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快递客服电话惠州:太极杂说101-13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7:13:02

太极杂说101

l        问:世人常云有杨露蝉者,其学如何?

答:露蝉先生亦为拳学先辈,工太极,今多学之。余据各方面观察而论,露翁仅得此道之一部分,即明王宗岳先生亦非通家。不过宗岳先生得岳武穆双推手之局部,以三拳而变十三式,至于命名太极,以为张三丰所传实无从考证,抑世人之一种附会耳。如百四、五十式之多则更不知其所以由来。就该拳之作法论,于肢体上仅仅不生流弊,而精神上却受无限损失,距实作之学相尚远,不足道也.

l         “太极拳”嫡传宗匠,当推少侯、澄甫杨氏昆仲。此亦余之老友也。故知该拳确有几种力学含义,得其要者百不得一,即或能之,亦非具体,因基础体认功夫早经销亡,故身之下部无理力之可言。该拳原为三拳,又名“老三刀”,王宗岳先生改为“十三式”,又一变而为百四、五十式之多,此失真之一大原因也。若以养生而论,徒使精神气质被拘而不舒;若论技击,专为制裁肢体之用,而使有用之身成为机械呆板之物,亦不过徒使学者神经扰乱、消耗时日而已。至于练法,这一拳,那一掌,左一腿,右一脚,说来可怜亦可笑。对于应敌,如遇高手则勿论,倘对方是不紧滞呆板者,纵令该拳名手则也无所施其技矣,流弊所及大有成为棋谱势之“太极拳”。近二十年来,习此拳者多是非莫辨,即或能辨亦不能行。至于一般学者,大都以耳代目。故将该拳葬送而破产,是为可异耳。愿该门有;力分子,迅速严格整理,以图进益于将来。他日有成,以作拳好知音之良友。余对“太极拳”敢云知之深,不觉论之切,知我罪我,唯高明者有以谅之。同时想“太极拳”学之有得者,观吾所论。恐慌将颔首默认,哑然失笑矣。

l        以下几段见于王芗斋答记者问

    问:先生对保存国术有何高见?

答:我国拳术虽杂乱无章,有令人无所适从之叹,一言以蔽之遗弃精髓,仅守糟粕而已。东洋之武士道,西欧之拳斗虽非具体,然均有独到之处,若与我国一般拳家相较,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矣,令人羞愧欲死。然则整理旧学发扬而光大之,舍吾人之其谁与归,区区不揣浅陋故振臂高呼倡之,其唯一宗旨,则在于斯。

l         天之道,生于无形,幻变不穷,然其万象,如水,如云,如风,皆因规律所循。人之道,顺心而行,心者,天之道也。各位同好,练出来的拳是否如水,如云,如风?

l         太极拳乃身上功夫。理,不可不究,也不可太痴。太极之理,可意会,难以言传。功夫还需书外来。观陈小旺之拳,方知动静之妙。观冯志强之拳,方知大气浑脱之象。众好者,可多加领略。

l         王芗斋论太极拳:太极拳百四、五十式之多,有没有一式一法不被执着?用这些姿势作什么?而精神方面牢牢绑定不可解。实为妨害神经肢体之自由,遥想三丰先生高明若是,当不致传有如此欠通之太极拳。就以该拳谱文字方面论,单双重不偏不倚种种尽善尽美的意义亦仅不过拳学一部分的初步。就以拳谱论,请问太极名手扪心自问,能否有一式一法,合谱之所论者?既是自以为无上拳学,为什么实际上不生效果?更该拳有机坛扶乩而拳技工者,此更荒夫下之唐矣。纵使该拳一切法则优于其他,技能亦高出一般,然在精神方面而言亦是错误,无他疑意,况皆不如是矣。太极拳不过人多势众,擅广宣传,其实明理人早知不攻自破。余言或有不当、甚愿同仁不留丝毫客气的质问,如有见教,我更当扫径欢迎也。

l         陈正雷老师说过:"以规矩而破规矩,以破规矩而合乎于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放松,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调书本上的东西,一呼一吸的去死搬硬套。

l         我的看法是,一般而言,初练拳的人,应以“开展”为主,“撑开”“拉开”关节和筋肉,为“得气”创造条件。主要形式(练法)是定式,在定式时从头到脚把所有关节都撑开,节节贯串,这时候的感觉是紧而不是松,撑上一会儿,比如说,20秒钟,或者3个呼吸,再一松,(感觉特好),再往下做另一个动作。这本身就含有桩功在里面了,桩在拳里,拳就是桩,所以,如果你不喜欢站桩,或者你没有时间专门站桩,则完全可以以拳代桩。

l         单腿站桩长功力很快,但不容易松,但是松与不松,同样也是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松”的程度在初期时,是可以通过外形看出来的,而到了相当程度后,完全是自己的体验了,是感觉的东西,没有客观的标准。

    任何站桩,首先都要克服机械疲劳的问题,举例来说,一个没有练过站桩的年轻小伙,站上15分钟的浑圆桩,则首先就是手重臂疼,这时候根本谈不上“松”,而是要“放松”,如果这时候把手放下了,则“松”是“松”了,但也就不长功了。所以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挺过去,挺的过程就是坚持,坚持的过程就是(动词)的“放松”,到了一个时间,你就会不再感到酸痛疲劳了,这个时候你才会“静”下来,才会有“空”、“虚”、“无”。所以整个的站桩过程是周期性的“痛、不痛”,“实、虚”、“有、无”,无非是周期长短不一而已。

    而单腿站桩,则大概3分钟左右,疲劳就来了,其酸痛尤甚双腿站桩,而且持续的时间长,也就是说,即使你能站10分钟了,你也还在抗酸痛疲劳,还静不下来,松不下来。可是与双腿站桩一样,当你挺过这一关后,你同样会有松、静、空、虚了。

    再强调一下,“挺”的过程就是放松的过程,不是硬挺,僵挺,检验的方法是:如果你站下来一两天后,还感到某个部位或者整块是僵硬的,难以动弹的(就象落枕那样),则你的站桩是在硬挺,赶快改,否则越站越糟;如果只是感到肌肉的酸胀,则是正常的,坚持下去,则这点酸胀感也没了(当然也是相对而言的),则功力大进。

所以我主张年轻人(35岁以下)应该练单腿桩,当然,如果你实在克服不了酸痛疲劳,则练双腿高桩,甚至不站桩也可以。

l         松胯不如说开胯,腰是最难开的。腰松了,才能上下贯通,判断是否上下贯通的标准,大力来时,你承受时脚上是否有蹬力。至于沉肩坠肘,并非有意去沉去坠,我已经说过是接,接哪自己去想。

单纯的松胯没有意义,全身都通才有意义,这时力的传递非常均匀找不出明显的力点。这又要说到无中生有乐,脚上无根却有根,脚上无蹬力却生出无法抗拒之力。

l         练太极拳求的是两大功夫,一是知己功夫,一是知人功夫,知己功夫又分上、中、下三盘功夫,所谓上盘功夫指的就是松肩坠肘的功夫(有的称沉肩坠肘,“沉”易使初学者产生有意向下用力的意念);中盘功夫指的是松腰胯的功夫;下盘功夫指的是各种步伐的功夫。要想达到上乘功夫,三盘功夫缺一不可,三盘功夫是太极拳知己功夫的精华,如何练成这三盘功夫,各门都有自己的高招和秘诀,不是紧密圈子里的人,师傅是不肯教导的。旧时,拳友之间交流就有说招不说腰的规矩,张义敬在《太极拳理传真》一书中也说(大意)练了十多年的太极拳,还不知道腰跨怎样转,一经雅轩老师指点,顿开茅塞,才入了太极门,功夫从此大长。其实前辈早已在拳经上对如何松肩、松垮有过论述如“两膊如麻绳相系”、“腰似车轮腿似钻……”等。松肩、松垮是要求,同时也是功夫,不是想松就松得开地,关键是怎样练开的方法,练开的过程实际是一项工艺的加工过程,习惯的养成。杂技演员的腰跨,肩臂可谓松的开,但松成的方法与太极拳不同,所以不出太极劲。我所知,有一位在河南有名的太极技击名家,有一套独特的训练腰跨的方法,按照他的要求练太极拳,每天练2小时,三年就出功夫,为太极拳早出人才创出了新路子。如何才能松开腰跨、肩,还是各位请教自己的老师,正如一书所说“每一试拳往往数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所难者工夫,所尤难者长久工夫。”

 

太极杂说102

l         站吃工夫的桩涨功快,象单腿的桩可以站杨式拳的提手上式。形意拳的三体式也基本上是单腿吃重。孙禄堂有一个徒弟站三体式身披40斤重的铜衣,练到站桩时无人可以推得动。无极式一般打拳之前的时候站个10几分钟比较好。

l         松胯,应当伴随全身各部位全开才能实现,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练开。应当练通全身,胯自然松了。松胯应是意思松了就可,不可用意过强,沉肩坠肘实际是接。

l         松胯一定要曲膝,而且一定要圆裆,要在圆裆的基础上曲膝松胯,否则毫无意义。同样,沉肩垂肘必须要虚腋。圆裆与虚腋是关键,切莫忽视。

l         坠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彻底坠肘,所以,关键在松胯。松胯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点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高手谈意、谈神、谈气,就是不谈松胯,一说如何松胯,实际就把太极拳的全部精华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走了。所以,不是紧密圈子里的人,师傅是不轻易教导的。许多人自称是什么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辈子的太极拳,也不知道怎样松胯。坠肘的感觉是手上有一根丝线吊在那里,手上不着一丝的力,自然下坠,丝线断,则手臂自然落下。

l         徐纪先生还曾经说过孙氏太极是花架子,没有任何实战意义呢?(此言曾引起孙门的愤慨),试问又当何解?我之所以不同意老边和周子的话,也可以说是因为意气之争。因为你们太爱引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例子了,好象李文彬先生的话,只要对比一下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记载耿诚信的言论:

    幼年练习拳术之时,肝火太盛,血气甚旺,往往与人无故不相和,视同道如仇敌。自己常常自烦自恼,此身为拙劲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自此而后,习练暗劲,又五六年,身中内外之景况与练明劲之时又不同矣。每见同道之人,无不相合,遇有技术在我以上者亦无不称扬之……又迁于化劲……遇有同道者,无所不爱,或有练习未及于道者,无不怜悯而欲教之……。

我们推崇一个人,是要看他的思想,而不是看他打败了谁,先生的高就在于他的谦抑冲和。他的武功可以说是独步当代,但是他待人处世的态度——比如张兆东先生比先生小4岁,但先生并不因为年龄大武功高就摆架子,揖让有礼尊之为师叔,实有过人之处,堪称一代武圣。相较而言,李文彬先生与刘敬儒先生在形意上同为刘(奇兰)、李(存义)一脉,却没有耿诚信、孙禄堂先生的风范,难免令人扼腕。

l         练桩功不是练腿之力,是练内在气息,是练通全身。应当是练成上与天合,下与地合(根融于土)的大树,此树是找不到根的。这是“中定功”,此功出来不惧力大,用此功可将对方之力反给对方,所以中定功是基础,练太极必须首先练出此功。中定功出来,再练开合呼吸。

l        先应当不急于练发劲,应练松功,等你具有了松沉劲,再练发劲才会出效果。松功应练无极高桩才会出松沉。

l         陈王廷“。。。。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许,闷来时造拳,闲来时耕田。”有几人想过该把〈黄庭经〉和戚纪光的〈拳经〉找来看看?太极拳是内家拳,以内主外,以外辅内,有几人想过如从内练到外会更快?先求松沉,再求内气,后练拳架。

l         在训练中,从实战角度出发,我通过对比散打王、拳击等一些比赛,感到太极拳应还是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八面支撑、随遇平衡的身法步法,能使得自己进退灵活,不至于因打空等而让自己势背,当然这可能在进攻时不能像拳击等能利用身体前倾加大打击力度,这要看如何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了。

l         无论推手、散手黏劲均不能少,肢体能否粘住并不是目标,而是通过黏劲进而控制对方的“中”,使对方无法顺利发力或攻击而被击出。若以锁住肢体为目标,至少我知道如果对手较松,他的上肢很难被拿住,有意拿时,反而易被对方攻击。

l         太极是道,太极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道的合一,而不仅是武术,只停留在拳术的层面上,即使功力高深,也只得小道,未得大道,功力也不能达到登峰造极,太极道真正宗师古往今来唯有张三丰一人。如不悟道,蹉跎练拳几十年终难有大成,如能悟道,欲得上乘功夫又何须十年八载?金庸虽不习太极拳,但他的书中对太极拳的描写是深符太极之理的,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万法归一。所以在他的书中,诗,书,画与武功在道上是相通的,各位如果不把目光只停留在金庸对具体武功招式的描写上,而多留心他对武学道理的理解,对各位习练太极拳是有启发的。学太极拳心中要有禅机,李道子传给俞莲舟的几句真言: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从字面上就能感觉出诗意和禅机,心无禅机,俗气太重的人是难明其中真义的。

l         随意太极如果能练到由随"意"到随意,意形合一,发力可应感而出,随心所欲则能为太极散手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多进行实践,增加经验,不计输赢。技击与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技击原则先辈拳论论述十分详细,可多多参照揣摩。如果在此长篇大论,没有拳手自己实践,终归似是而非、纸上谈兵。但以下几点可供初学者参照:1、一定要先通过站桩、单操、意形训练、推手等打下良好技击基础;2、许多太极拳手常常为推手而推手,结果也就停留在推手。事实上,推手是修炼,打手是目的,离开推手,小乘拳法,执于推手,操拳必败。要在推手中求反应、功力、变化,而不计输赢;3、有时混击蛮打也有益,如果具有太极技击基础,,切磋时混击蛮打易忘掉一些拳架束缚;4、要和练不同风格的拳手切磋;5、要养、练、打互相结合,要经常总结,要多读拳论;要多观摩;即使多看太极武打片也是有益的。

l         从以下几方面试谈揽雀尾拳,请高明指正。1、正名。揽雀尾是杨式太极许多拳套的起首拳式,也是重要拳式。显然揽雀尾拳架难以以名会意,雀有多大,能以棚捋挤按来揽其尾?依稀记得吴文翰老师论证,揽雀尾实为揽扎衣的讹音。揽扎衣作为拳式起式最早记载与【纪效新书】,据说大约宋朝以后,练拳常以揽扎衣起式表现胜勇洒脱气概,后来创拳会意留名。杨式太极口授身试,京城文人不得其要,转记为揽雀尾(yi)吴先生与杨露蝉为同乡,乡音辩乡音,估计不差。杨式太极前身,陈式太极亦称揽扎衣、或揽插衣,而无揽雀尾,杨露禅同乡武式太极-传至郝式 太极-传至孙式太极均称揽扎衣。2劲力分析。揽雀尾一式含棚捋挤按四劲练法,确为太极重要拳式。具体练法应在师授基础上规规据据练起,不必多讲。求劲方法据我经验,棚捋挤按四劲以争力入手易得,争力为前辈练拳不传之密,确不虚言。太极拳论:"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既为浑圆一争;"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上下相争),有前即有后(前后相争),有左即有右(左右相争),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力欲向前,身向后指,力向后引,身欲向前,前后相合,拳劲易出)。3练法程序,参照云手练法程序进行,即1(单操)规规据据,打好基础;2(随"意"单操)活桩慢走,随"意"体会;3(意形训练)由形似进拳态,进神似,在求功力;4(初步随意)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太极揽扎衣练法,求变化;5(随意训练)在在此基础上活练求变,随"意"训练。如展开练,收缩练,大动练,小动练,慢练与快练,变方向练,甚至变拳架顺序练,与其他拳式随意相接转训练,最后由随"意"达到随意,即随心所欲。要体会意力能否随时随地随意而发,应感而出等等。其他拳式随意练法程序与云手、揽雀尾随意练法程序大同小异,今后不欲论矣。

 

 

太极杂说103

  虚领顶劲,用意不用力找不到感觉,主要是上下争力没有找好,桩功没有过关,练功时,一会找到感觉,一会又没感觉,是正常的,只有不断训练,不断反复,才能走到随意。先多站无极桩,用意脚踩头顶,反复做作上下起式,可以有意识多着意去做,但正式拳架训练时不要执着,再在无意中找感觉。

l         武学与科学不同,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即前辈所讲的知行合一。即使所有的内容、秘诀都告诉您,您没练到也不懂,好像懂了,也似事而非。而不知不觉练到一定火候,程度,有人也需要师傅点化,或自悟得到。即迷者师渡,悟者自渡。过去老师教徒弟,在没练到时,师傅常常不讲诀窍,只教教规则就让你一边练去,就是怕告诉了,反而似是而非,影响练功。当练到一定程度了,师傅一点,豁然开朗,即所说的有练功三年不如师傅一点,其实没有三年苦工,师傅十点也没用。就像有人吃包子,吃了3个没饱,吃第四个饱了,就想,早知如此,就吃第4个包子不就行了吗。目前信息发达,所有的内容,秘诀通过图书等媒体,可以让您一天将知识全学到,但似是而非,反而练不到,因为只吃了第四个包子。即前人功夫好,今人理论高,只有知识了,却没有体验,更影响踏踏实实的实践,还往往对前人的理论产生怀疑,总觉得没有得到秘诀,绝技失传了。另告诉您一个验证初步得到棚劲整劲检验方法,如果您通过不断站桩、练功,练到抱起双手,放松站立,手指尖轻加意念微微抖动,全身有象凉粉似地颤动,则初步有感觉了也容易找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了,全身容易协调了,许多练拳的感觉和原来难题就好像迎刃而解了。当然这只是初步感觉。

l         练功初期不易看太多书,知道太多容易影响练功,造成理解混乱。当然,现在社会及人的本性,使人不看、不问,或老师不说也难,但一定注意把握住: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此外,如对理解差的,只会下笨功夫的则要详说细说,反复讲解。即应因人而异。

l         陈微明先生是太极拳前辈,他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但这有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黏手听劲是太极拳的一个特色,但我想如果执于黏手,则实战时可能手忙脚乱,被人引诱、戏耍,而且人在瞬时的下意识反应是只能作出最直接、最简单的反应的。而如果敌我双方因某些因素不能黏手,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听劲、不能与之相敌、就是外家拳了。举个例,当敌将出而又未出手,自己还未能接手时,此时对他的“听劲”就应是靠一些如判断力等归于“神”的东西,当然这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我想作为训练,既要练接手、接触的黏,也要练断手、分开时的用神意去判断、去听劲的“黏”,这样用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能接手、需要接手时就接手,不能接手、不需要接手时就不接手,以神意随之、听之,这样也才能破“执着”,进退自如。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是以“功”为基础,这个“功”是包含力、身、手、步的协调、八面支撑、随遇平衡、精神状态的兴奋等因素,非仅仅是传说、小说中的“内功”。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作推测,才可能做到内家拳的要求:出手见血,伸手即仆。

l         我认为黏手听劲不仅是太极拳的“一个特色”,而是实施太极技击的主要特色,主要手段,你只有黏上了,才能实施“化引拿发”。但这并不是说就要“执于”黏手,太极拳是技击,就有技击的共同点,我在前面讲过,当敌向你攻击时,普遍的共同的应对(化解)之法无非三种:散躲开,挌挡开,接住。在此基础上同时反击,太极技击当然也不例外,在你黏不上、黏不住时,你何必执着于黏?事实上,就是太极大师在对敌时,能黏住敌人的机会,恐怕也不超过10%,所以说,太极光练推手是不行的,一定要练散手,而且一定要与其它拳交流练习,这就包括了实战中的种种不能黏手的情况。在没有黏上时,太极技击确实与其它拳没有多大差异,如果真的差异很大,不知能否提出来,到底是什么差异?

l         不知大家有没有机会看过美国的超级格斗比赛,不分重量级别,不分门派,禁律只有几个,如不准攻击裆部,不准刺眼等几个可以立即致死以及严重伤害的招法,胜负可以由赛者自认输、赛者的经理(助手)认输、裁判判等。练巴西柔术的格雷西取得连续三届冠军的好成绩。本人有机会观看了这些比赛中格雷西的10余次格斗录象。格雷西的取胜,最后几乎都是以他锁住(CHOK)别人的形式出现。他的格斗实际上是很有点太极的味道的,以静治动,别人的任何手脚出来,只要他能黏上,即刻施展“锁”法,十有八中,别人惧怕而不敢进攻而采取防守时,他就主动进攻,或把别人打得抱头鼠窜,或者别人出手反击而被他拿住进而锁住。他的这种技击与太极的黏住再打理是相通的。

l         陈微明论太极散手(曾昭然“太极拳全书”)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即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变化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黏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着着适当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着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观此可见着熟是第一层功夫,懂劲是第二层功夫。着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敌人打一拳来,若不先黏住,则不能听人之劲;不能听人之劲,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即黏之后,若敌人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敌人之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还有若干情况,这里省略)。。。。此略言其大概也。总之,太极拳之散手,与他种拳之散手不同。太极拳之散手,是由黏住听劲而出。他种拳之散手,是离开而各施其手脚,远则彼此不相及,近则互相抱扭,仍有力者胜焉。杨澄甫先生有云‘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会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会听劲,虽多法,亦用不好’。孙武子日‘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拳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黏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彼不会听劲,一动即跌出矣。若太极拳听劲功夫尚不能到,不能黏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

    问:“若遇他派拳家,手脚极快,一时不能黏住人,将奈何?”

答:“他派拳术,均系离开见长。然离开过远亦不能打上吾身,必以手脚能相及之处。彼近吾身,则吾可黏之矣。黏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若遇此时,不可胆小,即进身黏之。黏住则无危险;不黏则彼可得势矣。”

l         我认为从盘架子入手的教法,就如同以前私塾先生让小孩子死记硬背尚书,周易,而不使明其意,由于孩子模仿力强,理解力差,这种方法对孩子是合适的,陈家,杨家的后人,因为是家传武学,从小习练,可能都是从架子入手的,但一般人都是成年后才习练,成年人的特点与孩子相反,是模仿力差,而理解力强,此时还从架子入手必定事倍功半,此时的教法,应该是象高明的老师,给学生教古奥的文章,先进行准确的解释,使学生明其主旨,则必能事半而功倍,为推动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教学的方法不可不察,不应使学拳之人由于学不得法,久不能窥太极拳之堂奥,以致望而生畏,半途而废。我的方法是三管齐下:站无极桩,划圈,学习经典理论。由站桩,求得全体松沉,松沉后,划圈必能迅速得缠丝劲,在站桩和划圈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应通过看书和请教老师解决,问题每解决一个,我们就进步一分,就如同打电子游戏闯关,每消灭一个敌人,就前进一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的学习兴趣怎么会减小?

l         我认为太极拳的创造过程可能是:张三丰在修炼内气的过程中,从飞鸟走兽河山川河流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十三式,辅助其内劲的运行,功力达到更高层次后,又有有形复归无形,如果是这样,难道不能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启发吗?

 

 

太极杂说104

  站桩练的主要是静,站桩,盘架子,推手,静坐都是练好太极拳必不可少的。站桩练出来的松沉是在没有干扰情况下的,如果在外界干扰下(与人搭手)还能松沉那才是真正的松沉。

l         我的体验,练功练到一定层次,会有甜蜜现象,如站桩,如果冲过疲劳关后,会有许多甜蜜感受,此时,常感到练功当时不论增加多少练功时间,也不觉得累,不会感到身体肌肉酸痛,反而越炼越舒服,不知不觉就极易练功过度,很难把握练功适度,再加上为追求更高功力,就更难作到适可而止了。

l         练太极时要达到中正安舒,含胸拔背,自自然然等等要求,好像需要站桩,尤其要站活桩。通过站桩将身体调理顺当,把身体各个部位协调起来,以意灌输其中,体会意动与体动的自然联系,才容易达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桩以无极和养生桩较好,易上手,易自然,易协调。桩架只是外形,通过练桩调整身体,协调意形,达到意与形的自然的统一协调才好。当然,练桩也可培养功力。一开始桩功的外形比较重要,要有规矩,有要求,但练到一定程度,掌握了桩功核心,能较快进入桩态,则桩的外形就不重要了。可根据需要、情形、环境而随意设桩,即随意桩。

l         形训练实际上在太极单操中就应体现,更多地通过太极单操来训练。但此时不应过多强调拳式架子,只强调意形的统一。形随意转即练拳时意动形随,以意象形,外形随练拳的意而自然运动,全身协调均整,随着"拳意"拳自动,身自动,而且是协调地动,可随时随地运劲发力,指哪打哪,不发力则协调一致,自自然然。意自形生即有形即生意,用意调整形,以形会意,意形自然相合。意形训练随仍以太极单操为主,但不局限单操,练拳的核心已不是形似,而是求神似,求变化,求运用,求协调,求自然,求功力。

l         练时要慢慢体会"意",灌输拳意,用意调整外形,体会这一动是否符合太极原则,是否全身自然,是否身体每一个部位都已经随"意"而动,力能否随时随意应感而发,应感而变。达到意动形随,"形"动"意"生后,应用时用意一领即用,也能全体一致,能达到意到力道,力道意也到。而不需用意慢慢体会了。但没有用意把身体串起来的慢慢体会,反复演练,达到自动一致的过程,用时就意领形不到,全身散乱。

l         何为随意?意,心之所欲也。随意即为随心所欲。随意太极的随意应有三层意思:1、随意就是随意,亦即随便。这主要强调练拳要脱离拳套拳架约束,尤其要脱离世面所传的大部分繁杂无章、破体散架的流行太极拳架约束。2、随意是随"意",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亦即此也。这也是我所讲的形(拳架、拳式)随"意"走,"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以"形"会"意",以"意"象"形"等拳诀之意。3、随意要随太极之意。练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练的是太极,必须要随太极之意。意有多种,有拳意,非拳意,拳意也有多种多样,只是随意就不是拳了,更不是太极拳了。随意是通过努力,实践,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后的表现形式。练拳初始,要踏踏实实,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从简单基础的太极拳式练起,按随意太极练功程序逐步走向随意。

l         桩功各门派均由练法心得,架式简单,内意与调形调意复杂,需意会言传具体指导,暂搁此处不论。以拳架"云手"的随意太极训练方式具体讲解如下。1、目前,各门派太极均有太极云手练法,因专练专工的原因,随意太极云手,应从自己最熟悉,最有心得的,本门本派的云手练法,踏踏实实、规规据据的练起。先求规矩、形似。各门派云手的拳架规矩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而保存下来的,均有很深的内涵。从功力上讲,从很规矩典型的云手练法练起,易上手,得到意感,得到初步功力,得到拳态。2、在上功、有意感,有初步(太极)拳态,架式协调,外形相似,具有初步功力基础上,要兼学多样,先从几家著名太极拳云手得练法入手,体会其他练法的内涵,如孙式太极云手的形意内涵,相合之意,太极五星锥中的里云手与外云手练法含意等等。这只是体会体会,不应走偏,因您最精通的还是本门本派,这只是初步求变化,补自己,因此要坚持根本。目前各派云手虽都有其本门特殊内涵,但都是各派祖师根据自己所练所学,提炼总结出来的,如果有本门基础,虽不能精通各门内涵,但也可以触类旁通,因都有太极之意。3、要取法自然,求得规矩,再在新的层次上回归自然。亦即要求自然随意。据我研究,我认为太极云手拳架取自自然界的"猿手",师法猿搏斗时两手交替架打。初期也叫猿手,因口传心受,受谐音影响,将猿手称为云手。这一手法在少林拳术秘诀中称为"牵猿手",书中认为这也是岳武穆(岳飞)双推手的基础手法,各门各派许多的武功手法均脱胎于此。从牵猿手可引申出少林"缠手",长短分龙手等等,大成拳的猫洗脸手法也脱胎于此。现代太极云手是抽象总结,最后定型的结果,以此作为入手练功可以,也是好方法,但局限于此,被拳架所束,则难以运用,不易提高。因此要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还要回归自然,方为有得。这一阶段练法要求变化,可在所练基础之上,加入假借的"敌意",考虑如何随时随地用云手应敌,要考虑猿应敌时的变化。当然要先按规矩来求变化,如在大多数云手均为横步云手基础上,先找前后步云手,斜步云手,转身云手,里云手,外云手,再求随意云手,变化云手,近一步求云手与其他实用拳式的自然变化接转,以求实用,也为连贯演练随意太极打下基础,这一阶段要做"意"""形"、"形""意"的反复体会训练达到意形合一,用意形自随,形转意自跟,自自然然,变化无方,用意不用力,进入拳式的自由世界,作到得劲、得势、自然、放松、舒适。平时假借敌意,训练云手拳式,也可培养反应能力。4、云手应用,推手训练。亦在云手训练达到初步功力后即结合拳式训练,也要与拳友作推手应用训练,即双手打轮的推手训练。切忌应以训练为目的,不以输赢为目的,可互相变化喂劲,互相体会变化,互相体会应用,打轮时里云手运用较多,因此,必要时也许作外云手的应用训练,可反向打轮或结合其他拳式喂劲。这一阶段要练反应,练功力。5、变化与发力训练。

l         “练功首先要练松功。。。。然后再练太极拳的三步功夫:第一步功夫叫着功,太极拳毕竟是个拳种,这么一来干什么使,那么一去干什么用,如揽雀尾是干什么的,单鞭为什么要那样一转,一着一式,二百六十多个动作都弄熟了,都会使了,但还不算成,因为你只知道死谱,不知道变化,故此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变化。第二步功夫叫劲功。。。。。第三步功夫叫气功。。。。”

l         杨少侯教拳,连摔兼带打。

l         杨澄甫师常言:‘太极拳单人练习是健身养神最好的;练习久了,举动自然沉着,全身气力充沛,不知不觉间发生一种棚劲,无意中给人一碰,人家也会给弹出去,可是要凭着这么一点来认真打架,也是不行的。要学认真打架吧,就得两人以上按着推手散手的方法常常对打;打惯打熟了,一出手就是功夫,什么人来也都是一样打,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叫害怕,那就不会因为害怕把功夫使不出来”是殆即着熟而懂劲而阶及神明?

l         练太极应抓本质的东西,从练功开始,辅以拳架,散推,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到老没学全”,没学全总比一场空要好多了,再说东西太多也学不全。功练的是内功,并非冲亿万次拳就能得到的。招是熟了,可功没有,下等拳法。功大了,不讲理,错的也是对的。杨班侯的搬拦捶,郭云深的半步崩拳都是内功打出来的,并非练亿万次出来的。有内功,杨班侯打什么都可,不一定非使搬拦捶,只是他使搬拦捶顺手。郭云深也同样。所以我说,太极中人所说有理,上来就练功,就是抓本质。“千锤百炼”只是手熟,没东西。

 

 

 

太极杂说105

不管练什么拳最后的追求应是一样的。就技击来说,应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直接的使对方丧失战斗能力。太极拳的技击也是这样的,打击对手时,劲力意气神形集中一点突然爆发,其能量巨大,沾身即伤。练时看似绵软,但都带着东西,真要用时,快(东西快)准狠,一击就要使对手倒地,如果未击倒,可自然追着对方打,直到打倒他,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太极拳为什么好,他可以使人找到练最快的方法。什么最快,有意无意的先天下意识反应最快。什么是准,下意识的打到对方的空最准,练太极同样可以最好的练准。什么是狠,全身的东西集中一点爆发,是狠,有什么能阻挡?

练不出来是自己没遇上真正高人指点,悟性,用功不够等原因,其中真正高人指点是最关键的。不相信太极功夫,有一点是高人太少,找不到就说没有了。

l        至于太极拳和散打,就我的观点,太极拳练的是道理,而散打练的是体力。

l         过去的武者不少是以武为生的,他们面对的是生存中的竞争者、心怀恶意的暗算者。从董海川、杨禄禅、杨健侯到车毅斋、孙禄堂、杨澄甫、李书文无一不在一生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暗算。好一点的如董、杨、车可以化险为夷,次一点的想杨澄甫就在早上洗漱的时候被万赖声击倒在地,再次一点如李书文被人下毒客死异乡,张兆东醉酒后被百余人追杀。他们的武功是凝聚着鲜血的,是经验也是教训。好象顾留馨眼中的孙禄堂,他从不把自己的背部对着别人,坐下的时候也不忘记要手扶椅背慢慢坐下。和我们在文章中想象中的多么不同!

l         就我从我老师处所了解的李雅轩太老师所传太极拳的要求,是追求气魄大、大松大软、虚无的气势,在实际训练中,我感到是精神饱满,内蕴似有一触即发之气势或称内力吧(不过这种状态应是比较自然的,在一定程度之上是可变、波动的,否则反而会使精神过度紧张),在与对手接触时,可视情况显示有力或无力,但根据本人情况及师传要领,多以轻灵虚无应对,让对手尽可能感受不到我,打不实我,这里面还要配合灵活的身法、步法等。

l         太极拳也是一门几何学,其他拳种也是讲究几何的。对方的力过来,我通过自己的支撑点,利用几何原理,使对方的力变成最小,而且,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同时把对方的支撑点给破坏了,使其无处着落。希望俩位能多探讨,使太极拳真正走向科学化。

但太极拳的这种几何技巧,是通过平时的走架训练出来的,不是一撅而成的。我觉得,太极拳不是“四两拨千斤”,而是“千斤拨四两”,你首先要有千斤的支撑点和千斤砣,才能拨动对方的千斤力。如果自己没有千斤力,只有四两的力,你的几何技巧运用的再好也是枉然。所以这里我谈一下“不丢不顶”。如果对方过来的力是五十斤,那么我的作用力(这个力是太极拳的力,不是蛮力)也是五十斤,这就是不丢不顶。我少一斤,就是“丢”,我多一斤,就是“顶”;他增加一分,我则增加一分,他减少一分,我则减少一分。要做到“化”,首先要能承受,不能承受,你怎么“化”。即使我在转体和运动中,这个力始终保持不变,这就使对方感到无处着力,无处着脚,而我则拈连随和,随心所欲。这就是我上次讲的,太极拳是接手就打。“不丢不顶”就是“化”,就是“发”。太极拳的推手是让我们懂得对方的劲在何处。如果我们打人按照推手的方法去打,十个人有九个输。所以我们首先要练出千斤力,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如果一味追求技巧,而忘了下苦功,是得不偿失的。

l         谈推手:对方使来千斤力,也要千斤力来不丢不顶,这里面有一定道理。打个比方,我们推大树时,总感觉力全都返回给自己了,总在自己身上,树并未有加一点多余的力给你。主要是他的根深,同样站桩使自己的根牢固,就会产生把力全都反给对方的效果。有一种手法加方法就叫做“就地反”,靠的就是桩功。为什么说要练桩功就在这里,因为即使对方千斤力过来,我就地千斤力还给他,他就是用千斤力在推自己,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承受力。练太极首先要给自己练成一棵1字大树,让对方刨不了自己的根,自己再稍加变化,那么对方就尽在掌握。

l        谈不丢不顶

    我认为“沾粘连随”和“不丢不顶”都是“贴住”、“粘住”的具体要求和技法,是实现太极技击“化引拿发”所必须的。

    还是从头说起,当对方一个攻击来时,为叙述方便,我们就以直拳朝你面部打来为例。一般的原则,一是散开,使其落空,二是格挡,三是接住,这只是被动的防守,如果攻防结合的话,则在散开的同时攻击对方,格挡时横截其臂而伤之,用手臂接住直拳同时自己攻击,这都是所谓防就是攻,是所有格斗中常见的招术,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有效的。然而,你也可能散而不开,也可能在散中招受第二次打击,也可能你的手臂不如来者坚硬,你截他反而自己的手臂受伤,而接住更是难说,你也很可能接不住而受伤,总之,这是很多的未知。

    那么一个比较经典的太极拳来应付这一拳时,不躲不散,不格不挡,而是手臂旋转着“粘贴”上去,同时中心移动,这样首先“化”掉了对你的打击,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层次;化了并不就算了,还要利用对方的力,所以要“引”,引导着对方继续向前,到了尽头,他就失去了主动性,你就“拿”住他了,然后你就“发”力攻击,这是一个完整的圆圈,技低者,完不成这个圈子,技高者,可以完成这个圈子,神明者,圈子很小,乃至无形。

能否完成这个圈子,也要看对方的水平,技低者,被化掉后还不知道,或者知道但反应慢,所以手臂继续保持紧张前行,终至被引、拿,技高者,拳一到点马上松下来,使你难以引、拿,所以太极人的“听”就很重要,对手的力是多大,方向如何,打击点在什么地方,放松没有等等,皆要“听”出来,以此决定采取什么招术。你看当然也能看出一些来,但只有粘住贴住对方的手臂“听”,你才能完成化引拿发这个完整的过程。所以对方力来时,你不能去“顶”,要化引拿,对方回缩时,力朝着他自己,你不能“丢”,还要粘着他跟着他走,利用他的力攻击他,所以不丢不顶主要表现为速度,要随他而动,拳经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舍己从人”,粘住他,造成“我顺人被”拿住他的形势,这个时候才攻击。

l         必须注意到推手的两方是处在运动状态中,且并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中,即不处在惯性系下。另外就是转动的问题,施力者不光是提供了力,还提供了力矩,使受力者转动。最后,还存在作用时间的问题,时间越短,施力者提供的动量和角动量越小,力的效果越小。但从太极拳的口诀可以看出,发力越快(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所以有两种可能性,1,太极拳发力实际上是一种碰撞,即施力者和受力者的动量交换,作用时间越短,动量交换越充分,但这与经验不相符合。2,太极拳象一个绷紧的弹簧,并与受力物体紧密接触,当弹簧突然释放时,将物体瞬间加速,直至抛出。若作用时间极短,可将物体看作刚体,只需考虑作用的方向,在刚体上的位置,即可了解作用后的效果。

l        也谈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也还是“有”的,这个“有”就是支撑点,或者说是反作用点。你站着的时候,这个支撑点就是双脚,坐着的时候,支撑点就是臀部,躺着的时候就是背部。一个人自身所能产生的劲力,是自己的体重加上自己全身关节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的总和,可是有这么一个公式:劲力=体重x体用系数+收缩力x收用系数,其中这两个系数是《=1的,所以太极(实际别的一些武术也这样)向前发劲时,一定要下沉以借得自己的体重之力。体重是一定的,而体用系数、收缩力及其系数却是要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l         再谈推手:推手直指对方中也好,手上的化引拿发也好,都是劲和招的东西,不管劲是浑圆的或不是。这样的推手还是形式化的,已经比比力似的推手有意思乐。再往上呢,把气意神合到一块形成类似“物质”的东西,穿过你的对手,放到其身后或身上,眼中无人。或把东西放到身外,令你的对手找不到,是不是更有意思乐呢?所有这些都是内动的结果,不是身形的动。

 

 

太极杂说106

练太极拳有句话说的好:求六合得意忘形,合太极无中生有。练拳架、站桩、推手、散手目的是要达到内外六合的要求,内外六合达到了,就自然上升为“意”,成为不加思索的自动化,没了招式,正象射击训练,开始必须“三点一线”操练,最后才能不局姿势,指哪儿打哪儿。当拳练得合乎太极的要求后,即使拳架中没有的招式同样能有。记得当初刚学太极拳时,一天老师聊天,问老师劲出脚跟是怎么个出法?老师正盘腿坐在床上,他笑着说你随便打过来,我就站起来,老师正面一拳打过去,不知道怎么一会事,就被打在三米外的墙上,老师开玩笑说,我这是劲出屁股。可在教拳时,架子怎么盘,步伐如何走,腰、裆跨这样练开,老师总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他说,功夫练到了,自然就有了。

l         我曾看过郭云深大师教王乡斋大师练拳的故事,王常想象其他师兄弟似的练形意拳架,常遭到郭的斥责,说我教你练的才是真东西,就教他站桩等,然后郭坐者和王推手。推不好就打。结果13岁王就水平颇高,他并没练拳架。所以,王创立的大成拳法,并没有固定的拳架和招式。只是站桩、试力等7种方法,称七妙法门。

l         练太极应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中定”,另一个是“开合呼吸”,如果这两个解决不好,练一辈子也是惘然。

l         无论推手、散手黏劲均不能少,肢体能否粘住并不是目标,而是通过黏劲进而控制对方的“中”,使对方无法顺利发力或攻击而被击出。若以锁住肢体为目标,至少我知道如果对手较松,他的上肢很难被拿住,有意拿时,反而易被对方攻击。

l         闭眼推手

闭眼推手即使在练习中,有意识将眼睛闭起来,特别专注与通过触觉来体察对手劲路,甚至训练通过身体的感知功能。在练习中对手可有意识通过试探性发力攻击、脱点试探性断手打击等各种方式,锻炼自己的触觉感知,下意识的反应等能力。闭眼推手仅仅适用于练习。闭眼时绝不是心不在焉,而是小心翼翼,以内查外。平时也可在排队中,僻静处走路时闭眼试探,通过身体的感知来感觉身边人的走动,大树从身边过去的感觉。锻炼身体的感知能力。自己感觉,人本身对突然的攻击、危险是有下意识的感觉的,但不见不闻而知,作不到,也没见有人能作到。推手练习时,心境体松触觉感知能力较强,较真切磋或比赛时其感知能力肯定比平时感觉差一些,因此时有对手较强、气氛紧张等原因。但是通过总是感到有提高的,触觉反应也较快。

l         讲两个故事

    1、两个师兄弟和尚走到一个大河边,要过河,没桥,淌河又不知深浅,又不会游泳。这时来了三个漂亮姑娘,名叫道、禅、意,姑娘说,此河我们知道何处深浅,背我们过河,我们给你指路。师兄在姑娘指引下,背着姑娘过了河,放下姑娘,看见师弟还在河对面发呆。原来,师弟看姑娘太漂亮了,被迷住了,在想,我是有(要)意还是无意,是要道还是要禅......,正愣神间,只听师兄在河的彼岸大喊:臭小子,该过河了!,抬头一看,道、禅、意已过河走了.....

    2、哥俩与夫人走散了,不知到那里去找,来了二位漂亮姑娘,名叫道、意,说我们知道嫂夫人在那里,让我们分别带你们去找,老大在道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夫人,兴奋的早把指路的道忘在一边,道也悄悄走了。老二与意一起去找夫人,看到意很漂亮,就想,把意也占有多好,把它纳为小妾,不,干脆娶为老婆,........,正有意无意间,已经把夫人忘了。

    道的科学属于哲学范畴,用于练武为心法,属心理学与哲学交*学科,至于用于练武过程中的“道”状态描述,因人而异,万紫千红,练到必知,没练到横说竖说也说不清,不可说,正如用手试水温而描述水温,说不清,但有温度计就好办了。太极拳现代化就相当与找温度计,要有定量描述。

    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心意”不是你的“心知所欲”吗?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心意”仅是“意(心之所欲)”的一个状态而已。由有意到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心意”状态这一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这是较高级的“意”的一种状态,没经过这一过程就处于有意与无意之间,是精神病。

l         必须注意到推手的两方是处在运动状态中,且并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中,即不处在惯性系下。另外就是转动的问题,施力者不光是提供了力,还提供了力矩,使受力者转动。最后,还存在作用时间的问题,时间越短,施力者提供的动量和角动量越小,力的效果越小。但从太极拳的口诀可以看出,发力越快(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所以有两种可能性,1,太极拳发力实际上是一种碰撞,即施力者和受力者的动量交换,作用时间越短,动量交换越充分,但这与经验不相符合。2,太极拳象一个绷紧的弹簧,并与受力物体紧密接触,当弹簧突然释放时,将物体瞬间加速,直至抛出。若作用时间极短,可将物体看作刚体,只需考虑作用的方向,在刚体上的位置,即可了解作用后的效果。

l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缺一不可,而且还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这里入手是可以解释“化”的。例如发力方发出了10公斤的力,那么这个力首先一定要有作用点,也即要打到一个物体上才回有作用(“散躲开”),其次,承受者承受到的力的大小是这个力的正弦值,即F受=F发XSIN(受力角度),受力角度是90度,也即垂直承受时,SIN(90)=1,也即发的力是多大,承受的力就是多大,角度越小正弦值越小。比如说角度是30度时,所承受的力只是原力的一半。所以承受者总是要使这个角度最小,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旋转,旋转的好,则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是原理之一。这里的假设是承受体是物理意义上的刚体,如果是一个弹簧体,则还有更多妙处。

l         “合太极无中生有”,老说无中生有,确实不好理解。脚上不蹬劲,却出来令人无法抗拒的劲,那么劲从哪来的,这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一种。可拳经上明明是说力发于足,难道是拳经有误吗?不是,这正说明了,足无力却能生出力来的无中生有状态。再有无中生有,等练到自己都不知道力是从自己那出来的,力源谁能找到,是真正的无中生有。

l         学什么拳就一门心思的按照其程序、规律认真去学(不排除借鉴),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其结果必然落个两手空空,枉费功夫空叹息。练太极拳有句话说的好:求六合得意忘形,合太极无中生有。练拳架、站桩、推手、散手目的是要达到内外六合的要求,内外六合达到了,就自然上升为“意”,成为不加思索的自动化,没了招式,正象射击训练,开始必须“三点一线”操练,最后才能不局姿势,指哪儿打哪儿。当拳练得合乎太极的要求后,即使拳架中没有的招式同样能有。记得当初刚学太极拳时,一天和老师聊天,问老师劲出脚跟是怎么个出法?老师正盘腿坐在床上,他笑着说你随便打过来,我就站起来,向老师正面一拳打过去,不知道怎么一会事,就被打在三米外的墙上,老师开玩笑说,我这是劲出屁股。可在教拳时,架子怎么盘,步伐如何走,腰、裆跨这样练开,老师总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他说,功夫练到了,自然就有了。我想,这就是水到渠成吧。当然,在练拳的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意念是不同的,也须因人而异。

 

 

太极杂说107

单推手。一般人们推手都是双推手,单手推手较少,事实上,单推手也很重要,因为人们在断手散打是,单手相搭的情况最多。单推手有固定的一来一往互相喂劲的推手,也可练习活步单推。单推时另一支手并不是闲在一边,而是实时对所搭之手有所照应,更有保护,交替参与,与身体灵活协调等意识。

l         过去的经验

    看到大家谈推手时都在说不丢不顶,说粘粘连随,说的与书上差不多,泛泛而论,可能是高人不予人知,也可能是自己走了错路而不自知,现根据自己经验谈谈不丢不顶,粘粘连随,及守中用中问题,与大家交流。如不对请高手指教。

    初学推手,总想不丢不顶,但总被人制,也对推手时不丢不顶、粘粘连随感到神秘和不理解,总想对手故意脱点打你,你手又不能与他粘在一起,怎能不丢,怎能粘粘连随。后来才知不丢应是主动的不丢,是叫对手不能更不敢随便故意丢,一句话,就是守住对手中线不丢,长期保持有一种指力或意识直指对手中线不丢,只要不丢对手中线,对手就常常感到一种威胁,感到不自在,它只要脱手,即要挨打,因指向对手中线的直线距离是最近的。不顶是指凡能化开、引开,破坏对方力的指向时就不顶,如果实在化不开,而对手力直指你的中线,想不顶,就只有缴械投降,要么就顶,与对方比功力。当然如果此时对方占据主动,随便就能化解你的顶劲,将你发出,那是实力相差太多。双方实力差不多,极易顶牛。如你的功力强于对手,而技法略差,则此时硬打硬要也可将对手随便发出,不管对手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招。正如打人打小孩,任意所为。所以,对功力看法也不要绝对,要知道,即有4两拨千斤,也有一力降十会。虽然技艺是重要的,但功力是根本的。都不要“执”

    说到这,我认为推手不是推“手”,而是推(或破坏)对方“中线”,推手是通过手的接触,通过各种身法手法步伐变化,尽量保持自身中线不失,想法控制他人,破坏对手中线。粘粘连随更多是体现在用力指向并守住对方中线,尽量保持不丢对方中线的粘粘连随,而不是手上的粘粘连随。

    对手引进落空怎么办,如果您不丢对方中线,则对方肯定不敢引进,它引进就会挨打,你也不会落空。

    练习时,也有过全不着力时候,那只是锻炼触觉反应的时候,是练习,只是双方在感觉试探当中,我从没有见到或感到对手全不着力就将我推得东倒西歪的情况,刚学推手时也是如此。我碰到推手高手感到的是对手如襟里裹铁,而不是全不着力,我发对手时感到的是对手的灵活多变、滔滔不绝的浑圆棚力,而不是全不着力,如推空中使自己如临深渊一般。说推手不用力,谁先用力,甚至先用意识就会被打,我没见过,没体会过。如果对手常守住我的中线,我会很不自在,会想法化解,同时我守住对手中线,对手也会不自在。所说守中用中,以应无穷可能就是如此吧。

    再强调一下:

不丢是不丢对方中线,不顶是能化就不顶。只要守住对方中线,没有不用力的,守住对手中线,对手不敢引进,即使引进你也不会落空。自己不能保证让对手落空千万不要引进,舍己从人不要白舍,是粘粘连随守住对手中线找机会。对手中线是变化的,对手与你接触点是变化的,你意力指对手中线时也要随时变化调整,宗旨就是永远保持意力直指对手中线。

l         意拳推手,讲的就是直指对方的中。我认为这只说出了身形的中,对于高手来说,他的中可以与天地合,并放在身体外,让你找不到。这是由于他的场大了的缘故,并且全身通透。有些东西我现在的水平只知道有也见过,但还无法理解。先出劲就会挨打;先有打人之意就会挨打,打人之人水平更高,已到练神还虚的层次以上。

l         我确实是用意拳推手与太极推手交流,据经验,差得时候,确实出劲就易被对手所制,好的时候,所谓太极大师他也不能把我怎样,太极大师级人物我也遇到过。没见象书上所说的没劲、或不出劲,或找不到他的劲,而是如襟里裹铁,棚劲浑圆,我守住他的中,他也必须棚住我的劲,至于方向力道不断变化,那是当然的,推手就是在不断变化互相互相切磋的。我的经验,找对手的中,看住它,是所有推手都采用的,只是风格不同,不仅意拳如此。太极大师他发我,也得先看住我的中,只不过,他们叫的名称不同,他们叫“打点”,即常说“打到点了”。如果我的中被制,则其发力,我一定被打,它的中被我制,我发力,他也被打,当然,双方对中,谁把谁打出,就看谁的功力大了。打对手,打不到力,感到打空那是没有打倒对手的中。我说看住中,意力直指对手中,并不是指力出尖,力出尖就易被打,谁先出尖谁易被打。至于谁先出劲谁就挨打,太绝对了,太极大师发人也是出劲的,但是却是把对手打出,而不挨打。而且我曾与所谓太极大师交流,往往还都是太极大师先出劲,即用问劲拿住我的中,使我被动才容易将我发出,(或用试探劲把我叫僵,或骗我出尖。)而我看住他的中,他也不舒服,如果能控制它的中,使他被我拿住,我也可以发他,这是他顾及面子不跳出,也用功力与我顶。前面说过,在鞍山时,我也遇到一个与我相差较多的武友,他说起他的师傅,也很玄,也说他师傅可以让对手找不到劲,推师傅如推空中,如掉深渊,只要发劲就被打,发的劲越大,被打得劲越大,总之很神秘,但他的师傅确实是我会过的,也曾让我发的东倒西歪的,这是后来知道的。总之,推手初期,与对手相差较多是正常的,但绝不能起神秘之心,如对手向你灌输神秘东西,在擂台上看不到的东西,那也是误导。

l         说对手把中放在身体外,与天地合,场大了等情况,对初学者太玄,事实确实可放到身外,最简单、易理解的例子如就是我说单腿推手,有时必须把中放到体外,借对手之力找自己平衡。但即使他把中放到宇宙,放到外星系,他也是从他身体上往外放的,也有脉络可寻,有经验了也能找到,更不用说他根本放不到宇宙中了。太极推手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是科学就可用科学基本原理衡量,如果太极只有体验,而没有知识,则体验会因人而异,就象一杯水,热手与凉手去试水温感觉是根本不同的。但光有知识而没有体验,就易纸上谈兵,因此前辈总强调要“知”“行”合一。

l         记得多年以前与师傅推手,师傅当时是60多岁的人,而本人正当23~24岁,最大的感觉就是师傅的手重,看起来毫不用力,实际就如同一座山压下来,叫你无法躲。而你推他的时候,就如同推到一个沉重的大水球一样,要么你根本推不动,到你使劲推时,他又不在了,你又落空了。当时很不以为然,太极应该“四量拨千斤”嘛,怎么这么重?后来再看到郑曼青先生写的书中讲到扬橙甫的部分,言扬的手比一般人重10多倍,才明白。

    守中用中是攻防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推手实践中太多的人忘了这个攻防原则,为“推手”而“推手”了。一个沾粘连随跟到天边地边,早已露出空档,所以与外人推时,只要他不理你这一套,你就吃亏。我想这可能也是推手比赛中那些非“科班太极”的运动员能胜多年科班太极运动员的原因之一。

另外,所谓中心在体外与宇宙合的东西,我不认为能用于指导推手实践,做为一种艺术性的描述可以。你找不到他的中心,这说明他的化引功夫好,即能听得出,也能化引得开,是可以解释的,没有必要神秘化。你一个压力指向其中心时,低者身不动手动,高者身动手不动,或者身手齐动,“动者”何者?化引拿发也。

l         太极拳不是柔软的,他是刚性的。“化”就是“发”,“发”就是“化”,都是一瞬间的事,太极拳实际是接手就打,一打就要命。我们的内力深厚了,就能体会太极拳的柔软之极就是刚的道理。

 

太极杂说108

不赞成一开始就散推,我走中间道路,一开始要专门喂劲,棚捋挤按须认真,但不是为了圈子而圈子,这也是练招。

l         开始就练散推,找谁推,应找同门中比自己水平高五成到一倍的师兄推(比如比你早来1,2年),这时即使你想用力也不太容易,因为他根本不会和你顶,你会被推得不知所措,这时你只有佩服之心何来嫉妒。不要认为比你高的师兄是陪你练,实际上他也在练他自己,因为他与比他更高(或水平相近)的人推,有些东西用不上,到你这里就用上了,而且越用越熟练。大概有两三个月后,你就去找不会推之人,而且应是力大之人推,这时你会顶,没关系你用浑身之整力与之抗衡,你也会被推出去,都没关系,只要你练出整。然后回来再和师兄推,你整了(肯定有僵劲),他会有反应。不断的这样下去(散推,站桩,盘架)。你的力越练越整,但注意脚上尽量不踩劲。这个阶段是整力阶段,有僵劲,但要合,不使局部力。等到有一天(最快1年),你站桩也好,盘架子也好,身上某一重要部位开了(恕不奉告是那一部位),这时老师会马上跟你说,松下来,保持整力不丢,但把力撤掉,保持那种状态,再去推。这时实际上在换劲,整力要换成整劲(松沉劲),换劲的过程很痛苦,原先顺手的东西现在不能去用,反倒不会推了。没关系坚持下去,很快就能成功(但也不能急)。松沉劲出来后,慢慢才能出太极内功。内功出来招数有什么用,换句话说你有了内功,随便学两招,使出来要比光练招的人强百倍。所有上述过程必须在明师指导下练习,否则是自误。

l         很多人看不起举重的,认为是用拙力,但你要这样去跟举重者讲,恐怕也要遭到人家的嘲笑:奋力一挺将比自己体重重2~3倍的杠铃举起超过头顶,这种爆发力何以见得不是整劲?有这种基础的人,如果不有恃无恐,而加以化引拿发、引进落空的技法的训练,几个月到一年,“推手比赛”的水平将不亚于练太极多年者。历年的推手比赛证明了这一条。

l         找明师是初学者必须要做的事,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对于入得太极之门的人,要靠自己勤练和悟性,所谓“功夫无息法自修”。

l         明师未必出名,出名者未必是明师。反关节拿人者(被那之人为低水平者),拿人之人水平肯定不高,不能称其为明师,尽管他再有名。许多在国内被无名之士打急了,却出国成了名师,大有其人。不能说这种人没有功夫,也有,只是功夫没到更高层次。也就是说你还没有遇到有真功之人。在国外,就更难遇到了。再有一点,找老师就象碰六合彩一样,须运气。碰到一位老师,可能几年甚至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了,老师的水平怎样,就全凭自己的运气了。

l         老师的水平,也象金字塔一样,功夫极高者最少,在最上面,平庸者最多在最下面。找老师的初学者是无法判断老师的水平的,就是在撞大运,如果碰上极高水平者,就是中乐六合彩。中乐六合彩之后,还要老师把真东西交给你,而你又要勤练习才行,所走之路基本为一直线,少走很多弯路,所谓三五年出功夫者,是此类人,悟性也重要。

    中不了六合彩头奖,中个末等奖,也就是找个平庸些的老师,不是说就完蛋了。平庸的老师也是有一套的,只不过会使你走一些弯路,这时你的悟性就非常重要了。明师有标准也好,没标准也好。但有一点,他应使你能入得太极之门。

什么叫入门?脚站没了。“以观知人,自能分辨”。“以观知人”指的是不必动手,在一旁站着看(感觉)别人练拳,就能大致知道对方的水平,有何不足,哪里不通。“自能分辨”是指与人交手,对方胜你。对方用的是摔交,还是苯力气,还是手法,还是组合劲,符不符合太极拳理,对方劲路(或意念)如何走的,该不该学习,自己能不能作到,自己练习符不符合太极拳理,走没有走偏等等,自己要知道,能分辨。

l         姜太公传的太极拳,商代后由密传形式延续。 理论与现在的一般太极拳完全不同,高深的多。理论基础为商代易学。极其枭悍残毒,推势不推手。内家发力运动速度快过拳击。不压腿,不蹲马步,不练套路,不要‘气功’。出拳不用抬手,上步不用蹬腿。冲杀无须观望,发力无须站稳。瞬间进入激发态,神勇疯狂。

l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先师张三丰观因观蛇鹤相争所创,最初为十三式。后来除在武当、全真等道门中传承外,还因张松溪、王宗岳、甘风池等人传播于山西、陕西、四川、江南等地。门中有派,派中含门,可谓内家第一大门派。

    武当道门中的太极拳有:1、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太极拳,共分四气,六十四式。现在天津一带传播。2、北京白云观原始太极拳,分动静快慢四部。3、武当铁松派太极拳,李兆生传。

    太极北派以王宗岳、蒋发为祖师,在清末衍变为赵堡、陈、杨、吴、武、孙等大派,民初以来又经各派相互换技而有常(远亭)、李(瑞东)、兴汉架(刘)、杨氏府内(萧功卓、汪永泉两派)宫内(刘姓太监)、形意太极(山西)、八卦太极(程廷华)、夏(国勋)、北太极(为象形拳,姜容樵、姚馥春所传)等小派。

    南派以甘风池为祖师,有金陵、江南等派,有十三丹、奇门八法拳,传人不多。

    另外,四川松溪派内的太极长拳、僧门太极(又名昆仑太极,为藏僧所传),山西少林八法门的王氏太极、傅山拳法、武当鱼门拳、太乙五行二十三式都和太极拳多多少少有一定关系。

太极就是太极,太极是生成万物的因数,也是养育万物的载体。太极最大,除太极外可谓无物。在拳术上,太极拳的思想理论贯穿于整个内家武术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各门派的终极追求,所以太极拳的理论和体系都是最广博的。过去人们对太极的理解是从松柔的角度,其实既名太极必然是阴阳相济,只不过他的刚表现为一气贯通的浑圆丹气,绝非肢体骨骼的机械动力,因此单向的过与不及都非正道。

l         四正推手是方法,其本身没有毛病,有毛病的是教者和练习者本身,没有真正理解四正推手的目的和要求及方法。前辈已明确的告诉我们“棚、捋、挤、按须认真......”。试想在推手时和对方搭手开始打圈,一方出棚劲,另一方偏偏不安路数走捋劲,其结果双方只有较劲了,还练什么推手?拳经不是告诉我们由己则滞,从人则活吗?开始推手双方要按照路数来,要有这样的思想,即当对方来棚劲时,不就是在叫我练捋劲吗?要把偻认认真真练好,依次类推。这都是为以后的散推打基础,开始推手劲法分明,时间长了就看不出有棚捋挤按了,两人的劲合在一起了,就成了真正的划圈,手只是搭在一起,全在腰髋翻转。练成球体运动。记得当初我练推手时,只怕对方来劲。只要对方来劲,就顶住,两人拼命顶牛,老师嘲笑说,不如牵头牛来和牛一起练顶劲吧。现在看来真实可笑。练推手不就是要去僵劲、顶劲,养成顺遂劲吗?由于思想转不过弯,由己罢了。练习接手(喂劲)就象新汽车的磨合期,在练习接手(喂劲)时,接的一方要注意体会手感,接过以后要紧跟着发出,因为“化即是发”,作为喂劲者不应顶,应顺势出去,使发者体会发人的感觉,这算是一个小回合。开始好象是假的,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想假也假不了啦!练习时不要有虚荣心,被放者要及时指出放者在接、化、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师兄弟之间如爬山,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两人都能上高峰,你不原拉我,我不原扶你,相互妒忌,结果谁也上不去。

 

太极杂说109

  练四正推手易犯的毛病在于,教者为了省事就直接先教了棚捋挤按的圈子,学者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圈子,而不明白为什么要转,一旦散推则手脚无措,强行转圈,为人所制。推手是练知己知彼的“懂劲”,懂什么劲?主要就是化引拿发,所以推手一定要“喂劲”,师傅喂,同学之间互相喂,练习的总的步骤是先学习怎么不被人制,喂劲者以各种方式、从各个角度、用各种劲向被喂者攻去,而被喂者则训练怎么“化”掉这些攻击,再进一步,不仅化掉,而且怎么来利用这些攻击反击攻者,从定步到活步到散步,从单手到双手到全身,从慢到快,从梢节到中节到根节,如此练,本身就包括“接手”了,这里的关键是,被喂劲者不能反击,只能防守,化、引,其目的就在于练习不被人制,孙子兵法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练习不被制、不可胜一段实践后,就要练习怎样制人,怎样胜人,这样才能提高,然而实践中,人之争强好胜的本性使这种“喂劲”练习往往走向争一时之输赢,欲速则不达。也有方面的,只会四正,不知变化。这个时候师傅就很重要了,如果他不能对此进行规范,不“命令”,则学生的收获将是很有限的,甚至走歪路了。

l        单腿推手

单腿推手既是自己单腿站立与对方推手。记得在读研究生回到北京后,由于与当时全国亚军及省冠军一年多的太极推手实战交流,自己本身实力也增长了很多,虽较师傅水平相差较多,但“推手时”师傅也不能轻易发我,有点沾沾自喜。没想到师傅却说,“你完全练错方向了,必须改拳”,问为什么,师说,您桩步稳扎,靠着实战训练的反应生推猛发,靠体力与桩步的稳定对手相顶抗衡,别人是不太好动你,但你灵活的步伐进退,借力打力,身法变化都没了,如果对手不和您推而是与您打,你怎么办,武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推手啊,您犯的双重之病很大,必须改过来。为改双重,师傅给设计了单腿推手,要求我与实力小于我的拳友推手时,要将一支腿抬起来,练习借力、身法变化,为步伐进退打基础。通过练习感到,这一训练方法对练习借力、身法变化及活步推手时或打手时的灵活进退很有帮助。因为,一支腿仅仅站立保持平衡都不易,如果与对方搭手,必须借对方之力,把对方当成一种支撑,自己省力而对方却十分不舒服。由于人进退时都是单腿着地,如果能随时随地起腿而又控制他人,则对灵活进退,身法变化甚至打手时的起脚攻击)非常有利,在打手时,一与对方搭手,即有借力习惯、使对方不舒服而自己又能灵活进退。这对推手向打手转化有利。我曾与一有僵力之人(体育教师,曾获青年标枪冠军)作单腿推手游戏,对手甚为佩服,并相信太极的借力打力利害,自己当时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挺好玩。其实这只对僵力之人,或实力明显小于自己之人有效。但师要求,此练习只益在圈内训练或游戏时用,寻师访友用此方法则对人不礼貌,容易吃亏。

l         推手并不是目的, 是通向散手的桥梁,必须通过苦练,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为散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散手实际上是"棚、捋、挤、按”在不同姿势、不同角度的具体、灵活、综合应用,功夫浅的,接、化、发有形有象,功夫深的无形无象,极小亦圈。这些现象只有练到了才能体会到,是难于用语言表达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就是接手的训练。推手有一定功夫以后,还是不能直接应用的,必须经过经常的、长期的接手训练,开始要慢,逐渐快。开始是给劲,到后来不给劲,先重接、后轻接。最后乱来,这样,才能应付一般的劲。(以上必须在明师的指导下进行)还要走出本门外交流,开始和较熟悉的练其他拳种的朋友交流,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慢慢地可以去拜访当地的名家,相信,到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技艺还有许多问题,会更谦虚,你对学太极拳的信心倍增,也有了更加正确的看法。

l         太极推手不仅仅是练习缠丝劲,它首先是对你平时自我练习如站桩、打拳的检验,看你能否在推手中将桩劲、拳劲运用出来,其次是练习听劲,提高自身对各种劲的灵敏度,进而发现对方的缺陷,从而可以轻松对付对手,至于使用什麽劲、何种手法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l         内劲的“膨”与现在所讲太极八法的“棚”(提手+朋)有本质的不同,内劲的膨是通过站桩而练出来的,方向是向外开,基本上是个整体劲。现在讲太极八法的棚是通过以腰为轴的身形变化中的一种手法,他的方向是向外的同时向上。但你的对手并不一定能感觉出区别,尤其是追求以手法赢人的对手。他即使输了,依然不能理解。

l         太极拳是贴身短打的拳,就技击而言,“化引拿发”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因素,其它可以罗列出的几十种劲,……

l         “沾粘连随”是“贴”的具体要求和表现,核心都是一个“贴”(有些师傅就是用“缠”字),太极要练出的本事就是:只要我贴上你,就由不得你了。贴上以后干什么?就是知己知彼“听”,就是化引拿发。这个时候用什么手法、劲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是否能通过“贴”这个手段达到“化引拿发”这个目的,再从而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目的。

l         一个“太极人”的模型

    我想尝试用现代的方法论构筑一个“太极人”模型,望大家批评、指正、完善。

    1、太极人是充满了内气的“膨胀”的圆形或者说球形结构的韧体,“周身一家”,“无有缺陷”,“神气鼓荡”,这是与刚体相区别的。可以想象充气后的轮胎、篮球等等;

    2、虽然这个充气的圆韧体本身已经具有了很好的抗打、抗压能力(这可以从理论与经验上来验证),但他不限于此,他有非常的灵敏性,稍微受力他都会转动;

    3、他的技击的战略原则是化、引拿、发再辅之于其它技术,当敌人的打击来到时,与其它人或闪或挌挡不同,他是贴上去,化引拿发。

    4、化者,试敌人的打击失去作用也,所以闪、挌挡都可以视作“化”。然而这个太极人同时又是个经济学者,总是在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既然敌人已经使用了能量,不应该浪费,要加以应用,所以他要借力打人,要“引”;

    5、引者,诱敌深入也,把他引进你的埋伏圈,所以要巧妙,不让敌人感觉、发觉,或者到发觉时已经太晚了;

    6、拿者,控制住也,你顺人被,由你处置了;

    7、发者,打击也,消灭敌人。

    8、高明者,化引拿发一气呵成,间不容隙,技有不足者:

    不能化(挨打)、能化不能引、能引不能拿、能拿不能发、能发不能毁。

   9、太极人的防守与进攻都有三个战线,所谓梢节(手脚)、中节(肘膝)、根节(肩胯身体),要求三节都能化引拿发,然而由外及里,一节比一节困难;正法是顺次迎(击)敌,奇法则变化万端,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

10、由这种模型,采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广太极拳,提高太极拳的水平。

l        如何得到膨胀的圆韧体?

    1、当然就是要有气才能鼓荡才能膨胀才能充满周体的,这个“气”就是内气,就是气功的那个气。至于科学上如何解释这个气,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我们确实能感觉、能操作、能用这个气,所以我们就把它做为一个基本概念定下来。这个气不是非要通过太极锻炼而来,任何人练气功、练其它武术得了气,那么就有了学练并掌握太极的好基础。如果一个新学者没有气的基础,则他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同样可以得到气,主要是通过盘架子,但他要练习站桩也无妨,可以因人而异;

2、现代人学练太极拳走了弯路,欲速则不达,首先是囫囵吞枣的学了套路,其次是对松的理解有误。太极拳的松是通过“紧”来达到的,相反相成,阴阳互生。这里的“紧”不是僵硬,而是拉伸,是把关节、筋肉都拉顺拉伸开来,以利于气的运行。盘架子数月数年而不得气者,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拉伸,光想着放松了。没有“紧”的对比,你如何知道松?但这里的拉伸是太极拳或者说内家的拉伸,主要特点就是在弯曲状态下的拉伸(又是太极阴阳了),举例来说,平推出去时的拉伸,一般人及外家一些派别具是肩起臂直,而太极拳一定要沉肩垂肘坐腕(弯曲)然后尽可能的推直,手指因臂前推而往后翘,于是手指、掌、臂都感到拉伸的“紧”,(这时手臂还是弯的),然后再缓缓松开,要体会由紧而松的过程。照此练习,快者当时,慢者不出一个月,就有气感,由手而臂,由少而多,由散而聚,由静而动,如此才会充盈全身周体。这里讲的是手臂,身体而言,主要是拔背,敛肛,尾闾骨稍内卷,脊椎向上拔起(肩一定要下沉,形成对拉,而胸不必有意内含,下颚稍内收),而腿主要通过松胯弯膝撑裆来达到。

 

太极杂说110

太极拳是内家,除了外形身体的动作要求外,还要有内的东西,也就是要有意,要用意,要内外相合,在往外撑伸的时候,要用意去撑伸,要用意把关节、筋肉都打开拉顺,在初级阶段,一定要有想象,其中一个可以是,想象你的手臂、腿、脊椎等等就象是干瘪的救火枪的水管,软软的,水一来,就撑圆撑直了。逐步地保持住这种撑圆撑直的感觉,再以后它就总在那里,即使外形上不再做,内里也有了。这也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一个方面。

l         “推手”一词如何来的?太极拳经典上并没有这个概念,却有个“打手歌”。我认为“推手”这个概念很不确切,甚至可以说,阻碍了太极拳的发展。顾名而思意,不知有多少人真的是在推手,走了大弯路。

推手做为体(架子)、用(散手)之间的桥梁,与其它武术门派的桥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根据太极拳技战法“化引拿发”的,主要演练缠劲(不是缠丝劲),所谓沾粘连随,其实质都是一个缠字,因为它是实现太极拳技战法的基础,没有这一条,也就没有太极拳的技击了。“推手”应该改成“缠功”,甚至意拳的“试力”也比“推手”更贴切一些。

l        有招与无招,有形与无形

    所谓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实在是相对而言的,是对立的统一体。所谓招,就是一定的进攻与防守方式,形就是这种方式的外在表现。武术的本质,就是研究演练进攻与防守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有招有形是绝对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无招无形是相对的。一个根本没有练过武术搏斗的人,他在应敌时的动作,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他的这些招就是“无招”,这种“无招”要胜有招,基本上是笑话;在都练过搏斗的人之间对峙时,一般而言,双方都要有一定的姿势与动作来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这就是招,而任何招都是可以被破解的,所以要演练,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进攻与防守,而且要尽可能的提高效率,使反应时间最短,使之变成下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反应。那么一个高手的“无招”是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其反应及动作很快,快到他不用先摆个姿势以占先机的程度,二是其抗打能力极强,不在乎一般的击打,三是诱敌之计,使对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四是不给对方预估的机会,让其摸不着底,等等,这种“无招”是以有招为基础的,已经千锤百炼,已经达到返朴归真,由博化约的程度,这时,我们可以说,“无招胜有招”,但这确实是相对而言的。

这里也可以推及“神意打人”的问题,我认为,神意打人一般只会发生在高手对“有招”之人身上,打的就是有招之人的预期,对根本不懂武术以及达到“无招”程度的人不会起什么作用,起码是作用很有限。而所谓外气打人基本上是胡扯,外气治病可以,可外气要达到打人的程度,这个能量需要多大?还活不活?

l              内家拳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得内气,然后积聚内气加以应用。而得气与用气的关键,则是疏通全身的经络,所以太极拳一定要先求开展,怎么开展?实际上就是要拉伸,把全身的关节都拉开了,肌肉拉顺了,

    在物质上做好准备,再加以意念,把经络打通。拉伸本身也可以有内外家之分,外家的压腿压肩等等皆是,这些见效快,但不容易控制,容易受伤,内家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过多的采用,尤其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目的,就根本不用。

经络疏通后,才可以真正培植、积聚内气,并加以应用。那么既要打通经络,培植内气,又要加以应用,采用什么手段呢?太极拳的回答是:盘架子。盘架子的前期以打通经络为主,后期以气的应用为主,前期在姿势上一定要求开展,后期则更多注意“内”的东西。

l              确实桩功、拳架和推手还有其他的训练方法都非常重要,都要练。这里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桩功体验出来的东西用于拳架和推手中,从拳架推手找出的东西再返回桩功中再体验。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拳架,推手都应在桩态中进行才对。开始时是有形有象,随着功夫不断的螺旋上升,就无形无象,无形无迹,全身通透。开始时候只能打一个圆,到后来横园竖园斜园同时能打,所谓乱环。再往后能吸,能用脚打人、发人,而脚全无蹬力。再往后……太多了,这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费一日之力长一日之功。

l              练功的苦和乐是辩证的,苦练是必须的,没有苦练不可能得到练功的乐趣。但苦和乐也有不同层次,入门阶段的苦是身体上的,是肌肉酸痛方面的苦,其苦无有大碍,肯吃苦或有机缘者均可顺利过关。而入门后,练拳乐趣虽然很多,也有舒适甜蜜现象,但其中的苦也上了一个层次,如练功甜蜜舒适而上瘾与家庭、工作、事业追求的矛盾带来的苦恼(苦之一),仍然象过去一样练功而进展不大的苦恼(苦之二),练功不能掌握如何适度的苦恼(苦之三),对此我想详细说明一下,也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和讨论,因此时,练功时间、强度不够,功力会停止不前,就向烧水,每次都烧到80-90度,烧不开,每次烧,每次都烧不开,老重复而不进展,如果练功过度,则此时由于已经具有了一定功力,练功过度非常危险,对内功如把握不好对健康非常不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多位太极大师可能就是(可研究)因练养掌握不好火候而短命。如杨班候,杨少侯、杨澄甫;均50多岁寿命,不能尽养天年,前面武友也提到陈发科大师,以及武式太极等其中技击功高又经常参与技击实战者等均短寿,反而是无功的老太太因练太极而身体健康高寿。在其他武术流派也同样有此现象。我前面曾提到的霍元甲、李小龙、王选杰等,当然也有所谓功高而高寿,但技击实战业绩一般不多。露禅,芗斋前辈,打了一辈子,活70岁以上,可谓奇迹。当然我们可以说练功留有余地等,但其火候确实难以把握。对这一问题真希望能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使太极现代化,尤其能通过测取一些体内反应指标而科学掌握练养火候。此外,执也会产生苦恼,可以说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但有时作到也很难。前辈将练功比喻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等确不虚言。(此为苦之四)等等。有时身体的苦易克服,更高层的苦是不易克服的。总之练功的苦与乐是相对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望武友慎之慎之。

l              “打通全身”理解是多方面的,勿庸置疑,脚没了,是打通全身的一种。因为,身体是逐步没有的,脚几乎是在最后,……

 

 

太极杂说111

    桩功与禅

    我所学桩功禅法有四个阶段,即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就自己所学所练,在过去最好状态时,也仅处于接近初禅,但还没到初禅的阶段,故只想结合自己修炼过程,谈谈初禅阶段感受,其他没有体验,不敢妄谈。

    在初禅阶段,功法上大体有四五个阶段,或四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粗住”,第二层次为“细住”,第三层次为“欲界定”,第四为“未到地定”,第五为“色定“。我的感觉,第一层次最难达到,尤其站中低桩,我学功时站的是略低于高桩的中桩,因有机缘,有幸冲过这一关。第一层次要求身体端正、收心、放松、调和气息、心神不散乱,逐渐虚凝、舒适得力。这是初入定最初发相,名“粗住”。这是一个痛苦过程,不说收心入静,只是要达到舒适得力,就比较困难。许多人常常站20-30分钟因忍受不了腿部酸痛而放弃,没有冲过假疲劳关。在此阶段以前,我感觉最好的心法就是坚持,只管按老师要求去站,不要看书、找秘诀,看也没用,懂也是似是而非。只有冲过疲劳关,达到舒适得力,感到即使站更长时间也不觉酸痛才能初步得到站桩乐趣。当达到这一阶段后,继续训练,逐渐既能进入第二阶段“细住”,即心澄静安稳、外不缘内,内不缘外,心俞凝俞细,头部非常通畅,身体自然端直,有如有物扶持自己身体,心十分收敛,集中于一境而不散乱,也不昏沉,继之出现澄静状态。若住于定,便不疲倦,身体也没有痛苦,极为轻松,名为“好持法”,若是练功不当,身心用力,极易出现不自在,四肢疼痛麻痹、颈部坚凝,名为“恶持法”。到了桩功第二阶段,就能得到桩功的甜蜜境界了。此时身体感受是十分强烈的,在气功中被称为气感。气感一般先由手上身,当手臂有气感,就觉得手臂不论抬多高,多长时间都似乎有物托着不觉累。身体有气感后,身体觉得会被空气粘住的真实感受,周身被大气包裹,舒适无比,一下子站2个钟头也不觉累。气感一出,如身体有病的人,一般的病会自然痊愈,初步出现身体的自然触觉反应,有初步自然抗打能力(这是亲身体验),但据说重病者此时可能要有疾病反应,有反复。此时师傅要求我对气感要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执着容易走向“恶持法”。因此时人处于放松的心境是无欲无求的,桩功中的各种桩态,只是练功途中美景,不可留住于此。

    当进入“好持法”桩态,继续锻炼,加以时日(因人而异)即可进入第三层次,此时心地豁然开朗,而有灵静感觉,反观自身有如云影一般,不能看出自身轮廓,有极爽快心情,但尚未忘却身心,这便是初禅前的第三层次,名为“欲界定”。

    在此层次基础上,继续练功,加以时日(因人而异,我大约经过了一个月),便可到达第四层次,即“未到地定”,此时,心境茫茫漫漫,没有边际,身心泯泯虚豁,忽失欲界之身。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自己独在天地之外,非常空明灵净安稳。此时也常有趣闻,如记得在鞍山一次站桩时,可能手部没充分放松吧,只孤零零感到两只手飘在空中,人如融化空中一般,很有意思。

    进入此层次,再经一日或成年累月(我大约是经3个月左右),就可进入第五层次,到“色定”阶段,,接近初禅。开始出现各种:“触”。其实就“触”而言,在有气感后就有“麻热胀三触,但还不算真正的“触”,只有到了第五层次据心法所言,可有八触十功德,但我只感受到其中一部分,没有都感受到,但感受到在八触十功德之外还有许多“触”。此时感觉气象万千,难以笔墨形容。按心法,有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八触。其感受一般舒适为正,难忍难受为邪,具体不再详述。八触之外复有八触,猗、冷、热、浮、沉、坚、软,与前八触合为十六触。我没都感受到,但还感到有“大触”,身如巨人,雾触:身如雾化;小触等。伴随八触,每一触都有十功德,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十六触共160功德。其中“空”心地全空,逍遥而不感觉障碍为正,全无知觉为邪,“明”似..........,等等。对这些感觉,我感到时有时无,似是而非,感触不深,不敢妄谈.此时写信请教师傅,师傅一再强调:各种感觉,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甜蜜与美景,切忌流于虚幻而走向神秘、要切实。

据心法,再后,即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之后还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l        桩功和拳架的关系,我认为二者同样重要,这种相同是不分主次的。

    孙禄堂先生有一名弟子叫齐公博,由于资质所限,孙老只叫他站三体式,一站三年,对敌时,对手一碰到他的身体,人就飞出去了,人称活电瓶。此一例。陈发科初到北平教拳,长子陈照旭与许禹生推手,胜负各半,过了一年再推,许屡战屡败,于是认为陈发科藏私——实际上是照旭先生在父亲指导下,日练低架一二路各二十遍。此一例。李瑞东先生平素练拳,喜欢身穿由铜钱串成的铁衣,他的功力一时无两。此一例。八极名师李书文平时专练大枪,只是偶尔练一练六大八开的几个招法,他用单手持枪可以挑起百余斤的沙袋。此一例。

    从这几例可以看出,武学的道路是非常多的,但是他们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太极拳也给习练者提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天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性之相近的方法,对于单个的人来所只有更适合自己资质的途径,而没有“最好”的捷径。

最后提一点,著名武术家马风图先生生前所提倡的拳术风格:气势雄峻,身法矫捷,劲力通透,打手洗练。

l              站桩是基础,无极桩是基础中的内核。站桩同时是真正太极拳演练的开始,入门功夫。因此非常重要!学习太极拳的次序是什么?是个大问题。站桩、定式、单操、盘架、推手、散手、太极粘杆.....。这个过程不要改变才好。站桩是外养形态,内固精神。是开始。后面定式、单操和盘架实质是活桩。整个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桩的状态才是真打。因此出现了又一个问题:架子和桩的关系是什么?答:两者不能割裂,两位一体。同样盘架子,有很多种方法,或者说层次:形体上的太极体操、力上的盘、劲上的盘、气上的盘、意上的盘、神上的盘;外形有形的盘和外形无形的盘;有折叠的盘和无折叠的盘。凡此种种,都还是你在打老师的架子,打别人的架子。人经络不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老师绝对正确的架子,当你打得绝对像时,正是似是而非之时。只有自己自然发动,顺应周围的各种场,外感内和,内动带外动,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拳。张三丰创造太极拳就是静极生动,由于张真人几近天人,他的拳架被常人学了,效力也是非凡,长期勤行,外动带内动,出功夫也是可以的。我认为:张三丰打的是第一层次的自己的拳。后辈观之,以为拳架重要,正是舍本逐末。站桩日久,希望内动,迫不及待,用意导引,是第二层次,也难能可贵。其他等而下之,不必论了。目前,太极界犹如金字塔,大道至简,在最上面,学的人最少;讲意讲气讲劲讲力讲招的拾阶而下,到了招法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多多,多姿多彩,令人目眩,各门各派,劲招法是也。实际上,无招胜有招!你有招,有亿万招,就有亿万招破法,有招等于无招。我无招,随手应招,招招不穷。所以,打架子,是打心情,打感觉。打到心情舒畅,天晴气朗。打出一种潇洒、一种随意,一种意境,一种文化,一种默默然,恍兮惚兮之中,存住真消息,就是行桩了。当然,有了桩功,不等于有了一切,其他练习也不可偏废。但要一步一步来。我前面讲的桩是无极桩,切切不可与意拳的各种桩相混。太极拳之所以好,是因为从无极生来,这就覆盖了无,无有,有三界。而意拳只能在有界徘徊,这是大差别。另外,我所说的有气,有功,但不是气功,请不要把这与气功混为一谈。除了桩功之外,为了在入门后,学习太极拳三十多种基本劲法(先有后无),还配合近二十种练习法,也很重要。一叶先生是个方家,是因为他讲了“其实,拳架的练习也是接近行桩的。”,还讲了“李道子先天拳中“无形无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话所描述的:只有具备了周身高度协调一致(使敌人找不到“发落点”);内气充盈不发则已一发使人神魂具丧;精神上从容恬淡,应敌时从心所欲;内中空虚寂然,有不见不闻而能感应规避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高手。”。这正是无极桩将给予每个练习者的。

 

太极杂说112

为什么我说不应该太重视桩功呢?因为练桩功只能培养内气,而意拳的桩功被列为七妙法门之一,据我所知“七妙法门”见于天台宗的童蒙止观或小止观,并非层次的意思,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意拳的整个体系中,站桩只不过占七分之一的分量,不能说特别重要。

    我个人也曾经涉足过意拳的一些东西,据我个人研读拳经的心得,早期的意拳和晚期的意拳是有一定差异的。表现在桩功里面,早期的意拳有很深的形意拳味道,他所侧重的是通过桩功换劲使人更快的找到整劲;晚期的桩功里面加入了很多意念,可以说这是因王老的学识、思想转变分不开的。意拳求的整体劲(或浑圆劲)是很多门派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只不过意拳的见效快而已;晚期的意拳更侧重于化劲的境界,这也是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内家拳的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把他们混为一谈。

    下面谈谈,我对太极的认识。太极拳的发展,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界线是王宗岳这个人的出现。早期的太极,包括陈氏、杨氏(早期)其理论指导不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而是十要论(和流传在形意拳中的九要论大体相同),这一时期的拳法包括打法、跌法、擒拿、点穴,练法上讲究架子宽大,稳扎稳打,并有骨骼齐鸣的方法,用法上侧重肘法、靠法,风格上接近戚继光的拳法三十二式,是古典武艺体系中的短打拳系(注重招法,不讲内气)。到武氏兄弟发现王宗岳的太极拳经,特别是杨氏太极进京以后,文人的介入和宋书铭的出现,拳法为之一变,吴、武、孙、赵堡小架受文人思想的影响至深,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弱克刚强,拳法变为步伐紧凑,讲究内气运行的“内家拳”。太极拳的变化因人而宜,人的体质不同在外家拳中会受到影响,但在太极拳中却没有此忧虑,因为太极合乎易理,包容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他本身就揭示了一种变化,也不排斥任何变化,太极的思想是流动的,所以我不赞成您把站桩看的过重。其实,拳架的练习也是接近行桩的。

    相对于站桩,我认为大杆子的练习在太极拳中是极为重要的,他可以借助具有弹性的器械锻炼周身的弹性和肌肉,而且枪法中“一圈即太极”,也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拳法。

李存义前辈曾经把劲法分为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很好的解释了不同练习者的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李氏太极拳中有八刚十二柔的说法,可见五阴五阳之说也有不同的版本,但我个人认为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全面的,即李道子先天拳中“无形无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话所描述的:只有具备了周身高度协调一致(使敌人找不到“发落点”);内气充盈不发则已一发使人神魂具丧;精神上从容恬淡,应敌时从心所欲;内中空虚寂然,有不见不闻而能感应规避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高手。

l        太极主虚务柔……

l        双插与单插

双插是指在太极推手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在完成礼节性打轮后抢手时迅速利用各种手段、时机将双手插入对方腋下,双手岔开勾错,(不能搂抱,搂抱犯规),这样,逼迫对方与自己相顶较劲,用自己固有的强大本力将对手顶出圈外。由于形成将对手身体用双手兜在中间,此时想不顶,想四两拨千斤很难,此时即使是没有方向的“无劲”或“浑圆力”也难用其技,因他不是与你点接触,而是半搂抱的面接触。即使是能有较好的太极发力,由于有双手岔开的勾错,你发他,他钩住你后背,使你难以发他。在刚开始太极推手比赛时,许多由运动员(举重、投掷、摔跤)改行推手,有的只强化2-3个月的灵活及柔韧性训练及双插的专项训练,太极拳半套都不会打,曾凭借此法击败众多有数年太极纯功的运动员。获得比赛名次。记得当时在鞍山大家曾就如何破解此法,也进行专项训练研究,好像能破此招的太极好的技法不多,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谁抢手快,先插入对方腋下,占据主动了。后来,鉴于此法形成相顶的情况太多,修改了比赛规则,不允许双插,只能单插了。这是另类推手之一,虽然从武术角度,很不合理,如允许打,就十分容易挨打,但当时却充分利用了太极规则。

l         寻师访友的规矩:学拳时,练了半年左右,老师即鼓励我们多多交流与寻师访友。一般老师在让我们寻师访友之前,集中训练一些自我保护手段,如摔倒的保护、防止手腕胳膊被憋住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抗打能力,达到一般拳脚打倒身上(脸裆特殊部位除外)没事。即应达到既使你能把我打出、打到,也不能把我打伤。具体训练方法主要以站桩、意念调整、适度自我拍打及肌肉反应等。师说中国武术比较封闭,圈外来人冒然交流一般不太欢迎。师还要求,交流时礼貌为先,强调学习,不能直接要求与对方师傅接手,要先与对方层次较低者练习,推手时大家规矩不同,要以人家规矩为主,对方没用的手段一定不用,发劲时也要在对方先发后再开始发,尤其一些抓、摔、出腿、推断互为等,只有对方先用才用。胜时要相让,不让对手难堪,输时不能发急,要向对方多学习,与对方师傅推手,如果功力相当或略胜一筹,要相让,甚至佯输。

l         关于学太极,常有人将学习过程神化,如:不经名师口传心授,练十辈子也学不明白,等。这话对不对呢?,应该讲对许多人来讲,确实如此 因为武学与科学不同,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即前辈所讲的知行合一。“知”需要老师点化或通过看书学习拳论而得,但“行”则需要老师身授。否则即使所有的内容、秘诀都告诉您,没有与“知”对应的喂手身授,反复试验,也难以练出来。好像对“知”懂了,也似事而非。但如果笼统地讲,所有学太极的人都需要这样,也未免偏颇。俗语讲:迷者师渡,悟者自度。对一些悟性高的人,没有师傅传授,也可通过实践照样得到功夫,试问太极宗师是那个太极名师教出来的?同样,悟性不够,师横说竖说,手把手教,学不到的也大有人在,十个徒弟十个样,高明师傅脓包徒弟的情况也有的是。只不过,有时师傅看您不是练武的料,一般不收你为徒而已,怕给自己脸上抹黑。

l         不要神化师傅,也不要自以为是。你是否遇到了明师,一个最好的检验就是在拳术上你与师傅能否以平等身份探讨问题。如果师傅神神秘密,等级分明,对徒弟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不允许徒弟对师傅问难,既使他有真功夫,则最起码不能算是好师傅。学问学问就是有学有问,好的师傅是尽力让徒弟问难。记得学拳初,对师傅很恭敬,师傅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师傅并不高兴,师傅常说在拳学上,大家是平等的,你有不同想法,就说出来,作出来,如果你不对,我会让你体验出来,用实践告诉你,如果我也不明白,我们可一起探讨,如果你对,我向您学习,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具体如推手时,师傅常鼓励我们偏偏不按师傅说的去做试试,如推手中故意突然撤手断手,偏不粘粘连随试试,或趁师傅不注意突然发力或撤手断手,或想法上脚出腿试试等等看是否撤得开,使得出。好的师傅从不把自己神化,尽管在学拳初期可能感到师傅功夫非常神妙。

l         过去前辈留下许多名言,但受当时文化水平影响,前辈只能对它的拳术功夫进行描述,因此出现神化现象并不奇怪。前辈的练拳境界是用身体感受的,至于为什么这样,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但我们现在处于科学昌明时代,应该尽力用科学来研究前辈感受。不要总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一下子不能解释明白,也要试试,拳学应不断发展,否则没有存在必要。

l         用力—整力—整劲—无劲。太极博大精深,这一修炼过程概括难免偏颇。这可能仅是某类人练太极的路径而已。修炼太极还是应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学识、悟性,寻找适合自己修炼的路径,前辈教学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太极出现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百花齐放的原因吧。如仅对上述修炼过程分析,我想,用力从强壮肌肉角度是需要的,是拳学基础,是提高身体素质,但不应是太极拳术主要内容。确实过去先练外家,后练太极而成为高手较多,主要是素质好。整力与整劲我不太好区别,可能是出整劲时肌肉松紧频率相对高些吧,整力阶段可能还有自身较劲,用意也用力,到整劲阶段是用意不用力了。事实上,用意不用力才算具有太极特点的训练,即才算太极训练。对许多人,从用意不用力入手训练更好。无劲,我想可能前辈没有弄懂用力与用意区别,事实上是不用意了,不用意而有力,力是自然的自动化反应,通俗讲,是下意识反应出来,自己感觉不到用力而力自出。即得意忘形是脱离招数束缚,得力望意是摆脱神意束缚而达到本能反应。亦即即技到无心始见奇。如果仅如所说,神意反应灵敏,让对手找不到力源,使对手无从反抗,那“无劲”也是相对的。想想杨露禅与杨露禅推手,助练师傅与助练师傅推手,谁会找不到谁的力源?会不会顶。我想如果练习,可能互相佩服,互相难找对手缺陷,相识一笑而已。如果比赛呢,一定要分出胜负呢,还无劲吗,不会出现相顶吗?

 

太极杂说113

练太极必须经过生力-〉整力-〉整劲-〉无劲,有些拳友最多只在整力阶段,却以为知到了一切。本来我不想多说,但应使大家明白,最初应是使力的,不使力练不出整力,整力出来后应松下来变为整劲,到最后应是无劲的阶段,无劲不是说没有力只是说应让对方找不到自己的力点在那,也就是找不到力源在那,那对方就无从反抗。

l         我们省武警武术总教练与省摔交队教练交过一次手,前者有硬气功,一拳能打脱新兵的肩,但一碰这摔交的就被摔到,功夫用不上。力量是有区别的,首先得有力,其次要快,要快就得练松静。会用力的人都是用的整劲,不一定发自脚跟,前脚掌也行。

l         我感到松得越好,爆发力越强,即便沾着也能发力。只要你的动作慢于我,你就卸不开我的力。要借我的力,就需比我快。打太极的好处在于可以灵活关节,内敛意识。我一个朋友领教过马岳梁的劲,当时马摆了一个揽雀尾,他用力去压,但被弹向后倒,马伸出一个指头勾住了他的手。他不知力从何来。这只说明马的力快,他被此一惊,感觉失灵。我看陈正雷的出拳快捷无比,只不知力道如何。

l         在学太极之初,也曾对太极神话很向往,记得1985年我在鞍山钢铁学院教书时,业余时间常到公园与当时全国75公斤级太极推手亚军、辽宁省太极推手冠军,及65公斤级辽宁太极推手冠军关氏兄弟和他们的师傅苗师傅切磋练习,互相学习。当时练习时也感到大家都难以做到四两拨千斤,大家也常顶牛,有时也需凭功力取胜。故对太极神话很不理解,也认为是否没有遇到高人。问苗师傅,为什么四两拨千斤不好使,苗师傅答:你应该知道,还有一力降十会。问:在全国比赛,应有太极高人,名师,其推手功夫如何,是否如书中所述,苗师傅笑而不答,让我问关氏兄弟,关氏兄弟说,从我们会过的名师看,就那么回事。还记得有一日,与一朋友切磋练习,其相差甚远,朋友说“刚刚练习,功夫不够,但我师傅太极功夫出神入画,功力及深,深藏不漏,等等”,其所述境界如书中所述,故特神往,随问其师傅姓名,并向关氏兄弟打听,关氏兄弟说,他师傅您应认识,就是上次来的刘XX,哈,就是谈起来头头是道,作起来工架美观,被我推的东倒西歪的刘师傅。及后,回京读研究生,到各公园寻师访友,看到常有老人与年青人推手,年青人被打的蹦出好远,特神往。要向老师傅学习,常被拒绝,后熟悉了,与其手谈,奇怪,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老人家发我时,用功力一顶,老人后退,我被斥为不懂礼貌;谦虚一点吧。跟好像功力也很大的中年人推手,还是象在鞍山与朋友推手一样。问他为什么能把别人推的蹦出老远,打出帐外,而我却不能,他说,试试,推手中,我发力发中,他不仅没有相顶,还顺势蹦出老远。深谈,方知其被打得双脚离地,蹦出老远,是练习不是比赛,是推手时感到被打中而不能化解时,就自己向后蹦出,卸掉其力,这样不受伤,也舒服。后也到参加全国推手比赛的训练场所交流,则其练习一切以比赛实用为主,与鞍山的没有不同。太极推手有高人否?可能有,但也只是功力高,反应快。至于用手一指,远处凳子破碎,我还没见过,太极拳论中也没有。关于太极神意,其实也不能神化,我在太极神意运用中已经表明了这一看法。至于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也有,但需在水平不同的对手之间。都是同样高手,如果较真,象比赛一样分出胜负,则顶牛也难以避免。前几年对全国太极推手比赛,批评很多,说不能体现太极特色,经常出现顶牛、拉扯等等,是人们不懂练习与比赛区别,用想象套用实际的比赛。太极推手比赛举行多年,太极高人又很多,为什么不上场试试,即使自己不上场,深藏不漏,也可派徒弟上场,把其他选手都发出丈外,哪怕仅仅一次,也可证明,也可轰动。如果是真的为了深藏不漏,那就深藏不露吧,别说出来呀,何必还总是说出来,就是不作出来,惟恐别人不知道,又惟恐别人看到呢?再谈谈用力与用意的区别:用意不用力是练习要求,是对内(自身)不对外。就是说练拳时要作到真正放松,不跟自己较劲。这样才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全身一贯、无滞、灵活。一用力就是错误,也是说自己对自己用力,容易动作僵硬,作无用工,浪费体力。如何理解自己与自己较劲,通俗比喻就是自己想把自己搬起来。那么对敌时是用力还是不用力,看看太极拳论就明白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就是说,通过腿脚的发动,腰的主宰,整体产生超速运动的强大动能,最后自然而然形于手指,手指是接触点,手指与身体完整一气,手指与身体瞬间一紧,强大动能通过接触点的撞击并传导到敌方。即使身体不运动,也通过腿脚的与地相争,身体的完整一气,使身体与地球的形成整体,身体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使对手感到强大的力量。这与手的用力打出时产生的仅仅手(拳)形成的力(或动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还不易理解,可想想汽车前部撞你,汽车前部是用力的还是没有用力。至于用神用意,那是练习的需要。打个比方,为了让你看到月亮,用手指给你看,用手一指就相当与用意,你看的是月,看到月了,用手一指就不需要了,就是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始见奇。练力,强壮筋骨,也是为了使自己身体完整一气时是强壮的完整一气,否则,鸡蛋再完整一气,与石头相撞也无济于事。说道神意打人,不如说是神意吓人,及通过神意反应了解敌方意图,并实施控制敌方。如果把一个人绑上,蒙上脸,你用神意打我试试。或者,不给你暗示条件,相隔一墙,互不知晓,你打我试试。当然,人还有可能被吓死呢,能神意吓人也是高功夫,也能伤人。但这不是常态,上不了擂台。总之,套用老祖宗张三丰名言,执着己身不是道,离开己身事更糟,可以说:执着神意不是道,离开神意事更糟;执着力量不是道,离开力量事更糟。

l         太极神意的运用 1、有武友发来邮件叫我谈谈太极神意的运用,下面结合自己总结的随意太极神意运用口诀谈这一问题,望高明指正。 2、从简捷明快,不示神秘的角度考虑,也为了避免长篇大论,我仍以条目形式讨论,并力争直指核心。 3、首先先将随意太极神意运用口诀原文介绍如下: 用“神”五要诀:内敛、贯注、守舍、提起、领意用“意”五要诀:假借、会意、随意、用意、切实 4、在解释口诀前先谈对太极神意的看法:对太极神意运用,大多数武友有两个偏差,一个是不信,一个是神化,这两个偏差都需要更正。 5、首先不要对太极神意进行神化,神意运用其实是很平常的东西,我们天天运用神意,以至于就象穿衣吃饭一样平常,因而常常不感到它的存在。我们学习及作任何工作,都是神意在先,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及人类科学进步,都是神意外用的结果。“走神了”,“全神贯注”,“提起精气神”。。。等,这话实在是太平常了。练拳也一样,神意运用也很平常,但任何非常功夫都得自平易。在这方面,千万不能将神意神化。 6、有人不相信太极神意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对太极神意运用感到神秘,另一方面也对神意在太极修炼中的巨大作用不信,因此把太极练成了太极操,或只从肌肉强壮角度的训炼来提高功力,使太极拳不像太极拳了。 7、太极拳被成为“内家拳”,虽然关于内外家的划分武术届有不同看法,但在气功、武术方面,神意的运用是内求的。也就是要把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对神意的外用习惯调整过来,要内用。外用改造自然世界,内用改造人的身体(外是大宇宙,内为小宇宙,由外向内先练习,再由内向外,天人合一,再运用)。 8、何为“意”,我的解释为“心之所欲”为意,何为“神”,我的解释是“浑圆的意”为神。下面具体谈谈太极神意五要诀的解释: 9、用神五要诀之一:“内敛”解释:由于人们常常神意外用,因此练拳时,首先要敛神,改变神意外用习惯,太极拳论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即讲的是运气调神,通俗讲,即通过呼吸运气,集中精力,运气调神,将神由外内收以便于内用。太极拳论此句之后所讲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即讲的“神”是浑圆的。只有浑圆之神,方为全神。 10、用神五要诀之二:“贯注”解释:将浑圆的全神内敛内收后,要用“全神”贯注全身,用神将身体贯通,协调,连贯,一致。具体方法可用“五内”修炼法,当然也可有其他方法。“五内”即内视、内察、内思、内听、内感,通过“五内”感到已经能将全神贯通全身,则练拳时就象太极拳论所说“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须贯串”,能作到全身一贯,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向后,乃得机得势”。当然作到如此地步,非一天两天之功,但时时将全神内敛、贯注,就能贯通全身,达到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效果。 11、用神五要诀之三:“守舍”解释:守舍,通俗讲即用“全神”守住“全身(舍此处为身)”,不即不离,似守非守,前辈所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恭则神不散,慎如临深渊”等等练功境界,均为守神结果。只有守住神,才能在练拳时“处处总此一贯,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而(见太极拳论)” 12、用神五要诀之四:“提起”解释:提起,即提起精神,要在内敛、贯注、守舍后,集中精力,提起精神。精神怎么提起呢?前辈拳论千千万万,但我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内敛、贯注、守舍”相当与百米赛跑的“各就位”,提起“相当于“预备”,“各就位,预备”就等发令枪响的“砰”。大家可以体会体会这个感觉。

 

太极杂说114

杨式还讲眼神,经过艰苦的练拳,会自然形成。

l         单鞭 (杨式) 太极拳中的基本劲法有八种,拳架中的各种招势都是这八种基本劲法在不同姿势、角度、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单鞭属按式的外延,是采与按的综合劲;单鞭一般适用于对方从正面快速进攻,由于单鞭动作大、发劲较长,所以在散手中一般是以“放人”见效果。运用单鞭时,必须以腰劲带动大臂,肩部放松,以小臂内侧轻接对方,由上向下向前发力。单鞭易和“砸”(如撇身捶)、“劈”(如穿掌)相混淆。由于单鞭是单手动作,另一只手必须注意配合,放在胸前,为后援,辅助。单鞭的单操有定式马步、弓步左右挥鞭;拗步、顺步左右挥鞭。退步左右挥鞭。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太极拳各种招式(单操)的运用必须是建立在懂劲的基础上,以“六合劲”为根本,否则,将体现不出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l         玩太极 练太极的人一般会认为苦练会出功夫。因此练时非常执著,非有要练出什么来的想法。这样就可能意重了,到练不出来了。实际上应抱着玩的态度,不必太用心。有意无意不去追什么,站桩时尤为重要。“高度清醒不执著,难得糊涂不昏沉”。再有现在练太极,技击故不可少,养生更重要。太极是一种艺术。

l         太极拳要说到手谈时,或者用神意打人,只是在平时大家的意识里。要真的自己也能做到,非常刻苦也要十年以上。我的师父在教授我太极拳的同时,也让我们练了内力入门之法。光是练神的时间,师傅守侯我们就有七七四十九天(当时我的工作是教师—假期)。每天用内力给我们疏通经络。可以这样说,师父老了十岁以上。没有可靠的感情,没有充分的时间,师父是不可能的传授的。练了三年或者五年,就想神意打人?肯定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也只能到练血,并未到练气阶段,到了练气阶段,才能有可能,隔空碎物(注意,并非只是放到人)。师傅有一次外地有人来访,迫切要求动手,他老人家不想与人交手,对来访者说;我只有一点蛮力了。说着手对着一帐很厚的凳子,手指方向戳去。凳子断成两半,来访者站起来,就走了。可以说民间的功夫,并未完全开发出来。

l         武当赵堡太极拳,又称赵堡架,是中国古代传统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创始人为武当道士张三丰。因蒋发在赵堡村授拳之后的几百年内秘不外传,赵堡人称它为赵堡太极拳。它内容丰富,古朴典雅,变化多端,注重实用,具有独特风格。赵堡太极十三式手法,始由天道起,中包六十四势,每势练够十三手,即一圆、两义、四象、八卦。末以天道终。背丝扣为赵堡太极的善始善终工夫。一向一背,分顺分逆,一明一暗之曲丝。上中下三盘各有16明暗技法。上盘如按、採、挒、挤、肘、靠、扣、锁、掷、叠、撅等;中盘如起、落、进、退、腾、闪、圆、转、含、拨、通、环、管、挺、吞、吐等;下盘如缠、跪、挑、撩、劈、勾、挂、蹬、壁、卷、滚、点等。赵堡太极的拳架与推手练习中,须把这些内容融入进去,以不断提高层次,达到强身和防身于一体。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也----张三丰。

l         神意谈。首先以我的经验和水平,本不敢谈神意。但随便说说,您认为可笑也好,认为骗人也好,请自己分辨。神意是一种先天的东西,不需经过思考和想象。任何想出来的所谓神意,都经不起实际检验的,应让他自然的出。我只说一种现象,一种神能打人的现象。例如,有人站在五米之外,手拿石头打你,你本能的会反应躲避。第一次你躲了,第二次你又躲了,第三次那人手中没有石头但仍做打你的动作,你并不知道他有手中已没有石头,这时你还会躲,为什么因为你认为他手中还有石头会打你,这个石头可以说是意。上面只是一个比方。说实际的有人做一个动作,你突然感到这个人对你会有危险,本能的做出反应,这就是神意打。我第一次接触他时,我不相信我会动。我的老师说,你过来看我截你,我就走过去了,谁知还有五米时,老师突然一动,我也跟着突然反应,这种反应是本能的。旁边师兄对我说你为什么会动,这是东西。我又让老师试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我本能反应动,实际上我真感觉到有东西会打着我。各位可以一试,你让其他人站在五米之外做动作,看他动不动,我敢说他根本不会动,换句话说您在五米之外做打我的动作,我敢说我不会受您的任何影响,因为您没有神意打的东西。我的老师又对我说,你照我的头打,要真打看你是否打得上。我打去,老师盯着我的拳头看过来,一下我就打不下去了。不是我不想打,是真打不下去了,好像有东西给我截了。师兄又说了,为什么打不了了,这也是东西。

l         神意打人的事,我在89年就被打过了。是我的恩师在3-5米远打的。感觉是在老师前面出现一片白色光,就不自觉中往后急倒。那是老师说让我体会一下的。在北京北航我的黄师叔是沾手打人,我的感觉是后脑一片白,即被发出,好不舒服!由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用脊听劲”都是我们门中讲的(当然,不知别人讲不讲),所以我感觉我们是一个门派的。顺便说一下,本门对“气沉丹田”讲法之外,还讲“气散丹田,气从丹田散,浑身处处皆丹田,无处不丹田”四个阶段。

l         陈发科曾说,谁能合住对方谁就赢了。

l         去年我曾与一个山西的拳友见面,他非常喜爱太极拳,也有一定的功夫,他把太极的一些理论用于生活。他说,人都有一个圈,在圈外什么事都没有,如果有人进了我的圈,我就要反应将其推出圈外。上个月我又见了另一位拳友,他功夫不高。他也把太极的理论用于实际。他看到陈发科曾说,谁能合住对方谁就赢了。他把这句话用于实际,每当与其他单位或同志谈工作时,总是用合,先合住对方,然后看看是否有相同的东西,再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使劲。与同志交流也是一样,结果屡试不爽,每次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方还都很满意。我听了深受启发。

l         太极拳本有吐纳于拳架中,呼吸导引之法,动中求静之妙。

l         通读武禹襄《十三式说略》,应分三段。从“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至“上下前後皆然。”讲的是气,是第一段。第二段从“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断句为“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至“无令丝毫间断耳。”讲的是意,是说明“意”是达到第一段气的境界的关键和如何用“意”。这两段一气呵成,令人“意气”风发。而后面讲十三势,表面看来全不衔接。其实,恰恰说出了按照五行八卦运转意气后得到的主要着和劲。整篇“意、气、着、劲”,自然顺畅。其关键,正是“主宰于腰”,中一段的“意”使得全文上下贯通、沛然天成,是全文理解的核心。该段又分三节。第一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承上启下。第二节“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 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讲的是“意”的折叠,是用法。“折叠”,叠什么?是折叠阴阳。去意为阳,回意为阴,两意互相包含渗透。是太极图上白中的一点黑,黑中的一点白。可比喻为:阳的意是外显的,是有一定方向的速度,正在起作用;阴的意是内含的,是该速度反方向的加速度,暂不起作用,准备起作用就是说,我正在往左打时,却一直时刻准备往右打。反之亦然。亦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了。第三节“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呼应第一节和第一段,用“意”的“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呼应“气”的“总须完整一气”。解读太极拳论,着眼点不同,理解自不相同。

 

太极杂说115

  懂劲趣谈。 凡是练太极拳的都希望早日练成懂劲的功夫,真正懂劲了,才算迈入了太极拳的大门,“懂劲后越练越精......”。可是这个懂劲的功夫偏偏是最难练成,有的人练了一辈子太极拳没尝到懂劲的味道,落了个终身遗憾,其实,懂劲并不难,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懂劲的现象。例一,篮球运动员是懂劲的,不管传来速度多么快,力量多么大、凶猛的球,双手清清一接,并能随即传出,和太极拳与人交手时的接、化、发出如一辙。钓鱼时,当大鱼上钩时,老练的钓手总是不慌不忙,利用鱼竿的弹性,将鱼溜的精疲力尽,这和太极拳推手练习时的不丢不顶简直是一模一样。当你用一只手领着刚刚学步的孩子走路是,你会非常小心,当孩子走的快时,你会紧紧跟上,走的慢是,你也自动放慢步伐,这不也是沾、连、粘、随吗?等等。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放松,不使僵劲,不硬来,结合到练习推手,同样不能硬来,按照要领,以练沾连粘随为主达到不丢不顶,求得懂劲。

l         太极换劲浅谈。内家拳无论太极、形意、八卦等的最高阶段均为用意不用力。 只是太极拳在练拳之初,拳经拳理就已写明此点,其他拳种 未指出罢了。事实上高明的内家拳拳师均已做到此点。如形意大师郭云深半步崩拳走遍天下,更决非一拳一脚之力,他可以用任何一种拳势将人打出,只不过他喜欢用崩拳罢了。八卦掌 的高深功夫也要求用意不用力。如何练出用意不用力的功夫,却是练拳者的一个难点。我在 “太极进阶”一文中,曾写了大致的练习进程。但中间的一些难点由于时间和经验的关系未能写出。这段时间我正好处于换劲时期, 有意识的回顾了一下我练习的进程。我在此之前从未练过拳,从零开始,由生力进而练出整力,由整力练出整劲,这几个换劲过程虽然不容易,但并不是最难的,因为这个过程是不断递进的。目前我处于由整劲化为无劲的换劲阶段,至少 我认为此关要比前几关难过多了。此时我的感受是自觉功力上升,而实际推手时却不能充分发挥,完全不用力,很难应付。反而使用整劲更觉顺手,此时正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转折点。如果大家练到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放弃,过了此关就是一个新境界。

l         任何人常玩篮球、钓鱼总能懂得一些其中的技巧。但太极推手就要复杂的多,这个不是任何人多练就能懂劲的问题。许多东西如果老师不说明,瞎练也只能是一个手熟,不长东西。很多人在经过一阶段的推手练习,最能体会的是手上听劲灵敏了许多,对方来劲手上就能变,但这种东西到一定层次就长不了了,因为那是梢节。再往下应训练用脊来听,因为这里离发力点最近,这里听清了,发出的东西总会比对方快。拳经有云“多误舍近求远”。说明许多人只知道手听和手发,于最直接的离最近发力点的听和发却不知道,这就是误在“舍近求远”。这种东西如果老师不说,那练一辈子也只能是手熟(手听和手发),入不了太极之门。

l         “动力形成自动化”的观点,这个观点值得大家的重视。我们练太极拳,就是要达到这个“自动化”。我们平时的力是散的,尤其没有练过太极拳的人更散,一只手就是一只手的力,一只脚就是一只脚的力,不能形成合力,而太极拳就是通过特殊的训练,把身上的所有的力全部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而且这种力在任何时候、任何部位都能立刻形成。我想这就是“动力形成自动化”。但这种“动力形成自动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就象储蓄一样,今天储一分,明天储一分,十年以后拿出来就是一笔大资金。“动力形成自动化”关键是要全身放松,放松才能使内力贯透。但是许多人对放松有很大的误解,以为放松就是柔软,就是“用意不用力”,于是从技巧上去理解,去追求,把太极拳理解成只有柔软,没有刚劲的拳种。其实,柔软、放松只是练拳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太极拳是通过这种放松、柔软来形成太极拳的刚劲,柔软之极就是刚,太极拳就是要把我们的全身练成“柔软之极”,一旦需要,“一念”之间就能“自动”形成“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刚劲”。

l         关于敷、盖、对、吞也不神密,按我的理解,实际上是在推手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六合劲的巧妙运用,推手时接、化、发、极小于圈,在接触点上“捧、捋、挤、按”的巧妙运用,对方还没反映过来就被化出去了。这里还有一个功夫的深浅问题,功夫不错上下的人相搏,谁也发不出谁;功夫相差不是很大(但有差别)的人相搏功夫差的发人者也教费力;功夫相差较大(三倍以上)的人相搏,发者轻而一举。

l         在没有遇到更好的老师之前,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老师是最好的,自己练的太极拳也是真传的。依我个人之见,三、五年出太极的上层工夫是不可能的,如果认为有,也只是自己认为的太极工夫。(当然,不排除天才和每天打拳十遍以上者)。我讲的四步曲的第一步“治病”,不是平常意义上的“生病”,而是指去除僵劲,调整骨架,畅通呼吸。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是成年人,由于后天不注意,我们的肌肉走向、骨架摆布都是不正确的,因此,需要矫正。这个矫正的过程就是“治病”。光这个过程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我讲的时间是以每天打拳在四十五分钟左右。如果你一天打好几个小时,那就另当别论。实际上,这个“治病”的过程始终贯穿于一辈子的打拳中,所以,打一辈子的拳,就是“治”一辈子“病”。所以,要完成“四步曲”,在十年以上,这还算是快的。而且,在进入“防身”这个过程后,还要每天苦练不缀。许多人认为太极拳有秘诀,有巧妙,实际上没有,有的就是苦练,一辈子的苦练。以为不苦练就能得到太极真谛,达到上层工夫,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练了三、五年,就能拿住人,我是不相信的,除非你是天才。果真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就大幸了:既不要苦练,又能得到太极工夫,岂不两全其美。太极拳是“不打人”的。所谓“不打人”,是指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出劲的,即使泰山压顶,也不能出劲。打人先打己,惟有“不打人”才能真“打人”。如果有秘诀,这也算一条吧。

l         我很赞成泰山压顶不出劲之说,但碰到高手,自己想不出劲也不行。太极不是不打人,只是打人时仍不出劲。

l         找名师,而且需要名师对你没什么保留,主要的东西都告诉你,这样就可少走很多弯路。苦练应当只是坚持不懈就够了。练什么都不可过,过则牵强,以练到尽兴为度,留有余地,细细体味身体中的变化。再有光打拳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站桩,定桩加行桩,只有这样才能快。

l         入门引路须口授是千真万确的,有人想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领悟太极,是天方夜谭。任何人想通过翻书或者凭自己的想象来解释太极的真谛,明眼人一看,只能付之一笑。我说的关于四字秘诀的解释难道什么书上有说吗?如果有请告诉我书名。再有苦练十年才能出功夫的说法,只能说老师不高明,真正的名师指导下加上自己的有效练习3-5年就可出真正的太极功夫。另外苦练有可能导致强练,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应该尽兴去练,有兴趣和感觉舒适放松时非常关键的。这样练出来的功夫纯自然,没有人工的痕迹,功夫自然比一般的苦练十年的功夫要强许多。不接触你凌空打你;似挨非挨你使你飘起来;被打跌出全没感觉对方出力;这种功夫是有的,不过人和人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从这种境界入手,应该一步一步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上,慢慢便会成为高手的,但这要有名师的指点。

l         四字秘诀 敷:覆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敷,实际上就是拿,也就是完全控制对方。四字秘诀中的敷还只是中级阶段的拿。高级阶段的拿并不接触对方,虽然彼此站得很远,仍能用自己的生物场将对方拿住,对方感觉浑身发滞欲动不能。盖,可以说是封,也可以说是截,截住对方的力源,对方的东西就使不出来了。高级的截,也是并不需要接触对方,就可截住对方的力源,可以说是精气神截,对方实际上是被神打了。对,可以说是反。把对方发出来的东西就地还给对方,对方感觉是自己在推自己。吞,高级阶段,对方发出来的东西,比如刮出来的风,滔滔不断的洪水,全被透过和吸干,自己就向一倒铁蔽子和大坝。东西能过,人不能过。全被吸干,人就剩下空壳乐,被打是必然的。四字秘诀并不密,谁到了那个层次都明白是怎么会事,我个人感觉它只说出了太极拳的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它并没有说出来。

 

太极杂说116

    神意只有在全身整劲出来,并且松下来仍能保持全身的整劲不丢才能谈。意有意无意是真意,意不可过重,否则着象发滞。全身六合这时应用意领一下,仍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时劲力早已经没有了。神能打人,能在自己身体内外自由出入。被神打自己感觉非常害。最后还需要练神还虚。虚能打实,但实却打不了虚。在虚面前,人无法站立。任何出来的东西,不管是风、洪水等都被透过,吸干,只剩下空壳。各式拳法尽管训练方法不同,但最后出来的东西,应是一样的,万法规一,应能经得起所有实际的检验。

l         所谓体力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如哑铃,杠铃,俯卧撑等方法提高局部组织的肌纤维数量或直径,从而促使局部肌肉发达,肌肉的爆发力和局部力量的训练方法。由体力训练产生局部力,不言而喻,局部力的特点是不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生力,力大而散太极拳手一般不惧此类对手。而整力是通过站桩,练拳架的过程中,体内的关节肌肉组织自然整和产生的一种整体的力量。整力的特点是力量较整,一般的太极拳手已很难对付,他的缺陷是第一运用整力时比较累,第二整力仍然是力的一种,运用时仍然有力点,遇到高手时仍然很难对付,而他的力点则成为他失败的原因。

l         太极劲与周身之力略有不同,无周身之力无法练出太极劲,但周身之力并不完全是太极劲,整力也是周身之力。真正的太极劲非常轻柔,几乎没有力点(相对与水平差一些的对手来说),对方无处下手,无法发力。至于内家六合劲有几种说法,但我比较推崇有内、外六合的说法,所谓外六合是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手合,肘与肘合,膝与膝合,此时发力是整力或整劲。内六合是在外六合的基础上,重意不重形,很难用语言表达,大家练到那一步时自然就理解了。

l         内家拳六合劲与太极劲非常相似,但无论太极劲还是六合劲练到一定层次时就相通了,他们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一样的。

l         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练了多年的太极拳,并学会了推手,而且在同门中颇有功夫,总觉得可以到门外去和人较量一下,可是一遇到象拳击、摔交等凶猛的、力大的、手快的对手,就没有了招法。十分烦恼。其实这并不奇怪,并不是太极拳不顶事,而是你的太极功夫不到家罢了。试想如果是杨露禅肯定不会烦恼。功夫不到家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拿推手来说,推手并不是太极拳的最终目的,他只是练习太极拳的一个阶段,就是练知人的功夫,有了知人的功夫还只是半成品,还要经过长期的递手训练,逐渐向散手过渡,积累实战经验,会了散手你的太极才管用。许多介绍太极拳前辈和人交手的精彩描述中,没有一个是说和对手如何划圈和推手,而是一挥手,对方就跌出几丈外,这就是散手的效果,如今象这样的真正太极功夫还是有的,如郑州的石崇英先生就有这样的功夫。反过来,真正会散手以后,再和人推手时,就不是推手了,而是玩人,和人交手“如老叟戏顽童”。我在教学生的时候就一再强调练推手不是最终目的,要按照推手的要领“柔、松、慢、圆”用意不用力,不允许在推手中拼力气,争胜好强。为以后的散手打下基础。一个只会推手,不会散手的人,想登上太极拳的顶峰是不可能的。

l         太极推手实战经验谈 本人爱好太极推手,但主要是和同门推手,我们之间往往留手。只能作为一种训练,与实战略有不同。在与外人推手过程中,我总结经验如下: 1、从未受过推手训练的人,大部分是生力,比较好应付,只须稍做变化就可控制对方。 2、练过太极推手的人,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练杨式或吴式太极的,大多以柔化为主,进攻较少,不断手。 2)练陈式的,大多进攻为主,不断手,有时用脚。 3)练大成拳的,大多进攻为主,经常断手打人。应对方法: 1、搭手即用桩拿,使之无法发力。 2、搭手即贴,进入内圈,使对方始终在外圈,对你构不成威胁。 3、搭手即合住对方,使之即使断手亦无法发力击出。 4、要点:无过不及。以上方法在个人功力不强时,经实验证实确有作用,虽不能击出对方,但至少能够自保。

l         我有一位好老师,杨式太极拳的全部功夫都会他的名字叫郭伟是跟随杨澄甫老先生的弟子卿长明学了十几年……

l         太极技击进阶太极技击包括太极推手和散手。 一、太极推手技法:推手之精髓在于三步法(拿、管、发) (一)拿法:(为了与拿法区别,此篇均用拿字代替) 1、推手中的拿的概念与擒拿不同。擒拿的特点是通过本人肢体的变化而造成对手肢体关节处于反关节状态,进而身体无法变化受制。这里的拿是拿住对方一侧或全部身体,使其无法发力或身形无法变化,发力即自己弹出,身形变化即脚下发飘,站立不稳。此既是训练“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拿是推手的关键步骤,能拿住对手就成功了一半,不能拿住对手则很难轻易将对手击败。 2、拿的训练过程包括两个大过程。外形拿训练过程和内劲拿训练过程,每个过程中又包括几个小过程。 1)外形拿训练过程:外形拿与擒拿手法有相似之处,包括手拿、肘拿、肩拿、腰背拿、胯拿、膝拿、及身拿(整体拿). a、手拿就是通过手指、手掌、手腕甚至小臂的形态变化来制约对方的部分肢体,如手指、手腕等,进而使其全身受制,但实践证明,仅仅手拿是不够的,很难控制对方全身。 b、肘拿名义是通过两肘来制约对方,事实上极少有单独使用肘拿的技法,肘拿往往需与手拿或肩拿同用方可生效。 c、肩拿是通过肩关节的形态变化来控制对方一侧或两侧肩及上肢,从而使其全身受制。 d、腰背拿是以腰背的变化来制住其上半身,令其上身无法变化而受制。 e、胯拿的运用主要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如对手用手推我胯部是可用胯拿。 f、膝拿主要运用于对手进膝时。 g、身拿是以一个整体来拿住对方全身,此时对方无法反抗,发力亦被弹出。 综上所述,形拿中手拿不如肩拿,肩拿不如腰背拿,腰背拿不如身拿。形拿中最高境界为身拿。 2)内劲拿训练过程:内劲拿顾名思义就是以内劲拿住对手使其守制,虽然它也分一些过程,如手拿、肘拿、肩拿、腰背拿、胯拿、膝拿等,但它要求首先要有整劲,拿即拿全身,所谓手、肘、肩等不过是接触点或发劲点。与形拿相同之处是手拿不如肩拿,肩拿不如腰背拿,腰背拿不如身拿,不同在于身拿不如丹田拿,丹田拿不如空,空与以上诸拿的不同之处很难用语言表达,只有一点表现可说,其他拿都或多或少要带形,而空则无形无象。空并非是没有,只是相对于对手来说无处下手,无法出手,而我则随心所欲。 (二)管法:管法比较简单,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拿住对手后通过身体形态(身形)或内劲的变化使对手感到不适,而不得不变化身形来改变不适状态。 (三)发法:发法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技法。 1、全顺法:当对方变化时,只要随住他的劲力方向,顺其自然即可四两拨千斤。 2、引进落空法:此是先为对方留好空位,对方进手必然入此这个空位,此法无完全把握不要轻易使用,否则可能被对手所乘。 3、缠丝劲法: 4、乱环诀: 5、回力法: 6、撞中法:即打中位,或丹田 7、肢体打法:头打,颈打,手打,肘打,肩打,背打,腰打,胯打,膝打,脚打。

l         太极拿法推敲拿法顾名思义是擒拿之法,在练习太极推手的过程中,拿法的运用非常普遍,实战中拿法更是制胜的手段之一。太极拿法与普通之擒拿法有本质的区别,与岳氏散手等传统拿法也有区别。普通之擒拿法的关键在于迅速制住对方发力的一个或两三个反关节,由于关节受制疼痛使对方无法继续发力或变化而被制服;岳氏散手等传统拿法的要点在于通过拿住发力点或发力方向使对方无法继续发力或变化而被制服;太极拿法的关键在于拿住对方整体,使起无法发力而被制服。当然,任何技击之法的学习都没有一日即成的,都需要艰苦的练习和认真的研究、体会。太极拿法也是一样的。太极拿法的训练分为三个大阶段: 一、肢体训练阶段:即普通擒拿法的训练,这阶段通过训练手指、手腕、小臂、肘关节、肩关节、腰背部及膝胯部的灵活度,使以上七个部位能够灵活地变化而不失其连贯性,整体性(针对以上七部位而言)。肢体训练阶段后应对一般的擒拿法不再恐惧,并能够通过形体变化迅速化解对方的擒拿并实施反擒拿。二、整体训练阶段:这阶段通过训练整力和合力,使周身一体,此时普通之擒拿法已无法对你实施,当对方施展擒拿法时,其只拿到你某一关节,对你构不成大的威胁,通过合力的运用你可以轻松地反击。三、内劲拿法训练阶段:此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并无冲突,应同步训练。 1、松劲的训练,通过训练松劲,使周身关节松开,全身无僵力,此时拿法在你身上已无效果。2、内劲的训练,通过训练内劲,是你可以内劲拿人,对方受制却无明显的疼痛等痛苦,无法发力而跌出。此时方进入太极拿法之门。 四、太极拿法的训练:此时的你周身无处不太极,“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沾衣十八跌”又有何难。

 

 

太极杂说117

   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的练习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训练承受力。今习太极拳者,大多抵挡不住练快拳的或学摔跤的,有些习者认为功夫不到。太极十年不出门嘛,十年后就天下无敌了。结果怎样,有不少习拳几十年的所谓“名人”纷纷败在壮汉手下,为找借口,竟说“太极的击技是末技,是附属品”;这种遮掩实在令人齿寒。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太极健身尚可,自卫、防身不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遇到大力者,身强体壮,连抓带拉,往往推手时不知所措,无法抵御对方力量,按八法讲棚劲不足,自然无法立足而被推出或击出。 2、遇到练过其他拳种,擅长发冷劲者,搭手时未察觉不适,一旦对练时自身状态不能调整好,不能听出对方劲力的方向和真假,贸然出击或后退,往往为其所乘,而被击出。 3、遇到练其他内家拳,如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者,拳手桩功较好,下盘较实,自身功力不足时则必输无疑。功力相当时失手,多因不了解对方拳劲、拳理,不能全方位防护自身,而被其一击得手。因此,承受力的训练是首要的。其特点是自身防护较好,不会轻易为大力或冷劲击出。其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1、站桩: 2、行桩:(单式的训练)3、推手练习。 二、肢体整劲的练习: 肢体整劲的练习是太极技击的必修课,所谓太极是指阴阳的变化,只有某一肢体的力量是不能完成阴阳变化的。整劲的特点就是以你的周身力来对抗对方的局部力,此时太极八法方能初步使用,绷、捋、挤、按、采、列、肘、靠是八法,其运用是以你的阴阳变化来影响对方,使对方失去平衡。整劲的练习方法较多也很复杂,不过站桩也是基本方法。三、松劲的练习:松劲又叫松沉劲,松不是软,有些习太极者初练即追求放松,而不能将整劲练好,甚至没有基本的承受力,往往事倍功半,练习数年仍无法推手技击,输手时反怨对方不会推手,事实上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松劲的特点是出手时相对无僵力,自己并未用力而对方却感到压力很大,对方力越大反弹力越大。此时方始进入太极之门。四、听劲的练习:实际上听劲的练习是与整劲、松劲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其原理在于僵力的大小,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无论你练到那一步,你都不能说完全没有僵力,只是相对与你的对手来说或有力或无力,你的力小就能听到对方的力,就可以顺其自然,粘连粘随。五、太极劲的练习:太极劲实际上就是把松劲练整练圆,松劲虽然以无僵力,但其仍有明显的方向性,太极劲则无明显的方向,周身一太极,随心所欲,顺其自然,阴阳变化,刚柔瞬变。

l         中国武术分内外两家,两大支派,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武当派即指源出于武当山道教,以张三丰为代表的武术流派.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八卦掌等拳种皆出于内家,故此,习惯上把这几个拳种视为内家拳或曰武当派.内家拳以养内气,强筋骨,以静制动为要领,犯则立扑. 萧氏内家拳乃萧功卓(1886-1979)所创,萧老先生自幼习家传武术,后从军离乡,行止无定,遍访名师益友,从外家入内家,几遇名师,从师于八卦名手李文彪先生习练八卦掌多年,受益颇深,李先师乃程氏程廷华先生之高足,并在京师从通背名手张策先生苦练通背拳,从赵庆祥,赵振尧先生习练形意拳.师从府内派太极专家富杰臣先生门下苦修太极功及十趟大拳,即:大架,老架,小架,后天法,小九天,太极长拳,十三总势,三十散手,点穴式,智棰等.富杰臣先生之父富周先生乃杨露蝉老先生之高徒.萧老先生对内家拳之奥理研究颇深,尤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为最.对技击及养生有独特之见解.不仅吸收了内家拳之精髓,而且有创新和发展.其独创技击八法等乃稀世珍宝,萧老先生曾任南京国术馆教研组长,河北大学武术教员,保定武协教研组长,裁判长等.在武术界享有极高声望.

l         太极是“活桩”。正确的呼吸是进入真太极的钥匙。静桩时能进行正确的呼吸都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活桩”。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尾椎的牵连配合,稍一不慎,便会“紧张”。稍一“紧张”,便会“起意”。太极的高级阶段在于“无意识”,即“分别智”的消失,或曰进入“太极”。

l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l        拳架的三个阶段

    打拳如读书,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第一阶段:学习每个动作的要领,一招一招的来,注意这仅仅是"学习"而不是"掌握",这个阶段主要是大脑的工作,记住每个式子的要求和要领,有些要领可能你这时还不理解,没关系,记住并且能作出来就可以了,这一阶段虽然看似简单,但第一步总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正确或者错误的观念,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如果学错了,就会一辈子错到底,即使你每天狂练百遍,也不可能得太极之门而入。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把书读"厚"、读"透"。两个具体要求,一是身体物理指标,二是协调程度。首先你要能够按照要领把整套拳架流畅的打完,招招到位,这涉及到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韧带的工作,通过持续的锻炼,使它们的物理特性完全达到走架的要求:力量、弹性、柔韧性等等;而协调程度是指:在走架的过程中,每个式子,不需要大脑额外去想要领就可以完成。打个比方:人走路,迈出步子之前需要去想迈左脚还是迈右脚吗?骑自行车,需要特意去考虑身子和车子是否平衡吗?乔丹在赛场上投出每一个球之前,还要想想投篮要领吗?都不需要。简言之,这一阶段,要把式子练成你的本能。

    这一阶段会练出一些东西来,下盘稳了,身上松了,肌肉的爆发力、骨骼的强度,肌键韧带的柔度和韧度都会高出常人很多,这就是我理解的"功夫"。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拳架纯熟的基础上,第三阶段就要把拳架这本"书"读薄,拳架里最核心的东西,只有一点点,纵观整套拳架,招式很多,上窜下跳,东打西踹,实际上就是反复的让你练习那一点点东西,到了第三个阶段,就要对这一点点东西重点照顾,多体会,多琢磨。第三阶段的终极要求,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像《Matrix》里的Neo一样,剧末,那三个看似不可战胜的Agent,在Neo的眼里,也只是一堆由0和1组成的符号,而在太极的世界里,0和1就是阴和阳,这一阶段,推手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这三个阶段,跟人的先天素质无关,只要你四肢健全,精神正常,每天至少能保证3个小时全身心投入的话,3年足亦。3年以后的成就,看你的天赋、造化还有,实战。

l         1、太极拳与行意、八卦同属内家拳。行意走立园,八卦走平园,太极走乱环。功夫上身快当属行意,但欲高屋建瓴还是太极。当年孙老以成名之身拜郝唯真为师从学武式太极就是证明。2、冯志强拜陈老为师,但陈过世时他并未学成,主要由师兄李经悟传艺。李又是吴式泰斗杨禹廷的高足。习武应以德为第一,不知冯的后辈是否应该尊重历史。不管改为什么名字,还是源于陈家和吴家。3、太极推手只是修炼知彼功夫的必要手段,也是进入太极门的唯一途径。在推手中才能掌握听、化、拿、发,才能明白八法的劲路。只有在粘逼、走化中才能卸掉本能力,换上太极劲,才能把粘黏连随之劲贯穿到三十七个式子中去。4、太极推手在烂采花之后,尚须进行接手训练才能进入散打阶段。接手应是太极接手,也讲究听化拿发,也要以柔克刚。否则不管你叫什么,都是旁门,和太极谬之千里了。5、武当和少林是中华武术两大流派。外家有的内家都有,打法、跌法,抓经、拿脉、分筋、错骨,擒拿、点穴……如果非要问摔交和太极推手的不同,可以把摔交和太极跌法相比,关键在于用意还是用力,是用外力还是用内劲,是四两拨千斤还是有力打无力。

 

太极杂说118

耿诚信论形意拳

    幼年练习拳术之时,肝火太盛,血气甚旺,往往与人无故不相和,视同道如仇敌,自己常常自烦自恼,此身为拙劲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有友人介绍深州刘奇兰先生,拜伊为门下,先生云:此形意拳,是变化气质之道,复还于初,非是求后天血气之力也。自练初步明劲之功夫,四五年之时,自觉周身之气质,腹内之性情,与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之事,对于人所发之性情言语,时时心中甚觉愧悔。自此而后,习练暗劲,又五六年,身中内外之景况,与练明劲之时,又不同矣。每见同道之人,无不相合。遇有技术在我以上者,亦无不称扬之,此时自己心中之技术,还有一点吝啬之心,不肯轻示于人。嗣又迁于化劲,习之又至五六年功夫,由身体内外刚柔相合之劲而渐化至于无此,至此方觉腹内空空洞洞、浑浑沦沦,无形无象,无我无他之境矣。自此方无有彼此之分,门户之见,遇有同道者,无所不爱。或有练习未及于道者,无不怜悯而欲教之。偶遇同道之人相比较者,并无先存一个打人之心在内,所用所发皆是道理,亦无入而不自得矣。此时,方知形意拳是个中和之道理,所以能变化人之气质,而入于道也。

l        推手的过程也是一个听劲的过程.首先你自己练到了才能听出别人的东西.

l         去我相便可入定,要是身上有什么感觉,那还定什么啊,全到那去了。念头生灭由他去,悟就悟生灭上面的东西。悟到他,就定了。

l         说个入定的法门:

凭空想着有朵花,你用心去想,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感觉,真的看到了,闻到香了,摸到了,尝到了,就得定了,心就一了。这就是实象,得了之后马上出去,千万千万,相不可以着啊,不然就是入魔。

l         皮毛要攻,指的是粘劲,棚劲.不丢.后面一句:筋骨要松,指的是不顶.能练到这两句话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l        皮肉松易,骨头松难。

l        皮肉松易,骨头松易.练空了难.

l         太极拳中的四 两拨千斤不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是有前提和条件的.推手中先是上下相随人不能进.再是对方用 巨力.才是牵动四两拨千斤.

l         从练武的时候就不能着相,给个龙形,这是基本。练武打这个形,要打得它生出变化来,打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多练,不是简单重复,不是次数多,而是内容多。要把形打花了,打散了。一个形里生出许多东西来,这才叫多练"。

l         太极者,阴阳互变。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 亦无力,我意在先,此为阳;反其道而行,就是彼无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后,彼有力,我亦无力,我意在后。此为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l         能舍已从人,才能称彼劲之大小,权彼劲之长短.

l         其实要说起来说是四两拔零两。真得拿四两劲去拔千斤是无论如何也拔不动的,只不过太极拳在应用时是,指的是千斤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刹那间,用四两微力就可克敌致胜。这应用的时机把握就是真正的功夫了!

l         “四两拨千斤,真拨时千斤早被空没,便是一毫一想,也是拨得的.”如果四两能拨得动千斤,便是一毫一想,也是拨得的。因此学对了的用不着四两。学错了的,整天琢磨自己的四两,眼睛里面看见是对方的千斤。一个“拨”字,就枉费了许多心机,给对手了无穷机会。抬手推人,拳手即使才开始推,第一个自然要防备的就是对手的“拨”,第一个要设计对付的也是对手的这个“拨”,希望对手出现的就是这个“拨”。一个“拨”字,把自己买给了太极拳之外。一个“拨”字,也是折磨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的心魔呀!当然,明师是把“拨”字解释成别的意思,自然就不是这句话能继续为害了。

l         太极拳其实是将自身的每处骨肉,都化做一个自己,将这些自己又化成无数,以至于虚空.

l         刚柔是两仪,不是太极.刚柔混一才是太极,刚柔俱泯才是无极.再回向成刚柔,这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死盯着一点,而是要随起转化.这就叫"无所住而生其心."

l         柔如果能“克”刚,用“攻克”还是“克制”就无所谓了,刚柔是太极拳的一对阴阳朋友,互相对立,也互相转化,互相包容,其实质就是一体的两个侧面。两者应该等量看待,而从《道德经》的道家思想角度来说,要消融对待观,不能简单说柔就能胜过刚,柔就能克制刚。因为这样说就表明在割裂刚柔,练“以柔克刚”的本身将出现刚柔不等,无法“刚柔相济”。这个要求是外家拳的人在旁边看太极拳,或者与太极拳人交手,或者是水平较低的太极拳学者与高明师父交手得到的直观印象,把他总结出来。

我们应该归还本来的太极拳,口诀是“以柔迎刚”或者是“以柔生刚”和“以柔化(同化、转化)刚”,是不是更合理?

l         太极拳初级层次比的是两人的听劲,比谁先动后动以及随人的功夫,……但到了更高的层次,比的就是内在的意、气等等等比较"玄"的东西。

l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是外相,是高手胜一个俗手的表现,旁边人看了而总结出来的。前面两句,错在人家不动,自己就和人家比禅定,而忘记太极拳了。后面两句错在,和人家争先起跑,容易被裁判开除。因为后者你抢先还怎么舍己从人?很多老师说“彼微动是意念动,我先行,是听出对手的意念就更快做出反应,表现是先行,是舍己从人了”。这样的传授也很不错了。可是,却恐怕是对手的陷阱自己也被调动而跳进去了。因为你在和对手比快比先,这个不是道家思想的太极拳的本意。

太极拳要自由自在的,才圆通自如。

l         传统的太极拳的修练方法是由外及内,后由内催外,一般来讲前一层次的东西没练好后面的也无法做到,负责的师傅也不会往下教,而大部分人练一辈子也是停留在前一层次,后一层次我认为就是所谓的"真传",师傅不会把这个东西随便教人,只会有选择的传给一个或者几个徒弟,赵堡以前不都是代代单传吗?直到陈清平这一代,得真传的弟子才多了起来,实际上也是每人各得一技,真传尽得者,也只是一二人。

当然道家的路子是直接通过修炼、打坐,通关通脉,达到神明境界,但这个路子就更窄了,一般人要进到这个圈子里应该是比较难的,太极拳则是另一种相对更可行更容易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拳只是入道的初级功夫。实际上,真正能做到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舍己从人这些要求的人,已是少之又少,真正达到了这些要求,再去追求更高的层次,也就是内在的修为,这就是修习太极拳的正确途径。

 

太极杂说119

我们经常谈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是外相,或者说是旁人议论太极拳观察到的表象。这样来要求太极拳是错的,是舍本逐末了。这个也是太极拳爱好者常年照此修炼却难得进步的原因。

l         记得恩师在世时,特别注意和追求自然,就连对一个字,他都不放过对自然的苛求,每当我们在他老面前提及“练”了几遍拳时,马上会受到他的批评,指正我们不可说“练”字,应说“耍”了几遍拳才对。问他为什么?他老回答说是“练”字,是搅丝偏旁,大有纠缠之意,“耍”字则由“而”和“女”字组成,“而”音是“儿”男为阳,女为阴,耍拳就如此字一样,在斗阴阳,再则说是谁才玩耍呢?唯有孩童才玩耍,而且是天性自然,无拘无束。因此如拳玩耍的程度,能达于与此字一样,有男女交媾的快感,就算拳玩对啦,玩好啦,有了境界啦。上面是郑悟清师爷的耍拳观点,送给朋友们了。

l         问「天地」?曰:「干三索而天交于地,乃生三阳;坤三索而地交于天,乃生三阴。阳中藏阴,曰『真阴』。真阴到天,因阳而生;阴中藏阳,曰『真阳』。真阳到地,因阴而发。交合得道,自然长久。」

    问「日月」?曰:「月受日魂,以阳变阴,阴极阳纯,月华莹音映净,修炼到此,积气成神。

问「四时五行」?曰:「一心自有五行,一日自有四时,大抵阴阳相椎而已。阳不得阴不成,到底无阴而不死;阴不得阳不生,到底阴尽而皆阳。」盖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地升降之道,气中生水,水中生气;心肾交合之机,以八卦运十二时,而其要在艮;以三田互相反复,而其要在泥丸。

至下手工夫,姑借咽气嗽液为喻。而真气口诀,实在口传心授,不在文字间也。

l         太极无形,先天地生,气神合并,混一鸿蒙。一气既动,动而履阳,其卦应干;动极复静,静而生阴,其卦应坤。轻清上浮,干道曰天;重浊下凝,坤道曰地。夫天者,天运不息,气旋如环;夫地者,地定以静,风劲而载。天地互附,体用以全,天依于地,地依于天。日者,阳气积而精外明也;月者,阴气积而魄含景也。阴阳之理,悉系于《易》,璇玑之要,经纬存焉,此天地化工之变也。六十卦象,一倒一正,一降一升,升而合阳,降而符阴。

l         鹿运尾闾通乎督,龟运鼻息通乎任。鹤交以气,龟交以神。不妄作劳,日修月新,天星地潮,自然而成。

l         拳不猛打难放松(调身是也),呼气无啸(调气是也)毛难攻(惊起四梢)。开势(蓄劲)杀意合(摧骨拉朽)无敌(虚者实也),是死是活一念中。

l         如果我要在自己身体上练”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当我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做,就不得不要求自己清醒,以便体验身体出现的各种感觉,那就是一个很麻烦,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得到身体的“舒服”是很难的。而且,各种感觉复杂纷呈,有时我并不知道哪种感觉是对的。我练拳的时候多半是在这种情况下度过的。我想,也许这种执着的体验状态不是练功的好状态。好比不会骑车的人,骑在一辆行走的自行车上的感觉。有时,打着打着拳,会忘记了自己的功课,那时才有心情,才有意境,才有天地,才会忘我。

l         真正的高人应该看起来根别人一样,而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处处显得鹤立鸡群的样子。

l         有山顶卓然独立之志,必然流于平庸;而没有忍辱负重之行,则成悠悠泛泛之徒.

l         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存, 以名山胜景作为衬托而让无数志士神往的原因正是其内在有着""高高山顶看,深深海底行"的文化精神啊.

l         陈鑫老先生的《太极拳图说》自序里面的第一句话: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其意思是:往前说,尽管太极拳很美,却也很难显现出它的美;往后说,尽管眼下太极拳很鼎盛,却也很难将其好好传承下去。

l         如何借人借物,它的意义何在?

这一点在早于韩非子的法家人物慎到那里谈的比较多。他认为:君主要实现寡头政治,最要紧的是权力要大于臣属。“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也就是说,谁的权力大谁就有指挥权。君主如何才能使权势大于臣子?他提出:关键在”得助于众“。他举例子说:喜爱自己儿子的人,不能对儿子的老师怠慢,如果外出旅游,不要怠慢司机。一句话,得到帮助才能成就事业,得不到帮助就不能成就事业。他进一步阐发说:要把握两个关系和处理办法:一是君主不能苛求百姓的长短,要善于用人的长处;第二要对什么样的百姓都要容忍,这样拥有的力量就越多,自己的力量就最稳固,权势就越大,谁能争取群众支持自己,谁的胜利可能性就大。

l         自然呼吸就是了,不要去想什么穴位。当然要想入静,先得沉降。我自己的体会是,总得先将肺中的气徐徐呼出——细、长、匀、和缓、无声、略微闭息,然后才缓缓吸气渐渐进入状态。不要用胸呼吸,要用腹。吸气时不要上冲膻中。

l        不要想百汇和涌泉的具体位置,只是模模糊糊有一个意识就好。

l         只注意虚实转化就可以了,不要想“气”的具体经过。但是要清楚三件事:1、自然呼吸的一呼,气朝下走直落脚底;2、自然呼吸的一吸,气由脚底向上到达百汇;3、正确理解“气沉丹田”的真实涵义:气不是要下聚丹田,而是气要向下经过丹田,当然这是自然呼气时完成的,不需要人为想象。以上正如老拳论所说:气以直养而无害。

l         孙存周论内家拳入门

    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骛远,辄以练气凝神,毋须拘拘於形式。这种理论固极高深,但它不切合於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势之外,是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动,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已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余闻之先严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又云增其华者减其骨,饰其外者丧其中。此言让初学者宜注重姿势,而不尚奇特,万勿忽视。

    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但既经选择之後,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练习拳术,必须心静,心静则意专,意专则举手投足,左右往来,前进後退,上下伸缩,无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尤须知拳术姿势,变换进退,内外一气,含蓄在胸。两肩松开,气自下沉。力起於脚跟,主宰於腰腹,而运用则在两肩,往来伸缩如前面有物阻挡,前进後退有不丢不顶之意。初练时务要认定一种,勿贪多,勿嫌少。须知拳虽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异。故学一式须时加练习,勿专求重,重则滞;勿专求轻,轻则浮。尤不可专求一部之气,一部之力,务求全身平均发展。盖拳术顺者,自然有力;内外和者,自然气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体自然沉重;神意静逸者,身体自然轻灵。故切不可专求一事。久之,身体自然健康,自然可以却病延年矣。今请与初学诸君约:嗣後学习请照後列各则循序渐进,虽不能成为名家,要以可免误入歧途矣!

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源出一流,而式用不同。初学者亦各择其性之相近,认定一种,加以练习。二、三种拳术既经选定一种之後,学会一式,继续勤加自习,切勿贪多嫌少!要知各式有各式之妙,学者宜细细领悟。三、到场练习,应该主动,将所学会者温习。须知多练一趟,身体上可多获益一次。千万不要等人催促才去练习。四、练习拳术,学有先後。初学者应自起点学起,切不可强与先习者比拟。五、练习拳术如有不明了处,应当随时请教,以免食而不化。而於平时,尤应观察他人演习,藉收仿摹领悟之效。

 

 

太极杂说120

在太极拳行动走架时,要从大虚大实开始,经过多阳少阴或多阴少阳,逐渐往虚实结合、阴阳相济过渡,为自己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太极打手中,则必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通过调节虚实,运化刚柔,在实践中逐步达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呼吸在太极拳术中,一向受到很大的重视。但呼吸必须与动作紧密结合,在意念中达到“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的要求。这样,浮沉也是上述阴阳、虚实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将人体想象成为一个气球,表里内外浑然一体,在意识的统率下,呼吸鼓荡,动作开合,虚实变换,自然贯串。

l         太极大师杨禹廷一语道破技击本质: 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发放人难。一个人将一个身高体重差不多的人发放出去,是件极难的事情。如今健在的太极拳家王培生老师说:拿得起才能放得下。意思是只有能将一百多斤的人轻松拿起来,才能发放出去。这种拿人的拳法,不是一般功夫所为也。

二人较技,通俗理解,是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固、阴阳平衡不被对方破坏,而去破坏对方的平衡,引进对方使其落空,迫使他失去自身重心而跌出。近来圈内颇有一些议论,认为内家技击失传,是一味放松惹的祸,提出练紧不练松,紧到自然成功。但如果紧练,能紧过搏击、格斗和散打吗?据说拳击手一拳力达500到800磅,一拳能打碎牛头,但人家出虚拳时似蟋蟀的触角轻到极致。武术有松便有紧,一个门派有一个传授方法,内家松派别说人家紧,外家紧派也甭指责他人松,传统文化能流传几千年,不科学、无自家特点早已被淘汰,能够流传下来,就要研究人家的特点和长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其迷人的魅力源于它那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绝不是什么紧。

l        太极拳打手用法

练习拳式,以无极太极阴阳五行操练,将神气收敛于内,混融而为一,是太极之体也。此卷以八势含五行诸法,动作流行,使神气宣布于外,化而为八,是太极之用也。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体无本,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该,乃得万全。以练体言,是知己工夫。以两人打手言,是知人工夫。练体日久纯熟,能以遍体虚灵,圆滑无碍,神气混融为一体。到此时,后天之精自化,先天之气自生矣。即使年力就衰,如能去人欲,时时练习,不独可以延年益寿,直可与太虚同体。先贤云:固灵根而静心,谓之修道。养灵根而动心,谓之武艺,是此意也。以操手练用工纯,能以手足灵活,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神气散布而为十三式,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动静变化,诚实虚伪,机关未动,而我可予知,无论他人如何暗发心机,总不能逃我之妙用。妙用为何?即打手之著法,朋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也。总以朋捋挤按四手,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朋捋挤按四手常常练习,须向不丢不顶中求玄妙,与不离不即中讨消息,习之纯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势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以后采挒肘靠四法,以及千万手法,皆由朋捋挤按,四法中变化而出,至于因熟生巧,相机善变,非笔墨所能尽,此不过略言大概耳。

l        用骨骼开和合,依然是需要不顶不丢,。。。尺寸和分毫应该掌握好的。

l         搭手,听动静,为机要,当然对啦,但是,这个听动静,用什么部位听?。。。。。。?有的人用手听,有的人用骨骼听,有的人用身体听,有的人用意念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l         如果用骨骼来开合那就要硬顶了,有道是刺皮不刺骨。

l         推手中的开合。

推手搭手时候,即用捧劲和对手沾和粘,然后,自己利用骨骼开和合,去控制对方的重心,在沾粘连随和不顶不丢的前提下,自己的开,建立在对手的合上面,自己的开到位,正好是对手的合不到位。。。。这样的话,自己可以处在顺势,对手则永远在背势。。。

l         混元太极尺、太极棒是混元太极体系器械练习之一,它集混元内功、缠丝内功和养生内功之一体,分别以缠、拧、圈、绞、卷、颤等多种组合手法、辅以内气运行的内功修炼方法。

其特点:简单易学,易长内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功法。通过升降开合、螺旋缠绕,对调整阴阳平衡、打通任、督二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开发人体潜能都有特殊功效。坚持修炼定会修心养性,增长内功,强身键体。使习练者的功力明显提高。

l         太极拳的三乘功夫是会么呢?平时,我们看到的练太极拳的人大多东模一下,西扯一把,尽在空中划弧或圆圈,可能以为这些绵绵无力的动作没什么功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这种柔软弧形的动作仅是“太极之形”可用于健身驱病,它是太极的“小乘功夫”。老师对初步入门的学员,往往是以“形”作开导,使他们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形态,术语叫做“摸劲”。

    “摸劲”之后,再把一式式的拆开来练,渐渐做到式式有劲,式式能用,然后又练推手,对打,并由老师亲自“喂劲”,吃苦头受打几年后,才能练成“太极之法”这才是二步的“中乘功夫”。

第三步“太极之功”,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也就是“练气的功夫”。练成后,只要一举手一投足,几乎能断石碎金之劲,功劲看似飘忽,实则几乎无坚不摧,处身随意调摄气血运行,达到“气遍全身无阻滞”的状况,练功者能保持充足的精力,浑身舒展,体魄强健,功力不衰退。由此可见,说练太极者不会练气,实际上是不了解太极的三乘功夫。

l         谈两个问题:

    一、神打,神打应该是太极拳最高的境界的一种技击方法。一般能用神打的人必定是高手中的高手(如吴图南先生、但王老是不是会我不好说)。但是,神打不能打所有的人,尤其是打不了根本不会太极拳的人。

    二、纯粹的太极拳的桩功一般传自杨家,现在会的人不多,系统的会的人更少。现在所谓太极名家不少是用其他门派的桩功充实自己。(比如王老,就练习过行意的桩)他们可能得到过一些传承,一般只是部分的东西,比如说某种发放或是实做的方法。但是他们也是自成了体系。

如果,一些爱好者没有机缘练习太极桩功,就去练习行意、八卦的也未不可。孙家、以及那么多的高手也是这么出来的。

l         好些朋友,习练太极拳多年,却转换不了性情,明白不了拳是入道之基、入道之途的道理,每每看见听说人家谈经论道,心里就先存了嗤之以鼻之心,起了拒之门外之念,更加不理解太极拳的来源所在,是一个“道”字。这个来源上排斥太极拳,太极拳修炼上就只能在拙力明劲上论长短,比高低了。

l         根源还是从太极分为阴阳开始的,变成两个版面之后,就需要阴阳调和,而阴阳调和却是很难很难的。修炼太极拳注重分,更要注重合,无合不能返归自然。

 

太极杂说121

太极拳不只是阴阳互变.太极拳是阴阳高度的对立统一.

l         存周先生以家传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著称于世,这三种拳都有神意气方面的描写,什么是神意气,一般很难把握,存周先生言:"初练拳术,要把神意气理解的肤浅一点好,神就是保持注意力集中,气就是重心,把拳论上描述气的地方,都当成重心的运动,很快就入门了". 初听此言,始终也不相信,练拳多年,方体会此言不虚.

l         传统的武学不是肤浅的单讲健身和武技,正宗的武学她是从最初的健身到练武到入道、、、是合为一体的。她是人类探索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方法,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的手段。这是几千年先贤大德经,历了无数代人印证的智慧的结晶。一代一代的延续,这就是宗风脉传,宗风不可更改,因为她已经达到了与道相合人天同易。先贤已经实证了“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与其序,与鬼神合于吉凶。”。

自古以来先贤就有大道不可直示之训,宗风是只期待着有心、有志、有缘者去学习,去继承,去探究,去印证,去修至那完美之境,以无需今人去主观的删或添,去创编,去耗费那宝贵的生命,在先贤智慧的结晶面前,吾等显的多么的幼稚和可叹。宗风脉传已把修真和武学合为一体,三教之修为皆在其中,传下修为教学大纲《修真图》,留下了三教中最简捷、最安全、最上乘的功夫。斗转星移,历史的变迁,岁月的苍桑,古人修真之神魂和宗风之灵性文化却是亘古不灭,虽然至今,由于先贤的谨慎,宗传的功夫已是鲜为人知,但今天宗风之传人,李真阳先生已将宗传之武学授播与社会,期待天下诸有缘者得遇传统法乳之淋浴,也愿天下众多习武、练拳修真之学子的身心,普照着先贤智慧的光芒!

l         早在五十年代,著名气功医师周潜川先生即指出:后世练太极拳的人偏重套路,动作虽花巧好看,但是已失太极原貌,而且有勃养生,因为人编撰的套路并非按天然气机而运化,气脉纠结不清,往往三阳经先行,三阴迟滞,阴阳失衡以至虚阴上逆做成偏差,晚年方显出症候,每见患高血压,消渴症者,虽脸如涂朱,其实苦不堪言。故周先生当年已大声疾呼,希望恢复三丰祖师所传太极十三式原貌,可惜,十年浩劫期间,周先生死于冤狱,此说未得广传。(见周先生著《气功药饵疗法及救治偏差手术》)

l太极拳之内涵和本质循经,也是他的生命与灵魂。是元气在体内沿循着人的气脉,按祖国医学所言;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一昼夜一万零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象日月经天周而复始,形成轨迹,这是无数代先贤的印证,是宗风的太极拳的标准,他是天人合一是符合天体运行的轨迹,是不可更改的,也不必更该的。否则火车回出轨的。此方为先贤给予正宗之定义。社会之太极拳失去了宗风之传承,只是有循经的现象而不能形成轨迹。不能合于道,变成了拳脚之功夫,已不能开启先天的真如智慧了,武当前贤关亨九老先生曾说过:“不得宗传即使拳脚功夫高上天,也不一定能享尽天年,延年益寿。这就违背了三丰祖师创太极拳的本意:欲使天下众英豪益寿延年,不作技击之末。尔技击乃末尔,可以由武入道乃为正宗”。当今武林界泰斗万籁声先生在其《武术汇宗》已经讲叙了由武入道的根骸,只有金门功夫才能修成似“一轮圆月”的生命之光。不得宗风传承,只能属于社会上自然门之拳脚功夫。如今就连王宗岳的;“行气如九曲之珠,无微不至,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在社会也只是一种虚谈了,试问,如今还有几人能接触过手臂如棉中裹铁,和手掌如棉里藏针的功夫,更不用说武当之宗传之天罡气的修为了。还谈空?智慧之光?先贤云,空是一种在已有真师传授下,在实修中,元气渐渐饱满,产生了太乙循经,在体内中的气血已经循环无端,形成了象日月经一样完整的轨迹,在某一时恰与天体运行轨迹相合,刹那间与虚空同体出现天人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呀,到这已经可步入禅定的修为了。而十禅乃有得定,定中才能生慧呀,慧光中才能明了万物之本源、、、、、、。佛之广大,道之精微呀,这才是吾等所向往之内功修为之彼岸、、、、 

记得前辈曾有言:宇宙间众生万灵皆有自我的归宿,皆有自我的生存和修为方式。吕祖留有《灵鸟兽得之而生奇异,人民得之而成英杰。圣人有云:凡有九窍者皆可成真,人为万物之灵,故更应当注重心性之修为,要有自我的追求和有志向。故修心才是做人、习武和修真的关键,古人留有文武修真之法,以文来陶冶心性,用武来锤炼人的意志,通过修为,来完善自我身心,最终摆脱无知而产生真如智慧,使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而能享尽天年。我浏览了太极留言册,其中不乏,热爱太极者,真心求道者,学佛参禅者,遍访名师者,久历风霜者,、、、、、、,叹息尚未缘遇真师相授,终不得宗风之育化,落于世俗拳脚功夫或空谈智慧,乃至大言不惭谈情史,不禁让愕然,此乃为人师乎?古人云: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人立于天地之间当善养浩然正气存于胸中,古人云;心生念,念欲成物,转论不已,天地阴阳造物形成大千世界。是谓道修心,心正则言辞正,心正则行其端,传统的武学有其自我的尊严,太极拳的留言板亦是如此,就如在炎热的夏天,你可以光着身子在无人的森林里戏水,,但却不能在而在人来人往的闹市中来个回归自然,故建议老师或博学者,不能只顾自己已境界脱俗便一时之快语,而忘了还有吾等众多后学之被辈,只是初学,尚不能领悟色是空,空即是色、、、、、,

l         记得还在大学时,我也挺好学,读阅了社会上众经典佛家,道家,儒家,显宗密宗等,许多奇人异士都有接触,经常跟朋友们论禅,天上地下无所不谈,众多学友对我敬之,仰之,颇为自得。吾有一挚友,一小女生,朋友们在一块畅谈,她总不言语,总是微笑的听。有一次路上吾正阔论之《金刚经》: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正谈到精妙之处,她看着我突然问到:你能上坐几小时,有何体会?“3个小时,我看到了、、、很多东西。”好友淡然一笑,说;“我没资格论禅,在假日我随师闭关,出定时已是过了两天两夜,、、、、”,吾汗颜,打那以后,我从此不再言禅、、、、。吾友天生禀赋奇异,重情重义,同时授教于数位武林隐士习禅修密上过雪山,其师曾评她叹道;本是四面来风,奈何红尘多事,以情自困之,魔不在心,执为洪炉。我虽为俗人,也想受教于真,奈何与其师无缘,吾友百般恳求而不得应,良久才言:xx自有缘法。如今,我才明了前辈之心意。

    当年武林宗风龙虎堂上留有密传《修真图》。先贤在《修真图》著有:身不动精自固,心不动气自圆,意不动神自明。这几句话就精辟的道出武学和修真的实质太极拳以练神为上,心主神明,心都不净,何来神明?神明未至,何言开慧?先贤曰:人心不古呀!丹经有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真师难遇,大道难求呀,李真阳先生在其著的《太极拳统真大典》写先贤留有金丹真传:“有徒清正秉为,乃上士受教于真,有有徒左右不定,是非自行,乃中士授教于仁,有徒者,自性行径无纲无常,乃下士授教于慈。”是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也会遭世人之鄙,故之圣贤和真师传功夫定慎之又慎,古自古以来的真师相传者,少之有少。真师初传,以武教之,以求磨练身心,验其心性,叹吾等愚钝,初学得功夫一二,便沾沾自喜,便觉超人有长,沉迷于武技之小述中,心中充满斗气,,殊不知离大道渐远矣.是故真师长叹,便不再以真法传之,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也会遭世人之鄙。,是故不是大道遥不可得,是人心自我障道矣,呜呼!望吾辈习武修真之人,谨之慎之,引以为戒,切勿急功近利,并愿天下习武修真之人共勉。

鲁迅先生曾言,中国文化的根祗在道家。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的土壤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灵性文化,人的一生,虽然有人觉得漫长,但同时也是短暂的,古人对人、自然和宇宙的生命在漫漫的光阴中茫茫地探索,智慧与艰辛是相互交融的,古人用自我的生命去探求与实践,滴水穿石积沙成塔,一丝一毫认真地印正,在深夜的长涯中见到了日出得智慧,一代一代的三教的思延续,先贤们已经完善了修真的体系,此宋元而后,修真与武学相合一,时有武当,少林,昆仑,崆同峨眉,天山,华山,千山,雪山,九脉至尊聚集,于明永乐十八年圆融了三教的内容,成立了龙虎堂,她脱胎于三教。形成了自我独立完整的体系,留下下了一脉真谕,三教的思想就形成传统文化的框架。(参见《真元宝笈》)也就有“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之说。儒家讲每日三省吾身,佛家言内观其心,明心见性,道家云守身如玉。武林宗风有修真者应净其身心诸念为律。可知古之先贤大德对心性之重视。古人又云:物以类聚,人有群分,华夏愚智,各有高低。愚者困在物欲、情感和小术之中,而智者注重内涵和心性之修为,自我的完善,能使人身心逐渐净化,臻至灵真完美的智慧,使人焕发出空慧聪灵之神采。古人云;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惟有心如日月者,才有:“福慧双修终需得,身铭俱泰要留余”之愿力。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自小抱负远大,在庭院四角栽下四棵海棠,喻为纳四海之风于一堂,圆融了三教的内容,创立了金莲正宗。明代三丰祖师得佛之广大,道之精微,儒之至极。史书上曾记有,三丰祖师于三教之经典吐词滚滚,登山如飞、、、、、、,后翻少林而创武当,把少林之刚猛化为柔和,惊险化为平缓,给后人留下了威震武林的功夫,太极拳便是其中之一小果,宗风又留下先天、龙虎、混元、六合、如意、乾元六脉太极拳。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故武当武学为文武双修,武者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文者乃以文见道,收心敛神,是弛神为迹的显现,乃神思之慧化也。

 

太极杂说122

吾之见闻,身边挚友,有隐士高人,真师相授者,或是宗风脉传者,经年累月苦练绝技,却从不对人言其功夫,更不好为人师,为人谦恭,只是在与之言谈或见其文章、诗词当中,散发出清新脱俗的神采,便已心仪、、、、、

    记得李真阳先生曾著书言;“内功的行持也包涵了渐悟与顿悟的过程,渐悟是由日积月累生成的转化的基础,经过漫长时间所生成的质变。而顿悟是由某种基因激发能动神思所导致的质变。悟是先贤参禅打坐在静定的功夫上才能产生的。” 真阳先生曾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诗使人精确,史鉴诗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诗人深沉,伦理使人转重,逻辑与修持使人善辩,学问能变化人气质。”连陈胜、吴广乃一介农夫皆能仰天长啸:燕雀安知鸿浩之志!我等安能不汗颜否?若吾等能好好思索,人到世间一趟不易,俗言天道酬勤,若能勤习始知善学,文武同修,久持精恒,永不退转,则先天的灵性渐渐地得以开启。

人若开启了先天的真如智慧,和后天的学识相互交融,使人的身心得以升华,使人焕发出质朴祥和之美。如你领略到先贤的至理名言乃字字珠玑,那时练武操拳自然就会别有一番神韵、、、、、。

l         庄周说:“有一位纪渻子,专门为宋王养斗鸡。宋王让人挑选了一只最好斗、最剽悍的公鸡送给他,期望他能够培养出第一流的斗鸡来。“十天之后,宋王来问他:‘鸡养好了吗?’“纪渻子回答道:‘没有,这只鸡现在还昂头骄傲,恃气未灭’。“又过了十天,宋王来问:‘鸡养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没有,这只鸡现在听到声音、看见物影都会敏感地反应。’“又过了十天,宋王来问:‘这下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现在目光犹有恨意,盛气未灭。’“又过了十天,宋王又来回:‘还没好吗?’“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于旁挑战,也不会惊动它,看起来就象只木鸡一样。它精神内守,不为物动,沉着应战,胸有成竹。其它的鸡一看见它,吓得扭头就跑,根本不敢和它对阵。’“斗鸡者若能如纪渻子,便为善养生者。”苏玉惊疑地问道:“先生,您对斗鸡也如此熟悉吗?”庄周笑道:“我平生淡于名利,但是与三教九流却无所不交。”苏玉说:“我在斗鸡场上混了十多年,很少见过呆若木鸡之鸡。但是,这种鸡,肯定是最好的斗鸡。”庄周进一步启发道:“不仅斗鸡如此,为人亦是如此。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无勇,大仁不仁。真正有德之人,并不时时表露于外。哗众取宠、虚张声势者,未必有德。”

l         松是很难练的, 腰胯上的肌肉, 没练到时, 感都感觉不到, 怎么能命令它松了。 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我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 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那几块脊椎上来的。松软也是一把力气,是分了阴阳的力气,松要从力中来,这是不传真诀。 李雅轩说要“ 大松大软” 许多人误解了,松是力,在力中找,只是得有懂劲的师傅在旁指导,不能自作主张乱想象,乱发挥。李雅轩的“大松大软”那是说给入了门的听的, 是功夫上高档次的 手段。 往上走只有“大松大软”才是正道啊!

l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句话。许多人有好多的解释。其实,这句话不重要,可以当废话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概念。都可以。如果要认真的去认识,太极是阴阳前而由无级产生的。我的这话也说的有点糊涂。要细细体会。功夫就在细处,不可放过也。放过了就没功夫了。我这样说可能好一点,就不会钻牛角。阴阳是打人的时候才会出现,阴阳一出,胜负即分也。打人之前是个什么状态,就是无极。就是全身要如金刚石的分子结构一般的内力分布状况。(就是王芗斋说的混元力是也)。起式就是这样才合格,才能练拳。一动,就要内含阴阳,而对外仍然是无极态。然后触着敌人何处,何出即分阴阳。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这是敌我相交形势不完全明朗时的战略思想。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不暴露自己的意图。二是要发现对方的弱点。所以嘛,当敌人没有缺点的时候,就是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了。这时候的动静问题怎么解决,就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了。我这么说是不是好点。一动,就是立柱单重。一静,就是无极,就是那个钻石结构。兵法怎么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你看这太极拳狡猾不狡猾。动起手来,就像是诸葛亮用兵,不是有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注意,这是诸葛亮的大秘密。他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我们的拳也一样。拳,乃杀人技也。不谨慎是不行的,也是练不好的。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这是敌方未暴露弱点时具体的战术指导。前面是战略思想。啧啧,老王不亏是大哲学家,一篇几百字的小文章,真是滴水不漏啊。敌人以力打来,在无缺点的情况下,我就回避,所以就叫走。但是当敌人出现断劲时,我就要把这个断劲接上,这才叫粘。好多人在这里就糊涂了。什么叫粘?只有对方的劲一断,你马上要把自己的劲续上,所谓发落点对即成功,就是从粘字来的。你不回粘,不能粘,对不起,太极拳你还是不懂的。所以粘字最重要。粘在水平低时,用劲,高时用意,特此说明。

    上面两讲说的是王尊岳的太极拳论。文字很美,好多人被迷住了。特别是读过几天书的文人,特爱练这个拳。一是这个拳安全,用不着对打,推推手就可以糊弄过去。二是这个拳起点低,用不着朝天蹬三百七八十度旋等等混蛋招法。哼着曲听着歌就可以把这拳给学会了。其实,这就把太极拳给害苦了。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文人,这帮人在那,那就得到霉。这帮人跑到太极拳里。太极拳就遭了秧殃了。

现在的年轻人,没见过真功夫,就凭看书,看谁写的好,就认为功夫好,这就坏了大事。可以说,文人练拳,硬是把太极拳给搞破产了。什么是拳,拳就是要打。我前几天脸上还让师叔给搞出了一道血迹哩。可文人是最怕打,能练好么。练不好的骗人。练的好的,也骗人。不信么。我举个例子,这两年,太极大师多如牛毛,可大家都不买帐。但是有个叫祝大彤的,也是名师的弟子吧,也有把年纪了。看他的图片,功夫可以说是入门了。教个人我认为是合格的(太极拳的假大师最多,我留点情,老师骂我了,不让我说真话,呵呵)。然而他写的文章可以说是胡扯。例如他胡说什么他的老师把太极拳的动作统统分成两个,一个是阴动,一个阳动。太极拳一套架子,怎么是阴动,怎么是阳动,这就是故弄玄虚,最糟糕。这老祝仗着自己识几个字,就胡写,那就是害人了。

l         一阴一阳为之道,阴催阳动,阳动阴随,这种变化也是小桥流水,自然而然。好的文字像一杯清茶,一天喝一两杯,满口留香,沁人心田,练拳之余的品一品茶,才知道生活原来很美好!说句实在话,现在有些文字虽有其香,却难入心田,是用心吗?是真意吗?至于斗不斗,那太正常了,是人还不斗吗,杨露蝉学拳为了什么?传道?笑话。身在浊世,莫言清高!有人火气大,是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块伤疤解决不了,练拳悟道只能让他自我感觉豁达,可当有人不经意碰到那里,他又变成了俗世中的人。嘿嘿,谁没有痛处呢,关键放开痛处让别人打,自以为已经放开、麻木,不会痛,笑话。与人相处也是一样,一放就乱,一收又死,收放之间,得之者道。

l         都说太极拳“舍己从人”,不舍己就无法从人,没有"肚量"自然做不到,这里的肚量就是太极拳的功夫:一句话,看你身上是否"空"到家了。太极拳又有"引进落空",双方搭上手,一看对方打来,赶紧让开,或者把劲道引走,是个办法,不能说错,只是这就不是"引进"而是"引出"了,何谓引进?对方要打你怎么办?好,你不是要打我吗?我把整个身子都给你,让你打!拳、掌、肘、拿、绊、踢,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此为"舍己"功夫,也就是太极拳的肚量,没肚量可不敢这样:)"从人",你怎么打,我就怎么来,顺着你的劲路,或者说听住劲,等到你前力已尽,后力未续,也就是"落空"之时,便是我打你的时候了,到了这个时候,想怎么打你就怎么打你,长劲短劲随便用,长劲打的漂亮,短劲打的狠,伤人重。所以说,太极拳的"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比的就是谁的肚量大。听劲听的好的人,就怕你不打他,打的越重越狠,越好借你的劲,你挨的也就越重。太极拳的"肚量"大的人,不是不跟你争,而是要打你一个脆的。单纯的化开或者干脆挡开对方的劲路,不能算是太极拳,但是现在看外面的太极拳无论推手散手,似乎真正能做到舍己从人,引进落空这一境界的不多,大都是你来我挡,或者你来我闪的层次。

 

太极杂说123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l         太极拳如同放大镜,自身有什么问题会非常的、明显地 表现出来。而改掉自身一些潜在的不足也是很困难的。就如同我,经常还是急噪,气不顺、经络还是很痛。

l         守丹田时,似守非守,朦朦笼笼,恍恍惚惚。当然不守丹田也可以,用一良性的意念去代替即可,以一念代万念。

l         太极拳的快与慢并非形式,其实,很难说的,太极神拳说的慢,在本质层面上说,是真快而非真慢。

l         谈武当传统武学对心性的要求。记得李真阳先生在武当课教时,曾谈到宗风太极拳之修为:三丰祖师翻少林而创武当,把少林的刚猛化为柔和,把惊险化为平缓,形成了武当宗风太极拳的风格,形似唯唯诺诺,行拳时如履薄冰。故要存柔和之心,当练至威猛生之,但要收藏入内,身心只有一团柔和的元气,正如先贤云“常教身心养太和”,有利于养心养性。传统之宗风武学有律;如交锋时,一旦露出威猛之象,即使战成平手,也算输。故武林中的内家高手功夫越深,越觉得平庸,故武当前贤关亨九先生曾笑问,你们看我象不象病夫?(关老走路,左手背着,弯腰,低头)。笑笑又说:“我一只右手在前已足以应付七星,左手功夫不纯,一出手就要命了、、、、、。”当时不甚了解,后来有了点体会才知道功夫越高,为人越谦恭,正如只有成熟的高粱穗才会始终低垂着头呀、、、、、、。

l         这句“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应该是这么翻译的:“看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抵御众敌的情形,(仅仅凭借)快怎么能做得到呢?”言外之意就是:抵御众敌之围攻,不是凭借手快,而是凭借别的功夫才能克敌制胜。

l         关于“丹田”,我觉得从两个角度看比较合适。其一,是“丹田”的本来意义,是指“结丹的田地”。在传统养生,尤其是道家养生上,一般认为天地大自然,人体小自然,两者要相仿相同,互相蕴涵为好。那么在人体内就一样是有天有地,有风有雨,有一块田地,能重下种子,所谓“有情来下种”,能结出果实,就是丹。与此有关的操作,有“肘后飞金精”,“金牛耕田”,“河车搬运”,金津玉液“化春雨”等等。其二,武术的“丹田”,尤其是内家拳,由于绝大多数是根源于中华文化的根--道家思想,很多修炼借用或者沿用了术语,但是在意义上很多都变化了。目前理解的丹田,在下乘中乘功夫门内,是指的“劲源”--“发劲的源泉”。这种变化,是因为大部分门派已经丢失了“丹”的修养,不善于用“丹”发人了,只能用“劲”来说话,相信有一个合理的力量源泉,就用“劲”来取代了。也因此出现了“劲源”。“劲源”在初学者和绝大多数太极拳修炼者来说,是可以接受和体验的,不神秘,容易理解,对于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对于这个阶段,就这么说这么想就对了,非常正确!“丹田”的位置,对于不同功法心法是不确定的,对于广泛流传的是相对固定的。从武术的角度看,“劲源”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因为“劲源”可以是自然本能养出来的反射,也可以是人主观意念长期修炼主动布置的。这些牵涉到各门各家,味道多多,实在无法一言以蔽之。具体修炼,还是以师门传授为好。

l         对于夜间站桩方向,面北,道家有这样的说法。同时道家也有建立“泰场”的说法,具体太极拳无极桩,是应该自动自主找方向的。你自己的气是有极的,你站桩地点一样是有极的,顺应它,让他们自然相合是建立“泰场”的过程。《太极大道歌》中有”日月流光“一句,对于太极拳修炼而言,是接受日月光华,因此有的要求是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但是夜间太阳在你脚下,并不真的在正北方向。对于开始站还是面南微偏东,取地球磁力线方向。这个是你自己气机昏沉不能自动的阶段,到了自己不由自主地转,则转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方向,如果连续多次,则固定下来。阴阳男女,谈的多了,限制就多了,自在就少了。道--还是追求无为自在的好。

l         意守丹田问题,是男女有别的,女的站桩假如有意守丹田的,经期时不可意守下丹田的,假如这时意守下丹田,气血集中在那里,会令经血量大,是不好的。这时可意守两乳之间的中丹田,或不意守丹田。而关于面北而站,是为了和地球的南北磁场相符,能更好的入静和得气。但假如是佛家功法,则没关系,你面向那方舒服,感觉好,就向哪方。

l         窃以为"沉肩坠肘"以及其他类似的要求是为了把劲沉到裆下脚下,原因是不这样要求裆劲是练不出来的,打人全靠裆劲,至于用丹田内气打人,一是练法恐已失传,即使有,现今恐怕也无人能做到了,别说用丹田了,能用好裆劲的人都寥寥无几!

l         人们常说的男左女右,是来自易经和中医,男的左边的气血旺过右边,而女的则相反。

l         其实修心才是做人、习武和修真的关键,先贤在《修真图》著有:身不动精自固,心不动气自圆,意不动神自明。这几句话就精辟的道出武学和修真的实质。我浏览了太极留言册,其中不乏,热爱太极者,真心求道。学佛参禅者,遍访名师者,久历风霜者,、、、、、、,叹息尚未缘遇真师相授,终不得宗风之育化,落于世俗拳脚功夫或空谈智慧,乃至大言不惭谈情史,不禁让愕然,此乃为人师乎?古人云: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太极拳以练神为上,心主神明,心都不净何来神明?神明未至,何言开慧?先贤曰:人心不古呀!丹经有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真师难遇,大道难求呀。是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也会遭世人之鄙,故之圣贤和真师传功夫定慎之又慎,自古以来得真师相传者,少之有少。真师初传,以武教之,以求磨练身心,验其心性,叹吾等愚钝,初学得功夫一二,便沾沾自喜,便觉超人有长,沉迷于武技之小述中,心中充满斗气,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也会遭世人之鄙而大德先贤不知离大道渐远矣,是故真师长叹,便不再以真法传之,是故不是大道遥不可得,是人心自我障道矣,呜呼!望吾辈习武修真之人,谨之慎之,引以为戒,切勿急功近利,并愿天下习武修真之人共勉。对人言其功夫,更不好为人师,为人谦恭,吾之见闻,身边挚友,有隐士高人,真师相授者,或是宗风脉传者,经年累月苦练绝技,却从不只是在与之言谈或见其文章、诗词当中,散发出清新脱俗的神采,便已心仪、、、、、、。

l         以出世之情怀,做入世之事业。

l         这东西有个体差异,整劲练好了,往外打也很舒服,丢在外面就更舒服的不禁笑开了。常如此则伤身。至于抖丹田气的,浑圆力的皆类于此。着相倒是高级的走火了。

 

 

太极杂说124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你越希望他,认为他能给你带来好处,害你的往往是你最期望的。平淡些,或许好些。

l         打太极应该是神色内敛的。空起胸腹,包容万象,那是很吸引人的,尤其吸引内行人。

l         身体为体,四梢为用,体不成用不灵.用灵不易,体成更难.体要通,须通臂、通肩。通体先求圆满周充,后达寸虚方空。太实气扑满身,则窒则夯。则不应用矣。〔所谓无气无力乃纯刚是也〕。

l         诡秘笑容,我觉得他是入相了。看起来舒服,行拳时也舒服,可是打完之后可就不对了。当破相是就破相,不然其祸大了啊。是好现象可是又危险了。“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是一点没错。

l         据我所知,吴图南打拳竖大指,那是为了表现领劲。就是把大指当头了。把手当身了。那是在身上练的边。当然这是最初的方法。一定工夫之后,可以把大指当成球的中线,好多方法就便于实践了。都是一种便于学习的方法罢了,一家有一家的路。练熟了,上下四旁都可以是大指头。

l         杨式拳拇指和食指连接之间是U字形,不能是V字形,这是全身内里通达的自然外现,非外在故意竖大拇指。

l         我反对盲目崇拜,迷信。但对高人真功,就得臣服和正信,这才能得东西。庞老在后来的教功中,把立掌外撑当定式练,一撑就是一小时,甚至4小时。庞老谓之耗功,他说,功夫是耗出来的。当然耗是在科学合理的功法下的耗。我们只看到高功者的雍容悠然(不是懒洋洋),他们之前的苦练,我们却看不到。

l         行拳很陶醉,仿佛睡着了,非正途。倒不是说就一定是歪的,既然是潜意做主了,明了意识的作用便减弱了。但是一味昏昏然,可能就会歪的,扶正的意思是做得了主。道理很玄乎,但日常生活很多的,不少人行拳很陶醉,仿佛睡着了,架子也就开始歪了。潜意思的加入,可能会抑制大脑的兴奋,有时会使身体力恢复。但一味陶醉,就非常不好,非太极正道。架子不正,气势必然散漫,于健康不利。

l         很多人认为太极拳的精华在技击,技击是太极的精髓。那时本末倒置,我一直的观点太极是太极拳之体,拳是太极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练太极拳是为了养生,为人,悟道,技击已是其次。大成拳号称是实战拳,但他的宗师王乡斋认为技击是末枝,他晚年从事保健养生的工作,在教养生浑元桩。杨澄甫定架的杨式太极也是重养生而轻技击,是保守还是超越?八万四千法门,皆可修禅。太极拳也是法门之一,为何不可修禅?少林寺的憎人是拳禅双修。少林寺里有一碑文曰:禅拳归一。太极拳,也可太极禅。八万四千法门皆可修禅,以何入手,因人而好,为何非得七支坐?惠能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太极拳性命双修,动静皆宜,比较适合我。太极盘架熟而又熟,熟什么?假如熟动作,熟套路。熟招法,终执于形。熟而又熟,应将形整化为零,化为气,化为神,之后又归一。练太极拳是一个从无到有,到有无,在归于无的过程。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也。松静的气感是“有,有无”的阶段。《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练太极应超越有无,才能达到无相,才能武道不二,禅拳归一。这时的练法说不了。只能强之曰:空。说空即着无记空。空,非空,非非空。空即非空,,是名空

l         如果说握拳小指松散着,倒也没有什么,顶多有点象女人的兰花指罢了,北京的吴图南先生的徒孙,握拳时大拇指硬邦邦地竖立着,就怪得有点出奇了。

l         还记得当时带一位法国朋友去见老师,这位法国朋友练了八年太极拳,曾经专门在香港、大陆学习多年。但见我们老师时,我们老师正在与其他人谈话,这位法国朋友用手一接触我们老师,就全身飘了起来。后来问他当时的体会,他说自己的感觉是没有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反应。当时他非常沮丧,因为他见到了真正的太极功夫,却又没法学。

l         太极有奥秘,但绝不神秘,只要方法正确,就可以练到相当的境界,能不断重复的功夫,就是科学的,虽然现在的科学还没法解释,但不代表不存在。

l         太极拳的很多道理,主要靠体悟,靠验证,一落言诠就是错。

l         练太极拳,主要读《道德经》和《太极拳谱》(沈寿注的即可,因原始资料较全,无自己的诠释),其他的太极拳书都不要读。再有时间的话,可读心经、金刚经,易和孔孟所论浩然之气修炼的书。

l         杨家的练法,不是没有,而是叫法不同。其次序,站无极桩开始,下面是定式,就是37个基本式子都有个关键稳定姿势,或滋养、或蓄态、或蕴味,都是支撑八面,最能体现此式精意所在,每个式子站几分钟,变式,也是师父为你定架的时期,再以后是单操等等就不说了。这个定式,各个都可以单独成桩来练习,很多场合称为“活步桩”,因为可以左右对称变换来接续。为什么杨家称之为定式,而不是桩呢?因为此时要求不同,关键在于“定”字解释。所谓出定入定要求不同,才有定式与桩的区别,在杨家不是什么都可以随便叫做“桩”的。

l         任何一个拳势都是一个桩,定下来是定桩,动起来是活桩,随处而定,随处而活,定是活中定,活是定中活,定步、活步实际上是一回儿事。桩动,心清静,身安和,是谓活中定;桩定,心中却有无限生机,气息氤氲,无有滞碍,是谓定中活。”

l         "扶点"是北京杨老先生一派所传的理论,也叫轻扶"八放线".我练的拳却不是这样的.我练的是上海鉴泉老架.没有八方线一说.北京的吴式应该是无名指引领(请注意我没有用"领劲"一词)的情况比较多一些.

l         太极拳最高的境界在《道德经》里寻,最高的功夫指引在《易》,终极的修为在《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太极之立身处世在孔子的“中”,相对这样的书,读其他都是在浪费。这种书不但是在读,还要修,才能悟出其中之妙。譬如《心经》里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以前如何也不能明白,怎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直到我体会到闭息。 “深沉九渊底,神游三界外;一念已万年,不离呼吸间”。吸---是生,人一出生第一吸是吸气;呼---是死,人一死呼出最后一气,故吸生呼死。吸---纳入新鲜的氧气,是净;呼---吐出废旧的二氧化炭,是垢,谓之吐故纳新。吸---增加了肺气量,有增;呼---减少了肺气量,有减。只有在呼吸间,这个空隙,不吸不呼间,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太极杂说125

谈到《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让我想起最近与老师聊天,也谈到练太极拳究竟追求什么。老师的回答是,《易》是将变的,但《易》里面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练太极拳最后就是要找那个不变的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要靠悟。也就是佛说的“不可说”的东西,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非常道”,同样,也就是《心经》中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同样,也就是孟子所“难言矣”的那个浩然之气。

l         香港一代文化宗师饶宗颐先生最近抄《心经》,然后献给香港大学,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高修为的人,就该知道该来就来,该走就走。实际上,杨健候、孙禄堂都是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走的。

l         太极拳里的招式当然可以用力来使用,在力的支持下产生技击效果,但那不是太极拳的境界,也非太极拳所独有。太极拳之所以为太极拳,就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武哲文化的精华。太极拳者所修炼的内劲,虽然当今科学无法解释,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种内劲所产生的能量,能够产生强大的摧毁力,也同样让人更加理解到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所以,练太极拳不要谈打。

l         太极拳一层境界一层体悟。举个例,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个字,如何称呼,如何体悟,如何理解,就反映了练拳的不同境界。在着熟阶段,尤其是练“以腰为轴”、“运动在梢,机关在腰”的阶段,这八个字的练习可称为八法练习,也就是每一拳式中的八法都必须非常清楚。但这时候的练习还是在外面,虽然已开始培养以意领行,但因习练者内气不足,僵柔之力未化劲,意与气(内劲)尚不能合,故仍以外形能看得见的八法练习为主。但即使这样的练法,在外面已少见了。功夫高一层,则进入专门练神、意、气相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八个字就可称为太极八劲了。在这个阶段,则不论外形的姿势如何,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打出指定的内劲。与外形完全无关。这时候,就是真正的以意领行,以气催行。太极拳道的无形、无迹,在这个阶段可充分体会。这个阶段若练得好,则不仅每一个拳式可以分别打出不同的八劲,而且可以在同一个瞬间同时打出太极八劲。威力惊人。“妙手一挥一太极”的境界到此可以体会。功夫再高一层,则八个字可称为太极八势,也就是在内劲催动之下产生的八种态势。这八种态势随时产生变化,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所谓内外、前后、上下、左右。六合八方,任我驰骋。实际上,所谓的势也只是我们人为思维的规定,其实天地一大囊,那来的什么六合八方。别人的按劲之意,我借过来就是棚劲,我的棚劲之意别人借过去就是他的按劲之意。

l         但有所执,便入魔道。阴也好,阳也好,虚也好,空也好,懒洋洋也好,精神气也好。都不可执着于此。你认为它对的,感觉到他是对时,他就是错的了“功成而不居”不虚言也。

l         松---大我,静---超我;空---无我,松---大松大柔;静---至静至虚,空---极空极灵

;我来自哪?练太极形松,气静,意空,知道:无中生有,我来自无。及我无我,会问我是谁?到极空无,会问我去哪?

l         以下是我在盘架的练--悟--证,请各位指导:盘架用意不用力,这个意是什么?是---松---静---空----。盘架不同的阶段,意念有所着重: 盘架初级重松,中级要静,高级在空。盘架初级:用松的意念去诱导身心放松,轻轻用意,内视全身的大小关节,骨络,肌肉,内藏,经络,直到神经,细胞,气血。淡淡的观照,好象历历分明,又模模糊糊,身体明亮透明,轻轻松松。太极中级阶段意念:静。练松一段时间,身体已松开,松柔,松活。呼吸达到拳势呼吸,已有内气的感觉,这时意念在松中求静,松是内视己身,静是内外观想,以一念代万念,可以意念一太极图,你在图里描太极,体会阴阳虚实的变化转换,刚柔,开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变阳,阳极转阴,宇宙一太极,人体亦一太极。也可根据动作的阴阳意念,一放放之到天边,到无极,一收收至体内细胞,致微无穷。开则人于天地大,合则人与天地小。这时静到你对周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有大我,只有太极,只有天地。。。

太极盘拳的高级阶段的意念是:。。。太极盘拳的松静空三阶段,并非人为划分,亦非刻意追求,那是盘拳自然的进阶,拳友应勤而行之,顺其自然,终能达到武道不二,禅拳归一的境界。

l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这一方法---盘架意念“松静空”,大多在松和静中游荡。松静到极处,会有闭息的现象。我以为到了空的境界,体会空的意念,但不好把握。闭息时有是无,它好象是极幽深处什么东东,有时出来让你得意一下,但你一懈意,它又缩回去。有时几天不现,甚至一个月。我被他作弄变的老实了,我现在不管那么多,只管松,松,还是松。松到家,真气自然而生,身边自然有一浑圆气场,呼吸自然细长,柔和,“忘息”而---时有时无的“闭息”而---“止息”:“似有者尚有有,似无者未真无”。待到至意无意,息无息,无意而无息,无息而无意,无意而无念。无相,无念,无住----空也。

l         凌空劲我听过,只要你有打对方的意思,对方一空,自己就像掉到坑里一样.当时却并未接手.但是太极拳,是不讲打人的.因为那会伤身的.我也试过凌空劲,打完之后很不舒服.其实是自己相去接别人进入之势,在未接触时就和上了,中途再给断掉,对方就会有落空之感,而后跳.其实,违反了不太极拳的本来,是一雕虫小技罢了.

l         水调歌头

    野径垂杨柳,提剑踏清风。 荷塘飞燕,轻舞带雨老芙蓉。坐看远山云涌,不怕行人笑我,跃起捕青虫。 八卦九宫步,戏蝶悟迷踪。

卧牛地,少人迹,意如龙。 神催剑气,剑气漫漫落花红。 再饮再歌再笑,再唤风流剑客,试与论英雄。日落咏明月,还剩酒一盅。

l         行者不但要顶天立地,也要对天地人师父的恭敬,这是心法的,也是技术的,惟有实修者可证可明可信。

l         太极拳,是虚与太虚,方是我辈努力的正途。凡言劲者皆落如下流。我试过太虚之时,真是丝毫力气加不上去。便是心意一有侵害对方的意思,自己就飘了起来。对方如一影子,加以急力则自己大脑一片空白,身以跳出老远,而手中却好象什么也没有碰到。比之,以所谓整力打人,如球碰壁的,不知要高多少了。

l         那我就讲讲意气,其实还是得从技击角度讲。吴式单鞭为什么要求臂要直,就是为了要把劲放出去。臂曲的话气劲不通透,会分散在自己的胳膊上,囊软无气,如何能把劲意放长放远?不把意劲放长放远,如何能轻轻一抬手就把敌人击出?其实劲是指暗劲而非明劲;还可以说,劲就是气,气也就是劲。气劲是通的。顺便提示一下,吴家大公子公仪先生的单鞭就是萎缩着的。其功夫如何可想而知。后来发生的香港一斗,反倒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我作为晚辈也是后学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我就是希望大家练太极拳首先要重视“明理”。不明理或者自以为是的话即便是亲传也是没用。

 

太极杂说126

自古以来就有“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之说。儒家讲每日三省吾身,佛家言内观其心,明心见性,道家云守身如玉。武林宗风有修真者应净其身心诸念为律。可知古之先贤大德对心性之重视。古人又云:物以类聚,人有群分,华夏愚智,各有高低。愚者困在物欲、情感和小术之中,而智者注重内涵和心性之修为,自我的完善,能使人身心逐渐净化,臻至灵真完美的智慧,使人焕发出空慧聪灵的气质。古人云;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惟有心如日月者,才有:“福慧双修终需得,身名俱泰要留余”之愿力,是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也会遭世人之鄙。而大德先贤传功夫定慎之又慎,古自古以来的真师相传者,少之有少。真师初传,以武教之,以求磨练身心,验其心性,叹吾等愚钝,初学得功夫一二,便沾沾自喜,便觉超人有长,沉迷于武技之小述中,心中充满斗气,殊不知离大道渐远矣,是故真师长叹,便不在以真法传之,是故不是大道遥不可得,是人心自我障道矣,呜呼!望吾辈习武修真之人,谨之慎之,引以为戒,并愿天下习武修真之人共勉,习得真功求得大道!!!

l         太极大道歌是个好东西。这歌诀的前面,到“周天旋转,日月流光”是说颠倒阴阳。到“落落光华”是说混合阴阳,就是抱元守一的一了。到“发出三九”是说出相的过程,此时已经到达至中至正的境界了。此发是发生,而不是发劲的发。到“人已飞扬。”是说太虚的境界,不是把人打飞,而是自己飘飘如飞也。就是老子说的“至虚极”。以上都是内功,此时方可行拳,乃虚与太虚之间又成一太极也。“来回有神”,是用神来箍住相,意马心猿都要用神栓住,神乃绳也!后面是说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了,是用法,说也无意。

l         太极拳内劲次第论

    根劲者,松沉劲也;整劲者,根劲以一贯之为整体也;灵劲者.整劲之运动也,. 以根劲为基,继而习整劲,进而达虚灵之变,为循序渐进之法,故名道次第也.然道着,一以贯之.故此次第,非次第而名次第也.

    一论根劲: 拳手于根劲,入手之初, 大多以意往足下沉为法也. 其为入手之法,亦有益于学子,但非究竟之理也..身证根劲者,须知,此劲实为拳手周身骨节拉开,周身气脉调柔为基础,而加以中正之身法运动而成..故拳手应于大架子上下功夫,并以严格之身法求证于中正之理也..以此用功日久,根劲当有成也.此处对中正之法,如何强调,皆不为过.一失中正,架子拉开,周身散漫不成其势,慎之..中正之法一明, 大架子则为端庄舒展之势;身法开合有度,而成长袖善舞之美也.

    再论整劲: 根劲之贯穿也,其要在三节到位也. 三节到位,整劲有成.

    进而论虚灵之劲: 运动中,整劲无所不在也. 浑函虚灵之意无所不在也.

根劲、整劲、虚灵之劲者,论之似为抽象,然推手之间,接手即知: 证整劲者接证根劲者之劲,能知其或丢或顶,盖前者能彻知后者根劲未能贯故.证灵劲者接证根劲者之劲,能意在人先,能取先机,故有如水顺势而入之得.盖前者彻知前者仅能在特定之时与位置能形成整劲,不能于运动之际,深证一动无不动,劲断而意连之境;故后者推手,虽能卓然自立,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不能深思太极舍己从人之意. 证虚灵之劲者,身体力行而进乎道:以无胜而胜天下,以无争而天下从之,以无为而无不为,故太极内劲, 君子之基 , 圣人之道也。

l         常听人说,打拳神宜内敛,错误的理解它:感觉那拳越打越小,越打越缩在自己身上,越打越没出息。就感觉不到周围的草木风轻日月云动,没有溶进天地之间的感觉,拳要能和天地对话,和微风同止同息,和身边的大树同根同生。和天边的云朵同卷同舒……。一次推手,我偶然试着不拘己身,用意将身前身后几十米的空间尽数吸起,合在对方身后,即出,对方后退一步说,呵呵,劲大。我不会推手,我没什么内劲。“行拳时,须将身心放大开来,与日月星辰同在,与浩瀚宇宙同光”应该如此啊,如此才对。

l         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可蔽而新成。释:保持这个“道”的人,他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不自满,才能持之以恒,深会领悟,能除旧更新,前进不已。(不自满,才丹田功力增长,贯通督脉,后天复返先天,调理肌体康健。

l         半字歌 清 李模(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l        心是关键。心平了气才能和。气和了拳架才能舒缓。舒缓了内气才得以颐养。

l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音:chen)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

l         ‘三九’的原句为:‘练有成无,无中生有,有便惊人,发出三九”。我们有句俗话不是叫三九严寒吗,这里的三九想毕与此语有关系的。太极有柔劲,也有刚劲。刚劲打得好的人,可以入骨,叫人心寒,甚至会冒冷汗。

l         单推手时,在随处“中定”的情形下,掌、肘、肩始终都不要保持“内合外撑”之势。手指清虚,肩肘沉!手臂的起伏,不能牵引肩膀令其架立起来,肩膀无须时时向下灌住劲!手臂近身时,手臂与胸保持的距离,功夫弱者以一拳之隔为佳;功夫高者可贴身而行,以胸含腰旋引化对方气劲。倘若对方贪功,一味冒进,我则顺势两手引动彼方气劲;渐引渐长,牵动其重心,以破其“中定”之势也。此时己顺彼背,我倘若一手采拿,另手肘尖虚虚领劲撑住,彼会自动靠击到吾肘尖上也。易犯的毛病:将彼方气劲引入己方内圈时,只管引进却不能“落空”对方的劲力,让彼方气劲有机可乘,趁机打击吾方“中心线”是也。原因分析:腰胯松沉搁到位,故而难以继续走化,或腰裆走化不顺遂之所致。腰胯假若不能真松灵起来,左右腰肾处双重之病难以避免;左右腰肾处假若双重了,则一身皆双重也,此点不可不察也。

己方气劲为彼方引入其圈时,我方气劲受彼方引化,我若留意命门后撑领劲、以及肘的松沉合膝。也就是说,己方仍持整劲不失,就易为人所乘而发出圈外失却了整个形体。假若出圈的话,己方倘能及时合住劲,乘机施放肩(胸)靠、肘打之劲势,就地一滚,亦可用来救急也。肘在缠丝时,须有意无意“向自家行”,“曲池窍”似有意似无意地,寻找对侧“阳陵泉窍”(“肩井窍”找对侧“环跳窍”,“劳宫窍”找对侧“涌泉窍”)。胯松裆圆,腰走圈。命门领劲,是在腰胯松沉的情形下实现的,不能强行扭腰动胯以回避。

 

太极杂说127

柔化推手的要旨:己方在“内圈”布起可吞噬外来气劲的“漩涡场”,令外来气劲在此“漩涡场”中消弭于无形。此“漩涡场”之走向可顺可逆,这是随对方气劲往来方向之变化自然而然形成的。当对方气劲往来方向丝毫也不显现时,己方主观布起的“漩涡场”就被消弭于无形,惨矣,己方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l         “胸闷腹胀”是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开始甚至很长时间内出现,也可能反复出现的现象。简单地回答是正常和不正常,我个人觉得是不恰当的。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对于“气沉丹田”的理解把握和具体方法上。如果老师是在故意“矫枉过正”,则修炼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是胸闷的,因为气还没有引下去。这个“胸闷”就是比较合理的过程,可以坚持下去。如果反复出现,则是功法和架子有偏差,需要调节。腹胀是很多把转丹田理解成转小腹,还有很多强调裆走下弧走的过度造成的,尤其是运气逆腹式呼吸的。并不是上述要求不对,而是主动追求过度。就用《太极大道歌》中的一句话“春风润物,莫要强趋,日积月累,动则如如。”来指导最好。当然,还有架子从把自己打背了开始的,也是有腹胀的。

l         歌诀一首

    有意无意皆非是,当在其间求消息。

有无相变空连环,环中便是此真意。

l         太极者,有道是无极而生.至于<<上下四旁,落落光华>>句,就是说:人的四周,犹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弥漫在身旁,具体说来,就是人体在松透后,行拳时体内的太极之气暖暖的棚在身外的感觉。“身如铜钟”句,是内家拳的俗语。太极不是讲究柔与刚吗,这就是刚的感觉。具体说来,在站桩时体会特别明显。形意中叫“全身如铸”。

l         真正的“棚”恰恰是不用力的……

l         八字歌(七言八句) 宋书铭传抄谱

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捷便,沾粘连随俱无疑。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l         争走要诀

    陈鑫

两人手交,各怀争胜之心,彼此挤到十分九厘地位,只余一厘。分胜负全在此一厘地位。彼先占据,我即失败;我先占据,彼亦失败。盖得势不得势,全系于此,此两人俱到山穷水尽也。当此际者,该如之何?曰:必先据上游。问如何据上游?顶精领住中气,手略提高,居于敌手之上;身略前侵,逼迫彼不得势;力贵讯发,机归神速。一迟即失败,一迅疾即得势。势得,则手一前送,破竹不难矣。如两人对,棋到局残,胜负在此一步。又如逐鹿,惟高才捷足者先得之。又如两国兴兵,先夺其轻重粮草。此皆据上游脑之法也。故平素打拳,全在一起一转。所谓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本势手将起之时,必先使手如何承住上势,不令割断神气血脉。即承接之后,必思手如何得机得势。来脉真,机势得,转关自然灵动。能如此,他日与人交手,自能身先立于不败之地,指挥如意。来脉转关,顾可忽乎哉!

l         太极拳也可以象绘画艺术一样分成:能 妙 神 逸四种境界。能, 妙属于有形,可以下苦功练出来。属于有形之拳但是神, 逸之境界就是天生禀赋。属于无形之拳。光靠苦练就不行了。

l        太极大道歌

太极大道,有柔有刚,刚柔相济,有变无常。

心体合一,太冲阴阳,周天旋转,日月流光。

无中生有,有又归无,大道渺渺,细腻能出。

本无运化,先天自发,上下四旁,落落光华。

身如铜钟,终化神风,不可捉摸,只在心中。

为太极者,无为红尘,宇宙同体,天地同根。

练有成无,无中生有,有便惊人,发出三九。

春风润物,莫要强趋,日积月累,动则如如。

不觉身手,空空如光,内外不知,人已飞扬。

平日行拳,舍去己身,恍恍惚惚,来回有神。

何谓精意,先物后人,此中无中,得来此真。

人无己有,人有己无,空化一体,神圆气周。

出入开合,体脉畅通,可以延年,可把身防。

歌兮歌兮,我心顿扬,头有慧照,心有金光。

此文据说是张松溪的作品,放在家这么多年了,也看不懂,我是个老中医了,知道太极拳是个好东西,可惜无缘啊!问了些人,都说没什么,我想我留着它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发表出来,看对大家是否有启发。我祖曾学医九华,与一道士交好,和他学了太极拳,据说这是他临别时赠予的。可惜,家严就已无缘了,空有此稿多年矣!------孙怀有

l         杨式不讲究顶,赵堡不散。桩功在陈式确实是有的,与杨家的差别在于两脚分开的角度、脚掌与地面接触的要求、对“气沉丹田”的操作方法,尤其是对命门的要求等等都不一样。

l         无论是杨氏吴氏等,都要练站桩,或者是半段锦之类的内家辅助功法,但是陈氏却是没有,只是靠打拳,但是据记载陈氏拳的历代拳师内功不错,而且陈拳前辈保镖的很多,这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要有很好的长期作战能力,而后代杨氏开始就不在从事保镖护院等工作,对人体的长时间作战能力要求降低,顶多是跟个别人比比手,来个输赢。那么因要使能长期作战靠的是什么?就是靠的呼吸!练陈氏的人没有领悟到陈拳里面的呼吸,就没有学到陈拳的根本东西。

再说,陈拳的缺点是中定,并不是陈拳本身的问题,而是初学者最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尤其是现在的陈拳爱好者,打起拳来,手舞足蹈,摇头摆尾,扎咋呼呼的,看起来呼呼生风的,其实没有中定。中定一意,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王芗斋得一中定就独创意拳。在杨吴武等太极拳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者不可不戒!

l         1、从无极到太极,从无到有,说浅点是指练了架子,说深点是找到太极的中,一切以中正为本,练拳时时刻要劳记。2、从太极生两仪——阴阳,则是从中而生阴阳变化,无处不阴阳,左右、起落、里外、前后、开合等等,但归根到底从丹田而发,离丹田最近的腰也不例外,甚至到每只手、脚其中都有阴阳,练拳中可体会到。3、开合是大开合、整体的开合,但走到每个部位又有开合,从开合想到“螺旋劲”“弹簧劲”等劲,无不一开一合或一合一开,合了才能更好地开,君不见弹簧之所以有弹劲,必先加力由直扭曲,一松力弹簧必将你刚加之之力尽数还于你,加力大,返力就大,你若不小心中了,可就苦了,因此,想到太极每个动作如能做到先阴(蓄力或受力)先让肢体难受,其本身必会千方百计产生一种想要不难受、想要恢复自然状态的一种力,这时如松身体顺其自然放出这种力(即阳了)其力必又顺又畅了,其中感觉不能用只字片语表达,但基本意思差不多,不知如此对否?

 

太极杂说128

大家走劲时,照了三个面。第一面,左手背相搭,右手搭在对方左肘,成坳步,他用俗称棚劲向我右边压迫我左手,练陈拳赵堡拳的都知道,要手给手,进肩进肘,先找檀中后找期门,先穿心肘,后回身肘,我身进肘过胸肋,中定一点反应也没有,可能以为我重心已失吧,我只好笑笑。再来一个照面时,右手相搭左手搭肘,依然坳步。中定依然压向左我右手,隅角强中门弱,(我想换一个明一点的劲,你总该有点感觉了,)左手过他右期门,手背接他右手腕内侧,即内关,右肘领其左手至体侧,进身进右步,右掌已然轻按在檀中,此时中定身体后仰腹部前挺腰已失双手在体侧,还说“再来”。(要打的话,早就倒了,还等到现在。)第三面,我也不进中也不挂手,对对劲吧,这总该有点数吧。顺他左手压我右肘的劲就把他连手带肘领起来(白鹤亮翅以成,左右手与领劲一合就有了),没打。他右肘向下一沉,又把我送到倒撵猴这种上去了,我右腿向左侧后退右拧身,左腿过他右脚,还是没打。领起的人,又放下了。我想,说不定他能放出劲呢?“那你在大卫身上,放放劲看看”,根本就无法放出多少劲来,大部分还留在自己身上。

l         松与紧,刚与柔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练拳中有松无紧是不可能的;和人站立一样,只有一条脚紧了,另一条腿才能放松....这是顾留磬<<太极拳术>>里的到法,但顾没有讲到金鸡独立,分脚,摆莲,二起脚,旋风腿等单脚着地时腿如何放松,其实单腿里面也分阴阳的(松紧).看你何处做松何处做紧了,马岳梁单腿抵御数人推拉,必定是个中道理呀.这是高层次化解,也是掌握重心的绝好例子,值得太极拳者深悟的。

l         正确的散打鞭腿技法,是正常人感到很别扭的一种姿势,很难控制平衡。鞭腿在姿态上的关键,是上身和腿部成一直线;要领上的关键是送髋。你如果在右鞭腿时身体向右转,会因为易保持平衡而感到舒服,但却是一种错误的姿势,自己觉得有力,但力在内部自耗,送不出去,鞭击力传不到沙袋上。

l         散打和太极共通的地方,一是内部重腰胯劲,二是在姿式上的表现是三节从内向外动——出拳应该是胯先内合、肩再送出、最后是把拳甩出去;出腿在击中时,胯和膝是在脚的前面的,时间上的主次先后分得很清楚。好的拳手也是意一动,腰腹(丹田)一哼一哈一扭一合即打人于无形,此点最重要,也最难。

l         散打练意练劲,但不练气不练极柔阴阳,这是和太极区别的地方。

l         至于重心问题,这是太极的要点.讲中定也好,内劲也好,推手也好,散手也好,根本点就是重心.以此类推,只要拳法都讲重心稳定的.特别练太极的推手,首要破坏别人重心,尔后击打,劲方能透入对方体内(谓之内伤),这是技击原理,很多人不以为然的.我遇一个与形意的,练了20多年了,他每秒击出5拳,很厉害,空着打还可以,但被我粘住双手后,居然一拳没能发出!所以太极推手决非不能散手啊。

l         二道力的探讨实际上涉及到太及拳究竟是什么原理的问题,太极拳应该是在对手旧劲已失而新劲未生最弱的时侯攻击对手,使对手丧失战斗力。练己和知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两个方面,练己即使练到两胯倒阴阳倒得很好也不能随时随地各个方向很自由的化和发,因为此时力是分新旧的,仍有机可乘。如果是转太极就不同了,不贪不欠连绵不断,不管接不接手,只要对手劲出意出,身上就会有应对,就能接上劲借上劲借上意,对手的劲就会停在那儿进出都不方便,进也挨揍退也挨揍,分寸拿捏得好的话,对方一点知觉都没有。此时,对手何时出力何时倒霉。如果能借到别人腿上的力而不是去破坏别人的根,真是另一种感觉。

实际上二道力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似乎在讨论不存在的问题 。

l         右鞭腿的鞭击力来自腰胯的整劲,尤其是左腿的绞击配合最为关键。因为右腿的绞击配合要差些,所以左鞭腿的水平差很多。另外,在出重拳时,只要腰一松,腿和拳的劲就合在一起了。因此,我体悟到腰胯膝在发整劲中的核心作用。

l         推手的接劲很重要,所谓"着到何处所处太极",指在自已完全放松,整体贯串一气的前提下,与对手接劲的,这时几乎可着到就发的,也可说是着到时做了个极小的立体圈(意识立体圈).另外,在着前的一瞬间,是很讲究的,也是很关健的,这一瞬间就是定优劣的基础。

l         技击中的另一个问题,既是“断点”问题,即劲之断点,凡劲有断点,易为人所趁。许多太极拳的书籍很着重于绵绵不断的描述,或如水或如丝及至纯意于虚无缥缈中,可见“不断”在太极拳劲路中的重要性。我老师在推手中总在不断地找对方的断点和缺陷,一但找到,即刻如水般灌注进去填满对方,给我很大的启发。也正反映出“二道力(劲)”的危险性,即被控要害后,对方为了不伤你,将劲松开或断掉了,此时对方有断点,易为你所趁。不练太极拳或练太极拳感悟不深的人,对“断点”还是较难理解和体会的。就算理解和体会过,推手时断与不断也只能是相对的,是功力和悟性的体现,要找对方的断点,同时又要尽量使自己更不断。在我的理解中,真太极的推手,不管时间多长,有多少个动作,却只有一气呵成的一道劲,没有二道力。

l         推手过程中自己感到对方的二道力(是否可讲二道劲?),是你的听劲不好的原因,是走化过程中意念感觉"丢"的表现.沾粘连随,有沾粘在手,连随在走之说.即是靠手法,身法,步法来完成沾粘连随的过程的.但这种沾粘连随是属于低层次的,也容易产生"丢","顶"之类的毛病;高层次的沾粘连随除了上述要领外,还含有意念的沾粘连随,即靠内部气机澎胀收缩形成的沾粘连随,这样的话,听劲也就会有明显的提高的.

l         佛家与道家求的是慧,即对本体内在及外在的最高认知。道教与道家不同,有很多派别,通过不同的修炼方法,以求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以上各家,包括儒家都有静坐打坐等手段。所谓“功”是在此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较低层次时,只在打坐时有“功”,出离这个状态则没有;而到了较高层次时,精神气质相貌都会发生变化,虽不求胜人而人亦不能胜之。

武术的目的有三个,修身,健身,防身。最基本的是防身,即技击。这是武术的根本属性,舍此则起不到武术独特的健身修身作用。技击就是一种制约技术。要想制约别人,先求完善自我,当自我高度完善时,别人的缺陷自然就看清楚了。此时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矣!然而到了这个阶段,争胜负反倒在其次了,进一步的自我完善才是追求目的。这也就是许多前辈宗师说‘技击乃末技’的原因所在。

l         冯志强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人民体育出版社)第24页讲“三换掌”时也提到腰的虚实:“前进则后虚;后退则前虚;左顾则左实;右盼则右实;中定者,定在虚实之中也,非两足站死,非八面撑煞,实神气得于虚实之中,其消息即在左右两肾的虚实中。如三换掌:两腿站立,右腰肾实则右足实,左腰肾虚则左足虚,重心在右腿;换掌时,全凭左右腰肾虚实抽换,左腰肾向左抽换而为实,右腰肾由实而变虚,此时出右掌,重心不变仍在右足,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右腰肾向右抽换而变实,左腰肾由实变虚,此时出左掌,重心仍不变,左掌前伸为实,右掌后引为虚,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马虹在〈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中谈到三换掌(第一换掌)时说:“身向左螺旋略下沉,右腿逆缠里合,沉右臀,突出右外胯”。我以为“沉右臀”是“泛右臀”之误,一身既左螺旋略下沉,如果沉右臀则是左右皆沉,于理不合;二沉右臀就不能突出右外胯;三如果改成“泛右臀”,右腰肾必上抽,与冯先生的说法也吻合。

创编过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阚桂香女士在〈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一书中也提到身法的提抽,不过她没用腰肾这一古老的概念,而是用了腰側肌这一解剖术语:“右腰側肌向上伸长则右虚”。

 

太极杂说129

内敛是就是指气收敛入骨,气贴背,敛就是收的意思。但若只有内收而没有外棚,外撑,外放,那么如何体现太极的阴阳对立和对称?

l         拉筋(或活筋)是打开关节的前提,尤其对你所说的三四十岁练拳的人更是如此。拳谚说:一寸长,一寸强。在这里,一寸长,十倍强。功夫埸上,有一句说最贴切:差一点就没命。

l         我讲的拉筋,具体一点的有:行拳走架中两脚抓地并时时基本保持平行,不充许乱摆动及掀脚侧或脚跟。膝内撑外包(裹),当身体向左运动,左膝右扣, 当身体向右运动,右膝左扣。档走下弧如用屁眼擦锅底。腰作螺旋升降。手的顺逆缠丝每一指节都要有虚领顶劲,意识要灌输到每一个指节,尤其是每个手指的第一指节,都要灌上劲。身体也有上下对拔的意思,脊椎要上拉下坠,头有顶天的意思,脚有入地三尺的意思。身体向前时,命门要后撑,身体上升时,肘膝要下坠等等。总之要对拉。

l         情 欲 道

道本无,情注其中,冥冥运化,情中生欲,乃成大千世界.有欲无情,为恶,背道而驰;有欲有情,为俗,顺道而进;无欲无情,为清,和于道而止于道;断欲之情,为善,为慈悲,出于道而超乎道,乃争日月星辰之辉,其身可朽,其神不灭.

l         关于松谈几点:

    1。在推手中,松不是懈,松是在全身膨胀,棚劲支撑八面的情况下和对手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不丢:是用彈簧般的棚劲时时罩住对手,把对手的肢体变作自己肢体的一部分,无论进退,都不可以在时间上有明显落差。不顶:差一点的作法是不与对手直力相抗,再妙一点是不给对手丝毫的力,让对方的来力找不到落脚点。2。松在推手中的目的是不给对手达成可进攻的力点,主要通过气下沈,含胸,沈肩,开胯,转腰和和手臂的螺旋缠丝来实现。3。真正的松是气沈舟田,气贴背,气收斂入骨后下重上轻的松。这时才能作到劲由内换,以无形打有形,以小形打大形,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4。松是心静的表现,没有意识的放松,肩胯不可能通透松下来,肌肉也不可能松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松下来,也是暂时的表面现象,一遇对手大力打来或加速度惊吓,便本能地肌肉紧张,身体僵硬。我很欣赏李伟对忠告的一段话,要有从战略上蔑视对手的心态。但思想放松的程度是和心理素质成正比的。如何才能做到遇敌不惊呢?有一句话叫艺高人胆大,这需要有实力作基础的。没有扎实的功夫,所谓的松只能是自欺欺人。5。松的前提是打开身体各部的关节和拉长四肢的韌带。松可通过盘架子和推手实践来实现,光靠站死桩是不行的。别忘了我们练拳的目的之一就是放长我们的四肢,我理解是把四肢的筋或韌带拉长。比如很多人行拳走架时两脚抓地不牢,或在地上左右乱摆,主要是因为脚髁骨韌带没有拉长。6。松的程度和质量是检验习拳者功夫的一个参数。陈小旺对我谈起一件事,说在意大利有一位擒拿高手想试他功夫,他伸出一只又松又软的手给他,并不看他,另一只手在喝茶。结果对方动也不敢动他。我见过多位大师,也试过他们,凡有真功夫的,他们的手都很软,更本不怕别人拿他,你拿他他也不痛。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如此,原来我很怕被别人拿,现在感觉就不一样了。

l         十三势歌诀中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顶头悬即虚灵顶劲,当头项正直时,颈项部分被头部引领起来,不偏不倚。下颌不前探后缩。“廉泉”正对“天突”,“哑门”正对“大椎”,全身上下关节节节松开,此时自然能够精神贯注,腹内松净,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犹如不倒翁。又如水上浮舟,随千斤之重,亦漂然不没。歌诀有云: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攒。任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

l         苦练功(拔筋压腿)

    很多前辈都有小时身体虚弱,通过练武而强壮、又从而变成大师的经历。很多前辈都提到练功的苦,然而基本上都是他人撰写的,也没有提到底是怎么练的,到底怎么苦。吴图南是个例外,我认为很有价值,首先这是他的自叙,其次是比较具体,我还没有见到其他前辈有这么具体的说明自己的练拳经历的。

  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就是在于,为什么吴鉴泉首先让他拔筋压腿,而不是站桩(例如无极桩)或盘架子。你在这里的理由我觉得不能成立,应该是恰恰相反,如果他站桩都受不了,如何能承受这远比站桩要苦要强百倍的把脚吊拉到脑门的拔筋呢?所以我认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拔筋压腿开骨是中国武术(不管内家外家)的共同点,共同基础。在这以后才再分内外。正是因为是共同的,所以不强调,但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其它技击术(拳击、空手道、柔术、泰拳等等)比较,这一点却是中国武术训练的鲜明特点,是不能被省略的。(站桩也是中国武术的显著特点。)所以吴鉴泉才有这种练法。太极前辈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外家转过来的,推理假设他们都经过这种拔筋压腿的苦练应该是合理的。

    从这个角度讲,我前面引述的吴图南、杨振基、董英杰等人的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实质都是要“先求开展”,不仅仅是姿势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筋骨的开展、伸长、拔长。不同的地方在于:专业的、以技击为目的、从小练的应该用“吴图南式”,拔筋压腿要专门练,而业余的、不以技击为目的的、成年人可以用“杨式”,即拔筋压腿不必专门练,但却不能省,应该在盘架子时注重伸展、拉伸。

由于本人从小体育好,练过武术,也曾每天一大早起来跑步压腿下腰等等,所以学太极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当教老外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西人即使练过武的也极少拔筋压腿,一紧就硬,一松就软,真所谓“柔软体操”。注重伸展后,效果明显。曾有学生跟其他师傅学,三年没有气感,转到我这里,一堂课见效,从此紧跟不舍。

l        凌空劲

    吴图南先生水平究竟如何,我无从评论,我这里感兴趣的是,他所提的“凌空劲”,显然与能打人的“凌空劲”不同,他所描述的更像一种精神控制术,即通过控制你的精神从而控制了你,从而想怎么打你都行。王培生的例子也属此类。而另外一种“凌空劲”是可以发出一种力使物体位移,象你以前举的杨班侯发劲墙动的例子以及王茂斋的例子。不知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更有可能,或者是两者都有,两者相互作用,等等。如果它们是真的,本身就是极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现象,可以推出很多有意思的科学猜想,真有可能是一场革命。

当然,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更确切的说,我是不相信、不追求、不宣传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都是故事性的传说而非比较客观的记录描述,另外的原因是,那么多气功大师都号称有类似或者更甚的能力,但没有一个经得起试验的检验。

l        气沉丹田与气沉脚底

   前者是中国武术的共同特点,也见诸于太极拳论,而后者也可以从拳论里推出来。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我认为传统文化(理论)因为其概念的多意、逻辑的不严密等等,是没法解释清楚的,这些正是需要“科学”的地方。我以前说过,“科学”不仅是用科学来解释,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指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来研究,可惜,一些人见到“科学”就反感,就抵制,甚至歪曲。

 

太极杂说130

太极听劲有多神奇,化劲功夫有多深?十年前,同在烈士陵园,当时的杨式太极蔡松芳在教无极功和太极推手。每天带学员站无极桩和练推手。一星期天,我好奇的奏过去看热闹,只见蔡师傅轮流和他的弟子推手喂劲,蔡师傅和每个弟子都先转一会而圈,然后他会不经意哈的一声,右手凭空发劲,他的第子都会如触电般向后倒退。但有一个精瘦的弟子却不倒退,就化掉了蔡师傅的劲。我问他为何蔡师傅发不了你。他说:都是蔡师傅的无极功的作用。我已练通大小周天,周身感觉敏锐。蔡师傅发劲时意在先,而劲随到。蔡师傅意气一起,我的身体已感觉到,心有警备,他的劲一到,我自然用内气化掉。所以我可以不被击出。我问:那么蔡师傅的太极功夫制不到你?他说:不,老师可以随便制我。他用粘劲,一搭手用意气封住粘住我,我动弹不得,任由老师摆弄。自从在烈士陵园见识老翁和蔡菘芳的太极神功后,我深信桩功之妙。

l         太极是否有放人于无形?十年前,在广州烈士陵园,我亲历太极神功。当时一七十岁左右的老者,每天在烈士陵园教一大群人太极推手。我当时血气方刚,不相信这种摸来推去,柔软无力的东西,有什么功夫。我怀疑地问老者:这太极推手真有功夫吗?老者微微一笑:你用力按我的肚子,注意一定要看着我。他在强调:一定要看着我知道吗?我点了点头说:知道于是,老者不动如山地站着,我双手用尽力向他肚子按去,立刻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我向后倒,我紧紧看着老者。我真切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道一阵一阵的向我冲击,象一阵一阵的大风,令我登登登地向后退,一直退到五十步外的烈士陵园大门,才莫明地突然而止。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到的太极神奇功夫。何时能再遇太极高功?那真是一次终身难忘经历,是我人生的一次震撼。

l         太极是什么?很多人都误解了。太极是一阴一阳,故一般人打太极,阴阳分明,柔和刚,虚和实,开和合,储劲和发劲,那是阴阳拳,或两仪拳,而非太极拳,这种打法就有一太极通病,随者功夫的深化,而大腹便便。为何?很多人不解。因为太极拳师因练太极而变成上虚下实之形,虚阳上升,阴气下沉。功夫高了,不动而山,上虚灵活,化劲了得,一个旋转,顺着你的来力,而发把你放出。但却落一大缺陷,肥胖,高血压。为什么?皆因理错了,太极分了阴阳,练成不倒翁。太极有阴阳,但阴阳未分,他是浑元一圆的。他有两仪,有四相有八卦,有万物,但又是什么也没有,混混沌沌,恍恍惚惚。在太极拳,以白鹤亮翅为例:两手开中寓合,右手上提又有下沉,左手下按好象又有地心的上顶力,好象要飞,但又静如古松,好象顶天立地,又好象如入地九尺,好象开之极太空,又好象收之至细胞。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他是浑元一圆,或圆也不是。这是真太极。人生也是太极,哪分失败于成功?哪有打击?没打击化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l         从太极拳的练习来讲,据我所知,无论你是体育好的,还是差的,从练习太极拳的角度看,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太极拳强调的是人内里和意识的训练。是通过改变身体的结构和世界观来达到的健身技击的目的的。比如一个总是争强好胜的人练习太极拳的,就不容易放下,这就是世界观,从观念上要变成道家的世界观。如果以拳击的观念来练习太极拳肯定不行。

其次是方法,这个因人稍有异,比如善动,不善静身体好可以先从陈式拳入手。文人学者,可以从杨式武式吴式等入手。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都是要从松入手。陈式拳靠缠丝、走圆,化掉僵劲,全身关节松开,一动全身处处皆圆,哪里稍有僵劲,就不成圆。要达此目的,必须心静,感受身体的内里变化。如果是杨式等拳之所以慢练,是有活步的桩功在里面。每一步的虚实转换,意念调整都要慢慢体会,因此是虽动犹静,如果心不静、意念不对根本谈不上是太极拳,这里说法很多,比如一动要有六面劲,脚下分分阴阳,处处有虚实等等。这些要求做到了,身体会慢慢松开,这种松开的感受,语言也不太好讲,总之别人一碰你,觉得所触之处并没有东西,但是你的身体外形并没有变化。

l         松是身肢放長的效果,是由關節立体轉動而把筋放長的表現,是有彈性和韌性的本質,當外力來時能迅速起反應,有一定靈敏度的狀態。放長的意思是經過立体運動得到的效果,如打蛋花是不能拉蛋花,要立體的打才有沾性。故是放長。身分三節,胸是梢節,腰中節,尾根節。要上下相隨,身是把上下連起來的工具。

l         内家的拉伸与外家是有所不同的。内家的拉伸有三个特点:1、用“意”拉伸,不仅是肢体物理的拉伸,而且一定要加注意识;2、是在垂肩坠肘的基础上拉伸;3、是身体内部的互相拉,对拉拔长。

l         也说眼神首先,“眼随手运”是错误的,不知此话从何而来,不过大部分学生都犯此病。我告诉老外学生的做法:1、设想临敌情景,无人当有人;2、动的顺序是:心意、眼神、身(体)轴(心)、手足;3、动的原则:徐行骤至,柔起刚落,落了即松。

l         空談容易實練難,還是實練得益多。練拳多由松柔開始,但松不是軟,松是筋開的表現,是身肢放長的效果。松也不是柔,松而掤勁不丟是謂柔。練拳是反覆練習身肢放長,每一動各關節都要在掤勁不丟的情況下走一個立体的順或逆纏絲,在旋轉中筋自然放長。例如:在上,以手領勁,旋腕轉肘,肩隨沉轉。在下,旋踝轉膝,胯隨沉轉。練習日久,全身關節松開,柔在其中。能柔始能言剛。關節松開之後,各關節可自作轉動而節節分家,因人身關節由骨骼,筋等連起來,當梢節領,中節隨,根節催時而節節貫串。因其貫串,上一動而下隨之。上下相合而週身一家。拳架因而活潑靈動。定架不是僵,是在遇外力而架不散。例如﹕手遇外力,仍保持松而掤勁不丟,手弓不散。如外力太大,一下轉關就化去來力。架散就如扁了皮球不能轉動。推手許多時敗於架散。

l         讨论一下陈氏太极拳盘架子时关于眼神要注意 的问题。前两天,师父陈瑜先生从湖南传拳回到北京,看到我们盘架子,指出了我们盘架子的一些毛病,其中一条就是眼神问题。

很多太极拳家讲到眼神,主张“眼随手运”,这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师父陈瑜先生则更强调“眼睛要盯住假想敌”。以“斜行”过渡动作来说明。双手向右后朋捋出,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蹬出。这时,眼神应该是怎样的呢?按照我以前养成的习惯,我的眼睛是向右后看的,“眼随手运”嘛。师父却指出,眼神应当向左前方看,向左脚蹬出的方向望去。因为,此动作应该是对付左前方的来敌。师父讲:“你打人应该是看着对方的,没听说过后脑勺冲着人出拳的,打人不看着对方,不盯着对方,力量也会大打折扣”。要想明白眼神应该注意的方向,明白每一个动作的技击体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师父还特别强调,眼神要犀利,呼气,打人之时,要将眼神放长,放远。吸气时,眼神内敛。把这些加入到平时的练拳中。甚至,师父还讲过,站桩时,目光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吸气时目光内敛,也就是讲,将眼神收回来了,呼气时,将眼神放开,放长,将内力,通过意念,反映到眼神上让对手感觉到。有人可能问,眼神有这么重要吗?太夸张了吧!实际上不是的,我们看到师父盘架子时,加上眼神,整个架子立刻充满了活力。反映到技击上,师父骤然一转头,目光如电,将拳势蓄在那里,我看到师父的眼神,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好象师父的目光已经钻入了我的骨头里,心窝里。师父为了强调眼神的重要性,给我们讲了一个他本人的故事,师父有一个朋友,豢养了一条大狼狗,非常凶。有时,连主人都扑,但师父第一次见到这条狗时,瞪了狗一眼,扭头变脸,目光放出寒光。那条狗也很有意思,立刻在师父面前温柔摇尾讨好,师父想怎样都可以,狗的主人看到后,嫉妒的要死,师父一眼把这条凶狗瞪服了。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眼神是多么的重要。另外,师父教我们二路拳中的“裹鞭炮”时,讲双手向上冲拳时,要用眼神配合双手,一下子将对方领起来,双拳往下砸时,眼神要跟上,要加意念,要有一下子把对方砸进地里的气势。这样,拳架子才能更完整,更痛畅淋漓的把传统拳架子表现出来。

 

太极杂说131

意和形:

意是意识,思想活动,观念。形是形体,肢体活动,运动形势及状态。举例:挤:(向前)人们往往只有把对方挤出去的意识,而出现顶。但为什么不可以是把自己挤退的意识呢?即身体向后移,表现在形上,是手与身前后开(手相对不动),对方可能“落空”,同时我已经“蓄劲”,打不打,如何打,由你。捋:(向后)人们往往只有把对方牵带向自己或向则后的意识,而出现丢。怎么不可以是手不撤(相对不动)而身进呢(移位)?与他进来没有多大区别吧?(我出去与他进来应该区别不大,这就是“相对论”)“棚”:(向上)手向上撑不住,怎么办?可以身体下落呀,我还是撑着你吧。按:(向下)非要把别人按下去吗?我们还是可以身体上移呀。跳马墩,就是个典型的“按”。

l         练拳时,右腿常有膝盖痛的现象,近来甚至于左膝也偶尔痛,常常思索对策。读刘瑞所著《赵堡太极拳》见有两脚须垂直于地面的要求,当时所思,两脚都垂直于地面,则无法行拳。后理解为重心偏于某一脚时,该小腿应于地面保持垂直。实践之下架子若稍放低,这个要求就很难做到。于是行拳时架子放高,以留意小腿垂直与否。以愚之实践,若能使小腿垂直于地面,则拳架实在无法放低,练杨式时比较容易做好,练陈式就不容易了。而本人又偏爱陈式(新架一路)。近日又见“留言板”中某君留言:当重心转向某腿时,此膝应里扣。当时亦认为此论别扭的很。今日上班时见缝插针练练单式动作,一个“六封四闭”偶然间目光下垂见右膝已在脚尖外,恍然大悟所谓“当重心转向某腿时,此膝应里扣”当此时也!无非是使“小腿垂直于地面”是也!反思从前学练时,老师要求脚落地后不许乱动。见老师表演时也确是一招一式清清楚楚,双脚进退扣摆从不乱动。这一点记得很牢,也确按此练习,但因从师只不足两个月,对其他的要求就不甚了解了。于是于脚是不乱动了,而膝腿与脚之间的关系却是做得不够融洽。估计膝痛之根便是在此。

l         “可以两脚不动,用拳架的一些姿势来体会。”中所说的姿势是动的,身手也应该动。无论怎么动,都应该动出“气感”来(不是气)。“在保持整体状态的前提下移位(不仅仅是脚步)”,不容易用语言描述。举一例:左脚在前,右手与对方搭手,形成一个前点,那么后面的点在那里?上,可以在两肩之间(胸椎);中,可以在中前的“丹田”(腹),后面的“命门”(腰椎),甚至可以在胯上;下,可以在左或右脚掌。好象是“无极氏”说过,用胯推手,其实,可以是躯体的任何部分推手。一定要建立这种推手的意识,完全克服手推手的意识。我目前的训练方法:定步或动步活身,无论怎么动,都努力寻找和加强“气感”。要松,松得感到很沉,很重。沉不要沉到腿脚,只沉到丹田和腰胯。然后上“提”或“悬”,下沉,一般会出来“气感”。“提”,开始可以只提到胸背处,以后再提到头顶。“提”,开始可以用呼吸协助,以后尽量不用呼吸,而只靠意识“提”。“提”起来后,自由下落。

l         「着熟」是「粘着纯熟」

    在宗岳门之前的所有武术家,在解释太极拳祖师王宗岳《太极拳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时,一律妄把「着熟」解释为「招式、势架、拳架熟练」。这是严重偏功误法的错解,这个错解也使得後学倒果为因,不知全心致力於「粘着」技巧的提升,却盲目地在极为困难的拳架反覆演练中,耗费了无数的青春与金钱,更使得中国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路线偏差。

    着者,黏也。「着」者,「黏也」。《字汇》:「着,黏也。」,「黏」即是「粘」。因此「着熟」即是「粘着纯熟」。祖师王宗岳的意思是说:「太极拳要从『粘着』纯熟之後,才能逐渐悟透,并且懂得内劲运用的道理,等到真正懂得内劲运用的道理之後,才能够一步一步地像爬阶阶般,逐渐到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阶级神明最高境界。」

    粘着不纯熟,终身不知太极拳之妙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太极拳要进入祖师王宗岳所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阶级神明境界,一定要从「粘着」开始学起。唯有做到「粘着纯熟」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的堂奥,如果粘着不能纯熟,则终身不知太极拳之妙用。

    唯大松大柔,才能粘着。「粘着纯熟」要做到祖师王宗岳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定要从「大松大柔、极松极柔、至松至柔」开始练起。因为只有从「大松大柔、极松极柔、至松至柔」开始练起,才能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也唯有从「大松大柔、极松极柔、至松至柔」开始练起,才能做到沾粘不脱,不丢不顶,和敌人动合无形。

    大松大柔之粘着,如水沾衣。大松大柔能够粘住敌人的道理,就像澜泥巴能粘在人的脚上,而乾硬的泥块却不能附着在人的脚上一样;也好像柔软的水能沾在人的衣服上,而坚硬的石子却不能粘在人的衣服上一样。因此大松大柔,是沾粘的唯一法门,唯有从大松大柔这个法门,才能学会沾粘,也才能进入太极拳阶级神明的最高境界。

    不能大松大柔地粘着,无法知人,反被人知。大松大柔的「粘着」是太极拳的生命,不懂「大松大柔」地粘着的人,在合击时就会犯下「丢、顶、抗、离」的种种弊病,不但无法「知人」,反被「人知」,最後受制於人。不懂「大松大柔」地粘着的人,在合击时,不能舍已从人、顺人而动,他会盲目地硬拉、硬扯、硬顶、硬撞,妄图以自己局部的硬力,去对抗或攻打对方整体灵活的强大内劲,虽美其名为松紧互用,却不知自己会因出现刹那的僵硬,不幸被引进落空而打杀。

    大松大柔、粘着纯熟,极坚刚、极灵活。王宗岳的追随者武禹襄说:「极柔软,然後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後能极灵活。」便是清楚点明了从「大松大柔」法门,进入「粘着纯熟」而完成「坚刚灵活」战斗的太极拳正道。所谓:「极柔软」,就是大松大柔,唯有大松大柔才能成为极坚刚的高手;所谓:「能粘依」,就是能着熟,唯有能粘着纯熟,才能舍己从人、顺人而动,成为极灵活的高手。因此,唯有「大松大柔、粘着纯熟」的太极武者,才能成为高速度、高技巧、高威力,如武禹襄所说「极坚刚、极灵活」的太极拳高手。

克制大松大柔的唯一法门,是比敌人更松更柔。「大松大柔、粘着纯熟」的太极武者,合击时能够「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守」能够让人听不到、追不上、攻不了;「攻」能够让人听不到、防不住、逃不了。能够「大松大柔、粘着纯熟」的太极武者,能够轻松地让敌人因为找不到目标,而无计可施。因此宗岳门弟子的信条是:「克制大松大柔的唯一法门,是比敌人更松更柔。」,除此之外,无计可施。这是宗岳门透过实践而坚信的不变信条,因为宗岳门的弟子们,深知过去在外门所学的一切合击攻守技巧,只要带有丝毫硬力,对大松大柔的太极拳是毫无作用、完全无计可施的。

l        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解

    武式太极名家 郝月如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解曰:此是两手不擒、不抓、不拿,仅敷在彼之身上,以气布在彼劲之上,如气体一般之轻,令彼找不到有丝毫得力之处;以精、气、神三者贯穿住,使其无丝毫活动之余而动弹不得。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解曰:此是以气盖住彼劲,而又不使之惊动,令彼有再大的劲力亦发不出。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解曰:此是须认定彼劲来之目标,以气对准彼劲之部位,与彼劲之大小、长短和粗细尽相吻合,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人于化也。解曰:此是须以己之磅礴气势将彼之周身包围住,并吞噬其全劲,而又加以化之,使其劲力再大也必落入于全力覆没之地。

又解曰:以上四字绝妙。周身必须达于犹如气体一般之柔软,气势达于磅礴之慨,全身好似气球一般而无懈可击,行气自如而能遍及全身之境地。非懂劲后,炼到这种极精境地者不可得。完全是以气运动而走内劲,所谓“全是以气言,无形无声”。

再曰:这四个字虽然它们的用法不同,各有其妙用,但是字字之间有着密切相联的关系,既是互相合作的,又是都可以互相转换的,不是呆板的。惟有四字同时存在在习者的意念中,运用时才能因敌变化,随机所用而变换灵活,乃能得心应手,使无形无声的气言,能够演出太极拳神妙无比的绝艺。

 

太极杂说132

    重点在于能分辨气和意,尤其是能控制使得“意”到而“气”不到,才能发出类似场的效果,在对方不知觉中掌握渗透对手。这一点,需要大松柔才能得到。松柔与刚强是一对阴阳,有几分松柔就能发出几分刚强。练松柔不但不是没有刚强,相反,实质在练刚强,是通透清亮的刚强,不是拼力的僵力浊劲。到这时,内在的东西能轻松地发挥出去了,可是还不行。松柔与刚强还不是功力,虽然表面上以前不能胜的现在能了。功力是可以调动内气的多少,当“意”作为大旗引导时,冲锋的军队有多少。有人大练功力,当然可以胜人,可是于己健康不一定有利,气多了和钱多了一样,不一定是好事。本人提倡先练松柔,再练功力,实际上两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不可分,做好了就互相支持,有些台阶,没有一定功力大松柔也做假了。

l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分别

太极拳入门难,难在有无分别。太极阴阳,可分可合。分什么?合什么?是个问题。实际上,分和合,就是对着"形神意气力招劲"去的。正确理解区别了他们,就能信手拈来,无往不利。形,形态、形体,一定的姿势。形的作用在于造势,所谓得机得势全在于形。起手的方位,落脚的踏点,关系重大。名师传授,讲究脚踏中门,落脚远近以另外一只脚没有蹬踏之力为好;手是近不缩寸,远不逾尺;明师传授,讲究神色专注守一,用意气感应和控制对方,此时,手脚自然地中规中矩。定式练形。招,一定的连续动作,架势组合,有计划地图谋对手。招,是有计划地进攻或防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去一来,设计或料知对方变数,诱使或迫使对方入我翁中。平时千锤百炼,用时顺势而出。也含有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也是固定的。单操和盘架子练招。力,是肌肉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与骨骼支撑有关。发力有最佳点,往前后移动一寸距离,就失去了效能。举重、哑铃、俯卧撑等体育锻炼,能练肌肉的,是在练力。劲,气的流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带动形体动作且有能量的,为劲。如果说招是有图谋的形体组合,则劲是有图谋的气的组合。最常说的八种劲为"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另外还有:开劲、合劲、提劲、沉劲、尺劲、寸劲、分劲、长劲、短劲、发劲、化劲、冷断劲、哼哈劲、凌空劲等。练劲主要靠明师的喂手,来传授气流向的感觉与火候。名师教的姿势架子只是外形,并不是劲的根本,这也是学了一大堆劲,却用不了的关键。气,沿着经络能流动的是"气"。气可以流,也可以不流。可以自流,也可以它流。关键在"意"的运用。练气一般顺应一定的经络,逐步用意引导。通周天、倒河车以及藏密的宝瓶气、少林拳的易筋经,以及太极拳的摇橹功、金三角(翻江倒海)等,都是练气的法门。意,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论你想不想,它都在运作。我们学习修炼的目的是: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相互沟通,阴阳相合,才能用于太极拳。意安家在后脑,练意在脑后。神,意的凝结、专注似乎可称为神。神色、神情、神态,平时信手拈来,但是"神"本身,却只需意会,难以言传。意分阴阳,神亦分阴阳。阳神能够沟通阴神,使用阴神,合于阴神,是太极拳追求的一个顶峰。神安家在眉间天目穴往里,练神需先能使意,从脑后到眉间之间,可以用神。上述分别,是书面上的。何时分,何时合;分什么,合什么;分多少,合多少;都是问题。七种分别,也是七种层次、七种领悟、七种练习方法、七种教授方法、七种纠误方法。明师,必须要能够分别,能够针对不同状态、层次、悟性的弟子进行不同的传授。同是一个招法,应从每一种分别上理解。不同的分别,导致不同的用法。直到在神意层次上能解读了,才真正掌握了它。对此,而名师,则不一定知道,或完全不知道。

l        习太极拳的一些感悟:

学习就是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观念,不断接受新的体验的过程。要以观念为主,体验为辅,体验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以建立新的观念。太极拳是一门思想哲学,技击艺术,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蕴藏或造就于躯体里面的什么功夫。太极拳是一种思想上的观念,表现在身体上的状态。不要深究经典理论,不是经典理论错了,是我们的理解有误。讲太极拳的理论应该多用白话文讲,少用文言文,文言文太深,含义太多,容易误解。太极拳几乎不能讲解,只能尽力描述,描述也是抽象的,它只能起到启发你想象的作用。没有见识真正的太极拳,几乎不可能学会太极拳。不要迷信“大师”,应该识别真假。识别真假太极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挨打”。是这样一这种“挨打”:在推手中,你可能感到对方壮实如山,推之不动,也可能是轻飘,你摸不着实体,不知所措;反之,你不是被推倒或被撞击出去,是被“弹”出去,局部没有撞的感觉;是“飞”出去,双脚离地,没有丝毫的牵挂:如果被发,感到身体被“摧残”,精神被“震撼”、意志“丧失”,没有失望、委屈、愤恨,只有恐惧,不是一般打击的状况,还有忍辱负重,顽强拼搏意识。什么是太极?太极不是极端的“矛盾”、“虚实”、“有无”及“0和1”,它是讲中间关系,中间的过渡、转换,研究敌我之间,自身之间的状态,注重“相对论”。随时改变观念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指导思想。要经常,甚至天天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在乎新观念是对还是错,首先要树立敢于否定自己的决心。“相对论”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思想方法。“相对论”是什么?据说,世界只有及少数的人能够完全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么我们只有简单的理解。两个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速度一致时,这两个物体之间就是静止不动的相对关系,那么,“矛盾”、“虚实”、“有无”及“0和1”等都是相对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关系。“气”是我们学习太极拳所追求的主要状态。千万不要用玄学的观念去理解“气”,它不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是精神上的想象,身体上的一种抽象感觉,用“气”的意识,可以帮助我们的肢体建立“气”的运动方式和状态,反过来说,这种肢体“气”的运动方式和状态越浓,精神上“气”的意识越清晰,运动方式更多,状态也更多。 “松”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手段。独自训练不要“苦练”,要勤学习,勤思考,勤体验,轻轻松松的训练。学习不是多看书,是多向太极人学习,注重看他的状态,他的气势,而不是他的姿势;思考是多想象,多分析,想象某个动作或招法是什么状态,再经分析产生新的观念,体验就是多与真正的太极人推手,不是去推圈子,是被打、被发,既然是检验,又是训练。独自训练时不求姿势,不求招法,不求技巧,不求力量,不求速度,要求得身心轻松,求新观念,新感受,出“气”的感受。功夫不够,不是身体不灵活,姿势不对,而是我们的对太极的认识不足,观念不够,只要我们的观念倒位了,身体状态很快就能到位。

l         练拳就是练脑,练神,这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