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警曲江大队微博:“悟”话题???作文素材集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56:36

“悟”话题   作文素材集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悟”字,古字是上面两个“五”字相叠,然后加在一个“心”字上而组成的字形。《困知记》中说:“无所觉谓之迷,有所觉谓之悟”。《现代汉语》中对“悟”解释为“了解、领会、觉醒”。

  请以“悟”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指导:“悟”是一个动词,我们可以对这个动词加前缀或后缀,将“悟”的范围缩小,比如“悟道”、“悟生命”、“悟人生”、“悟生活”。我们还可以根据提示文字。论述下列观点:用心去悟;要大彻大悟。不要执迷不悟;悟要经历三个阶段:了解、领会、觉醒。悟的三个阶段也可以是:执迷不悟,若有所悟,恍然大悟(大彻大悟)。我们从“怎么办”的角度可以谈“悟”的条件,如“悟,需要一个宁静的氛围;悟,需要对事物全神贯注;悟,需要有锲而不舍的决心”。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比如“不悟则迷,不悟则失,不悟则亡”。

二、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

作文:以“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字数800字以上。

【审题提示】这是词语式命题形式,首先,要仔细推敲“悟”的含义(“悟”,《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醒。”),并在“解词”的基础上对题目作整体把握和深层思考,进而在思维发散、展开联想的同时,迅速捕捉自己感受较深、材料较多的思想点,以形成正确、鲜明的主旨。如由“悟”联想到相关的词语:感悟、觉悟、体悟……其次,审题立意时不妨运用“补充”或“设问”的方法使大题变小,虚题变实,进而确立鲜明的“主脑”。

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构思成“通过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或事,悟出……”,这时,题目“×悟……”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由“悟”“补充”或“设问”而成的句子便可成为议论的话题。无论如何,“悟”应是文章的中心词。

*下面的立意角度可视为切合题意:

1. 感悟人生    2.在读书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3.爱之悟     4.“悟”的重要性:如“人生需要‘悟’,才能不断进步”  5. “悟”是对人的自省   6. “悟”是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对审题构思的判断,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离开“悟”而作文:审题时,未能就“悟”引发联想,通篇与悟毫无关联。

2.“悟”是一个动词,行文应能体现一个过程,否则只能视为基本合乎题意。

3.“感悟××”,如一本书、一个人,此类文章应视为作文涉及面较窄。

4.几个小标题的作文应仔细分辨其内容,如“悟时间”“悟生死”“悟爱”“悟生活”,基本上是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

悟    饶平二中吴路薇

清风徐来的夜晚,在万家熄灯万家眠的沉寂中,我依旧辗转难眠。于是翻坐起身,于昏昏灯下翻开了搁置已久的《南佛》。首页的一首诗映入眼帘——“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佛家愿意把人比作物,本着“普度众生”的原则,让人一心朝善。然而,现实并不像佛门那般纯净和谐。功名利禄的追逐,勾心斗角,落井下石置人于死地者也无所不有。我感悟的世界,太黑,太大,太复杂,以至我总在迷惘,在这样的风气熏染下,如何让心中的菩提万古长青,如何让胸中的镜台明净无尘?

我看到了陶渊明,《南佛》是这样评价他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东晋那个朝代,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政途无望的陶渊明选择了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试问古往今来甚蕃之追名逐利者,谁人能得如此生命的闲适,又有谁能够给后世留下如此不朽的杰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用行动告诉我,心无杂尘,便刀枪不入。

我又看到了李白,《南佛》中记载了他的一句名言:“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大才子,不为当时的浮图奢靡空虚之气所染,所作诗文力攀巅峰。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李白的眼中同有任何的一丝俯就,阿谀奉承之习在他身上不见了踪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用酒告诉我,走自己的路,便刀枪不入。

继续往后翻,苏轼也驾鹤蹁跹而至。书中评价他,“古往今来,旷达者苏君第一。”屡次被贬,让他看清了政治的黑暗,看到了社会本身的丑陋现实。于是他驾着小舟走了,离开了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寻找自己的天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用豪情告诉我,让心泛若不系之舟,则刀枪不入。我忽然有所感悟,人生在世,总难免会为世俗所染。但若能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为自己开辟一方净土,便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自净心灵,不拘于时。

想到这里,《南佛》已翻至尾页,上面赫然印着——“菩提不是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地物,何处染尘埃?”

我会心地笑了。

东方,此时也露出也鱼肚白。

【点评】本文的亮点主要有:(1)线索清晰,中心突出。文章通过读《南佛》,写出了自己“悟”的过程,表现了“若能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为自己开辟一方净土,便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2)首尾呼应自然。既有诗句的引用,又有景物的衬托。(3)材料具体。主体部分的三则材料能围绕中心展开。

【升格作文】        父爱如禅,只能悟(题目是“悟”)   饶平海山中学 沈剑宇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曾显老。时常有人问我:“你哥?”我淡然一笑:“不,我爸。”

写了一手好字,好酒好烟,画得一手好丹青,烂赌如命,一肚子的经纶,生活却难免有些许的不检点。(写了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丹青,满腹经纶,生活却难免有些许的不检点:好酒、好烟、好赌,这就是我爸留给我的印象。)如果真有五岁一代沟之说,那我想我和他的代沟大概比银河还宽。且不说平时在家里有他无我,单说我平时言行稍有不堪(当),那就是一顿毒打。我也提不起与他做甚沟通的兴致。而后更是将自己弄得离经叛道,沉迷网吧,交损友,无心向学,沉迷于玄幻武侠卡通言情中。白天与众哥们儿招摇过市,晚上与某女同学海誓山盟。在他的眼中无法接受的事,我都做尽了。

偶尔见到他发间的银丝,却也会不由为他担忧一下,但在他那冷冰冰的视线望来之时,却又收回了一脸担忧,重回剑拔弩张的势头。或许是我的错觉,每每此时,总是感觉他是否(好像)叹息了一声。

这样的父子,代沟大了。

又是一夜的狂欢,回家时连街灯都熄了。幽暗的街道带过阵阵冷风,吹不走浓浓的醉意。脚下也是大摆八卦阵,朦胧的视线中自家门前的昏黄灯光下似乎一个身影正静静地伫立着。夜色中,他显得好瘦小。那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好长,也好孤独。鼻子突然一酸。“哪去啦?”冷冰冰的语气中仍掩盖不了隐忍的怒意。借着酒醉,我扶着墙一甩手,“和哥们儿喝酒去了,没什么严重的大事(用反问句)。”“没什么严重?!你知不知道现在多晚了?”他终于吼了出来,“你知不知道我找了多少家网吧?我把电话都打烂了!你这臭小子还跟我说没什么严重的大事?”

醉眼定定地望着他,此时只觉得他好陌生,印象中他好似从不曾这么吼过。

“你会担心?”我将最恶毒的冷笑摆了出来,“你平时打我骂我的时候怎么不说你担心!你平时酒醉时对我拳脚相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你担心?(两句意思重复)你平时对我不闻不问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你担心?”借着酒疯,我将平时积下的怒火也吼了出来,连新学来的骂人的词也用上了。慢慢地,泪水终也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用手一抺,一把推开他往屋里钻,手是一片湿润(可删,括号内为参考的修改)。

许是很久以后吧,我一直会觉得那是极难堪的场面,自家屋前的四十瓦灯泡的光影,投射在父亲那时的泪水上,点点晶莹划落,也划开了那怎样都填不满的代沟。

褪去了一头不伦不类的红色长发,离开了原本沉迷的损友圈子,老老实实地将心思放回学堂。虽与父亲还是剑拔弩张的阵势,但却少了火药味。某日我将写着老师肯定评语的成绩单丢在桌上然后转身正欲走开时,他将一个手机包装盒丢在桌上,眼神却始终不离他的甲A联赛,“给你的,今天你二十岁生日。”

我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只见他一抺笑意已爬上眉间。

大爱无声。父亲的爱本就是一部威严清冷的禅经,从不说出口,只能慢慢去悟……

【点评】这是一篇较成功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写与父亲隔阂化解的经过,表现了自己终于明白父亲对自己的一片爱,准确地体现了“悟”的过程。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暗示、结尾点题的写法(见加黑处),描写生动,使行文不呆板。文中有些表达欠佳(划线处),同时书写差,标点不规范,改动了标题。

于丹《庄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  节选

 我们今天所谓的有用,可能都是一些局部的有用。而真正这样一种保全大人生以大眼界去做。那么苏东坡有句话叫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就是他说的无事得此生。李白也是一样,一辈子谑浪笑傲,一辈子不服权贵。到老的时候杜甫去看他,说看看你老年还有什么遗憾的事啊。一看,李白说,我就是求仙了道在这儿炼丹还没炼好。所以他说我想起来晋代写《抱朴子》写神仙书的这个葛洪葛神仙。我从心里觉得我就对不住他。杜甫听得瞠目结舌。他说这样一个人上不愧皇帝下不愧父母,偏偏觉得自己愧这么一个不着调的炼丹之人。这是什么人生啊?所以杜甫为他写了一首绝句:“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说这就是李白的人生。“秋来”指人间晚秋。一生要回顾自己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惭愧吗?这人还在飘仍然是一个无根之人,这叫“秋来相顾”还像蓬草一样飘着。问他有遗憾吗?他说“未就丹砂愧葛洪”。那么杜甫说好,你的人生是“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一句“为谁雄”三个字问得好啊。这说明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为君主、不为青史、不为功名。他不需要留下一个封号,他为的只是自己的心。所以他是一个无所羁绊的天地英雄。这种天地英雄就是中唐李贺在诗中所说的:“世上英雄本无主。”我们不要老觉得那种为国尽忠效忠与君王或者是效忠于一个主子那样的一种忠臣死士。这些人是英雄吗?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一种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给我们每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这是什么,这就是生命的觉悟。觉悟这个词是一个佛家用语。大家可以看一看觉悟这两个字的写法很有意思。觉是下面有一个见字。悟是什么?竖心一个五。也就是说,悟其实是我们的心。觉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看见我的心。这种觉悟我们问问自己,终其一生有几个人看见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真个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这个世界太难了解就是看见我的心,这才是觉悟。而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被描述为两个阶段。觉是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一句话。所谓醍醐灌顶,突然之间眼界通透,这叫有所觉。但是你长长的一生的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做反观内心,去考虑突然之间又明白一点什么。这个长长的感受和如何参化的过程叫做悟。也就是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点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感受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我记得丰子恺先生曾经这样讲过。他说,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真、主善、主美。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他在现实中有规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如此而已。第二重生活是他的审美生活,这种审美是三二好友一帮亲朋大家在一起听听音乐,看看展览啊,大家读读诗词啊,完成这样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大家觉得已经很高级了。但是丰子恺先生说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他说,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争斗。于丹教授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于丹教授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争斗呢?)

这个世界上种种的争斗,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所谓小大之境,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把一棵树,一棵葫芦的功用,说到如此之大。但是他可以把世间很多旷日持久的纷争说到很小。他曾经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有两个国家打仗,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两国呢,争地而战。为了打这个土地之争,然后打得血流漂橹,而且互相追杀。追得旬有五日而后反。一追杀就是十天半个月。然后两国民不聊生。这个战争规模打得非常之大。所有的这些东西都给你夸张地说完以后。最后他告诉你这两个国家争的是多大的土地?这个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蜗牛的右犄角里。这不可笑吗?所以大家去看《左传》,看先秦的史传散文,会发现一个观点叫做春秋无义战。大家都在打着正义的旗号,但是其实在这种追逐这种本土利益的争斗中。没有谁是绝对正义可言的。正义只不过是一个争杀的幌子而已。所以看遍了这些血流漂橹,当你明白他们可争的土地,最大也大不过一个蜗牛壳的时候,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所以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随富随贵不管你是随贫穷还是随富贵,你走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是欢乐。所以他说,如果谁斤斤计较,谁心胸不开,此生不能做到开口笑。那么不开口笑是痴人。就是因为你这个人呢还是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所以其实有人问过佛祖说,什么叫做佛。佛祖的这种回答叫做无忧是佛。也就是说真正想要达到逍遥之境,需要打破我们的常规束缚,让我们自己以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把这个世间很多看似天大的事,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仇杀、关于很多恩恩怨怨。我们且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蜗牛壳里的纷争,看作电光石火的瞬间事。而另一方面,我们自主的灵魂且把它放到无限之大。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不在于客观提供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无用的判读上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而去利用机会。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当我们过分急功近利的时候,我们失去的春花秋月,不惋惜吗?我们失去于孩子老人的天伦之乐,不遗憾吗?我们失去了很多逍遥游的机会,让自己的年华迅速老去,而积累了一堆无用的事功转化成自己的名片,想起来内心不愧疚吗?如果今天我们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重新审视庄子。那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目的是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中的觉悟人生境界(摘要)

二、从“觉解”到“人生境界”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说道:“人对宇宙人生底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这里的境界并非指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而是指人在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主观精神“世界”,是“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而得到的“意义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境界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内在的主观精神状态。这种内在的主观精神状态主要有意义构成,即意义构成了人的境界,“人生境界”其实质就是意义的世界。

    由于人生境界由意义构成,意义又是由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产生的,没有觉解即无所谓意义,没有意义也无所谓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生境界就是每个人借助自身的觉解能力,在觉解宇宙人生的基础上形成的意义世界。以觉解说意义,以意义说境界,从觉解到意义再到境界,冯友兰正逐步地向我们展开他的“人生境界说”。

三、觉解与人生境界

冯友兰指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的境界都是个体的境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没有两个个体的境界可以完全相同。严格说来,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此时此刻的境界。但冯友兰认为,我们还是可以“忽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将人生的境界大致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此四种境界一次体现着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或者说我们使用什么来划分或衡量着四种境界的呢?那就是觉解的程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觉解程度的不同使得获得的意义不同,而不同意义的获得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1、自然境界

    “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底。”

     所谓“顺才”,即顺应其生物的本性,也就是率性而为,依据自然本性行事;所谓“顺习”,即顺应个人的习惯或社会的习俗,也就是照例办事。在自然境界中,人并没有清楚的觉解,无论是对外部事物还是对人自身的觉解都处于“未明”的状态。照冯友兰的说法,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不知有“我”,对“人之理”和“社会之理”亦毫无觉解。在此境界中,人的活动只是对“才”和“习”的顺应,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法则虽然都可以遵循,但却都不是自觉的。建立在无觉解基础上的自然境界,其实质是一种被动的人生。

    2、功利境界

    “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为利’底。都是'为我’底,都是'自私’底。”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变为了“为利”的。所谓“为利”,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行为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产,或是为了增加自身的荣耀;或未名或为利。我们发现,在功利境界中,人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他们改变了自然境界中被动的人生,采取了主动的人生态度,主动地追求“我”的名利。人的行为不再是盲目的顺应,而是已经有了觉解,对于“自己”和“利”的觉解。但就其觉解的程度而言,功利境界中的人的觉解程度显然是比较低的。

    冯友兰认为,在自然境界中的人无所谓“善恶”,因为它们无觉解;然而,功利境界中对“利”和“自我”的觉解导致了“恶”的根源。由于在功利境界的人的觉解程度太低,觉解的只是“我”的较低的部分,所以容易走向“恶”端。而哲学是让我们求“圣”的学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提高我们的觉解,来抑制我们的恶端,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道德境界

     “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义与利相反亦是相成底。求自己的利的行为,是为利的行为,求社会的利的行为,是行义的行为。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蕴社会的。”

    所谓“行义”,就是为社会谋利益。道德境界的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人们了解人之性蕴含了社会之性,明白了社会是“全”,人是社会之“全”中的一部分。人不但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还需要通过社会来完善自身,即成就理想的人格。

    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冯友兰将他们称之为“贤人”。从觉解的程度上看,较之前两个境界,贤人的觉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贤人对“人之理”和“社会之理”有了充分的认识,不仅觉解了“我”的全部,更觉解了“社会”的全部。贤人意识到“社会的制度及其间道德的、政治的规律,并不是压迫个人的,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中,应有之义”。因此,贤人能处处为社会着想,将社会置于个人之上。但贤人的道德境界仍不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处,哲学所要带我们进入的“圣域”,就是冯友兰所谓的“天地境界”。

    4、天地境界

    “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天地境界中,人成就他自身的理想人格,即成为圣人。圣人站在“宇宙”的高度“事天”,尽情的自我发展,贯通与天地之间。从觉解的程度上说,天地境界中圣人的觉解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已经完全得知天、知性,不但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更是成为了宇宙的一部分。完全的超乎于社会,天地之外,到达了一种庄子所说的“无待”的境界。在境界上,圣人达到了顶峰,故谓之“极高明”;在行为上,圣人仍“不勉而中”,故谓之“道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乃是冯友兰认为的理想人格,也是他所认为的中国哲学的精神。

“悟”的探究——读悟《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以发掘自我生命的根本去体悟天地玄奥的神话小说。按照一篇评本——《西游记总批》的说法,西游记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精神是在于“游戏之中暗传密谛”,在神幻滑稽之中蕴涵着哲理。这个哲理就是——心学。作者在客观上倒是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

    《西游记》的主要篇幅是描写唐僧及其徒弟(包括悟空、悟能、悟净和白马)一行,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在这八十一难之间,虽前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确基本上是模式相同的,因而给人以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这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妖魔与险阻,其实都是象征着“修心”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就自然屏障来说,第六十四回写到一望无际的荆棘时,特别提示了一句:“为人谁不遭荆棘?”这就清楚地把自然现象与人生修炼联系了起来。至于说到各色妖魔,在小说中,曾借观世音的口说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换言之,妖魔实生于一念之差。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小说描写了八十一难的磨练,无非是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的体道过程。

    《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悟书,而“悟之者,在儒既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君不见小说的开篇回目便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即是“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这灵根指的是什么?元神又是何物,而悟彻菩提又作何解呢?再如第七回又有诗曰:“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 官封弼马是知音。马猿合作心和意, 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 如来同契住双林。”

    把诗和回目标题联系起来,就已经回答得很明白了:孙悟空的猿猴形象就是要代表人心的,齐天、弼马都有它的特定含义(“心猿意马)。必须紧缚“心猿”、牢拴“意马”,马猿合作,才能修成大道,与如来成为一体。而且诗中明确指出“莫外寻”这个关键,也就是说要“心领神会勿寻它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心中悟到“道”(“悟彻菩提真妙理”)才能“从理归真”。

传统儒家的“悟道”   张宏敏

    在中国儒学史上,历代硕儒多有通过修养功夫,或养气、或慎独、或静坐、或格物……来自悟证道的体验历程,明代浙江大儒王阳明(1472—1529)的“龙场悟道”经历堪称典范,也为当今学者所津津乐道。那么,“悟道”对于传统儒家生命个体而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但凡历史上儒家悟道者,大都经历过诸多磨难与挫折,或生活窘迫无着落,或仕途坎坷无依靠,面对磨难历练,生命个体对名、利等欲望的追求很少;这时,生命个体的经历体验就会与平常通过“读圣贤书”而日积月累的圣贤心境相印证、吻合。在这种自觉状态下的体验者,浑身上下充满无限能量,身心会专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可以是历史上一位儒家圣人,在当下,体验者已经与这位圣人完全吻合,犹如此圣附体;体验者自身体力、心力俱饱满昂扬,犹如一个拥有无限电能且永恒发光的“质点”,光芒四射;在此场景之中的体验者身心愉悦,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一派怡然自得的状态,宋明理学家的“孔颜乐处”就是这番情景吧!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便睡在棺材之中而依然能独乐之:以上就是儒家所说的“自证悟道”。

    “证悟”在体验状态,宋明理学家那里,还有一种譬喻:“海底涌日轮。”也就是说,证悟的境界犹如早晨蓬勃而升的一轮太阳,万光普照“心田”,同时肉心下丹田处拥有一个能量无限的“质点”,在心胸中跳动迸发,一番朝气蓬勃的气象。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家所具的“良知”、“良能”的流行发用:因为悟道者生命本体已经完全与“圣贤气象”相印证,到了一种回归生命本体本真状态,好比婴儿般的“良知”状态,求得了那颗“放心”;再者,在这种状态下的悟道者,其身心已经获得了一种源源不断的能量源,如同亚圣孟子强调的“良能”。

    生命个体在自悟证道之后是否可以就此罢手,不再进行日常人伦生活、从事生产,而“无所事事”,一心体验这种愉悦的状态呢?绝对不可以,如果这样的话,就容易走向极端,好比印度小乘佛教的“自了汉”,止求得个人解脱,于己于人皆无益。而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大乘佛教受儒家文化经邦济世精神影响,有强调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因为儒家讲内圣外王,生命个体在自证得道之后,还必须“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些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进而言之,生命个体在证道之后并不是不需要任何修养功夫,证道的直觉体验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继续不断地“提斯”这颗已经呈现的“良心”,“念兹在兹”,时刻不能放弃此“心”,这就是道德践履功夫的持续。用孟子的话就是说要不断地“养浩然正气”,通过“寡欲”、“存夜气”等手段来“尽心、知性、知天”;如果在“得道”之后,放松警惕,被世俗欲望(诸如名、利、色等)所障蔽,放弃精进,“悟道”体验犹如“昙花一现”,误己欺人。所以,作为已经“悟道”的生命体验者一旦自证,须继续努力,继续用工,使此“道”永恒,此“心”永恒!

    像王阳明幼年时期便以“读书成圣贤为第一等事”,有此发心,便精进向上,发愤用功;至“龙场悟道”,自证本心光明,不须他求,又证“知行合一”,且“事上磨练”,躬行实践;至晚病逝于江西,临终遗言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后世学者对此评价颇高:中国近代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以为“阳明的学问,得力于龙场一悟”;现代新儒家的开山祖师熊十力(1885—1968)指出“阳明之学,确是儒家正脉!”顺便提一下,阳明后学罗近溪(1515—1588)也堪称儒家证道者之一,史料记载:万历十六年,“从姑山崩,大风拔木”,罗洪先预知自己会在农历九月朔日谢世;他的学生得知后很悲伤,请求自己的老师再多活一天,罗氏允诺,翌日“午刻乃卒”(详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一般以为,这也是传统儒家悟道的典范案例。

    最后总结一下儒家圣人悟道的历程:首先,应该发心立志成为圣贤,有一种努力上进的目标,通过读“圣贤书”以及工夫实践(变化气质)来为证悟做准备,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其次,一旦内外因缘具足,时机成熟,当下便可证悟本心,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再次,在悟道之后还必须继续提撕此心,“念兹在兹”,使此“道”永驻,此“心”永在!

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价值(节选)   梁伟华 何明智 《人民论坛 》

【摘要】庄子的自然之道,即“无言”之说,在历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学士的推崇,甚至成为人们评论作品高下的根据或准则。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个“不着一字”,靠的就是“悟道”。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

庄子的无言之说及其接受

庄子的美学思想极其丰富,仅对于“美”的见解,就有以“圣人法天贵真”而论美与真的关系,以“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论自然之美,等等。为了进一步说明美的法则,庄子还提出了诸如“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秋水》)、“言者无所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等观点,首开了无言可以拓境之先河,丰富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拓展了美学内涵的空间。在庄子看来,自然就是纯而又纯的客观存在,要想认知它,即要获得“道”,只能去“法”自然,即通过“心斋”、“坐忘”,通过尊崇自然的法则,尊崇与自然同趣而无丝毫人为创造痕迹的“天乐”或“真画”来实现这一目标。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庄子文艺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庄子的这种自然的观念,“无言”的学说,在历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学士的推崇,甚至成为人们评论作品高下的根据或准则。这一根据或准则进而演变成中国诗歌学美学中的诗文自然论,开启了“中国文学以自然为审美理想,在师造化观念指导下,以创造这一意境为作品的最高品位”的文学创作理念,最终形成了与儒家思想“文以载道”、“经世教化”不相一致的美学观点。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的人文精神,但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一旦无法实现这一美好理想时,人们往往就会将自己的梦想寄之山水,以求精神上的解脱。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从庄子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不拘于表面上的语言文字,而注重于言外之意的创造。例如《文心雕龙·隐秀》中的“义生文外”,皎然的“情在言外”,刘禹锡的“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苏轼的“没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三叹”,严羽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以及后来的神韵说、境界说和滋味、妙悟说等,无一不是庄子“无言”之说的翻版。

    滋味说和妙悟说是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钟嵘在《诗品》中就明确地将滋味说看成是诗歌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唐代的司空图在滋味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辩味”的思想,因而成为了唐代诗味中的最高代表。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用“妙悟”接替“辩味”来揭示诗审美的本质,他以兴趣取代了韵味,认为无论学诗还是论诗都应该以具备中国古典文学最优秀的诗歌为对象,才能“悟入”诗的真谛,从而达到诗的审美超越。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他还将以体物抒怀的孟浩然诗与说理议论、力补世事的韩愈诗作对比,说明妙悟与学力即审美与认知的界限。他认为汉魏之诗有诗味,是出于自然、不自觉的“不假悟”;由谢灵运至盛唐以兴趣(兴致)为诗,便是成熟自觉的“透彻之悟”。盛唐以后的许多诗人对于诗的特质不能给予恰切的理解,因而缺乏兴味,做诗带有功利目的,是“终不悟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境界,其实他所说的境界正可以“苦寻”、“对待”、“妙悟(顿悟)”来描述。

悟道与无言之境

    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个“不着一字”,靠的就是“悟道”。所谓悟道,就是领会道理的意思,佛教里指领会佛理。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之言论,开启了“不言”之教,“无为”行事的先河。《说文》中说:悟,觉也。华裔学者叶维廉(Wai-Lim Yip)在《中国诗学》一书中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他曾引用了一段禅宗的对话:“问,何为佛法大意?答:春来草自青”。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悟”的重要性。由此,无声胜有声成了中国古代诗学审美过程中孜孜以求的胜境。

    诗歌是作者充满神思的自由表达,但如何表达,不同的民族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很明显,中国诗学所追求的无言之境,是与中国特有的语言、思维方式分不开的。与其他语种相比,在表达语义上,汉语更加崇尚简约性,甚至达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如“日暮苍山远”、“风雨夜归人”等句虽然简练,但是每个字都孕含着大量的信息,需做跳跃式联想才能正确地理解原义。所以做诗时,是“推”好还是“敲”好,需字字斟酌才行。这种无言之境的创造,在西方的一些艺术作品中也可不时见到。如“从莫奈的《日出》到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从蒙克的《呐喊》到蒙德利安的《构图》,其线条的交错、色块的重叠,均突破了目的限制,使画面驰骋于想象之中,使作者的灵感、顿悟和自由精神得以充分发挥。这些都和老庄直觉思维具有暗合之处。”

魏晋以后对庄子虚静观的继承与超越

    “老子、庄子的虚静观,是悟道的方法和手段”,“虚静”是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老子最早提出了“虚静”的概念,《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日静。”从而。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观并进一步将其完善,认为“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陪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天道》)在这里,无论是老子的“致虚极”还是庄子的“水静犹明”,“虚静”的最高的境界,即“极端宁静的悟道境界”的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魏晋开始,庄子的“虚静”说就被广泛地运用到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了。陆机最早将“虚静”理论运用于文学创作研究中,提出了在艺术构思过程中进入一种虚静凝神的心理状态的观点。刘勰则进一步将“虚静”理论运用于艺术构思心理研究中,《文心雕龙·神思篇》说: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责在虚静,疏渝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阋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以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很明显,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有关虚静的阐述受到了老庄的深刻影响。《神思篇》中的词语和典故如“疏渝五脏,澡雪精神”、“玄解之宰”、“窥意象而运斤”等,均来源于老庄的典故和传说,这说明刘勰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道家语境下的中国现代美学

    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因此,发掘古典美学资源的现代价值、彰显其现代意义,无疑是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趋向。自然,中国现代美学的内容十分复杂,但从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五位美学家为代表的大家中,自能体现出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关系。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启者,鲁迅是现实主义美学代表,郭沫若是浪漫主义美学代表,朱光潜、宗白华则可以说是专门的美学家,他们与庄子的关系显示出庄子美学参与现代美学建构有一个从“潜运”到“浮出地表”的逻辑进程。

    道家意象的现代表现。在道家的各种文本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大致可分为四类: 远古意象、山水意象、女性意象、婴孩意象。这四大意象虽然在意象表征上各不相同,但其深层的美学蕴涵都指向本真未凿的“自然之道”的理念内核。而这四大意象的频繁显露,表明了道家文化试图唤醒本真自我、找回失落本性的自然主义立场,以及重建被虚伪文明所湮没的自然审美理想的努力。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大家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返璞归真的道家理念。我们从沈从文的创作中便能窥见到这一点。

    沈从文的湘西乡土小说创作,实际上就承继和融会了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中关于自然美的内在精华。在他的作品中,他常常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描绘了远离都市尘嚣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原始的、淳朴的民风以及下层劳动人民传统的人性美,表达了作者对在都市文明侵袭下传统美德沦丧的哀叹以及对于传统“小国寡民”生活的深深眷恋。如果读一读的他的《边城》,我们便可以感悟到,其作品中时时散发出来一份孩子般的单纯气。作者本人也承认,他在北京城生活近六十年,当生命已濒于衰老迟暮,但在情绪方面却始终若似停顿在一种“婴儿”状态之中。这种婴儿状态,正是道家哲学中婴孩意象中的具体表现。

佛家之“悟”

    一.佛教所云之“悟”是什么?

    说到‘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借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悟的内容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着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什么?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睽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什么?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什么?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盘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二.悟后风光

    开悟之前,世界是一片迷蒙浑沌,开悟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气象呢?开悟之前,人生是一场贪嗔痴爱,开悟之后,将是一段如何的风光呢?悟后的观念,与未证悟之前会有什么不同的转变呢?

    古人说:‘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万般可忘,难忘者闲名一段。’世间上的人执迷于尘劳五欲,一面系缚自己,一面又要别人帮助他解脱。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着,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因为我们内心贪求执着,不能体会山水的清明,因此看山是山,与我无关,看水是水,于我何益?但是经过一番历练提升之后,再来看看山水万物,‘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鸟树林都是我的朋友,溪声流水都是我的知音。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非真理法身;一沙一石、一山一水,无不是如来妙谛,山河大地、宇宙虚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从我清净自性所涌现出来的。山水不再是心外的山水,而是我心内所流露的智慧活泉。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他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的是心被光怪陆离的假相所迷惑,而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仿佛置身于虚无飘渺的山峦之间,却看不清庐山的峻峭面目。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虽然千般寻觅,却被迷蒙的山岚云气遮断了去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没有悟道,实在心有不甘。蓦然回首,才知道庐山就在那烟雾江潮之中。放下思虑,才知道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只是滋味不一样了。因此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涓涓的溪流、青青的山峦,都是如来的真理化身了。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返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悟前、悟后的看法,宛如天壤之别。

五、改变我们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真的纯净、善的纯德、美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说:“吃茶去!”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槃无漏的世界,却不耽着涅槃的安乐。仿佛出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哗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林边水下,恒发度众济世的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覩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在、逍遥悠游的中道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让我们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成为泳技高超的能者!

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跳出圆圈看圆圈,或许更能认清它的本质。 

六祖慧能顿悟得法经过

六祖慧能大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人,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因为他的父亲宦于广东,便落籍于新州。三岁丧父,其母守志抚孤至于成立,家贫,采樵为生,一日,因负薪到市上,听到别人读《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段,便有所领悟,别人告诉他这是黄梅(湖北)的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平常教人读的佛经,他便设法到黄梅去求学习禅(这时他并未出家为僧)。五祖弘忍禅师初见他时,便问:“汝自何来?”他便答道:“岭南。”五祖说:“欲须何事?”他答:“唯求作佛。”五祖说:“岭南人无佛性,怎么做佛?”他答道:“人地即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五祖听了,便叫他跟着大家去做苦工,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和尚要我做何事?”五祖说他根性太利,便叫他到槽厂去做舂米的苦工,他做了八个月的苦工,有一天,五祖宣布要传授衣钵,选付继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跟从五祖学禅的同学,共有七百多僧人,有一位首席的上座师,名叫神秀,学通内外,素来为大众宗仰的学者,他知道众望所归的意旨,便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看了神秀偈语以后,便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他从同学那里听到这首偈子,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同学便笑他说:“庸流何知,勿发狂言。”他答道:“你不信吗?我愿意和他一首。”同学们相视而笑,却不答睬。到了夜里,他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请人在神秀原偈旁边,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到此偈便说:“此是谁作,亦未见性。”众闻祖语,遂不在意。五祖却在夜间悄悄到了碓坊来,问他米白了没有?他便答道:“白了,只是没有筛。”(师筛同音,如此师生问答,都是双关语)。五祖便以杖三击其碓而去,他便在三更人室,承受五祖的心传,当时五祖曾再三征洁他初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旨,他便于言下大彻大悟,遂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于是五祖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随即传付衣钵,为中国禅宗道统继承人的第六代祖师。

五祖弘忍禅师自传心印以后,就在夜里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亲自为他把橹说:“合是吾渡汝!”六祖答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能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听了便说:“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五祖自此以后,就不再上堂说法,大众疑怪相问,便说:“吾道行矣!何更询之!”又问:“衣法谁得耶?”五祖便答道:“能者得。”于是大众聚议,卢行者(行者乃唐宋时代佛教对在家修行人的称呼)名能,一定是他得法潜行了,就相约追踪。大家经过两个月的搜索,在六祖到达大谀岭时,追逐众中,有一将军出家的惠明和尚,率先而登,追及六祖,六祖便将衣钵掷置石上说:“此衣只表示征信而已,岂可以力争吗?”惠明又举衣钵而不能动,便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便说:“汝既为法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惠明听了,停了很久,六祖乃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唐代口语,称这样做与么),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便在言下大悟。复问:“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意密旨否?。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因此,惠明即下山诡称岭上并无人迹,而使追者从此散去.

此后六祖匿居在四会的猎人队中,经过十五年时间,才出来到广州法性寺,适逢印宗法师在寺里讲《涅槃经》,他就寄寓在廊庑之间。幕夜,风飓刹幡有声,两个和尚正在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息,六祖便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普通对人的尊称)心动。”因此而蒙印宗法师的赏识,宣告找到了禅宗第六代祖师的消息,会集大众,为他剃发授戒为僧,后来他便居留曹溪,大弘禅道。

毛主席对六祖惠能也十分钦佩,1959年10月22日,毛主席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谈话时说:“从前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王子不做,却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做了群众领袖。我不大懂佛经,但觉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老百姓的。”

如何把人升华成为比较有力量的存在?如何把人生净化、改良的更好一点? 【台湾】星云大师

财富的有形与无形

企业家和出家人不同的地方是,企业家们创造有形的财富,出家人创造无形的财富。企业家创造的有形财富,有益于我们国家地位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个人出家,跟企业家的贡献不一样,我是创造无形的财富。比如我在宜兴建造这样一个大觉寺,不一定要把它看成是个寺院,我在建一个人生“加油站”。如果人活得很艰辛的时候,好比汽车需要加油了,来到这里以后,得到一点佛教的加持、得到佛法的鼓励,为人生改变一些观念、增加一些勇气。

我在这里建造这样一个寺庙,是想把它建造成一个学校,让社会大众在学校之外的学校里,可以学一种慈悲、学一种道德,学习一种智慧,学习人生为人处世、维系心灵的一些东西,比如像佛法、般若智慧、佛教的真理——真如佛性等等,也可以说自己的心。心即一切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要我们开悟,要让我们过得很自在。

人世间所有的财富不光是有形的,还有无形的,比如道德、因果、正义、慈悲、信仰、真理、平安等等,都是我们的财富。

我为什么讲无形的财富呢?因为过去有一些信徒常常跟我讲:“师父啊,你是做和尚的,你如果不做和尚,在台湾你就和王永庆一样。”王永庆是台湾的“经营之神”,我怎么能和他比呢?但是我自己再想想:其实,王永庆的财富也不及我多。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作为台湾首富,不管有多少亿,它都是有形有相的、有数字的。我的财富是无数字的。我自己的心,能包容天地,天地不是我的,宇宙三界、大千世界的东西,我不可能占有它们的。

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里有无形的财富,人生也自豪。

真心、因缘与财富

心能创造我们人生,像艺术家、绘画家创作绘画一样。人世间万物,就我们人有“生、老、病、死”。但是因为你有“心”,便可以不死。这个“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真心”。基督教有一句话很好,叫做“信即永生”。但是相对也有一句话,“不信也能永生”。人本来就不死,死的是躯体,活得是“心”,不死的“真心”,人人都有“真心”。

如果开悟,有了这个认识和信念,就对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就不忧不惧,不惧怕“生、老、病、死”。世界是轮回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着流着就回来了。

我们的心既可以马上上天堂、也可以随时下地狱,一念生天堂,一念生地狱,每天我们都要在天堂和地狱来来回回很多次。希望我们慢慢能修炼到“自在常足”的天堂,不跟地狱来往,这是最高功德。

 “缘”,即是世间法、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生的,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

这个道理,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们前面的桌子,有人问“这个是什么东西?”你说“这不是张桌子吗?”人家说:“错了,这个桌子是个假相,是假的样子,它的真相是木材”;但是如果你说“它是木材”,人家又说“错了,它真的应该是棵大树吧”;你说“它是棵树”,人家又说“错了,它是一粒种子,幼苗。经过阳光、空气、水分的滋润,缘分把它结合起来,才成为树芽、成为木材,成为眼前这个东西”。所以,世界就是“因缘”结合成的。世界整个地是个“因缘”。

关于生命的终极真理,不同的宗教理解是不同的。一般的宗教是直线思维的,“人从哪里来?上帝创造的”。“上帝从哪里来?本来就有的”。接受了就是真理。佛教不是这样的,像刚才讲的,一切都是因缘而生,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我自己在想:如何把人升华成为比较有力量的存在?如何把人生净化、改良的更好一点?一切都要靠缘,是“缘”让我们存在。我们自己的生命只是很短的、其中的一点。因此,我们要和大众融入在一起,大众就是我的生命。

我觉得不要怕看到生命的生死,这很自然,不必去怕。是缘我接受,乘缘再回来。对生命要有信心,对生命要有彻底的认识,不要为生命的来去有太多挂碍。

对于财富也是这样,你再多财产,无论银行账户上有多少钱,你不在了之后给谁?我们要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财富用了才是自己的,存在银行里都不是自己的。像王永庆积攒了很多财富,却给子女留下了很多麻烦。有了财富,会运用财富的人,才是真正富贵的人。

觉解与智慧

企业家是有福报的,能积聚财富;当然也有智慧,把财富散播、运用得当。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经典的四句话,每本经里选一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句话是《华严经》里的一句话,叫做“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你最初的志愿和想法,只要不把当初的志愿忘记,后面的很多事都好办。

各位企业家,当初你们立志奋斗,要建功立业,希望能发展事业,创造财富。现在已经达到这种志愿了,你也不要忘记你最初是为什么想要创造财富,要记住这个最初的意念。当初你凭因缘事业顺利,到了现在就要靠你的智慧,为社会、为国家、为民众做一些奉献。

所以,我要跟各位分享一句:人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志愿,就能为人增加力量。

第二句话,就是《维摩经》里的一句经文,叫做“不请之友”。我们出来交朋友做事情,都说:“你怎么没有请我?”“你们怎么没有跟我讲?”这是人情、职场的事。但是真正的友情不计较你请不请我,只要你需要,只要是好事,不要请,我也可以做,佛教的说法就是“不请之友”。

各位企业家,你们在社会上遇到的人和事很多,并没有人去拜托你,你也会很情愿地去救苦救难,这就是“不请之友”。当企业家拥有了财富之后,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应该做“不请之友”,这样才会受到社会更广大的尊敬。

第三句话,就是《八大人觉经》里的一句话“不念旧恶”。我们很多人,朋友做过的好事,我们不一定记住,而对于朋友一些过失和错误却一直念念不忘。把朋友的错误缺点记在心中,这个负担很重的。所谓“不念旧恶”,就是要把不好的东西从心中忘记。

各位企业家,在你们身边,也有人做对你们不忠的事情,你们要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念旧恶。

第四句话,有本佛经叫《大乘起信论》,里面有一句话,叫“不变随缘”。这说明我们在社会上,会有各种遭遇,面临各种环境,充满了各种变化,我们就要做到以“不变随缘”的原则来应付。对于信用、道德、人格要有不变的原则,对于不太重要的事情,就要随缘一下。

人生无论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总而言之是为了一个欢喜,为了一个乐趣,为了一个目标。我自己虽然是出家人,但是提倡的是人间佛教。

人心之本,重在自悟(节选)陈海春

一、人心重要

我们认为,人心其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独有的。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所以别于禽兽者也。人之所以为人者,即人之有人心。”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也就是说,仁是人所应有的心,义是人应走的路。从孔子到孟子,都认为,人的情感的源泉在于“孝悌”,先要亲所亲之人,而后由亲及人,达到“忠恕”的层面,在社会上忠于国家、忠于领袖。人不仅别于兽,还别于人。人心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它既反映了一个人看人看事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统一体。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价值准则的确定,思想情感的变化,选择目标的转移,莫不是其人心的反映。

人心是与外界沟通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心比心”。从字面上看,将心比心指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人做事应该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的人往往善于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显得宽容大量、善解人意。懂得将心比心的人容易将事情做平,正如朱熹所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

人心不朽。是人都想不朽,但是西方人的不朽和中国人的不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追求的灵魂的不朽,不朽的标准是死后在上帝那里能否报到。在中国人眼里看来,人心是不朽的,而不朽的标准死在他人眼里还有没有位置。如果你还活着,但在他人眼里一点位置没有,那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已死去了,但在他人眼里有一定的位置,那就虽死如生。在中国人而言,不朽既体现在家庭中,也体现在社会上。首先,要继承父辈的事业,做一个让父辈放心的人。其次,建立自己的功勋,做一个能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著名的哲学大师钱穆先生对此看得很透,他说:一个人“只有在别人的心里常常地反映到,便是真正不朽。”

二、人心自悟

 “人心”这个东西,既能赢得口碑, 又能安身立命,也能追求不朽,多好呀。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有人做不好呢?要不然就没有人心叵测、人心不古等成语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每个人提高悟性的程度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重大和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诸子百家都在如何提高悟性,特别是让人自己提高自己的悟性问题上有所论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儒、道、释三家在“人心自悟”上的论述。

——儒家眼里的“人心自悟”。如果说“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及追求的目标,那么“悟”便是达到这一核心目标的根本方法。儒家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既能“修己”又能“安人”的君子。诚如《礼记·大学》开篇所提出的那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对君子的素质要求中,又以“修己”为重。而修己的方式又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没有形成像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那样的理性模式,而是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蕴的直觉洞察和领悟。尽管在像《论语》和《礼记》这样的经典中通篇找不到一个“悟”字,但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由“他律”逐渐上升为“自律”的“悟”却俯拾皆是。也就是说,人只有有“悟性”,并且会“悟”,才能领会圣人的教导,达到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老夫子特别喜欢有悟性的学生,他对高徒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孔子对弟子说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曾参能迅速作出反应,以“忠恕”二字概括之,这是何等的悟性!

——道家眼里的“人心自悟”。道家的悟与儒家的悟有所不同,儒家讲究的是外悟,强调从外界的经验中,尤其是前人已有的经验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讲究的是内悟,强调从内心的感悟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实体性,使之不能对其定义,不能问其是什么,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展现的世界是深邃的和无所不包的。正因为如此,道家的“内悟说”主张“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塞其说,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反对向外界观察体悟,排除一切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和安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一章),主张内心省悟,向内心世界寻求外界事物的真谛。当然,“道”这个东西虽然很玄妙,但并不是指向。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即“与道为一”。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体“道”乃是社会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

——佛家眼里的“人心自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玄相互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悟性思维。有人说,“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同意这个观点。换言之,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而觉是要靠悟性的。佛教也是强调“内悟”的,但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了悟”:“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禅宗的“内悟说”以自我为悟之主体和客体,佛我不分,“识自本心”。佛教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了悟方法。依据所悟之程度,将悟分为“小悟”和“大悟”:“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依据所悟之速率:将悟分为“渐悟”和“顿悟”;依据所悟之途径,将悟分为“解悟”和“证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为解悟,由实践修行而体得真理者为证悟;依据所悟之主体,将悟分为“悟自”和“悟他”:自己了悟为悟自,令他人了悟为悟他。有关“悟”的词句,在僧人的日常活动中用得太多了,“领悟”体现了互相交流;“感悟”体现了直接参与;“妙悟”体现了经验启迪,如此等等。以我的经验来看,“悟”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快乐,有所谓: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有个对子说得好: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舆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总之,儒家的外悟是“经验的领悟”,道家和佛家的内悟是“内省的了悟”,两者都不仅是感官的印象,更不是逻辑的推论,而是内心对思维主体和客体的领悟。这种思维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无论怎么说,它毕竟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更何况,儒道释三家都重视人的自省,重视内在的修养,重视人心的自觉,重视人心的自悟,这对于提升人的品行,构建和谐社会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

一、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佛家说:“心魔即魔,心佛即佛”。具有魔的心灵你就将成为魔,拥有佛的心灵你就会成为佛。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心灵决定的,是由你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的。

人的成功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惟有修炼好心灵,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修炼好心灵,既使取得了成功,也不能保持长久。

遇到问题不要抱怨,抱怨只会得到烦恼,而不会有任何进步;你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还没有做到更好,这样你就会想办法改进自己,你也才会取得进步。”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我们更不要抱怨别人,我们只有通过让自己变得更杰出来征服别人。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即使改变了别人,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多反省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你就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

其实很多夫妻、朋友间的争吵,不也正在于我们总想去改变别人吗?古人讲: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人最应该改变的也是自己。你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杰出,你的生活世界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你感觉自己做事不成功,做人不快乐,生活不幸福,你首先要好好检讨的是自己,自己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

二、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命运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

为什么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呢?因为惟有这个发现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快乐的,它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与快乐,而且告诉了我们获得的途径,那就是从改变人生的态度开始。

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想改变现时的状况,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变你的思想,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能改变这一切。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所以人的一切改变,都是从改变思想,改变态度开始的!

你现在的行为、状况,是你以前思想的结果;你将来的行为、状况,是你现在思想的结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走向成功,那就从改变人生态度开始吧!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

三、是你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

任何一个人想改变自己,首先是从改变思想开始。那是什么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呢?就像你吸收的营养决定了你的身体,正是你所接收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就要选择接受最好的知识。

在心灵里播下高贵的种子,你就将收获高贵的人生。

人生应该悟一下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很难静下心来感悟一些关于人生的东西。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没有哪个哲学家能解释清楚,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对于人生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但或许我们能从佛教对世人的点化之中找到一些答案。

在佛家的世界里,“随缘”和“放下”这四个字最能给世人以启示。

佛说,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缘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的承受。也绝非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随缘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种标志,是成功者的一种素养。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真谛。人生随缘,即是“枯萎的随它枯萎,繁荣的任它繁荣”。随缘,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生活是在随缘中实现,心智也在随缘中成长。岁月本无疆,人生当随缘。

佛说,放下执着心,能得大解脱。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执著心。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放下不该有的恶念和贪欲,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烦恼,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懒惰,活得充实;放下消极,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念头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怀一颗佛心去看人生,我们才不会迷茫,才不会在得失之间乱了方寸,人生才能从容而丰盈。

人生需要悟一下。悟,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保持自我并获取幸福和“成功”。

禅悟小品

知已

佛祖欲将衣钵传给弟子,于是召集弟子到讲坛前,手中拈着一枝鲜花面向众弟子默默无语,弟子们不解佛祖的心意,默默相对不断猜测,只有弟子大迦叶看着佛祖手中的鲜花微微笑了起来,于是佛祖也笑了,将衣钵传给了他。在芸芸众生中我也拈起一朵花,众人皆笑我痴笑我傻,不解我意,只有一人看我手中的花微微笑了起来,于是我也笑了,而这人最终成了我的知已……真正了解彼此的人,才能最终成为知已。

地狱与天堂

一名日本武士问高僧白隐"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不正面回答,却说"你有把剑,可惜钝得很根本砍不下我的头。"武士被激怒,拔剑相对。白隐方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士心中一震,当下大悟,遂收剑,白隐又说"天堂大门由此敞开。" 地狱与天堂,只在剑出剑入之间,白隐之禅语,悟了乃对人弹琴,未悟乃对牛弹琴!心情之好坏,也只一念之间,我之禅语,悟了乃对人弹琴,未悟乃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