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交警大队电话:茶叶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4:22

前  言

    根据云南省政府将木本油料作物作为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的思路,广南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县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发展油茶、核桃、茶叶、蚕桑、畜牧五大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目标。为落实县委、政府决定,加快农村实用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好“三农”工作,广南县科技局(科协)编印了这套“百技进村”书库---特色产业实用技术丛书,旨在提高广大群众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能力,推进我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指正。

   

    顾   问: 任  安  张如黎  陈世祥 

            张芳明  任  明  杨  凯

    编   撰: 何光耀(广南县茶技站站长、农艺师)

    编   务: 张  涌  陆昌星  顾明东  蒙明扬

            陆清云  张雁松  王朝明  肖文华 

  

    邮  箱:gnkjj427@126.com

    号  码:0876---5150427

                                                         编者

                                                 2008年8月

目  录

第一章 茶园建设与管理…………………………1

第一节 茶园地的选择……………………………1

第二节 茶园规划…………………………………2

第三节 茶园开垦…………………………………5

第四节 选用优良茶树品种无性系茶苗定植……6

第五节 幼龄茶园管理……………………………8

第二章 无性系良种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要点…10

第一节 扦插苗圃地的准备………………………10

第二节 搭建遮荫棚………………………………11

第三节 剪穗………………………………………12

第四节 扦插………………………………………12

第五节 苗圃管理…………………………………13

第三章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15

第一节 茶园低产的原因分析……………………15

第二节 低产茶园改造的措施……………………16

第四章 茶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7

第一节 茶饼病……………………………………17

第二节 茶白星病…………………………………18

第三节 茶云纹叶枯病……………………………18

第四节 茶轮斑病…………………………………19

第五章 茶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20

第一节 茶小绿叶蝉………………………………20

第二节 茶黄蓟马…………………………………21

第三节 茶蚜………………………………………21

第四节 螨类………………………………………22

第一章   茶园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茶园地的选择

    (一)气候条件

    1、温度。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活动积温5000—6000℃,绝对高温40℃以下,绝对低温-5℃以上。

    2、降雨量及空气湿度。要求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毫米,月平均降雨量1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0—90%。

     3、光照。茶树生长要求的光照以漫射光和散射光为好,雾日多的地块最适宜茶树生长。

    (二)海拔及地形条件

    广南县境内种茶,海拔高度应在1400米以下,茶地要选择坡度在30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坡向宜选择北面坡或东面坡。

    (三)土壤条件

    1、土质。种茶土壤要求呈酸性或微酸性,即PH值4.5—6.5为宜。凭眼睛观察地表植被,凡是能生长映山红、松树、杉树、水冬瓜树、山茶树、杜鹃、蕨类等酸性指示植物的土壤都能种茶。含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不能选用。

    2、土层厚度。要求土层(表、心、底三层相加)厚度在1米以上,表土层越厚,土壤越肥。

    3、土壤肥力。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并且通透性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在1.5%及以上的红壤、砖红壤或黄壤均可。

    (四)水源条件

    茶树喜水又怕水,平地种茶要求地下水位在1米下。土壤含水量在60—70%,茶地选择靠河流、水塘,以利于引水抗旱和方便施肥、施药。

    (五)交通条件

    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块,便于运输生产物资和鲜叶原料,也利于茶园的管理作业。

    (六)有害物污染源

    生产茶叶原料,必须按无公害食品标准要求,因此,茶地选择远离有害物质污染源的地块。避免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带来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

第二节 茶园规划

    (一)茶园小区规划原则和内容

    1、从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方便茶园作业和有利于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四个方面来考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貌及种植品种,切实做好道路排灌渠道、林段、种植区、茶地块和种植茶带的规划。

    2、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形图进行茶园区划。在区划的基础上实地划分和绘制林段、茶地块分布图。

    (二)道路规划

    1、主干道:基地或加工厂连接外公路的道路,宽度6米,可对开货车。

    2、支道:连接主道与步道的道路,是运送肥料、鲜叶的道路,宽4米,可单行一辆货车。

    3、步道:从支道向各茶地块运送肥料、鲜叶的通道,宽2米,能通人力车、三轮车。也可以说是茶地块之间的间隔道路。

    (三)排灌系统设置

    1、纵沟(也称主沟):指汇集和排出横沟、截洪沟、梯面内沟之水的渠道。平地茶园设在道路两旁,坡地茶圆应充分利用自然纵沟或顺山坡开设,沟宽60厘米,深40厘米。坡地茶园每隔5—10行茶带挖一个沉泥坑,以便沉积泥沙和蓄水。

    2、横沟(也称支沟):间隔5—10行茶带开设一条横沟与纵沟垂直相接,与茶行平行设置,沟宽50厘米,深40厘米。

    3、截洪沟:为防洪蓄水而开设在茶行最顶的一条横沟,沟宽70厘米,深50厘米。

    4、梯面内沟:在梯地内壁开设与纵沟连接的小沟,沟深和宽各20厘米。

    此外,还应建立抽水、引水和蓄水系统,修建园内蓄水池和肥水池,蓄水池平均每亩茶园需建15立方米;肥水池平均每亩茶园需建5立方米。

    (四)防护林及遮荫树的设置

    1、防护林:根据地形和风向设置防护林,要求沿风害严重的主风垂直方向种植。我县多数地区风害不大,只需在种植区、茶地块及道路两旁种植就可以了。山顶分水岭、坡顶、坡脚、陡坡地段,沟谷种植乔木树,既可作防护林,又可作隔离带。开茶地时最好保留原生树种。

    2、遮荫树:向阳坡地植茶叶,每亩茶园均匀选留或营造护荫树10—15株,使荫蔽度达30—40%。

    3、选择生长快、树冠大、叶片小、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与茶树没有或少有共性病虫害的常绿树种作防护林和遮荫树。

    (五)茶园区划

    1、种植区:本着平地和缓坡地宜大,坡度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宜小的原则,以道路、林段、自然河流、水沟、分水岭为界线,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和种植同一品种集中连片的50—100亩茶园规划为一个种植区。

    2、茶园小区(或称茶地块):在种植区内细化茶园小区,平地和缓坡地茶园10—15亩为一个小区,山坡或丘陵茶园5—10亩为一个小区。

    (六)种植带的规划

    1、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茶园,实行环山等高开挖种植沟,以后结合茶园田间管理,在行间修筑采茶步道。

    2、坡度在15—30度的地块,实行等高水平梯地建园,行与行的坡面距离为2—3米,开梯后梯面宽度在1.8—2米,植茶沟距梯内壁40—60厘米,并设置内沟外埂,梯面外高内低,成3—5度内倾斜,梯壁呈60—70度倾斜。

    3、平面茶园实行等距开挖种植沟种植,行距2米

第三节 茶园开垦

    (一)清洁茶地

    茶园开垦时,先将园地内的灌木丛、树头、树根、碎石等清除,芟除杂草、树枝,将其燃烧。

    (二)测定茶园种植带及梯地茶行开挖线

    1、平地茶园和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茶园按2米行距拉线定标,划出种植沟开挖线。平地茶园做到纵横整齐、等距,缓坡地茶园等高水平、整齐。最好用磷肥粉划线,既可作标记,又可作茶园底肥。

    2、坡地茶园用水平胶管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测定等高水平种植带及种植沟开挖线。

    (三)种植沟及梯地平台规格

    种植沟开挖好后,沟深达50厘米,底宽50厘米,口宽60厘米;梯地平台外高内低,宽1.8—2米,并设内沟外埂。

    (四)施足底肥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0斤,磷肥50—100斤作底肥,可均匀撒在准备开挖的茶地上,再将其同表层肥土一同回填入沟内。

    (五)种植沟及梯地平台开挖

    1、平地茶园从一边挖起,挖好第一沟后,将第一沟与第二沟之间的表土、肥土及杂草填入沟内,并结合施底肥,将种植沟的土回填至高于原地面5—10厘米,然后再挖第二沟。

    2、坡地茶园由下而上开挖,先挖好最底一沟(台),再将第一沟(台)与第二沟(台)之间的表层肥土、杂草及底肥混合填入第一沟内,上层填放心土,填土高于台面5—10厘米,然后再依此法向上逐沟(台)开挖。

第四节 选用优良茶树品种无性系茶苗定植

    1、定植季节。定植茶苗要求选择在雨季的阴雨天。在我县,最佳的定植节令一般在5—9月,即立夏到寒露节令之间。如果水源条件好,定植后可以随时浇水,则任何季节都可以定植。

    2、定植茶苗的生长状态。定植的茶苗,以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为适宜。出圃茶园苗时,如遇有正在伸长嫩梢的茶苗,应将嫩梢部分剪去再取苗。多数情况下,春梢生长结束和夏梢生长结束时,为最佳取苗时期。

    3、茶苗放置管理。出圃后的茶苗,在定植前不得置于强阳光下,否则会失水干死。如放置或运输时间过长,应经常保持通风,并浇水保持湿润状态。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不得堆压,以免发热红变。

    4、蘸根处理。茶苗出圃后在茶苗地旁,用清洁的红壤土搅拌成泥浆,然后将茶苗根部充分蘸匀泥浆,再用薄膜包扎根部后装运。

    5、整理种植带。定植茶苗前,应先将种植地块内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清理干净,然后在种植沟的位置上整理出种植带,种植带应高于梯地台面5—10厘米。

    6、开挖定植穴(或沟)。在准备定植茶苗的种植带上开挖定植穴或沟。双行单株种植的,小行距30—35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种2000株。坡地茶园实行单行单株种植,株距25—30厘米,亩植1200株左右。定植沟深、宽为15×20厘米。

    7、茶苗定植时操作。先在定植沟或穴内将细土扒成一个小土堆,然后一手拿茶苗,一手将根系整理舒展,平摊在土堆上,再扒细土将根系逐层压实压紧,土盖至根颈处时,覆上一层松土。

    8、浇定根水。在雨天定植茶苗,可以不浇定根水。若在晴天定植,应在早上或傍晚阳光较弱时进行,定植后必须及时浇足定根水。浇定根水后可在茶苗根部周围覆盖一层杂草,以保持土壤湿度。

    9、插枝护荫。茶苗定植结束,为防止强光造射,必须采取插枝护荫的措施。护荫物选用灌木枝或蕨科。如在种植带上套种玉米等作物遮荫的,可以不插护荫枝。

    10、定型修剪。在茶园出圃前或定植后,须按定型修剪的要求剪除主枝上部,留下15厘米(或3—5片叶)高度,保留分枝。这样做可以减少叶片水分蒸腾,保证茶苗成活。

    整个茶苗定植过程,就是围绕保“水”而采取一系列的保水措施,可以说,保水就是保苗。

第五节 幼龄茶园管理

    (一)抗旱防冻、补苗保苗

    1、浇水防寒保苗。茶苗定植后,水源条件好的地块,要经常浇水保苗,可避免茶苗干旱而枯死。

    2、地面覆盖。在茶苗根部周围,用塑料薄膜或杂草将种植沟部分覆盖,可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

    3、补苗。在定植后1—2年内用同品种茶苗将缺塘补齐。

    (二)幼龄茶园施肥

    1、幼龄茶树的施肥原则。幼龄茶树施肥,应以有机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少量多次,多元复合,逐年增加。

    2、施肥时期及数量。立春前后,下透雨时施第一次化肥,每亩5—10斤;立夏前后施第二次化肥,每亩5—10斤;立秋前后施第三次追肥,每亩5斤;霜降节令施基肥,每亩1000—2000斤,磷肥50—100斤。

    3、施肥方法。条栽茶园多以开施肥沟施,在茶树冠边缘或茶行上方开15—20厘米深的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施下后盖土至沟满。

    (三)幼龄茶园耕锄除草

    1、耕锄次数和时间。耕锄次数一年3—4次,一般在每次施肥时进行。

    2、耕锄除草方法。除台壁只需用刀芟草外,台面或平地都应挖铲或犁,尽量将杂草翻埋于土中。冬季或秋季一次要深翻。

    (四)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第一次,苗高30厘米左右,离地面15厘米左右剪去主枝,留侧枝或叶片2—3个。一般在茶苗出圃前或定植时进行。

    第二次,苗高达50厘米左右,每个侧枝留下2—3个叶片或二级分枝,剪去上部,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20—25厘米。

    第三次,苗高达70厘米,留下55—60厘米,平剪去上部枝叶。

    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幅均在70厘米以上时,即可打顶轻采。

第二章  无性系良种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要点

第一节 扦插苗圃地的准备

    (一)、地块选择

    1、地块要求相对成块,集中连片,地势平坦;

    2、地块要求靠近水源,同时水源充足、稳定;

    3、地块要求地下水位要低,不渍水;

    4、地块要求交通方便。

    (二)、规划

    1、小区设置:因地制宜,依地块的自然落差划分小区;

    2、排灌沟设置:每个小区四周要设立排灌沟,沟宽60厘米,深40厘米;

    3、畦的设置:畦的方向以东西向为宜,畦的长度一般为10—15米,畦的宽度为1.2米

    4、操作沟的设置:畦与畦之间的操作沟的宽度一般为40厘米。

    (三)、整地作畦造苗床

    1、整地:首先将地块全面深耕20—25厘米,然后将地块靶平,土块靶细,清理地块的石头、杂草等杂物;

    2、作畦:根据规划拉线作畦,畦的高度15厘米左右,宽度1—1.2米,同时平整畦面。

    3、设置操作沟:根据规划拉线设置操作沟,沟的宽度40厘米。

    4、造苗床:在畦面上铺一层过筛的黄壤或者红壤细心土,厚度为5—7厘米,要求平整、压实,同时夯实四周。

第二节 搭建遮荫棚

    (一)、材料的准备:遮阴棚用水泥桩(木桩)、12号铁线、细铁线、铁钉、遮荫网;

    (二)、放线定桩:以每个小区为单元,进行放线埋桩,横向间距为4.8米(间隔3墒),纵向间距5米,每亩约需桩30根;

    1、桩的规格:一般选用木桩,长度为2.5米

    2、埋桩:深度为50厘米,要求用石块和泥土逐层夯实埋牢;

    3、拉铁线:根据埋桩规格,用12号铁线顺桩纵、横固定;

    4、固定铁线:将铁线拉紧后,在每颗桩头用铁钉把铁线固定好;

    (三)、盖遮荫网:在铁线上盖遮荫网,并用细铁线连接和固定。

第三节 剪穗

    (一)、工具及材料:枝剪和茶树枝条;

    (二)、取枝剪穗:选取当年抽出的粗壮、中下部呈红棕色、组织已木质化、腋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危害的新梢,用枝剪剪取插穗;

    1、插穗规格:插穗长为3.3—4厘米,由一个腋芽、一个短茎和一片2/3—1/2的叶片组成;

    2、插穗剪口:上下剪口要求平行、光滑,不能出现腋芽受伤或插穗撕裂的情况。上端剪口应离叶柄5毫米左右,与叶片伸展方向平行成斜面,以防渍水腐烂。下端剪口与上端剪口平行,从而增大插穗与土壤的接触面,便于发根。

    3、剪穗方法:一般一个节间剪一个插穗,如果节间太短,则两个节间剪一个插穗,只保留上端叶片。

第四节 扦插

    (一)、扦插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季(9~10月份)进行,这个时期插穗的质量最好,天气条件也有利于插穗伤口愈合,从而提高成活率高。

    (二)、苗床浇水:在扦插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到扦插前3—4小时,再喷撒一次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三)、扦插规格:扦插的株、行距为5厘米8厘米,每亩扦插22~25万株;

    (四)、操作方法

    1、在压平后的床面上,按株、行距要求,用细线进行拉线扦插;

    2、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垂直将插穗插入苗床中,以插穗的4/5插入地下为宜,一般至叶柄基部,防止叶片贴土,以免叶片腐烂,叶片要向一个方向伸展,且芽和叶柄要露出地面。

    3、待插好一行后,用手指沿扦插行将插穗附近的泥土稍用力挤压,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粘合,也可边插边压。挤压后的插穗,应向床面稍微倾斜,叶片应稍翘起,避免叶片贴地。

    4、插穗扦插的方向:插穗扦插的方向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当季的风向而定,必须顺风。

    (五)、浇水:扦插后要马上浇水。

    (六)、插穗保鲜:插穗应保持新鲜,随采随剪随插。如遇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扦插时,应注意保水。

第五节 苗圃管理

    (一)、浇水:浇水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气候、土质、茶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插后40天内,要做到晴天至少浇一次水(最好早晚各浇水一次),阴天少浇或不浇。40天后根据情况逐步减少浇水次数,入冬以后,只能适当浇水。第二年开春后,若遇干旱天气,必须及时浇透水,浇水量保持在土表4厘米左右深即可。

    (二)、排水:大雨久雨则要及时排水。

  摘除花蕾:扦插后1个月内,部分未摘除干净的花芽会膨大形成花蕾,这时应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发根成活。

    (三)、追肥:第二年4~5月插穗已初步形成根系,应开始追肥。一般在4月底第一次追肥,开始施肥应淡,且量要少,做到勤施薄施。随着苗木的长大逐渐加大施肥量,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比例以3∶1∶1为宜。茶苗长到一定高度后,为了节约劳力,可于阴天撒施肥料,然后再喷透水。

    (四)、除草:苗床上的杂草应及时拔掉,拔草时要避免影响插穗(茶苗),尽量做到拔早、拔少、拔小。

    (五)、防治病虫害:扦插苗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诱发炭疽病等病害,插穗长出的苗嫩也容易遭受虫害,因此要及时观察病虫发生情况,做到及时有效防治。

    (六)、茶苗出圃

    1、长势较好的茶苗在8月初就能达到20厘米高、2毫米粗的二级苗标准的出圃要求。

    2、茶苗检验:茶苗出圃前,必须进行检疫。如果发现检疫对象,必须就地处理;8.3按标准出苗:出圃苗要求高度达到20厘米、茎粗2毫米以上;

    3、茶苗品种纯度:要求达到99%以上。

第三章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第一节 茶园低产的原因分析

    茶园单产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造成。归纳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茶树树冠过于衰弱,失去育芽能力。种植年代久的老茶树,树龄老,生理机能衰退,育芽能力减弱,分枝细小,正常芽叶减少,对夹叶增加,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二)树冠未老先衰,采摘面小。由于建园标准低、茶园管理粗放、土壤气候条件差、长期实行早采强采、病虫害严重等原因,茶树分枝细小,出现早衰而造成产量下降。

  (三)种植过稀或过密。种植过稀,采摘面少,每亩可采芽头少,单产低;种植过密,茶树互相争水争肥,单株生长势弱,枝条纤细,茶树生机衰弱芽头瘦小稀疏发芽轮次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

第二节 低产茶园改造的措施

    (一)改土。改土的主要做法是:1、每亩每年施500公斤以上有机肥;2、每年耕锄除草三次,分别5月、8月和11月进行;3、覆盖率不高的茶园,可以在茶树行间种植绿肥改良土壤。

    (二)改园。对茶园种植群体结构不合理和坡地水土流失造成的低产茶园,应着重进行以改园为主的改造。主要做法是:1、补植缺株断行。采用移植老茶树或育苗补缺的办法将缺株断行补齐。

    (三)改树。低产茶园中,茶树骨杆枝已出现干枯的,应采用更新修剪的方法对茶进行改造。主要做法是:1、台刈。对树龄过老、骨杆枝衰退、寄生物多再生能力很弱的茶树,应采用台刈方法更新茶树。其方法是:采完春茶后,离地面10厘米左右砍去上部,待夏秋季长出新梢时,按茶树定型修剪的要求进行修剪整形,重新培养树冠面。2、重修剪。对于一、二级骨杆枝比较健全,仅是上部枝条衰退影响产量下降的茶树,宜采用重修剪方法更新树冠。其方法是:离地面30厘米左右剪去上部枝条,留下一、二级骨杆菌枝,待长出新梢后,按茶树定型修剪的要求进行修剪整形,培养树冠面。

    (四)茶园改造后的管理。茶园实施“改园”和“改树”措施后,必须要加强管理,否则,就达不到改造的效果。改造后的头一、二年的管理,一是要实施每年三次的耕锄除草;二是要增施有机肥,每年施二至三次化肥;三是要搞好树冠培养,增加覆盖面;四是要实行合理采摘鲜叶;五是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第四章  茶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全世界茶树发病引发的病原种类有507种。我国已发现的茶树病害100多种,其中常见的病害30余种。我县发生的茶树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白星病等五种。

第一节 茶饼病

    (一)症状  茶饼病仅危害茶树幼嫩多汁的芽叶和嫩茎部,发病最初病状是在嫩叶上出现浅绿、浅黄或略带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透明斑,一般直径0.6~1.2厘米。以后叶片表面的病斑逐渐凹陷,叶片的背面突出,形状象饼状,病斑正面较平滑并略有光泽,色泽较周围叶色浅,叶背突起部份初为灰色,上覆有一层白色粉末。

    (二)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检查。从病区调运苗木必须严格检验,发现病苗,应立即处理,防止病害传入新区。2、勤除杂草,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及时分批采茶,选择适宜时期修剪和台刈,使新梢抽发时,尽量避过发病盛期,可减少侵染机会。3、药剂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20%萎锈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粉锈宁(三唑酮)残效期长,发病期喷药1次即可。其它药剂喷药后,间隔7~10天,再连续喷药,共2~3次。上述农药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10~14天。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施0.2%~0.5%硫酸铜液,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以保护茶树。

第二节 茶白星病

    (一)症状  在嫩叶和幼茎上初生针头状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直径0.5~2.5毫米,灰白色,中央凹陷,边缘有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脉发病可使叶片扭曲畸形。嫩茎上病斑暗褐色,后变灰白色,上生小黑粒点。严重时可蔓及全梢,致使梢枯。

    (二)防治方法  1、及时分批采茶  减少侵染源,以减轻发病。2、加强管理   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   在3月底至4月初,春茶初展期,可选用50%托布津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在重病区间隔7~10天,再重复喷药1次。

第三节 茶云纹叶枯病

    (一)症状  成叶和老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病斑上有云纹状轮纹,最后由中央向外变灰色,上生灰黑色扁平圆形小粒点,沿轮纹排列。嫩叶上病斑褐色、圆形,后转呈黑褐色枯死。枝条上产生灰褐色斑块,稍下陷,上生灰黑色小粒点,可使枝梢回枯。果实上病斑圆形,黄褐色至灰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有时病部开裂。

    (二)防治方法  1、秋茶结束后,结合冬耕将土表病叶埋入土中。同时摘除树上病叶,清除地面落叶,并及时带出园外予以处理,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2、加强茶园管理,做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勤除杂草,增施肥料,以增强抗病力。3、在6月份初夏期,气温骤然上升,叶片出现枯斑时,应喷药保护。8月间,当旬平均气温高于28℃,降雨量大于4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时,立即喷药。可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各1500倍液进行防治。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后需间隔10天才能采茶,百菌清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非采摘茶园还可喷施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第四节 茶轮斑病

    (一)症状  先从叶尖或叶缘产生黄绿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型病斑。病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色。在潮湿条件下出现浓黑色墨汁状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沿轮纹作环状排列,这种子实体大而明显,是茶轮斑病的特征。嫩叶上的病斑无轮纹,病斑常相互连合,甚至叶片大部分呈褐色枯斑。嫩梢发病变黑枯死,并向下发展,引起枝枯。

    (二)防治方法  1、防止强采、捋采造成伤口,以减少浸染机会,减轻发病;机采、修剪后,应喷药保护。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采茶后立即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药后l0天左右再喷1次,共2——3次,以抑制病害的发展。喷药后安全间隔期为7——10天。

第五章  茶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我省已发现的茶树害虫296种。我县主要的茶树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螨类等

第一节 茶小绿叶蝉

    (一)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 10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二)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 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生物农药虫螨克1000倍,98%比丹1000~1500倍。

第二节 茶黄蓟马

    (一)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以成虫、若虫锉吸为害新梢嫩叶,致叶背至主脉两侧呈两条或多条红褐色纵痕,严重时整叶变褐,芽叶萎缩,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二)防治方法  可结合防治茶小绿叶蝉进行喷药。

第三节 茶蚜

    (一)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污病。年发生20代以上,全部以卵或无翅蚜在叶背越冬,早春虫口多在茶丛中下部嫩叶上,春暖后渐向中上部芽梢转移,炎夏虫口较少,且以下部为多,秋季以上、中部芽梢为多。

    (二)防治方法 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2、药剂通常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要喷湿叶背。

第四节 螨类

    (一)种类、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螨类害虫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茶跗线螨等。螨类形体小、繁殖快、年发生代数多,平时不易察觉,茶橙瘿螨以在嫩梢为主,茶短须螨多在叶背近主脉两侧,咖啡小爪螨主要在老叶叶面,为害后轻者造成芽叶生长不良、叶色褪变,失去光泽,重者芽叶萎缩、叶子变小或者大量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 冬季清除落叶烧毁,根际培土,铲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 盛发期应及时清除落叶;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能力;分批多次采摘,减少虫口数。2、注意维护好茶园生态,红点唇瓢虫、食螨瓢虫、小毛瓢虫等天敌能起到控制螨类的作用。3、药剂防治: 发生高峰期前,可选用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73%克螨特4000--5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6000--8000倍液喷杀,15%灭螨灵2000——3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