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昆山公众号:布局:迎接黃金的年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5:58

布局:迎接黃金的年代

    台灣經濟為什麼會失落十年?中國大陸如何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上得了檯面的企業,可以承受得起沒有「中國大陸戰略」的代價。至於靠中國大陸這麼近的台灣,好的是民間產業的活力與生命力讓他們自己走出一種「台商戰略」,但是就政府層次,我們很難說台灣有一個預應的 (Preactive)、前瞻的、思考深刻的對大陸的「產業戰略」……

 

0-1 【導讀】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


台灣經濟為什麼會失落十年?
中國大陸如何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上得了檯面的企業,可以承受得起沒有「中國大陸戰略」的代價。至於靠中國大陸這麼近的台灣,好的是民間產業的活力與生命力讓他們自己走出一種「台商戰略」,但是就政府層次,我們很難說台灣有一個預應的(Preactive)、前瞻的、思考深刻的對大陸的「產業戰略」。

近日美國蘋果公司的iPad、iPad2平板電腦給台灣資訊電子業帶來很大衝擊,壓制了台灣品牌系統廠的生存空間。蘋果公司威力最大的殺手鐧是其科技創意的硬體+軟體創新,再加上其文化創意的內容+服務創新。蘋果公司的賈伯斯是一位雙腳分跨矽谷與好萊塢兩個全球科創和文創首都的「科文共裕」(Techno-Culture Synergism)巨人,也逐漸浮現成為台灣資訊電子業的可怕對手,近日已帶給宏碁等台灣資訊電子業品牌業者極大衝擊……

從2000年至2009年恰好是一個完整的十年,可以將台灣過去十年的經濟發展作趨勢的回顧,因此,本書《布局》在內容上有四個重點:

其一,指出台灣已經掉入「失落十年」的泥淖。不管是和1990年至1999年的十年比較,或是和其他東亞國家作比較,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台灣的經濟表現都是最差的,希望能夠喚起台灣人民的重視:想要享有好的經濟生活,必須全民一起努力。

其次,在動盪的環境裡,大家都忙著緊急的應變措施,所看到的大都是短期的效益,反而較少檢討問題真正的癥結在那裡,也忽略了短期因應措施可能帶來的後遺症,因此呼籲要利用這寶貴的機會,好好改變台灣經濟發展的模式、調整台灣的產業結構、建構新的競爭優勢。

第三,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變局、東亞邁向區域經濟整合、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及發展模式轉變,全球市場和競爭法則都產生重大的變化,外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迥異於過去,復加台灣失落的十年證明以往發展策略的缺失,因此指出重新規劃長期發展策略的重要與急迫性,強調未來的發展策略和政策措施必須建構在全球化和創新的兩大基礎之上,讓台灣可以完全掌握外在環境所存在的機會,並且毫不畏縮的直接面對全球的競爭。

最後,今天的大環境給了台灣最好的發展機會,一方面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移向亞洲,中國大陸以其規模之大、成長之速,更是各國、各跨國企業矚目的焦點。另方面,海峽兩岸從長年防堵、戒急用忍,循序進入和平發展的階段,各自擁有不同的優勢條件,兩岸合作存在無限寬廣的空間,因此鼓勵雙方能夠掌握此一有利的契機,共同創造新的合作模式。

書中,尹啟銘也提出新加坡與南韓在最近十年的急起直追。三十年前,南韓的經濟發展遠落後於台灣之後,今日南韓的企業在全球市場根本不把台灣視為競爭對手,獨獨在中國大陸創造出「CHAIWAN」的名詞,原因只在於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可以產生可怕的競爭力。

本書之所以取名《布局》,主要是尹啟銘在出版《斷鏈》之後,面對失落的十年及全然不同的外在情勢,希望台灣能夠重新布局,創造未來黃金年代。事實上,尹啟銘長期持續關心台灣經濟發展,過去他的兩本書,事後都證明是切入重點,忠言逆耳。譬如2001年,尹啟銘曾特別提出,中國大陸產生「磁吸效應」的警訊,希望政府的政策能夠改弦更張,但是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回響。

到了2006年,台灣最後一條電腦生產線吹了熄燈號。由於生產基地外移之後要再回來的機會幾乎是零,而且終端產品生產外移會帶動中、上游整個供應鏈跟著往外遷徙,警覺事態的嚴重,於是在當年十一月出版《斷鏈》一書,指出台灣面臨在全球產業價值鏈被排擠的危機。

政府與企業,上下能不能有決心布局未來黃金年代,這將是最重要的關鍵之書。

【內容導讀】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
~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

曾經擔任過經濟部部長、工業局局長等重要職位的尹啟銘先生,長期推動國家經濟發展、關注全球經濟脈動,他站在制高點上綜覽全局,從過去所遭遇的困境中抽絲剝繭,理出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

走過幾十年的經濟榮景,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台灣卻在全球經濟變局、氣候變遷之中,遭受金融海嘯、風災肆虐等嚴峻的挑戰,經濟成長快速下滑、失業率節節攀升、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使得台灣的經濟表現在亞洲四小龍、東亞八經濟體中敬陪末座。

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有句名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反過來說,「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好的年代。」經濟發展詭譎多變,就在歐美許多經濟大國仍處在緩慢復甦的今天,亞洲已然加速成長,成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世界經濟活動的重心,這正是處在亞洲核心位置的台灣,向前邁進的嶄新契機。

本書作者尹啟銘先生因應外在環境變化與本身條件,以開闊的胸襟,遠大的視野,建議台灣當前必須「以創新為經、以全球化為緯」,鋪陳出未來經濟發展的大藍圖。此一觀點,深深引起我的共鳴。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大聲疾呼:「不創新,即死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創新求勝。創新會改變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生產力、經濟成長和社會驅動力,我尤其佩服尹啟銘先生的創新洞見,他明確指陳台灣可以發揮優勢地位,結合先進國家的科技創新和亞洲的市場創新,共同打造一條串接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的「全球創新走廊」,進而為促進全球經濟成長貢獻關鍵力量。

在這個完全競爭的時代,國家的疆界逐漸消失,世界變平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自外於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國與國之間存在著既競爭、又合作、互相依存、緊密又複雜的關係。為此,以出口導向、國際市場為依歸的台灣,特別要在世界競局中打造核心價值與競爭力,並且善用各地資源,成功布局。過去二、三十年間,台灣將中國大陸視為生產基地,隨著趨勢轉變,中國大陸已經逐漸營造出內需市場,擁有龐大的多元文化商機,台灣必須重新定位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所扮演的角色。

相較於中國大陸資源豐沛,台灣則擁有全球化、國際化的優勢,尤其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之後,兩岸產業合作有了更寬廣的空間,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特別在中國大陸逐漸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之時,台灣若能及時掌握機會,不但能夠優勢互補,還能共創雙贏局面。

面對中國大陸工資不斷上漲、缺工等問題,許多企業也跟著將生產基地移往內陸發展。今年全球景氣都在復甦中,我經營的金仁寶集團也將擴大全球布局。金仁寶集團並不逐水草而居,而是著眼全球市場進行布局。目前,金仁寶的研發中心,設在台灣及大陸各地;生產基地,則不僅在大陸,也布點在東南亞、歐洲、中南美洲、美國等地。這些做法,正好與本書鼓勵台灣企業從變局中,布局全球之路不謀而合。

除了企業要站在制高點布局全球,有鑒於最近日本福島因地震引發核能災變,所帶來的浩劫,我也深刻體認到經濟發展更須兼顧環境永續的急迫性,節能減碳早已不只是口號,更是全人類生存的重要議題,因此企業也應在節能減碳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綠色科技、轉型成綠色企業,金仁寶集團也將投資在綠色節能產品上。

我深信,企業的責任,不僅是提升經濟發展、創造繁榮,更須造福人類福祉,留給我們的子孫美麗的環境……
【作者簡介】
尹啟銘
前經濟部部長、行政院顧問,現任職行政院政務委員。因堅守專業原則、擇善固執、直言敢諫的性格,素有「官場鐵漢」之稱。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有獨到的觀察與見解,對於兩岸的經貿合作也多有貢獻。2006年末,眼見當局完全無視台灣漸失競爭力,自絕於全球經濟價值鏈之外,曾著書《斷鏈》(天下雜誌出版)直諫,對台灣的產業經貿前途提出具體看法與建議。四年多來台灣在內、外在環境經歷了許多的事件,尹啟銘再度著書,以其真知灼見,提出台灣如何才能突破僵局、立足世界的方法。
國立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畢業、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博士。曾擔任行政院經建會技正、經濟部工業局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行政院顧問、中華大學講座教授、經濟部長。服務公職三十餘年。
早期曾參與規劃以及推動電子資訊新興科技產業。服務工業局期間,輔導傳統產業與推動水泥產業東移、設立科技工業園區、推動軟體園區、協助「六輕計劃」等。就任經濟部長期間,積極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及兩岸搭橋計劃。在現任政務委員期間除協調財經政策之外,也負責推動綠能產業旭升計劃、參與節能減碳工作,並推動ECFA完成簽署的工作。

【目錄】

第一章 失落的十年
第二章 全球大變局
第三章 成長的轉折點
第四章 長期發展策略
第五章 開啟兩岸經濟合作的紀元
第六章 反對 ECFA 的人在擔心什麼
第七章 重新定位中國大陸
第八章 從變局走向布局

0-2 【內容試讀】第七章:重新定位 中國大陸


世界上大概有兩種人深怕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一類是台灣的競爭者,尤其是南韓。
2008 年全球經濟風暴,中國大陸推出四兆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推動家電下鄉,中國大陸電視機業者向台灣大量採購液晶面板,造成在中國大陸市場大陸本土電視機及台灣液晶面板市場的占有率大幅度提升。拿2008 年第一季和2009 年第一季做比較,中國大陸本土液晶電視機的市占率從五五六%上升到七七五%,南韓占有率則從一六七%降為六七%;台灣液晶面板的市占率從三五六%大幅增至五六五%,南韓則從四六二%降為二九七%。此事引起南韓恐慌,媒體發明了「Chaiwan」(註:中國大陸China加上台灣Taiwan之複合字)的概念性新名詞;在此恐慌之下,原本反對南韓液晶面板業者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南韓政府立即開放南韓業者赴大陸設廠,南韓業者反而領先台灣業者獲得大陸官方的許可前進中國大陸投資。

深怕台灣和大陸合作的另一種人是那些把台灣變成「失落的台灣」的人,這些人擔心虛弱的台灣會被中國大陸併吞掉。面對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興與衰是決定於其在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一個有效能、有效率、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帶領自己的國家成功地在全球市場競爭,而不是將自己躲在閉鎖的國度,讓國力逐漸耗盡。

瓊斯 Handel Jones 在2010年出版的《Chinamerica》分析中國大陸和美國應該發展出什麼樣的競合關係,書中指出:對強大的美國而言,中國大陸是個朋友;對虛弱的美國來說,中國大陸是個威脅。對台灣而言,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只有虛弱的台灣才會懼怕大陸,但是,虛弱的台灣又何止是要懼怕大陸,更要懼怕全球的競爭。

Chaiwan一字指的是中國大陸市場加上台灣技術創新能力。台灣擁有先進的產業基礎,中國大陸則是擁有龐大的市場及勞動力資源,雙方有共同的語言與傳統文化,瓊斯在《Chinamerica》書中就認為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所產生的加乘效果是相當明確的,在建立夥伴關係上所需投資的唯一要素就是如何有智慧的予以落實。

前瞻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趨勢以及中國大陸未來經濟發展的走向,對台灣而言,中國大陸應定位在:目標市場、合作夥伴、競爭對手三種角色。

目標市場
依照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2009~2011年外國直接投資(FDI)首選的地點是中國大陸,地點選擇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當地市場規模及市場__成長的速度,跨國企業最想在當地設立的營運功能則是銷售據點、生產工廠、後勤支援及通路等。

對台灣而言,除了大陸市場商機可以帶動台灣企業成長之外,大陸市場還有三個策略性意義。

第一,台商可以把大陸市場做為建立品牌的基地。要建立品牌,尤其是全球知名品牌,必須有廣大的消費性市場做基礎,先在本地市場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後再往海外延伸;台灣市場小,大陸市場則可以做為台灣建立品牌的入門平台。

第二個策略性意義是大陸市場有助台商提升全球競爭力。大陸市場大,可以發揮規模經濟的效益,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累積轉戰其他市場的實力。

第三,以往台商對外投資多半以製造或單一功能活動為主,大陸市場提供台商從代工生產模式轉型為整合品牌、創新、生產、行銷、通路、物流、金融等功能之營運模式的機會,有助台商提升其全球布局的能力。

做好事前準備工作
依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統計,截至2009 年12月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總額達到九十四億美元,全球占有率二七五%,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地區。但是,奢侈品的消費者在中國大陸畢竟是少數,跨國企業所競爭追逐的應是中等所得的族群。

以2005 年購買力評價計算,1995 年中國大陸每人每日所得在二美元以下的人數占四四四%,所得在二~六美元的占五○一%,所得在六~二十美元的僅占五五%;至2007 年,每人每日所得在二美元以下的人數已降至六八%,所得在二~六美元的占四四九%,六~二十美元的人數大幅升至四四二%,所得在二十美元以上也占有四一%。由於所得水準提高,購買力也跟著提升,消費行為更產生重大的質變。

依據中國大陸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宋則在2002 年所發表的論文指出,大陸城鄉居民的消費行為在積極變化。消費模式方面,消費行為從實物化、福利性、靜態式、聽命於行政安排等走向商品化、動態化、市場化、自主化、取決於貨幣化收入。消費結構方面,食物消費明顯改善;食物以外,消費數量增加、質量提高,選擇性增強、結構多樣化;物質消費之外,文化消費、教育支出、精神生活等都漸成為消費熱點。至於消費習慣、消費方式、消費觀念等,也從縮衣節省、自我積累型的保守觀念行為轉為量力而行的消費和信貸消費。

除了隨所得增加而產生質變外,消費行為也會因各地的風土民情而存在極大的歧異。大陸面積遼闊,各地人民在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方式及生活觀念都不盡相同,各地區的發展程度亦有相當的落差,企業要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必須先做好包括市場調查在內的可行性研究。

最佳的營運模式
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後,企業要規劃進行最佳的布局。2010 年10月26日華爾街日報有一篇報導談及微軟(Microsoft)、歐特克(Autodesk)在中國大陸營運模式的改變。

以前,微軟的觀念停留在和價格只賣一美元或二美元的盜版軟體競爭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微軟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售價和在美國的價格幾乎相同,雖然美國人的所得水準是大陸人民的幾倍。但是現在微軟的觀念改變了,認為至少會有部分消費者願意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合法產品,因此2009 年微軟在中國大陸推出Windows7家庭普及版,價格僅約美國三分之一,結果提高了微軟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數量。

另外,以生產AutoCAD等設計軟體為主的歐特克公司也從2009 年大幅降低在中國大陸市場的軟體價格,由於比在美國低二○~三○%降至約為美國價格的一半,至2010年7月其在大陸的授權許可軟體數量增加了一倍。

簡單地改變對消費者行為的認知,因而改變了企業的定價策略,進而獲得不同的銷售成果,這就是成功的營運模式。

除了定價策略之外,目標市場策略也有類似情況。

2010年12月21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為了因應新興中產階級消費者對價格在可接受範圍內的汽車的旺盛需求,在中國大陸的外國汽車業者正採用它們最近已被淘汰的汽車設計和技術,推出為中國大陸市場量身打造的低價位車子,此類型車子的目標市場是大陸發展程度較慢之內陸地區的新興中產階級,這些人的年收入超過七千五百美元,是在大陸購買一輛車的最低所得門檻;至於採用舊車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研發及生產成本,同時可以加速新車上市的時程。

在中國大陸經營消費市場所需考慮的策略層面和所需投入的資源都和純以大陸做為生產基地不同,必須要用整合營運模式來提升競爭力。

例如台灣有一家企業為了在大陸市場推出自有品牌汽車,在供應鏈方面結合台灣重要協力廠商設廠大陸,以掌握關鍵零組件的成本、品質;新車開發方面則在大陸成立設計開發中心,以確切掌握當地市場需求;銷售方面則在大陸成立租賃公司,以搭配新車銷售策略。

換言之,在中國大陸這塊跨國企業競相爭逐的市場樂園,企業的競爭必須有在地化的完整布局(圖7-1)。


發揮台灣優勢

在中國大陸市場,台灣的優勢在那裡? 「Chaiwan」所顯示的是台灣的技術創新能力,但是台灣的優勢不僅在於技術應用和產品創新的能力,在地化和中小企業的靈活彈性更是台灣所擁有的特殊優勢。

如果把中國大陸的市場用一個三角形來代表(圖7-2),分為頂級市場、中階(含中高、中低階)市場、低階市場。頂級市場一般是被跨國企業所主導,包括汽車、3C電子產品等,產品功能完整、價格高;低階市場則通常是被大陸本土企業所主導,包括所謂的山寨版產品,價格低,品質、功能均較差。

位於中間的中階市場則因中產階級快速成長形成龐大的市場商機,對跨國企業而言,要從頂級市場往下進軍中階市場會遭遇「本土化」障礙;對要從低階市場往上推進中階市場的本土企業來說,則會遭遇「升級創新」的困難。而台灣因為同時擁有產品創新和本土化的能力,一方面可與跨國企業合作,將其產品本土化,另方面可與本土企業合作,協助其產品升級,同時掌握兩方面的需求。


以手機為例,2003 年中國大陸出現山寨手機,品質差、功能簡單,但是價格低廉。2006 年台灣聯發科公司開發出MTK手機晶片,將手機主板與軟體整合,提升手機品質,促使山寨機普及化。

至於台灣的企業絕大多數屬於中小企業,在進軍大陸市場時,會面臨規模小的問題,因此可以採用集體合作的策略予以克服。以參與大陸智慧生態城市建設為例。2008 年中國大陸都市化比率為四六%,希望在2020 年達到六○%,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達到一七○座以上。在人口及經濟發展朝城市集中的趨勢下,建設智慧生態城市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國大陸當局已將建立數位城市列入資訊產業和城市基礎建設「十一五」規劃期間發展戰略重點,例如天津生態城計畫、南京市智慧城市計畫等。

台灣在參與大陸智慧城市建設擁有實力與形象皆領先全球的資通訊科技產業、成功有特色的中小企業、創新與多元的營運模式等優勢,但是台商規模小、沒品牌、在大陸缺乏亮點實績。因此在策略上應先找出旗艦單位(企業或財團法人),由旗艦帶領小而精的業者在大陸爭取提出智慧城市完整解決方案及服務規劃的建議書,在當地建立應用亮點與台灣精緻品牌形象,再將成功模式複製到大陸其他重點城市(圖7-3)。


風險管理
任何企業要想進軍中國大陸市場都必須做好風險管理的工作。依據科爾尼機構(A. T. Kearney)所發表的2010年中國大陸城市外國直接投資吸引力指數(China City FDIAttractiveness Index 2010)指出,中國大陸的短期投資風險有四大項:匯率、貿易摩擦、過度競爭及本土金融危機,前兩項對出口業者最為重要,後兩項則是對大陸本地市場的業者最為要緊。

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對日本企業所做的「2010年亞洲經商環境調查報告」,在中國大陸經商最主要的風險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落後的法律體系產生許多合法經營的問題,其次是勞工爭議、工資上漲及租稅風險,再次是匯率、基礎設施不足、缺乏相關產業支援等問題。如果將大陸和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在各項風險方面中國大陸排名第一位的,在製造及批發、零售貿易部門是法律、智財權的保護、租稅爭議、勞工爭議等問題,在非製造部門則是法律、智財權保護、租稅爭議。日本企業及其他外商所關心的風險,也適用於台商赴大陸投資時所必須注意防範的課題。

合作夥伴
台灣和大陸在許多方面呈現互補現象,其間存在寬廣的合作空間,可以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達到共創雙贏局面。以往,台灣的企業利用大陸這塊土地做為生產基地,產生放大效果與升級效果,在台灣原本是中小型的企業,得到大陸的資源條件,逐步發展成大型企業、國際級企業。以鴻海公司為例,今日的鴻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資通訊電子產品委製企業,在大陸投資僱用人員超過一百萬人。如果鴻海全部投資留在台灣,以台灣製造業現有兩百五十萬就業人員而論,許多工廠甚至找不到願意前去工作的人員,根本無法因應鴻海公司在勞工以及土地方面龐大的需求,鴻海也無法發展成今日的規模。

進一步把格局放大來看,今日台商所生產的資通訊產品就有十項在全球占有率排名第一位,包括筆記型電腦占有率達到九五%等,另外還有四項產品占有率排名第二位。藉著大陸,台灣的企業在製造方面都起了放大作用,而留在台灣的活動則往創新研發或高階產品生產的升級方向移動。

至於大陸,台灣是大陸排名第二位的外資來源地,從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到資訊科技產業,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珠三角、長三角到大西部,台商帶動大陸產業發展、出口成長、龐大就業機會,也帶進大陸現代化的管理經驗和經營知識,對大陸經濟成長有相當大的貢獻,足見兩岸合作,可以相得益彰。

展望未來,兩岸之間可以合作的空間更廣,最起碼可以找到三度空間合作的機會。第一度空間是屬於制度方面。中國大陸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大致上是循著「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從經濟特區做為試點,逐步擴大改革開放的範疇;但是開放至今,大陸當局仍舊保留著某些領域不願開放。已經開放的政策項目可能又綁著許多限制條件,造成某些部門的發展落後或缺乏效率,必須借重外界,此種情境在過往就給了香港發展繁榮的機會,金融產業就是最確切的例子。除了金融外,大陸目前尚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市場經濟體,制度上還存在許多未開放或僅開窄門的地方,這些都是兩岸可以合作的機會。

第二度空間是屬於區域發展的領域。大陸目前存在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裘范尼克(Patrick Chovanec)在其《中國的九個國家(The Nine Nations of China)》書中就將中國大陸依其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性分為九個大區塊。在總體戰略上,大陸是鼓勵東部率先發展、促進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進西部大開發;雖然東部地區發展較早、較先進,但是仍有某些地區發展較遲。就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說,台灣在協助大陸東部、中部地區發展或是優化發展都具有相對優勢條件,兩岸可以在這個空間創造合作機會。

第三度空間則是屬於產業發展的機會。兩岸在產業發展上大部分仍存在階段性的差距,在未來要發展的重點產業重疊性相當高,彼此所具有的優勢條件並不相同,兩岸合作可以縮短雙方產業發展及產業升級的時程,並且創造共同開拓海外市場的機會。

合作的空間既然存在,兩岸到底應該如何推進?其實目前兩岸已經建立非常好的架構可以推動雙方合作,一是兩岸兩會(海基會、海協會)的制度化協商,其次是ECFA協議下設計有「經濟合作」的大項目,第三是兩岸已經建立的「搭橋專案」平台,這三個管道是其他絕大多數經濟體所欠缺的,具有兩岸的特殊性,如果能夠妥善運用,在創新性的合作模式下共同推動合作計畫,必定可以加速共創雙贏的局面。

把大陸的產能放在台灣
台灣雖於2009 年6月底開放陸資赴台投資,由於尚處開放的初期階段,因此採取所謂「正面表列」的作法,開放的幅度相當有限,仍舊不符大陸的需求和期待。兩岸如果能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採取突破性的思維,可以找到相當寬闊的合作空間,尤其是在資本和技術都高度密集的領域。

以IC和液晶面板產業為例。在IC產業方面,依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2010 年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報告,2009年大陸半導體產能以晶圓尺寸計,十二吋占二七%,以線寬(代表技術水準,愈細技術愈難)計,八十奈米以下僅占二五%。於二○○九年後擴增的總產能中,三座十二吋的晶圓廠占七三%,線寬八十奈米以下僅占四一%。換言之,大陸新增的半導體廠雖是新工廠,但採用的卻是舊技術,不管是晶圓廠的數量或是技術水準都遠遠落於台灣之後。

至於液晶面板方面,大陸投產中的面板廠皆屬五代以下的生產線,產能及技術都落後甚多。目前在建設中的投資案包括八五代及六代廠仍無法滿足市場上的需求,籌備之中的包括南韓三星及LG兩大企業投資案亦是七五代廠及八五代廠,相較台灣的水準仍屬不及。

對台灣而言,要完全開放IC半導體和液晶面板至大陸投資設廠仍有顧慮,並受國際協定的規範,可是大陸擁有快速成長的廣大市場,基於--
(一)若不開放國內業者進軍大陸,市場將被取代;
(二)若只開放非先進、已成熟生產線,只能在低階商品競爭;
(三)若開放先進生產線,又擔心產業外移、技術外溢。
因此,一方面在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時,政策應視大陸產業及市場需求作動態調整;另方面在開放陸資來台,亦可從兩岸合作的出發點,把大陸產能放在台灣的策略性思維做為政策調整的依據。

在作法上,台灣可以開放大陸投資先進半導體和面板廠等科技產業,由大陸業者和台灣業者共同成立新公司,大陸投資者股權不超過一定比率(例如五○%),不參與經營權,但是可以擁有一定比率的產能。此種合作方式對大陸的好處是可以獲得最先進產品的產能,大陸業者可以建構兩岸分工的布局;對台灣的效益則是可以保有大陸市場、加速重大投資的進行,並且避免核心技術外流。

營運特區對營運特區
ECFA促使兩岸經貿合作發生革命性的突破,兩岸可以推動成為經貿合作夥伴的立即機會之一,是建立以營運特區對營運特區的產業合作模式,促成此種合作模式成功的因素來自於三方面的需求或是機會。

第一個需求機會來自當前「中國大陸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無效率現象。中國大陸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金額快速成長,占大陸進口的比重也不斷上升。2000 年的時候,依據WTO資料,中國大陸從中國大陸進口僅七十二億美元,至2005 年跳增至五五二億美元,至2009 年升高到八六四億美元;從大陸進口的金額占大陸進口總金額的比重也自2000 年的三二%升至二○○九年的八六%,為何會有此種奇特現象?關鍵還是在制度上頭,是由大陸的加工貿易的制度所產生。

加工貿易是中國大陸出口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所謂加工貿易是指原材料、零組件從境外保稅進口,暫時免稅(不徵收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經境內加工企業加工或裝配製作成為成品後,逕行出口,其特點是「兩頭在外」,也就是說原料和成品都在境外。加工貨品若要內銷,必須獲得審批和補稅;而審批也要有一定的條件,包括:

(一)外商因故要求中止執行合約,令貨品無法出口;
(二)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經營企業如果繼續執行合約將遭受嚴重損失,因而和外商談判,獲得同意中止合約;
(三)完成品質量未能符合規定而不能出口;
(四)因加工技術進步而減少原料損耗,因此產生剩餘原料;
(五)因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出口合同無法執行等。

在中國大陸內需市場成長快速、國際需求趨緩的推拉之下,加工貨品內銷的需求日增,一般業者為了避免審批環節和海關繁瑣程序,寧願採用出口再進口的方式,途徑之一是所謂的「香港一日遊」,也就是將貨品出口到香港,然後運回再進口,或者是到出口監管倉一日遊。

本地製造的貨品不能直接內銷,必須迂迴出口再進口,不僅增加生產業者的成本,同時增加消費者的負擔,此是制度造成的浪費、無效率,但是從加工貿易制度政策設計考量,又有其必要性,如果能設計另一套足以兼顧大陸出口及內需需求的新制度,對大陸是一項有利的作法。

其次,中國大陸出口產品屢遭進口國啟動反傾銷調查,在世界經濟景氣尚未能完全恢復之時,此種情形可能會有增無減。1995 年至2010 年6月底,中國大陸出口被進口國啟動反傾銷調查次數合計七八四次,占WTO全球統計三七五二次之二一%,啟動者以印度居第一位,占一七五%;其次是美國(占一二九%)、歐盟(占一二二%)、阿根廷(占一○五%)。被調查的產品以基本金屬產品最多, 占二三 六% , 其次是化學相關產品( 占二○ 二%)、機器及電機產品(占一二八%)、紡織品(占九四%)。中國大陸如果能和另一個貿易夥伴重新建立產業分工體系,對於出口遭到反傾銷調查可以有舒緩的作用。

第三,大陸所揭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大陸「重中之重」的重點產業,與台灣所要發展的目標性產業有高度的重疊,也是台灣擁有優勢的領域,但是台灣欠缺市場和新產品開發後做為場域實驗的地點,綜合兩岸互補條件,合作可以加速雙方產業發展的期程。

基於雙方不同需求與互補條件,兩岸可以協商規劃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貿營運特區,以特區對特區共謀產業及區域的加速發展:

兩岸可以各自選擇政策上符合條件的地點做為試點特區,但是地點要適中,面積要足夠大,產業發產條件要具備,例如大陸海西特區的某一地區,台灣的彰濱工業區。所謂特區的性質較似大陸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台灣的加工出口區及自由貿易港區等。

特區要建立在ECFA的架構,並且結合大陸「先行先試」的政策,以及充分運用兩岸「搭橋」專案的推動力量,特區所進口而且用於研發、生產、營運的原料、零組件、機器設備等一律免稅,特區所研發、生產的產品(包括貨品與軟體)給予市場准入(內銷)的許可,並且進入大陸市場減免增值稅和消費稅等。

特區內容可以依據設置的目的而設計,基本的精神是要具有兩岸合作的安排,產業標的可以是雙方的重點產業及大陸尚未對外開放的產業(如遊戲軟體等),合作內容包括雙方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雛型產品或系統的試驗認證、商業營運模式的試運行,以及生產、物流體系的建立等。

在特區對特區的安排下,台灣可以利用特區做為研發中心,系統整合產業群聚中心、國際數據中心(IDC)、加值/物流中心等等。

產業合作---以綠能智慧車輛為例
電動車是兩岸在政策上都極力推動發展的項目,目前在發展上都先要克服電動車性能上的限制、成本過高、產業標準等問題,同時要發展出成功的商業營運模式。

台灣具備完整的零組件供應鏈、研發與試驗能力和能量,並且在車載資通訊系統擁有優勢條件,但是缺乏市場和試運行的場域,兩岸條件互補,如果合作,可以加速電動車的推廣和產業發展。

就電動車關鍵模組而言,鋰電池模組、感應馬達、動力控制模組等,台灣都已經開發供應國際大廠,例如鋰電池模組供應BMW開發MiniE電動車,感應馬達和動力控制模組供應美國Tesla Roadster電動車等。

至於關鍵技術方面,台灣已經具備電動車與車載資通訊系統實驗運行平台、電動車系統研發平台、車載資通訊系統研發平台、完整的測試驗證平台等四大技術研發平台;如果將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與中國大陸三大測試中心能量做比較(如表7-1),可以了解台灣在研發測試的能力和能量具備優異的水準,兩岸合作可以共同推動綠能智慧車輛產業的競爭力。

在智慧功能方面,台灣更是擁有產業競爭力,包括倒車輔助、倒車雷達、智慧座椅、胎壓監測、智慧後視鏡、防撞、全車視野、車載機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功能齊備。

擁有這麼完整的能量,兩岸可以在ECFA架構下的「經濟合作」大項目進行電動車、電動巴士、電動機車等電動車輛產業合作,合作範疇包括研發、測試、生產與營運。台灣方面可以將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的所在地—彰濱工業區建設為智慧綠能車輛創新園區,運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優異的研發能量、完善的基礎建設、產業完整的供應鏈,促成兩岸廠商共同研發投資設廠。

競爭對手
任何一個位於中國大陸鄰近的經濟體都必定會—也必定要感受到大陸的競爭壓力,此種競爭壓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大陸的進步太過快速,自後超前,很快成為競爭對手;另一個方面是大陸的企業規模龐大,尤其是國企擁有政策資源,在規模優勢之下,展現超強的競爭力。因此,在大陸鄰近的經濟體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比大陸跑得快。

舉台灣早期的案例來說,1986 年代開始,新台幣快速升值、勞工短缺、環保意識抬頭,製造業的投資環境下滑;相對的,改革、開放的大陸則以其充沛、低廉的勞工,加上優渥的租稅優惠和便宜的土地成本等建構優勢的加工環境,在兩相比較之下,自然對台商起了磁吸作用。

另外,在戒急用忍的時代,兩岸不能直航,條件優異的高雄港處於英雄無用武之地,可以說是故步自封,而對岸的福建廈門港則是積極進行擴建、改善工程,大幅提升競爭力,終而直接衝擊到高雄港貨櫃吞吐業務。

就近期來看,中國大陸加速大西部、中部的發展,已經對台灣起了威脅的作用。2010 年11 月12日有一台灣媒體報導,鴻海集團向大陸中西部擴展,原本向台灣採購的材料改向大陸廠商購買,致使台灣廠商的供貨量大幅銳減。俗語說,一葉知秋,現在則是落葉片片。

在中國大陸政策的指引下,重慶、成都已經成為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新崛起的基地,惠普、宏碁、戴爾、聯想、英業達、廣達、富士康、仁寶等世界級大廠都齊聚於一堂。以戴爾為例,過往以廈門等東南沿海地區為生產基地,眼看電腦群雄如候鳥般齊飛大西部,也決定在成都建立旗艦基地,並在湖南長沙建置營運中心。

另外,基於成都高新區已發展成頗具規模的IC產業鏈,從IC設計、晶圓生產到封裝測試以及相關支援配套產業都已完備,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公司只得跟進在成都設立第五個子公司。此種產業的大規模遷徙,自然會對台灣的供應鏈帶來競爭壓力,面臨被替代的威脅。

製造業之外,會展產業亦然。台北的會展場地面積只有十萬平方米,攤位最多容納五千個,但是國際級大展的需求經常高達八千個攤位,供不應求。反觀在大陸,即使是二線城市,展場面積動輒二十萬平方米。以2009年亞洲B2展覽面積排名為例,依據全球展覽協會(UFI)統計報告,中國大陸排名第一,全年度展覽總面積816萬3250平方米,展覽數量514個,每展平均攤位面積1萬5882平方米;台灣則是排名第七,全年度展覽總面積48萬7250平方米,展覽數量63個,每展平均攤位面積7734平方米,和大陸的規模相比,每一個指標都落後甚遠。在展場面積不足的窘境下,台灣的國際級大展正面臨大陸的競爭壓力。

從一個案例接一個案例可以了解,大陸之所以是台灣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大陸刻意以台灣做為競爭對象,而是在大陸崛起、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本身的競爭能力,大陸一暝長三寸,我們一暝長一寸,自然要感受到愈來愈沉重的競爭壓力;要想不被大陸淘汰,除了加速創新、加快進步的腳步外,似乎沒有其他的法門。

大陸可以這樣定位台灣
在《財富 Fortune 》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的年度排行榜之中,於2007 年中國大陸有二十四家企業上榜,到了2010 年增為四十六家,幾乎增加一倍。

另外,在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所出版的「2011年全球挑戰者- 2011 BCG Gl o b a lChallengers」上榜百大名單中,中國大陸占了三十三席,接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印度二十席、巴西十三席,上榜的企業都是來自快速發展中的經濟體並被視為最具能力挑戰老牌跨國企業的明日之星。雖然大陸企業在全球舞台愈來愈被重視,但是上榜的企業鮮少是屬於創新型的公司,這些企業之所以上榜,主要是企業規模夠大,而企業規模之所以大,又是得力於政府的政策目的和支持,例如寶鋼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交通建設公司等。因此《麥肯錫季刊 -McKinseyQuarterly 》在2011年1月的出刊之中,以「釋放中國大陸的創新 Unleashing Innovation in China 」為題,認為鼓勵產品設計與營運模式創新才是刺激大陸內需的關鍵。

產業轉型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創新則是轉型的根本,大陸的智財權保護和山寨版產品都是先進國家所頭痛的問題。

為了讓產業能夠在創新之路上大躍進,大陸公布「國家自主創新產品認定管理辦法」,運用政府採購等政策性工具來鼓勵本土創新,迫使外國企業在當地從事研發創新。但是創新是一種文化,是知識和經驗長期的累積,創新需要自由、開放的環境,一個內部自由、開放的社會才可以孕育創新的環境,一個對外自由、開放的經濟體才可以吸引人才、技術的流入,揠苗助長可能得不償失。

數十年前,有一個東亞鄰國運用政府採購政策迫使一家著名電腦廠商在該國設廠生產,結果該電腦廠商只在該國設立組裝廠,該國自然得不到什麼電腦技術。反而是台灣並沒有要求該電腦廠商在台投資設廠,卻得到許多電腦軟體及人才訓練方面的協助。

大陸可以將台灣視為創新的水庫,由大陸提供市場機會,讓台灣增加水庫的水位,再從台灣引進創新能量,共創雙贏的局面,彼此形成良性的循環。

其次,台灣是大陸外資的第二大來源,尤其台灣多中小企業,擁有豐富的國際競爭和商場奮鬥經驗,到了大陸,得到適宜的環境,規模能夠快速擴充,創造許許多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大陸亦可以將台灣視為發展的重要夥伴。

 

0-3 【內容試讀】李仁芳序:台灣需要科文共裕的大陸戰略

── 李仁芳 /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上得了檯面的企業可以承受得起沒有「中國大陸戰略」的代價。

至於靠中國大陸這麼近的台灣,好的是民間產業的活力與生命力讓他們自己走出一種「台商戰略」,但是就政府層次,我們很難說台灣有一個預應的(Preactive)、前瞻的、思考深刻的對大陸的「產業戰略」。

儘管中國大陸出口創匯前四十家企業,台商占十四家——但這是民間企業自己努力的結果,跟台灣政府對大陸的「產業戰略」無關,或者說:到底台灣有沒有一個對大陸「產業戰略」的完整論述?

過去從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先生開放探親開始,二十四年來,台灣民間產業基本上視大陸為「世界工廠」的生產基地。估計近六十萬台商在華南、華東,現在則延伸向華中、四川等地駐點,每位台幹如果管五十位來自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農村子弟出身的農民工,台商幹部在整個大陸至少一共帶領三千萬農民工本質的製造大軍。

但是從華南台商大廠前一陣子一再發生工安事件,我們可以判斷這種以中國大陸做追求cost down策略的基石,以槓桿運用「世界工廠」追求製造與運籌績效的最高榮光已經走到頭了,此榮光再來只可能逐漸黯淡,不會再更輝煌。

另外一小撮較有前瞻遠見的台商,如旺旺、頂新者,則早一日看到大陸做為「世界市場」的潛力,他們聯結日本在包裝食品業的產品創新與製程/設備技術創新,加上台灣人勤奮打拼的精神,在這個上升中的「世界市場」致力打下品牌、通路、物流運籌等多重核心能耐與策略優勢。他們在大陸的登峰成就,以及衣錦回台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除了製造的合作、市場開拓的合作(特別是中階市場層面),尹博士在本書中點出兩岸的的產業合作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例如綠能智慧車輛,台灣在鋰電池模組(已供應德國BMW開發MiniE電動車),感應馬達和動力控制模組(已供應美國Tesla Roadster電動車)、車載資通訊系統平台(裕隆Luxgen休旅車與宏達電的合作已全面採用)、甚至位於彰濱的「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其驗證結果被歐、美、澳、荷、日等多國認可)等優勢條件,都可提供來與兩岸合作綠能智慧車開發運用,這是兩岸展開產業研究創新合作之可能面向例子之一。

無論製造面、市場面、研發面,兩岸的產業合作,均尚有極大尚未被引發的「核融合」能量尚未被釋放出來。

機緣偶而出現時的合作,如台灣世界級的面板產業與大陸產銷量巨大的電視產業合作,就震驚了韓國稱霸天下的面板巨人三星與LG,並讓韓國焦慮到叫出「Chaiwan」的「歇斯底里」新詞。
不只在製造業、傳產、科技事業或服務業,兩岸均尚有極巨大「核融合」能量尚待釋出。進一步言之,甚至文化創意產業也是另一項具極大合作潛能領域。

近日美國蘋果公司的iPad、iPad2平板電腦給台灣資訊電子業帶來很大衝擊,壓制了台灣品牌系統廠的生存空間。蘋果公司威力最大的殺手鐧是其科技創意的硬體+軟體創新,再加上其文化創意的內容+服務創新。蘋果公司的賈伯斯是一位雙腳分跨矽谷與好萊塢兩個全球科創和文創首都的「科文共裕」(Techno-Culture Synergism)巨人,也逐漸浮現成為台灣資訊電子業的可怕對手,近日已帶給宏碁等台灣資訊電子業品牌業者極大衝擊。

身為台灣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資訊電子業一定不再能像過往一樣,只走過去硬體創新的路,而得在軟體與創意內容服務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在華文文創內容的創新開發方面,大陸更是台灣絕不能不加關注的大市場。不像以往科創時代,台灣是直接面向歐美全球建立資訊電子霸業;在文創內容的創新上,華語文市場則是經略全球文創市場前的重要練兵場與跳板。

這樣說來,台灣面對大陸不只需要一個整體性、全面性、預應性的「產業戰略」,也需要一個整體性、全面性、預應性的「文化戰略」與「文化創意產業戰略」!

台灣不論是經略科創產業或文創產業的未來,我們絕不能承擔得起避開中國大陸的嚴重代價。尹博士這本《布局》,是值得台灣各界決策者仔細閱讀並深思的著作。

【尹衍樑-推薦序】

善用亞洲勢力,扭轉局勢
── 尹衍樑 / 潤泰集團總裁
拜讀完《布局》一書後,感觸甚深,遙想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榮光,對比金融風暴、政治亂象肆虐的現今,讓人不勝唏噓。

或許很多人正為臺灣出口盛況不再、投資不振、失業率上升等經濟問題著急,卻礙於政策及民間輿論的枷鎖,無法大刀闊斧地採取行動,而曾任經濟部長、現任政務委員的尹啟銘仍然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充滿熱情與關切,並在本書中,提出他殷切、中肯的建議,或許可做為當今執政者、企業和投資者的參考。

經濟奇蹟落幕後,臺灣在風雨飄搖中度過「失落的十年」,對內政治口水不斷,致使政策流於空轉;對外戒急用忍,將臺灣推向邊緣化。反觀新加坡、中國等不斷自我改革與開放後,紛紛成為全球化趨勢中最不容忽視的力量。

許多人將中國視為威脅,但尹政委認為若臺灣能善用這股「亞洲勢力」,在策略層次上發揮巧實力,融入國際經貿體系,未嘗不是個扭轉局勢的機會。

以本人十幾、二十年的中國經驗觀察,尹政委所言甚是。如果兩岸能在相近的語言及文化基礎上合作,以臺灣先進的產業基礎,加上中國龐大的市場及勞動力,加乘效果絕對值得期待。

然而目前相關政策法規,尚因種種因素未能鬆綁,經貿交流仍多由民間主導,政府態度保守。臺灣對於兩岸合作利弊眾說紛紜,對此,尹政委以其經濟財經、科技專業一一釋疑,提供不同的觀點,目的不在政策說服,而是希望讀者能深入思辨:現在的臺灣,該如何才能下出一局好棋?

前瞻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趨勢,臺灣除了有智慧地落實兩岸合作外,也應該積極培養、發揮自身優勢。

臺灣的優勢在那裡?

尹政委認為是產品創新和本土化的能力,不單可與跨國企業合作,將其產品本土化;亦可與本土企業合作,協助其產品升級,左右逢源,讓臺灣在國際站穩腳跟。

最後,若想突破制約,獲得超高經濟成長,就要有創新和全球化的思維,兩者最重要的本質之一就是開放,讓機會走進來,同時直接面對競爭。

臺灣囿於傳統的觀念和保守心態,怯於改變再生,才會造成十年來經濟衰退、民心不安;然而事實上,臺灣有許許多多優點,例如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產品和營運模式創新能力、在海外經營有成的台商等等,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做為亞太經貿樞紐,我們依舊有機會大放異彩。

危機即是轉機,臺灣歷經失落十年,是時候重新布局了,只要政府和人民有志,拋棄民粹和意識形態,一同為我們的家園努力,臺灣,絕對可以不只這樣!

【宣明智-推薦序】
創新 開放 全球化
── 宣明智 / 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
啟銘兄是我們交通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他跟大部份同學選擇進入科技業不同,毅然地決定從事公職,終身為國家做事。打從他服務於工業局時,我就常常向他請益「企業創新」、「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政府獎勵措施」、「國內外創新產品技術移轉」等創新的議題,到了他膺任經濟部部長後,我有更多的機會私下向他請益全球化趨勢、區域經濟發展、中國大陸崛起等宏觀的議題,每次總是對他的綜觀全局與獨到見解感到折服。

我身為交大校友會理事長,對於啟銘兄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付出與巨大貢獻是深深引以為傲。他在經濟部長任內啟動許多重要計畫,可惜在當今政治生態下,匆匆卸任,無法推動完成。啟銘兄以其寬大胸懷坦然以對,卻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大憾事。

我本來就有閱讀新書的習慣,接到《布局》一書的書稿後,趁著空檔,在辦公室、在家裡,不到兩天就輕鬆愉快地詳讀了一次。他總是先丟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經濟議題,譬如「台灣經濟為什麼會失落十年」、「日落的帝國成因何在」、「日本為何失落了二十年」、「什麼經濟政策注定了歐豬四國的命運」、「為什麼各國急於推動區域貿易協定」等等,這些議題我們都略知一些,卻不能夠瞭解完整的梗概,內心不禁浮起一份跟不上時代巨輪的驚恐。

不過沒關係,緊接在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會親身體驗作者鞭辟入裡、深入淺出的解答,見識他旁徵博引的豐富學養與能耐,有時感覺他是一位經濟學教授在跟你解釋學理依據,有時以為是經濟部部長在對你傳送他幾十年的實務經驗與功力,感覺上作者就是兼得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的張無忌,對你親自演繹經濟發展的真經與上乘武學。

全書後半冊,作者耗費心力專注於「中國大陸迅速崛起的挑戰與機會」, 對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諸多挑戰、攻訐、詆譭,作者極為坦率地一一面對,逐項Q&A式的解析,在書中沒有情緒漫罵的干擾,只有條理清晰的純理性思辯,可以說是對ECFA極為完整又淺顯的解答。下次有人挑戰ECFA,再也不須東拉西扯爭辯得面紅耳赤,買一本《布局》,請他靜下心來好好咀嚼賞析這個專章。

作者憑著幾十年浸淫經濟發展的實務功力與深厚學養,最後為台灣擘劃「從變局走向布局」的長期成長策略,提出與中國大陸既競爭又合作的多種經濟發展模式,為台灣指出多條光明大道,這本書可以說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總策略與建構藍圖」。

作者苦口婆心地提醒我們,開闢這些光明大道,都必須仰賴創新,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地驅動並維持經濟成長。而開放與全球化則是讓創新勃興的必要條件,對中國大陸的自我設限,將戕害開放與全球化,創新也將隨之幻滅。只有勇敢地擁抱全球化、積極對外開放,才能讓台灣的創新成真,讓台灣獲得巨大的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