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缴纳交通罚款:美文美读(想提高阅读能力者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21:05
美文美读(想提高阅读能力者必读)

1、笑靥千秋
舒婷

[阅读导引]
        生活中,你也许接触过种种的笑,但是,你认真品味过吗?透过笑的表象,你能读懂笑的背后所折射出的内心世界吗?当代著名诗人舒婷向我们展示了她在生活中遇到的四种笑,请认真阅读,悉心感悟。

记忆中最温柔的笑容莫过于妈妈的嫣然一笑,这就是童年时代的最高奖赏。仿佛我在普通话比赛的获奖,我在学校歌咏大会的领唱,每周成绩单上的“全优”,都是为了获得妈妈的展颜微笑。
妈妈的牙齿细蜜整齐,只是牙龈偏低,每逢她开怀大笑,就虚握拳头遮羞,像扶着麦克风,那姿势有些可笑,却又令我向往。因为,当时在我们的生活里,能让妈妈如此忘情的开心事总是鲜于遇见。
这是母亲的笑容,每个亲情笃至的儿女都能在自己母亲的脸上吸取这些光辉。
我在插队时的女友长相可以说是一般:小眼睛、塌鼻梁,生气时两片嘴唇一堵,活像两扇厚墙门,那几颗雀斑简直要爆出来。但她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那样单调的生活里,不仅自己笑声不断,同时也让小集体洋溢欢乐的气氛。
我怀念她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如新月,连乌黑的长眉都有感情,漏出一口整齐的浩齿,要多甜有多甜!为这笑容,村村队队有多少小伙子夜间在桥头为她弹吉他。
这是青春无畏的笑容,不知何时,它们已在我们的脸上凋谢。但我们仍能从周围少男少女们的幸福中一再欣赏这些芬芳的花朵。
我的师傅是位极普通的女工,善良、勤劳、刚愎和自信混合在一起的个性,使她所在的班组烽烟不熄。我成为她的徒弟,不少人为我捏把汗。但三年中,我和她相处得很亲密,甚至成了班组的避雷针。我喜欢她的笑容,常常逗得她前仰后合。她的沧桑的前额舒展开来,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温暖的光彩,拉成长沟的额上有当年酒窝的影子。她一定非常美丽过,但乡下跑出来的灰姑娘和捡到她的士兵丈夫,似乎从来不会意识到。
这种质朴的笑容让人想到野地的花,随时可见,又总被忽略。它既单纯又丰富,使你联想到劳动的艰巨与欢欣,想到生命的漫长与短暂,想到源与本,想到忘与记之间我们那些无法言喻的模糊行为、情感的濡湿。
还有一种女政治家的笑容。女人,又是政治家。笑容于她们像男政治家当年的中山装和西装一样,是必备的披挂,尽管笑容的各部门都是有分寸的,因对上级、同事、下属的不同而调整位置。但我们仍然期待它,哪怕配备一双眼睛寒气逼人。就像在悬崖峭壁的攀缘中,暂时找到一个落脚点,心一松又紧,于是再寻找再接触下一个落脚点。
在当年居委会主任、工厂女劳保组长那儿一再经受这种考验后,我领悟到:女政治家的笑容就是让你老那么附在悬崖上,不掉下来。
有人说:笑,是一门艺术。
哦,这话真可怕!

[背景材料]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曰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曾被评为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之首。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阅读欣赏]
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文中的四种笑:
妈妈的笑——慈爱的笑;女友的笑——快乐的笑;师傅的笑——质朴的笑;
女政治家的笑——莫测的笑。
        笑的属性本来应是开心快乐的,但生活中我们渴望的笑,不一定属于笑,笑常常属于痛苦,属于无奈,属于阴险。舒婷在文中叙述的女政治家的笑,实质上就是玩弄权术时的伎俩。
        阅读本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眼:
        一、对笑的描绘具体生动。妈妈的笑,或开怀大笑,或含羞遮掩,都闪现出母性的光辉;女友的笑,是最为率真的笑,那是盛开的无邪的青春之花;师傅的笑,沧桑中蕴涵着常被人忽略的情感;女政治家的笑,作者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就是让你老那么附在悬崖上,不掉下来。”笑的可怖意味就出来了。
        二、对笑的阐释朦胧含蓄。作为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这篇散文仍然具有这种风格。正如文章的最后作者写的,“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作者没有说出,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我们深思:“哦,这话真可怕!”。本来应是至真至纯的性情流露,在人性扭曲的社会,却成了可怕的“艺术”。这种人的性情退化,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奈与讥讽,我们透过朦胧的面纱是可以领会到的。
        人生的路途中有许多的花朵,如果我们能像作家舒婷那样细心地去捡拾,我们也能成为心灵的富有者
        多观察生活,多透过表象思索一些本质的东西,应是我们阅读本文的收获。
[阅读训练]
1、        1、1、文中所描述的四个人物的笑,各有什么特点?试通过他们的笑分析他们的性格?
2、        2、2、文中叙述的女政治家的笑最耐人寻味,你能分析一下这种笑的内涵吗?
3、        3、3、生活中你欣赏什么样的笑?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沈传标选文、赏析)


2、匆忙人生
——摘自《死亡曰记——生命的留言》
陆幼青

[阅读导引]
        一、陆幼青在清点旧物的时候,引发了自己对生命的反思与清理。生活中,我们的确有许多事情是对生命的浪费,作为生者,应当如何学会舍弃?学会珍惜?学会关爱?学会让我们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细读文章,看作者是如何清点自己生活的。
        二、人之将死,对生命的参悟也就舍去了常人的顾虑、俗人的功利,变得更加坦然。文章结尾,作者有一句形象的双关语,“我熬出来了”,这一句告诉我们,陆幼青悟出了许多生命的真谛:淡泊名利,付出真爱,把握自我,赶紧生活。
        三、陆幼青的人生是匆匆人生,我们自己的人生呢?是无聊人生,痛苦人生,乐观人生,还是精彩人生?联系这篇文章清理自己的生活。

2000年10月6曰     天气:雨
        已是清点旧物的季节了。
        在这些事情上又体现出癌症等慢性病的好处来了,只要你够细心,不回避,你总有机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清点旧物就是一例,妻与我共同做这事。
        旧物中一件寻常的工作曰志引起我的注意。
        那是一本很考究、精致的黑色皮革制品,大16开,封金边,烫金花体:1997。
        我随意翻看,时代不算久远,其中记载的很多事情我还历历在目,记录大都简单,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我都用了春秋笔法,让今天行文曰渐臃肿的我惭愧,如“与丁、石、涯三友聚于沉香阁,聊、吃、散。”由此便可想见当曰的聚散匆匆,淡而无味了。多读了些,便在心中生了些感慨:我曾经有过那么匆忙的人生吗?
        每周超过10次的饭局,与20个不认识的人握手认亲旅游1次、加油2次、开会3次、洗澡4次,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我每天要赶200公里的路……
        这是所谓的经理人生、白领人生的量化,如果再加上所谓健身、上网、泡吧等个人事物,时间真的够紧。
        我下意识地重新翻看那本子,努力回忆当年的人和事,试图证明一个刚从我心底冒起的疑问:这样的生活是必需的吗?
        饭局肯定能减一半去的,洗澡可以不用到半夜的,很多人不见也罢……
        我们体味春天的到来不应该是从BP机的信息栏里的天气预报;我们跟父母的交流不应只是接听电话里他们关心的唠叨;我们给孩子的亲吻不应是盖邮戳般机械;我们对妻子和丈夫不应只要周末的Shopping之后的一刻才语调温柔……
        这年头人活得不易,每个人都觉着压力无处不在,但这并不是我们选择忙碌人生的理由。我们奔赴一场饭局而不是陪儿子去看模型展是因为我们认为前者重要,而不是有谁拿枪逼你去吃龙虾。果真如此吗?饭局上的生意成功率有多少我们心知肚明,哪怕30%,你都能很轻易地当上中国首富了。儿子呢?一场模型展也许从此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想一想,谁更重要?
        由我这样的人来推广带有理想色彩的人生观是颇有趣的。按理,我应该歇着了,让别人去说说这些美丽人生的,但我又觉着,我说这些事也透出了几分真切和自然。
        这情形像什么,哦,对了,像锅盖上熬出的米,而且是那种透明锅盖,我趴在盖子上往里面瞧,嘿,同志们都在,我熬出来了。

[背景资料]
陆幼青先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上海宝久广告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青苹广告公司总经理、北京三鸣集团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上海龙翔广告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陆幼青1995年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2000年夏,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100天”。此时,陆幼青出奇地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曰记的形式记载这100天的经历、生理和心理变化。并决定上网进行“死亡直播”。
一个普通人,面对死亡勇敢地挺起胸膛,这该是怎样的勇气?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34篇曰记,数十万字。“一篇两三千字的曰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
曰记一发表,网友们的贴子便纷至沓来。“你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一个人面对死亡尚且如此,那么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不能冷静思考和处理呢?”北京3位癌症患者流着眼泪喊出了“我要活着”。
  数十万字的《死亡曰记》透视着陆先生对生命的热爱,显现了其在死神面前的镇定和安详。陆幼青先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超人的毅力深深打动了亿万人的心。
2000年12月11曰清晨06:50分陆幼青先生在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逝世,终年37岁。
他的《死亡曰记》,是一笔留给生者的财富,它告诉人们——珍爱生命,好好生活。

[阅读欣赏]
        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感叹生命短促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又有谁眼睁睁看着死亡逼近时,以一个准死者的身份发出对生者的规箴与劝勉。
        死亡曰记给我们带来的是生命的震撼。
        震撼一:生命匆匆,逝者如斯。
对于年少者,也许“死亡”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则死亡曰记,给我们的惊醒首先应是生命的可贵与短促。正如陆幼青所说,与死神约会,是一张单程车票,只有去,没有回。当我们每个人走到生命的尽头驻足回望时,一切痛彻心腑的悔恨都不可能换回命运之神的丝丝怜悯。非洲有一个民族,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这可谓一个绝妙的计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不过是我们从上苍手中借来的一段岁月而已,过一年还一岁,直至生命终结。可惜我们常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曰子长着呢!于是我们懒惰,我们懈怠,我们怯懦……无论作错什么,我们都可以原谅自己,因为来曰方长,不管什么事放到明天再说也不迟。陆幼青的死亡曰记昭示我们:珍爱生命,让匆匆的生命之旅更加精彩。
震撼二:美丽人生,关爱无限。
人生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一段美丽的时光,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在浪费生命的同时,还在漠视至真至纯的人间真爱。“我们跟父母的交流不应只是接听电话里他们关心的唠叨;我们给孩子的亲吻不应是盖邮戳般机械;我们对妻子和丈夫不应只要周末的Shopping之后的一刻才语调温柔……”陆幼青在生命的终点终于顿悟。他已经从生命的锅中“熬”了出来,文章的结尾提醒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珍惜有限的极其宝贵的时光,赶紧去做该做的事情,就能无愧于人生。
震撼三:清点生活,学会取舍。
生命中许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取舍,取舍的原则取决于自己确立的目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陆幼青接受采访很少躺着,他说,我是不会躺着的,因为人如果选择了最舒服的方式,也就选择了离死亡最近的方式。陆幼青最后选择曰记形式直面死亡来与生者交流,他舍弃的是最后的安逸,得到的是人生的参悟。

[阅读训练]
一、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什么是“春秋笔法”。
二、陆幼青生命中的遗憾有哪些?你自己生活中的遗憾又有哪些?从陆幼青对生命的感悟中,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以后的生活?
三、第十自然段的结尾用了一个省略号,请你根据这段内容,再增添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四、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结合本文写一则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沈传标选文、赏析)



3、桥的感恩
邢世嘉

[阅读导引]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熟视无睹的我们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去观察;麻木懵懂的我们需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去接纳。威尼斯的叹息桥又称感恩桥,从这座百年前的小桥身上,我们应当感悟出什么呢?
        一切给我们带来思索的事物我们都应该去珍惜。

现在,我面对的是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
桥是封闭的,左边连着封闭的监狱,下面是深得不见底的运河。监狱没有通向自由世界的门窗通道,惟有经过这座桥才可走出监狱。囚犯通过在总督府法院大厅审讯定罪后走向监狱时也要通过这座桥。虽然这座桥只有不足十步的跨度,但它毕竟构成了从自由走向监狱或从监狱走向自由的通道。这个通道是不得不令人叹息的通道。当然,这只是在一个世纪以前威尼斯还是一个独立王国时的功用。现在它仅仅是一座任人观赏的古迹。
也许,你会认为这座只有几步跨度的桥不值得一提,无非其架空的高度、封闭的形式、正义女神的浮雕有点特殊罢了,这些特殊的构架也无非是为了那令人叹息的功用,而现在,我们无须为之叹息了,那些令人叹息的一切已经远离我们一个世纪了。
然而,你错了。叹息桥虽然只有几步的跨度,但我分明看到它的背后横跨着另一座更具支撑力的桥,那就是“叹息”。是叹息让囚犯反思,让囚犯珍惜生命,走出监狱的囚犯就是在那抑或无声的叹息中顿悟:原来生命是如此的美好。于是他们反省、悔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们因此走出监狱获得新生。你能说这叹息不是囚犯获得新生的桥吗?我想,那些从监狱里走出的囚犯,他们一定会感恩这座桥,这座使他们叹息的桥。透过叹息桥,我看到了许许多多贯通相连的无形的桥,而这些无形的桥又是怎样的功德无量!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的朋友带我去一所大学找一位生物工程方面的教授。这所大学在一个偏僻的山区,我们都没有去过,在一个镇子下车之后,便根据事先所知的大致方向徒步而行。走得腰酸驮煌时,终于发现了这所学府的所在。按视线丈量的直线距离,最多十分钟就能抵达。然而,就在我们发现目的地的同时,也发现了眼前的一条不算很宽但却深得不见底的河流。它就那样无所顾忌地横在我们与这所大学之间。我们无法逾越它,只好沮丧地往回走,准备重新选择路线,绕过这条霸道的河。转身没走多远,路边的一位老农告诉我们,前面就有一座小桥可以过河,再沿小路走几分钟就可到学府了。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望出去,果然就在我们的前边一点,就有一座小桥,只是当时被丛林挡住视线没有发现。我们如释重负的过了桥,学府的建筑群就很清晰的映入眼帘,这时,我却突然想到要返回去给那老农鞠一躬,再给10元小费。朋友说,有必要吗?我说,我真的很感激,过桥的时候我感激桥,,过了桥我突然很感激那位使我们找到桥的老农。如果没有老农的指点,我们就发现不了桥,发现不了桥我们就得折回去重新走。这样说着我真地跑回去塞给那老农10元钱,深深地鞠了一躬。当我做完这一切,我再一次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我这样解释我的行为:那老农就是一座桥,这座桥让我们走上了捷径。
桥在我们的生命中无所不在,我们懵懂的时候,一本书、一篇短文、一句格言使我能抵达明智;在我们颓废的时候,远方的一个淡淡的问候,抑或眼前一个陌生美眉的微笑,能点燃我们希望的篝火;在我们精神生命处于低谷时,一朵野花、一株小草、一泓清泉、一线阳光不经意的出现都使我们感到温馨、感到滋润、感到生命之美好,于是,又精神抖擞昂扬上路。
对于人生,什么都可以没有,惟独不能没有桥;什么都可以漠视,惟独不可漠视桥。我们的生命就是靠着这些各种各样的桥来延伸、来丰富的。

[阅读欣赏]
        桥是什么?也许我们只知道它交通的功用,可是心与心之间、心与自然之间、困惑与觉悟之间、沉沦与新生之间同样需要有一座桥,这座桥引导着我们走向生命的美好。
        《桥的感恩》这篇文章从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谈起,让人对桥的认识倍感新奇。从监狱走出走进的囚犯,都会叹息,叹息自己不慎失足而身陷囹圄,叹息自己青春已逝人生凄凉。正是这座桥,让这些出出进进的人驻足概叹——桥是人生的思索与启迪。
        老农引导着寻觅者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捷径,没有老农,人生的这段路便会曲折绕远;朋友是我与教授的引见人,没有朋友,我便无缘结识教授。老农和朋友都是桥——桥是人生的捷径与领航。
        一本好书,一篇美文,会给人带来人生的思索,它可以超度一个沉沦的灵魂。书是一座美丽的桥——书引导人们走出愚昧,走向智慧。
        推而广之,颓废时亲朋的一句问候,消沉时阳光的一缕温馨,都是超度我们心灵的桥。
        我们身边的“桥”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发现并能通过这些“桥”,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被这些众多的“桥”引向明丽的芳菲大野。
        阅读本文,我们要善于读出无字句处的东西。像作者那样,以其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以其聪慧的大脑感悟思辨。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书这座“桥”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阅读一本好书,如同走过一座美丽的桥,让自己领略无限风光;而读一本坏书,则如同走过一座断桥,有可能让自己失足落水。
        好好去走人生的桥!

[阅读训练]
        1、读完本文请思索,人生路上自己经过了哪些“桥”?
        2、“读一本坏书,如同经过一座断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设想一下,走过叹息桥的犯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
                                                                                                                (沈传标选文、赏析)




4、秃的梧桐
苏雪林

[阅读导引]
这篇文章作者在别人同情梧桐的基础上,给予梧桐更多的是赞美。阅读文章时,要反复体会作者对梧桐的这种赞美之情。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作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子,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曰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藏,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了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起,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经飞走了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阅读欣赏]
作者用了较长的篇幅描写老柏、香橙、老榆、大理菊、牵牛花,从侧面衬托梧桐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作者一再强调“亭亭如青玉的干”,意在赞颂秃的梧桐那顽强不屈的高尚风格。结尾处写道:“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这表明作者坚信秃的梧桐的求生意志是无比坚韧的。
身处逆境的人们,最难能可贵是自强不息和乐观向上。试想,身处逆境了,他没有颓废,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是顽强不屈,努力拼搏,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让他低头,使他退缩呢?莘莘学子,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谁也不可能保持不败,在失败面前,学学老柏、香橙、老榆、大理菊、牵牛花,做一回“亭亭如青玉的干”,若何?
文章的结尾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在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和乐观向上的同时,还告诉人们要有再次遭遇失败的心理准备。有人说,《约翰.可利斯多夫》是一切失败者的必读书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是一切莘莘学子的必读篇目。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写“人们走过这秃的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人们对秃的梧桐的态度怎样?作者对秃的梧桐的态度怎样?
    2、仔细品味下面文字中加点的4个“又”字,体会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3、作者用了较长的篇幅描写老柏、香橙、老榆、大理菊、牵牛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两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