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交警大队 青年路: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2(2010-12-24 15:47:05)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04:13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2

(2010-12-24 15:47:05)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故事,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伽罗瓦的故事,研究数学特别是对数学史比较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有人说,如果你想让人列出数学史上20位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话,他一定榜上有名。

    伽罗瓦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天才少年, 据说他15岁才开始接触并且痴迷于数学。17岁得到数学老师的重视并在老师的帮助和推荐下,在《纯粹和应用数学年刊》(1818年创刊)上发表第一篇论文。1829年10月进入高等院校,并将一篇关于群论的研究论文送到了法国科学院,结果杳无音讯。一年以后,他第三次将论文递交给了法国科学院,科学院委托了当时两个很有名的数学家审阅他的论文,审阅的结论是“看不懂”。1832年5月30日,因政治和爱情纠纷而与他人决斗,并在决斗中身亡,他去世的时候非常年轻。1846年,刘维尔在《纯粹和应用数学杂志》上编辑出版了伽罗瓦的部分文章,受到关注。1870年,若尔当(C. Jordan)在《置换与代数方程专论》中全面介绍了伽罗瓦的群论理论,伽罗瓦的理论被正式承认。1909年6月13日,后人在他的出生地立碑。上面写着:“法国著名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Evariste Galois),生于此。卒年20岁,1811-1832”。这块碑立于1909年6月13日。而此时,被纪念的人已经长眠于地下77年了。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字,想象着这样一些历史伟人的成长历程的时候,难免会想到,其实一个人在他成为伟人之前,往往要走过很多曲折的道路,经受很多的磨难和委屈、甚至误解。比如2000年度诺贝尔学奖的得主,赫伯特·克勒墨(Herbert Kroemer)在1963年提出了半导体双异质结构激光的概念,这些概念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嘲笑。20多年后,他的理论才被接受并在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

    获2002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的席德尼·布勒呐(Sydney Brenner) 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郊外的杰米斯顿。他父亲是皮革匠,一生不识字更不会写字,却通几种语言。布勒呐4岁以前,邻居裁缝的妻子用她家做桌布的报纸教布勒呐认字,这就是他接受的启蒙教育。大概4岁半时,父亲的一个顾客把小布勒呐收到自己管的幼儿园去。后来,布勒呐在学校一直表现不错,不过从不是第一,大约前六名。现在的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叫前十名效应,或者是第十名效应,也就是说,在学校里的第一名不一定最终有出息,而往往是那些中间偏上的孩子,当时可能是被忽略的,后来确有了很好的发展。布勒呐在当时无拘无束,有很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布勒呐喜欢利用图书馆,从小学起一生读了很多的书和文章,穷的时候偷过一本喜欢的书。对科学的兴趣也来自课外书籍。14岁他到威特沃特斯仁德大学读医学院,因为经济问题,虽然有奖学金,他还是去课外打工,因为年龄太小,被要求多读了两年。他先去拿了硕士学位,以后再得医学学位。老师里有他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他还因给化学老师提意见而被赶出过教室。而一位组织学和生理学老师和他一起读书,使他觉得很受激励。1951年他获奖学金到英国牛津大学念研究生时曾与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里克(F. Crick)见过面,并在以后有过紧密的学术交流。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我们教育的孩子中间,有没有让你觉得异常的孩子,如果我们是孩子的家长,也该想想孩子的有些行为是不是不符合常规,当然我们不是说不符合常规的都是值得褒奖的,但至少其中的有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关注、甚至是欣赏的。

    我们举了这么多例子,是想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承受误解,也就是说承受被别人误解的痛苦经历。那么,什么是误解?很简单,就是,你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而你却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