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房地产投诉网:太极杂说 1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44:17
太极杂说116


太极网罗

神意只有在全身整劲出来,并且松下来仍能保持全身的整劲不丢才能谈。意有意无意是真意,意不可过重,否则着象发滞。全身六合这时应用意领一下,仍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时劲力早已经没有了。神能打人,能在自己身体内外自由出入。被神打自己感觉非常害。最后还需要练神还虚。虚能打实,但实却打不了虚。在虚面前,人无法站立。任何出来的东西,不管是风、洪水等都被透过,吸干,只剩下空壳。各式拳法尽管训练方法不同,但最后出来的东西,应是一样的,万法规一,应能经得起所有实际的检验。


l         所谓体力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如哑铃,杠铃,俯卧撑等方法提高局部组织的肌纤维数量或直径,从而促使局部肌肉发达,肌肉的爆发力和局部力量的训练方法。由体力训练产生局部力,不言而喻,局部力的特点是不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生力,力大而散太极拳手一般不惧此类对手。而整力是通过站桩,练拳架的过程中,体内的关节肌肉组织自然整和产生的一种整体的力量。整力的特点是力量较整,一般的太极拳手已很难对付,他的缺陷是第一运用整力时比较累,第二整力仍然是力的一种,运用时仍然有力点,遇到高手时仍然很难对付,而他的力点则成为他失败的原因。


l         太极劲与周身之力略有不同,无周身之力无法练出太极劲,但周身之力并不完全是太极劲,整力也是周身之力。真正的太极劲非常轻柔,几乎没有力点(相对与水平差一些的对手来说),对方无处下手,无法发力。至于内家六合劲有几种说法,但我比较推崇有内、外六合的说法,所谓外六合是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手合,肘与肘合,膝与膝合,此时发力是整力或整劲。内六合是在外六合的基础上,重意不重形,很难用语言表达,大家练到那一步时自然就理解了。


l         内家拳六合劲与太极劲非常相似,但无论太极劲还是六合劲练到一定层次时就相通了,他们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一样的。


l         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练了多年的太极拳,并学会了推手,而且在同门中颇有功夫,总觉得可以到门外去和人较量一下,可是一遇到象拳击、摔交等凶猛的、力大的、手快的对手,就没有了招法。十分烦恼。其实这并不奇怪,并不是太极拳不顶事,而是你的太极功夫不到家罢了。试想如果是杨露禅肯定不会烦恼。功夫不到家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拿推手来说,推手并不是太极拳的最终目的,他只是练习太极拳的一个阶段,就是练知人的功夫,有了知人的功夫还只是半成品,还要经过长期的递手训练,逐渐向散手过渡,积累实战经验,会了散手你的太极才管用。许多介绍太极拳前辈和人交手的精彩描述中,没有一个是说和对手如何划圈和推手,而是一挥手,对方就跌出几丈外,这就是散手的效果,如今象这样的真正太极功夫还是有的,如郑州的石崇英先生就有这样的功夫。反过来,真正会散手以后,再和人推手时,就不是推手了,而是玩人,和人交手“如老叟戏顽童”。我在教学生的时候就一再强调练推手不是最终目的,要按照推手的要领“柔、松、慢、圆”用意不用力,不允许在推手中拼力气,争胜好强。为以后的散手打下基础。一个只会推手,不会散手的人,想登上太极拳的顶峰是不可能的。


l         太极推手实战经验谈 本人爱好太极推手,但主要是和同门推手,我们之间往往留手。只能作为一种训练,与实战略有不同。在与外人推手过程中,我总结经验如下: 1、从未受过推手训练的人,大部分是生力,比较好应付,只须稍做变化就可控制对方。 2、练过太极推手的人,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练杨式或吴式太极的,大多以柔化为主,进攻较少,不断手。 2)练陈式的,大多进攻为主,不断手,有时用脚。 3)练大成拳的,大多进攻为主,经常断手打人。应对方法: 1、搭手即用桩拿,使之无法发力。 2、搭手即贴,进入内圈,使对方始终在外圈,对你构不成威胁。 3、搭手即合住对方,使之即使断手亦无法发力击出。 4、要点:无过不及。以上方法在个人功力不强时,经实验证实确有作用,虽不能击出对方,但至少能够自保。


l         我有一位好老师,杨式太极拳的全部功夫都会他的名字叫郭伟是跟随杨澄甫老先生的弟子卿长明学了十几年……


l         太极技击进阶太极技击包括太极推手和散手。 一、太极推手技法:推手之精髓在于三步法(拿、管、发) (一)拿法:(为了与拿法区别,此篇均用拿字代替) 1、推手中的拿的概念与擒拿不同。擒拿的特点是通过本人肢体的变化而造成对手肢体关节处于反关节状态,进而身体无法变化受制。这里的拿是拿住对方一侧或全部身体,使其无法发力或身形无法变化,发力即自己弹出,身形变化即脚下发飘,站立不稳。此既是训练“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拿是推手的关键步骤,能拿住对手就成功了一半,不能拿住对手则很难轻易将对手击败。 2、拿的训练过程包括两个大过程。外形拿训练过程和内劲拿训练过程,每个过程中又包括几个小过程。 1)外形拿训练过程:外形拿与擒拿手法有相似之处,包括手拿、肘拿、肩拿、腰背拿、胯拿、膝拿、及身拿(整体拿). a、手拿就是通过手指、手掌、手腕甚至小臂的形态变化来制约对方的部分肢体,如手指、手腕等,进而使其全身受制,但实践证明,仅仅手拿是不够的,很难控制对方全身。 b、肘拿名义是通过两肘来制约对方,事实上极少有单独使用肘拿的技法,肘拿往往需与手拿或肩拿同用方可生效。 c、肩拿是通过肩关节的形态变化来控制对方一侧或两侧肩及上肢,从而使其全身受制。 d、腰背拿是以腰背的变化来制住其上半身,令其上身无法变化而受制。 e、胯拿的运用主要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如对手用手推我胯部是可用胯拿。 f、膝拿主要运用于对手进膝时。 g、身拿是以一个整体来拿住对方全身,此时对方无法反抗,发力亦被弹出。 综上所述,形拿中手拿不如肩拿,肩拿不如腰背拿,腰背拿不如身拿。形拿中最高境界为身拿。 2)内劲拿训练过程:内劲拿顾名思义就是以内劲拿住对手使其守制,虽然它也分一些过程,如手拿、肘拿、肩拿、腰背拿、胯拿、膝拿等,但它要求首先要有整劲,拿即拿全身,所谓手、肘、肩等不过是接触点或发劲点。与形拿相同之处是手拿不如肩拿,肩拿不如腰背拿,腰背拿不如身拿,不同在于身拿不如丹田拿,丹田拿不如空,空与以上诸拿的不同之处很难用语言表达,只有一点表现可说,其他拿都或多或少要带形,而空则无形无象。空并非是没有,只是相对于对手来说无处下手,无法出手,而我则随心所欲。 (二)管法:管法比较简单,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拿住对手后通过身体形态(身形)或内劲的变化使对手感到不适,而不得不变化身形来改变不适状态。 (三)发法:发法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技法。 1、全顺法:当对方变化时,只要随住他的劲力方向,顺其自然即可四两拨千斤。 2、引进落空法:此是先为对方留好空位,对方进手必然入此这个空位,此法无完全把握不要轻易使用,否则可能被对手所乘。 3、缠丝劲法: 4、乱环诀: 5、回力法: 6、撞中法:即打中位,或丹田 7、肢体打法:头打,颈打,手打,肘打,肩打,背打,腰打,胯打,膝打,脚打。


l         太极拿法推敲拿法顾名思义是擒拿之法,在练习太极推手的过程中,拿法的运用非常普遍,实战中拿法更是制胜的手段之一。太极拿法与普通之擒拿法有本质的区别,与岳氏散手等传统拿法也有区别。普通之擒拿法的关键在于迅速制住对方发力的一个或两三个反关节,由于关节受制疼痛使对方无法继续发力或变化而被制服;岳氏散手等传统拿法的要点在于通过拿住发力点或发力方向使对方无法继续发力或变化而被制服;太极拿法的关键在于拿住对方整体,使起无法发力而被制服。当然,任何技击之法的学习都没有一日即成的,都需要艰苦的练习和认真的研究、体会。太极拿法也是一样的。 太极拿法的训练分为三个大阶段: 一、肢体训练阶段:即普通擒拿法的训练,这阶段通过训练手指、手腕、小臂、肘关节、肩关节、腰背部及膝胯部的灵活度,使以上七个部位能够灵活地变化而不失其连贯性,整体性(针对以上七部位而言)。肢体训练阶段后应对一般的擒拿法不再恐惧,并能够通过形体变化迅速化解对方的擒拿并实施反擒拿。二、整体训练阶段:这阶段通过训练整力和合力,使周身一体,此时普通之擒拿法已无法对你实施,当对方施展擒拿法时,其只拿到你某一关节,对你构不成大的威胁,通过合力的运用你可以轻松地反击。三、内劲拿法训练阶段:此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并无冲突,应同步训练。 1、松劲的训练,通过训练松劲,使周身关节松开,全身无僵力,此时拿法在你身上已无效果。 2、内劲的训练,通过训练内劲,是你可以内劲拿人,对方受制却无明显的疼痛等痛苦,无法发力而跌出。此时方进入太极拿法之门。 四、太极拿法的训练:此时的你周身无处不太极,“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沾衣十八跌”又有何难。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2 15: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