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社会大哥是谁:马克思主义考试重点(应用)辅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07:26

1、单项选择(25分)   2、多项选择(10分) 3、判断对错题(15分)

4、分析说明题(15分) 5、简答题(15分)   6、综合论述题(20分)

 

考试重点(应用)辅导

注:每章的复习内容 按  [一般] - [重点] –[应用]  分类,请按重要性区别对待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应用]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及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P3-6和发展P8-9;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般]1、物质世界与实践:(1)哲学基本问题P24、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P25-27
[内容]P24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第二,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练习]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范畴(C);  A、与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 C、与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2)物质与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P27;

[练习]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B)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3)意识的本质P26;

[练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是(A)观点。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唯心辩证法  D、机械唯物主义

(4)实践P29及其特点P30、形式P3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1 [内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练习]“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表明人类实践具有(B)的特点; 

A、客观实在性     B、目的性    C、创造客体价值   D、社会历史性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其焦点;P25

[内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练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A、事物内部的矛盾  B、世界的普遍联系   C、世界的永恒发展   D、事物运动的规律

(2)联系及其特点P34-35

(3)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P36-40

[练习]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主观性和客观性

[练习]2、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D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练习]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C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练习]4、事物的度是——————;D

A、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度;B、事物量的变化程度;C、事物质的变化程度;D、事物保持质的量的限度;

[练习]5、辩证的否定作为联系的环节是指——————;  D

A、新事物和旧事物合为一体;  B、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C、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D、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练习]6、“扬弃”是指           ;C

A、抛弃     B、否定一切    C、既克服又保留    D、既前进又倒退

[练习]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练习]8、明代哲学家方以智说:“人物灵蠢多殊,是曰独性,而公性则一也。公性在独性中,遂缘习性。”这段话讲的是—————;   D

A、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练习]9、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 C E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
[重点]1、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P28    2、规律及其特点;P46

[练习]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D)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

[应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3  3个要点

[应用]3、发展的实质P35与科学发展观(见形式政策等);

[应用]4、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内容]1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练习]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A B C D E  )。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内容]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与社会和谐的关系)P37-38

[应用]5、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P47、意识能动性及其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P49;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一般] 1、认识的本质和规律:(1)认识的本质P58及其基本规律P58-61

[练习]1、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C

A、主体心灵的内省过程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心灵对客体的感悟

[练习]2、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练习]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B

A、社会存在   B、社会实践   C、社会意识   D、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练习]4、由认识到实践是               A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C、认识过程的反复          D、认识过程的最终结束

[练习]5、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

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A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C、认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              D、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1)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74-76

----------------------------------------------------------------------------------------------------------------

[重点]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P55-5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各种哲学派别在认识论上的区别P57;

[练习] 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C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练习]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 “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C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练习]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C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练习]4.“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练习]5.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练习]6、“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折衷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绝对论

 

[重点]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63-65;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67-68;
----------------------------------------------------------------------------------------------------------------------

[应用]6、实践与认识的主、客体P54;   认识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P59-60 + 笔记 ;

[应用]7、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P72-73;

[应用]8、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性与能动性的统一P77:自由与必然、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P77[内容]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

[练习]1、哲学上讲的自由王国是指(B);

A、自由竞争的王国   B、人们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和自身主人的社会状态C、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  D、人们不受客观规律制约而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

[练习]2、自由王国是指(D)的社会状态;     A、受必然性支配   B、受自然和社会约束

C、获得了绝对自由 D、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练习]3、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A);
A.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们的活动摆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C.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和谐地改造客观世界

[练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   B、“自由就是自主的选择,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

C、 “人就是自由”   D、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般]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P82

[]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83-86

[应用]9、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P94、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P95/50、前进性和曲折性P9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般]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21-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内容]P124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P125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P126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

[重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29-130

---------------------------------------------------------------------------------------------------------------------

[应用]10、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内容] P122-123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2)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这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内容]P131-13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应用]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成因和后果;P168-171

[应用]12、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P178;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P179;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般]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P220

[重点]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22-228

[应用]13、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P229

附件:  判断对错题举例1:

(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从自己出发”,“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    )2、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    )4、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形态。

(    )5、康德的认识论和培根的经验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    )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    )7、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    )8、在古希腊,人们最初是把辩证法看作是一种谈话或对话的艺术。黑格尔第一次把辩证法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加以论证。

(    )9、在社会领域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相同,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复”。

(    )10、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同自然界完全同一。

1、  2、×  4、5、× 6、√  7、  8、  9、   10、×

判断对错题举例2:

(    )1、康德的认识论和培根的经验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    )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    )4、实践的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    )5、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6、一切反映论的共同特点是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    )7、实践具有改造客体和优化主体的功能。

(    )8、社会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它是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的。

(    )9、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的缺陷之一。

(    )1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判断对错题举例3:
(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因此,人脑本身能自动产生意识。

(   )2、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3、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4、唯心主义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   )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6、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是绝对的。

(   )7、差异不属于矛盾。

(   )8、社会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   )9、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   )10、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   )11、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