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交通事故处理中心:醒悟人生(四)乐忧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2:50:30
醒悟人生(四) 乐忧篇

 

乐与忧是直接反映情感的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也是情感世界里最重要的两种形态。人是否快乐,是否忧愁,除了与人本身的性格有关外,还与人所处的环境,所处的职位,所确立的人生目标有关系。一个人如果把人生的目标确立的过高当其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时候,肯定会忧郁的,而把人生的目标定地相对低,很容易达到,就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快乐就会自然产生了。当然,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有的人总也不满足,快乐自然就少。有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快乐无忧的形态。三国时期有一个“乐不思蜀”的故事,说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他要是不这样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又另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也有史学家评,这是刘禅使用的计策,否则他会被杀掉的。刘禅的欢乐达到了超脱的境界,当君主欢乐,不当君主也欢乐。

第二,“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有终身之忧, 无一日之乐”形态。就此问题孔子有非常经典的论述。子路曾经问孔子: 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得很深刻, 先从正面说: 君子在还没有得到官职之前,“则乐其意”, 就是以追求理想为乐趣。君子在得到官职之后, “又乐其治”, 就是以实现理想为乐趣。因此是“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孔子又从反面来说: 小人在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时候, “则忧不得”, 而在已经得到之后, “又恐失之”。因此“有终身之忧, 无一日之乐也”。( 《荀子·子道》)  按照孔子的说法,人生的追求可以划分为许多的目标, 每一个目标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在追求的过程中, 以实现自己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为快乐。第二个阶段, 是在已经成功之后, 为自己的成功而快乐,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快乐。当然, 你还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那么又可以划分为新的两个阶段, 在每一个新阶段都得到新的快乐, 那就是“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一个人活在人世, 如果有像孔子这样的理念, 那就会常常生活在快乐中。孔子说的小人是指常人,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得到了之后又怕失去。我就常常有这样的心态,当然我的忧愁的时候就会多一些。按照孔子的说法,乐与忧是相对的。确立一个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整个过程都是快乐的。没有一个人生目标想要得到,而真的得到了之后又不知道如何治理就会有忧愁。

第三,乐与忧的最高境界。乐与忧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可能也是我们常人无法体会到的,那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的。“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这的确是乐与忧的最高境界的典范了。

还有一种“大悲”形态,在这里就不再叙述了。正像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受就人生,感悟着人生,无论是圣人,还是常人,都是乐忧参半的。我们追求的就是快乐多一些,忧愁少一些。这样我们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