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镜湖二手房:四合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9:43
 
四合院内设施的作用
    窗户和槛墙都嵌在上槛(无下槛)及左右抱柱中间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用高丽纸或者玻璃纸,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既防止寒气内侵,又能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夏季糊窗用纱或冷布,这是京南各县用木同织出的窗纱,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风透气,解除室内暑热。冷布外面加幅纸,白天卷起,夜晚放下,因此又称“卷窗”。有的人家则采用上支下摘的窗户。      北京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住宅多用门帘。一般人家,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风掀起。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北京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内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个陷入地下的煤炉,炉中生火。土炕内空,火进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热,人睡热炕上,顿觉暖融融的。烧炕用煤多产自北京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区别,煤末与黄土摇与煤球,供烧炕或做饭使用。
  室内取暖多用火炉,火炉以质地可分为泥、铁、铜三种,泥炉以北京出产的锅盔木制造,透热力极强,轻而易搬,富贵之家常常备有几个炉子。一般人家常用炕崐前炉火做饭煮菜,不另烧火灶,所谓“锅台连着炉”,生活起居很难分开。炉子可将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经年不熄,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熄灭,则以干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就将炉子提至屋外(为防煤气中毒)生火,成为北京一景。        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称“官茅房”。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地形地貌对四合院门窗的影响  空间环境和人文风俗总会对建筑及其元素造成影响,北京四合院的门窗就是受到地形地貌、气候、政治变革和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这些本土化特征是需要注重和延续的,它对我们的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形式。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合院建筑一般有南方和北方之分,而在北方地区,北京四合院的种类最全、形式最典型,门窗的本土化也最明显。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都属昆仑山系。两个山脉在北京的南口汇合形成东南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绕北京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在地理格局上,利于发展和战略的控制。因此,许多统治者都看重这块风水宝地,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
  长期处于天子脚下的北京城,居住建筑极其重视封建秩序和家庭生活的私密性,统治者对等级的限制体现在屋顶、宅门、院墙、台阶、上马石、油饰、彩绘等许多方面。   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说北方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民居基本上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中国四合式居住的院落大小与纬度变化成正比,随着纬度的增加,气候越来越炎热,院落的进深却越来越狭小。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太阳的直射角有关。北方寒冷,冬天需要日照充足,而北方日照高度角小,房屋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南方地区炎热,夏季需要遮阳,由于太阳高度角大,为了防止过多的日晒,房屋之间的距离必须减小。据统计吉林、北京、江浙、福建四合院院落进深与房高的平均比例为15∶3、10∶3、5∶3、6∶5。[2]例如东北吉林的民居大院呈纵长方形,房房相距较远,房屋在院子中间布局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因而院子较为宽大、空旷,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m[2])左右(图2)。之所以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纳阳光。相对于北京四合院而言,吉林四合院的缺点是明显的。宅内的房屋互相都不连接,每个房屋都作为一个单体出现,布局松散,每户住宅的用地面积过大,土地利用率较低,特别是住宅的后部空余地过多,有些未能利用的人家早已使之荒废无用了。另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厢房过长、过多,使院子形成很长的长方形,这些房屋光线不足而不适用。        而南方炎热,防暑降温是头等大事,因此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天井式四合院成为当地民居的主要形式。天井式四合院的基本特征是用数目不等的小天井组织住宅空间,民间称之为“四水归堂”,所谓四水是指四面屋顶的排水,归堂指排水的方向朝向天井,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住宅的特点是基本上以楼房为主,房屋净高大,屋内比较宽敞通透,四面的房屋或高墙皆连成一体,院落进深很浅,呈扁长形,厢房也浅,形成一个狭窄而高深的空间,举头仰视,有如坐井观天,因此称之为天井。天井是一宅中的采光通风口,较小的天井有利于防止夏天阳光直射,天井高深,则风产生的吸力增强,有如烟囱,将热空气向上拔,通风量大,形成住宅内部的小循环。因此,即使在炎炎夏日,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会有阴凉的感觉。这种住宅的缺点是采光不好,狭窄的院落常给人以局促、压抑的感觉。正所谓凡事不能两全,两害相权取其轻,要想凉爽,就不能晒太阳。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院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一定的距离,再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连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貌离神合,富于变化。而且普通官民的民居皆为平房,高度较低,就更显得院落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庭院中植树栽花、养鱼喂鸟,生机盎然,形成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北京作为古都,建筑经过多次兴衰,碎砖数量极多,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是北京老工匠师傅的绝活儿,老北京最高级的住宅应该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到顶,但这只有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才做得到。北京平民住房用砖一般多为整条砖加碎砖。整条砖长九寸(30cm)、宽四寸五(15cm)、厚一寸二(4cm),砖的正面正中有一深沟贯穿整个长度。砖为深灰色,比现在机制红砖大而宽,但略薄。除条型砖外,北京房屋建筑在不是关键的部位则多用碎砖头或半头砖。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缺面少角的转头瓦块在北京泥瓦匠手中都会派上用场。具体的砌法是先用条砖砌出四角,中间用碎砖头与泥填充,略向里缩,外面再刷上白灰,即省材料又美观。这种墙称软心墙,我们常见的北京居民小院的山墙、后檐墙、院墙多是这种软心砌法。这也算是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之所以碎砖砌墙墙不塌,是因为房屋的重量是由梁柱等木构架承载的,墙体并不承重,只起分隔与保温的作用。   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1 自然环境的因素         各地降水量的大小,是影响传统民居的构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反映最明显的是主要用于排水功能的建筑屋顶形式。有人对歇山式屋顶的形成过程作过一种解释,就是在多雨地区悬山屋顶未能遮全山墙面上的雨水,对土墙不利,便创造出一种悬山梯形屋顶作为改进。但若房屋较大,这种悬山梯形屋顶的结构强度就不够了,因此出现了双层屋顶或称附棚,这正是歇山屋顶的原形。所以这种屋顶形式是与多雨地区的防水需要密切相关的。而在南方多雨地区,许多传统民居的构件形式如挑檐、腰檐、披檐等都是以防雨水淋湿墙面为基本功能的,因此多雨地区有其特有的构筑形态。另外,各地区降水量的大小还反映在屋顶坡度上。传统民居在当时屋面材料的限制下,如果屋顶没有一定的倾斜度,雨水下降速度慢。难以避免垂直渗透。而选择屋顶坡度的大小,则常常与降水量的大小紧紧联系。一般说来,降水量多的地方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反之屋顶坡度小,这在大量的民居实例中可得以验证。而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全是平的,用做屋顶活动平台或曝晒粮食等。北京地区相对比较干旱,因此普遍使用出檐较浅的硬山顶,屋顶坡度适中。此外前面所述的庭院装饰中少水多绿化的特点也与此相关。         各地气温的差异也是影响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防寒、保温是民居的最主要功能。所以北方民居外墙及屋面要求厚实封紧,外形显得敦实。在东北地区民间建房有这样一个口诀:“宽宽的,窄窄的,高高的,矮矮的。”即:开间要宽大,阳光要充足;进深要浅些,室内光线好,后侧不潮湿;宅地要高一些,高出周围地坪,便于防水防潮;室内墙高要矮些,便于保温。这是北方居民在防寒保暖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民居的代表,这个口诀也适用于北京地区。而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与热带,气候湿热,故民居建筑主要按夏季气候条件设计的,以隔热遮阳及通风为主要功能。所采用的一系列适应这种湿热气候的构筑措施有:阁楼、双层屋面隔热;出檐、出廊遮阳;厅堂、大井及构件通风等等。这些构筑措施也成为南方民居形态的主要特点。2 受城市整体规划的制约         元大都曾经是世界上规划最整齐、最完美的城市之一。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城,基本上保留了元大都整齐、对称、中轴分明的布局特点。其规划思想却来自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书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种追求秩序、皇权至上的设计思想,在我国很多古都都有表现,但这些杰作大多不可复睹,唯有北京基本上保存了这种格局。当时的元大都,长方形的宫城位居中央,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左边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边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分别是明清时的太庙、社稷坛),宫城前是各衙门,后面是交易市场;城内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形成规整的“棋盘”,而一座座四合院就像这棋盘中的一颗颗棋子,其朝向、纵深、高矮、大小都要受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制约。比如北京四合院很少有五进以上的院落,因为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只有70多米(m),不可能让胡同从自己家的院子中通过。明清对北京城做了扩建,城市中心向南移动,城市形状也从“口”形变成“凸”形,但元大都的城市规制仍延用下来。至今,二环路内四方整齐的格局,宽窄有致的街道,都能令人对当年的完美设计赞叹不已。3 天子脚下建筑形制不得僭越         北京四合院是明清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必然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特别是北京在天子脚下,任何僭越的举动都逃不过最高统治者的法眼,连王府也不例外。如清代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建府时正殿地基高了一点,又用了只有皇宫才能用的铜狮、龟、鹤等装饰品,因此被“罢辅政”,还罚银2000两(1两=1/32kg)。所以一般人都不会冒这个风险,宁可不达标,也不敢超标。统治者对等级的限制体现在屋顶、宅门、院墙、台阶、上马石、油饰、彩绘等许多方面。诸多的限制就使得北京四合院难免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4 儒教经典的影响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儒教经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此也影响到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举例来说,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北京四合院的居住形式在儒教经典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