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防火部位 翻译:孔祥智个人主页 -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54:53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后感 作者: 孔祥智           这本书绝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本介绍历史的书,它全书都在问绕着一个中心,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在于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这种有效率的组织能够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以前历史课上学到的西方产业革命的原因——技术进步,其实只是制度因素的结果。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应该成为我们今后考虑问题时一个很好的观点。当然,作者还认为“导致制度创新这一西方社会兴起原因的主要参数变动是人口增长”,中世纪有几个人口起伏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里社会呈现出完全迥异的面貌,这也应该算是本书的一条隐藏的伏线。  

这本书所涉及的领域——西方国家中世纪经济史是我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以前的历史课只讲述中世纪的一个概貌,然后很快过渡到工业革命,所以我对于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只有一点很模糊的概念和几个零碎的名词——黑死病、百年战争、圣女贞德、都铎王朝。而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的历史知识断档。

 

 

    当然,这本书绝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本介绍历史的书,它全书都在问绕着一个中心,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在于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这种有效率的组织能够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以前历史课上学到的西方产业革命的原因——技术进步,其实只是制度因素的结果。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应该成为我们今后考虑问题时一个很好的观点。当然,作者还认为“导致制度创新这一西方社会兴起原因的主要参数变动是人口增长”,中世纪有几个人口起伏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里社会呈现出完全迥异的面貌,这也应该算是本书的一条隐藏的伏线。

 

 

    下面我来简单概述一下全书的主要内容。9世纪的西欧还处于十分原始的状态,没有城市,只有大片的荒野中间夹杂零星的庄园,每个庄园都几乎是自给自足和封闭的。从10世纪开始,西欧进入中世纪盛世阶段。人口与商业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然后人口的增长又促进了移民,广袤的荒野开始被逐渐开垦出来,这种“边疆运动”导致欧洲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专业化分工。庄园组织在市场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开始发生许多变化,比如货币给付取代劳动捐。此外,技术进步尤其是农业技术的进步都因为市场扩大这一诱因而出现。以上种种的变化促进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

 

 

接下来的13世纪代表了中世纪的成熟期。此时期欧洲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边际劳动生产率下降,但是人口的增长增加了贸易的可能性,进而促进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组织制度的出现(如委托制和合伙制的前身、银行存款业务、保险业的前身、集市等),种种新的制度都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前面提到的社会收益等于个人收益的情况只出现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没有出现在主导的农业领域,最终使得人口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西欧没能逃出马尔萨斯危机的阴影。

 

 

经过了13世纪的繁盛景象,欧洲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遭受了严重挫折,各种天灾人祸可谓是中世纪最为黑暗的阶段,不过同时又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所以很难对1415世纪做出简单的评价。虽然史料有限,但是无可争议的是西欧人口下降了,其原因主要是饥荒、瘟疫和战乱,人口减少直接导致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但是其更深远的影响是庄园经济走向灭亡,民族国家逐步建立(法国、西班牙走向“君主制”,尼德兰、英国走向“议会制”)。

 

 

16世纪被看作是近代的开始,但又似乎是历史的轮回,13世纪的经济因素重演于16世纪,14世纪的问题重现于17世纪,不过在这种相似中自有差别。16世纪是一个恢复并扩张的年代,西欧人口再次增长,同时价格水平也在上涨。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尤其是新大陆的开辟使欧洲福利上升。然而人口增长导致的收益递减趋势超过了市场效率增长,所以马尔萨斯危机于17世纪再次降临欧洲各国,但这也是历史的分岔口所在——法国和西班牙在竞争中走向衰落、尼德兰和英国则稳步增长。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经济组织的效率。法国和西班牙由于王权的垄断,使得人们的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荷兰(尼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良好的制度框架为所有权提供了保障,进而一系列的创新为工业革命做了铺垫。

 

 

总结整个中世纪,西欧经历了两次马尔萨斯周期,其间即使是在收缩期经济也还是不断发展着的,只是速率有快有慢而已。这种客观辩证的历史观是本书的优点之一。最后,经济组织的效率决定着一国竞争力的大小,可见“制度”永远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