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有二手地磅出售吗:保定白西园传形意拳溯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35:55

保定白西园传形意拳溯源





保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于武术也是传承有自。单以形意拳而言,李洛能八大弟子中郭云深、刘奇兰、张树德、李镜斋、白西园等在今保定地区都有传人。近年有研究形意拳者写成文章,发表于尚派行意拳网,说白西园传人已绝。此话未免武断。诚然,白西园一生收递帖弟子只有齐德元、齐德林兄弟,但传人非绝,只是不事张扬而已。除齐德元兄弟外,刘伟祥、孙禄堂等都曾得白西园亲授。形意拳同门向有拜一人为师,可得多人授艺的传统。

白西园原籍江苏,至祖父辈落籍直隶大兴(今北京市),精于医术,供奉清内廷。白氏长于国学,于儒、释、道皆有精深研究,工于书法,常以书法喻拳术。据齐德元兄弟云,形意拳谱曾由白西园保存,并进行了整理。又据童旭东《孙禄堂年谱》,1880年,孙禄堂自北京白西园处得《形意拳谱》。《形意拳学》孙自序也说:“曾在北京白西园先生处得见《岳武穆王拳谱》,并非原本,系后人录抄,所论亦不甚详,惜无解释之词,只篇首有跋数行。余一是顿开茅塞,立愿续述完备,明知学术之谫陋,无所发明,窃仿此谱深心研究,再照此拳各式,一一著载成书。”

孙氏于清末遍访形意拳李洛能弟子和再传弟子,而只于白西园处得见《拳谱》,虽非原本,已使其“顿开茅塞”,从中可知旧时《拳谱》之珍、之秘。自清末民初,《拳谱》始传抄于形意拳同门中,甚至秘而藏之,不欲人见。待有同门公诸于世,始知只是各本顺序不同、大同小异而已。如齐德元所传《行意拳谱》,与李存义、孙禄堂、刘伟祥、姜容樵诸先生所传《形意拳谱》核心部分都是一样的。老拳师赵振尧弟子李丙辰先生说:“形意拳没有派别之分,只是风格不同罢了,我见过刘伟祥、于殿奎、尚云祥、张奠华等前辈,没有自称为派的,称派不利于交流”。信然。

齐德元兄弟世为保定人,民国前籍属清苑县,旧居保定西关,有堂号曰荣寿堂,故武术界或保定世家望族称“荣寿堂齐家”。齐家始祖失考,至齐德元(1846—1925)、齐德林(1864—1951)兄弟以武术名于京津。齐德元兄弟自幼习武,光绪初年,得遇白西园,蒙白师传授,得列门下,成为白西园仅有的两个入室弟子。时白西园在保定开药铺,医术高明,享誉省城,闲时研究形意拳术,明拳理,重实践,与人比手,身形柔化、迅捷,谈笑间即胜出对手,于武术界无一结怨者,被武林推为祭酒。齐家兄弟慕而受教,近于痴迷,不事产业,以致家中两个肉铺被卖掉,后随白西园至北京,在德胜门开万德楼英雄包子馆,成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界研习、聚会之所。齐德元由白西园推荐受聘于某王府,因击败了王府护院的有“五虎”之称的护院镖师,故而京城武术界誉齐德元为“打虎英雄”。此五虎为五位精通外家拳术的名家,俱是大兴绿林好汉“小霸王”李卜(音)的弟子。同时,为太监王子然护院,并护侍其上下朝,长住紫禁城东侧之南池子。齐家兄弟于形意拳精益求精,常随师至山西访问同门车毅斋、宋世荣兄弟,为山西、河北的形意拳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与刘德宽、李存义、张占魁等既为同门师兄弟,且有金兰之谊。故齐家兄弟形意拳除继承了白西园灵活多变、刁滑抽撤的特点,又有山西戴氏心意六合拳的特点,较完整地保存了形意拳的原始风格。所学拳法有:五形拳、连环拳、燕形八式拳、连环八式、鸡形四把、十二形、十二洪捶、杂式捶、十二连形。器械有:六合棍、昆吾剑、六合刀、春秋大刀、五虎断门枪、麟角刀。齐德元在北京擅用麟角刀,故又有“麟角刀齐”之称。麟角刀为双刀,属于短兵器一类,该刀双尖器刃,一尖较长,一尖较短,因其似叉,故名麟角刀,刀法有:绞、叉、钩、挂、扎、撩、挑、劈、扣、拨等;步形有:虎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插步等。

白西园传形意拳注重动作的闪化,强调柔中刚。如劈拳使用,以三体式应敌,不是正面类似鹰捉的用法,而是后腿右斜上,左手顺势掠或是采,右手顺肩斜劈,以横劲打竖劲;横拳以前手为掠手,后手乘隙击出;十二洪捶中的五花炮,全为化力后的进身裹打;其它可类推知之。今保定白氏传人仍具有此典型风格。

齐德元兄弟虽有名于京津,但谦虚好学,又与刘德宽、李存义共同师从于卦掌创始人董海川(1797—1882)先生,董先生因材施教,教育弟子要有融汇百川的武学思想,对齐德元所精通的麟角刀用八卦掌之理法进行了诠解,并传授了八卦双钩、八卦钺。

齐德元兄弟擅于育人。齐德元于1890年教授弟子山东莱州人林占令(1874—1958),培育其10年,并于1900年推荐其去山西宋世荣、车毅斋处深造,今莱州林占令已传至四代。其子齐广如克绍其业,有出蓝之誉。齐德林在易县清西陵有入室弟子李兴、德海。二弟子为守陵的中等官员。清西陵在晚清为形意拳拜师收徒之地,二弟子颇能传其师风范,深得同门敬重。

齐广如传齐德林孙齐景山、齐景泉。20世纪30年代,齐德林又为齐景山、齐景泉二孙延师,所请师为刘德宽弟子刘凤祝及子刘国俊(1866—1938)。刘凤祝教授了昆吾剑,刘国俊教授了八卦掌和八卦掌中的十八魁手,刘国俊传授的还有张三丰式太极拳、岳夫八翻手、六合大枪、白鹞子对扎梨花枪、黑鹞子对扎枪、枪加棒对扎法、八极拳、八卦刀、八卦对劈刀、方天戟等。刘国俊拳术为其父刘德宽、师爷董海川、师父李存义亲授。今刘国俊亲书之拳谱尚存荣寿堂齐家。刘凤祝、刘国俊在保定尚育有弟子贾金生、贾金相、路文达。至20世纪50年代,齐景山传杨芳田、孟贵友、常建业、许成道、李来润、王九龙、齐玉田、齐玉桐、肖文彦等20余人。齐景泉传子齐玉池、齐玉增兄弟。齐景山兄弟宫传有再传弟子百余人。

附:白西园先生论形意拳

练形意拳之道,实是却病延年,修道之学也。余自幼年行医,今年近七旬矣,身体动作轻灵,仍似当年强壮之时也,并无服过参茸保养之物。此拳之道,养气修身之理,实有确据,真有如服仙丹之效验也。

惟练拳易,得道难;得道易,养道尤难。所以练拳术第一要得真传,将拳内所练之规矩,要知得的确,按次序而练之。第二要真爱惜,第三要有恒心,作为自己终身修养之功课也。除此三者之外,虽然讲练,古人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就是终身不能有得也。就是至诚有恒心所练之道理,虽少有得焉,亦不能自骄。

所练之形式道理,亦要时常求老师或诸位老先生们看视,古人云:“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若以骄,素日所得之道理,亦时常失去。道理以(已)失,拳术就生出无数之病来(即拳术之病非人所得吃药之病也)。若是明显之病,还可容易更改,老师功夫大小、道理深浅可以更正也。若是暗藏错综之病,非得老师道理极深,经验颇富,不能治此病也。错综之病,头上之病不在头,脚上之病不在脚,身内之病不在内,身外之病不在外,此是错综之病也。暗藏之病,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此病于平常所练之人亦看不出有病来,自己觉着亦无毛病,心想自己所练的道理亦到纯熟矣,岂不知自己之病入之更深矣。非得洞明其理,深达其道者,不能更改此样病也。若不然,就是昼夜习练,终身不能入于正道矣。此病谓之俗自然劲也。与写字用工入了俗派,始终不能长进之道理相同也。

所以练拳术者,练一身极好之技术,与人相较,亦极其勇敢,到容易练,十人之中可以练成七八个矣。若能教育人者,再自己功夫极纯,身体动作极其和顺,折(析)理亦极其明详,令人容易领会,可以作后学之表率,如此人者,十人之中难得一二人矣。

练拳术之道理,神气贯通,形质和顺,刚柔曲折,法度长短,与曾文正公谈书法,言乾坤二卦之理相同也。

——孙禄堂《拳意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