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验玻璃仪器洗净:仇和精神与县域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6:28
www.sn.xinhuanet.com   2009-09-04   来源:领导干部网
贺韧,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渭南临渭区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富平县委书记。
读了《政道:仇和十年》这本书,仇和干事风格跃然纸上,他从沭阳到宿迁再到昆明,以个性化的施政方式和理性化的制度建设,“铁腕”推进,攻坚克难,干练果决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掩卷深思,仇和把人生的价值定位在干事创业上,团结和带领一班人,迎着困难上,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施展作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他在实践中形成的仇和精神,对于加快县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仇和精神内涵的主要体现
(一)勤于学习善谋事的习惯。仇和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一种境界。首先,带头自学做表率。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晚睡觉前读完40页书;如果没有重大的事情,晚上九点以后,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仅《经济学》看了7个版本,《世界史》看了3个版本。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创业成事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引导干部换脑子。在沭阳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干部教育”,坚持每周一课。利用休息时间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给干部洗脑。他指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之所以有差距,固然有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的客观因素,但反映在人们主观上的思想解放程度才是本质因素,经济落后是果,思想观念落后才是因。他告诫各级干部,不换脑子换位子,不换思想难发展。第三,思考研究重结合。仇和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当官不研究问题,犹如行尸走肉;研究问题,不结合实际,那是纸上谈兵”。他要求“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少一点盲目,多一点思考”。无论到什么地方工作,除自己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外,还把干部逼向书本,逼向基层,逼向社会,逼向市场,让长期在基层一线的干部们多一点书卷气。善动脑,沉到底,升到理,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
(二)埋头向前干实事的作风。无论到哪里工作,仇和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向我看齐”,对各级干部严格要求,带头干实事,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引导形成了埋头苦干、务求实效的主流氛围。在干事创业上,主要做到了“五抓”:一是抓纪律。执行工作纪律严格到位,不管是谁,不管什么原因,开会、现场观摩等都不能迟到,即使是领导班子成员也不能例外;二是抓具体。从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带头铲扫积雪,清除垃圾,把卫生死角承包到人,每位领导都有任务,认真落实,定期督查,雷打不动;三是抓招商引资。在全国率先执行了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十二道金牌”抓招商,层层划分指标,级级落实任务,夯实了责任,促进了发展;四是抓城市建设。大手笔做好规划,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上,当宿迁市新建的5座运河大桥横空出世飞架在两岸时,全市500多万人无不为之惊叹;五是抓落实。为了工作,把家从南京市搬到宿迁,走遍了宿迁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派出所、每一个单位。对于已经决定了的各项重点工作,都要亲自过问,一抓到底。他指出:“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看准了的事,砸锅卖铁也要干”,展现出“累不垮的精神,耗不尽的精力,干不厌的激情,折不挠的毅力”的风貌。
(三)锐意创新成大事的勇气。面对沭阳的落后面貌,仇和没有做无为而治的太平官,而是敢想敢干敢冒险,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争议不绝于耳的情况下,对医院、学校进行再改制,以存量换增量,激发了活力;以强力手腕进行大规模城市拆迁,老百姓开始不可思议,先反对后赞赏;在全国首创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公推竞选制度、勤廉公示制度,被写进了中央《干部任免条例》;强行借资修路,通过企业垫资、干部职工出资等方式,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超常规的措施,推动了沭阳经济大发展。1997年以前,沭阳县排名江苏倒数第一,2001年,这个全省最贫困的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提升了21位、9位,GDP增长率全省第二,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一举成为江苏最具活力的县之一。
(四)以人为本谋民事的风格。仇和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目标,以人为方向、以人为目的,发展人,提高人,改造人,把老百姓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围绕“四主”来提高老百姓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围绕这“五力”,要做人口变人手,人手变人力,人力变人才,人才变财富,财富变资本的“五变”文章。在行政体制运作上,坚持执政为民理念,提出和施行了“党委执政、政府行政、人大督政、政协参政”的“四政”理念,目标同向,步子同调,一心为民,和谐创业。为便于和群众联系,他的手机与办公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开,群众有急事、难事他都悉心过问解决,是一个当官的见了怕,群众见了亲的人。
(五)公正无私干好事的操守。仇和在宿迁的改革曾引起多次上访,受到多个媒体记者采访,记者们还写了许多内参,宿迁的改革甚至上过焦点访谈,教改工作被上访者称为“比特区还特的‘仇和市’”。媒体仇和与现实仇和引起了争议,但他屡踩红线而不倒,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无私心。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出发点是为了迅速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为了使贫穷的老百姓富起来,正如他说的:“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二是过得硬。他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了身处逆境不放弃,遭遇失败不气馁,有了成绩不骄傲,得意之时不放纵。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他没有任何腐败诽闻,不搞以权谋私那一套,他在乡下的兄弟姐妹,没有因他“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三是用好权。管好班子成员和各级干部,公正用权,做到了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风上清廉,一尘不染地驾驭发展全局,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二、仇和精神对照的差距审视
对照仇和精神,审视我们富平,主要有 “四点”差距:
一是学风不浓、观念落后的焦点。同仇和与班子成员形成的勤奋学习、观念创新的局面相比,我们明显存在学风不够浓、思想观念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成为阻碍全县发展的焦点所在。自己虽然能和常委一班人抓好中心组和重大政治经济理论学习,把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但个人自学方面坚持不够经常,对一些理论的把握,有时存在实用主义思想,用时急学,零敲碎打,不够深入,相应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深度不够,还存在着一般化、表面化、肤浅化的问题;各级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研究学习之风仍需加强。运用新的理论观点,科学指导工作不足,虽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但对全县重大工作理性思考不够深入到位,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工作创新。
观念更新深度不够,虽然不断地讲解放思想,但到具体问题上有时还存在计划经济旧观念束缚现象,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新要求的步子不快。基层工作缺乏敢闯、敢试、敢冒的勇气,习惯于常规性干事,一定程度地存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老办法不顶用的现象;一些干部群众农耕文化思想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为突出,缺乏谋大事、敢创新的胆识,求大变、创大业的气魄。学习仇和精神,加强各级干部理论学习,推动实践创新,是我们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是发展滞后、底气不足的缺点。与沭阳超常规发展、后来居上的强势相比,富平缺乏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超常举措,没有出现持续高速增长期,经济发展爆发力不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幅度不大;抓发展机遇意识还不够浓厚,历史上曾多次与扑面而来的重大机遇失之交臂,造成了发展拍子慢、步频低。近年实施项目带动和工业强县带动战略,经济社会虽有一定发展,但与周边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富平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渴盼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是基本县情,经济总量小,骨干财源、新兴财源少,县本级“造血”功能差,经济自我扩张底气不足,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学习仇和精神,以大手笔、大推进的勇气,做大县域经济规模,实现低成本扩张,是迫切要破解的问题。
三是模式单薄、竞争乏力的难点。与仇和所推行的多层次、立体式发展模式相比,富平经济发展以平面推进为主,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尚未打破以农为主的格局。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不够,特色产业虽然有了发展,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支柱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多,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适应市场能力不高,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园区活力尚未彰显,产业集群发展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强力的聚集增长优势;尚未确立经营富平的理念,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充分,招商引资观念和手段仍比较落后,虽有靠接阎良、融入西安区位之优,实际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学习仇和精神,注重区域优势发挥,优化经济结构,是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四是作风不硬、落实不够的弱点。与仇和有主见、尚实干,革除惰政弊端,将各级干部逼上了谋发展、促发展的轨道相比,作风不硬、落实不力的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依然存在。虽然相继开展了作风建设年、科学发展实践等一系列促进作风转变的活动,但在落实上还存在开会、发文件、作决定的现象,凭经验办事的习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群众首创精神不够,利用现场观摩、督查倒逼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工作不够。有的同志缺乏强烈的进取精神,困难面前缩手缩脚,退避三舍;有的同志情绪消沉,牢骚太多,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甚至别人干好了,在一旁说风凉话,专挑毛病,横加指责,涣散斗志,误人误事;有的同志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很少亲自动手,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甚至当面拍胸脯,背后不兑现;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对于农民增收、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实事、硬事,缺乏强有力的举措,打不开新局面;有的同志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处理群众利益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抓的不得法、不有力。学习仇和精神,改进作风,攻坚克难,推进发展是需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三、仇和精神带来的经验借鉴
借鉴仇和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我们富平要致力于“五个创新”:
(一)观念创新。仇和指出,观念是发展的前奏。以仇和精神推动富平发展,必须强化“三个观念”:一是以学强能适应变革的观念。自己要和县委常委一班人,带头倡导和弘扬学习思考、调查研究之风,努力学习各种重大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自觉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新形势下驾驭全局、推动富平发展的需要;要集中开展市场经济、经济交往、招商洽谈等业务知识培训,使各级经济干部懂得各项经济规则,掌握与客商谈判的技巧,提高解决争端、实现双赢的本领,实现思想观念与外界理念主动接轨。二是敢于竞争才能进步的观念。敢同强的比才能进步,敢向高的攀才能发展。要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带来的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敏锐地发现机遇,深刻地认识机遇,创造性的用好机遇,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铜川-富平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历史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超前谋划,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三是不发展就是后退的观念。以仇和的“光荣使命催我无私无畏、奋发有为,必胜的信心激励我勇往直前、开拓进取”鞭策和鼓励各级干部,刺激智慧、理性和斗志,切实克服“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大年年有”、“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的陈规陋习,敢于拿出超常规的发展举措,迈出跨越式的步伐和步频,实现以快补晚,追赶跨越。
(二)战略创新。仇和认为,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推进富平发展战略创新,首先要动态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主动研究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超前的眼光,开阔的眼界,站在明天看富平,跳出富平看富平。及时研究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动态,洞察竞争对手变化,长远性规划竞争策略,适时调整发展方式,前瞻性科学把握富平未来。其次要思路明晰。围绕把富平建设成为陕西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县级市总目标,按照“两大主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两大战略(工业强县、项目带动)、三化延伸(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八大产业(建材、食品、冶金机械、轻工、柿果、奶畜、瓜菜和劳务)”的总体思路,注意伴随新的实践,不断细化、充实和完善,科学理性地走出一条具有富平特色的发展路子。第三,要方略清楚。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继续坚持“三带四区一中心”的布局,孕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优势,集群发展。在发展原则上,要坚持扩张、总量与质量效益并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坚持激发内力与争取外力并举,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企业规模扩张,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和谐富平并进,始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创业、优势整合、充满活力的新富平。
(三)结构创新。仇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始终牵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借鉴仇和经验,推进富平经济结构创新,一要以工业化理念促特色。结合农业发展实际,重点抓好柿子、乳品、粮食及传统深加工企业发展,孕育龙头,挖掘潜力,做亮品牌;按照“稳粮、扩柿、优果、增菜、强畜”的思路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结合“四区一园”的产业布局,壮大特色产业规模优势;遵循“民办、民管、民营”的原则,以市场为引导,大力创办专业、产业和经销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自身竞争力。二要以园区引擎强优势。科学制定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园区管委会职能作用,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园区格局;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入园创业力度,积极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务求庄里工业园、老庙美原花炮工业园、吕村轻工业园和宫里石刻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园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聚集优势,集群推动。三要以项目支撑增后劲。引导全县上下树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理念,确立“大招商、大资金、大突破”的新观念,激发全民创业招商热情;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持续开展小分队招商、外出集中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活动,增强招商引资实效;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力度,尝试建立招商引资公司,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项目科学储备力度,积极争跑各类政策性资金,促进招商引资大突破。四要以民营主体兴三产。民营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很强的竞争力和极大的膨胀力,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必须牢固确立民营经济在富平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三看四不限”,即不论成份看发展、不看比例看效益、不看性质看贡献,不限投资领域、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农业、旅游业、娱乐业和社区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
(四)环境创新。现代经济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富集程度的竞争,谁能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谁就抢得了发展先机,争得了主动。反之,谁就会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借鉴仇和的环境观,实施富平环境创新,必须突出四个关键:一是制度。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权于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坚持要宏观不要微观,要规划不要计划,要服务不要事务,要政策不要决策,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格局;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推行首接责任制、文明办公制、服务承诺制、引导办理制和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诚信。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引导全县上下牢固确立“诚信立县”的思想,通过全局规划,有力推动强力监管,构建政府信用、城乡信用、个人信用的完善体系;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契约和信用意识,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三是硬件。继续抓好以建城、修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运用银行信贷、城市运营、财政投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融资,推动县城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县城吸纳生产要素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全省村镇建设为契机,加快4大中心镇和5个边际口子镇建设,发挥中心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按照“四条主骨架,五纵五横次骨架,乡村道路为重点”的思路,全面抓好道路建设,提升通行能力。四是维权。落实综治部门的执法责任制,严厉打击扰乱经济秩序、破坏投资环境等违法行为,维护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筑适宜创业和发展的人居环境。
(五)作风创新。借鉴仇和抓作风建设的做法,推动富平作风创新。一要领导带头出实招。自己和常委一班人要以仇和为榜样,思想上唯实,干事上踏实,为民上求实,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心,用其力,以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赢得群众信赖;要坚持深入基层,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真正把心思放在群众利益上,把群众最盼的、最急的、最难的事办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要把各项工作真正抓起来,抓到位,对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梳理排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二要营造氛围鼓实劲。广泛宣传各类抓落实的先进典型,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形成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主流氛围;引导各级干部善于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看待问题,“宽容改革者,善待失败者,全面看待有争议者”,形成“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无作为;允许出偏差,但不允许不改革;允许有不同意见,但不允许消极对待”的创业观,着力解决“只会讲话不会做,常检查不改进,有制度不执行,心明白做糊涂”的问题,彻底扭转“实干的不香、玩虚的不臭、落不落实一个样”的不良现象,以好的作风聚力量、干工作、求实效。三要完善机制促实干。建立完善严格的重点工作落实机制,大事抓决策,小事抓督查,综合运用现场观摩、督查考核等有效方式,倒逼决策落实;继续完善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严格认真地考核,把考核结果运用到位,让埋头苦干的人尝到甜头,让空谈误事的人坐冷板凳。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实行“一线工作法”,一线解决问题,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夯得实,举措落得实。四要选人用人重实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重视在发展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让群众切身感受为他们干事的人被选拔,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人受重用,真正使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有舞台、有地位,使作风漂浮、混日子、瞎凑合的人无地位、受冷落,使事业有干头、群众有盼头、干部有奔头。
(中共陕西省富平县委书记 贺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