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仁和旅社扫黄:重返1967年嬉皮士突然爆发的"爱之盛夏"(组图) 来源:信息时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3:24

 

 

 

 

 

    1967年的夏天,旧金山的金门公园门前,举办了一次名为“人类大聚会”(Human Be-In)的行为艺术表演,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金斯堡在舞台上一如既往的鼓动大家,聚会的口号是“审视内心,关注社会,退出世俗。” 2.5万个来自全美的青年参加了这场活动,他们长发披肩,脖子上挂着便宜的珠子项链,赤脚,谈着东方、禅宗、诗歌,公路电影、摇滚、迷幻音乐,他们强调自由恋爱,公社式的生活。

    就在这场集会上,他们宣布:嬉皮士就是“爱的一代”,他们自称为:“花童”(Flower Children),“1967年夏天将是‘爱之夏’”,在这个夏天他们希望大家都头戴鲜花,和嬉皮士们一起享受生活。

    “爱之盛夏”掀起了美国嬉皮士运动的狂潮,也成为美国青年文化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事件。40年后,旧金山再度掀起“爱之盛夏”的纪念活动,当年激情四溢的年轻人今天已经开始享受老年生活。昔日嬉皮士聚集的场所变成了旅游胜地,嬉皮招贴画、嬉皮T恤衫和迷幻摇滚乐唱片成为收藏家们的宠儿,嬉皮士偶像的名字也早已被注册成一种冰淇淋的商标……

    当年嬉皮士的偶像“杰扉逊星船”乐队(Jefferson Starship)和“感恩而死”乐队(Grateful Dead)原键盘手汤姆·康斯坦汀都将重回旧地,参加纪念活动。只是此时,他们都已年过60,成为真正的老嬉皮。

    今天嬉皮士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遗迹,但我们后来所熟悉的种种青年文化都和它相关,环保、反战、背包族、音乐节、女性主义都从他们的反叛精神中发迹,衍生而来。重返1967年“爱之盛夏”,事实上,没有人能真的回去,但我们所寻找的不仅是事件本身,更重要的那些关于“爱”的态度。 

    属于“花童”的六十年代

    嬉皮士的出现并非突然爆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就出现了一群知识分子、诗人、画家,他们群居在一起,听爵士乐,反对传统的两性观念,鼓吹远离社会,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和“新艺术”。他们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垮掉的一代”。

    作为青年文化的“垮掉的一代”,很快就形成了一股潮流,年轻人们模仿着《在路上》的生活方式,身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听爵士乐,群居一起,来反抗当时保守的美国社会,抗拒传统。其中,在美国东海岸的格林威治村的年轻人们自称自己为“hips”。1965年9月6日旧金山的一家报纸使用首先使用了嬉皮士这个词来形容他们。著名的旧金山海特区的嬉皮士是以一个叫做Diggers(“挖掘者”)的团体为中心。这个街头剧团体将即时性的街头剧、无政府主义行动和艺术表演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这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他们不可能从现有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他们认为所有战争、歧视、剥削、贪婪、虚伪、政治腐败、滥用权力、等级制度等等罪恶都是因为私有财产在作怪,因此,只有消除“私有”,才能改变世界。因此,他们的宗旨只有一条:一切都应免费,要建立一个“自由城市”。

    这个观点就是1967年“爱之盛夏”的主要活动内容,四面八方的嬉皮士青年们从美国各地赶来,寻找真正的爱与分享。而“挖掘者”们则在海特区附近的草坪上免费分发食物,他们的口号是:“这些食物本来就是你们的,我们只不过把它们还给你们。”他们每天下午提供一顿饭,持续了一年,许多嬉皮士就是靠着这顿饭才没有饿死。

    他们还经常组织“感恩而死”乐队在草坪上举行免费音乐会,为嬉皮士们提供娱乐,甚至还在海特区开了一家免费商店,提供衣服、被褥等生活必需品。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要求任何回报,只求嬉皮士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不过,到了那年冬天,“爱之盛夏”也不得不解散了。因为整个旧金山都崩溃了。商店关门大吉,大街上堆满了垃圾没人清理,旧金山迅速变成了一个贫民窟。1967年10月6日,“挖掘者”在海特区举行了一次结束大游行,名为“大众媒体忠实的儿子——嬉皮士之死”,正式结束了这场漫长的“爱之盛夏”。

    嬉皮士并没有这么容易放弃。新的活动又开始了,这次跟一个叫麦克·梅特利的中学生有关。1967年,他周游全国,游历一年后回到了家乡莱顿城,与7名辍学的大中学生一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莱顿公社”。他们生活简单,男女分居,从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烧饭,主要食品是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落山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1970年,全美国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朴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等生活细节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

    嬉皮士运动迅速蔓延到欧洲,在欧洲出现许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联邦德国,这样的群居村大约有11万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一个北欧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员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地、“原始”的生活。

    这些年轻人多数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1969年,青年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罗斯扎克发表了《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一书,该书明确指出,反主流文化是对现代技术社会的一种反思。嬉皮士们认为,只有逃离现代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免于走进死胡同。他们认为只有无为而治的简朴社会,简单生活,才能保证公民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因此,他们从生活做起,掀起“生活的革命”,来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术的、物质的社会。1976年7月7日《时代》杂志将嬉皮士运动作为其封面故事:《嬉皮士:一个次文化的哲学》

    1970年之后,许多嬉皮士的生活形式进入了主流文化,他们渐渐成年,进入中年,新的青年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诞生。嬉皮士渐渐消亡,或转为其他方式,如参加摇滚音乐节、为和平祈祷、环保主义者等等。2000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嬉皮士,他们恢复了一些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观点,强调自由、穿奇装异服,做想做的事情,只是他们再也无法回到往日的辉煌。