十篇作文就有一至两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少隐性失分。2008年高考作文新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千万别写错别字!

【例】 2008年全国高考卷Ⅰ作文)

()原作亮相:         彩桥,温暖中国心

我的中国,坚强中国,英雄中国,经受着建国以来最沉重的考验。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将目光锁定:中国汶川,里氏8. 0的特大地震灾难,侵袭了这片沃土中华。

无言胜有言,哭声惊天动地。此时,十三亿中国心一脉相连。

大灾无情,大爱无疆。我们生死不离。无助的泪光嘀嘀闪烁。

是爱触动着她急促的心跳,是无私推开了她久闭的窗扉,是感动的话,是激昂的泪水,是崇高的精神。面对地动山摇,她并未选择逃亡。教学楼剧烈地摇晃,生命的呼吸更加脆弱。她仅仅十一岁,在教学楼垮塌的瞬间,她毅然将十一位同学推下教学楼。似乎上苍也懂得真情,六层教学楼,他们都安然无恙。

此时此刻,我才坚信:生命创造奇迹。

所有人都悄然无声。那人,那事,那情,那爱。

    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位年幼的女孩,一次心的呼唤,一曲爱的奉献。校长、老师逃之夭夭,不足五岁的她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面对危险,她有何恐惧;面对生命,她如此坚强;面对考验,她奋不顾身。

时刻都有砖泥瓦块,时刻都有天崩地裂。从间缝中伸出血肉模糊的小手,招呼着她的心灵。

于是,她不假思索,屈下身子,毅然爬进石板之下,即使脚破手烂……两个同伴还是被她背着拖了出来。的一声,她的后腿被石板夹住,脚被划破八厘米长的伤口,但她依然坚强活了下来。

是谁教会她学会奉献?是谁让她从容不迫,创造奇迹,谱写乐章?

胡主席曾说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

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关怀,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我们坚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我,此时此刻,捧着一支火烛,站在星夜之下,默默祈祷:愿生者坚强,死者安息,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二)考场得分

内容13+表达15+发展13=总分41

(三) 升格作文

有爱,温暖中国

点评:原文标题含义不清,改后暗含主旨。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 0级特大地震。天崩地裂,多少绿树被悲痛压抑着弯下了腰;地动山摇,有多少生命的花朵在刹那间枯萎!

昨日的幸福,染红天边的夕阳;今日的悲恸,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场面,一声声耳不忍闻的求救,泪水迷蒙了双眼,生命是如此脆弱。一个共同的心愿,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因为有爱,温暖中国!

点评:原文开头段语言直白,缺少感染力,可去掉。接下来的几段表达也不是很清楚。改为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现地震的惨烈和人们受到的伤害,形象具体,感染读者。顺势点题,便于阅卷老师很快把握主旨。

是爱触摸着我们急促的心跳,是爱鼓舞着母亲顽强地坚持: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当救援人员赶到之时,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获得重生。母亲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用身躯顶起了千万斤重的楼板,却用双手为孩子撑起了生命的天空。孩子毫发未伤,医护人员在襁褓中,发现一部手机,留下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点评:原文在举例时角度单一,前后两例都是女孩救人;另外事例应当真实准确,才会有说服力。原文中两例在叙述中都有让人感觉不真实的地方,加上不能很好的表现爱心,只能表现勇敢,可全部换掉。

此时此刻,我才坚信:爱使生命创造奇迹,爱给生者与死者筑起了桥梁。

点评:原文在举例后进行精当分析,手法很好。但分析时应注意扣紧观点,突出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材料与观点统一起来,从而增强说服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无情,大爱无疆。共和国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英勇的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带着希望奔向灾区;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带着爱心纷纷涌向灾区。面对生死,他们毫不退缩;面对大灾,他们更加坚强。以爱的名义,温暖中国。

陈光标,一位平凡的企业家,以捐款1. 8亿的慈善捐款名列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毅然率领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14日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同时带去20万元现金,200万支票。此前,他还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捐款650万。在他看来,钱无法驱使人的灵魂,爱才会投射炙热的阳光,温暖中国。

点评:举例时要注意点面结合。这两段既有全球华人的爱心大动员,又有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感人事迹。另外,材料要丰富,事例要典型。这两段是地震后人们的爱心奉献,前文第三段是地震中的无私母爱,角度也不相同。还有,议论文举例时不求过于具体细致,但也应该把事情交待清楚,原文在这方面也显不足。

        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关怀,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点评:原文举例后的分析议论扣题不紧,可删减;保留体现材料主旨的精当议论,叙议结合。

5月19日下午2点28分,汽笛呜咽,警报齐鸣,天地同悲,山河动容。我们为同胞惋惜,向世界展示大爱。

点评:删掉原文倒数第二段,因其只是口号式语言,且与全文中心没有关联。改为抒写哀悼情景,进一步体现大爱

此时此刻,让我们捧着一支支明亮的火烛,站在星夜之下,默默祈祷: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点评:结尾段文字本身很好,应予保留。略作修改就可以了。

(四)模拟评分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7分=总分54

 

1.  仔细阅读下文,试指出文中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

那目光令我感动

汽车已经启动,父亲抱着我的行李箱用力地往车上挤。看着人群中父亲的身影,我的心再次被感动了。特别是父亲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都会留在我的心里。

车已经走了,父亲依旧站在那儿。我回过头,再次接触到父亲的目光,那是一种复杂的目光,目光中充满希冀,充满期盼,也充满哀伤。此时,我们四目相望,我尽力地吮吸着父亲的目光,读着父亲的目光,直到父亲的身影消逝在视野中,但父亲的目光却一点也没有消失,却越来越强,越发的炯炯有神……

啊!父亲的目光已永远地融入我的血液,进入我的心中,遍布我身体的每个角落。此时,我感到不知何时,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在父亲的目光之下。

记得小时候,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郁郁寡欢的时候,父亲就会来安慰我,他认真地听我倾诉,听我抱怨,让我把烦恼忧愁全部说出来,与我共同承担。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那慈爱的目光,十分祥和,充满关爱,充满鼓励。那目光令我感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求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求学才有希望走出贫瘠的土壤,才有希望摆脱贫穷的生活,才有希望走进灯火辉煌的都市。我从父亲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对我的希望。希望孩子荣归故里,希望孩子衣锦还乡。那希冀令我感动。在他们眼里,那是他们最大的荣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父母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中总有父亲那期望的眼神。那目光的一丝一毫都令我落泪。当我厌烦的时候,父亲那充满希冀的目光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疲倦的时候,父亲那充满希冀的目光就浮现在我的面前。那目光让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多重。

父亲的目光又充满哀伤,哀伤令我感动。毕竟我在父亲的身旁飞翔多年,一旦离去,没有音信,怎不哀伤。思念可算是最苦的一件事,每次当我想家的时候,父亲的目光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目光中的那份哀伤也一同进驻我的心里。

当我闭上眼睛,父亲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矮矮的身材,那一身衣服,那爬满皱纹的脸,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连同那一连串的复杂的目光:希冀、期盼和哀伤。

点评:这是一篇情理并茂,感悟深刻的考场优秀散文。作者选取父亲的目光作为描写对象,并抓住父亲送自己求学的瞬间来感悟父亲的目光的内涵,在感悟中思考人生,领悟人生,寄托自己对父亲的赞美与歌颂,折射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目光给我的感动,给我的鼓励突出了生活的主旋律,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昂扬奋进的精神。主题十分鲜明。但此文也有不足之处需要修改。具体分析如下:一是文章标题《那目光令我感动》,文章应突出那目光的含义,特别要突出描写那目光是什么样的目光,那目光为什么令我感动。文章在为什么方面分析较好,但在描写方面不足。二是文章抒情成分较多,缺少必要的叙事描写。应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去抒情,这样才会有抒情的基础。三是文章中人物的肖像描写不足,场面描写缺乏。升格时可从这个方面入手,增加肖像描写和场面描写,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生动形象性。

例文:

那目光令我感动

汽车已经启动,(改为汽车门已经打开更真实。)父亲抱着我的行李箱用力地往车上挤。看着人群中父亲的身影(改为看着人群中父亲矮小的身体,看着父亲身上那已经跟随多年的衣服,看着父亲已经花白的头发和已经爬满皱纹的额头增加外貌描写,首先让人对父亲形象有个整体了解。)我的心再次被感动了。特别是父亲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增加那眼神中复杂的目光这样会更扣题)永远都会留在我的心里。

车已经走了,父亲依旧站在那儿。(增加呆呆地望着我坐的汽车离去这样能让人感到父亲的心思都儿子身上,现在还没回过神来。)我回过头,再次接触到父亲的目光,感受到那是一种复杂的目光,目光中充满希冀,充满期盼,(此处的希冀,期盼重复,可把希冀改为鼓励,即为目光中充满鼓励,充满期盼)也充满哀伤。(增加我那不争气的泪水再次充盈我的眼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此时的交流,更符合实际情况,描写也更生动。)此时,我们四目相望,我尽力地吮吸着父亲的目光,读着父亲的目光,直到父亲的身影消逝在视野中,但父亲的目光却一点也没有消失,却越来越强,越发的炯炯有神,(增加激起了我的回忆这句,巧妙过渡……

         啊!父亲的目光已永远地融入我的血液,进入我的心中,遍布我身体的每个角落。此时,我感到不知何时,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在父亲的目光之下。

记得小时候,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郁郁寡欢的时候,父亲就会来安慰我,他认真地听我倾诉,听我抱怨,让我把烦恼忧愁全部说出来,与我共同承担。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那慈爱的目光,十分祥和,充满关爱,充满鼓励。那目光令我感动。(增加它犹如一股温泉,慢慢地流入我的心田,流遍我的全身,冲淡了烦恼,冲散了忧愁,让我沉醉在幸福和喜悦之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目光的作用,形象生动。并把那目光令我感动后的句号改为逗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求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求学才有希望走出贫瘠的土壤,才有希望摆脱贫穷的生活,才有希望走进灯火辉煌的都市。(使用排比句,表达更强烈的感情。)我从父亲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对我的期盼,期盼孩子荣归故里,期盼孩子衣锦还乡。(增加每当我放假回家时,父亲的眼睛总是在我身上打量来打量去,好像要寻求什么似的。有时那眼睛有一丝丝晶莹的光。每当我踏上求学之路时,父亲的眼睛也久久的望着我前去的方向,有时竟一动不动,我知道那目光中满含着希望、充满着期盼此段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突出。)那期盼令我感动。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他们最大的荣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父母的希望,父母的期盼。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中总有父亲那期望的眼神。那目光的一丝一毫都令我落泪。当我厌烦的时候,父亲那充满希冀的目光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疲倦的时候,父亲那充满期盼的目光就浮现在我的面前。那目光让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多重。

父亲的目光又充满哀伤,那哀伤令我感动。毕竟我在父亲的身旁飞翔多年,一旦离去,没有音信,怎不哀伤。思念可算是最苦的一件事,每次当我想家的时候,父亲的目光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目光中的那份哀伤也一同进驻我的心里。

当我闭上眼睛,父亲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矮矮的身材,那破旧的衣服,那爬满皱纹的脸,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连同那一连串的复杂的目光:希冀、期盼和哀伤。(寥寥话语,粗笔勾勒出父亲的形象,真实感人,呼应开头。

点评:该作文升格后成为一篇情理并茂,感悟深刻的考场优秀散文。升格时,针对原文中出现的诸多失误,一一作了修改。其一增加了肖像描写和场景描写。如开头看着人群中父亲的身影过于简单,改为看着人群中父亲矮小的身体,看着父亲身上那已经跟随多年的衣服,看着父亲已经花白的头发和已经爬满皱纹的额头这样的外貌描写,首先让人对父亲形象有个整体了解,形象生动多了。还有增加对父亲期盼眼神的描写每当我放假回家时,父亲的眼睛总是在我身上打量来打量去,好像要寻求什么似的。有时那眼睛有一丝丝晶莹的光。每当我踏上求学之路时,父亲的眼睛也久久的望着我前去的方向,有时竟一动不动,我知道那目光中满含着希望、充满着期盼,使父亲的形象更突出。其二是增加一些修辞手法,来使描写生动形象。如对我禁不住流泪的描写和父亲鼓励眼神的描写等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其三,行文修改了几处用词不妥和前后不衔接的地方。总之,修改后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蕴。特别是场面的描写和感悟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感染力。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士兵突击》是前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其中,许三多可以说是个在卑微中伟大的赤子。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活得很出色,活得很有意义。无疑,他是一个成功人士,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就像高连长说的: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许三多那样做到这一点的?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很多人更多的是在炫耀自己的智商,而忽视做好手上的事情。

请以做好手上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点拨:手上的事情可以理解为正在做着的事情职责以内的事情。文章中心应紧扣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正在做的事情等观点。做好手上的事情不能完全等同于从小事做起。假如只从小事立意,通篇谈小事,内容不能进入一类;假如谈积累小与大的关系平凡与伟大珍惜与成功等内容不能进入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