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永嘉县卫生局局长:《杨修之死》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 - 自由飞翔…… - 温网博客 - 温州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6:28

一、导入

    导语:有人说“阅读名著,犹如奔赴一场盛宴,在历史的隧道口抽干、分化,然后留下思索……”

       这节课,我们将穿越杨修的骨骸,去嚼一嚼名著留给我们的味道。

出示课题《杨修之死

二、感知探究——解读文本:杨修因何而死?

(一)简单提问设计    

杨修何许人?小说中是用哪一个词来界定他的身份?(主簿)

主簿是一个什么官职?那他与曹操是什么关系?(君臣关系)

过渡:史书记载杨修是一个聪明之人,有诗可证:(课件)

(二)感性认知杨修(介入诗歌)——聪明之人

过渡:如此聪明之人,曹操却是怎么下得了手的呢?

1、快速浏览小说,说说杨修因何事而死?

学生看文本,回答。(课件显示:“鸡肋事件”)

    过度: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下,同样是扰乱军心,你夏侯敦作为传令官不问清主子意思就擅自听从一个主簿的话而传令,要杀的话不应该是一人呀?我觉得更大的责任应该在他身上,关杨修什么事呢,无非就是爱讲话,多说了一句而已,既然他都罪不至死,杨修何以就罪该万死呢?

学生讨论,明确:可见曹操对杨修早应是心存芥蒂,怨恨已久,找不到机会而已,现在正好撞在枪口上,早磨好刀刃等着呀!

2、讨论:小说当中提到哪些事情足以证明这一说法?

     学生例举事例(课件显示)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曹操对杨修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在文本中找出相关词语来说明。

      学生例举事例(课件显示)

  过渡:有人说杨修鸡肋事件只是一个借口,导火线,杨修之死曹操要负全部责任,也有人认为杨修之死是咎由自取,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杨修到底该不该死?

三、提升探究——解读人物:杨修该不该死?

引导:不论是谁的责任,似乎争论点都集中在这两人的性格上,到底这二人是怎样的人,《三国演义》留给我们的就只有这些事件,我们不妨就事论事,看看他们各自都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明自己的看法。(课件)

读了      ,我觉得杨修是一个                的人。

2、讨论: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

         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3、概述人物的性格特征(课件)

四、拓展探究——解读自我:杨修能不能死?

(一)还原历史真相

过度:历史上真正的杨修和曹操是怎么样的人呢?

      我们来看两个事例——(课件)

探讨:作者如此塑造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实现了他的写作目的,而今天编者让我们重新捧读

      该作品时,似乎对于我们有更深意的期待,我们不妨再

      来读读自己!

(二)探讨:杨修这样死值得吗?(课件)比较阅读

     过度:那么我们该做怎样的“杨修”?

(三)解读材料,比较:你更欣赏谁的做法?

过度:但如人人做纪晓岚,这世界会怎么样?(课件:诗歌)

           大家谈谈自己看法,仿写:《做这样的“杨修”……》

结束语:杨修死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扬起的尘土注释着繁华后的沧桑,落魄后的崛起,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希望大家能多读名著,用书来装扮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最后给大家推荐两个网站去再次嚼一嚼历史的味道!

 

附:模仿鉴赏——

     修之过,曹之过,小议《杨修之死》

 

读罢《杨修之死》,掩卷沉思,心中不禁升起疑团:修之过?操之过?思之良久,才恍然大悟:修之过也。
     杨修之过,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综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
     二曰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
     
三曰小事聪明,大事胡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 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对于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诩,贾诩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明多了。
     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人的。
     看起来,一个人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点子上,又不能谦虚谨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教学后记——

长文短教已成为一种教学共识,呈现有梯度的文本挖掘无疑成为本课时的难点,可喜的是在设计中以“解读文本”过度到“解读人物”,再拓展到“解读自我”,巧妙以杨修“因何死?”、“该不该死?”、“能不能死?”突破教学难点,而这系列得归功于材料的介入,因此本课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准备,精心挑选的材料不仅能让拓大课堂容量,起到文本主题深化,而且能帮助理解要点,如何用好材料也许将成为今后教学的思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