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疗器械公司排名:锦绣谷 - 胸怀锦绣,虚怀若谷——淡定、亲和、远见、专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2:26:14
转贴分享一个好文系列

  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我会把员工的系统思考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具备系统思维能力的员工,会展现更突出的成长潜质,也是未来培养其走上管理岗位的素质基础。

  其实,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思想,思考的来源林林总总,通过各类感官接触的导入,继而在大脑中进行判断、推理、演绎,从而要么得出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结论,要么暂时得不到任何结论。而结论的输出端就是我们的行动,并通过对行动结果的评估,对比前期的思考过程并予以修正,因此人的提升可以描绘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闭环,这在我过往的文章中也阐述过。

  那么,为何系统思考如此重要?又何谓思维的系统性呢?这里我不希望通过过于抽象的定义来阐述,那样太枯燥且不易理解。我们找一个载体来比作我们的大脑,这样更直观。既然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输入系统,那我们就找某种输入的介质,最好是能系统输入的。那是什么?答对了,书籍,或者是图书馆。当然,书籍最好是授课用的教材,或者是研究型、论著型的书籍。因为这些书籍的目的,是要把某类知识或研究结果系统地展现在阅读者面前。所以,懂得看书的人,在拿到一本书之后,第一件事一定是把书的目录扫描到大脑去。

  实际上,这个记入大脑的过程,已经是系统化的过程(当然,仅限于该书所涉及的范围和层次的系统化)。再具体来说,这个系统化过程都又包括哪些过程呢?古诗有云,阡陌交通,纵横交错,类似于此,差别在于它是有层次的、立体的。

  立体而有层次的系统思维构建,有三步曲:概念定义——关系建立——变量建立——应用巩固。这三步简单的表述,内涵颇多。

  概念定义是指清晰界定某类事物或现象的范畴,往大了说,一个民族如果能在这一层面做得足够严谨细致,必为后期包括学术研究或众多领域的创新奠定扎实基础,然而,这也是中国式思维环境中最缺失的一个环节。欧美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则以此为始,举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如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开篇对“自由”这一名词的定义花了大量的篇幅用了大量的艰涩文字,要的就是后续推导的严密客观。

  如果说概念的界定还只在理论层面,那对于概念的应用,需以关系建立为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与结构的梳理联结,构成我们思维的推导基础,越为复杂的系统,应用的概念越多,建立的联系越错综复杂,并且往往形成多重相互影响的变量,为什么有人思维更为严密,因为他们不仅建立的联系非常多,而且还能对常人较难量化的某些联系进行量化,形成复杂的变量组合。关系密集、变量众多,是否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思维系统性与否的最终考量。

  应用巩固则是对所建立的这一体系进行反复实证与修正,理论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并且,具备系统思维的人,其思维的成长性必然优于常人,就如只有完备的种子才能长成大树。

  应用举例:本人其中一客户,以点读机产品为主业,近期想上马电子辞典。我对其风险评级:高。原因如下:第一步判断——点读机面向中小学,使用人群与消费人群分离,以针对家长的营销为主;电子辞典则以大学人群直接消费为主;第二步判断——渠道模式、营销模式需要有较大调整;意向市场的成熟度高,尤其是品牌认知度;最后结论——风险太大,除非不指望短期内成为主要的获利产品。最后,该客户投向与其受众相符的趋势产品。

  上述思路仅作为举例,因为阐述起来较为简练,同时又能体现对整个企业系统的分析。所以在上述三步曲之后,还有最后一步的进阶提高,那就是化繁为简,这缺少不了上述三步曲的积累,尤其是把系统中的定义变成变量,这样才能根本形成分析能力,从而分清主次、直达问题根本,这也是具备战略思维的前提。


水性思维与水泥思维

  今天看了吴伯凡的一篇文章——《“人算”与“天算”》,茅塞顿开之余,在此与各位分享。吴伯凡是位哲学硕士,《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这篇文章讲的是思维,哲学以人为本,倘若没有对人的深刻洞见,不可能明理,思维也不可能了得,因此,该文值得一读,链接在此。

  先谈该文对本人的启发,此前我对自我思维的评价有两点:一是无定形状。较少有人能在沟通当中猜得我的职业,外在看来似不入行,实则我内心却是飘飘然。以前自我感觉是思维如水,水为何物?能以最贴切的形状置于任何容器之中。能实现的条件有且只有两则,一是洞察力强直透本质,二是时刻保持客观心态,两者相辅相承。

  二是自我成长。多数人的思维成长就像是从一个铺满荆棘的山坡上滚下,经过的路径越长,身上所沾也越多,直至不堪而停滞。荆棘代表的是人生路上经历的人是人非、世态变迁,每个人都是社会雕琢出来的产物,思维与客观的距离,决定了思维的可成长性。倘若我现时的心态能够继续清除前行附身的荆棘,持续的成长性是可预见的。

  文中以明茨伯格的思维观点为参照,这是一位与波特理论风格截然相悖的管理大师。引用吴的话来形容是:“明茨伯格的战略理论是一种批判性的,其矛头直指以波特为代表的强调理性算计和精心筹划的战略理论。”大抵他的理论基础是批判性思维,浅白而又让多数中国人无法掌握的思维。

  大抵有许多人的思维属于另一种情况,我把它称之为“水泥思维”,形同水泥板结浇筑而成,假如要探究形成这种思维的根源,应当可以追溯到形成思维的出发点。懒人哲学推动科技进步,总有好事出现,但思维的积累却不是每时都能尽如人意,越是意识形态混乱的社会,越是需要不断地保持思维的自我更新,同时更需要保持更新过程的客观本质。如果出于功利化的目的,而去追寻所谓的思维快捷方式,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定格成“水泥思维”了。

  “水泥思维”大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我们会发现权威的作用、名声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本质的价值,也会发现其实不少人是带着条条框框试图解开新事物带来的迷题,结果要么出现“事后诸葛亮”,要么出现谛笑皆非的结论,或许,这种种现象最终指向的,是思想即将进入再次大解放时需要攻克的堡垒。

  那么,您是属于哪种思维?


足以挽救中国式教育的两门课程

  不清楚自从毕业六七年以后,学校的教育体制有何较大的改进,但从接触的新近毕业生来看,不仅仍有较多的忆往昔式的共鸣,并且发现除成熟度这个必然的青涩特征以外,自我定位的模糊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仍旧与当年接近。一叶知秋,只能默认在当代中国,除了经济范畴的改革会推进得有如疾风骤雨之外,任何涉及中长期发展的内容仍将路程躇前行。

  人的一生如果用60年来丈量,80后及90后恐怕需要用1/5至1/10的光阴在社会上摸索自己的存在是为什么。说严重些绝大部分的孩子在学校至少是一半的学费是白交了,而另一半的学费所学的只不过是只需加以适当引导哪怕在家里也能够完成的学业,甚至还可能收获相对独立人格的惊喜。

  我们都指望中国高校有个底朝天式轰轰烈烈的改革,事实上用改革这个词已经造成轰轰烈烈的暗示,闹小了还以为不见效。以往,形而上弥漫在教育机制的上空,现今,虽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恐怕这呼声也是沾着形而上的气息。我们关心教育投入的数字多过关心教育的手段,关心教育公平性多于教育的实效性。

  但是,可以确切地说,让孩子们有质的改观,并不需要等到什么资金进一步到位,也无需等到底朝天之后。两门课程足矣。

  这两门课程其实是美国式的教育中的一部分。一是如何认识商业;二是批判性思维。

  关于认识商业,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认识商业何以成为重要课程?有两个层面的理由,其一,无论是全球视角的经济一体化,还是近在身边的生活与工作,商业不仅已经成为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研究历史,我们也会发现,世界近现代史其实是一部经济的历史。其二,学校向外界输送的毕业生,虽未作统计,不过仍能判断占大部分比例的人将投入到商业浪潮当中。

  给出这两点理由似乎还不够充分,再举一个例子。最近在看的一本叫《认识商业》的书,据说是全美高等院校采用量最大的商业入门教科书。如果只看这顶帽子,或许作为在职人士的我们大部分都会了无兴趣。请耐心接着往下看,“出版三十多年来,在西方国家长销不衰,并被全球几百所大专院校列为企业管理课程、MBA教程的必选教材……从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学,到决策制定、财务管理……引领读者全面掌握商业管理和运作知识……”

  事实上,认识商业的课程的深度意义,不仅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让在校生在“出炉”之前真正掌握即使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宏观思维,包括对政治、经济、商业等,这将为未来投入工作提供思考的系统性与开放性,而不至于真的像个愣头青。并且,就如《认识商业》中所涉及的许多在不同层面具有操作性的内容,从应聘渠道、面试技巧到公司的管理架构、财务架构甚至是商业模式,只要用心建构,大可避免毫不负责任地把大量半成品推向社会。

  搬出张维迎的话来评述这本书或此门课程的意义:“它以全球化的视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将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了,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管理实践。”

  关于批判性思维,从方法论的角度,是真正学会如何思考;从价值观的角度,是获得求是心。这也是现今教育体制最大的短板——未能培养大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独立思考应从两个指标来考量,一是看问题是否形成多维角度,即综合思考的能力;二是是否形成思考的立足点,即基于定位的思考。未能达到这两个要求,注定80s、90s将是偏激的一代,模糊的一代。

  资料显示,批判性思维也是美式教育的贯穿主线之一,或许不会设置成为常年课程进行教学,却会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阶段,作为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工具。相对于上述第一门课程,本门课程看似更为虚幻却具有更深层的影响力,它虽然不能保证大量奥数天才的产生,却能为商业机构输送大量具有自主意识、战斗力极强的人才。我相信不少的创业者或企业家都会认同这一观点,因为这一群体最能感受人才匮乏的痛苦。

  这两门课程在中国实施起来颇具难度,第一门课程应是高校课程,纵观当前高校环境,我们需要考察师资,这是另一意义层面的标准,而非一纸证书。师资要求授课的教授们自己具有宏观视野,当然这不难做到,关键需要前面加个定语,实用主义的宏观视野,能够指导学生如何立足商业,尤其在毕业的头几年,也需要指导他们如何形成系统的商业认知。

  第二门课程难度更大,事关上一代人整体不具备,也就不能只对教师这一范畴有过分的批判,但既然是教师的职业,首当其冲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不要说什么需要符合国情、因地制宜之类的屁话,从意识形态或科学探索之类的大同角度,国家只是一个形式。国家意识当然需要具备,但因为这种意识而阻碍了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形成,这是一种绑架行为。



别被海量的信息流埋葬


  李嘉诚又出手了,逆市启动内地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30亿搅醒上海楼市。这个亚洲首富虽然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财富缩水近一半,但其“风向标”的地位仍无法被取代。

  我一向认为,论商业判断力,非李嘉诚莫属。如果说这仅仅是因为他已经是一位81岁的老人,因为身经百战而经验老到,那他年纪轻轻时实现的数次飞跃又说明什么?经验有且仅有的作用只能是——借鉴,因为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

  甚至我会认为,我们的思考也不应有过多的范式,人类的惰性推动科技的发展,却不应该成为简化思考的借口。曾有无数成功人士总结了无数的套路,阅读者甚众,与写书人同样成功者却寥寥。至少个体差异、环境差异,甚至是时空中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存在巨大差异。过去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情况在你身上出现。

  因此,思维的过程不应是流水线生产,那是定势而经验主义的,而应该是流经以系统框架存在的思维结构之后的客观产出。

  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他们对外界的现象是不具有深度洞察力的,不能洞察则无法洞悉本质,认识本质是界定属性的必然前提,无法界定属性,即无法对现象进行切割解剖,分解出个性与共性,自然也就无法与其它类似的事情进行横向对比,无法对比自然无法归类,无法归类,即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思维。

  因此,系统思维形成的前提是打破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初是以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存在状态,继而是教育体系中的某些不需推导却又存在局限性的概念与现象,再次,是个体在求学及谋生其间,所遭遇或所幸遇的人是人非。

  经验主义的克星是批判性思维,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总是更具思考力,因为他在吸收知识的时候也在分解。批判性思维据说是美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理念。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有俩,一是open的心态,二是求知欲。心态决定看待事物的角度或立场,商业环境中,最难做到的是如何把个人利益放置于集体利益中去考量与兑现,因为这往往需要站到比自己所处身份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求知欲是由目标感推动的,没有目标,即没有求知的欲望,同时,目标感的清晰度,又决定了求知的方向与范围。

  信息爆炸这个词,上个世纪已经用滥了,进入新的世纪,各类媒体与沟通手段的极速发展,推动着全球信息化的二度革命。在海量的信息流面前,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显得那么微观与有限。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会惊讶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是多么的丰富:根据最新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目前中国境内互联网网站数为287.8万个,比2007年增长91.4%,网页总数超过160亿个,较2007年增长90%。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信息载体。以影音为载体的数据是:中国目前有298家电视台、几千家影视剧制作单位、14000多个电台。另外,平面媒体方面,估计现在全国约有2000余家报纸,期刊杂志约为6000多种……

  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日常所接触的信息大部分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只为生活增添多些色彩。但对于专注某一领域成功的人而言,必然需要对某些信息加以屏蔽,成功是习惯的结果,而习惯源自生活。

  今日语录:

      人的一天要对5700个各式各样的问题做出决定。只有仅仅一到两个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做出的。其他5690多个决定都是因为习惯而做出的。所以有人说“习惯决定未来”是有道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李嘉诚

      每一个人都懂得批判别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怎样自我反省。 ——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