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怎么当上总统的:永别了,超验的、形而上学的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3:46:02

永别了,超验的、形而上学的哲学!
  
  武坚
  
  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总是在为“知识”寻找超验的、统一性基础,而无视人类的理性有限性和“知识”的主观性必然导致知识体系的多元化和作为知识成果的“真理”的相对性。正是这种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既推动了欧美社会近几百年来不断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对违背统一性的多元化的据斥--这种拒斥在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表现为对异教徒征讨的狂热、而在现代社会里则表现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
  
  超验的形而上学(或者称为“理想的理智主义”)哲学将真理或者归结为“上帝创造的绝对实在”、或者归结为“认知对象自身具有的客观实在”,这两种假设都将真理依附于认知主体之外的“他者”、认为真理需要人类去“发现”而不是去“发明”,这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所遵循的二元论在认识论领域的体现。尽管从逻辑上无法证明这种公设式假定的正误--它犹如几何学的基本公设一样是超越逻辑证明的前提假定,但是由此推导出来的一系列结论却可以被鉴定:如果由同一的基本公设出发、在严格的逻辑推理体系下得出彼此矛盾的结论,则表明基本公设隐含着难以自恰的困境。
  
  然而,在哲学领域,人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一方面,哲学所运用的逻辑体系并不如数学那样严密,因此对于哲学中的诸多矛盾、无法确知“是由于基本公设的问题、还是由于逻辑推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使得数学在该领域的运用并不如在自然科学领域那样成功。20世纪分析哲学的繁荣正是人类努力将数学般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引入哲学领域的表现,但是其结果却令人失望:繁琐的逻辑论证正在将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局限在狭小的领域;而且即使在这些狭小的领域内,为了满足严格逻辑论证的需要,哲学家们不得不引入大量的简化假定,从而使得所探讨的问题已经与现实毫无关联。“哲学问题的逻辑化论证”初衷正在将哲学异化成为远离现实的哲学家们自娱自乐的逻辑游戏。在这一点上,同样秉持形而上学的经济学家们的表现并不比哲学家们更好。
  
  对形而上学哲学面临困境的反思始于对“寻找超验的、统一性基础”的反思:所谓的知识不过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生成的对世界的解释,这种解释依赖于特定的群体、特定的情景,主观性的解释虽然可以趋近于“绝对的真理”、但是知识本身的主观性决定了它不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对于受有限性制约的人类而言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极限。[附注:在认识论领域的所谓“客观性”,正如罗蒂(Richard Rorty,《哲学和自然之镜》)所言,是指“人们的一致同意”、或者说是“当前关于如何解释所发生事情的最佳想法”,而不是指脱离认知主体的“超验性”。]认识主体的理性差异和作为认识背景的情景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存在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解释范式。因此承认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放弃“寻找超验的、统一性基础”是使现代人类走出认识论困境、实现多元化理念升华的起始--以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为代表的解释学(Hermeneutics)的出现和以普特南(Hilary Putnam)、罗蒂(Richard Rort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复苏正是向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征兆。
  
  如果说诸多当代哲学家们正在为维持以“超验性”为特征的形而上学哲学在后现代时期的话语霸权做出努力的话,那么实用主义(或者如William James所自称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在当代的代表人物罗蒂则用他的冷酷彻底剥落了“超验性”的形而上学哲学在后神学时代(现代)所编制起来的高贵面纱,他让世人认清了曾经被伪装起来的事实:形而上学哲学家们所热衷的、“超验的真理和善”就像托勒密地心说中的“本轮”那样荒诞--在讨论“需要多少个本轮才能精确描述太阳围绕地球运转的精确轨迹”的氛围中无法获得构建日心说的灵感;曾经宏伟的“超验性”哲学大厦无法承载现实生活的种种冲击,为了弥补漏洞百出的传统理论体系而竭尽脑汁的哲学家们编制出来的是更加经不起“理性”推敲的“百衲衣”;哲学家们终于在精疲力竭之后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必然面临的“理性有限性”的困惑--这种困惑足以使他们从正在占据的“知识和理性化身”的神坛上跌落下来。这种跌落与几百年前的“后神学运动”将教士们从权威的圣坛上掀落下来的场景有着耐人回味的相似。
  
  面对种种现实的困境,实用主义哲学家们尝试着建立另一种解释体系。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否定二元论假定、让真理回归认知主体。与“试图寻找一种确定性、渴望得到普遍的、绝对的、可靠的知识基础”的形而上学哲学不同,作为人本主义一个分支的实用主义哲学具有如下特点:“关注人的问题甚于关注哲学问题,关注现实生活甚于关注超验的本质,关注未来甚于关注过去。它摒弃了传统哲学对于确定性、绝对性、普遍性知识的幻想,摒弃了一切二元分裂式地谈论世界、谈论哲学的思路;坚持以伦理学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把人怎样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放到一切问题的首位。”[陈亚军《哲学的改造--从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重新兴起提升了如下观念变化的可能性:破除对形而上学哲学的迷信,更加强调人本主义的世界观,强调幸福对于生活的意义,强调人的尊严和力量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形式化的理性分析。由实用主义导引的新哲学理念将拒绝“排除价值预设”的旁观者立场,而不否认“任何主体必然存在价值偏见”、因此需要承认认知主体的介入性和对认知结果的多元性宽容。
  
  在实用主义者看来,那些充满着繁琐论证、试图自圆其说却又难以自圆其说的哲学典籍存在的唯一意义似乎就是向那些无法读懂它们却又膜拜于其下的世人炫耀这些典籍的作者们像上帝使者般不容置疑的崇高地位。然而,在崇尚个人理性觉醒的后现代时代,远离现实生活的炫耀性哲学典籍将象用拉丁文写就的《圣经》一般被世人所疏远--它们将只存在于后人对历史的记忆之中。这种被现实的人们所疏远的结果正是对那些试图疏远现实生活的哲学家们的回报。陶醉于虚幻的“超验性”之中的哲学家在未来仍然会“偶然地、零星地”产生,但是他们注定将不再是时代的宠儿,更无法僭取“知识和理性的化身”这一耀眼的桂冠。生活在现实世界、面对种种现实困惑的人们将只拥抱那些热情关注现实生活、并对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真正困境认真思考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们。
  
  与教条的形而上学不同,实用主义不再认为衡量人类认知的唯一标准是人类永远无法感知的外部客观实在;与相对主义不同,实用主义不赞同相对主义拒绝评判各个理论体系优劣的做法--因为拒绝评判意味着事实上的不可知论、意味着对“人类拥有理性”这一现实的否认,实用主义坚持用“实用”的观点理解理论的“有效性”而非“正确性”、用“有效”而非“正确”理解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它试图用动态的观点理解社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同时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任何可能的理论谬误。[附注:在形而上学认识论看来,如果否认“认知结果正确与否的存在”,如何面对对“‘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任何可能的理论谬误’这一论断本身是否‘正确’”的诘问。但是实用主义认识论否认“正确性”的存在、而只承认“有效性”的存在,对任何论断都关注与它的“有效性”而非“正确性”。]为了更好地描述实用主义的认识论,或许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给予新的解释:将此处的真理理解为“外部的客观实在”是对人类理性有限性、认知主体性的忽视;这里所指的真理不应该是“外部的客观实在”,而是在所有人类认知理论体系中最能够简洁、有效、实用地解释社会现象的那一个,而这一点正是“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原理”的核心--当两种说法都能够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
  
  作为哲学领域反思超验性认知论主力军的实用主义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意志坚定的同盟军,那就是同样对超验性认知论给予致命沉重打击的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海森堡等人的研究(玻尔的互补性原理 Complementary Principle、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表明:任何有关“真实”、“本来”的讨论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现象。我们所言说的“真理”只不过是对惯常采用的观察方式所观察到的结果的表述,它是一种融入观察者立场和行为干涉于其中的意向,而绝不是所谓“终极的”、“客观的”真理。
  
  既有认知理论的错误在于:漠视认知主体的价值预设在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将人类的理论等同于“绝对的客观实在”。量子力学的发展无疑是对人类既有认知理论的挑战,它表明了“漠视认知主体在理论构建中的影响”的偏见,不仅在社会科学中造成人类的认知困境和现实的“利益”对立,在“纯粹的”自然科学中也造成了认知困境和对立。对理论、或者通常所说的“真理”的再认识将成为认知科学脱离哲学而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契机,推动新兴认知科学发展的两大力量将来自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实用主义的复兴。从这一意义上讲,“系综解释”的出现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也预示着未来新兴认知科学发展的模式。[附注:量子力学的系综解释(the Ensemble Interpretation)认为:量子力学是一个针对大量粒子的统计化解释,波函数的本意(波函数的平方是概率密度)这一点已经反映出来;因此,无法用量子力学去解释单个粒子的行为,解释单个粒子的行为需要新的理论,而这一理论尚不为人所知。]
  
  如果我们站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回首当代,也许会发现:随着知识的分化,从物理学的诞生开始,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逐渐经历了“去哲学化”的趋势--在原初哲学的体系中成熟、最终摆脱哲学而自立;今天,认知科学正在经历着这种“去哲学化”的趋势。当越来越多的学科建立了各自独立的知识系统之后,作为“知识之母”的哲学是否将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或许基于这样的认知,当代的人类该对哲学说:永别了,超验的、形而上学的哲学!
  
  
  
  2002年3月27日 初稿
  2005年7月10日 第二稿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7 16:34:34 
    此帖不红,天理难容

作者:游走游走继续游走 回复日期:2006-4-27 16:43:02 
    红了就不正常了。
  
  关天人的思维是这样的:
  
  因为“天赋.....”,所以....
  因为“人生而...”,所以....
  因为“人之初...”,所以...
  
  你认为他们会理解你在说什么吗?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7 16:45:58 
    对于楼主的绝大部分观点,我是赞同的。但对楼主结尾说的,“当代的人类该对哲学说:永别了,超验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则持异议。
  我以为,哲学划定的,是人类认知与行为的边界。如果这个任务完成了,哲学可以被认为是终结了。但哲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人类不需要哲学了。就象一幢建筑,在建筑完成之后,建筑师自然就退场了。但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座建筑里的,这幢建筑里的每一堵墙都在,我们都必须正视它,服从它,并且日复一日地摈弃任何关于穿墙术的幻想。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7 17:19:38 
    感觉是好贴!占个位置,先,容后细读。

作者:游走游走继续游走 回复日期:2006-4-27 19:38:23 
    没说错吧。
  
  跟这儿的人说实用主义,是对牛谈琴。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08:42:07 
      当哲学出现了上帝的影子,它就不是哲学了,如果上帝也能够成为哲学,那么什么都可以是哲学。因为“上帝”意味着无所不能,无所不能就意味着什么法律规则都不成为法律规则,就意味着什么道理都不成为道理,只有“无所不能”是唯一的道理,其实“无所不能”也是多余,因为既然“无所不能”,那“无所不能”就成为多余。因为“独因”,那就谈不到相互作用,无作用之“因”也就失去立为“因”的意义。
    
    什么道理在上帝那里都可以是道理,因为上帝没有理由还要讲道理,也不可说上帝就不讲道理.上帝讲道理并不是有什么道理才讲道理,上帝讲道理是因为没有道理,所以什么都可以讲成道理,没有道理还拿来讲道理,这就是上帝唯一存在的道理。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8 08:52:18 
    楼主呢?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09:12:45 
    其实存在就是一种道理,没有道理谈不到存在,存在必因存在的道理而存在。它之所以存在,不能说没有它存在的道理;而我承认它的存在,不能说没有我承认它的存在。我承认它的存在是因为(我)在承认的存在,且因为承认(它的存在)有别于(我的存在)。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9:17:57 
    该承认就是只能是我的存在,因为未必它亦承认。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09:26:38 
    该承认就是只能是我的存在,因为未必它亦承认。
  
  改为:
  
  该承认其实才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始终不能脱离这样的在承认存在。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8 10:16:40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09:12:45 
    其实存在就是一种道理,没有道理谈不到存在,存在必因存在的道理而存在。它之所以存在,不能说没有它存在的道理;而我承认它的存在,不能说没有我承认它的存在。我承认它的存在是因为(我)在承认的存在,且因为承认(它的存在)有别于(我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我们是不可以和存在"讲道理"的.因为"道理"必须以我们自身生存为前提才可以得到表述.这种预设的前提必然会损坏存在的绝对地位.佛经说所说的"出口便错"所指明的就是这一点.
  因此上说,存在是在我们生存经验之外的存在.这一点,和"死亡"是一致的.做为生命"绝对"的终点,是不可以用语言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明的,因为此时,符号已经不存在,语言已经失效.

作者:侧评 回复日期:2006-4-28 10:38:10 
    我们所言说的“真理”只不过是对惯常采用的观察方式所观察到的结果的表述,它是一种融入观察者立场和行为干涉于其中的意向,而绝不是所谓“终极的”、“客观的”真理。
  -------------------------
  
  讲的好。
  红~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10:55:50 
    楼主错误.
  
  对“超验性”不是维持,而是思考。
  
  是否有先验存在是个永恒的本原话题。
  
  真把这种讨论“掐掉”的话,哲学真可以熄火了。
  
  
  楼主真的没读懂哲学。哲学不是唯物唯心简单两分那么简单。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10:56:43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8 10:16:40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8 09:12:45 
      其实存在就是一种道理,没有道理谈不到存在,存在必因存在的道理而存在。它之所以存在,不能说没有它存在的道理;而我承认它的存在,不能说没有我承认它的存在。我承认它的存在是因为(我)在承认的存在,且因为承认(它的存在)有别于(我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我们是不可以和存在"讲道理"的.因为"道理"必须以我们自身生存为前提才可以得到表述.这种预设的前提必然会损坏存在的绝对地位.佛经说所说的"出口便错"所指明的就是这一点.
    因此上说,存在是在我们生存经验之外的存在.这一点,和"死亡"是一致的.做为生命"绝对"的终点,是不可以用语言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明的,因为此时,符号已经不存在,语言已经失效.
  
  hu-ou:我正是在贯彻“不讲道理”啊,所以我说的“存在”,只是在说“事实上”的“存在”,是必定有道理可讲的“存在”。
  
  你说"绝对"不可讲道理,可是你说的或猜想可不少哦:在生存经验之外,和"死亡"是一致的,符号已经不存在,语言已经失效。我不知道这样的"绝对"和事实上的存在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发生关系?依什么发生关系?靠背后的上帝?所以,这样的"绝对"还不是“绝对”?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11:01:01 
    哲学就是本原和深思。
  
  可以去看看笛卡儿是怎样得出我思故我在的过程的。
  
  学着思考。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1:08:54 
    呵呵,我来支持一下楼主,下面是我在另一张帖子上的回复:
  
  马克思是否定形而上学的,当然最后形而上学的根基也被休谟至维特根斯坦戳的稀烂,但马和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先说说经院派(指用切仅用形而上学探求哲学本源的哲学家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他们的目标是世界,工具是语言逻辑和思维理性,结果是形成绝对的解释理论体系,当然这个过程可以统称为形而上学的方法。经院派的如意算盘是世界会告诉我们真相,我们也能知道真相,而这个真相和我们思维有关,与其它行为无关(实际是静止的观点)。
  1、在对世界的本性提炼时,遭遇了休谟的诘难:即无法肯定会有一个方法之外的“存在”供我们客观研究真相,从而本体论被动摇。
  2、从工具角度,经过一系列哲学家的批判后,到维特大成,即理性和语言逻辑也是具有边界的工具(是人的工具),有不可言说的疆域,那么对于哲学层面的无限世界无法根究真相。
  所以从世界和方法两个方面都将形而上学逼进了死胡同,但他们认识过程是按形而上学的思路走的。
    
  马克思的思路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区别:黑格尔的辨证法从属于他自设的“绝对精神”,是基本认识下的方法,它是肯定本体存在后的工具运用;而本贴已经说了唯物和辨证法不是从属关系,而是融合的关系,这样就褪去了唯物的本体色彩。
  呵呵,如果马克思技至此尔,我肯定会说这是一团浆糊,马克思最伟大的发现是实践概念引入哲学,这里不能不说马克思对科学范式的领悟之深,当时无人能及。
  马克思一把就扯下了“世界真相”的面纱:“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存在静态的、客观的那么一个“存在”供我们把玩和理解,我们只能在把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把玩作为要理解的事物中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认识从而接近绝对的理解(此句很重要)。那么一个高高在上的真相是不存在的,也就没有能辨别“人之一切的终极标准”存在。
    
  还是举个例子吧:人类站在此岸,经院哲学家说有真理彼岸,我们掌握了理性思考的小舟,以彼岸为目标,就能到达真理彼岸(判断标准);而马克思说不知道有无彼岸,所以彼岸的讨论无意义,我们只要出发,把握好船的方向(用人类实践的及时反馈作为动态标准来修正方向),不走进风暴和毁灭之路,就能到达真理的彼岸(这时真理彼岸被马克思摁在了信仰的层面而无需深究)。说实话,当年我理解这点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实践不是载体,它就是本质(意义的所在)。
    
  所以马克思不可能用形而上学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理论体系必然是解释当时社会现象和指导下一步前进方向的,而不是构建一个终极认识体系。当然后来的哲学发展验证了马克思的高瞻远瞩,因为哲学死了(实际是彼岸真理的终极体系死了)。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11:28:57 
    因果律由何而来?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1:31:36 
    注:我回复中提到的主贴不是楼主的主贴。
  
  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可“恩哥斯是一只勤奋的猪”的观点,他“勤奋”是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的哲学观体系化,他“猪”是因为这种方式违背了马克思的哲学观。
  
  有必要解释一下我的回复和楼主帖子的关系:
  再看一遍马克思的原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就是在说哲学思考以人为本、以人的社会实践为本。所以他是所谓“实用主义”的鼻祖,呵呵。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1:34:02 
    因果律是人类逻辑体系中的一条规律,既然连逻辑体系的基础都被证明是规定性的,那么因果律也就不可能成为哲学本原的最高判断标准。

作者:yidao 回复日期:2006-4-28 11:48:42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与其说量子力学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同伙,不如说是不可知论的表现。^_^
  
  对于形而上地寻找终极真理的行为,当然有值得置疑的地方。但是仅以其相对的不成功来支持实用主义哲学的“有效性”(其实就是变相地想说“正确性”,不过,实在不好意思将这个批判的对象据为己有罢了。)也是“证据不足”的。
  
  何况,“奥卡姆剃刀”理论也不是寻找“真理”的标准。
  
  别的不说了。楼顶的文章,纯粹是堆砌辞藻的“想当然”尔。
  
  ^_^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11:55:04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1:34:02 
    因果律是人类逻辑体系中的一条规律,既然连逻辑体系的基础都被证明是规定性的,那么因果律也就不可能成为哲学本原的最高判断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果律依赖 什么而存在 还是不 因果律依赖 什么而存在
  
  

作者:yy19 回复日期:2006-4-28 12:17:13 
    提,学习ing~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4-28 12:26:13 
    感谢各位回帖。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对本人的一种鼓励。本人不是专业研究哲学的,但是在本学科的专业研究中需要哲学——我想任何做社会科学的人都能够理解这一点。这个随笔其实已经写了有4年了,是作为本人学习哲学的一点心得。我不打算具体回复任何对本帖持否定态度的回帖,一来没有时间,二来我认为这些回帖并没有真正理解我所表达的含义。对于反对者,我只想说:如果您确实感到困惑或者愤怒,那么去看看关于新实用主义方面的书,如对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普特南(Hilary Putnam)、罗蒂(Richard Rorty)等人的评述。个人认为,国内在这方面写的比较好的是陈亚军的《哲学的改造--从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另外,哲学的根源来自于实践,因此建议看看最近10几年出版的《量子力学史》方面的专著(中国人写的就免了),该领域的进展将引发认识论领域的突破。此外一个好的心态有助于对歧见进行深入、理智的思考。
  
  TO:txdymn 
  基本同意你说的马克思是所谓“实用主义”的鼻祖”。我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思想在特定时代的产物,实用主义是人本主义在认识论领域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
  
  刘学明:佛经说所说的"出口便错"所指明的就是这一点。
  -----------------------------------------------
  大致的意思相近。但是谁来确定“对”的标准?如果没有“对”的标准,何来“错”的判断?对、错的标准是我们的主观判断。
  
  另外,关于本体论问题(即本原的问题),在海德格尔之后已经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了。关于这一点,请学习有关存在主义的研究专著。
  
  再多说就是废话了。就此打住。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2:33:31 
    因果律依赖于人的规定性而存在。

作者:游走游走继续游走 回复日期:2006-4-28 12:39:09 
    
  实用主义是方法论.它认为,本体论是荒谬的浪费时间.
  

作者:yangxd 回复日期:2006-4-28 13:00:43 
    ding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22:34:17 
    作者:txdymn 回复日期:2006-4-28 12:33:31 
    因果律依赖于人的规定性而存在。
  ————————————————-
  那人要反过来规定呢?是不是就果因律了?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4-28 22:42:58 
    因果律依赖 什么而存在 还是 因果律不依赖 什么而存在?

作者:kanishka 回复日期:2006-4-28 23:17:51 
    汗,这等文章也红。。

作者:漫漫自由路 回复日期:2006-4-29 01:57:19 
    好文

作者:天之星王子 回复日期:2006-4-29 2:37:54 
    "认为真理需要人类去‘发现‘而不是去‘发明‘"真理是某项科研成果吗?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6-4-29 9:03:43 
    哲学不单单是一种学问,不是道中途说,人云亦云,也是不对某某理论的理解,认同.从根本上说,哲学乃是一种痛彻心脾的个人体验.

作者:我是阿三 回复日期:2006-4-29 13:14:12 
    另外,关于本体论问题(即本原的问题),在海德格尔之后已经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了。关于这一点,请学习有关存在主义的研究专著。
  
  
  又是一个死读书的家伙,马列主义者还说在马克思之后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终极答案了。
  
  跟你这样的人多说也是废话。

作者:我是阿三 回复日期:2006-4-29 13:17:19 
    多说一句废话,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苏格拉底的工作就是对话、讨论。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4-29 13:44:40 
    给楼主介绍一本书,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史,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s. 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我不认为哲学研究的任务是指出是否有绝对真理的存在,绝对真理是也许存在,如果你真的想这么叫她。但仍然需要认识丰富的一定程度才可以,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好像差的不是很多了,但认知科学的绝对真理还差的远呢。
  我宁愿相信哲学提供给了自然科学营养,比如思考方法什么的,而不是指出通行宇宙的真理是什么,以及她是否存在。
  奥卡亩剃刀的原理在生物学研究中几乎完全行不通,我是从事对大脑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在所谓认知科学的那些东西只是物理想往生物学里面延伸罢了,但很可惜,物理学对生物学研究的影响太微小,以致于学物理的人自己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总之,我认为现在对哲学有最大冲击的自然科学已经不是物理学,而是生物学了。

作者:游走游走继续游走 回复日期:2006-4-29 13:53:12 
    又是一个死读书的家伙,马列主义者还说在马克思之后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终极答案了。
  =======================
  
  请问印度大哥,你听谁说的?
  

作者:锤子说话 回复日期:2006-4-29 14:11:11 
    "我认为现在对哲学有最大冲击的自然科学已经不是物理学,而是生物学了。"这句有意思,为啥我也这样想?我可不是学生物的,只是随意看一看哲学的书,LZ有点发呆,放不开、、、、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4-29 14:58:01 
    顺便提一下,看楼主码字还挺累的,给你出个方便的主意。
  请你对我这个general people讲一下你想说什么,最好不要超过500字,我认为也不应该超过500字就能说明白。本人背景吗,生物学博士,正在后着还没自立门户。虽然不是很聪明,估计你说的浅显一些,不要那么多主义在里面我还是能听的懂的。
  反正如果我听不懂,那就是你没讲明白。
  你要是要我向你科普现代分子生物学,我保证你能听的懂,而且讲一个问题不超过500字。
  

作者:hu-ou 回复日期:2006-4-29 15:10:25 
    作者:dendrites 
   你要是要我向你科普现代分子生物学,我保证你能听的懂,而且讲一个问题不超过500字。
  hu-ou:学哲学的一般要回答什么是哲学
   那么,请教生物学博士,什么是生命?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yidao 回复日期:2006-4-29 15:18:08 
    ^_^,dendrites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呀?
  
  

作者:一梦如斯 回复日期:2006-4-29 15:36:39 
    文章不错!但有先入偏见.要明白"人"这种"认知主体"的不完善性!才导致了:"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现象"--------"人"这种"认知主体"是有办法不断改变自己趋于完善.而达到一种大通达的透彻的观察方式.而不是现代科学的用现有的"认知主体"去借助各种不同类型仪器的观察方式!

作者:天之星王子 回复日期:2006-4-29 15:41:04 
    石巨人
  
  石巨人举起双臂,
  狠狠的砸向大地,
  大地震颤后,
  是松软的泥土,
  新鲜,
  单一,
  绿色的来临,
  没有过多的说明,
  只是来了而已,
  一直继续,
  大地.

作者:帕索里尼之谜 回复日期:2006-4-29 15:48:20 
    太长,没看完,
  留名~~~

作者:tu-22mc 回复日期:2006-4-29 15:53:11 
    楼主的标题不错。
  的确是需要抛弃超验的形而上的垃圾,
  内容吗,我就不评论了。做人要厚道。
  建议楼主去看一看赵南元老师的《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

作者:老麻花 回复日期:2006-4-29 16:32:22 
    顶一下!!!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4-30 1:25:02 
    dendrites是我请来的,不会帖不礼貌。
  
  请你来看帖是因为你在dazero的帖里出现过情绪失控。其实你的很多观点我比较赞成,但是感觉你比较执著——有好处、也有负面影响。其实,就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来说,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因此不可能获得绝对客观的、大家都认同的共识(真理)。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作到逻辑自洽,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也是我发此帖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理性(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没有谁的见解是没有偏见的,也没有谁是高高在上的认知权威。
  
  生物学我的确不熟,看过的书也不是很多,与我的研究较近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E.O.Wilson的社会生物学。感谢你和tu-22c推荐的书,有时间我会看的。如果你能够写个Paper介绍一些你的研究领域,那是最好不过,无论是500字还是5000字,我都愿意读。
  
  关于你的要求(写500字的介绍),我没法满足。个人认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读读想关的百科全书或大辞典的解释。如果还是不懂,我也没办法。
  
  To:tu-22c
  
  我很想听一听你的评论。但是仅仅想说“做人要厚道”这种不着边际的话,那还是算了。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4-30 02:00:00 
    哈哈,你写不出就算了,我不是情绪失控,是不想因为那帮烂人浪费我LP的时间,不懂金融的在谈金融,不懂经济的在谈经济,笑话了。我LP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美国名校专业top5的研究生可不是那么好混的,她还很负责的开导那帮烂人,我看不过去,就把版给炸了。
  劝你一句话,做学问不是自娱自乐,你什么时候能够让我这种人能看懂了,才算做的能拿的出手了。
  对专业内的人,我完全用专业术语,对专业外的人,我对每一个专业术语都会解释,确保能够被理解。关天茶社又不是哲学茶社,我觉得你的文章还是得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众吧。
  到美国来学会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你要是说的我不明白,嘿嘿,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顺便说说,认知科学和广义进化论第一版我看过,不错,可惜赵南元后来的表现表现出他对生物学的不甚了了。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2006-4-30 02:29:13 
    
  好文章。
  
  但楼主应该知道,逻辑是数学的基础,而不是反之。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2006-4-30 02:35:59 
    
  “其实,就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来说,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因此不可能获得绝对客观的、大家都认同的共识(真理)。”------“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楼主能进一步说明这个表述吗?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4-30 10:54:08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楼主能进一步说明这个表述吗?
  -------------------------------
  下面是本人已经完成的书稿中关于有关该问题的论述,希望有助于你理解。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科学是以人自身以及与人相关的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重合,不可避免地带来“先验的”价值预设问题,即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都无法在研究中采用纯粹客观的外部观察方法,因而无法避免研究方法、观察角度被“主观的”价值观因素掺入其中;同时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都无法象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那样不干涉和影响研究客体的“现时”存在状态。[附注: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像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那样独立于认知主体,因此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评价就不会像对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评价那样“纯粹的客观”,而必须引入一套作为预设的价值观。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的这一特点,使得价值观的研究成为根本性的基础研究。]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悖论"与量子力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具有相同的实质,借助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Heisenberg‘s Uncertainty Relation),这种"测不准"现象可以一般性地表述为:当观察工具与观察对象具有同质性时,无法排除观察工具对观察对象的干扰,而只能精确描述观察对象的静止状态,或者用概率方式描述观察对象的运动状态。
  
  基于这样的限制因素,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无法象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唯一性、客观性、普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多元化思想与实践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建立在其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模式与目标的确立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只有在多元化的竞争中,人类才能保持对真相的接近,而不会在某一势力的驱使、诱惑或压迫下迷失发展方向、异化发展目的。
  
  此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还普遍存在着与“测不准”现象密切相关的另一个现象--误差,因此“误差理论”(研究人类主观的确认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的理论)才成为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认知论基础。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人类主观认知与客观真实存在之间的差异(误差)同样不可避免--这种误差源于人类的理性有限性、以及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同一性,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误差理论”作为其认识论基础。与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的“误差理论”必须而且只能建立在对客体“多元化”(多角度、重复性)研究基础之上。
  
  “测不准”现象和误差现象的存在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认识论常识:人类的认知只能近似地描绘客观真相、而无法等同于真相。长时段的人类历史从反面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训:无论初衷如何,只要背弃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化,都无法使人类避免滑入对某一个思想体系(无论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宗教般狂热的泥潭之中,这种实质上以背弃“尊重个体价值与自主权力”为代价的宗教般狂热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与人之间以战争或非战争形式展开的敌对、仇视和杀戮。对人类理性(认知能力)有限性的认识有助于人类克服自我神化的狂热和试图作为真理化身的僭妄,并有助于在未知的“他者”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
  
  “所有认知的获得必须通过作为认知主体的个人”这一事实决定了认知结果的主观性;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所具有的理性有限性否定了所有认知结果僭越为“绝对真理”的可能性,任何被视为“真理”的知识都不过是人类对外在之物的主观感受和描述。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使人类关于自身的知识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性与主观性。自我理性的有限性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降低对所谓“真理“的执着和信任,并且对于迥异于己的观念、思想保持足够的尊敬。
  
  作为主观认知结果的“真理”与外在实体之间的永恒差异就是卡尔.波普(Karl Popper)所指的“可证伪性”的依据。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2006-4-30 11:58:16 
    
  在楼主以上的回复中,仍然不见为什么说“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的理由。
  
  难道因为认识者是人,被认识者也是人,所以“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就具有“同一性”了吗?一个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的人,就不能客观地了解到他人的价值观了吗?或者,如果不把自己的好恶意志带进自己的认识过程,就不能客观地认识那些人之普遍性的好恶意志了?如果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就没有本质区别,也正因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才都叫“科学”。
  
  某种价值观如果具普遍性,那不一定就是“一套作为预设的价值观”,比如“民主”,“自由”这些理念,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类历史活动的考察而得知,即不同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包括语言的表达现象)本身就是人好民主和自由的体现,也就是说,诸如“自由”,它就是来源于对人的行为现象规律的抽象,那些行为现象规律是客观的,而不是“预设”的。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是个不可能存在的事,哪怕是一个人的反思过程,也不能说就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因为在反省中,一个是当下正思维着(反思)的我,而另一个是历史中的作为对象的“我”,在时间的一个点上,“反审‘正思维着的我’”这是个悖论,也就是说,“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在语言上逻辑上是个悖论,在现实中更是个莫须有的东西。如果说“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就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的理由,那么,这种“同一”恰恰正是违反了一般的认识原则。
  
  中国的社会科学的问题恰恰就是缺乏自然科学的那种客观态度,而楼主却在这里把这一中国的社会科学的弊端合理化,肯定化,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无法象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唯一性、客观性、普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多元化思想与实践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建立在其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模式与目标的确立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只有在多元化的竞争中,人类才能保持对真相的接近,而不会在某一势力的驱使、诱惑或压迫下迷失发展方向、异化发展目的。”-----显然,楼主把“学术自由”的必须性与“思想的正确与否”的必然性两个问题混淆了。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4-30 14:54:40 
    看了楼主的中国社会的转折一文,有几点看法。
  第一,我不认为存在所谓转折点,中国社会注定了就是内向性的,不可能是外向性的。就算唐朝打赢了你说的那个仗也注定整个社会是内向型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维持大国的技术性难题,在古代,维持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外向性的,因为技术上统治不过来,经济上无法维持稳定,西欧所有外向型的国家都是小国。对于大国的统治来说,本身维持稳定就是一个很难的难题,何况还是在古代,你不会找到象中国这种大国有成为外向型国家的可能。我同意你的观点,只有外向型国家才会进步,这也就是黑格尔为什么说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家,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没有变化。
  而且不管外向型内向型,这种大国在古代注定了都是会崩溃的,所以朝代轮回等等,崩溃的原因基本都是经济上完蛋了,就象你说的那些现象,那些只是现象,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古代,技术上大国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政策一开始好好的,最后全部乱套,肯定乱套,不可能不乱套。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黄仁宇居功甚伟,以前也有很多人这么想过,但黄通过研究明代的漕运给出了直接证据。
  
  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走西欧的道路,还有第二点原因,文化原因,儒家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也维持了文化的基本稳定,因为有儒家文化的存在,才可能在数百年的时间内维持一个地域如此广大的大国,然后在因为经济原因崩溃以后,又能用儒家的精神把社会整合起来,再运作几百年。儒家文化本身排斥实用主义,原因你说的差不多了,但根本的事实是,儒家文化是为了维持地域广大的古代帝国而存在的,而如此地域广大的帝国在古代又根本是无法走外向型道路来更新自己,非不想也,当然可能也确实不想,更因为是根本不可能。
  
  最后再多罗嗦几句,看楼主的文章,都是研究大问题,洋洋洒洒,不过说的好像都没走出前人的观点,可能这些都是散文,不是研究论文。如果楼主有研究论文,我很有兴趣拜读。想起黄仁宇,一心做大历史,但费正清告诉他,你只需要研究几十年的历史,研究清楚了,自然就会在大轮廓上清楚。我认为黄最后的学术贡献,还是仅仅在于明史而已。但正因为他明史研究的成果,才找到了中国社会的最大症结,仅仅用道德而没有加上法制来维系社会,导致社会经济混乱,乃至最后完全崩溃。当然这些在古代都是无法克服的弊病,但对现在中国社会的借镜作用确实非常巨大了。

作者:老刁民 回复日期:2006-4-30 18:09:40 
    大家就不要攻击形而上学了,首先提出第一哲学的亚理士多德就已经说过,哲学就是贵族门闲暇的时间里满足自己兴趣的一种游戏罢了,它根本不以实用为目的(由其是第一哲学)。现在,这个贵族已经演变为精神贵族,形而上学是精神贵族门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工具或手段。所以攻击形而上学是无意的。
  而且就算抱着理性主义的态度,在承认我们理性的局限的基础上,我门也不能随意否定形而上学所能带来的积机作用。

作者:老刁民 回复日期:2006-4-30 18:17:50 
     结构 
  中国的社会科学的问题恰恰就是缺乏自然科学的那种客观态度
  --------
  你是指像自然科学那样理性的态度还是应该保持所谓价值中立的态度?你既然对波普的著作十分熟悉,不知你对他对此问题的观点有何评价?
  
  像楼主的这种观点,推向了极端就很可能导致向库恩似的范式理论。这个时候,这种观点就有点费疑所思了。

作者:htjd 回复日期:2006-4-30 18:22:26 
    原来楼主在这里,先支持一个!

作者:shijiaoan 回复日期:2006-4-30 19:52:51 
    道可道 非常道?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5-1 0:58:34 
    欢迎htjd。
  
  “你是指像自然科学那样理性的态度还是应该保持所谓价值中立的态度?你既然对波普的著作十分熟悉,不知你对他对此问题的观点有何评价?”
  -----------
  谢谢老刁民的提问,我也想知道结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像楼主的这种观点,推向了极端就很可能导致向库恩似的范式理论。这个时候,这种观点就有点费疑所思了。”
  --------------
  我个人的风格大概可以用“调和”、“平衡”、“中庸”来概括,因为从本能上来说,我拒绝极端,因此也会竭力避免极端。
  
  下面是个人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之方法论的一些观点,供参考。
  
  数学语言是一种严谨逻辑的理性表述,它容不得半点模糊和含混。相反,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似是而非的概念。以前做研究的时候,曾经在社会学的数学化方面做些尝试,或来发现不行。原因在于:人的行为(无论是微观层次上的个体人行为还是宏观层次上的社会行为)都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性的产物,这源于人的理性有限性。因此,如果试图用严格理性的数学语言将人的行为模型化,将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影响人之行为的非理性因素被排斥在模型外。这一弊端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已经表现的较为充分——如在“如何衡量效用”这个现代经济学最根本的问题上,经济学家们就无法用数学的方法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这也是经济学开始寻求心理学帮助的原因。
  
  我的意思不是数学语言不应该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因为相对于日常语言来说,数学语言所提供的逻辑推理能力远远超过日常语言,数学是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或称为“可能的边界”),它的严密和抽象内涵着逻辑上的无懈可击。但是现在较为人知的数学工具似乎尚不能够解决“如何将影响人之行为的非理性因素模型化”的问题。也许将来随着博弈论的深入发展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如果有从事数学研究、特别是博弈论研究的朋友,可以给个评论。
  
  另外,在过去的几十年,北美的社会科学崇尚实证主义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有好处——拿数据说话、避免主观猜测和臆断,因此统计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但是,不应该忽略这种研究存在着的问题,即在数据的采集、分析中已经融入了行为主体的个人判断。我们可以说:经过严格训练的专家,其在研究过程中掺入的主观性会比非专业人士低很多,因而“显得”相对客观,但是它不可能完全驱逐主观性——如“哪些数据是重要的应该采集和使用、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如何给定”等等,即使由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工作,也必然需要以程序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为依托。一味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和重要性,而对数据采集分析过程中所隐含的主观性(价值预设)给予否认或视而不见,是实证主义研究的最大弊端。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5-1 01:57:40 
    To:dendrites
  
  谢谢你对本人文章的阅读和评价。看得出,你对相关问题曾经有过深入思考。
  
  “我不认为存在所谓转折点,中国社会注定了就是内向性的,不可能是外向性的。就算唐朝打赢了你说的那个仗也注定整个社会是内向型的。”
  ------------
  那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唐朝前期和后期之政府行为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而且与此后由汉族人建立的王朝相比也有巨大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是怎么来的,就需要有一个解释。
  
  “想起黄仁宇,一心做大历史,但费正清告诉他,你只需要研究几十年的历史,研究清楚了,自然就会在大轮廓上清楚。”
  ----------------
  黄仁宇和费正清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黄有着强烈的中国传统思维的痕迹、费则是实证性研究的代表。两者各有利弊。实证性研究容易出成果,对它的个人评价见上贴。宏观研究在北美不流行,但是在欧洲则有布罗代尔的历史年鉴学派。宏观研究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对研究者素养要求极高,因此一般专业研究者倾向于尽量回避,因为搞不好几年都出不了论文、压力太大。
  
  “看楼主的文章,都是研究大问题,洋洋洒洒,不过说的好像都没走出前人的观点,可能这些都是散文,不是研究论文。如果楼主有研究论文,我很有兴趣拜读。”
  ---------------
  现在文章写成这样——“通俗不算通俗、学术不算学术”,我自己也不满意。但是没有办法。关于中国的研究,在北美,除非你的研究能带来可预见的利益,否则很难申请到关于“纯”中国研究的赞助经费。因此,所有的文章都是在业余时间写的。既想把事情说清、又想以后能面向大众出版、赚回点稿费,因此只好写成这样——因为没有多少非专业人士愿意看枯燥的学术专著。现在在网上的文章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与出版社有约定,不让在网上多发。
  
  我个人的兴趣点在于当代研究,也想顺便对不算太远的未来做点预测,当然出发点还是关心个人私利。但是在研究中需要定位,因此会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学海无涯、知识无边,个人能力实在有限。老婆早就不愿意了,觉得纯属浪费时间,既影响职业提升、又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所思所得未必会得到回应,弄不好最终落个杞人忧天、顾影自怜。但是作为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总是对自己的祖国有一种牵挂。其实,个人的见识也确实有限,理智地思考中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提点陋见,做点回馈故国培养的事情,以让惴惴不安之心稍微平静一些,仅此而已。
  
  

作者:辽东散人 回复日期:2006-5-1 02:24:14 
    唉......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5-1 2:36:50 
    武坚,谢谢你的回复。我非常同意你对宏观研究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宏观研究本身并没有成为研究的主要方法的原因。不过我觉得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一个对微观研究做的非常深入的人并非是对宏观不甚了了的,而对宏观的认识反而是需要对微观的深刻认识做基础的。所以宏观研究要不然做成钱穆那样,要不然还是免了。
  另外,非常理解你说的funding,哈哈,在美国混对这个玩意最过敏了。
  
  “那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唐朝前期和后期之政府行为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而且与此后由汉族人建立的王朝相比也有巨大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是怎么来的,就需要有一个解释。”
  我的意思是,就算那个仗打赢了,唐朝真正扩展了,最后也不可能发展成外向型的国家,因为技术问题,无法维持统治。
  这是一个循环,因为大国的稳定需要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反过来维持了内向型的大国,儒家文化本身就不是外向型的,如果外向型,必然抛弃儒家文化,国家会崩溃的更快,根本不可能形成全国的统一。维持了儒家文化呢,导致了你说的稳定化。
  有心交你这个朋友,我是做自然科学的,但书桌左边几大箱专业文献,右边的书架上全是历史,政治,经济书,当然附庸风雅而已。
  另外,确实希望拜读你的专业文章,我的email:
  dendrites2006@gmail.com
  我不希望在这透露私人信息,见谅。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2006-5-1 3:22:43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5-1 0:58:34 
    欢迎htjd。
    
    “你是指像自然科学那样理性的态度还是应该保持所谓价值中立的态度?你既然对波普的著作十分熟悉,不知你对他对此问题的观点有何评价?”
    -----------
    谢谢老刁民的提问,我也想知道结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像楼主的这种观点,推向了极端就很可能导致向库恩似的范式理论。这个时候,这种观点就有点费疑所思了。”
    --------------
    我个人的风格大概可以用“调和”、“平衡”、“中庸”来概括,因为从本能上来说,我拒绝极端,因此也会竭力避免极端。
  
  ━━━━━━━━━━━━━━━━━━━━━━━━━━━━━━━━━━━━
  
  感觉着武坚把“价值中立”作了最糟糕的回答:“调和”、“平衡”、“中庸”。
  
  如果这“价值(观)”是自己的,那么作为认识主体,它一钱不值;如果这“价值(观)”是他人的,那么作为认识主体,你就应如实客观地对待它----难道作为认识者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吗?为什么?
  
  另外,库恩似的范式理论,可不是一种可以依“利益”为范式选择之理由的理论哦。
  
  

作者:老刁民 回复日期:2006-5-1 23:44:29 
    楼上的什么跟什么啊

作者:武坚 回复日期:2006-5-2 07:28:25 
    本来不想回帖,但是还是没忍住。
  
  to:结构
  
  “感觉着武坚把“价值中立”作了最糟糕的回答:“调和”、“平衡”、“中庸”。”
  ----------------------
  “调和”、“平衡”、“中庸”只是我个人的风格,而不是对价值中立的解释。我从不认为有什么价值中立,任何研究都有价值预设,否则就不会需要先确定假设和前提条件。即使是数学,也需要建立在公理基础上,只不过这些预设的公理被大家普遍接受而不再是个人化的东西。
  
  “库恩似的范式理论,可不是一种可以依“利益”为范式选择之理由的理论哦。”
  -----------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转一篇个人认为在介绍库恩范式方面比较到位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观点与库恩范式理论并不矛盾,尽管我在研究中从来不用“范式”这个未经过准确定义的概念。
  
  希望能够有一些启发性、建设性的讨论。
  
  库恩、范式及其转换
  
  泽熙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以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以下简称《结构》)而饮誉世界,尽管人们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智慧历史的一座里程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完全不足信的”和“耀眼的错误”。
  
  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范式转换”;是少部分人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尝试用竞争性的理论取而代之,进而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当然,一个新范式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赢得大部分科学家的“选票”。
  
  库恩的范式理论大体来自于由科学史实例引发的思考。二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自由落体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因此,“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就越快”。这一观察似乎接近日常生活的事实:除非在真空里,一张纸和一本书落地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下落得更快还是更慢?伽利略爬上了比萨斜塔,用一对同样大小的木球和铅球,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它们是同时落地的。现在的中学生都知道,亚氏理论是错的。为什么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承袭着这个错误的认识呢?
  
  当波普儿和他的对手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科学的“可否定性”时,库恩认为,一门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可能被“证错”或“证对”的,它不过是在那儿。就像一套合身的衣服,只到发现它变得不合身了为止。一门理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问题解答”以后,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怪题”。从解答不了到出现危机,就会刺激新的理论出现,而旧的理论就像不合身的衣服一样被扔掉。“斜塔实验”就是这样使人们放弃了过时的亚氏理论。
  
  “例外(Anormly)”对于理解科学进步极其有帮助,因为它们指出了原有模式的不足并刺激新的理论产生。众所周知,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曾经宣称:
  
  在物理学的天空上只剩下两朵“乌云”。然而,正是这两朵“乌云”在二十世纪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诞生。1873年《牛津英语词典》曾经引用达尔文的话:
  
  “在自然界里,没有比一个不能飞的鸟为更大的例外。”可见,一个例外的事实通常是不为现有的概念框架所预期的、难以解释的和逻辑不相容的。库恩在《结构》中写到:“发现源于对例外的意识,就是说,源于对那些多少违反常态科学统摄下先导预期的性质的认识(第52至53页)。”科学发现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推动范式转换,在旧范式中的“例外”在新范式里就不再是例外。
  
  以库恩的话来讲,“常态科学”是科学群体共同分享的一系列模式和假设,通常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下运行,如果没有大胆的探索精神是断不可以打破这些框架的。而处于“常态”下的科学家们远非客观,他们有理由持守“正统”的理论,而倾向于在现有的架构内寻找问题的答案。譬如,公元三世纪希腊天文学家Aristarchus 就提出了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理论。但是当时的科学群体却以托勒密的地心学说为正统,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认识的飞跃。
  
  库恩的批判者认为他力图把科学说成不过是一群“乌合”的规则。库恩则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我要准备为此不实而争辩。”
  
  如果说“常态科学”是缓慢、连续、稳定和积累的变化,那么“科学革命”或“范式转换”则是极少发生却又极有意义的变化。确认了范式的存在,科学就没有不朽坏的范式,“婴儿科学”常常是从少部分人那里探索出来的,如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库恩相信,科学的历史是由那些极具洞察力的新思想推动的,而不是连续积累的效应。“常态科学”只是在科学首创确立以后的“精湛化”。
  
  库恩的范式理论也是人们常常拿来批判霍根《科学的终结》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霍根看到的所谓“科学的终结”,不过是库恩描述的“常态科学”那一部分。范式转换甚至是不可预期和“计划”出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证明霍根是错误的,需要等待新的科学突破并由此而导致的范式转换。
  
  在科学与神学的无限争吵中,库恩的发现似乎更有利于神学,实际上是错觉。
  
  科学哲学的理性思考一再告诫人们:科学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假设,自然科学的权威不宜用来衡量人文价值。神学曾经是中世纪欧洲人的“可靠”知识来源,近代科学的诞生则基本取代了神学的位置。
  
  在英语里,库恩赋予了原意为“语法模式”的“范式”一词以“现代含义”,然而它的暧昧性使得它几乎可以被套用到传统与创新的任何领域,各路人士对它也无不心领神会。例如,工业人士认为技术创新,从蒸汽机到计算机,可以引起产业结构(范式)的变化;经济学家则运用税收政策来促进公司结构(范式)的合理化;在管理学中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组织范式、开放范式、同步范式、协同范式、参照范式和随机范式等等杂烩新术语;社会学家更是把它奉为至宝,用来描述所谓“社会范式”的变化;布什政府1989年也曾推行过一个不太成功的“新范式运动”,如确保教育、强化市场、赈济穷人和行政分权等。无怪乎有人抱怨库恩的“新意”早已面目全非以致成为“陈词滥调”。批评者在他的经典《结构》一书里发现了二十二个“范式”的不确切使用,库恩也承认他对“范式”一词的使用出现了“弹性”。
  
  库恩范式学说似乎和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观念一拍即合,很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如经济学者把它来作为“改革目标转换模式”的理论依据;企业家据此再造企业的内部结构、转换机制等;历史学家用它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如“超稳定系统”,有“问题是老的,方法是新的”一说;或探讨“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有“科学技术循环加速”一说;或回答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在英国产生,有“潜在结构”一说,等等,大体都是从结构的“新角度”入手。
  
  笔者给出这么多范式外用的例子,并不是要给读者一个它“多么有效”的误解。相反,范式分析作为一种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有的应用、或套用、或滥用不仅空洞、肤浅,而且缺乏严谨的结构介定、没有转换的临界条件分析等等。范式转换也不可能那么频繁,有人主张科学的各大领域一年来一次范式更新,这不过是“浪漫的幻想”。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思维的突破、技术的更新,单纯的所谓“范式转换”就毫无意义。“例外”导致现有框架的危机,应运而生的新思想又往往是导致范式转换的契机,而不是无病呻吟地倒置过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库恩并没有让历史学家完全信服自然科学可以清晰地划分为“常态”和“革命”相互交替的阶段,而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似乎对库恩的理论倍感兴趣。我们应该意识到,库恩的探讨不同于他的奉承者,如西方“后现代派”把他作为反科学的“同盟者”,片面地“发展”他的理论。他们的研究范围通常包括哲学、心理学、认识论、社会学、文化、女权和艺术等等。自波普尔、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等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的深刻反省以来,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后现代派”的一个逆反倾向就是缺乏对真理的理性探讨。他们共同的信条就是宣称“一切知识都是由文化决定的”,进而滑向了强烈反科学的偏见里。
  
  库恩1922年出生于辛辛那提,这座美丽的小城市是笔者到美国来生活的第一站。库恩曾获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里任教,最后一站止于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兴趣由物理学转为科学史。库恩于1996年6月在麻州去世。美国副总统戈尔评论到:“更准确地讲,他揭示了已经被建立的理论在新的事实和观察得不到解释的压力下,是如何崩溃的。”这一概括,就其实质性的贡献而言,也算公允。
  
  (1999年6月12日于美国)
  

作者:图就 回复日期:2006-5-2 10:53:16 
    楼主谈哲学水平太小儿科了,还是先听听我这小学生的看法吧。凡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支持你的,就不必听了,严格意义上说,老马不是哲学家,而是另类社会学者。楼主大可不必这么慷慨激昂,其实你所谈都是几十年前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所玩过的东西。历史地看,这些东西大多数都在相互批判中彼此得到完善,料想最终将殊途同归。科学曾经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废黜过哲学、赶走过哲学;但后来,科学有主动把哲学请回来了,把先位退让给哲学。二元论也罢,一元论也罢,是哲学引领科学,还是哲学跟在科学后面跑?现在已看得很清楚。哲学回归了,形而上学也跟回来了。打个贬低一点的比喻,形而上学就好像是哲学的亲儿子。形而上主义也好,相对主义也好,实用主义也好,在哲学中,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意义和价值,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存在,即说明了这一点。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发明,这才应运而生了哲学与科学,还有神学。这还有什么异议吗?哲学和神学就不说了,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这已成为通识。玻尔、海森堡等人,基本属于规律性思维方式,爱因斯坦与他们有本质区别,更多的是逻辑性思维。这里暂不探讨两种思维的界定。逻辑性思维对哲学来说尤为重要。假如宇宙是无限的,如果人尚还存在,我想哲学是不会被取代或消失的。思维活动是人之本能,有思维活动,就会有哲学。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5-4 16:21:38 
    作者:图就 回复日期:2006-5-2 10:53:16 
    凡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支持你的,就不必听了,严格意义上说,老马不是哲学家,而是另类社会学者。

作者:都被注册啦 回复日期:2006-5-4 16:25:45 
    因果律依赖 什么而存在 还是 因果律不依赖 什么而存在?
  
  逻辑是“先验”的真理吗?
  
  ——这些都不是科学所能解决的。属于哲学永恒的话题。形而上,科学之后。

作者:在线杀毒 回复日期:2006-5-4 16:45:08 
    又一无知的四脚书橱,只看到历史的表象。

作者:在线杀毒 回复日期:2006-5-4 17:06:54 
    楼主,你懂不懂,超验的逻辑论证,一方面提供一种普遍性方法和原则,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训练理论思维的头脑。
  正是缺乏西方这种超验的逻辑论证:
  1,使我们在立法的时候不能有清晰严谨的立法原则,以至宪法一改再改。其他制度规范的制定也同样如此。
  2,一切理论无法上升为成熟完备的形态,而仍处于原始形态。由此无法产生理论理性和宗教理性,这是中国民间宗教与团体易于走向邪教化的重要根源。
  许多自由主义包括刘小枫先生认为,中国要想走向民主和宪政,需要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可是当今农村基督教蓬勃兴起,让人看到的却是,原本在西方社会已具备成熟理论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重新被降到原始宗教的状态。稍有不留意,它未必不会有邪教的倾向。

作者:老刁民 回复日期:2006-5-4 17:56:10 
    刘小枫认为??哈哈哈

作者:3分道理 回复日期:2006-5-4 20:30:08 
    作者:图就 回复日期:2006-5-2 10:53:16 
  
  废话一箩筐!

作者:3分道理 回复日期:2006-5-4 20:56:36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2006-4-30 11:58:16 
    
    在楼主以上的回复中,仍然不见为什么说“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的理由。
    难道因为认识者是人,被认识者也是人,所以“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就具有“同一性”了吗?一个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的人,就不能客观地了解到他人的价值观了吗?或者,如果不把自己的好恶意志带进自己的认识过程,就不能客观地认识那些人之普遍性的好恶意志了?如果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就没有本质区别,也正因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才都叫“科学”。
    某种价值观如果具普遍性,那不一定就是“一套作为预设的价值观”,比如“民主”,“自由”这些理念,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类历史活动的考察而得知,即不同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包括语言的表达现象)本身就是人好民主和自由的体现,也就是说,诸如“自由”,它就是来源于对人的行为现象规律的抽象,那些行为现象规律是客观的,而不是“预设”的。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是个不可能存在的事,哪怕是一个人的反思过程,也不能说就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因为在反省中,一个是当下正思维着(反思)的我,而另一个是历史中的作为对象的“我”,在时间的一个点上,“反审‘正思维着的我’”这是个悖论,也就是说,“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在语言上逻辑上是个悖论,在现实中更是个莫须有的东西。如果说“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就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的理由,那么,这种“同一”恰恰正是违反了一般的认识原则。
    
    
  
  你在这里就是超验的、“形而上”的最好例证。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有几层意思:
  一、人的“认知”,必须是在“实践”中形成,而且连续的运用到“实践”中的
  二、人是能动的,既然人参与实践,并且研究、作用对象也是人本身,人“认知”本来就是不完整的(非绝对真理),不完整的“认知”研究、作用,和不完整、不对称“认知”的反馈,那么就带来“认知”的必然偏离和变化,这正是基本的“客观规律”
  三、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谓“价值观”的根本来源),即使“预设”存在一个“超验”的、“普遍性”的规律,各种价值观也无法与其完全重合,而是这些“价值观”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民主”、“自由”,先天就具有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这应该是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最基本的常识。
  
  你把“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同一性”“形而上”的曲解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纯属诡辩!
  难道,你在时间的不同点上,就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难道,你的价值观不是在“认知”中形成并且运用、变化的,而是“超验”(“先验”)、“守恒”的?

作者:dendrites 回复日期:2006-5-5 07:57:31 
    二、人是能动的,既然人参与实践,并且研究、作用对象也是人本身,人“认知”本来就是不完整的(非绝对真理),不完整的“认知”研究、作用,和不完整、不对称“认知”的反馈,那么就带来“认知”的必然偏离和变化,这正是基本的“客观规律”
  -------------------
  拜托各位哲学家给我说说,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因为人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正确,不完整的认知研究出来的就是不完整的,好像可以理解。但显然不会仅限于研究对象是人本身,就算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因为人的认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得出的研究结果不也是不完整的吗。跟研究对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