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程压力:超以象外 得其寰中 ——浅谈武术与书法(中)原载《第二届全国书法研究生书学学术周书学论坛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55:58

超以象外    得其寰中

                —————浅谈武术与书法(中)

                         李松朋

 

    三、中国书法与中国武术在学习方面的沟通

       1  在技法学习层面的沟通

      书法的用笔讲究“中锋用笔”,讲涩势,以求达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如“锥画沙”的力感和效果。武术的出拳同样讲究力度,只有具备一定的力道,才能真正达到“一招致敌”的效果。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武术的出拳就不能直出,不能直来直去,需要有一股“拧劲”,即在拳的前后运动的同时也伴随着横向的左右转动。在这过程中就会造成一种涩势、钻劲,产生更大的力量,这是平直出拳无法达到的19。书法又讲究“藏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20,“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21,这样写出的笔画含蓄浑厚,如绵里裹铁,外柔内刚。武术在这方面也有讲究:出拳踢腿要不露痕迹,拳走如闪电,即出即收,讲爆发力,一旦收得慢,一方面容易被对方破解招数或趁虚而入,另一方面影响下一次进攻的速度和力度。至于书法上讲究“蓄势而出”就同武术的“先蕴而后发,先合而后放”22简直就是如出一辙,不但用词一致,就连内涵也一样。

      学习书法的结字与学打拳的招法一样,首先要重心平稳,如果不稳,为书则歪斜倾倒,打拳则前摇后摆;又讲照应,于书法讲“点画呼应”,顾盼有情,于武术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但要进攻,进攻的同时也要做好防守,“拳要上下左右惧顾。顾者,固之谓也。我身之上下左右,皆能坚固无失,则随其所往无不利矣。”23;还讲究审时度势,虚实变化。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说:“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24书法不但要意在笔前,而且还要有变化;除此之外,还讲“计白当黑”、虚实相应。书法如此,武术亦然。《少林正宗拳法·审势节》讲:“与人对敌之时,总要攻其空处……能攻空处,则敌人无所用力,自能百发百中,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25出招之前,先要审势,分析对方的虚实,以己之实击敌之虚,而出招之际又要随势发招,千变万化,虚而实之,实而虚之,令对方无从窥其“庐山真面目”。

    而在书法的章法和武术的套路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由点线变化和身体运动所产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或如行云流水,或如电闪雷鸣,或如龙蛇惊骇,或如江河奔腾……蕴含着难以言表的美。我们还可以感受到那书的笔断意连、和谐统一,那拳的自然贯通、浑然一体,以及它们的整体美所带给我们的或俊逸,或豪放,或婉约,或细腻,或粗犷,或质朴,或苍劲挺拔,或敏捷活泼……的意境。在意象的世界里,书法和武术又一次融为一体了。

         2、在精神方面的沟通

    中国书法讲笔法、结字、章法、墨法,讲“法”,讲“形”。康有为曾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26苏轼也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27这里讲的筋骨肉血皆是从形体而言的,是“形”,是关于书法线条的各种范畴;而神,气则是书法的精神气韵,是“形”背后隐藏的深沉的意蕴,这就是“神”。“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28可见“神”对于书法的重要性。南朝时的王僧虔则更明确地指出了“神”对于书法的主导作用:“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29可见“形神兼备”是书法的重要审美思想和审美标准。中国武术同样也讲“形神兼备”,对武术来讲,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及招式、套路等都是外在的形体动作,武术不但讲究在基本拳架上下工夫,正确地掌握其身法、手法、步法、眼法,使动作准确、姿势合度、套路连贯,而且强调意念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即“神为主帅,形为驱使”30。中国武术又讲究“六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31其中前三个被称为外三合,即“形合”,后三个被称为内三合,即“形与神合”。传统八卦拳也提出:“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念足。” 32所以练武必须经过“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33三个阶段,到那个时候,就达到了形即是神,神即是形,形神合一的至高境界。由此可见,“形神兼备”是中国书法与中国武术共同的审美观和审美标准。

    不管是武术还是书法,要达到“形神兼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悟”。草圣张旭“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而自此草书大进”34,因其善悟,故其草书顿挫使转,挥洒自如,跌宕起伏,出神入化,为万代之楷式。相传达摩祖师面壁悟禅九年,作《洗髓经》、《易筋经》,并创罗汉十八手,开少林武术一门宗风,为天下习武人所共仰35。书法家从“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夏云奇峰、惊蛇入草、公主争道……中悟出书法之理,武术家从螳螂斗蛇、猿猴奔跑、厨师和面、惊涛拍岸、秋风落叶、水波荡漾……中悟出武术之道,虽然是面对不同的事物,因为“悟”,书法家和武术家可以共同感受到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不可言。

 

    四、中国书法和中国武术对书法家和武术家自身修养的共同关注和追求

       古人对书法家的评价不但重“书品”,注重书法的技巧、功力、形式美,更注重书法家的气质、学识、修养、志趣等方面,注重“人品”,主张“德成则上,艺成则下”。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中说:“书,心画也。”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又进一步解释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把“书”和“人”统一起来了。苏轼也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志,不可乱也。”36可见,古人对书者的人品是很看重的。所以颜真卿,柳公权,蔡襄37等忠臣良将不但以其优秀的书法作品为后人所宗法,更由于他们的忠诚,爱国,无畏,贤良而为历代人民所敬仰,相比之下,蔡京38,秦桧书法非不好也,只因其为人奸佞,谋害忠良,而为人所不齿。所以,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要热爱自已的民族与人民,要有对民族,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9,要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另一方面,书法家要学者化。黄庭坚就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40要求书者要在学书法的同时,“广以圣哲之学”。而且能书、能诗、能文也是中国历代文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宣和书谱》在评价南梁“永明体”诗人之首的沈约41时说:“大抵胸中不凡,见之笔下者皆超绝。”可见,学问修养深厚,书法自然不凡,这正是古今书法家之所以成家的原因所在。

       中国书法讲“书外求书”,中国武术也讲究“内外兼修”,其中内修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武德。少林寺门徒入门时要在师傅面前发“十愿”即十条誓言:“保国安民、抑强扶弱、救世济人、锄恶除奸、保助孤寡、仗义疏财、见义勇为、兴旺门第、舍身救难、传授贤徒。” 42此外,还有“十二规条”43,“十不许戒律”44等。武术界的各门派基本上也都有类似的规矩,使习武者从习武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武德的培养。“德为习武之本”,武术界历来反对一味练武,不修德行,提倡“尚德不尚力”,认为国家有文事必有武备,文事安邦,武事定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武德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习武之人要能治乱持危、保国安民、锄暴安良,为国效力;从小的方面讲,习武之人要立身正直、品格高洁、胸怀坦荡;要修身养性、谦和忍让,要尊师重道、济世救人,要抑强扶弱、见义勇为,要舍身救难,“义”字当头,中国武术的“内外兼修”与中国书法的“书外求书”一样,首先是武德涵养的修炼,其次才是内功与武术招式的修练。

      在这里,书法,武术与“为人”联系在一起,它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45的哲学理念。因为中国哲学,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而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体系一经产生,便有了相对独立性,必然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书法与武术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