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字结构和部首是什么:从高考作文看作文启蒙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1:43:17
 

从高考作文看作文启蒙教育

一苇渡江

    品读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颇有感触。那一篇篇活力喷礴、意韵隽永、格调清新的满分作品,令人怦然心动,啧啧赞叹;而有些习作中暴露出来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时髦但疏浅,前卫而轻薄”的现象,让有识之士扼腕叹息;另外,无病呻吟、泛泛而谈、“新八股文”之类的文章也屡见不鲜……这一切,触动了我对作文启蒙教学的深入思考。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发展学生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为语文课一以贯之的重头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权重。审视传统的作文启蒙教学,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失。如果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那么,作文的启蒙教学则应弥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缺失,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一、呼唤寻根意识,厚积文化底蕴。

    媒介报道,去年高考,某省作文要求为: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人物姓名略)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许多考生的“佳作”令人啼笑皆非。有的胡撰《产品说明书》,把孔子当作产品来介绍;有的张冠李戴,硬说《孙子兵法》是孔子写的;有的颇为荒唐,竟让北宋苏轼与南宋唐婉凄惨地婚变离散(九泉之下的陆游岂能瞑目!);更有《QQ情缘》,竟然杜撰了鲁迅与冬妮娅在网上相识、相爱、相约、相见(若让文笔辛辣的鲁迅先生看了,定将其批判得体无完肤)……再细品《赤兔之死》、《刺秦》、《孔雀东南飞》、《谏屈原书》精品,哪一篇不浸润着母语的亲近,哪一篇不饱含着经典的雅韵?孰高孰低,已勿庸置疑。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其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史的一分子,绝大部分是昭显古今的文化精华,一直植根于民族的血液中,具有极高的生存价值。那种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的现象,确实值得重视与反思。

(一)改变“轻传统,重时新”的定势。

    当今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已日趋淡化,他们当中能诵读《论语》、《孟子》的已微乎其微。对他们而言,古典名著已恍若隔世,而一些时新的先锋文化则倍受青睐,如《鸡皮疙瘩》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男生、女生日记》系列等,已经铺天盖地流行,因此,才有了孔子的《孙子兵法》,才有了苏轼与唐婉的跨世纪的离散……当然,时代飞速发展,与时俱进是不容置疑的真理,然而,放任传统经典文化的流失则是一场浩劫!横向看世界,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更重视民族文化的熏陶,美国学校还有这样的作业: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这个作业不仅让我们大为感叹,这是在培养“寻根”意识呀,别忘了祖宗,别忘了“你从哪里来”!美国历史才几百年,那么,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应该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上下大手笔。启蒙从经典开始,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历史经典,还应激励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从传统文化,领略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精髓,夯实文化底蕴,从中找到中华民族的根。

(二)直面另类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的日新月异,另类文化充斥各个角落。“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走进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等苍白干瘪的现代打油诗让人黯然伤神;“少年作家”天才的性爱“著作”让众多文学巨匠瞠目结舌,大跌眼镜;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频频出现的诸如 “粉好看的东东”、“偶就走乐”、“偶们都很B4他”等网络词汇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一些流行音乐重复又重复、冷僻又冷僻的呻吟歌词则成了充斥他们心灵的“精神补品”……另类文化让孩子们的心灵开始脆弱,所以,鲁迅才与冬妮娅在网上相识、相爱、相约、相见,开始了QQ情缘……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典文化的厚实,发现另类文化的苍白;品味古典文化的精美,发现另类文化的粗陋;领悟古典文化的纯正,发现另类文化的歪曲……

二、呼唤循序渐进,应忌急功近利。

专家对高考作文分析之一:不少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具体表现在:一、“八股文”模式的范文多;二、有些习作词藻华丽,反复堆砌但缺乏力度;三、盲目的标新立异。当今作文的启蒙教学,多多少少也存在着违反教学规律,追求功利的现象,应加以斧正。

(一)夯实基础,蹲下身子看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只有夯实语文基础,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发展,需要基础。”但是,目前有些语文教师,较大程度上凭自己的主观要求实施。他们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分组目标认识不清楚,把握不准确,常常放大教学目标,总是追求多多益善、面面俱到的教学,因此,作文训练目标陷入了极大的功利性和随意性。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看学生,从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二)循序渐进,“全局观”和“重点观”辨证结合。

    作文教学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就不会发展,而没有局部训练的突出和突破,又不会有整体训练的到位和达标。因此,作文教学要转换视角,要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一个既与阅读有密切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且在总序的指引下,系统规划出每个年级每学期乃至每个星期的作文训练目标。每次训练都明确提出训练内容、目标要求、时间和方法,力求使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和“重点观”辨证地统一起来,真正使其落到实处。如此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中,每次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得得相连,拾级而上,建立起良好的作文素质结构。

三、呼唤生活意识,淡化指导痕迹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占比最高。《一名律师的日记》、《雨夜的选择》、《面对大海》、《给妈妈的一封信》、《爸爸·哥哥·大学》、《那片幽幽的爬山虎》等佳作无不掺和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透露出厚厚的人间真情,读来或让人掩卷深思,或感觉荡气回肠。再来推溯当今作文启蒙教育,不少学生从小学起,一听写作文就头疼,作文课上,要么腹中空空无从下笔,要么依照作文选仿抄一遍,习作往往是空洞无物,一个模式。究其原因,一是平时生活面狭窄,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生活少;二是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训练。

    当前的作文教学,有些教师往往注重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结尾,如何使用好词佳句、修辞方法等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多用些好词佳句,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

    叶圣陶先生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须的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教学,应该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内心关注的话题;应与时俱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自然,思考生命,思考社会热点话题:如台湾问题、战争问题、传染病问题、升学问题、衣食住行问题等,通过写作,整理自己的想法,促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周全,更加深刻,从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开拓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知识视野,真正使作文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享受作文的快乐。

 

四、呼唤创新意识,倡导个性作文。

    品读高考作文,有许多颇有创意的佳品,如:《奥运出嫁》、《蓝色蛹·金色蝴蝶(诗歌)》、《上帝的回答(寓言)》、《题乌江亭(散文)》、《成长大学报名启示录(小说)》、《一个落榜考生的日记(日记)》等,命题新颖,构思灵动,体裁活泼,令人称羡。作文本来是一种创造性实践。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发展,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差,思路迟滞,材料东拼西凑,词不达意。如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写个性作文,强调自主写作,自由表达,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积极引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作文教学已吹响创新的号角。

(一)启发创新联想

    “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才能飞上蓝天,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安徒生的瑰丽的童话世界,日本人的神奇“奥特曼”,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不都是想象的杰作吗?现在的学生,那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而紧张的学习生活,确实不能提供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因此每次课堂或考试中的作文里无不充溢着那种机械模仿式的作文,虽然做一些变形处理,但内容,形式等近乎雷同的文章可以说数不胜数,而有创新意味的则是屈指可数,真是提不起改作文的兴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不是该反省呢?想象是根据写作的需要,融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本着艺术真实的原则,虚设所需的各种材料,构思成文。当然,联想不是虚假,它是艺术的真实,我们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学生是在弄虚作假。其实,只要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不管他飞得多高,它永远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地的。

(二)倡导个性作文。

我们应倡导多写个性作文,就是要开放作文的课堂。把作文课引向开放生活的空间,积极引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 。使学生体验游戏快乐写,留心观察细心写,听了故事及时写,想象故事想着写,优美文章模仿写,精彩影视看过写,快乐实践做了写,综合思考悟后写。在作文练习中,小学生可以高谈阔论辩论明理,小学生可以把生活见闻拿来信息交流,小学生可以读书体会交流心得,小学生可以读读议议评价分析,小学生可以玩玩游戏写写文章,小学生可以读读评评修改提高。积极追求一种开放的教学境界: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思想碰撞思想,以个性化的指导,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