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二次加压泵房:毛泽东两次失败的亲情告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5:50

毛泽东临终前两次失败的亲情告别

                                   作者:一 清

毛泽东知道自己要走了,1975年10月,当基辛格和布什来见时,他调侃中透着几分无奈地说:“我很快就要见上帝了,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请柬了!”

作为一个男人,有些东西只有他自己知道尊严的底线在哪里。毛泽东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身体状况的“可怕”,不是来自医生的警告,不是来自政治局成员的提醒,也不是来自躯体气短力缺的折磨……

毛泽东的敏感眼神捕捉住的是一个异性的惊吓——

考虑到毛泽东的孤独,保卫部门对于毛泽东的客人来访,洞开了特殊的通道:那些曾经出入过主席家的小姑娘是可以来访的。毕竟,她们年轻的笑声,可以是一种最温馨的呵护与唤醒。

那一天,原在毛身边工作过的李玲师来看望毛泽东。顺便说:“我妹妹也想来看你哩!”毛想都没有想一下说:“那就让她来嘛。”李的妹妹第二天就来了。小姑娘怯生生的。毛泽东招手让她过来一点,近了,毛伸出手去,与她相握。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小姑娘不知是由于害怕,还是由于羞涩,竟然向后一躲,闪开了。毛泽东只得将伸出的手收了回来。

毛泽东一生中还没有碰过这种事,他自己心里清楚,一定是自己的形象把这位小姑娘给吓着了。正像后来也在现场的孟锦云回忆这一段往事时所想的:当这个穿着白色肥大的睡衣,头发七零八落、脸色黄中透灰的老态龙钟的人出现在小姑娘面前时,确是把人给吓着了!

这件事表面上就这么过去了,但在毛泽东的心里,不能不留下一种老人所特有的烙印。后来,他又看了自己与外宾相见时的照片,毛泽东知道,那个曾经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人,已经离他远去了,虽然,他的头脑里还有一片辽远的天空,但这一切,只能寄放在这个已经苍老得“吓人”的躯壳里了。

这一“吓”,毛泽东有了一种新的匆忙,生命在提醒他,有的事情需要立即去做了。

1976年的来势是那样的凶兆频频。

北方的雨季,在一种焦虑的气氛中来临了!但清明的那一场雨,是泪雨。毛泽东坐在拉严了窗帘的客厅里,想着心事,听着新闻。新闻里的泪雨刚走,又传来了吉林陨石雨的消息。毛泽东知道要出事了,要出大事了。后来,朱老总走了,毛认为可能应验了。毛是有天人感应观的。再接下来,又有了一场雨,那是血雨。唐山及京畿地区大地震了,天摇地动,一下子死了好几十万人……

毛泽东被震“醒”了,知道灾难在等着他,他看到“上帝的请柬”在眼前晃动了。病榻上的他醒后才又记起,还有两件事没有做完,不能再迟了。

他要见杨家的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常情啊!

为什么想见杨家?他是希望向杨家有一个说明?一个交待?

“开慧之死,我是百身难赎啊……”——他曾经说过。

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立即赶到了北京。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杨开智一时半会进不了202的门。杨开智写了一封信,又加上了一张近照,让毛身边的人递了进去。在毛泽东醒来之后,交给毛泽东。

毛泽东醒了,他看到了递来的照片,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前妻之兄杨开智。

他当即让人打电话,一定要把杨开智请进来,好好地谈谈。工作人员知道毛泽东的病情极不稳定,这个时候不便见客。在佯装打电话时,毛泽东的手伸向了杨开智写来的信。但是他没有力量拿起那封信,就又昏睡了过去……

工作人员只好把杨开智的信以及毛、杨两家亲情会见的愿望,放在了一级待办柜里,准备病情好转后,再行安排。

但是,天不假年,甚至天不假日,待办柜里存放着的那个愿望,只有永远的等待……

 

毛泽东同样希望见到贺家的人,他希望最后给贺家一个安慰,一个安排。他终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不来看他,他的病床边怎么能没有女儿的问候。

李敏来了,李敏是带着向父亲汇报《鲁迅选集》读后心得的想法来的。四个月前,她来看过父亲,那时候的父亲还向她推荐了一些书目,并且将自己批点过的《鲁迅选集》交给了她,希望她从中悟出一点东西。李敏很快就将书读完了,还书时还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希望能找时间谈谈读书的感受,特别是父亲在书中划的那些符号、批注,女儿想问一个明白。

李敏带着问题来了,但李敏无法再问什么“问题”了!

才多少天不见,父亲已经不是几个月前的父亲了。

李敏含着泪水,走到床前。毛泽东责怪了她:“娇娇,你怎么不来看我呀?!”老人的日子是以分秒计的,几个月,在老人看来,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但当他知道这一切都不能怨她时,老人沉默了,他不得不接受人生悲苦的事实,不得不接受凌驾于亲情之上的政治威权。

毛泽东一定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贺子珍在她的台历纸面上写下的那几行字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但是,毛泽东遥遥地感到了天涯的思念,海角的悲音。在病床上,他问了李敏的年龄,他问得很吃力,一时精力有些耗尽。他只能握住女儿的手,闭口不语。很久,李敏以为父亲睡着了,将手慢慢的抽出,谁知,毛泽东竟将女儿的手紧紧攥住,缓缓睁开饱含泪水的眼睛,慢慢道出李敏准确的出生日期。

(我们不知道这一刻的毛泽东的脑海里都漂过了什么样的历史烟云,有了什么样的情感冲突,但从他的嘴唇颤动的情况来看,他“兴奋”了,“兴奋”的结果很可怕,立即失语发不出声音来了。)

李敏望着父亲,不知道父亲说了什么和想说什么。毛泽东只好用拇指和食指打了一个圆圈,李敏也不明白父亲这个动作竟是何意。及至多少年后,李敏在他人的指点下才恍然大悟:贺子珍小名桂圆,毛泽东以“圆”问好,实际上是要女儿转达对贺子珍的问候,也算是告别吧!

毛泽东显然知道李敏没有听懂他的话,也没有看懂他的手势,不久,也就再一次昏睡了过去。时间是1976年8月28日

李敏心里痛极了,想到几个月前给父亲写信,还以为父女可以再在一起讨论鲁迅的,而今……

泪水是止不住的流,为了那封没有实现的信的内容:

爸爸:

你好,您近来身体怎么样?女儿十分惦念。您让我读的这本鲁迅选集,我已经都读完了,什么时候,我想和您谈谈读这些杂文的看法。这本书里您画了不少符号,写了一些评注,我都仔细看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我想抽空找您问问。祝

愉快!

                                    您的女儿李敏

                                     1975年4月15日

当李敏再一次走到父亲的床前时,老人家已经走了。她看到了那封信,信就夹在《鲁迅选集》里。夹着“信”的书,静静地躺在那里,父亲也躺在那里。那封信上,一定留下了父亲生前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