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公安局:“实”字新十解----中直党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58:40

“实”字新十解

2010年06月24日15:05  来源:中直党建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那么,什么是实呢?《现代汉语字典》对实字的解释是“真实、实在”。“实”是一个内涵很深和外延很广的概念。说实、道实、论实,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气魄、是一种作风,它是党政干部政治生命中的凝聚力、向心力、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号召力,也是生产力。实,承载着人类的纯朴、道德、诚信;称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和谐;检验着领导干部的品德、作风、官德。“实”的作用之强、价值之高、秉性之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认真地把“实”当作信仰来坚守、当作价值观来秉持、当作优良传统来弘扬、当作人生坐标来追求、当作道德准则来践行。对此,特作“实”字新十解。

  一、实,指向的是作风务实。作风是人们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中反映。务实的作风,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和物质的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作风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应当自觉地遵循;作风务实,是党的优秀传统和品格,应当自觉地坚持;作风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应当大力提倡。作风务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就出生产力;作风务实,奋发向上,争创一流,就出竞争力;作风务实,关注民生,为民解难,就出亲和力;作风务实,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出公信力;作风务实,集中民智,决策科学,就出执行力;作风务实,廉洁奉公,情趣健康,就出免疫力。领导干部要把作风务实见诸到多干榜上无名但基层需要的事,多干上级不易看到但群众普遍欢迎的事,多干一时难以见成效,但对长远发展有好处的事,多干无益于个人扬名得利但对经济建设有益处的事。

  二、实,指向的是决策唯实。领导干部考虑问题,科学决策,指导工作,都是从中国的国情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及特点、特性、特征、特色出发,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工作具体对待,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从实、翔实、唯实,使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具体化、群众化。领导干部不能只做在办公室里的策划者,遥控指挥的决策者,军帐中发号施令的指挥者。决策唯实,既要遵循规律,又要驾驭规律;既要眼睛向上,又要眼睛向下;既要讲理论,又要讲实践;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创新;既要讲多、快,又要讲好、优。要克服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浅尝辄止的工作作风,自觉做到不图虚名、力戒浮飘、浮夸、浮名,想问题,办事情,要脚踏实地,力求唯实、干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切从国情、世情、社情、民情出发,以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干人所未干,真正在政治上起导向作用,决策上起决定作用,人心上起凝聚作用,形象上起表率作用。

  三、实,指向的是事业干实。“路虽远,行则心至;事难成,做则必成”。事业要干实、做实、求实、见实、创实。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次表态抵不上一次实干,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领导干部的能力在实干中体现,实力在实干中显现,潜力在实干中凸现。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看实干”,“只看干了多少事,不看干了多少年”,“争不到一流就是落后,获不了实效就是失职”,“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少开会、多下基层,少上镜头、多到田头,少搞“空对空”、多些“实打实”,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本领在一线提高、形象在一起树立。真诚听民声、真实知民情、真情解民忧、真心谋民利、真劲为民干;为人民服务要“真”、行使权力要“正”、为人行事要“信”、为公立业要“实”、上新台阶要“闯”。

  四、实,指向的是做人老实。做人老实体现在,表现在不圆圆滑滑,不张张扬扬,不假假惺惺,不躲躲闪闪,不谈谈夸夸,不隐隐瞒瞒;实实在在做人,兢兢业业干事,平平常常生活;对工作极端负责、遵纪守法、待人坦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周恩来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在工作上、生活上,要克服“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做到真心实意、忠厚守信,不花言巧语、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做人老实,乃立身之本。领导干部做官、做事、做人,除靠权力的力量带领群众外,还要靠非权力的影响力去感染和影响群众,这个非权力影响力就是做人老实。群众判断党政干部形象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听其言”,一个是“观其行”。如果言为老实话,行为老实事,人为老实人,群众就会在心中给你画个好形象、高形象,就会服你、听你、信你、跟你走。领导干部真正配得上老实人,就要一言一行注意形象,一举一动作好表率,一生一世作好旗帜,也就是“品德要高、处事要公、工作要实、为政要廉、内部要和、业务要精”。对上不虚情假意,不花言巧语;对下不伪善,不欺诈;对同事不设防,不违诺。靠真情真干真绩取得上级信任,靠真诚无私博得下属拥护,靠信用信义赢得同事的敬慕。

  五、实,指向的是诚信诚实。《左传》讲道:“失信不立”。也有道:“国以信为本”。中国有句古语:“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被人信服的道理。生活如酒,因为诚信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因为诚信诚实,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因为诚信诚实,它变得美丽。领导干部要用诚信诚实的催化剂,作为五线谱、调色板,使生活的酒更醇、歌更悦、画更美、人更杰。《孟子?离娄上》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世界上没有以诚心诚实而不被感动的。为人之要惟在诚信诚实,可谓诚信诚实无价。领导干部为人处事必须言而有信,信而诚实。人在诚信诚实中会变得朴实,心在诚信诚实中会变得纯洁,事业在诚信诚实中会变得发展,社会在诚信诚实中会变得和谐。讲诚信诚实,要做到把每件事办出公心、让群众放心,办出正气、让群众服气,办出真情、让群众动情,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诚擎起诚信诚实的脊梁。

  六、实,指的是信仰忠实。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是领导干部的人生取向,价值目标;对信仰忠实,是对共产主义有信念、有信心、有力量。对党忠心,对信仰有信心,对事业有公心,对群众有爱心,应是共产党人的理念、原则、党性、觉悟和先进性。有些人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觉悟不相适应,创新理论的指导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不相适应,思想理论素质与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需要不相适应;精神状态与肩负重大责任不相适应。更有甚者,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荣辱美丑观念颠倒。要对照党的宗旨,查信仰信念,坚定不坚定,看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强不强;对照时代的要求,查创新理念多不多,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水平高不高;对照职责任务,查适应水平有多少,看胜任历史使命的本事大不大;对照群众的评判评价,看所创政绩的显与潜,查工作作风实不实,看群众满意不满意。从而自觉地做到把党的信仰内化为“第一追求”,增强坚定共产主义方向的能力;把科学发展内化为“第一要务”,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把稳定内化为“第一责任”,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把依法办事内化为“第一素质”,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把服务群众内化为“第一职责”,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把自身建设内化为“第一要求”,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做一个让领导信得过,让下属瞧得起,让群众看得惯的人民公仆。

  七、实,指向的是讲话朴实。常言道:“言为心声。口者,心之所出也。”中国古代有语“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由此可得出,说话、讲话、话语,关系到政权的巩固,执政的强盛。当前,在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存在着许多不朴实之处,这是非常有害的。不曾是吗?有的领导干部的讲话满足于引经据典,用旧眼光看新事物,用老经验分析新问题,给人以老生常谈之感;习惯于当文件的“收发室”、“复印机”,与本单位的问题联系不紧,无的放失;偏爱讲长话、套话、空话,用“深奥”的理论和华丽的辞藻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荀子 大略篇》中,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宝”,把“口不能言,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器”,把“口能言之,身不能行”的人称为“国用”,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人称之为“国妖”,并指出“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对领导干部之所以提倡讲话朴实,指的是言之有素,行之有端,动之有轨。俗话说:语言的花开得越大,成功的果实就结得越小。孔子曰: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领导干部应该少说大话、空话、玄话、奥话,多干实事,多干好事,干了再说,甚至干了也不说。西方有句名言:短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讲话都是最短的。领导者一定要从实字出发、立足朴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话短说、说真、讲实,不可“三斤半的鸭子,二斤半的嘴”,空洞无物。领导干部讲话、说话、谈话,要朴实、大方、逼真、亲切,做到许诺不失言,办事不失信,生活不失度;以德服人,以实取信,以绩建威,处处收到众望所归之效。

  八、实,指向的是政绩扎实。古人曰:“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主;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里,讲的就是领导干部创政绩要真实、实在、扎实。“食民之禄,应忠民之事,扎实从政”。政绩是领导干部在政务活动中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进取精神的最直接反映。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在工作中取得的政绩是真还是假,是多还是少。政绩有真假之分、虚实之辩。正确的政绩观解决的是在促进发展中为谁创造政绩、创造怎样的政绩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政绩的问题,其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绩靠假话骗不来,靠大话哄不来,靠空话吹不来,惟有靠求真务实干出来。政绩扎实,事关民心所向,事业兴衰,干部升迁。天下之事,虑之贵祥,行之贵力。政绩扎实,就不能“只听领导嘴上夸,只为秀才笔下花,只图表面罩金纱”。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列宁讲:“看鹰看它的飞翔,看人看他的行动”。对待政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的观点看、全面的观点看、群众的观点看,也就是既看“显山露水”的显绩、又看“后人乘凉”的潜绩;既看近期目标完成如何,又看为长远发展打下哪些基础、增加了多少后劲;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精神文明、社会效益;既看个人作用、又看群众贡献;既看客观环境、条件、优劣势,又看个人的努力奋战,付出的心血汗水。当官从政,应是“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树一方正气,促一方平安,留一方口碑”的政绩。当前,要纠正干部队伍中的重显绩、轻潜绩,重唱功、轻做功,重奖杯、轻口碑,重全局、轻局部,重物质、轻精神的政绩观。做到讲精神、比奉献,讲创新、比效益,讲效率、比服务,讲业绩、比贡献,创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在政绩,让激情塑造魅力,创新演绎精彩,政绩树立形象。

  九、实,指向的是精神充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否充实,关乎事业的成败。精神者,灵魂也。对党员干部而言,它代表着意志和宗旨,是人体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素,对主体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正如孟子之讲:“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实践一再证明,任何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变革,国家要发展,都需要有适应时代需要的精神力量,以此把人们感召起来,激励起来,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地推动历史前进。要看到,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精神不充实、精神状态不佳的现象,有的精神萎靡不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习不刻苦,工作怕辛苦,生活怕艰苦;有的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有的漠视群众,脱离实际,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风蔓延滋生。照此发展下去,就会跌跤子、犯错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精神充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现十七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动力支撑。面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进一步强化事业心责任感,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伟大实践中,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自觉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难、排群众所忧,当埋头苦干的“马夫”、任劳任怨的“挑夫”、汗洒热土的“纤夫”;干工作在理论上有深度,实践上有广度,工作上有力度,发展上有速度,落实上有硬度。

  十、实,指向的是工作落实。抓工作的落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真正明白什么是落实,特别是要清楚“实”字的正解。有人把“谎话”当作“实”,这是在表面上搞假;有的把“走过场”当作“实”,这是虚无主义的伪假;有人把“半截子工程”当作“实”,这是一种在政绩上的弄假;有的人把“打提前量”当作“实”,这是一种为争得先进的造假等等。“实”以真为实,以结果为实,以实干为实,这才是落实的内涵。工作要落实,首先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个人如果没有在“落实”上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干得空。抓落实缺少了责任感、压力感、使命感、成就感,任何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正确的政策、严格的制度,到头来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任何辉煌的前景、宏伟的蓝图、理想的目标,到头来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说,工作落实,既要有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又要有强烈的抓落实的行动,能够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大的意见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坚定做到了解情况到第一线,监督检查到第一线,解决问题到第一线,服务保障到第一线;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说就做的实劲;工作一项一项地做,一步一步地走,一件一件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才是务实之功,落实之效,从政之本,做人之道。

  作者:河南省西华县委书记 赵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