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房价:唤醒文化自觉 培育大学创新文化[胡显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3:38:47

 

      翻开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先进生产力常常是在适宜的文化环境下实现重大突破的。在中外历史上,都有过由于思想文化的激荡与创新而引发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范例。当前,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正经历一次新的觉醒,国家正在由跟踪为主向着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型国家过渡。在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号召我们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这表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以新的理念的突破,推动全国范围新的思想解放历程。高校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起发展创新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和哲学思考

         人是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主体”,而被人认识和改造,并反过来影响人的对象物则是“客体”。所谓创新文化既指外在于创新主体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客体的文化环境,又指内在于影响创新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文化素质的表征。前者是指适于创新的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和环境文化;后者是指有利于创新的理念、动力机制、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等。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主体的文化素质与客体的文化环境的综合。

        文化创新是大学创新的引擎,大学的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目标,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内涵。大学的创新文化首先体现在大学理念上。长期以来,我国强调引进、消化、吸收,跟踪仿效,而一旦进入超越竞争的阶段,往往由于创新能力的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是明显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创造力,而决定因素是教育,特别是对教育有决定影响的教育理念。过去,我们在向发达国家学习时,多在于物质层面,或制度层面,而在教育理念层面缺乏系统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所以,认真分析发达国家的大学理念,吸取其先进的带有共性的内容,继承我国大学理念的合理内核,实现我国大学理念的现代转化,是创建创新文化,在我国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方面实现赶超,从而完成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健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理念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与偏重现象。目前有些大学校长关注的是“大楼”与“大师”,在种种发展规划与日常工作中突出的是物化指标,工作重心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短期适应程度及其回报,忽视了大学“文化力”的提升与影响。在人的培养上,忽视“文化育人”的本质。有关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探讨与发展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2)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偏重现象。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造成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分离,并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常常是与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结伴而行的。(3)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分离与偏重现象。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灌输式教学过程,约束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4)个性与共性的分离与偏重现象。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个体自然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体现社会的共同要求,又要反映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不同的需求。我国教育在学苏和计划经济的背景下,突出了教育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教育呈现模式化、一刀切的弊端。这种教育,虽有保证整体上有良好的基础的优越性,但是制约了创造性拔尖人才的个性发展,而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以上现象导致学校教育功能发展的不和谐,问题的本质在于忽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忽视人的主体意识与个性的发展,这正是大学发展创新文化需要克服的关键性问题。

        从主体角度看,创新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福祉以至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行创新实践的动力;强烈的自主意识、自信心和好奇心;富于幻想、敢于冒险而又勇于实践;科学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独立的思考能力等。

        从客体角度看,创新文化首先在于尊重主体意识,关注主体的精神生命的主动性。与西方思想启蒙与解放相适应,在教育理念上“对学生认识的转变,学生境况、地位的改善,个性、主体性的弘扬是绵延几百年的近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1]叶澜教授说:21世纪,在教育思想上最终需要实现的核心转变是在对学生精神生命主动性发展的认识上。要自觉地追求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需求、意识和能力的新人。这种人具有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与人所特有的发展、创造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在可能的实际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世界、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的外部世界,而且还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为此,必须改变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从注重面向过去、面向人类的已知领域转变为注重面向未来、面向需要发现和创造、探索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至教育角色,把自己的职业本质定位为创造人的精神生命。[2]实际上,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的社会主体。

        同时,有利于主体发挥创新潜能的外在的创新文化应当具备以下的特质:(1)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才,尊重人的精神力量,尊重人的创造力,尊重个性差异,尊重不同群体与个体的意见。(2)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一切从实际出发,严谨治学,规避急功近利、浮躁习气。(3)崇尚创新、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念。尊重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提倡建设性的批判思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鼓励敢为人先、敢冒风险。(4)积极活跃的学术氛闱。学术无禁区,思想不强制,体现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科学道德、科学规范的和谐统一。保护脱离主流、有悖传统的观点。(5)信任、平等、开放、合作的学术平台和人际关系。在开放式的学术平台上实现学科的综合交叉、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合作和竞争互动,不迷信权威,不论资排辈,不排斥少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让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施展才干。(6)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

  二、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新的文化自觉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引领文化、推动社会创新文化的发展正在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起被列为大学的第四功能或基本功能。[3]怎样理解先进文化或进步文化?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尼.瓦.贡恰连科认为其主要标准是:“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有助于保护人类并为最充分地激发社会的创造潜力而增加有利的条件。”并进一步阐述:“只有为了人和以人的名义、为了人的幸福和谐发展而创建的文化,才能永无止境地进步,把它的创造者的不断完善反映在、体现在自身的价值中。”[4]尽管这未必是对先进文化或进步文化的最全面而充分的解析,但是,我认为已把握住了最核心的内容。现在我们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正在不断追求适应我国创新型国家所迫切需要的文化。在反思百年历史的基础上,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命题,2005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上,杨振宁教授提出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这一理念灌注在每一个大学生心目当中。我想,这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呼吁。  文化自觉,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创新和传播。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方面,我们的大学要认识并植根于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另—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的时代特点和文化转型的历史性任务,正视“文化滞差(Cultural Lag)”,即精神文化的变迁与建设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与发展问题,进行一次新的文化启蒙或转型。就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任务而言,“文化启蒙的宗旨是破除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对人之自由和社会之创造性的束缚,确立以理性、契约、自由、主体性、创造性为本质内涵的现代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文化精神,使人从自在自发的传统的生存状态进入到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生存状态。”[5]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为了防止文化启蒙的表面化与形式化,需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交融和国民普遍启蒙的文化机制的保障,需要从基础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文化转型与启蒙中,大学需要不断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既体现自身的文化觉醒与追求,也体现对社会文化走向的导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国高校兴起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潮,继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下,大学文化理论探讨与建设实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北大、清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组建了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学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自2006年始,全国25所著名高校开启了以本校为个案的“大学文化百年研究”,而有关大学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实践更是方兴未艾。一些大学在考察发达国家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展了广泛深人的讨论,并对教育思想、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这些都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可喜的现象。

        当前大学深入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文化建设涉及面很广,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重视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作用,进行自觉而科学的文化选择。首先是知根、植根与育根的问题。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执行主席、香港大学甘阳教授认为现在中国大学的问题在于不清楚自己的文化之根在哪里,又没有学到西方大学的根本之道,即其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自觉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深处。大学文化包括创新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做到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6]为此,我们应当了解自身文化之根及其优长短缺,并且真正了解西方一流大学的文化之根,以做好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与扬弃,在知根的基础上,植好根并以发展的眼光育好根。

       不同思潮的激荡、不同文化的交融,是创新思想火花爆发、创新种子萌生的重要条件,是文化创新与发展创新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重大科技与社会问题的基础。大学应当努力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与包容多元文化。长期以来,由于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并且在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的影响下出现了C?P?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的分离与对立,形成梁思成先生批判的“半个人的世界”,影响了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制约了大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综合创新。大学应当建立“兼和”的哲学观,这种“兼和”并非忽视不同文化的矛盾和交锋,也并不是无原则、无是非地对不同文化的认同,而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汲取一切优秀的文化适合于自身的内涵。这种“兼和”的哲学思想可以引导我们吸纳众长,实现创新。大学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构建包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体系,实现重视科学与重视人文、重视工具理性与重视价值理性、重视个人能动作用与重视集体协作的和谐。(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