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工商局:成功和失败都只是一种“习惯”──成语“废寝忘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1:52:42

大家知道有个好玩的东西,叫做“棺铭”吗?猜猜看,“棺铭”是什么?和“废寝忘食”这个成语有什么关系?用功到忘记吃饭、忘记睡觉,然后就……成仙了?

 

其实不是成仙,是成就。“废寝忘食”的意思就是做一件事情,投入到不顾睡觉,也忘记吃饭了。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如果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那离成功也不远了。

这个“棺铭”,实际上是近代一位文学家林琴南的“座右铭”。这个“座右铭”特殊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于它是一口棺材。林琴南为了激励自己刻苦用功,在住家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意思是用功读书是唯一活路;不好好读书的话,就是死路一条。画一口棺材来提醒自己发愤苦学,这位文学家果真是下死决心了。果然他一生不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还翻译了170多部外国文学名著,成就非凡。

那么,是不是有人刻苦努力到真的“废寝忘食”呢?当然有。大家只要把脑袋中能想得到的古今中外的“天才”翻出来,就发现他们的绝顶聪明不是重点,废寝忘食的刻苦用功才是绝对的共通点。无论是天才诗仙李白、音乐神童莫札特、天才发明家爱迪生……等,都付出比一般人无数多倍的勤奋与专注,才能有如此不朽的成就。

莫札特才快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常常爬到钢琴的椅子上,好奇的弹著三度和弦。没多久就会拉小提琴了,还能常常和家人一起合奏。六岁就写出简单却动人的小提琴奏鸣曲;八岁写出了他的第一首交响曲。他对乐曲的记忆力惊人,听过的音乐,回去后就可以马上把乐谱默写下来。他童年父亲就带他到欧洲各国游历,极力让他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所以他养成了在马车上、路上、甚至在跟别人交谈、听其他音乐家演奏时,他几乎都是随时随地在创作著音乐。

像这样的音乐神童、音乐天才,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札特在作曲上,几乎就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创作,连吃饭、玩乐的时候,脑子都在创作著音乐。即使在他临终前,病得都快爬不起来了,还是努力要把最后那首“安魂曲”写完,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即使边流泪边作曲,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和别人的委托。就是这样用尽一生的心血,才能留给世界那无数不朽的乐章。

大家都知道发明电灯的爱迪生,他除了发明电灯之外,还发明了留声机、电影等一千种以上的发明,被称作“发明大王”。他曾说过一句话:“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他在发明电灯的时候,用过了七千多种不同材料作实验,失败再重作,反复实验,最后经过了八千多次的试验,终于成功的发明出电灯来。他曾经为了找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一千多次不同的材料,还是没找到。他朋友便问他:“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你还要再继续做下去吗?”爱迪生回答:“你错了,我并没有失败;而是成功的发现了一千多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时候,也曾经连续九天只喝水,不眠不休的躲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也难怪中国古代会有“废寝忘食”这个成语,原来无论古今中外,凡是有所造就的人,都必需经过“废寝忘食”的一番刻苦用功。

无论你想做成一件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小事,即使是别人不重视、不认同的事,虽然不一定要用功到不吃饭、不睡觉的程度,但保持着“废寝忘食”的心态与对那件事热情,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都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勤奋是成功的唯一保证,就连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会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因为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人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偷闲,但不能偷懒。懒惰只会让自己身体上得到一时的轻松,却会在心理上埋下沉重负担的种子,造成一些自己不想要却又无可奈何的后果,也会剥夺一些自己原来应有的快乐。懒惰的人永远是被动、无法自主的。

很多父母不想让小孩吃苦,想给他们一个最好、无忧、快乐的环境。然而,一旦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他一生就变成了懒惰的奴隶,失去了掌控人生的自主性。

被称为“美国的圣人”、“美国革命之父”的富兰克林曾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也许你说:“我只想平平凡凡过日子,也不想成功,那么辛苦做什么呢?”没错,但成功和失败都只是一种“习惯”──成功的人不轻言放弃;失败的人一遇挫折就放弃。你不想成功,也不想要总是失败吧?当你养成勤奋的习惯时,你可以选择你想要成功或不成功,要在哪方面成功,你的生命是由你自主的、由你自己掌控的;当你被懒惰的习性所奴役时,你别无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结果。

其实一个人是懒惰或者勤奋,体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的品格。勤奋的人才会有坚毅、坚强的品格;懒惰的人不愿意多付出,因此会养成自私、斤斤计较的习性,结果变得心胸狭窄,一生都不快乐。

“废寝忘食”这个成语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来的。孔子六十四岁的时候,到了楚国的叶邑(现在的河南叶县附近)。叶县大夫叶公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叶公只听说过孔子是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但他对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问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的为人。

子路突然被这样一问,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就没讲话。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孔子的为人啊,努力学习从不厌倦,甚至忘了吃饭,津津乐道的传道教育学生,从不为贫困受苦而担忧,甚至忘了自己的年岁。’?”

*废寝忘食:表示一个人专心一意的在做某件事,专心到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形容专心努力的工作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