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信鸽协会:人间罪恶都产生于不能忍受孤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7:35:52



人间罪恶都产生于不能忍受孤独

 

 

 

        我们必须承认人是社会的存在,人必然在自己的观念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社会人的群体意识无疑是对孤独的否定。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就生命存在形式的个体性而论,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每一个人的人格就其借以存在的方式而言都是独立的,因此,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品性和人格理想追求。这种各异的观念、品性和人格理想的追求便使得人与人尽管是处于一个非常密切的社会关系中,也使他们的心灵壁垒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被打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一种人格的存在也必然都是孤独的。

 

以这样一个观念来审视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生,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历史上的那些伟人物往往是最为孤独的个体。陈子昂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在他的诗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然而涕下”中表观得淋漓尽致。康德是孤独的,这位孑然一身的哲学大师,终生只能对着“头上的星空”冥思苦索。卢梭也是孤独的,并因此而写就了他著名的《一个孤独者的思想散步》。马克思也是孤独的,每当孤独袭来时,他就在心里与亲爱的妻子燕妮谈心。所以他在给燕妮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的亲爱的: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还有贝多芬、梵高,还有海德格尔、萨特,还有爱因斯坦,还有鲁迅,还有傅雷……他们都是孤独情感的最强烈的体验者。但是我们同时又可以发现,这种孤独非但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伟人,相反却使他们的人格有了一种深厚的美学意蕴。所以,他们的人格才显现出或是悲壮的美,或是深邃的美,或是优雅的美,或是充满力度的美。

 

我们理解,伟人的孤独是因为伟人的观念、品性和追才与众不同。于是,当一个哲学家、一个科学家、一个艺术家,一个作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他那一颗充盈热情、善良之心勃发出一种强烈的爱,勃发出一种要使全人类沉浸于幸福之中的强烈愿望去拥抱全人类,可人们并不理解他,甚至还对他的思想进行责难和诋毁,对他的行为进行非议和嘲讽,他必然要由此而体验孤独。

 

尽管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都能如此强烈体会到这种伟人的孤独,但我们的人生依然会有孤独的体验,因为孤独是生命的本质情感之一。只要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理想建构和追求,那么,我们当中的每一个自我就注定与众不同。因为这种与众不同,我们就难免要忍受孤独。但正是在忍受孤独中,我们可似像伟人们那样实现自己追求的独特的美学人生、独特的审美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孤独赠给我们塑造美的人格的一个契机。正如我们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实践中看到的那样,在现时代孤独的情感也深深地透入我们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可我们中的一些人却因此而显得惶惶不安。一些人甚至千方百计地要逃避这种情感,有时甚至以极端的诸如醉生梦死的方式来逃避。这无疑是认知上的迷误。其实,在很多情形下,正是孤独的情感使我们有一个反观自身、洞察人生之奥秘的机会,我们人格美的追求往往正是从中得以实现的。

 

正是在孤独中我们以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品性去建构一个真、善、美的理想。这个理想是独特的属于我自己的。于是,在孤独中,我们有了在认知上深沉的反省,以达到对自我使命和生命意义的认知,从而建构一个人格美的理想目标。这无疑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认知过程。

 

也正是在孤独中,我们在情感上才能从容地积淀对人格的美学信仰,并在此信仰中从容地体验人生的诸种审美情趣:孤独使我们在繁琐的世态中求得筒练,在喧闹的尘埃中求得恬静,在世俗的环境中求得超然,甚至在不公平的遭遇和突如其来的厄运中求得安慰和自悦。而且,我们也是在孤独中使自己人格中的意志品格得以磨炼,从而在战胜自己与超越自己的升华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美好。俗语云“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大绝技”。寂寞正是一种孤独的境遇,这样的境遇无疑是对意志的最好磨炼。

 

不仅如此,孤独对人格美的追求还具有另一个积极的意义,这就是孤独往往意味着是行为主体对外界诱惑的一种节制。世界和人生充满着诱惑:名誉、地位、金钱,漂亮的异性、赏心悦目的良辰美景,甚至是那一时的舒适和享受,无不带着诱惑的魅力,往往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沉缅其中。而且,人作为一种感性的欲望存在,又注定无法摆脱诱惑的纠缠和困扰。这样,孤独作为人格品性中一种理性的节制,则能使我们在幽思和沉寂中抗拒诱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把自己投掷在诸如功名利禄的海洋中,那么我们就非但不能实现人格美的追求,而且甚至会毁灭自我人生。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在《人生探幽》中要这样认为:“一切人间的罪恶都产生于不能忍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