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哪些食物不能吃: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八回)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10:25
一(总四十九) 、为何 俞 穴皆治体重节痛 ?
答: 俞 穴皆治体重节痛 ( 俞主体重节痛) : 阳经俞穴属木,木主风应筋,阴经俞穴属土,土主湿应肉。 身体沉重多与湿有关,关节痛多与风或湿有关。所以风湿及筋肉疼痛之病多取俞穴,俞穴有益气化湿之功,善治肿满、倦怠、溏泄、疼痛之疾,俞穴善治风湿故主体重节痛」,对于本经之疼痛最为常用。对于本经之疼痛最为常用。  又 体重节痛常系土湿有余或土气不足之病。  取阴经输穴属土,补土气之不足;取阳经之输穴属木 , 制土湿之有余,泻湿邪之太过。 故俞穴皆能主治体重节痛。 故俞穴皆能主治体重节痛。 又木应肝,土应脾,疼痛也常因情绪不安肝脾不和而加重。  因此以各相关之俞穴治疗颇为有效。 由于 木主风,风性较急,阳经俞穴为木故多主新痛;土主湿,湿性较缓较缠绵,阴经俞穴为土故多主久痛。
个人临床常用各经之俞穴治疗各本经之疼痛极为有效。  例如用束骨治后头痛颠顶痛,及腰痛、颈痛,以及太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陷谷治前头痛。 临泣治偏头痛,腰侧痛等少阳经之疼痛,效果很好,这些便都是俞穴。  二 ( 总五十 ) 、为何经穴皆治喘咳寒热 ?
答:经穴皆治喘咳寒热 ( 经主喘咳寒热 ) : 经穴之五行属性在脏属金,金与发音有关,金与肺相应,与风寒有关。  喘咳亦为有声音之病变。 经穴对于病变导致声音失常之症状,皆有疗效。 喘嗽寒热即喘嗽风寒或风热。 阴经之经穴属金,补之能制其所不胜而治风热,阳经之经穴属火能治风寒 , 故经穴皆治喘嗽寒热。 阴经之经穴其主喘咳,以内伤为主;阳经之经穴其主寒热,以外感为主。 
例如刺肺经之经穴经渠能治喘咳就是有调整呼吸器官功能紊乱失调的作用,昆仑(膀胱经经穴)能定喘(灵光赋)及治齿痛(见金鉴)  复溜(肾经经穴)亦能定喘。 间使可治失音及打嗝与咳喘,足见此一定律的确有其临床价值。 三 ( 总五十一 ) 、为何合穴皆治逆气而泄?
答:合穴皆治逆气而泄(合主逆气而泻) : 合治腑病,阳 经合穴为土主后天,阴经合穴为水主先天。 这些穴位均能主治逆气而泄,肾水 先天 之气不足,则发为冲气上逆或下泄之病,取阴经之合穴属水 , 能调先天 主原气肾气。 这些穴位均能主治逆气而泄,肾水 先天 之气不足,则发为冲气上逆或下泄之病,取阴经之合穴属水 , 能调先天 主原气肾气, 能补肾水之不足降逆气;取阳经之合穴属土 , 主中气脾气,能补中气不足之虚喘,亦能止水气泛滥所致泻泄之病。 故合穴所治皆主逆气而泄。
每一脏腑皆有其逆气之病,肝气逆则肝阳上亢;肺气逆则气喘咳嗽;胃气上逆则便秘呕吐;脾气上逆则嗳哕腹胀;肾气逆则小便不通……等,皆 合穴能益经气调整内脏器官之生理机能活动,有健脾强胃,扶正培元之功。  合穴能益经气调整内脏器官之生理机能活动,有健脾强胃,扶正培元之功。 善治逆气、胀闷、泻泄等症。 善治逆气、胀闷、泻泄等症。 对于饮食不节所致之病变亦有特效。 临床常用尺泽治气喘 ( 灵光赋 ) ;足三里 ( 胃经合穴 ) 治疗腹胀、呕吐 ( 大成、杂病穴法歌、百症赋 ) 、定喘 ( 席弘赋、玉龙歌、杂病穴法歌、行针指要歌 ) ;阴陵泉 ( 脾经合穴 ) 治心腹胸胁之满 ( 席弘赋、金鉴 ) 。 临床常用尺泽治气喘 ( 灵光赋 ) ;足三里 ( 胃经合穴 ) 治疗腹胀、呕吐 ( 大成、杂病穴法歌、百症赋 ) 、定喘 ( 席弘赋、玉龙歌、杂病穴法歌、行针指要歌 ) ;阴陵泉 ( 脾经合穴 ) 治心腹胸胁之满 ( 席弘赋、金鉴 ) 。  此外常用曲池 ( 大肠经合穴 ) 和阳陵泉 ( 胆经合穴 ) 治疗肝阳上亢之血压高,颇有佳效。 治疗泄泻则曲池、足三里、阴陵泉也都有着效,可见「合主逆气而泄」确有其道理存在。 
四(总五十二):足阳明胃经为何循行于胸腹部?  答: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及背部,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但是足阳明胃经却循行于胸腹部,这是什么道理呢。 
一、从胃经与其他经络的关系来看:由于胃经与肺经、心经、脾经、肝经相连。 又五脏皆禀气于胃( 《素问玉机真脏论》 ) ,五脏经脉皆行于胸腹,因此胃经亦当循行胸腹部。 
二、从经络的分布来看: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阳明胃经行在 太阴脾经之前,太阴脾经行在 阳明胃经之后,少阴在最后,厥阴在少阴之后,这是经络的一般循行走向。
经络的分布,表里经有邻近及联属关系,足阳明胃经与足 太阴脾经,一在前一在后, 足 太阴脾经行于人身前面, 脾胃生理功能极为密切,足阳明胃经亦随之行于人身之前,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而与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人身之后;足厥阴经及足少阳经皆行于人身侧面,如此与太阴阳明行于前;厥阴少阳经行于侧面;少阴太阳行于人身之后 相符。 
以寒论三阳病而论,太阳病在腰背属表;少阳病属半表半里在肋部及侧腹;阳明病属里在胸腹;也与其经络走向相符。 以寒论三阳病而论,太阳病在腰背属表;少阳病属半表半里在肋部及侧腹;阳明病属里在胸腹;也与其经络走向相符。五(总五十三):请问有那些时间针法? 
答:时间针灸目前常用的有:  1.子午流注针法: 以十二经的井荥俞原经合六十六穴为基础,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规律,并运用此规律以掌握气血,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规定出按日时定穴。 用针治病的方法之一。 用针治病的方法之一。 其中的「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时辰,在一天之中以十二支排列,则「子」和「午」两个时辰是阴阳的分界点,子午对十二时辰而言,就是代表了一天内时间变化过程的阴阳消长情况。 此外任督两脉也有独立的子午流注,每一时辰开一个穴位。 
2. 灵龟八法:是将八脉交会穴与八卦相结合,按照日时基数相加相除运算,然后根据公式决定取穴,「灵龟」的意义,据古代传说,大禹治洛时,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至九,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这就是九宫的数字 ( 见附图三第二图 ) 。  八法应用了这些数字结合八穴和日时干支,故名灵龟八法。 八法应用了这些数字结合八穴和日时干支,故名灵龟八法。
3. 飞腾八法: 是以八脉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一种配穴方法。 但本法只要知道当日各时辰所属的天干,即能推算出开穴,不必应用阳九阴六,干支互合之理来推算,较灵龟八法简单。 其意义即:凡时干属甲壬皆取公孙穴,属乙癸皆取申脉,属丙皆取内关穴,属丁皆取临泣穴,属戊皆取临泣穴,属己皆取列缺穴,属庚皆取外关穴,属辛皆取后溪穴。
4. 六经解时法:此法系从伤寒论之六经欲解时而来,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针对各经病在相应之手足同名经之五输穴取穴治疗之。 针对各经病在相应之手足同名经之五输穴取穴治疗之。
5.现代生理时钟取穴法:这是一种根据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人体生物节律时间,选择针灸穴位 , 按时取穴针刺的方法。 根据针灸作用起效时间,一般针后 30 分钟起效 , 因此一般提前一小时根据病情取相关穴位针刺。 例如胰岛素分泌上午 10 时左右为高峰 , 治疗糖尿病人 , 降低其血糖水平的最佳针刺时间在上午 9 时 ( 健脾 ) 。 例如胰岛素分泌上午 10 时左右为高峰 , 治疗糖尿病人 , 降低其血糖水准的最佳针刺时间在上午 9 时 ( 健脾 ) 。 血压一般在上午 10 时 , 午后 6 时升高 , 治疗高血压病人最佳针刺时间在上午 9 时 ( 巳时 ) 和午后 5 时 ( 酉时 )( 即提前一小时针) 也有的如白血球减少症针后一般 2 小时方能使白血球上升 , 故白血球减少症的针刺宜在一日之中白血球生理节律值相位前 2 小时针刺。六(总五十四)问:针灸的时间间隔与频度与治病有何关系?
答:针灸的治疗时间频度与治疗关系可从下面几点来看: 答:针灸的治疗时间频度与治疗关系可从下面几点来看:
1.总疗程:即总治疗时间,这个与疾病的急慢,还有病人体质有关。  所谓早治早愈,慢来慢愈。 例如落枕及闪腰或其他扭伤,当天来诊治往往一次即愈,拖个几天来那就可能要针两次或三次才愈。  急性病或新患之病疗程较短。 慢性病一般疗程较长,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很快能治愈的,原则上功能性的病变要比器质性的病变耗时较少,较快痊愈。 
2.治疗间隔时间:基本上连续刺激效果较强,早期治病,患者连续治疗数次,根本不需服药便能迅速治愈,现在的病患往往一周只能来一次,纵然配合药物都要较长时间。 2.治疗间隔时间:基本上连续刺激效果较强,早期治病,患者连续治疗数次,根本不需服药便能迅速治愈,现在的病患往往一周只能来一次,纵然配合药物都要较长时间。 例如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刚罹患之时,如果连续每天针刺,不必服药,绝大多数病患五六天内就能治愈,我个人在1994年冬天罹患颜面神经麻痹,每天针刺两次,仅四天急告全愈。  一般人若每周只针两次而已,纵然兼服汤药,有可能仍需四至六周始能全愈。   又如三叉神经痛等之类的剧痛病症,就宜连续刺激如浇水灭火一样,否则针则痛止,隔两日又发,连续针刺可一鼓作气灭火熄风,才能迅速彻底短期治愈不再复发。  《灵枢经?终始篇》有审脉而日一取之,二日一取,日二取之等不同。 据经验表明:多数疾病隔日针一次疗效较佳。 
另外小儿因体质关系,所谓:刺小儿如探汤,日再可也。 小儿因肌肤浅不需深刺,又因不能静而久留,一日可多针一次以补不能深刺久留之不足。
3.治病施术的时间 :根据疾病的所属经络及气血盛衰,针对性的治疗 例如在太阳穴刺血能治疗许多病变,最好在中午气血在上时刺之。  治失眠耳尖刺血宜在下午由阳入阴之时,疗效既快且高。 治疗腰背痛在下午未申时,正当手足太阳经循行时,疗效最好。 治疗腰背痛在下午未申时,正当手足太阳经循行时,疗效最好。 此外还有根据经络流注、气血盛衰、生理时钟等择时施术针刺之法,都对于疗效的提高有所帮助。 七(总五十五)问:董氏奇穴土水穴与水金穴,皆以五行命名,与治疗有何关系?其取名意义为何? 
答:土水穴取名土水,当然有治疗土(脾胃)病及水(肾)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于肺经属金的经络关系考虑进去,如此本穴即土金水皆治。 能治之病极多。 能治之病极多。 水金穴取名水金,当然有治疗金(肺)病及水(肾)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于胃经属土的经络关系考虑进去,如此本穴亦是土金水皆治。 水金穴取名水金,当然有治疗金(肺)病及水(肾)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于胃经属土的经络关系考虑进去, 能治之病亦极多。
为何取名土水穴,一方面是从其功能作用来考虑,更重要的是它位在手掌艮卦坎卦之间,艮卦属土,坎卦属水,因此本穴名之为土水穴,本穴位于肺经,因此实为土金水穴。 
为何取名为水金穴,一方面是从其功能作用来考虑,一方面也是从易理卦象来考虑,水金穴位于面部干卦坎卦之间,坎卦属水,干卦属金,因此本穴名之为水金穴,本穴有大肠经及胃经循行经过,大肠经属金,胃经属土,因此实际亦为土金水穴。 
两穴皆为土金水穴,皆有极佳之理气作用,都是治疗咳喘之特效要穴。 八(总五十六) 、穴位的针刺先后顺序与疗效有何关系?
答:针刺先后顺序又称为针序,中药有先煎后下之分,针灸亦有先刺后刺之别,凡选用两穴以上,就有一个先针后针的先后次序问题。  《玉龙歌》《席弘赋》《肘后歌》及《长桑君天星秘诀》都很重视针刺的先后次序。 倒马针或先针中间一针,或从上至下,也有一个针序的问题。 
为何要注意针序,从经验得知,第一针的功效常有影响全局的作用,而选穴的精简熟练亦是经由对针序的了解而渐次深入的。 先针的穴位常可影响后针的效果,诱导学说或称牵引学说印证了此一说法。 先针的穴位常可影响后针的效果,诱导学说或称牵引学说印证了此一说法。  针序的某些原理与牵引针法的原理类似,牵引针法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引来效应」,例如我们在某一点 (A 点 ) 给予刺激,然后在另外一点 (B 点 ) 再针刺,此针 (B 点 ) 的气即向原来的针刺点 (A 点 ) 传去,若同时在两点扎针,再将一针拔掉时,此点虽只留下气的痕迹,另一点的气即被吸引向此而来,最终到达此点为止。 这是牵引法的基本依据,也可作为针序的部分原理来理解。 
针序大致有下述几点作用及效果: 针序大致有下述几点作用及效果:
1.显明治疗主次之不同 
2.显明主应穴之不同 
3.能使医师更深入理解穴性,及其相生相辅相克牵制等作用,而能应用穴位更精炼。 
4.可依作用及反应强弱先针主穴,再针辅穴,若病患惧痛,亦不至因不能全针而影响疗效。 
5.协调气血,避免气血错乱。
至于针序有哪些原则与怎样应用,内容极为丰富,以后再详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