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城大学商学院专业: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1:25:07
(2009年11月17日)
魏联华(院党委副书记) 陈兆生(教务科研处处长)
更新时间:2009年11月23日
高职教育既要坚持“大力发展”,又要着力“提高质量”。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院在八年的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建设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研究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专业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提高示范性院校整体建设水平的一项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高等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由专业带头人、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其他专兼职教师(包括校内外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合理的硬件结构,团队成员有共同愿景,团队内部角色与能力互补,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与信任,具有特定的团队精神与文化,有一定的自发行为与创造力的正式群体。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地组建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对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面对专业课程随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的新局面,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熟悉专业技能。然而,专业发展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一般应具有梯队层次,基本思路是:第—梯队是专业开发和建设的领军人物,即专业带头人。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要远见卓识,具有引领专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市场发展需要,提出专业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产学研和专业发展总体思路,选拔培养年轻的专业骨干能力。第二梯队是专业领军人物的接班人,即专业骨干。建设第二梯队不仅仅要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培养他们的“双师”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传承团队精神能力和领导、组织才能。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提升他们的骨干作用,并大胆提拔年轻教师参与团队中的管理工作,锻炼年轻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调动年轻教师参与团队建设的积极性。第三梯队是专业发展的后续力量,主要是刚毕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要在团队创造和谐、民主、团结有凝聚力的学术和教科研氛围为年轻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大环境。
2、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不断增多、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变得异常复杂,使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学模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团队是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各成员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等都各有千秋。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在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方面,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发展时间短、与本科院校比,学院建设还存在着初期层次不高,自身基础薄弱等多种问题。
1、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双师”素质要求。
来自学校的教师不了解市场,来自企业的教师不了解教学。因此,一般教师都可能出现“一条腿走路”的现象,要么理论教学水平高却对实践教学无从开展,要么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却不知如何驾驭讲台这方圣坛;熟悉专业理论的教师不熟悉岗位实践,熟悉专业技术的教师不了解市场、管理、教学等诸多问题。另外,专业教师知识老化,培训渠道不畅和培训计划不当,教师无法及时充电以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无法受到应有的激励参与教学改革和竞争。
2、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师生比拉大,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师资短缺的不和谐现象。一些学校在短短三、五年时间里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百人以上的教师,青年教师比例过半,有些学校甚至已超过60%,造成了师资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不合理现象。
3、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作为一个团队就必须需要一个核心的领军人物,而领军人物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团体水平的优劣。在专业教学团队中,这个核心的领军人物就是专业带头人。目前,由于受师资来源和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缺乏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许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适应高职业教育的需求,从而致使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创优缺乏核心,团队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实施。
4、校企之间的真正实质性融合并不广泛。
真正意义上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中的校企两支力量并非以学校为本的单向意志,而是以校企共赢为基础,共享教学资源,人才双向互动。但由于目前校企双方运行体制不同,话语体系不一致,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并不容易找到,因此目前的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学校热情或学校为主的层面,校企之间的真正实质性融合未能广泛出现。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教学团队的效率,而进一步导致竞争力的大大削弱。
三、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一所由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院在实践现代高职教育过程中,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把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现以我院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之一——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师资建设为例,介绍我院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中数控技术专业成立于2001年,2004年遴选为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示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于2005年被建设成院级示范专业。
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双师”素质教师1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5人。数控加工技术、CAD等考评员9人。实习指导教师7人,其中技师1人,实验师2人,工程师2人。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17人,其中来自机械行业企业的经理等管理人员5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技师4人。兼职教师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教学改革,常年担任实训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等教学工作。
1、坚持把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作为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工作。
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采取如下方式:
1)加大培训提高力度,造就优良教学团队
先进技术形成教材等形式通常需要一定周期,为了满足职业需求,教学内容应该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教师要能够及时掌握前沿技术,熟悉先进工艺、先进设备。该教学团队先后有计划、分批次的选拔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其进行培训。一是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议,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如:参加高职机电类教指委培训,教育部组织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改革研讨会,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法;二是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行业企业学习和实践,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如:参加清华大学、华中数控组织的数控维修技术培训,模具技术培训和《机械制图》新国家标准培训。通过培训,这些骨干教师承担起全国高职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以大赛为依托,引领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群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承担过企业项目,经验丰富教师为主体,以具体项目为主线,带动团队其他骨干教师。
多项研究课题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师密切合作,取得了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培育了优秀教学团队。
该教学团队完成的省设科联科研课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开发与评价研究”,2007年获得秦皇岛市政府优秀成果奖,2009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冀教人函[2009] 7号);研制的“分块推拉式开启屋顶”,获得国家专利(ZL2008200764335);主持完成纵向及横向课题,纳米晶金属薄带的研制、逆变焊机输出电抗器等,获得国家专利3项;教学团队带头人被聘为秦皇岛市职业技术教育首批数控专业和机械专业带头人。2007年,专业群所在机电工程系获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获得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冀教高[2009]46号)。
2 、坚持把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作为教学团队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中坚力量就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就必须优化教师结构,高职学院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对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从机械制造企业中聘请17名兼职教师长期担任专业群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掌握了本行业最新技术与工艺,有能够承担主干专业课程教学的技术骨干,有具有较高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复杂产品加工工艺难题的能工巧匠。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专业学生作讲座、报告等,为学生和教师传授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讲授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等。
为配合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教学,2008、2009两年,专业群分别从合作企业鸿胜科技秦皇岛厂(富士康)聘请教师共计26名,其中管理部门主管及管理员工14名;一线主管和一线工程师12名。20余名来自企业教师建立的强大兼职教学团队,从企业文化、企业的运行管理到专业知识逐步全面推进教学,学生从中既可以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也可以获得前沿的实用专业技术,保障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保障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需了解高职教育理论、熟悉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手段。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管理和激励机制,学院向企业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企业根据反馈情况对兼职教师进行合理调配,并将反馈引入企业对其员工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双向监控管理体制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建的专兼教师结合的教学团队,力求形成校企教师动态组合、校企教师知识融通的格局。在兼职教师的授课学期内,学院派有专任教师做助教,这不仅为专任教师后期到企业研修、锻炼奠定基础,也为实现专兼教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契机。另外,充分利用助教的辐射作用,有效促进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系统化、内容全面化,制订更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任教师经过一至二轮,即可胜任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专兼职教师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逐步达到校企教师双向互动、动态组合,校企教师知识的融通的局面。
3、坚持把“双师型”素质教师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更高要求。
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评估的“双师型”优秀要求占专任教师80%以上。“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学历较高,但多数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距离“双师”素质教师要求还相差很远, “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对象以青年教师为主,该教学团队采取如下方式:
1)派青年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同时支持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合作,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
2)以前期培训为基础,后期大赛等多种形式为载体,提高实践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大“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3)对教学团队中的专任教师进行需求性培养,增强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是促进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培养“双师素质”的最佳途径。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根据教师发展方向,选配教师全程参与实习过程,学生实习同时,对专任教师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将团队中具备一定“双师”素质发展趋势的这一部分教师,快速地培养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素质教师。
4)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生产过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5)制订青年教师长期发展规划。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同头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搭配,一对一培养。通过听课等多种形式,对其业务进行传、帮、带。
6)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等实践内容过程中,搭配青年教师参与,强化职业能力。
总之,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长期战略。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